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丧葬 习俗
陕西长武县丧葬习俗透视及与渭南比较
陕西长武县丧葬习俗透视及与渭南比较本文介绍了陕西省长武县与渭南地区两地的丧葬习俗,发现两者有诸多相似,但是在丧葬场景中又有许多差异,具体表现在宴席场面、祭奠及守灵和送埋及下葬中。
通过比较,可以了解传统的丧葬习俗,但也需要反思存在的问题。
标签:长武县;渭南地区;丧葬习俗大约到秦汉之后,“丧”、“葬”两词才放在一起使用,指人死后的尸体处理及相关礼仪习俗。
[1]因此,丧葬习俗指以人死后的尸体处理为核心并服务于此的一切活动。
陈华文说:“中国丧俗中的民间丧仪具有明显的历史、地域、民族等差异,它是一个庞杂的系统,要给予完整的概括简直是不可能的。
”[2]丧葬习俗极其复杂,本文主要选取了陕西长武县和西渭南地区两地丧葬习俗中对比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按照长武县农村风俗,老人去世之后一般由长子主办后事,其余子女协助。
凡是涉及丧事的一切事务,特别是和外界发生关系或纠纷时长子享有决定权。
老人殁了之后,儿女们在第一时间要通知并邀请本族中辈分高、有威望的人来家中商议后事,同时要请本村威信高、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做总管。
丧事中,总管主持具体事务,是一大亮点。
诸事有无纰漏,各环节是否周全、是否圆满,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总管的能力和威望。
担任总管的一般都是前任村支书或现居住本村的退休干部、教师等。
总管责任重大,但不计报酬。
风水先生就不一样了,他做的活计愈多,收取的费用就愈高。
30年前流行于长武县农村的一种道教法事很繁琐,连续做好几天,贫寒人家一般是消受不起的。
在长武人眼中,风水先生是“专业人士”,所以办丧事家家必请。
丧告由风水先生书写,一般丧告都写在一块较长的木板上,倚靠在大门外的墙壁上。
除此之外,风水先生要到墓地看风水、钩穴地,随后主持“盛敛”仪式,决定祭奠、埋葬等日期。
上面所述及丧葬事宜,陕西长武县和陕西渭南地区只是大同小异,但是在丧葬场景中则可以显示出两地风俗上明显的差异。
图景之一:宴席场面长武县农村宴席从祭奠前一天下午正式开始,主家要提前找专业的手艺良好的厨师,还要邀请十多个或者二三十个手脚快、大脑机灵的妇女帮厨。
陕西杨凌丧葬习俗是怎样的
陕西杨凌丧葬习俗是怎样的杨凌区的丧葬习俗1、临终支床老人临终前,儿女给洗身、整容、穿寿衣、并搬到提前支好的床上;禁忌老人死在炕上。
老人绝气后烧倒头纸,点蜡烛,盖遮脸纸,大门贴上白纸,以示老人去世。
2、报丧人亡后,由族中1至2人迅速将噩耗报于亲戚,使亲属做好吊唁准备。
3、勾穴请阴阳先生选择坟地,卜埋葬日期,动土挖墓,列“期单”,写“讣告”。
“躲煞”(亡者灵魂回家)时,家里人和牲畜全部撤离,以防“惊煞”。
躲煞后,家人回家。
由儿女1人抱1只白公鸡,提上小锣,边走边打。
随后家人慢慢步入屋内。
4、盛殓盛殓前,主要亲人必须提前到场。
男者必须是舅家人,女者必须是娘家人。
族中主要男女亲属也要到场,穿白带孝,由族中年长者3至5人将遗体由床上移入棺材内,封盖,烧纸举哀。
5、开吊挂门牌,围帐布,设灵桌,孝子守灵开吊。
上午,同辈邻里亲戚吊唁(吊丧)。
下午,晚辈亲友吊唁(烧纸),儿女陪同哀哭。
6、祭奠安葬前1日下午举行隆重的集体吊唁仪式。
一般请4乐或8乐,将灵位由乐工迎上,移至门外灵棚,所有的亲属黄昏前,担抬祭品、金银斗、筒纸、花蜡、祭亭、金童玉女、铭旌等前往。
乐队奏乐,孝子列队远迎,俗称“迎祭”。
晚上举行祭奠仪式,行“三献礼”,此俗延用至今。
7、出殡出殡前,由族中1年长者扫墓,扫墓人禁忌与丧车相撞。
出殡时,先是起丧,用8人抬的棺罩;棺罩前拴几丈长的白布,男孝子扯着布哭走,女孝子跟在灵柩后。
礼宾、乐班走在灵柩前,铭旌、金银斗、金童玉女等紧随。
十字路口摔孝盆,进行“路祭”。
乐人奏乐,敲锣打鼓送至坟上。
8、埋葬将棺材放入墓穴中,移正,封墓口,填土成坟(封土堆)。
宾主举哀祭奠。
9、扶山埋葬后,同一天中午饭前,孝子、宾客以乐先导,到墓前再祭奠,孝子执锨圆坟,俗称“扶山正穴圆坟”。
10、七期死后每7天一祭,共7次,称“七期”。
11、百日老人去世100天祭奠为“百日”。
12、周年老人去世日,每年此日一祭,连祭三年,分别称做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
陕西 丧葬 习俗
陕西丧葬习俗(1)丧葬是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它属古代“五礼”中的“凶礼”。
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着儒家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滕文公(上)》)的古训,一方面出于“人伦之道”、不忘根本的深厚感情,另方面又屈从于灵魂不死的传统观念,希望已亡故的亲属能享受到阴问的富贵和安宁,因而不惜重金为死者扬幡鼓吹、盛殓厚葬,以示儿孙恪守“丧尽礼、祭尽诚”的守孝之道,实则与厚养薄葬的古礼相去甚远。
下面介绍的主要是丧葬旧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流行。
第一节初丧、入殓、成服当老人病危时,男请户族及舅家探视,女请娘家探视。
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大都希望同儿女见面,作最后袂别,以便吩咐后事,如事业的继承、财产的处理、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
此时子女日夜侍候在侧,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孙、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在关中和陕北许多地方,病人临终前,要用温水把身体擦洗干净,男者要剃头,女者要洗梳头发,并修剪脚、手指甲,然后把套好的寿衣穿上。
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媳妇来料理。
寿衣穿单不穿双,穿绸不穿缎,穿棉不穿皮毛。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人们喜阳不喜阴,忌用双数,也忌穿黑色老衣,为的是图吉利。
一般为“五领三腰”。
即五件上衣,三条裙裤,也有穿七套、九套的。
在陕南的安康市和石泉县一带,死者头戴倒巾帽、足穿薄底布鞋,死者活了多少岁,便在鞋底打几个结,如活了60岁,便在鞋底打6个黑点。
男者为长袍短褂,女者为短衣长裙。
缎子与“断子”谐音,皮毛则为畜类,怕来生变兽或断子绝孙,故忌用。
换好老衣,把病人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头朝里、脚朝外,取意向外走。
据说在咽气之前,如果不换上老衣,亡魂便是光身子,或者在阴曹地府穿的是旧衣服;如果死在炕上,亡魂便会背着沉重的土炕进阴间,这些都将使子女终身感到遗憾。
而在关中的韩城、华县、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遗体洗净,并为其整容、换寿衣,然后才把死者移放在铺有干草的木板床上。
陕西关中临潼雨金附近丧葬习俗
