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3篇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3篇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
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
教材采用了买玩具的场景,通过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提炼出计算题。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
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由直观操作、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的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二、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指向策略: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绝不了了,强调“6—8不够减了,怎么办?”2、过程教学。
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解题的思维价值,突出体现“自主性+思维性”。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体验摆小棒的过程,在其中感悟退位减法的算理,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口算思维。
3、方法渗透。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此处要明白退位减法的算理),才能把数学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头脑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公开课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退位减法,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年龄的特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对复杂的运算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和情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具体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
3.方法讲解:讲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5.游戏环节: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6.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3篇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3篇一、说教材:《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
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
教材采用了买玩具的场景,通过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提炼出计算题。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
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由直观操作、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的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二、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指向策略: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绝不了了,强调“6—8不够减了,怎么办?”2、过程教学。
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解题的思维价值,突出体现“自主性+思维性”。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体验摆小棒的过程,在其中感悟退位减法的算理,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口算思维。
3、方法渗透。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此处要明白退位减法的算理),才能把数学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头脑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问题解决。
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现代教育的又一原则,注意设置问题情境,让数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数学的思维”。
(二)学法1、迁移、推理。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两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两篇)各位评委老师,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这个题目。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详细讲解我的教学安排。
首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研究20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包括不进位和进位加)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安排的研究内容。
这种口算方法是学生研究的难点,因为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发展,同时也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乃至多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
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但是课改教材算理清晰,并且突出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教材通过小棒图突出算理,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教材中展示了两种算法,又通过“还可以怎样算?”鼓励学生有更多的算法与同伴分享。
其次,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在我的班级中,学生在动手操作方面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利用小棒研究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感受最深,小棒帮助学生理解了算理,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此外,我的学生善于圈一圈、画一画,演示演示,喜欢在动作中思维,善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在操作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是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联系不太紧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将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
另外,我校正在开展XXX算实验工作,学生已经积累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经验,对于“补数”的概念很清晰,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借助算盘这个工具进行研究和思考。
最后,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口算方法的过程。
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具体指导。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法和一位数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由于涉及到退位操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退位操作,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同时,我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题,引导学生进入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学习。
2.讲解新课: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4.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公开课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公开课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教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一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设定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退位减法运算,理解其运算过程。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方法;•退位减法运算的步骤和具体操作。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过程;•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出现的退位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1.引入: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并让学生思考退位减法的意义和实用性。
2.讲解:简要讲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方法,重点介绍退位减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示范:通过具体示例演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4.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5.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一个简要总结,强调退位减法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
五、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示范演示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
2.讨论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水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七、教学反思1.分析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2.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希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兴趣。
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案一等奖3篇

4、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探索、讲解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课前口算练习)一、情境导入1、师:淘气和笑笑来到学校阅览室里准备去借书,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出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有谁能试着把这些信息读给大家听听。
(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读出题中的信息。
)2、师:有哪位同学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选择问题板书: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二、探究新知1、师:要求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板书30-7=这道题到底得多少,想想你准备怎样做?2、交流算法,明白算理:(1)、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师:请你们拿出小棒自己摆一摆,想一想先要拿出多少根小棒?(30根)边摆边想怎样从30根里减去7根。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摆好的同学请坐端正告诉老师,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怎样从30根里减去的7根,生交流,师进行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里只有整捆整捆的,没有单根的,我们就可以把这里的一捆打开变成了10根拿去7根也就是减去7根,右边还剩下3根,加上左边还剩下的2捆就是23根。
(2)、用计数器拨一拨:谁愿意到前面来拨一拨给大家看看,边拨边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边叙述边拨计数器)。
(3)用竖式计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刚才用小棒摆、用计数器拨的这个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列竖式:我们先用个位上的数0减去7(减不够)就跟我们摆小棒一样,没有单根单根的,我们想的一个什么办法,从整捆的借一捆当作几来减的,也就是找十位上借一当十,我们怕忘记了就在十位上打一个小圆点表示借走了一个(因为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10)再用借来的10减去7个位上还剩下3,十位上被借了1去了还剩下几呢?表示几个十(2个)用竖式计算也得到了是23本书。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6.7《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6.7《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7节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借位、退位的运算方法,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法运算,对于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退位减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如审题、仔细计算、检查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题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题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退位减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引导发现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教学动画等,可以直观地展示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导入中的问题,引导发现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小林镇中心小学汪方方一、把握课标说教材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内容节选自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本节课属于第一学段数与运算的范畴。
