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朔州途径之范
最好的申论范文 朔州途径
![最好的申论范文 朔州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716c8d47f7ec4afe04a1dfb1.png)
给定资料1.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承担着保证国家能源供应,保证矿工安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任。
在长期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多、小、散、乱的格局。
从煤炭整体开采水平上看,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占到70%以上,其中15万吨以下煤矿占到了60%。
具体来看,在资源回收率方面,中小煤矿平均只有15%。
据测算,这意味着开采一吨煤要浪费6吨的资源,每年破坏资源20亿吨,每年因为煤炭开采造成环境总的损失大约有300亿元。
在矿难方面,过去平均每年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有13起,其中乡镇煤矿占到70%,乡镇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相当于国有重点大矿的17倍。
因为开采秩序混乱,很容易滋生腐败。
据煤炭和税务部门估计,前些年,山西煤炭实际产量在8亿吨,而每年的报表产量只有6.5亿吨。
也就是说,每年有1.5亿吨左右是逃脱了监管的“黑煤”,每年流失税费百亿元以上。
这些问题不仅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碍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使山西省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沉重的资源环境和生命代价。
2008年9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煤炭企业全面整合重组。
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底,全省目前的2598座煤矿将压缩到1500座内,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煤炭企业规模上不低于年产300万吨,单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年产90万吨,这也意味着将压减现有煤矿60%以上的规模。
2. 朔州市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有关方面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大胆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被人们赞誉为“朔州途径”。
拥有先进开采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此次山西煤炭资源大整合的主力军,但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也不示弱。
某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贾老板说:“原来我公司21个小矿加起来才有120万吨的产能,现在整合了5个煤矿,产能达到620万吨!”某煤业集团是率先拿到证照的民营企业之一。
该集团董事长阎老板告诉记者,资源整合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做大做强的发展机遇。
宋史全文卷四
![宋史全文卷四](https://img.taocdn.com/s3/m/e85e4b5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e.png)
宋史全文卷四宋太宗二庚寅淳化元年春正月戊寅朔,御乾元殿受册尊号。
曲赦京城系囚,改元。
赵普以病免朝谒。
疾笃,三上表致政。
上不得已,以普为西京留守兼中书令。
二月,国家因唐制,建昭文、史馆、集贤院于禁中,昭文、集贤置大学士、直学士,史馆置监修国史、修撰、直馆,昭文亦置直馆,集贤又有修撰、校理之职。
名数虽异而职务略同。
赐诸路印本《九经》。
令长史与众官共阅之。
登州二县饥,诏赈之。
三月,诏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每二人共举常参官一人充转运使;员外郎以上二人于京朝官内举一人充知州、通判。
自赵普罢,吕蒙正以宽简居相位,辛仲甫从容其间,政事多决于王沔。
沔聪察敏辩,善敷奏,有适时材用,然性苛刻,不以至诚待人,群官谒见,必甘言以啖之,皆喜过望。
既而进退非允,人胥怨矣。
夏四月,夏州败李继迁。
五月,令刑部置详覆官六员,专阅天下所上案牍;勿复遣鞫狱,置御史台推勘官二十人,并以京朝官充。
若诸州有大狱,则乘传就鞠。
辞日,上亲谕曰:『无滋蔓,无留滞。
』咸赐以装钱。
还必召见,问以所推事状,著为彝制。
凡满三岁,考其殿最而黜陟之。
国初,钱文曰『宋元通宝』,又改铸淳化元宝钱,上亲书其文,作真、草、行三体。
自后每改元,必更铸,以年号元宝为文。
六月丙午,罢中元、下元张灯。
八月,令左藏库籍所掌金银器皿之属毁之。
有司言中有制作精巧者,欲留以备进御。
上曰:『将焉用此?汝以奇巧为贵,我以慈俭为宝。
』卒皆毁之。
冬十月,以钱若水为秘书丞、直史馆。
若水初佐同州,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女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鞫之。
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于水中,遂失尸,罪皆应死。
富民不胜拷掠,自诬服。
若水独疑之,留其狱。
一旦诣知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
』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因密送女奴于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即从帘中推出示之。
父母泣曰:『是也。
』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
《读通鉴论——卷十三国》作者:王夫之
![《读通鉴论——卷十三国》作者:王夫之](https://img.taocdn.com/s3/m/4723353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c.png)
《读通鉴论——卷十三国》作者:王夫之〖一〗国之亡,有自以亡也,至于亡,而所自亡之失昭然众见之矣。
后起者,因鉴之、惩之,而立法以弭之;然所戒在此,而所失在彼,前之覆辙虽不复蹈,要不足以自存。
汉亡于宦官外戚之交横,曹氏初立,即制宦者官不得过诸署令,黄初三年,又制后家不得辅政,皆鉴汉所自亡而惩之也。
然不再世,而国又夺于权臣。
立国无深仁厚泽之基,而豫教不修,子孙昏暴,扑火于原,而燄发于烓竃,虽厚戒之无救也。
自其亡而言之,汉之亡也,中绝复兴,暴君相继,久而后失之;魏之亡也不五世,无桀、纣之主而速灭;以国祚计之,汉为永矣。