陕西关中临潼雨金附近现代丧葬习俗土丘坟由来已久,秦汉以前大多是有坟无冢,秦汉以后,特别是汉代大多是“开山为陵”,自此土丘坟延续至今。
王侯将相的陵墓更是庞大。
中国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造成各地不同的葬法、葬式,也造成了不同的葬制。
葬法和葬式受自然环境、生存、形态、宗教信仰的影响较大,而葬制则主要受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的影响更多。
这使得我国的丧葬文化具有多元性,风俗太多,各地也不一致。
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安宁,也要让活着的人满意。
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
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
“破四旧”曾动摇了既存的传统丧葬文化及其阐释系统;而且以宗教迷信、巫术来解释并对其加以定性;取而代之以理性而经济地处理丧事的方法。
但在农村,人们仍然向往一些传统的治丧方式,作为对后辈的一种教育及对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
丧葬文化是一种活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文化,是富有生命的一种贴实的文化,比那些书写在纸张上文字要真实,体现着中国文化实际内涵——对待生命的热忱态度。
现就我的生活所在的和生活经验就当地及周边乡镇丧葬习俗做一简单叙述。
“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即使周边也有不同的。
有的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和简化。
一;丧葬前期的准备。
1,棺木的准备。
一般当长辈过了花甲之年,就择日请木匠做棺材,以备后事之用。
也有购买的。
棺木的大小、厚薄不等,较好的棺木用料多以松、柏木为料,其次以杉、杨、桐木、杂木为料。
一具棺材要13段木材,俗称“十三隔”。
如能有大树解成的板,四页更好,俗称四页瓦,那就属上乘。
人死后要进棺材(棺材不算盖子),两侧和底部是三块长板子,而头和脚部是两块短板子做成的。
合起来就是“三长两短”。
这是对于“死”字的婉转说法。
做寿处仪式隆重,要给木匠开工红包,落成,有暴病而死的,在人死后才开始做棺木,叫“赶热活”。
临时赶制棺材不举行仪式。
咸阳民俗文化礼仪
咸阳民俗文化礼仪丧葬礼仪1. 初终但凡老人临终,需剃头、舆洗、穿衣。
关中及周围缝制老衣讲单数,老人临咽气,儿女忌扶尸而哭,更不得将泪水浸滴于遗体。
即时需有子女亲属在大门外烧“引路钱”。
老人初终,即需从炕上或床上移至地上,通常用门板或棺盖头外脚内停尸,以公鸡缚之灵下守丧,两旁以麦草铺地,孝子开始守灵。
2. 讣告遗体停放妥当,即由子女分别告知亲友乡邻,女请娘家,男请舅家。
入殓:即将遗体安置于棺木中的仪式,又叫转板。
入殓时,棺底除铺褥子外,通常均要铺以大红色棉布,然后将遗体移入,使遗体在安葬过程中保持稳定。
入殓一般都在出殡前夜举行,此时忌吵闹、哭泣,讲究在夜深人静时完成。
3. 成服家属去世,从报丧起,死者的儿子(俗称孝男)就必须服重孝而出。
其他亲属的孝服则可稍迟。
孝男(包括养子、继子、女儿、侄、侄女)需用粗麻布制成宽大的孝袍,不逢边,不订扣,用同质布条挽结。
头戴背部直拖到地上的“搭头”,一并用麻线系腰。
布鞋要用白布缦裹,一般是,第一个老人去世缦裹一半,到第二位老人去世时,整鞋全部缦裹。
服孝期间,凡孝子均需鞋倒踏,直到遗体埋葬。
孙子、孙女以下,只服“搭头”,缦鞋,不穿孝袍。
其他五服内的亲属在服制上要求就更松一些。
像外甥、外甥女、内侄等,仅戴孝帽即可。
只有“请客”,服“双孝”(双层白布做成的孝帽)。
4. 设祭设祭,就是陈设祭品、祭奠死者的种.种仪式和活动,它贯穿于整个丧葬活动的始终。
首先是悬挂“吊子”,摆放纸活,有五供样、七星件、十样锦、靠山、辅山、排楼、碑楼等种.种形式。
下葬前一天午后布置灵堂,并向死者供奉各种献饭、献果,称“陈设”。
在丧事祭奠活动中注重隆重而简朴,最多于出殡前夜行家祭便礼。
届时,请官、宾、经生(道士)、阴阳、唢呐(乐师),在孝子及亲戚中按亲属关系由远到近诵读祭文、念经超度亡灵。
5. 打墓人死之后,在所有后事中除棺木寿衣多提前准备外,“打墓”就成为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七八十年代以前,庆阳人多以土墓为主。
老人去世后烧七有哪些说道
老人去世后烧七有哪些说道丧葬礼仪习俗-烧七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
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
此中还有一个“回煞”(又名“回殃”)仪式。
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具有时间由道士推算。
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
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
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
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
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
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
/Dict.asp?id=3290陕西烧七、百日祭、周年祭死者葬后,孝子在家设灵位,守孝三年,按阴阳先生写出的“期单”进行祭祀活动。
“期单”贴在灵堂前,丧家必须照单行事,不得稍有疏忽。
“期单”上要写明“烧七“、“回殃”、“百期”等日子。
“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
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后,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
在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孝。
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
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札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
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
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这两个“七”日,亲友都要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
【民俗】西北丧葬风俗里的那些“丧”和“葬”!
