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
低年级的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
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学就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足以证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一、说教材“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60—61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前后”、“上下”的位置与顺序,理解了位置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
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
“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
它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和掌握其相对性。
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倾听与交流能力,质疑与评价能力,以及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渗透“事物之间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左右”位置的关系,准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2、43页《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课后的练习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说学法、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2、43页《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课后的“想想做做”练习题第1、2、3、4、5题。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含义,也便于以后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时,为理解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出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五、说教法愉快式教学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六、说学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课本。
八、教学过程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今天是3月7日,明天是什么节日呢?平时妈妈对我们好吗?明天是她们的节日,老师带你们去摘花,明天送给妈妈好不好呢?出示复习练习题(1、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为妈妈准备节日礼物的教学情境,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在情绪、知识等方面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小动物们也有礼物要送给妈妈呢!(呈现画面:小松鼠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也是10个)。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纪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转化教具学具准备:2张长方形的纸、1把剪刀、1张正方形的纸、1根小木棍、1颗针.20根小棒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二、教法学法举例法、实验法、讲解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引入赏赐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来复习一下。
说算式让学生抢答。
随意的说。
第二:先动手做一个折风车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材27页第一题:沿虚线折一折)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最后让学生明白: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
第三: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拼组一个平面图形。
使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材28页做一做)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圆变正方形、正方形变长方形等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一、说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2、教材简析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目标。
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
本节内容“上下”是学生学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习的,继续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学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爱好。
优秀的老师常常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特殊的授课技能,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5各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1—5各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进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肯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知道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视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知道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三种教学方法来实行本节课教学的/article/:1、情形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体会基础之上。
因此情形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会和知识背景。
如新课开始时,出示课件“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视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又培养了学生的视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3 篇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份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非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欢迎借鉴!恭敬的评委、在坐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团队课堂教学再现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我团队在确定内容后首先理解教材:《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课件出示结构图)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是教材的编排特点(课件出示) 它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在理解了教材后我们进行了课前调查了解学生据我们课前调查学生大多是六岁年龄偏小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关于这节课内容学生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不少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拟定目标基于以上的认识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课件)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是数学思量方面的目标);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和创新意识 (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模型、学具等来作为这节课的教具和学具学法与教法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新课标还强调:要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验——就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玩一玩、这些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综合运用启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趣导入(课件播放导入环节)师:今天的数学课我请来一位朋友瞧!