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会计实务及监管标准解析一
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原理通俗理解实务解读(一)新旧账务处理比对
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原理通俗理解实务解读(一)新旧账务处理比对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原理通俗实务解读之新旧会计科目比对做财务或审计的小伙伴都清楚,2017年财政部发布三套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被合称为“新金融工具准则”或“中国版IFRS9”。
那么该如何理解并在实务工作中进行准确运用成为许多财务或审计领域小白的绊脚石。
为了弥补这块空白,小编打算以系列文章的方式对新金融工具准则比较棘手的问题进行通俗易懂的解码,让小伙伴们对其有个更深入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于实务工作中。
文章搜索:爱问财税一、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背景【金融危机-国际会计准则-新金融工具准则】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加入WTO后,向国际游戏规则全面趋同已成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基调。
同理,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修订离不开国际会计准则的更新发展。
说到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我们不得不提起其修订的契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风暴给全球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破坏,危机过后人们开始反思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处理的复杂性,如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等顺周期性等备受指责。
这场金融危机也促使人们开始意识到提高会计准则质量,对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2009年4月G20国领导人举行峰会,敦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全方位改革,主要目的是降低会计准则的复杂性,缓解顺周期效应。
后经多次修订,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终稿,于2018年1月1日生效,取代了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IAS39 )。
【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作为价值总量的重要衡量工具,对金融资产价值属性信息含量进行反应,受市场传导机制及对价值波动的敏感,根据市场行情确认投资收益或计提减值准备,造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大幅波动,从而通过向金融市场传递这种信息进一步助推金融市场增量向更好或更坏情况发展】为解决我国企业金融工具相关实务问题,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趋同,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的三项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简称“CAS22”)、《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转移》(简称“CAS23”)、《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简称“CAS24”)三者统称为“新金融工具准则”。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编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组织编写目录第一章特殊关联交易涉及的“资本性投入” (1)第一节背景情况 (1)第二节会计准则及相关监管规定 (2)一、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三、相关监管规定 (2)第三节问题分析与讨论 (3)第四节典型案例 (4)一、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以显失公允的价格向上市公司购买资产 (4)二、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豁免上市公司债务或代上市公司对外清偿债务 (5)三、在控股股东的安排下,上市公司与第三方进行的非公允交易 (6)第二章长期股权投资 (8)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的分类 (8)一、背景情况 (8)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四、典型案例 (10)第二节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增发股份导致持股比例被稀释但仍有重大影晌 (10)一、背景情况 (1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1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11)四、典型案例 (11)第三节复杂交易中处置日的判断 (12)一、背景情况 (12)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12)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12)四、典型案例 (13)第三章股份支付 (14)第一节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计划 (15)一、背景情况 (15)二、会计准则及相关监管规定 (15)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16)四、典型案例 (16)第二节涉及集团内公司的股份支付计划 (17)一、背景情况 (1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1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18)四、典型案例 (19)第三节股份支付计划的取消与作废 (20)一、背景情况 (2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20)四、典型案例 (21)第四章债务重组 (23)第一节破产重整的收益确认时点 (23)一、背景情况 (23)二、相关规定 (23)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24)四、典型案例 (24)第二节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债务重组 (25)一、背景情况 (25)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5)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26)四、典型案例 (26)第五章收入与建造合同 (28)第一节收入应该按照总额还是净额确认 (28)一、背景情况 (28)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8)四、典型案例 (29)第二节BOT合同的收入确认 (31)一、背景情况 (31)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1)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32)四、典型案例 (32)第三节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收入确认 (33)一、背景情况 (33)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3)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33)四、典型案例 (34)第六章企业合并 (36)第一节企业合并类型的判断 (36)一、背景情况 (36)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6)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37)四、典型案例 (38)第二节购买日(合并日)的判断 (39)一、背景情况 (39)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9)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40)四、典型案例 (40)第三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的确定 (43)一、背景情况 (43)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43)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43)四、典型案例 (44)第四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的计量原则 (44)一、背景情况 (44)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45)四、典型案例 (45)五、购买日后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调整 (46)第五节企业合并中的或有对价 (47)一、背景情况 (4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4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48)四、典型案例 (48)第六节企业合并中交易费用的处理 (50)一、背景情况 (5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1)四、典型案例 (51)第七章反向购买 (52)第一节被购买方不构成业务的权益性交易 (52)一、背景情况 (52)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2)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3)四、典型案例 (53)第二节购买方为多个主体的反向购买 (54)一、背景情况 (54)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4)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5)四、典型案例 (55)第三节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 (56)一、背景情况 (56)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6)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6)四、典型案例 (56)第四节包含现金对价的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 (57)一、背景情况 (5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7)四、典型案例 (59)第八章金融工具 (60)第一节负债与权益的区分 (60)一、背景情况 (6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0)四、典型案例 (61)第二节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61)一、背景情况 (61)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2)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2)四、典型案例 (63)第三节混合金融工具的处理 (64)一、背景情况 (64)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4)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5)四、典型案例 (66)第四节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67)一、背景情况 (6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8)四、典型案例 (68)第五节发行股份相关的交易费用 (69)一、背景情况 (69)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9)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9)四、典型案例 (70)第九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71)第一节区分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 (71)一、背景情况 (71)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71)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71)四、典型案例 (71)第二节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 (74)一、背景情况 (74)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74)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75)四、典型案例 (75)第十章财务报表列报 (77)第一节会计科目的使用与财务报表的列报 (77)一、背景情况 (7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77)四、典型案例 (78)第二节现金流量的分类 (80)一、背景情况 (8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80)四、典型案例 (80)第十一章合并财务报表 (82)第一节合并范围的确定 (82)一、背景情况 (82)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2)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83)四、典型案例 (84)第二节合并抵销调整 (87)一、背景情况 (8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88)四、典型案例 (88)第三节特殊调整事项 (89)一、背景情况 (89)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9)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0)四、典型案例 (90)第十二章其他 (93)第一节区分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 (93)一、背景情况 (93)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93)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3)四、典型案例 (94)第二节政府补助的认定 (94)一、背景情况 (94)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95)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5)四、典型案例 (95)第三节政府补助性质的判断 (96)一、背景情况 (96)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9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7)四、典型案例 (97)第十三章非经常性损益 (99)第一节背景情况 (99)第二节相关规定 (99)第三节问题分析与讨论 (100)第四节典型案例 (100)附录一 (103)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03)[2011年第1期,总第5期] (103)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05)[2010年第1期,总第4期] (105)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07)[2009年第3期,总第3期] (107)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09)[2009年第2期,总第2期] (109)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11)[2009年第1期,总第1期] (111)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14)[2011年第1期] (114)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15)[2011年第2期] (115)附录二 (117)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4号》有关问题的提示 (117)第一章特殊关联交易涉及的“资本性投入”第一节背景情况在资本市场发展初期,通过关联方直接或间接的捐赠,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增加上市公司当期账面盈利金额的交易时有发生。
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思考
作者简介:尹世芬(1963-),女,河北泊头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讲师基于我国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思考尹世芬(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871)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质量非财务信息一、引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明确规定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这些条件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充分体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这些规定而强化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可以较好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加准确地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风险,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信息更具有预测价值,有利于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和方向。
同时,我国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报表的列报项目,可以更清晰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进一步扩大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
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世界经济中的可比性。
在与国际企业进行经济业务往来时,趋同的会计准则减少了由于会计处理原则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减少了境外经营的成本,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向国际,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
我国在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这样增加了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
二、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一)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从2007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大多数上市公司都能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选择稳健的会计政策、恰当运用会计估计,并遵循基本披露要求和原则,采用比较规范的披露格式,真实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从资本公积沿革透析会计准则的演变
从资本公积沿革透析会计准则的演变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资本公积会计的沿革分析透视了我国会计准则演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理念缺陷,指出遏制企业利润操纵应通过增强会计规则的透明度来实现。
最后本文建议应从全面收益观的角度还原资本公积本来面目,不要再让它扮演利润操纵的控制角色。
关键词:资本公积会计核算我国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时提出资本公积概念,随后对其构成内容及核算进行过多次改革。