乃自顺帝以后,数十年间,毒流天下,贤士骈首以就死,穷民空国以胥溺,盗贼接跡而蔓延;魏之亡也,祸不加于士,毒不流于民,盗不骋于郊;以民生计之,魏之民为幸矣。
故严椒房之禁,削扫除之权,国即亡而害及士民者浅,仁人之泽,不易之良法也。
乃昏主则曰:外戚宦官,内侍禁闼,未尝与民相接,恶从而朘削之?且其侈靡不节,间行小惠,以下施于贫乏,何至激而为盗?其剥民以致盗者,士大夫之贪暴为之也。
夫恶知监司守令之毒民有所自哉?纨袴之子,刑余之人,知谀而已,知贿而已;非谀弗官也,非贿弗谀也,非剥民之肤弗贿也,则毒流四海,填委沟壑,而困穷之民无所控告。
犹栩栩然曰:吾未尝有损于民,士大夫吮之以为利,而嫁祸于我以为名。
相激相诋,挟上以诛逐清流,而天下箝口结舌,视其败而无敢言。
汉、唐、宋之浸败而浸亡,皆此繇也。
其能禁此矣,则虽有夺攘之祸,而民不被其灾。
故司马篡曹,潜移于上而天下不知。
勿曰防之于此,失之于彼,魏之立法无裨于败亡也。
〖二〗魏从陈群之议,置州郡中正,以九品进退人才,行之百年,至隋而始易,其于选举之道,所失亦多矣。
人之得以其姓名与于中正之品藻者鲜也,非名誉弗闻也,非华族弗与延誉也。
故晋宋以后,虽有英才勤劳于国,而非华族之有名誉者,谓之寒人,不得与于荐绅之选。
其于公天爵于天下,而奖斯人以同善之道,殊相背戾,而帝王公天下之心泯矣。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部编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07602958f5f61fb63666d9.png)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可以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花尽家财。根据第一段中的“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可知他表演技艺多端,惟妙惟肖,形神兼具。由此可推知他必定是请了很多人教他唱戏,才有了如此水平。也可以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唱戏,花尽家财。根据第二段中的“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可知其唱戏妙天下,多扮演丑净,角色扮演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人们欣赏他的技艺,于是就会多次请他来唱戏,花尽了家财。言之有理即可。
范式进入官场当了郡功曹。后来元伯生了重病,元伯快死时,叹气道:“真遗憾,没看见我的生死至交!”不久元伯就死了。范式忽然梦中遇见元伯向他喊道:“巨卿,我在某天已经死了,要在某个时候下葬,永远回到地下了。你没有忘记我,但我们地下人间,大概(我们)再也不能相见了!”范式恍然之间醒了,又悲又叹,眼泪都流下来了,就把情况全部告诉了太守,请求去奔丧。太守虽然心里不相信,但是不愿意违背他对友情的感情,答应了范式的请求。范式穿上会见朋友才穿的衣服,在元伯下葬那天,骑马飞奔赶去送葬。还没等他赶到,下葬的队伍就已经出发了,棺材抬到墓穴旁边后,将要安放到墓穴里,可灵柩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去。元伯的母亲抚着棺木说:“元伯,你难道还在盼望什么吗?”于是放下灵柩,不多会儿,果然看见有人驾着素车、骑着白马哭号着赶来。元伯的母亲望着说:“这一定是范巨卿。”范巨卿到了之后,轻敲着棺木说:“你去吧,元伯!死和生是不同的道路,从此永别了。”参加下葬仪式的有一千多人,全都为此流下眼泪。范式趁势牵着绳子在前拉着,灵柩在这时才能向前。范式最后留下来住宿在坟墓旁边,在坟旁栽下树木,之后才离开。
钟嗣成《录鬼簿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钟嗣成《录鬼簿序》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68cbf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3.png)
钟嗣成《录鬼簿序》原文及翻译译文《钟嗣成《录鬼簿序》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钟嗣成《录鬼簿序》原文及翻译译文钟嗣成《录鬼簿序》原文及翻译钟嗣成原文:①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
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①桎梏之厄哉?囗,人之生斯世也,囗知以已死者为鬼,囗未知未死者亦鬼也。
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已死之鬼何异?此曹固未暇论也。
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为自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之愈也。
②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迄今,自有不死之鬼在。
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
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糜久,淹没无闻,遂传其本末。
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
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水寒乎冰,青胜于蓝,则亦幸矣。
名之曰《录鬼簿》。
③嗟乎!余亦鬼也。
使已死未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略有删)【注释】①岩墙:牢狱的石墙。
译文:贤者愚者长寿早夭,死生祸福的道理,原本就有命运气数的说法,古代圣贤也曾有所论及。
大概是说阴与阳的消退和增长,就如同人与鬼之间的生死之别,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又怎么会有立于危墙或身陷囹圄这样厄运的感叹呢?虽然这样,那么,人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只会把已经死了的人当作是鬼,而不知还有未死之人其实也是鬼,如果这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又有什么两样?这本来就不待多言。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af9f2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9.png)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原文及翻译译文《《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原文及翻译译文《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原文及翻译曾国藩原文: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
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