【民俗】西北丧葬风俗里的那些“丧”和“葬”!西北大地具有浓郁的秦汉文化特色,尤其在丧葬习俗方面与汉代丧葬礼俗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出一脉相承的关系。
下面就具体的丧葬程序与汉代习俗的联系而进行的田野调查,管窥当地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1·置衣裹尸衣物叫衣衾,民间俗称“老衣”。
《后汉书·礼仪志下》记大丧云:“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黄绵缇缯金镂玉匣如故事。
注引《汉旧仪》:帝崩,缠以缇缯十二重。
”[1]“缇缯”当然是高级衣衾了。
附身之物有衣有被,以丝绸为上,衣有上下内外之分,内为白衣白裤,外黑色长袍或红色裙子,或上七下五,或上五下三。
有铺有盖,被有单层夹层,单的叫单被,复的叫复衾。
衣衾一般生前依据自己嗜好由子女选择置办,特殊情况下,死后由子女临时置办。
2·挪丧即将停止呼吸之前,需要洗面,净身,穿“老衣”,又叫“小殓”。
《释名·释丧制》:“殓者,殓也。
殓藏不复见也。
”气绝,挪于地上,地上先铺一层黄土,身下按享年铺谷草,一岁一根,叫“岁数草”,用白纸苫面,并用几缕大麻拴住双足。
3·烧倒头纸挪丧后,子女大放悲声,哭祭于亡人灵前并献祭一只公鸡,叫守灵鸡,鸡能驱邪,可以陪伴亡人灵魂。
大门外挂白纸一束,表示有丧。
同时签死者灵位,上写“新逝×门考讳××/妣××氏之灵位”置于灵桌上。
4·收尸死者挪入地下后,用冰块或凉水立即覆于死者腹部使尸体变硬,收尸越快越好,对生者吉祥。
同时,灵前放一陶瓷盆,内放少许面团或酵子,供烧纸盛灰用。
5·跪孝亡人落地,子孙必须在地下铺上麦草,男左女右跪地守灵,叫跪孝,二十四小时不离灵堂与亡人左右。
跪孝期间,孝眷手拄哭丧棒,不能吃荤、大笑、高声言语,否则,不合礼仪会招致亲朋好友村人的非议,更严重的是会招致亡人的不快而降灾。
6·请房族亲人去世当天,远房宗族人立即提着酒瓶酒盅,请村中的房族来料理丧事,房族一般是五服之外的人。
陕北丧葬习俗
陕北丧葬习俗陕北丧葬习俗有哪些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守气人都有一死。
陕北人把人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不文明。
陕北人把老年人死了说“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死了说“撂了”。
百善孝为先。
在老人上了年纪,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们往往轮番侍侯,对老人进行细致入微的照顾,称为“养老”。
父母老人一旦有病,儿女就不出远门,在家劳动照顾老人。
老人病重时,儿女就守在老人身旁,这叫“守气”。
这时就先要给老人洗脸、剃头、净身(温水擦身),以防老人“老了”。
如果老人病危,儿女就要整天守在老人身旁,在老人咽气前就要给老人穿好老衣(寿衣)。
如果等到老人已经断气才给老人穿上寿衣的话,有两种说法:一是魂走时穿不上新衣即使做鬼也是穷鬼;二是外人会笑话,某某家老人“老了”还是红格溜(赤身),笑话儿女不孝。
老人断气后,先用酒精棉球净面(洗脸),以防小虫,再给亡人两只手腕绑打狗饼,准备尸体下坑,找一张床,铺上干草,把尸体放在地上。
用五张麻纸糊一块纸被,把亡人的脸面和全身盖住。
为的是好看。
铺干草讲究的是,一是为了干澡通风,便于尸体存放;二是即是病人一时休克再复活,一有动静,干草容易发出响声,使儿女便于发觉。
此时接着要找一只鸡,亡人是男的,就得找一只母鸡;亡人是女的,就得找一只公鸡。
讲究的是阴阳搭配,做鬼也有个伴。
在门槛上将鸡头扭下,民间叫“到头鸡”。
把鸡毛拔净,在鸡左右翅膀下各插一根筷子,把鸡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献在亡人前面的祭品桌上。
孝子出大门,到十字路口点香给亡人指路。
报丧报丧,首先把亡人的铺盖卷放在院墙头上,村里人一看到铺盖卷便可知道谁家老人“老了”。
其次要挂岁数纸。
如果老人八十岁,起码要拿八十几张麻纸。
风俗是要多几张,儿女总愿自己的老人长寿。
把麻纸左右开剪,剪三剪,剪成串。
六十岁以上的死者,岁数纸中间绑红纸条,小口不绑。
把剪成串的岁数纸挂在大门口,过路人一看便能推测到老人的大概年龄。
府谷丧葬习俗述论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YUL N UNI RS T I VE I Y
S pt2 2 e . 01 V0 . 2 No 5 12 .
.
府谷丧葬习俗述论
刘翠萍
( 林 学 院 政 法 学院 , 榆 陕西 榆 林 7 90 ) 10 0
2 殡 、
丧葬礼仪是指安葬、 悼念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 动, 也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 中形成 的丧葬文化的载 体 。府谷的丧葬礼仪十分隆重 , 中国传统葬礼一 与 样, 大致分为殓、 、 殡 葬三个 阶段 , 略估计约有 2 粗 O
( ) 葬的 葬具 一 土
府 谷从 城市 到 乡 村 , 今仍 然 盛 行 土 葬 。木 质 至 棺材是 当地 居 民 的主要葬具 , 照 当地 风俗 , 按 棺木用
礼俗十分古老 , 土葬的葬礼程序既隆重又繁杂 , 其礼
节 仪式 虽 然随着 城 镇 化 的不 断 推 进 简化 了许 多 , 但
至少 要 做单 、 、 三套 , 在 老人 去世 前 做好 。寿 夹 棉 要 衣里外 都要 使用 崭 新 的绸 缎 面 料 , 面料 颜 色 以蓝色 为 主色调 , 的地方 也可搭 配褐 色 、 色 、 绿色 等 , 有 紫 墨
里料颜 色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 红 色 , 也可 用 粉 红 色 。纽扣 只能 是
洛旗 , 与 山 西 省 忻 州 市 河 曲 县 、 德 县 隔 黄 河 相 东 保
起焚 化 , 称 “ 俗 火化 ” 火 化 后 的骨灰 , , 装入 木 匣埋