它来了(展示机器人) 师:是啊这么漂亮的玩具机器人就是由平时许多废弃的物品拼成的这就是变废为宝这不仅让我们有了漂亮的玩具更做到了“废物利用”为环保贡献了一份力量不知不觉我们成为了“环保小卫士”真是一举多得这里用拼装机器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渗透环保知识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二个环节:组织活动探索新知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1、分一分小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课件)师:叮叮要考考我们他说: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动手吧!2、揭示概念待学生分好类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接把物体形状抽象成图形并揭示各种图形名称经过第一个活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时教师揭示名称出示普通模型匡助学生将感性认识抽象化3、操作感知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这些实物然后用自己话说一说各种图形的样子与同桌交流这里我采取让学生先独立思量然后再同桌交流的形式进行我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希翼他们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2)在班上汇报交流学生在汇报时有的说了(播放视频)这里我想通过摸得活动让学生体验这几个面都是特点( 3)让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一不同点;发现圆柱和球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能滚动等特征前面的小组活动学生以实物和模型为研究对象经过认真观察亲自去摸一摸玩一玩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然后和同学的交流即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有利于丰富对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第三个环节: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图形特征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记忆游戏 ( 1 ) :找朋友分别请 4 位同学手执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嘴里说儿歌:找啊找啊找朋友我是长方体我的朋友在那里其它学生拿出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实物彼此辨认谁拿错形状了用游戏调动学生参预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对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丰富的体验两人游戏(2):你摸到的一人蒙上眼摸一摸别人给出的一种实物判断它的形状这一组活动的目的是匡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第四环节:听故事感受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故事欣赏让学生边欣赏边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笑笑、调皮、机灵狗在山下游玩山脚下有各种形状的建造材料他们一路高歌来到了山上山上的风景太漂亮了有野花有蜜蜂还有飞舞的胡蝶他们商议在山上建造一座小房子回到山下笑笑和调皮找来了一只长方体的箱子往里面堆放了砖块两人抬着气喘嘘嘘的往山上走“哎哟!哎哟!”快抬不动了他们只好放下来歇歇机灵狗推着一只球在旁边滚来滚去笑笑和调皮看看机灵狗这么轻松决定想办法他们决定给箱子装上轮子调皮拿来正方体一装推一推推不动好不容易推动了箱子里的东西都跳出来了机灵狗把球送过来了两人把球装上去车子摇摇晃晃方向不好控制调皮和笑笑又在想办法找来了圆柱体的轮子装上推一推可轻松了他们轻松的推着车子来到了山上来到了山上笑笑和调皮开始建房子他们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砖砌墙用圆柱体的木材做房粱很快一幢漂亮的房子建好了智慧爷爷过来了他夸调皮和笑笑聪明能干大家尽情的玩着享受着劳动的收获和快乐1、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2、说说下面物体的形状3、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安排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数学思量的意识和能力第五个环节:总结反思深化认识今天我们学习认识那些形状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特征我想通过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来念一念回到家里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念给你爸爸、妈妈听听 (课件 )②、唱儿歌圆圆滚滚圆柱体正正方方正方体长长方方长方体骨碌骨碌是球体谁最实用比一比长方体来做墙正方体来做窗圆柱体做屋梁圆圆球体来装饰面包房子真漂亮在课程结束时把所学的图形特点编写成一首儿歌让学生在歌声中结束课这样不仅匡助记忆图形特点也增加的知识的趣味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二单元《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9 的认识和有关 9 的加减法》第二课时(见教材 P48 页)2、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数 10 以内数、认数字、写数字、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 10 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这部份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课题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普通来说儿童在入学前都会数 10 以内的数有些还能认数字即使有些还不认识逐步记住数字的字形也不艰难而写数字就比较艰难了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此外手指也不灵便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10 以内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 10 以内加、减法教材在讲认数的时候浮现数的组成在知道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讲加、减法因此学好10 以内的数的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今天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份:9 的组成、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指导 9 的写法在教学 9 的组成时教材强调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摆自己归纳 9 的组成初步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时教材要求把序数与基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指导 9 的写法时因为 9 与 6 容易混淆要加强分辨字形的练习根据编者意图以及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要求:⑴通过操作发现 9 的组成⑵通过说一说、对一对、连一连、拍一拍等游戏熟悉 9 的组成发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培养学生对应的思想方法和分析、综合的能力⑶会写数字 9本课的重、难点:发现 9 的组成3、练习安排环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在练习的安排上我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其中在 9 的组成的练习上我先让学生说 9 的组成卡片再对口令然后连线最后击掌采取了多种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由不熟悉到熟悉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作业的安排上我安排了练习九第 1 题和在□中填数使学生对9 的组成作进一步的练习二、说学情1、现有基础:学生通过 9 以内的数的学习对 9 以内的数的组成以及发现过程已十分熟悉对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写数时还不够圆滑、匀称2、学习动力:一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辟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不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学习能力: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他们思量、观察、表达、练习、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三、说教法根据本课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教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时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弄一弄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学习2、寓学于乐逐步提高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我们在生活中也时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者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四、说学法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学法: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发现规律、掌握规律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会分析、综合、整理五、说教学程序本节课为新授课具体步骤如下:1、复习: 9 以内数的顺序2、新授:⑴学习“9”的组成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找出四种不同的摆法再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按顺序填在书上⑵熟悉“9”的组成通过填数的组成卡片、对口令、连线、击掌等形式逐步熟悉“9”组成⑶区分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把基数与序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进一步加深对基数与序数含义的理解⑷指导“9”的写法加强 9 与 6 的比较指出 9 的上面象个 0 下面象个 1 但要连续起来写还要注意笔顺3、总结:对本课所授内容进行回顾4、作业:练习九中的第 1 题和在□中填数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数数数的组成》(板书课题)该内容的知识基础是 20 以内数的认识同时又为20 以内读数、写数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作铺垫就像一座彩虹桥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教材在此处安排 100 