资本公积会计核算历史沿革根据财政部2000年末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发布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及2003年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规定,当前资本公积明细科目具体内容包括:资本(股本)溢价、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关联交易差价及其它资本公积。
由十“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及“股权投资准备”是未实现的“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一种准备,所以资本公积各准备项目不能转增资本(或股本),只有等非现金资产、股权投资处置时,“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及“股权投资准备”转入“其它资本公积”之后才能转增资本。
关联交易差价待上市公司清算时再予以处理。
这些规定与原《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在资本公积的核算上,做了较大变动:将原在“接受捐赠资产准备”项目下核算的内容,改在“接受非现金捐赠准备”项目下核算;将原在“其他资本公积转入”项目下核算的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改在“接受现金捐赠”项目下核算,后又改在“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下核算;将原“住房周转金转入”项目核算的内容取消;取消了“资产评估增值准备”、“被投资单位资产评估增值准备”两个项目;取消了“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准备”、“被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准备”和“被投资单位外币资本折算差额”三个项目,其核算内容改在“股权投资准备”项目下核算;增加了“拨款转入”项目,将原在“其他资本公积转入”项目下核算的国家拨入的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项目拨款转入资本公积的部分,改在该项目下核算;用“其他资本公积”项目代替原“其他资本公积转入”项目;将债务重组收益及债权人豁免的债务纳入“其他资本公积”项目下核算;增加了“关联交易价差”项目核算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所得超出公允价值部分的差额。
资本市场监管制度
资本市场监管制度资本市场监管制度是指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法律、规章和监管机制。
它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重要性、功能和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一、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重要性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防止操纵市场、欺诈和其他不正当行为对投资者造成损害。
其次,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可以加强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可以提高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二、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功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具有多重功能,其中包括市场监管、信息披露、风险防控和投资者保护等。
1. 市场监管:资本市场监管制度通过对市场活动进行监管,保持市场的公平、公正和稳定。
监管机构应当及时发现、查处和惩罚市场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2. 信息披露:资本市场监管制度要求上市公司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制度披露相关信息,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
3. 风险防控:资本市场监管制度要求监管机构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监测和管理,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
4. 投资者保护:资本市场监管制度通过规定和保障投资者的权益,防止欺诈和不正当行为对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
三、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具体措施为了实现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1. 设立监管机构: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负责资本市场的管理和监管工作。
监管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能够有效履行监管职责。
2. 制定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资本市场活动的规则和要求,为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3. 完善制度规则:建立和完善市场交易、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制度规则,确保市场的正常运行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整理版
第1章国际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一、讨论题1.1 为什么说市场国际化,特别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使会计成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
特别是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兴起向进入市场的贷款人或筹资者提出了应提供在国际间可比且可靠的财务信息的要求(即国际财务报告趋同化的要求),更成为会计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
1.2 跨国公司是否在百分之百地推动会计国际化?说明你的观点。
不是。
跨国公司对推动会计国际化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基于其跨国经营和国际筹资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会计国际化来缩小和协调国别差异;另一方面,他们又十分重视利用各国现存的会计差异来谋取财务利益。
后者也推动了各国会计模式和重要会计方法的国际比较研究。
(注意:“会计国际化”大体上与“会计的国际协调化”概念一致,而与国际会计研究中的“国别会计”观点对立)1.3 会计随商业活动的扩展而传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谈谈你的看法。
同意。
可主要就前殖民帝国的会计向其原殖民地传播、工业革命后西方会计的发展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会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世界各地的会计发展等历史事实,加以讨论。
1.4 哪些特定会计方法具有国际性质?把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折算引入会计领域,是会计国际化带来的独特问题。
它与由此引发的跨国企业合并和国际合并财务报表与外币折算相互关联和制约的问题,以及各国的物价变动影响在国际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处理和调整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成为国际会计研究中既需协调一致但又矛盾重重的“三大难题”。
在世纪之交,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的创新引发的会计处理问题,给传统的会计概念和实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成为各国会计准则机构联合攻关、仍未妥善解决的难题。
此外,国际税务会计也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1.5 你对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之间的矛盾及其消长有何看法?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及其消长过程。
会计实务: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银行业稳步实施新的资本监管标准,强化资本约束机制,不仅符合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大趋势,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关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2012年6月8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
称《资本办法》)。
《资本办法》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根据国际新监管标准,《资本办法》借鉴国际资本监管的有关成果,不仅涵盖
巴塞尔II提出的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的资本监管体系,而且规
定了与巴塞尔III一致的资本定义及合格标准,明确了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全面风险治理架构和审慎资本监管要求。
因此,《资本办法》在资本
要求、资本定义、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全面风险治理等各方面都保持了与国际新资本监管标准的基本一致。
目前,银监会对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1.5%,对中小银行的资本
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0.5%。
即将出台的《资本办法》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其他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11.5%和10.5%,与现行监管要求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巴塞尔III协议中的标准是国际资本监管的最低要求,巴塞尔。
【致同解读】证监会《监管规则适用...