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
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译文:三房十四叔不是不勤读,只因傲气太盛,自满自足,便不能有所成就。
京城之中,也有不少自满的人,有见识的人看见他们,不过冷笑一声罢了。
又有当名士的,把科名看得和粪土一样,或者喜欢作点古诗,或者搞点考据,或者好讲理学,沸沸扬扬自以为压倒一切。
有学识的人见了,认为他们的成就也没有多少,也只好冷笑一声罢了。
所以我们用功,去掉傲气,力戒自满,不为别人所冷笑,才有进步。
弟弟们平时都谨慎退让,但多年小考没有中,恐怕是因为愤激已久,以致产生骄惰的习气,所以特别写信告诫。
务必要仔细想一想我说的话深切地省察!幸甚幸甚!2、王安石《送胡叔才序》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送胡叔才序》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叔才,铜陵大宗,世以赀名。
子弟豪者驰骋渔弋为己事,谨者务多辟田以殖其家。
先时,邑之豪子弟有命儒者耗其千金,卒无就。
邑豪以为谚,莫肯命儒者,遇儒冠者皆指目远去,若将浼已然,虽胡氏亦然。
独叔才之父母不然,于叔才之幼,捐重币,逆良先生教之。
既壮可以游,资而遣之,无所靳。
居数年,朋试于有司,不合而归。
邑人之訾者半。
其父母愈笃,不悔,复资而遣之。
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
专题20 愚公移山(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0 愚公移山(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14ca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c.png)
专题20 愚公移山(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圈,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①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
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
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②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
使尧在上③,咎繇为理④,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请退而修政。
”(节选自《愚公之谷》)【注释】①牸(zì)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使尧在上:假使尧为国君。
④咎繇(jiùyáo)为理:咎繇为法官。
咎繇是人名。
1.下面句子有两处必须断句,请用“/”标示出来。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2.请解释下列原文语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3.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告管仲A.何以.战(《曹刿论战》)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C.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D.以.刀劈狼首(《狼》)4.将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近五年上海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二
![近五年上海语文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二](https://img.taocdn.com/s3/m/526a970355270722192ef781.png)
近五年高考真题之文言文阅读二2010年:(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3分)九疑山图记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
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
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
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
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
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
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
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
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
(2分)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分)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4分)2011年:(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2分)稼说送张琥苏轼①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
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方得完。
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
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①,相继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②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
《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4fb3f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e.png)
《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译文《《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译文《夜航船序》原文及翻译张岱夜航船序明·张岱原文: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
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