以内的数数、数的组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认知发生一个飞跃那就是引领学生的思维从一个一个数发展到一十一十数感悟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个十和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二、说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内容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会一十一十数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2、经历数数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在具体情景中从一个一个数发展到一十一十数并感悟出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个十和几个几组成几十几掌握“数群”策略体现数群思想3、提供交流、活动平台营造宽松愉悦氛围让学生感受数的奥妙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一来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形成一种活力其中让学生会一十一十地数数及数的组成是重点建立“10 个一是一十”的数群策略是难点三、说学情为了能较好的落实这些教学目标在上课之前我还将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那就是不少孩子都能从 1 数到100 但只是浅层次的数没有思维的深度因此可以提供展示平台做到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对于那些平时思维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斗胆动手、勤于思量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参预到整个探索活动中固然对于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养成善于展示、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四、说教法但是这一切的关键是要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才干达到目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因惟独通过内因才干起作用我只是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预者针对 100 以内数数及组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采用观察法、发现法、合作法、展示法、归纳法等无非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具体情况灵便调整和选择教法五、说设计思路我的设计思路是启动、互动、自动、整合启动就是激起数数兴趣和动力互动就是探索出数数方法形成“数群”策略自动就是运用数群策略感悟数的组成整合就是巩固、拓展、升华六、说教学流程( 一 )启动数学知识从那里来从生活中来从学生已知发展而来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数数平台:四人一组每组提供一堆零散的小棒(46 根)小朋友们请数一数你们的小棒到底有多少根呢这是学生们已经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每组的小朋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数着小棒并争先恐后地说着最后的结果“46 根”在学生数的过程中老师千万不能闲着要到他们中间去走一走、看一看摸清学生的思维脉搏那就是大多数学生的数数方法是“一个一个地数”这是学生思维从一个一个地数发展到一十一十地数的生长点探索活动就从这儿开始接下来进入互动部份(二)互动1、肯定:老师微笑着肯定着学生的成功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数数方法:一根一根数(并板书:一个一个数)2、再次提供数数平台:(出示 10 枝装的铅笔整整 4 盒盒子外面还零散着 6 枝铅笔)你能数出这些铅笔一共有多少枝学生一会儿就能报出准确的结果: 46 枝!这时老师千万不能只关注“46 枝”这个结果一定要把住学生思维的跳动:他们会一根一根地数应该不可能!因为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发现 10 枝一盒 4 盒 40 枝盒外的6 枝也可以一眼看出不必也不需要一根一根地数而是一群一群地数即采用“数群”策略得出“46 枝”这个情景把学生逼到了思维的边缘在润物无声的思维冲突中从“一根一根数”突围而出发展到“十根十根数”可谓一个飞跃全新的教学理念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上3、导出“数群”策略:“十根十根数”当老师追问学生的数数方法时学生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采用了“十个十个数”的方法学生能不高兴(并板书:一十一十数)在快乐的学习中学生“创造”了数数的方法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数群”思想不知不觉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我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正体现了一种理念那就是:真正的数学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是让学生想懂而不是老师讲懂自己学会才是真会自己想懂才是真懂(三)自动当得出“一十一十数”是数数的好方法时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更加强劲一切水到渠成进入自动状态1、数小棒(请小朋友们拿出开始的 46 根小棒):这时我们来数这些小棒你准备采用什么数数方法呢我们可以斗胆地预测学生大多数会认可“一十一十数”的方法此时此刻老师组织每组学生合作将每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每组4 捆零 6 根学生会在观察、操作中深刻地思量:10 个一是一十这种有观察、有思量的操作活动就是“做数学”捆完之后请他们看着自己的操作成果一起数一数学生会兴高采烈地数着: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四十六体验着数数的快乐2、数动物:出示例 2 的主题图 (灰兔、白兔、黑羊、白羊数量不一挨次罗列每行 10 只共 10 列 )让学生说出各种动物的只数彰显数数方法及数的组成比如:灰兔有多少只( 28 只)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数的(十只十只数)你知道28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个十和 8 个一)……当说到灰兔、白兔、黑羊、白羊一共有多少只时老师要特殊留心因为学生可能浮现两种思维一种是四种动物的只数相加(28272322=100)另一种是在图上数刚好 10 个十 10 个十是一百这时老师要把住学生的思维不否定“只数相加”的方法但要张扬“10 个 10 个数”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十一十数”的基础上感悟 10 个十是一百一百就是由 10 个十组成的还可以安排学生一捆一捆地数小棒深化知识: 10 个十是一百一百就是由 10 个十组成的这是从 10 到 100 的飞跃是“数群”策略的进一步发展(四)整合1、数数活动:一个一个数从 66 数到 88;一十一十数从 10 数到 100 再从 100 数到 10 感受着两种数数方法的策略2、数的组成:例 3 的情景图(乒乓球、钢笔、月饼) 运用、巩固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个十、几个一组成几十几的认知3、说说生活中你用到的数(几十或者几十几)学生激动地说着4、延伸:老师话峰一转如果我们遇到很大很大的数你还会采用一十一十数的方法请小朋友们课外去交流交流此时让学生的思维又有了一个新的生长点那就是:遇到很大很大的数能一十一十数假如不能又会是怎样的数数方法呢七、说板书设计板书简单明了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能呈现出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数数数的组成一个一个数:一十一十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通用10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优秀11.教材说明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同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第一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是一个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此变化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在教材中的主题图里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都可以用1+2=3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
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变化的情境图,小丑合气球,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说出加法算式,从而来帮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二块“做一做”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一个圆片,再摆一个,一共是几个?摆两个圆片,再摆两个,一共是几个?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第三块为1—5的加法,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并初步知道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块根据儿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初步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三个小朋友计算4+1=?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第四块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练习。
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3+2=5和2+3=5,3+1=4和1+3=4两组算式,来进一步巩固算理和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0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图形》。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四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说教材:1、教材分析首先我对本教才进行简单的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认识图行》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体会面在体上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辨认这四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说教法、学法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四维目标呢?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八篇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1页例一及8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要求学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会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会读、会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说教法学法】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采用了愉快教学法,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同时还采用了动手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看时间。