一 二 、 葬 的葬具 与葬 礼 土
葬。
望, 西南与陕西省神木县毗邻。近年来 , 笔者对府谷
西安农村的丧葬习俗
西安农村的丧葬习俗长安属京数之地,使传统文化和习俗颇多,丧葬习俗是民间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仍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推广,有些迷信、索命论的习俗,在群众中已不再通行。
寿终料理老人寿终乡俗主要有:倒头老人临终前要移停于枋盖支的床或床板上(有的地方用木板或门扇等支床),洗头,洗脚,檫身,男的还要剃头或理发,穿老衣,在大房中寿终已寝。
死于炕上不吉利。
噙钱绊脚老人咽气后,先将一只碗郑地摔破,亲人放声痛哭,随即让老人口内噙一枚钱币,脸上盖一张纸,脚上穿上新鞋袜,双脚用红縄绊缚。
报丧让门中或帮忙乡党亲友报丧。
先走舅家,舅爷家,由长子,长孙前往,一手提盒子,一手柱丧棒,置丧棒于门外。
带上孝布条报丧。
现报丧不带丧棒,路远者电话报知。
倒头饭老人咽气后,先捞一碗半生小米饭,压实推尖,一根筷子折成三截,一头各插一个面蛋儿,分别插在饭上,饭上同时放七个铜元大小的面剁打狗饼。
墓穴长辈上晚辈下,男左女右,一般穴深九尺并朝南再挖放置棺木的“穿堂”,西部地洼处只有九尺“天井”而无“穿堂”。
老丧墓一般须挖三天,名曰给老人盖房,挖墓人饭在地里吃,剩多剩少,可施舍穷人,不准将饭菜再带回家。
主家给挖墓人好烟、好酒招待。
守灵,一般丧三天,个别五日,还有七日的。
女儿吊丧,进村即哭。
亲友吊丧,至灵桌前哭。
乡党一般不哭。
至亲或远路亲戚吊丧,要等丧事办完才归。
入殓女儿送纸刹神尨,金童玉女,金斗银锞,摇钱树:亲朋好友、乡邻短孝,皆锂头上。
老丧入殓不过午时,舅家不至不能入殓。
寿枋寿枋薄厚规格、材质优劣视经济条件而定。
一般五寸墩子(枋板厚五寸)或三顶四(帮底三寸、盖4寸),全棺用料有十二圆(十二页板)或十大块(十页板)。
棺多为拱帮、拱盖、外墨内红,外面写字,大头“福”、小头“寿”,帮画松鹤。
枋底铺灰土,柏朵、红布褥子。
枋内四周空隙处用草灰或草纸包麦桔,富有者用纱布包锯末成圆筒状将老人镶实于棺内。
七个面捏的“打狗饼”左三右四放入死者袖筒内。
陕南丧葬民俗
陕南,顾名思义,陕西的南部,它北临秦岭山脉,南靠大巴山,纵横数百里,一条汉江横贯东西,有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的近三十个县区自西向东分布,周边与甘、川、渝、豫、鄂、几省相接,俗称秦巴山区。
长期以来,受周边多种民俗文化的影响,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
笔者借民俗文化网站这个窗口,对自己仅了解到的安康旬阳一带丧俗文化与众多网友一起鉴析,错误之处请予以更正。
丧俗丧俗在陕南几十个县中,由于东西南北跨度较大,表现实施不尽相同,但较有代表的还数旬阳汉江两岸,这里的丧俗文化经数百年演化,至今它兼容了陕南丧俗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报丧、筹划过事、待职客、全席、散孝、孝子、老衣、奠酒、关殓、打太司、打井、出灵、丘坟、园坟、服三、过五七、过百天、过头周年、过三年、三年换孝、箍墓立碑等等。
旬阳民间一带“老了人”,如果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且子孙满堂,丧事也当喜事,自古以来都把它叫做“红白喜事”(红喜事一半指结婚、过大寿、盖房等,白喜事特指老人高寿后去世的)。
报丧它是指人过世后,给主要的亲戚朋友送信,就叫做报丧。
一般都要根据主人家亲戚多少、远近、分布情况,分多路去报丧,报丧的主要任务是把去世人的过世时间、去世的原因、主人如何安排,如什么时候关殓,什么时候上坡(出灵)等,尤其是娘家亲人(主人的娘舅家)等等,再决定出发和赶到的时间。
派出去报丧的人,一般都是责任心强、不误事的人,要求报丧须把信送到门上,当面陈述。
不过有些亲朋好友住的太远,报丧人当天无法往返者,也有借助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告知的。
穿老衣给亡者穿衣服,有些地方把“老衣”叫“寿衣”。
寿衣一般在老人在世时候提前做好的,有些重病的老人还要亲眼看看给自己做的寿衣,不称心的还要叫儿女们补做,通常以上身衣服,按单数论“件”计,分三、五、七、九身。
孝敬的晚辈或者条件较好的人家都要给老人做七身或者九身寿衣,以体现孝敬之心。
老人过世时,一般都由儿女和媳妇们给老人穿好寿衣,先放在堂屋(客厅)的草埔上,待帮忙的人到后一起放在棺材内,把棺材盖斜盖在上边。
陕西商州丧葬习俗整理资料
陕西商州丧葬习俗整理资料陕西商州丧葬习俗整理资料对于商州,读者也许并不熟悉,但是我提到一个作家,大家肯定不会陌生,那就是贾平凹,他是商州丹凤人,写过一系列关于商州的故事。
其中有一部叫做《怀念狼》,它的第二十七章有如下一段叙述:这天夜里,山下并没有来人,我们不知道老道士的尸体是按一般人那么盛进棺木入土为安呢还是道教有道教的规矩,另有安葬法,便坐在庙里等着。
整整几个钟头,我哼起了在半路上听来的孝歌,舅舅听着听着也跟着我一起哼唱:“(一个)为人在世(噢)有个什么好?,说一声(那个)死了就(哇)死了,(那个)亲戚朋友都不(哇)知道(哎)。
(按照常规,此处应有鼓乐声)亲戚朋友知道了,亡人已到了奈何桥。
阴间不跟阳间桥一样,七寸的宽来万丈高,大风吹得摇摇摆,小风吹得摆摆摇,两头都是铜钉钉,中间抹的花油胶,有福亡人桥上过,无福亡人打下桥早上的过桥桥还在,晚上的过桥桥抽了,亡者回头把手招,断了阳间路一条。
”我们越唱越感到凄凉,泪水就哗哗地流下来。
(注:笔者为了还原这首《奈何桥》原本的唱调,在贾平凹引用此歌的前三句加了括号内的一些助语词,以协调唱词。
下面各句大致相仿。
)上面所引的一段名为《奈何桥》的孝歌在商州各个农村的丧葬仪式上一直广被传唱,它音调极为粗犷雄浑,悲凄的歌声在大山里的村落间回荡,听者无不潸然泪下。
可是在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商州的丧葬文化也被悄然改变。
传统的丧葬仪式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简化,尤其是城市里专业的“哭丧”队伍被请进孝家,一些职业的“乐队”代替了原本的孝歌守灵,导致整个丧事缺乏了应有的气氛和人情味。