故道听途说,只辨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
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
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
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
”余曰:“不然。
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
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类是也。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
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
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
”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
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翻译:天下的学问,只有夜航船时最难应对。
一般粗野鄙俗之人,他们的学问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比如说瀛洲的十八位学士,云台的二十八位武将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人)将这些人的姓名说错一点儿,(那么众人)就都会掩嘴偷笑。
不知道十八位学士和二十八位武将,即使忘记了他们的姓名,对于学问、文章词句和内容的条理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妨碍呀。
但(人们)反倒说错漏掉一个人的名姓,就没有比这更可耻的事情了。
所以说在道路上传说的事情,只要在口头上能分辨出数十个名姓,就可称为是博学的才子了。
《楚辞·离骚》原文及翻译
![《楚辞·离骚》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e17722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3.png)
《楚辞·离骚》原文及翻译《楚辞·离骚》原文及翻译【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注释】①高阳:古帝(zhuān xū)的号。
传说为高阳部落首领,因以为号。
②朕:我。
先秦之人无论上下尊卑,皆可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帝王的专用第一人称代词。
③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是古代“星岁纪年法”的一个名称。
古人把天宫分为十二等份,分别名之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宫,以太岁运行的所在来纪年。
当太岁运行到寅宫那一年,称“摄提格”,也就是寅年。
④惟:句首语词。
庚寅:古人以干支纪日,指正月里的一个寅日。
⑤皇:指皇考。
览:观察,端相。
:估量、测度。
初度:初生之时。
⑥肇:借为“兆”,古人取名字要通过卜兆。
⑦则:法。
屈原名平,字原,正则隐括“平”字义。
⑧字:用作动词,即起个表字。
⑨内美:指先天具有的高贵品质。
⑩修能:杰出的才能,这里指后天修养的德能。
辟:同“僻”,幽僻的地方。
纫:联缀、编织。
:水流迅速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与:等待。
“不吾与”,即“不与吾”,是否定句宾语提前句式。
(qiān):楚方言,拔取。
宿莽:楚方言,香草名,经冬不死。
朝、夕是互文,言自修不息。
日月:指时光。
代序:代谢,即更替轮换的意思,古“谢”与“序”通。
惟:思。
美人:作者自喻。
【译文】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远末子孙啊,伯庸是我已故去的尊敬的父亲。
当太岁在寅的寅年寅月,就在庚寅那一天我出生降临。
我的父亲仔细揣度我的生辰啊,通过占卜才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取字叫灵均。
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啊,同时又有优秀的才能。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e8ec2d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9.png)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八)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八)(含答案和解析)一、(甲)(2021年吉林省)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
(10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本文作者是唐朝文学家(人名)。
(1分)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仙则名(名称,名字)B.有龙则灵(神异)C.斯是陋室(这)D.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躯体)8.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1)(2)处填写相应内容。
(2分)9.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下列诗句也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2分)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0.结合本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简要分析陋室主人和颜回共同的生活态度。
(3分)【链接材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5分)稻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①,米曰粳。
粘者禾曰稌②,米曰糯。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
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最迟者后于清明。
选自《天工开物》,有删节)【注释】①秔:音jīng。
②稌:音tú。
11.请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
(限两处)(2分)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12.本文从种类、和播种时间四个方面来介绍稻。
游荷叶山记原文及译文