2、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设疑导入1、利用学生熟悉的孙捂空给他们带来谜语,让学生猜出闹钟,激发学生兴趣,接着课件出示各种造型的钟表,并提问:小朋友你们也想设计出这么漂亮的钟表吗?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了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氛围。
接着,我继续激励学生,要想设计更漂亮的、美观的钟表,先要学会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2、设疑:,那么小朋友现在是几点了呢?面对课件上的钟面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那么学生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各位专家领导:早上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整理书包》,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
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新体系,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它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分类”中第二部分的内容。
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整理房间”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分类活动。
学生在通过“整理房间” 的活动后,已经感知和体验了分类的含义及方法,学生能按指定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这一内容的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分类活动,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由于这部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
课本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呈现教材,体现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给事物分类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全体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难点: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关键: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学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的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行学习,使学生在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中认识和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0-61页。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前后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方位感不强,不一定能准确的加以判断。
而“上下” “前后”“左右”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达到熟练、准确地辨别“前、后”的位置,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的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方向与位置做好铺垫。
3、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年龄的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而教学难点定为让学生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5、教具准备方面,(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小红花、动物图片等、课前还为学生准备了卡丁车图片作为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一年级的小学生更喜欢用形象来思维的。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贯穿于整节课,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森林运动会”这一情景,仿佛身临其境,便于学生充分地感知物体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此,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观察、描述、想象、合作交流中体验前后的含义,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六篇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六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第一课时76页《套圈游戏》。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10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我通过课件创设套圈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强调数学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学生数学活动的参与,目的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渗透估算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结合教学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力目标: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与解决问题,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教学时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通过探究、交流去探索创新。
三、说教法、学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
为了避免单纯计算而带来的枯燥无味,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按排了四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运用观察法-获取已知的条件,用估测法-体会估算必要性,用引导法-体验算法多样化,用游戏法-扩展学生的思维,让计算教学也生动丰富起来。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前和学生课前谈话问学生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引出课文所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优质1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优质17篇)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分类思维,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
此外,对于长度较长的文章,还可以在提纲中标注一些要点和重点段落。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提纲结构,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人教版篇一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第一课时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以及电子白板的应用,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科书主要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两个小朋友做“石头、剪子、布,发口令做动作”的游戏,从而引出“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的问题讨论。
通过让学生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充分感知“前后、上下、左右”方位词,并能够运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这些方位词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其中对“前后、上下”的经验较为丰富,理解和区分则比较容易,但对“左右”不一定能准确的加以判断。
2、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主要以游戏活动的形式为主,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教学重难点的设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辨别“左右”这两个方位,并能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让学生指一指、做一做、说一说、贴一贴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说教材:《分与合》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本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整个第三单元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会学习的乐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4和5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经历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说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了解4、5的数的组成。