所幸的是,在广大农村,传统的丧葬仪式依然存在,使得亲人能够通过为亡者办理后事,表达缅怀悲伤之情,以尽最后的孝道,这也为保全传统孝文化提供了机会。
笔者下面将对商州的丧葬仪式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一:入殓丧葬的第一环节。
一般情况下,有重病老人的家庭都准备有香、纸、烛、裱,以待时需。
在病人咽气的时候要焚香烧纸,称为“落气”。
陕西志丹丧葬习俗是什么样的
陕西志丹丧葬习俗是什么样的陕西志丹丧葬习俗是什么样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丧葬习俗因地而异,志丹的丧葬习惯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陕西志丹丧葬习俗旧时,本县丧礼很繁琐。
尤为老者办丧事,讲究棺木、老衣、埋场和戴缟等,借以“扬名声,显父母”。
棺材以柏木为上,杨木为次。
老衣以丝绸为料,件数多少为薄厚,七件、九件不等,视其财力。
大多均为木棺土葬,极少富者搞砖墓。
埋场,一般农家只动用阴阳、鼓乐,并做简单纸火,进行安葬。
绅士、富豪家还动用堂子、道士,设经卷、道场,搞破狱、搭桥、行礼、点主等,以超度亡魂,大显富贵。
戴缟无论仕庶必满三年,否则,为行孝不够真诚。
建国以后,丧葬风俗有所变革。
但在很多方面仍沿袭旧习。
其主要程序有:穿老衣临终时,所有儿女都守在身边,时刻观察病变,在咽气之前,将所有衣服和鞋袜都穿好。
烧到头纸老人咽气时,儿子要将其抱住坐起,并不停呼叫。
咽气初终,儿女要跪在地上烧到头纸,同时,放声痛哭。
停尸咽气以后,稍停一会,将尸体移放在铺干草的地下,也称“下炕”。
然后,用白纸漫子将尸体从头到脚都盖住,用线把两脚拌紧,左手拿上“打狗棍”(面捏烧熟),右手戴上“岁数馍”,嘴里放“口含钱”,头底枕“岁数纸”。
灵前设香桌,放献饭,备香纸、浇奠、浇奠碗,并点一盏灯,放一只守魂鸡,孝子守于灵旁。
还要将死者的被褥,病期所穿的衣服、鞋袜等卷在毡里,用带子捆住,放在大门外墙上,表示人已去世。
随后通知本族近门,商议埋葬事宜。
报丧包括请阴阳批阳单,择葬期,看穴地;请一名懂礼者前来料理丧事(称管事的);分头通知各亲戚奔丧吊孝(称请人)。
戴孝俗称戴缟,缟用白布、麻捻做成,谓之披麻戴孝。
缟分“长缟”(也叫拉缟)和“缟帽”两种,长缟一般长六尺左右,宽尺余,缟帽为三尺。
死者的儿女媳妇、女婿、外甥等所有晚辈均戴长缟,孙辈和平辈小者一般戴缟帽。
本家孝子和所有亲戚戴缟,由主家备办,本族户家戴缟自备。
入殓俗称“入函”。
入殓时,孝子要面向棺材跪下,烧纸、磕头。
西安葬礼的风俗
西安葬礼的风俗
1.报丧
一般情况下,丧事都是先报丧再出殡。
如果死者是家族中的长辈,还需要先报丧,然后才能出殡。
报丧时,要用一些祭品,如酒、鸡、鱼等,表示死者的家属对死者的悼念。
2.打幡
打幡是在出殡时进行的一种仪礼。
打幡,又称招魂幡。
幡上所写文字,除死者家属外,尚有死者生前好友、生前同事及亲属等。
因此,打幡的人一般都是死者的近亲或挚友。
3.哭丧
在出殡之前,亲属都要先到墓地为死者守灵、烧纸。
哭完后,将逝者遗体抬到灵前,按照本地的习俗举行“哭丧”仪式。
哭丧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对逝者的追悼;二是对逝者亲友的安慰。
4.出棺
出殡后,将死者遗体抬上棺木,然后将棺盖打开,由孝子(即长子)头戴孝帽、身穿孝衣、手执孝杖(俗称“引魂幡”)
下葬。
棺木下葬后,孝子即返回灵堂守灵。
守灵期间不得哭出声来。
5.拜祭
— 1 —
当亲人离世时,都会前往吊唁。
— 2 —。
陕西丧葬习俗
陕西丧葬习俗(1)丧葬是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它属古代“五礼”中的“凶礼”。
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着儒家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滕文公(上)》)的古训,一方面出于“人伦之道”、不忘根本的深厚感情,另方面又屈从于灵魂不死的传统观念,希望已亡故的亲属能享受到阴问的富贵和安宁,因而不惜重金为死者扬幡鼓吹、盛殓厚葬,以示儿孙恪守“丧尽礼、祭尽诚”的守孝之道,实则与厚养薄葬的古礼相去甚远。
下面介绍的主要是丧葬旧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流行。
第一节初丧、入殓、成服当老人病危时,男请户族及舅家探视,女请娘家探视。
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大都希望同儿女见面,作最后袂别,以便吩咐后事,如事业的继承、财产的处理、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
此时子女日夜侍候在侧,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孙、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在关中和陕北许多地方,病人临终前,要用温水把身体擦洗干净,男者要剃头,女者要洗梳头发,并修剪脚、手指甲,然后把套好的寿衣穿上。
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媳妇来料理。
寿衣穿单不穿双,穿绸不穿缎,穿棉不穿皮毛。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人们喜阳不喜阴,忌用双数,也忌穿黑色老衣,为的是图吉利。
一般为“五领三腰”。
即五件上衣,三条裙裤,也有穿七套、九套的。
在陕南的安康市和石泉县一带,死者头戴倒巾帽、足穿薄底布鞋,死者活了多少岁,便在鞋底打几个结,如活了60岁,便在鞋底打6个黑点。
男者为长袍短褂,女者为短衣长裙。
缎子与“断子”谐音,皮毛则为畜类,怕来生变兽或断子绝孙,故忌用。
换好老衣,把病人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头朝里、脚朝外,取意向外走。