【致同解读】证监会《监管规则适用...2020年11月13日,证监会发布了《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内容涉及股权投资、企业合并、股份支付、金融工具、收入、非经常性损益等26类、53个具体问题。
会计类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并非对会计准则的解释,而是针对具体问题如何执行会计准则的指导性意见,旨在推进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的有效、一致执行。
监管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第1至8期)同时废止。
该指引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大多数在证监会《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相关案例中提及。
本期微信为《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提示第七期,主要介绍了该指引中金融工具、债务重组及权益性交易等6类、6个具体问题的解读情况,具体如下:序号问题大类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1-17 区分合同负债和金融负债案例6-16购物网站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相关的负债应确认为合同负债还是金融负债(第365页)1-18 风险投资机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投资的分类案例2-15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的相关问题(第115页)1-19 嵌入衍生工具的分拆与计量案例2-10 现金流量套期关系的指定及套期有效性测试(第91页)1-20 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案例8-01 破产重整的收益确认时点(第398页)1-2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影响案例8-02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债务重组(第402页)1-22 权益性交易案例8-07以名义价格转让亏损子公司或评估值为负的资产负债组的会计处理(第423页)、案例8-12特殊关联交易涉及的“资本性投入”(第436页)1-17 区分合同负债和金融负债监管原文根据收入准则和金融工具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承担的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构成合同负债;企业承担的不可避免的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构成金融负债。
C社解读丨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1-1至1-3)
C社解读丨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1-1至1-3)2020年11月3号证监会发布了《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同时废止了《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第1至8期)。
既然是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IPO企业都应高度重视,加以研习。
自本篇开始,C社将与诸位分享该监管指引的务实、可操作的解读,更全面的视频讲解将上传C社精心打造的实务平台-#C粉之家#。
本篇包含1-3项。
1-1 特殊股权投资的确认与分类一、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C社:根据金融工具准则对于金融资产分类的特殊规定,权益工具投资除了可以在FVPL核算,也可以指定在FVOCI核算。
这里说该项投资不满足权益工具定义,那么,不能指定为FVOCI,只能在FVPL核算。
什么是权益工具的定义?权益工具的定义核心是获取剩余收益,该项投资有回售权,即,企业如果不上市或未达到目标业绩,就要回售,该回售所得并非企业清算的剩余收益,因此不符合权益工具定义。
附有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对于被投资而言,不看投资方有无重大影响投资,而是根据是否满足特殊金融工具特征(清算时才有回售权、仅享有最次级权益),分类为金融负债OR权益工具。
对于投资方而言,如是无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本身即使不附回售条款,也是适用金融工具准则,只是如文段述,由于不符合权益工具定义,不能指定为FVOCI核算;如是重大影响的投资,是否适用长投准则,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根据回售权的影响,是否导致风险报酬特征明显不同于普通股,如是,则适用金融准则;如否,则适用长投准则,对于回售权则单独作为衍生工具分拆处理,即,将投资总额剔除回售权的公允价后作为长投处理,将回售权按其公允价作为衍生工具,适用金融准则,分类为FVPL处理。
什么是普通股风险报酬特征?与剩余收益相关,承担剩余收益为亏损的,则为风险,为盈利的,则为报酬。
因此,如果回售权不实质影响剩余收益,比如新金融准则提到的特殊金融工具,如可回售工具,投资方的回售权是企业清算时才触发,用清算时的企业净资产(剩余收益)进行回售。
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准则讲解总则
第一章基本准则第一节基本准则概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是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等的制定依据,地位十分重要。
基本准则是在1992 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大修订和调整,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供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完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将发挥积极作用。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地位。
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根据《立法法》规定,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法律;二是行政法规;三是部门规章;四是规范性文件。
其中,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部长以部长令签发。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是由财政部金人庆部长于2006 年2 月15 日以第33 号部长令签发的;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属于规范性文件,分别于2006年2 月15 日和2006 年10 月30 日以财政部文件印发。
(二)基本准则的作用基本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