说教学难点: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设置多种问题情境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学生可以经历“具体→抽象”的探索过程。
所以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且使用“数学课件、教具图”等直观教具。
关于学法,新课程的最高理念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做到好学、乐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生经历了探索、交流的过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说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1、忆旧迎新趣味导入。
2、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3、自学指导展示评价。
4、引导总结交流收获5、巩固诊断夯实基础。
出示课题,开始新课环节一、忆旧迎新趣味导入出示课件,复习巩固。
环节二、利用情境探索新知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
2024年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9篇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9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摘果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加减法,主要内容为10以内减法的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5以内的减法。
教材通过摘果子的情境,将具体的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5-2=3,为以后10以内减法及更大数的减法学习做准备。
根据数学课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与情况中,初步体会减法的数学含义,认识减法。
2.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感知减法与生活的联系,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初步体会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并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列两个式子3+2,4+1,准备5个苹果,然后叫两名同学来做题,做对的可以吃到苹果以资奖励。
二、探究新知:(1)让班内的其他同学看5个苹果,然后拿走两个,让同学们回答还剩下几个,教师在黑板上列式子。
(2)讲出减号的意义。
(3)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想的。
三、做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思考。
(2)让学生独立试做。
(3)教师给班级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4)全班汇总。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搭积木》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加减法(二)》中的第二课时。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要学会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其他计算知识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系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明确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四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
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因此,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订为教学目标是:(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在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和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难点:是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在教学中利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探索出多种不同的算法,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并动口表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之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三、说教学流程教学本节课共安排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结合教材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景,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样既复习了原来所学的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悦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3篇【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爱好。
优秀的老师常常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特殊的授课技能,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3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
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色彩交替规律渐渐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掌控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连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进程与方法:通过视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控寻觅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具、学具的准备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进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视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手段上,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成效。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找规律、创造规律的主要方法。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9的认识和有关9的加减法》第二课时。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数10以内数、认数字、写数字、10以内各数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课题之一。
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一般来说,儿童在入学前都会数10以内的数,有些还能认数字,即使有些还不认识,逐步记住数字的字形,也不困难。
而写数字就比较困难了。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另外,手指也不灵活,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
数学一年级上册“9”的认识说课稿:10以内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10以内加、减法,教材在讲认数的时候,出现数的组成,在知道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讲加、减法。
因此,学好10以内的数的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今天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9的组成、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指导9的写法。
在教学9的组成时,教材强调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摆,自己归纳9的组成。
初步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时,教材要求把序数与基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指导9的写法时,因为9与6容易混淆,要加强分辨字形的练习。