据说在咽气之前,如果不换上老衣,亡魂便是光身子,或者在阴曹地府穿的是旧衣服;如果死在炕上,亡魂便会背着沉重的土炕进阴间,这些都将使子女终身感到遗憾。
而在关中的韩城、华县、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遗体洗净,并为其整容、换寿衣,然后才把死者移放在铺有干草的木板床上。
陕西丧葬习俗
陕西丧葬习俗叫魂和穿寿衣在陕西的殡葬文化中,主要是强调在亲人去世以后,孝子要送终,还有一种称为“叫魂”的文化习俗。
而且,在下葬之前,逝者始终要穿戴寿衣,寿衣的穿戴还十分讲究。
孝子送终与叫魂当老人在弥留之时,要将其移到正厅临时铺设的木板床上,旧俗认为病人死在炕上,亡魂便会在阴曹地府背着沉重的土坑受罪。
搬床后,病人已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要想亲人交待后事,作临终遗嘱,而女儿也要日夜守护病人,寸步不离。
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女、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老人刚烟气时,守候在旁的儿子要含悲忍泪放声呼喊:“爹(或者娘)!你别走,你回来,你别丢下我不管了!”如此反复地呼喊多次,此谓叫魂。
旧俗认为人刚死,魂魄尚未走远,通过叫魂将其魂魄叫回来就可以复生,直到呼叫到还魂无望时,才举哀号哭,开始办理丧事。
穿寿衣在关中和陕北很多地方,病人在临终前,子女就要给病人修容、洗身和穿寿衣。
旧俗认为如果在断气前不换上寿衣,亡魂便会是裸体,或是在阴间穿的是旧衣。
在关中的韩城、华县和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死者的遗体用温水洗干净,并为其整容并换上寿衣,之后才把死者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此时停灵的灵床,床要顺着房屋方向摆放,死者的头朝里脚朝外,寓意向外走。
死者是男性时,沐浴及更换寿衣通常由儿子或者女儿料理;死者为女性时,则女儿或者媳妇料理。
寿衣忌用皮袄皮裤,也忌用缎子(关于此解释详看网站内做寿衣)。
穿寿衣的讲究无论冬夏,穿寿衣都以穿棉衣为主,衣裤均不钉扣,全部系带,表示带“子”的意思,寓意后继有人。
衣裤的件数都为单数,一般穿三重、五重、七重寿衣,通常则为“五领三腰”,就是五件上衣和三条裤裙,穿七重寿衣的则为“七领五腰”。
寿衣的样式要用同时代的礼服,男为长袍马褂、女用短衣长裙。
头下要用红色鸡形枕,这只枕头通常是死者生前做第一个大寿的时候,由长孙媳或大外孙媳妇送的寿礼。
鸡为“积”的谐音,通常认为这个枕头可作为死者积福的证物,这样亡魂到了阎王那里就不用受罪了。
陕西秦岭南麓葬俗文化
陕西南部丧葬习俗本人是陕西省秦岭南麓商洛市柞水县人,当地大多是汉族人,风俗习惯也大多与其他地区的风俗有些类似。
但是作为秦巴地区的一部分,他的风俗习惯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丧葬习俗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典型代表。
人皆有一死,然而死后的丧葬习俗在不同的地方却有很大的差别。
丧葬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丧仪”与“葬礼”的不同。
人死之后至出殡之前为死者举行的各种仪式统称为“丧仪”。
葬俗则主要在区分在葬的类型上,如土葬,火葬,水葬等等从小在农村长大,见过一些当地人死后的丧葬程序。
当地人判断死亡的标志是此人是否还有呼吸,心跳是否停止。
当此人没有心跳,没有呼吸之后就判断人已经到阴间去了,下一步就是准备丧事了。
后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准备寿衣,寿衣包括上衣,裤子,鞋帽,枕头等等,寿衣无论冬夏一律用深色棉装。
其实人们在死者临终之前,就会把他从卧室搬至正屋厅堂,放在门板或者木板上,然后用温水擦拭身体,整理头发胡须,修剪指甲,修建的指甲要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和死者一起入殓。
寿衣要在身体为僵硬之前有几位年长者帮其穿上,而且一定要保持安静。
让死者安详的寿终正寝。
然后用白布把死者盖上,与此同时会有当地年富力强的人把棺材放在正屋厅堂中间用桌子与板凳支撑起来,打开棺材盖子,然后将死者装入棺材内。
棺材里垫上棉被,给死者枕好枕头,盖好被子。
陪葬品是不可或缺的,这个可以把死者生前的衣物,常用用品放入。
当里面放好之后,会有死者的亲人哭丧。
亲人多,声音大当然更好,然后盖好棺材盖子。
陕南一般正屋厅堂后壁墙上会有香火,在此时会用3张皮纸封上香火的正中字样,还有遮盖门神,表示此时死者就是此屋地位最高的,其他神位暂且不顾。
这些程序可以叫做初死。
告丧与奔丧人死之后,要尽快把噩耗公布出去,一般就是派年轻人去通知死者的亲戚,朋友,同僚。
年轻人是死者的晚辈,重要的亲戚要登门报丧,一般的就有他人转告。
接到报丧之后应该立即嚎啕大哭,询问死因,然后还要嚎啕大哭,然后启程前往奔丧。
陕北丧葬习俗上课讲义
陕北丧葬习俗陕北丧葬习俗陕北丧葬习俗有哪些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守气人都有一死。
陕北人把人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不文明。
陕北人把老年人死了说“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死了说“撂了”。
百善孝为先。
在老人上了年纪,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们往往轮番侍侯,对老人进行细致入微的照顾,称为“养老”。
父母老人一旦有病,儿女就不出远门,在家劳动照顾老人。
老人病重时,儿女就守在老人身旁,这叫“守气”。
这时就先要给老人洗脸、剃头、净身(温水擦身),以防老人“老了”。
如果老人病危,儿女就要整天守在老人身旁,在老人咽气前就要给老人穿好老衣(寿衣)。