![游荷叶山记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e7d8f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6.png)
游荷叶山记原文及译文《游荷叶山记》是“公安派”作家袁中道的作品。
万历四十三年年,作者由玉泉山经沙市回公安,到老家荷叶山祭祖,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游荷叶山记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原文:予别丘墓三年矣。
今年夏,始与二弟至里中拜于松楸,而憩于先居,先居傍有荷叶山,乔木千章。
今日诸叔偶不见召,日暮无事,乃与二弟步于山中。
择高阜处,藉草而坐。
因思儿时常骑羊来此,每一至,不啻如四五十里外而今视之数步耳。
山之苍苍,水之晶晶,树之森森,自少至长,习而安之,不见有异,今偶游焉,而觉其幽静蓊郁,爱玩不能舍去。
久矣夫,予之在城市也!俄而月色上衣,树影满地,纷纶参差,或织而帘,又写而规,至于密树深林,迥不受月,阴阴昏昏,望之若千里万里,窅①不可测。
划然放歌,山应谷答,宿鸟皆腾。
噫嘻!予生于斯,长于斯,游戏于斯,二十余年,而犹有不尽之景乎?徘徊欲去,而有声自东南来,慷慨悲怨,如叹如哭,即而听之,杂以辘轳之响。
予乃谓二弟曰:“此忧旱之声也,夫人心有感于中而发于外,喜则其声愉,哀则其声凄。
女试听夫酸以楚者,忧禾稼也;沉以下者,劳苦极也;忽而疾者,劝以力也。
其词俚,其音乱,然与旱既太甚之诗,不同文而同声,不同声而同气,真诗其果在民间乎!”语终,而天风夜起,歌声渐近。
二弟无言,予亦嘿嘿。
声之悲怨,有加于初;向之欢适者,化为凄怆矣。
遂相与踏月而去。
【注】①窅(yǎo):喻深远。
原文翻译: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傍晚,(我们)从市区步行而出,沿着小溪向南行走一百步,离开溪流向西又走了一百步,又沿着溪向南行走。
溪水上下游都是深绿色的,幽静深远,(水流徐缓)好像不想流动似的,还未走到溪水的尽头,就看到一条斜出的小路,向西高出地面几百尺,已经走到(小路的)尽头,那山的顶峰隐约青翠的地方,或许远在三十里之外:(顶峰一带的山形,)顶端尖尖的像簪子,环形有缺口的像玉玦,突出的像发髻,平圆的像玉璧,远处的树林,在烟云中时隐时现:(远处的树林)长在一起的如同欢聚,分开项生长的如同别离,排列整齐的好像长枪,杂乱的好像一堆散发,(我们)在幽暗不明中根据(自己的')想象、揣度给它们命名。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65练板块五 文言文阅读对点练案19 理解文言实词(一)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65练板块五 文言文阅读对点练案19 理解文言实词(一)](https://img.taocdn.com/s3/m/91eed1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6.png)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65练板块五文言文阅读对点练案19理解文言实词(一)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来形容现在那些溺爱孩子不计后果的家长也非常恰当。
(2)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道,庭院里有一棵枇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面对此景,睹物思人,感慨万千。
(3)阅读古代诗词时,小明非常欣赏由山与水构成的雄浑阔大画面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专项训练2.根据通假条件找出下面画横线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①归孔子豚。
②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③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④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
吾将仕矣。
”(节选自《论语·阳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面表格。
沪教版高中文言文整理(含原文)
![沪教版高中文言文整理(含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893706482fb4daa58d4bfd.png)
高一第一册文言文第五单元:品味“树木花卉”中的人格、情趣、哲理《诗经·蒹葭》蒹葭②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③,在水一方,溯洄④从之,道阻⑤且长。
溯游从之,宛⑥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⑦,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⑧。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⑨。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⑩。
蒹葭采采⑾,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⑿。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⒀。
翻译(意译)浩荡芦苇莽苍苍,清晰白露化为霜。
心湖摇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 顺流而下互追随,已然她在水中央.茂密芦苇盛萋萋,犹湿白露映霞光心湖荡漾惟有她,依偎水草连岸旁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路弯崎山冈顺流而下互追随,隐约淡坐孤石上葳蕤芦苇郁葱葱,晶莹白露烁光芒心湖涟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乡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途曲径如肠顺流而下互追随,了却沙洲寂寞伤一、文学常识:《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305篇,又《诗三百》,儒家经典。
因所配曲调不同,分风、雅、颂,艺术手法上创造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称“诗经六义”。
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
开创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
二、重要词语:1、所谓伊人..:那个人。
2、溯洄..从之:逆流而上。
3、溯游..从之:顺流而上。
4、在水之涘.:水边。
三、情感:1、思念向往。
2、执著、坚贞不渝。
3、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失望。
四、写作特色:1、朦胧凄清的意境。
2、重章叠句的结构方式。