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对各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统驭作用,可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内在一致性。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2年第1期]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2年第1期)1.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信息的考虑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持有的存货项目如原材料、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应根据其持有目的,综合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得的信息等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活跃市场、有明确市场价格的,一般应以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第二,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前后一段时间有关存货市场价格的走势等进行判断,如公司能够提供明确的证据表明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价格较为异常,无法代表企业持有存货的预期变现价值的,例如在报告期资产负债表日的价格没有足够成交量支持,或者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的价格趋势判断资产负债表日的价格为非正常波动形成等,原则上可以考虑根据报告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的价格走势确定相关存货在报告期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
第三,在资产负债表日不存在明确市场价格,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取得了该存货的价格信息,且该价格信息与资产负债表日价格相关的,可以日后事项期间取得的有关价格为基础确定存货在报告期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
上述原则仅适用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不适用于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报告期资产负债表日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项目。
2.涉及BOT项目的合并报表编制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企业承接BOT项目,但将实质性建造服务发包给合并范围内其他企业的,上市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实务中一直存在是否应抵销建造方的建造合同收入及发包方对应的资产成本的困惑。
一般情况下,合并财务报表以纳入到合并范围内的母子公司个别报表(或经调整的个别报表)为基础,在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后编制形成。
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企业(项目公司)自政府承接BOT项目,并发包给合并范围内的其他企业(承包方),由承包方提供实质性建造服务的,从合并报表作为一个报告主体来看,建造服务的最终提供对象为合并范围以外的政府部门,有关收入、损益随着建造服务的提供应为已实现,上市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应按照相关规定体现出建造合同的收入与成本。
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
《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深度解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对于会计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我国,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作为会计领域的重要法规,对于规范会计行为、加强内部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进行全面解读,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带您深入探讨这一重要法规的内涵和实施意义。
一、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的概述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于XXXX年XX月XX日正式发布,旨在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健健康发展。
该公告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审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具有政策性、指导性和约束性。
二、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的深度解读1. 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角度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应当遵循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要求公司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信息进行准确、完整和及时的披露。
这一规定从根本上确保了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公开透明,有利于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准确评估,提高了市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2. 从加强内部监管的角度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强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和公开披露。
这一规定有效地提升了上市公司的自我管理水平,帮助公司发现和解决经营风险,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3. 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角度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规定了上市公司应当如实准确地披露财务信息,禁止夸大宣传和虚假陈述。
这一规定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依据,降低了投资风险,增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进一步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健康。
三、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从事会计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我对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公告深有体会。
重磅!证监会印发会计类第1号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原监管问题问答全部废止