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既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它是今后多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除法运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利用摆小棒初步感知退位减的算理,通过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学习退位减的算法。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中“借1当10”的算理。
二、以学定教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与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在计算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知识储备,建立了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同时拥有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再学习这部分内容相对容易些。
三、深究教材说教法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得出算理。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多途径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四、因材施教说学法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己。
根据这些特征,本节课采取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
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3篇

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3篇小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篇1《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整数加减整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
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
教材采用了买玩具的场景,通过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提炼出计算题。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
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由直观操作、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的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教法1、指向策略: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绝不了了,强调“68时可以生成很多的算法,是一个方法创新的好机会。
另外创新是在活动中生成的,要提供给学生活动的充足条件,这是创新的物质基础与可能性的前提。
【一】复习准备164=666=”,这是很有新意的设计。
上一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个位与个位相减都有剩的,而要过渡到不够减,跨越一个正好够的特殊情况,也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几几减几”的问题。
此处的埋笔不仅将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还可以隐藏后面探讨的算法的多样化。
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情境导入1、引出问题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前面学习的减法计算掌握得这么好!【举起双手的大拇指,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简单评价,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增加信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1.引入。
出示数字娃娃3、0、4、8。
谈话:小朋友们,这里有四个数字娃娃,你能用其中的三个数字娃娃组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题目吗?比一比,看谁写的多。
学生试写,并组织交流。
2.激疑。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算式,如:48 - 3 38 - 4 84 - 330 - 8 34 - 8 43 - 8提问:你能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吗?3.揭题。
谈话:在这些算式中,哪些算式我们已经学过?像30 - 8、34 - 8、43 - 8这样的算式你们会计算吗?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的开始,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通过两组算式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准了起点,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探索新知1.教学30 - 8。
启发:我们先来看30 - 8这道算式,你会计算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学生试算后,同桌交流。
组织反馈:(1)指名演示摆法,边用小棒摆一摆,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先摆3捆,再拿出1捆拆开,从中去掉8根,剩下的2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2根。
)(2)指名在计数器上演示计算过程,边拨算珠边说计算过程。
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和地位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2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53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材先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并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算珠等活动自主探索算法。
接着,教材在“试一试”中安排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并引导学生将其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作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掌握算法的本质,形成计算技能。
最后,安排了“想想做做”1、2从易到难逐步巩固深化新知,而“想想做做”3则将新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法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2、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特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更是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3、教材目标与重难点:鉴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目标定位为: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新知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本课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算理,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教材重整和设计:对于练习的设计我重整了教材,教材原来是教学完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后开展想想做做1,拨珠比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以及退位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从而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加法运算等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时,容易出现运算错误,如不退位、退位不正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退位减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规律,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能够正确进行退位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退位减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问题。
3.讲解演示:教师讲解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并通过实物模型、课件等辅助工具进行演示。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两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包括不进位和进位加)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安排的学习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因为此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发展,又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乃至多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传统教学,重点强调“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而课改教材算理清晰,并且突出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教材通过小棒图突出算理,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教材中展示了两种算法,又通过“还可以怎样算?”鼓励学生有更多的算法与同伴分享。
二、说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我班的学生在动手操作方面,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利用小棒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感受最深,小棒帮助学生理解了算理,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同时,我班的学生善于圈一圈、画一画,演示演示,喜欢在动作中思维,善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在操作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是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联系不太紧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将操作活动与数学思维紧紧联系在一起。
另外,我校正在开展珠心算实验工作,学生已经积累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经验,对于“补数”的概念很清晰,部分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借助算盘这个工具进行学习和思考。
三、说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相关推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情景图的课件。
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口算。
(电脑出示。
学生开火车练)11—3= 13—8= 17—9= 14—5=15—7= 12—3= 16—8= 13—7=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来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8—6= 87—3= 96—6=师谈话:把它们改为38—9=、87—8=、96—8=,你会算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减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那这三道题怎么计算呢?(退位),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2。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
课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货架画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等问题。
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生: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
课件继续演示:两个小朋友进行对话。
左边的小朋友在问:“我只有8元,想买一辆赛车玩具,还要攒多少元?”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生: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列?生答师板书36—8=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1)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生:35—2、76—4等算式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够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这篇数学说课稿由xx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师在教研说课竞赛等活动中参考。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已经系统的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并且前一节课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做基础,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的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本课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节点生长”型。