3、赋、兴手法的运用。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译文〕郭橐驼,不知最初叫什么名字。
他患有伛偻病,耸着背脊,弯着腰,脸朝下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
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当然很恰当。
”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原文〕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爱国诗词: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译文赏析
![爱国诗词: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dac26a0b4e767f5bcfce11.png)
爱国诗词: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原文译文赏析《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宋代:陈亮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译文】不见南方的军队去北伐已经很久,金人就胡说中原的人才已一扫而空。
当场大事,只手可了,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
我们堂堂汉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远东流那样,年年向金廷求和?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势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而胜之,获彼王之头悬于藁街。
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今生活在那片土地。
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万里河山充斥着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气,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金国的命运用不着多问,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赏析】词的上片紧扣“出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
上片开头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两句,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
“南师”指南宋军队,由于南宋朝廷对金国实行妥协投降政策,南宋军队已经很久没有向敌人发动进攻了,这就越发使金人感到南宋政府怯懦好欺。
“谩说”就是休说。
“北群空”是用“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的典故。
原意是说,伯乐善识马。
他一过,好马都被选出,冀北的好马就空了。
这里以马群中没有良马比喻朝廷上缺乏人材。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主人由于好久没有看到南宋军队的进攻,于是便胡说南宋整个朝廷都没有人材了。
在这种形势下,章德茂出使金国,困难实在不小。
在敌人面前要做得不卑不亢、恰到好处是不容易的。
陈亮深知此点,于是便给朋友鼓劲。
从“当场只手”到上片结束,都是作者鼓励章德茂的话。
后汉书·卷七十四·列传·袁绍刘表列传(华夏文明公元25-公元220年)
![后汉书·卷七十四·列传·袁绍刘表列传(华夏文明公元25-公元2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88e6f17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7.png)
后汉书·卷七十四·列传·袁绍刘表列传(华夏文明公元25-公元220年)团队专注领域构建系统思维袁绍字本初,汝南阳人,司徒汤之孙。
父成,五官中郎将,壮健好交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
绍少为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
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
服阕,徙居洛阳。
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
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
内官皆恶之。
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
'叔父太傅隗闻而呼绍,以忠言责之,绍终不改。
后辟大将军何进掾,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
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以绍为佐军校尉。
灵帝崩,绍劝何进征董卓等众军,胁太后诛诸宦官,转绍司隶校尉。
语已见《何进传》。
及卓将兵至,骑都尉太山鲍信说绍曰:'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
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禽也。
'绍畏卓,不敢发。
顷之,卓议欲废立,谓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
董侯似可,今当立之。
'绍曰:'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
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
'卓案剑吆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绍诡对曰:'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
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
'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
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
董卓购募求绍。
时,侍中周珌、城门校尉伍琼为卓所信待,琼等阴为绍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
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
今急购之,势必为变。
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
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卓以为然,乃遣授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译文