如果等到老人已经断气才给老人穿上寿衣的话,有两种说法:一是魂走时穿不上新衣即使做鬼也是穷鬼;二是外人会笑话,某某家老人“老了”还是红格溜(赤身),笑话儿女不孝。
老人断气后,先用酒精棉球净面(洗脸),以防小虫,再给亡人两只手腕绑打狗饼,准备尸体下坑,找一张床,铺上干草,把尸体放在地上。
用五张麻纸糊一块纸被,把亡人的脸面和全身盖住。
为的是好看。
铺干草讲究的是,一是为了干澡通风,便于尸体存放;二是即是病人一时休克再复活,一有动静,干草容易发出响声,使儿女便于发觉。
此时接着要找一只鸡,亡人是男的,就得找一只母鸡;亡人是女的,就得找一只公鸡。
讲究的是阴阳搭配,做鬼也有个伴。
在门槛上将鸡头扭下,民间叫“到头鸡”。
把鸡毛拔净,在鸡左右翅膀下各插一根筷子,把鸡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献在亡人前面的祭品桌上。
孝子出大门,到十字路口点香给亡人指路。
报丧报丧,首先把亡人的铺盖卷放在院墙头上,村里人一看到铺盖卷便可知道谁家老人“老了”。
其次要挂岁数纸。
如果老人八十岁,起码要拿八十几张麻纸。
风俗是要多几张,儿女总愿自己的老人长寿。
把麻纸左右开剪,剪三剪,剪成串。
六十岁以上的死者,岁数纸中间绑红纸条,小口不绑。
把剪成串的岁数纸挂在大门口,过路人一看便能推测到老人的大概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丧葬习俗(1)丧葬是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它属古代“五礼”中的“凶礼”。
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着儒家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滕文公(上)》)的古训,一方面出于“人伦之道”、不忘根本的深厚感情,另方面又屈从于灵魂不死的传统观念,希望已亡故的亲属能享受到阴问的富贵和安宁,因而不惜重金为死者扬幡鼓吹、盛殓厚葬,以示儿孙恪守“丧尽礼、祭尽诚”的守孝之道,实则与厚养薄葬的古礼相去甚远。
下面介绍的主要是丧葬旧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流行。
第一节初丧、入殓、成服当老人病危时,男请户族及舅家探视,女请娘家探视。
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大都希望同儿女见面,作最后袂别,以便吩咐后事,如事业的继承、财产的处理、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
此时子女日夜侍候在侧,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孙、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在关中和陕北许多地方,病人临终前,要用温水把身体擦洗干净,男者要剃头,女者要洗梳头发,并修剪脚、手指甲,然后把套好的寿衣穿上。
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媳妇来料理。
寿衣穿单不穿双,穿绸不穿缎,穿棉不穿皮毛。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人们喜阳不喜阴,忌用双数,也忌穿黑色老衣,为的是图吉利。
一般为“五领三腰”。
即五件上衣,三条裙裤,也有穿七套、九套的。
在陕南的安康市和石泉县一带,死者头戴倒巾帽、足穿薄底布鞋,死者活了多少岁,便在鞋底打几个结,如活了60岁,便在鞋底打6个黑点。
男者为长袍短褂,女者为短衣长裙。
缎子与“断子”谐音,皮毛则为畜类,怕来生变兽或断子绝孙,故忌用。
换好老衣,把病人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头朝里、脚朝外,取意向外走。
据说在咽气之前,如果不换上老衣,亡魂便是光身子,或者在阴曹地府穿的是旧衣服;如果死在炕上,亡魂便会背着沉重的土炕进阴间,这些都将使子女终身感到遗憾。
而在关中的韩城、华县、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遗体洗净,并为其整容、换寿衣,然后才把死者移放在铺有干草的木板床上。
停尸的床称“灵床”,停放在堂屋中间,顺着房屋方向,死者的脚朝向屋当门。
华县一带在换裤子时,还要看死者临终时遗的是大便还是小便。
若是前者,便认为子孙福厚;若是后者,则认为子孙福薄。
死者换下的衣服,要扔到房上去,任凭雨淋日晒,意在祛除不祥。
有的地方将死者的衣服弃而不要,有的地方要将死者的衣服选几件好的,经过消毒后留存,以作纪念。
也有人认为儿孙们穿了老人生前穿过的衣服就会增福增寿。
老人们死后忌说“死”字,一般称为“老了”、“殁了”、“走了”,或称“去世”,“逝世”。
病人咽气后,韩城一带要给死者脸上盖一幅蓝绫,称为“上脸绫”;陕北则给死者脸上盖一张白纸或黄表纸,称为“冷气纸”。
在陕南的安康市一带,死者如果是患痨病(即肺病)死去,还要用桐油煎鸡蛋盖在死者的口鼻上,用以掩盖死者的秽气。
死者胸部放个筛面罗,以为镇物,并严防猫狗接近,据说猫狗会惊尸。
在泾阳县一带,还要用布带将死者的遗体捆绑在床上,以防惊尸“发势”。
死者手上放根柏树枝,上面穿一块饼子,据说阴间恶犬多,亡魂遇到时,可用此饼哄狗,借以脱身,或用柏枝防身。
再以红线系小铜钱一枚,放于死者口内牙齿外,谓之“口含钱”或“压舌钱”。
关中许多农村,孝子还要在大门外焚烧纸人纸马,边烧边给纸扎的“马童”喃喃叮咛:“给我爹(或我妈)把马牵好”。
在陕北的清涧县,孝子要给死者“指明路”,方式是女儿手拿一只尺子,尺上系一面镜子,走在前面,长子一手端水碗,一手执火把跟在后面,所有孝子随行,哭着走出村外,朝着坟墓的大体方向走百步,燃香烧纸,倒水扔火把,止哭而归,意为给死者指明去阴间的方向。
在甘泉县一带,长辈咽气后,儿女立即捉一只鸡到村口杀死,拔毛洗净,祭放于灵前,称为“引魂”,迷信的说法认为鸡可以作死者的替身,让鸡替死者受罪,就可避免亡魂遭受轮回之苦,而且转世很快。
在陕南的南郑县,死者断气后,家里人要用黄表纸把神龛上供奉的神主和门神封起来,让死者的灵魂不受诸神阻拦,顺利从门口走出去。