重磅!证监会印发会计类第1号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原监管问题问答全部废止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1-1 特殊股权投资的确认与分类1-2 重大影响的判断1-3 特殊事项下权益法的应用1-4 子公司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母公司的会计处理1-5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认定1-6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1-7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或有对价1-8 反向购买1-9 控制的判断1-10 集团内部交易的抵销1-11 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计算子公司净资产份额时如何考虑商誉1-12 集团内股份支付1-13 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计划1-14 与股权激励计划相关的递延所得税1-15 按总额或净额确认收入1-16 重大融资成分的确定1-17 区分合同负债和金融负债1-18 风险投资机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投资的分类1-19 嵌入衍生工具的分拆与计量1-20 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1-2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性质与分类1-22 权益性交易1-23 政府补贴收入的性质和确认条件1-24 区分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25 现金流量的分类1-26 非经常性损益的认定1-1 特殊股权投资的确认与分类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方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该定义包含两个核心要素:一是该投资为权益性投资,二是投资方应对被投资方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监管实践发现,部分公司在一些特殊股权投资的确认与分类方面,对准则的理解存在偏差和分歧。
现就具体事项如何适用上述原则的意见如下:一、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对于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投资方除拥有与普通股股东一致的投票权及分红权等权利之外,还拥有一项回售权,例如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约定,若被投资方未能满足特定目标,投资方有权要求按投资成本加年化10%收益(假设代表被投资方在市场上的借款利率水平)的对价将该股权回售给被投资方。
该回售条款导致被投资方存在无法避免向投资方交付现金的合同义务。
试论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
试论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一、信息的质量标准应“一分为二”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是评价、衡量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和尺度。
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的股权可以凭借股权凭证自由转让、流通,所以股份公司能够形成巨大的规模,并且拥有数量庞大和分散的股东群体。
现代股份公司的基本治理模式是:由股东组成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通过信任托管关系将公司的法人财产交给董事会托管,即将公司法人的大部分权能交由董事会执行,董事会再通过委托代理关系任命执行机构的首长CE0,由执行机构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
由于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财务会计成为未能进入董事会的分散的中小股东、潜在股东以及债权人等获取公司经营信息的必然渠道。
按照当前的模式,财务会计信息由企业的董事会及其执行机构提供给处于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但在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的状况和机会主义行为。
为了克服机会主义行为,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受托责任和其他经济决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保障公司治理结构和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人们设计了这样的制度安排:由权威机构制定能够为信息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形成信息的标准,然后由信息供给方遵循这种标准加工和披露信息。
为了保证信息的供给方确实遵循了这种标准,安排了另一种制度:由独立于信息供求双方的第三者,对信息供给方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和鉴证。
在我国,制定财务会计信息加工和披露标准的权威机构是财政部和证监会。
财政部负责制定财务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形成信息的标准,即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证监会负责制定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格式和质量等标准,即会计信息披露准则(2)。
权威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需要有指导,比如按照会计准则形成的信息提供给谁,即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种会计信息应达到什么质量标准?为了达到这种质量标准,如何确认和计量会计信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哪些财务报告?等等。
资本市场会计实务及监管标准解析幻灯片PPT
一、会计估计变更
例:某一事件导致会计估计变更 A公司于2021年10月对局部车间的机器设备
进展调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机器设备的 使用率。调整完成之后,局部机器设备的 预计使用寿命发生改变。例如某设备所在 车间发生改变,按照新车间的生产方案, 设备的利用率将大幅提高,从而其预计使 用寿命从10年缩短到8年,剩余使用寿命从 4年缩短到2年。 会计估计变更时点:2021年10月
险。
1.委托代理业务收入确认
例:A公司根据分销协议销售B公司的产品, 根据合同
A公司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并按B公司制定的价 格将商品销售给第三方
A公司对销售的商品进展储存、再包装、运输 和开具发票
A公司可以无条件将商品退还给B公司 B公司对商品的制造缺陷负责 B公司同时承担第三方信用风险
2、BOT业务会计处理
一、会计估计变更
区分估计变更与前期过失更正 未来适用与追溯调整 会计估计的前期过失 公司应提供明确证据说明确实属于会计过失,
否那么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人为错误、未 合理使用前期信息〕 区分关键:前期估计是否存在错误
一、会计估计变更 例:所得税相关调整
2009年6月,担保责任履行完毕
A公司担保损失3亿元
2009年12月1日:法院二 审判决,银行可以要求: 执行B公司房产; A公司承担票据兑付 责任
2010年10月,A公司实际 发生损失
问题:如果A公司2021年年报中未计提相关 预计负债,2021年年报如何进展会计处理?