根据编者意图以及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要求:(1)通过操作发现9的组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三章加减法,第八课时----得意的企鹅.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能根据情景图做有关的加减法.(二)教学知识目的1.理解问题情景中的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2.学会做有关的加减法.(三)教学才能目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四)教学重点在详细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五)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二、说教学过程〔一〕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情景图----得意的企鹅1)〔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三)活动一: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观察图片:得意的企鹅1)老师:仔细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2.老师提问(1)想一想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老师板书:6+3=9(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自由交流)(四)活动二:加深理解,强化新知.1.(出示图片:得意的企鹅2)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仔细看图,完好地说一遍图意.(2)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3)怎样算出藏起来多少只企鹅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3.小组汇报(五)动手操作.(展示课件3)三.稳固练习,启发思维(完成练一练1---3题)四.小结五.说教学方法1. 设计教学法所谓「设计教学法」,就是设想/ 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方案去执行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案,有实际活动的学习方式.进展这种教学活动之时,一定要先设立一个实际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去拟定学习方案与内容,而后运用有关的详细材料,从实际活动当中去完成解决问题.因此,整个的「设计教学」是包括实际的考虑与各样的活动在内;一边考虑,一面执行;既用脑,也用手.设计教学法不仅活泼,而且也会有许多创意的学习活动从中产生.设计教学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有明确的目的及强烈的意愿中学习,必然能进步他们参与学习的热诚.再者,当一个设设由学生自己去思想,去拟订方案时,更可训练他们的考虑.组织和搜集资料的才能;一切手,脑并用的活动,对于他们精通知识与培养纯熟的考虑和技能,都是有好处的;学生们由始至终获得完好的经历,更是珍贵.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企鹅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考虑,理解大括号的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就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藉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考虑才能.老师必须认真地去设计各种问题,以使学生到达有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去考虑和参与讨论等的目的.六.说学法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学条件下可以主动地进展学习,是和被动学习相对而言的.专家们认为自主学习应表达在自我导向,自我鼓励,自我监控等方面.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最终的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开场就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愿意学习,热爱学习.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下组之间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老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缺乏,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全面开展的目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根底。
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7篇
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7篇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
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篇二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
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
“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
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
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学法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
1、说。
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
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
3、做。
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
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
4、摆。
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
5、看。
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右边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6、练。
达到巩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淘气和笑笑他们平时可喜欢玩游戏了,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请举手。
你知道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吗?(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左手)。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
(二)操作活动,认识左右
1、亲身体验,初步感知左右
(1)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
(2)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
2、小小游戏,进一步认识左右
(1)动一动:张开你的左手摇一摇,张开你的右手摇一摇;伸出你的左手向左转一圈,伸出你的右手向右转一圈。
(2)听口令做动作:左手摸摸左耳,右手摸摸右耳,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拍拍右肩,右手拍拍左肩……
3、摆摆学具,辨别左右
(1)动手摆:铅笔在最左边;小刀在最右边;文具盒在中间;橡皮在文具盒的左边,铅笔的右边;尺子在小刀的左边,文具盒的右边。
(2)说一说: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尺子的左边
有什么?右边呢?
(3)打乱学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三)引导观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1)同桌同学面对面站着,观察左手和右手,你发现了什么?
(2)转动方向,观察左边和右边的事物,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方向改变了,左边右边也改变了。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解决课本60页“找一找”。
出示挂图:
师: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这位小朋友想到小明家玩,可他只记得上楼左拐是小明家,小明住在几号房呢?
(2)解决“练一练”第3题。
A、师:停车场的管理员听说你们学会了新知识,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看看是什么吧。
B、出示挂图:从右边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
C、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解决“练一练”第5题。
A、出示挂图:想一想,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B、小组讨论、交流
C、到楼梯去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
D、小结:我们不仅仅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边走,在马路上行走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回家后,看一看你们家左右两边分别是谁的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篇三
一、说教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
《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
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
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
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
1、导入部分:
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一猜
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
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
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再出示“红金鱼48条”的鱼缸图,学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尝试着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三者间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描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概括力。
3、练习部分
基于一年级学生课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我特将此环节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同时也使学生能力主动参与,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总结部分
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并将课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也要在生活寻找数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引导
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思,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