有的撕破天窗,或揭去房上一页瓦,或把草房戳个洞,让灵魂从天空升去,叫做“出煞”。
与此同时,还要立即给死者烧“倒头纸”,关中和陕北有些地方称“炕头纸”。
商洛地区有几个县,旧时出嫁的女儿给死者烧“倒头纸”要按16两的老秤烧够9斤14两,据说这个数目是冥币1万元。
迷信的说法这是给死者去阴间的零用盘费,要随身携带使用。
以上事毕,再在死者脚下点一盏菜油灯,名为“路灯”或“长明灯”,传说阴曹地府黑暗无光,点上路灯可以照着死者行走,这盏灯要一直点到出殡为止。
在关中华县一带,还要请道士给死者开“路引”,道士手持乐器,向死者边敲铃铛边念:“新故亡人×××,生于×年×月×日,殁于×年×月×日,享年××岁,伏以大限无情,魂归极乐,念阴阳之永隔,痛人世之长辞,儿孙饮泣,宅地同悲,今奉太上乾元大法师勒令,给以路引一张,阴曹地府任意遨游,所有游魂野鬼、关津渡口,不得刁难阻滞。
路引所至,如律令。
”最后念道:“三天不吃阳间饭,四天上了望乡台。
望乡台上向下望,合家儿女哭哀哀。
”念完,把“引魂幡”挥舞几下,将一张画有符咒的“路引”烧掉,装入小瓦罐内,用一张黄表纸封住,上写一个“府”字。
据说有了这张“路引”,便能起到通行证的作用,在阴曹地府可以畅通无阻。
旧时的路引以“丰都路引”最受重视,传说丰都是阴曹地府的首都,清末民初,路过丰都县的人,都要买几张当地的路引赠送老年亲友,而一些老人也把这种路引奉为至宝。
建国后,此俗已废。
尸体安排停当,孝子就要开始报丧,死者是男,首先要给户族及舅家报丧;死者是女,首先要给娘家报丧,接着是给姑家和姨家报丧。
报丧时孝子不作揖,以双膝跪地,行叩头礼,并陈述死者的死因、死亡时问及入殓、开吊和出殡日期等,其他亲友可遣人报丧。
长子除了亲自给娘舅家报丧,还要在全村挨门挨户地叩头,意在央求村邻帮助料理丧事。
而在安康地区的几个县,不管哪家死了人,村邻都要打一刀豆腐送去,谚云:“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表示愿意主动给丧主家帮忙。
孝子在路上遇见年岁高、辈份大的熟人,也得跪下叩头,据说孝子多磕头,可为亡故的老人消灾免罪。
比较富裕的人家,报丧时还要发“讣告”,以文字的形式把死者的噩耗奉告给族人和亲友。
讣告有一定的格式,若是父亲死了,便写“不孝男×××,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公讳××老大人,因病于×年×月×日×时在本宅寿终正寝,掩柩于室,享年×十有×。
不孝××等侍奉在侧,亲视含殓,即日遵礼成服,谨择于×月×日开吊祭奠,×月×日扶柩安葬×茔,叨在亲友寅谊,特此讣闻”。
如果死的是母亲,讣告上则写“显妣×氏××老大人”,下侧落款处,如父死、母尚在,可写“孤子×××泣血稽颡”,若母死、父尚在,则称“哀子”,父母双亡,称“孤哀子”。
若母死,父有继室,继母亦有儿子,则前房儿子称“孤哀子”,后房儿子称“孤子”。
有的还写死者生前德行,并请名人题字作赞。
建国后,讣告的格式和基本内容有些地方仍在沿用,但只写死者的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和安葬日期等,文字比较简练。
报完丧后,丧主家还要在大门外高悬“望门纸”,关中称“纸幡”,形如筒状,中空,高丈余,直径二三尺,周围粘上许多长串白纸条,用剪刀剪成连环铜钱状,挂在竿头,栽于门前,并在门外竖“丧告牌”,丧告用一大张长方形的白纸,写上亡者的姓名、属相、生卒年月日及子孙姓名等,贴在木板上,置于大门外,以示家有重孝。
在陕北的佳县、清涧、吴堡等县,丧主家则是在大门外挂“岁岁纸”,按死者的年龄,每岁一张白麻纸,用剪刀一正一反剪成连环的长条絮状,男死,挂于大门的左侧;女死,则挂于大门的右侧,并将死者的铺盖卷起放在墙头,意在向村邻报丧。
在清涧县农村,还要给死者搭“望乡台”,于死后第三天的黎明,在院内置桌,上放高凳,再放上装满糜子的升子,内插木铲,孝男孝女绕哭九圈,意即死者上了“望乡台”,经常能看到家里。
死者入棺,谓之“入殓”或“大殓”。
关中和陕北,一般在死后三日入殓成服,陕南于死后第二天入殓,也有在死后当天就入殓的。
旧时一些经济条件处于中等的家庭,当父母进入衰年后,儿女们一般早就给父母准备好了棺材。
在关中的眉县和陕南的南郑县等农村,老人健在时,儿女为老人做好棺材后,亲友还要来祝贺,女婿要给棺材搭红放炮,祝老人健康长寿,名曰“贺寿木”。
但普通人家多是临时赶做、或从棺材铺买来的。
人们认为棺材是死者的房子,要选质地细腻又耐腐蚀的木材制作。
民间以柏木、杉木、红松、桐木等为上品,榆木、柳木次之,杂木则更次之。
木板厚达四寸,薄者不能成棺,穷苦人家的棺板只有寸厚,做成平头大匣子,俗称“火匣子”。
富户人家的棺材很讲究,用上等木料精工制作,棺底周围镂刻花纹,棺头雕上“寿”字图案,里层用布和胶裱糊,再涂一层生漆,使其严密,滴水不漏,外部用土漆连续油漆多遍,使其乌黑铮亮。
现代多用化工涂料油漆。
棺材停放在堂屋以门槛为中线的内外各半之处,或直接抬进临时搭好的“灵棚”内,但死者须以布遮面,不能让死者见日光。
棺材下面用两条高约二尺的长凳架起,先在棺材底部铺一层锯末或棉籽,垫上一层旧衣服或棉花,再铺上新褥子。
死者的子女按长幼次序排列成行,瞻仰遗容,死者如果是男,须由户族头人检视衣衾,有些地方是由外甥检视;死者如果是女,衣衾则由娘家人检视,如果对棺木、寿衣不满意,是不能入殓的,检视人提出的意见,当事人必须照办。
人殓时由长子捧住死者的头,次子提腰,幼子抬脚,将尸体平稳地仰面放入棺材内,盖上新做的红色薄被子。
关中和陕北是给死者头枕灰包,陕南是给死者头枕鸡形红布枕头,脚下蹬一块酒曲,以兆后代兴旺发达。
在清涧县一带,死者入棺时,孝子的泪水始终不能滴在棺木和死者的尸体上,否则认为死者会经常思念儿女,引起亡魂不安。
尸体摆放端正后,给死者面部盖张苫脸纸,袖内放一把纸扇,有些地方还要给死者身上放些“等身钱”(一岁放一张纸钱),棺材内再放些散碎银钱及陈艾,死者尸体周围用柏树叶或灰包填实,有些地方是死者多少岁,便用多少灰包填实,直到把尸体固定,在棺内不能移动为止。
有的还要给死者口内放进一些米粒、盐、茶叶,认为死者在阴间便会有吃有喝;有的给死者口内放进一些珠宝,古称“含玉”,意在祛除秽气,使尸体历久不腐,此即“含殓”。
报丧讣告上写的“亲视含殓”,就是表示对死者已经做到养老送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