一、会计估计变更
小结 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 对于前期根据当时的信息、假设等做了合理
资本市场与会计理解股市与会计关系
资本市场与会计理解股市与会计关系资本市场是指投资者和资金供给者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是企业融资和个人投资的重要渠道。
而会计作为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信息收集、处理和传达的学科,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资本市场和会计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计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一、资本市场与会计的联系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和投资者获取资金回报的重要平台。
而会计作为资本市场中的信息系统,为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有关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信息。
资本市场和会计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披露: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需要透明度和信息的准确性。
会计提供了企业经营结果和财务状况的信息,通过财务报表和其他披露手段向投资者和市场公开揭示。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评估和决策,提高市场的效率。
2. 融资决策:企业需要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来支持其经营和发展。
投资者在做出融资决策时,要依赖于会计信息来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
会计报表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指标,对于投资者的融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3. 监管和合规:资本市场需要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管和合规审查,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投资者的权益。
会计作为信息系统和核算方法的规范性体系,为监管机构提供了监督和审计的依据。
二、会计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会计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和支柱,在市场运作和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会计在资本市场中的具体作用:1. 信息披露:会计提供了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渠道,通过准确和全面的报表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水平,帮助投资者做出决策和评估。
2. 信任和信誉: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资本市场的基础,也是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和信誉的重要依据。
会计师通过核算和审计的过程,增强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维护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 监管和合规:会计规范和标准为监管机构提供了衡量企业财务报告的依据,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督市场的合规运作,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违法和违规行为。
解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解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实施,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处理和披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分析新准则在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促进信息使用者决策效率、增强企业治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提出相关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进行概述,包括会计要素的定义、计量属性的调整、信息披露要求的增强等方面。
随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案例,对新会计准则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入剖析。
本文还将就如何在新会计准则框架下更好地提升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加强企业治理、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会计实务工作者、政策制定者、投资者等各方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新会计准则概述新会计准则,作为一套更加完善、透明的财务报告准则,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这套准则的推出,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清晰、可比的财务信息。
新会计准则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它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遵循严格的会计原则和规定,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这一变化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加透明,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
新会计准则注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核算方法,新会计准则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更加可比。
我国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和各利益相关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因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便成了会计监管的重点对象。
本文在阐析会计监管的必要性和分析我国现阶段会计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强化法律责任等完善我国会计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监管问题对策建议杨海丛胡慧娟(430205)会计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反映是指会计通过簿记对经济活动过程加以记录和反映,监督是指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和评价。
其中,合法性是指企业的会计工作对会计法规的遵循,是政府监控的主要对象;有效性是指企业运用资金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是投资者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主要对象。
两者共同构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活跃,会计信息对于投资决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行为的监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此,本文特就会计监管的必要性、我国现阶段会计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完善我国会计监管工作进行探讨。