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是一棵树上两个一级节点,而退位是其发展下的二级节点,不退位减法完全可以迁移到退位减法中来。
因此,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及时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
(2)重视发展学生的“活动指导策略”。
教材安排了摆小棒的图,要学生从中解决退位减法的突破口,不同的操作,会得到不同的计算方法。
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合作,提倡算法多样化。
(3)“用数学”与“计算”融会贯通。
以往的计算教学都是计算与应用想隔离,此处没有将“用数学”单提出来,而是将实际的情景作为先导,牵出我们需要研究的算式。
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生活性与有用性。
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指向策略:引导矛盾。
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绝不了了,强调“6—8不够减了,怎么办?”2.过程教学。
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解题的思维价值,突出体现“自主性思维性”。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体验摆小棒的过程,在其中感悟退位减法的算理,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口算思维。
3.方法渗透。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被安排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里,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从而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2、能力目标(1)能正确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能够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4、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口算。
5、教学难点: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准确地口算。
三、说学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
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最直接的基础。
教材采用了借足球的场景,通过求剩多少的实际问题,提炼出计算题。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
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由直观操作、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地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四、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指向策略。
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解决不了了,强调“6—8不够减了,怎么办?”2、过程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被安排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8页“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里,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从而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2、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能够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1)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4、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的进行口算。
5、教学难点: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准确的口算。
三、说教材: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
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
(二)学法
1、迁移、推理。
数学知识的积累是“堆积——压缩”的过程,是在纷繁的数学知识中抽取精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灵活的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有了更大数的概念,积累了“不够减怎么办”的经验,从而推想出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能动性。
2、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法是新教育理念一直倡导的,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是对学生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几个先决的条件,如:
(1)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活跃思维,创造参与的全体性。
(2)活动本身必需的物质材料。
(3)展示机会。
(4)及时鼓励和评价。
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已有知识基上,通过形象的动手操作,清晰退位减的过程,突破重点难点,获得新的知识。
( 5)说教学准备:白板、课件、小棒。
五、说设计理念: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部分第二课时。
本课作为计算的一种类型,属于《新课标》四个领域之一“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
数学的学习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只有教师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才是好的教学。
”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
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从重视认识向重视发展转变,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
流的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题,教师要在万变中“扶植”课堂进行顺畅,以变应变。
以下几点体现了“发展”的教学观:
1、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
布鲁姆说:“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在讲述新的计算类型之前,要正确且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
对于这点的处理,可以在提问的环节不压抑学生的问题。
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还可以顺势复习旧知,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式学习
“自主探究”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
师将大家带入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学生发现矛盾“6减8不够减了”,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计算的过程,还要能在推理和思考过程中学会交流和倾听,进行体验,激发更多的思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新教学理念积极倡导的,也是我们正在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瞬间迸发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比如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计算36—8时可以生成很多的算法,是一个方法创新的好机会。
另外创新是在活动中生成的,要提供给学生活动的充足条件,这是创新的物质基础与可能性的前提。
六、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准备
16-8=36-4=66-6=
这三道口算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基础,为知识的有效迁移、正确推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创新点:注意“66-6=”,这是很有新意的设计。
上一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是个位与个位相减都有剩的,而要过渡到不够减,跨越一个
正好够的特殊情况,也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几十几减几”的问题。
此处的埋笔不仅将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还可以隐藏后面探讨的算法的多样化。
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
【二】情境导入
1、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对前面学习的减法计算掌握得这么好!【举起双手的大拇指,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简单评价,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增加信心。
】老师想请你们帮小明解决一个数学难题,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主题图)请看上来!他遇到什么难题了?(个别学生说、齐读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2、出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36-8=
师:36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学生:36表示一辆赛车36元,8表示小明有8元钱。
要从36元里面去掉8元,还剩多少元?就是小明还要再攒的钱,所以列式:36-8
3、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怎么算呢?6减8不够减怎么办?【创新点:指向策略,引出矛盾,激发学生思维。
】
请你们用小棒来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与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准备好了吗?请动手摆吧!(教师巡视)
(2)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你听懂了吗?他很聪明,从30里面拿出一个10,把6变成16,16-8够减吗?请看黑板。
(白板演示摆小棒。
)【给学生充分多的时
间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另外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和展示的平台。
通过摆小棒方式来理解算理,而不是就小棒说小棒,而是利用摆小棒来理解算理,使“直观图”与“算法过程”相连,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完成了“感知(动作)表象符号”的思维过程。
】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现在不摆小棒,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先用16去减8得8,再把8和20加起来就是36-8的差。
学生:个位上的6减8不够减,把36分成20和16,先用16去减8得8,再算8加20等于28。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法一:16-8=8,20+8=28。
【给多学生表现说算理的机会,个别说、男女赛说、齐说。
】(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学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法二:10-8=2,26+2=28。
算法三:6和8差2,8-6=2,30-2=28。
算法四:从30里拿出2和6合成8,30-2=28。
算法五:从30根里拿出8根还剩22根,22+6=28。
【创新点:在汇报方法上的创新。
请有想法的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用“心有灵犀”找知心朋友的方式接着补充想法,完成合作。
这样的设计首先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度;其次,找朋友是低年级孩子比较喜欢的形式,学生们很高兴去帮助自己的朋友来完成任务,在激趣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最后,可以弥补刚刚思考的不足,在大家都思考的氛围下,带着另一部分人去思考。
】
4、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脑袋一转,就想出这么多好方法!在计算时,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了。
(指着复习题)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不能直接减一位数,像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创新点:方法创新。
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意识。
】
【三】练习反馈。
教师:感谢你们帮助小明解决了难题。
现在老师将带你们去闯关,有信心吗?
1、第一关:(课件)完成68页做一做第2题。
课件出示32—5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后请一名上台展示并说说理。
齐说、个别说。
2、第二关:祝贺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敢挑战第二关吗?(课件)完成69页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咱们一起去钓鱼吧!算对了你就钓到鱼了。
(抢答)
3、第三关:实际应用(课件)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老师想请你们用今天学习的本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愿意吗?
【四】小结:今天,你们帮助小明解决了数学难题,又顺利地闯过3关。
高兴吗?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36 – 8 = 28 36 – 8 = 28
26 10 2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