![《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ec862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f.png)
《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译文《《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译文《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曾巩原文: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
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已屈指计归日。
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
其逆自为虑如此。
故其至皆倾摇解弛,无忧且勤之心。
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
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
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彼不知,由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非若闽溪、峡江、蜀栈之不测。
则均之吏于远,此非独优与?其风气吾所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
起居不违其节,未尝有疾;苟违节,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
人少斗讼,喜嬉乐。
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熏蒸渐泽;今大者专一州,岂当小其官而不事邪?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无不幸之叹,其事出千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可知也。
然非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者不能也。
官于南方者多矣,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
材叔又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为县,入秘书省,为著作佐郎。
今材叔为柳州,公翊为象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
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势之便,可胜道也夫!其越之人幸也夫!其可贺也夫!(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巩散文选集》)译文:人们都说南越地处偏僻而且路途遥远,风气同中州两样。
所以去做官的都不愿意久留,往往赴任的车船还未启行,就已经掰着指头计算归期了。
又都轻视自己的官职,认为不值得到那里去用力气治理。
他们预先就这样为自己考虑,所以到了那里,大都心神不定,松松垮垮,没有忧民勤政之心。
游敬亭山记赏析
![游敬亭山记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8894f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7.png)
游敬亭山记赏析游敬亭山记赏析如下:原文:“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赏心也。
姑孰据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从青山讨宛,则曲曲镜湾,吐云蒸媚,山水秀丽清矣。
曾过响潭,鸟语入流,两壁互答。
望敬亭绛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
既束带竣谒事,乃以青蛙走眺之。
一径千绕,绿霞翳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寒阴,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碧,而向之所谓鸟鸣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
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造句之精也。
朓乎白乎!归来乎!吾与尔凌丹梯以接天语也。
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者异。
嗟乎!昼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长,回视霭空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记之尔。
赏析:“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不说宣城,不知道提起它能让人有多么愉悦。
姑孰位于江水的上游,那里山高水急,江水沿着青山蜿蜒流淌,弯弯曲曲的水面上雾气缭绕,山水非常秀丽。
我曾经路过响潭,那里鸟儿鸣叫的声音和流水声汇集起来,连两岸的山壁都有回响。
我平时看到敬亭山上有赤色的雾气,山势高耸突兀,一直都有前去攀登的想法,但由于官职在身,不得动身。
等到了却公事,我就去敬亭山眺望四周的景色。
一条小道蜿蜒延伸,所见之处全都被植物的绿色覆盖沁染,数不清的篁竹幽树,连成一片,寒气逼人,使人体内的血液,都变成了绿色,而一直所说的鸟鸣莺啼,只能远远听见,竟然不知由何处发出。
厨师跟随在我的后面,于留云阁上设酒慰劳我。
此刻,临风远眺,又更体会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之诗句的精妙。
谢朓啊!李白啊!归来吧!我要和你们驾红色的天梯登临而上,与苍天对话!日薄西山,美景渐渐模糊,山巅的激风呼啸奔突,再加上饥饿的猿猴出洞哀号,令我惊悚不已。
《周礼》夏官司马·小司马司险原文及译文
![《周礼》夏官司马·小司马司险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82a7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9.png)
《周礼》夏官司马·小司马司险原文及译文《周礼》夏官司马·小司马/司险原文及译文原文作者:周公旦小司马之职,掌凡小祭祀。
会同、飨射、师田、丧纪,掌其事,如大司马之法。
军司马,阙。
舆司马阙。
行司马阙。
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
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
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诏之。
大功,司勋藏其贰。
掌赏地之政令。
凡赏无常,轻重眡功。
凡颁赏地,三之一食,唯加田无国正。
马质掌质马。