一、会计监管的必要性1.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在会计信息市场中,交易的对象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是包括投资者(现实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各类中介机构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集合,供给方是企业管理当局。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会计信息是各利益相关者赖以决策的依据,其真实性和公允性关乎交易参与各方的利益,因而使得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为主要监管对象的会计监管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2.维系交易各方利益平衡的制度安排。
会计监管是由独立的第三方以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鉴证、监督与评价,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制度安排。
小约翰·科菲(2002)认为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会计监管、强制披露的存在:①信息具有公共品的性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使得证券研究具有供给不足的趋势;②规范信息披露,形成集中的信息资源搜寻机制,能减少因经济资源配置不当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而缺乏强制披露制度,会造成社会成本的无谓增加;③管理层与股东之间难以实现完美的合作,总存在一些对管理层的利益引诱,若疏于监管,则管理层会通过向市场释放错误信号的方式从中谋利;④即便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理性的投资者仍需要经过验证的信息以优化证券投资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外: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权益性交易:
公司与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公司之间 股东的资本性投入或向股东的利润分配 交易实质体现为单方向资源流动 交易的发生、资源的流动源于双方存在的特殊关系
确定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方式:
销售价值(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可能产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问题:
在用资产确定公允价值的难度 企业实践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支持程度 商誉等特定资产确定价值量相关的成本
价值量的确定
(3)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实务趋势 公允价值确定方法
市场价格调整 租金现值
处理意见:
关注:合并中与发行股票、债券相关的费用
并购重组及股权交易分析
确定企业合并成本的原则
1.以所发行股份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2.协议日与购买日之间股价波动较大,购买日股价不公允 的, 可采用估值技术确定所发行股份的公允价值
3.以合并中取得股权或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合并成本
并购重组及股权交易分析
涉及或有对价的处理:
准则精神实质的把握 职业判断要求
息披露规范更加健全,披露的详尽程度及可读性增强 职业判断能力逐步提升,常规性交易处理合规性增强
财务信息披露整体情况
主要变化及特点:
财务信息处理中的顽疾持续存在,标准及实务有待提升 新的交易及领域不断出现,会计标准、监管要求急待明确
2011年报披露情况
会计准则执行规范性程度提高,部分领域有待改进,
理解能力提升,原则性错误减少 存在问题: 部门公司出现简单错误,影响年报信息严肃性 会计政策披露未体现企业特点,有用性有限 报表项目列报较为机械,部门项目未反映经济实质
2011年报披露整体情况
会计准则原则性规定与实务结合度有待提升,新兴交易
权益:与股东之间除正常商业往来外交易的结果
利润表收益VS权益性交易
新准则执行后计入利润表损益项目:
债务重组损益 接受捐赠收入 政府补助收入 非货币性交易损益
权益性交易
绩差公司近年来实现利润的主要手段:
长期资产的处置 政府补助 大股东捐赠 债务重组
如何理解权益性交易? 个别报表角度:股东投入或是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
资产负债表
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 长期借款 负债总计 所有者权益 负债与权益总计
价值量的计量
会计的作用 反映过去VS预测未来 基于可获得信息的估计 应收款坏账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其他资产减值
价值量的计量
涉及价值量估计的主要领域:
(1)应收账款 (2)存货 (3)固定资产 (4)无形资产 (5)长期股权投资 (6)投资性房地产 (7)商誉
三、权益性交易
权益性交易
利用特定交易实现利润:
会计是以数字化信息反映企业从事交易情况 监管要求及考核体系
IPO、再融资、上市资格的维系等 利润在会计指标中的重要性
利润表收益VS权益性交易
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
股东的资本性投入
经营活动净资产增加
资本
利润表
权益性交易
收益与权益的划分
收益:除与股东之间以股东身份进行的交易外其他经营 活动中产生的价值增量
购买日:根据合同协议情况进行估计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取得证据表明购买日存在状况的,应予 调整
其他:计入当期
并购重组及股权交易分析
(2)本质上属于股东的债务豁免通过中间交易转换成来自于非关联方
(3)来源于小股东的捐赠或债务豁免
四、并购重组及股权交易分析
并购重组及股权交易分析
企业合并相关问题
1.企业合并成本的确定 发行权益性证券为对价的成本确定 涉及或有对价的处理
并购重组及股权交易分析
企业合并成本:
合并中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股份等的公允价值 不包括支付的中介服务费用
价值量的确定
会计标准及配套评估准则等的完善
适应资本市场实践的适应性调整
政策向导
加强信息披露
价值量的计量
公允价值的三个层次:
(1)活跃市场上的报价
(2)类似资产的报价或以该报价为依据作必要调整
(3)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的,以其他反映市场参 与者对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参数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
(8)预计负债 (9)并购重组 (10)金融工具FV (11)股份支付 (12)对职工义务
价值量的计量
主要体现:
(1)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价值量的计量
特殊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估值机构的选取 估值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有关信息的披露
价值量的计量
限售股公允价值:
流通股市价 期权定价模型等估值 按限售时间确定流动性折扣 按成本计量
价值量的计量
企业并购中发行权益性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会计准则:购买日市价 实务执行中的问题 不同时点公允价值的含义
价值量的计量
(2)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商誉 在建工程
价值量的计量
权益性交易: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捐赠 大股东代上市公司清偿债务 大股东单方面对上市公司的债务豁免 大股东代上市公司交纳税金、罚款等 大股东或其控制的子公司与上市公司进行的交易中超过公允 价值的部分
权益性交易
权益性交易规范后,自2009年开始新的趋向——关联交易费关 联化或规避关于控股股东的规定
(1)本质上来源于股东的捐赠座位政府补助
急待规范
减值计提
公允价值判断
控制权确定
新兴业务和盈利模式对会计处理的挑战
财务信息披露整体情况
有关监管措施及成效: 系统内联动机制 会计问题回复机制 实施情况反馈机制
二、价值量的计量
价值量的计量
会计核算结果是最佳估计
除初始确认外,后续计量中基本均涉及价值量估计
估计的依据及其披露
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 长期投资 无形资产 资产总计
资本市场会计实务及监管标准 解析(一)
主讲人:焦晓宁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情况分析(一)
会计部 2012年8月
主要内容
一、新准则执行以来财务信息披露情况 二、价值量的计量 三、权益性交易 四、并购重组及股权交易分析
一、新准则执行以来财务信息披露情况
财务信息披露整体情况
2007年1月1日,新准则体系开始实施 原则为基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