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纲恶马。
凡受马于有司者,书其齿毛与其贾。
马死,则旬之内更,旬之外入马耳,以其物更,其外否。
马及行,则以任齐其行。
若有马讼,则听之。
禁原蚕者。
量人掌建国之法。
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营后宫,量市朝道巷门渠。
造都邑,亦如之。
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
邦国之地与天下之涂数,皆书而藏之。
凡祭祀,飨宾,制其従献脯燔之数量,掌丧祭奠之俎实。
凡宰祭、与郁人受斝历而皆饮之。
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凡沈、辜、侯、禳,饰其牲,衅邦器及军器。
凡师田,斩牲以左右徇陈。
祭祀,赞羞,受撤焉。
羊人掌羊牲。
凡祭祀,饰羔。
祭祀,割羊牲,登其首。
凡祈珥,共其羊牲。
宾客,共其法羊。
凡沈、辜、侯、禳、衅、积,共其羊牲。
若牧人无牲,则受布于司马,使其贾买牲而共之。
司爟掌行火之政令。
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従之。
季秋内火,民亦如之。
时则施火令。
凡祭祀,则祭爟。
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
掌固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颁其士、庶子及其众庶之守,设其饰器,分其财用,均其稍食,任其万民,用其材器。
凡守者受法焉,以通守政,有移甲,与其役,财用唯是得通,与国有司帅之,以赞其不足者。
昼三巡之;夜亦如之;夜三鼜以号戒。
若造都邑则治其固与其守法。
凡国都之竟有沟树之固,郊亦如之。
民皆有职焉,若有山川,则因之。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5b4e04fc4ffe473368ab49.png)
《小石潭记》阅读一、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B.全石以为..底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皆若.空游无所依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A.日光下.彻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2分)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2分)【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
②箭:小竹。
③麻(xiū),树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朔州途径之范探资源整合之方
我国煤炭行业飞速发展,尤其是作为重要煤炭工业生产基地的山西,长期承担国家能源供应,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同时,山西的煤炭改革呈现出多、小、散、乱的格局,资源利用率低,环境破坏严重,使山西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当务之急是探索一条资源整合的新路。
朔州的煤炭资源整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
以煤炭立市的山西朔州市在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取得了巨大成功,被誉为“朔州途径”。
“朔州途径”即打破所有制界限,创新管理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资源整合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以煤补林、以黑补绿。
朔州途径为我们探索资源整合提供了宝贵经验。
整个资源整合过程都应该借鉴朔州途径,树朔州途径为典范,探索一条符合整个资源整合的新型道路。
资源整合需做到优进劣退。
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拥有先进开采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挥其技术管理资金优势,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落后产能的企业进行整合。
目前,中小煤矿在资源回收率方面远远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亟需整合。
在整合过程中,充分利用大企业的优势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提高煤炭回采率。
资源整合需做到大进小退。
所谓大进小退指关闭产能较小的企业,由较大企业进行整合,并且,不仅如此,小企业管理混乱,矿难频发,而大量小煤窑逃脱监管的黑煤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长此以往不仅难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同时也牺牲了众多生命的代价。
因此,资源整合之路必须进行大进小退的整合。
在整合过程中,要坚决打破所有制界限,不以所有制论英雄,以优劣为评判标准,真正做到大进小退而不是国进民退,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因地制宜,因矿制宜,顺利完成整合,形成像朔州那样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和地方民营骨干企业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
资源整合需做到绿进黑退。
绿进黑退指的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保护矿区生态的绿化和修复。
长期以来,山西在为全国源源不断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在透支着自身的环境,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水质标准都下降到了难以想象的恶劣程度,利用资源整合的契机,改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在整合中可以借鉴朔州的成功经验,实行“挖一顿煤种一棵树”的“以煤补林”、“以黑补绿”的政策,
用绿色取代矿区的一片黑色,竭力恢复生态环境。
煤炭资源整合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
要想真正实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这样的资源大国需要真正做到推动资源整合,要想推动资源整合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整合之方,要想探索资源整合之方需借鉴朔州途径的成功经验,树朔州途径之范,真正做到优进劣退、大进小退、绿进黑退,才能实现我国构建两型社会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