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评课稿小学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评课稿今天听了二年级两位老师执教的《整理与复习》公开课,平时公开课都是新授课类型,很少上整理复习课。
怎样上好复习课、练习课呢?由此引发了我对复习课、练习课的思考。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
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复习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问难。
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2、练习题的层次安排要清楚,要能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般先安排基本练习,再安排综合练习,最后安排思考性较强的拓展题。
复习中,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
在练习中,努力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练习的形式要新颖多样,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对练习感兴趣。
3、另外,在今天两堂课的课堂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应让学生集思广益(动物园有8只黑鸽子,24只白鸽子,每个窝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窝?教师给予肯定的方法是:8+24=32,32÷4=8 ,而8÷4=2,24÷4=6,2+6=8 这种方法班上没有出现,老师可以引导: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本周三参加了二年级两位老师执教的《整理与复习》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整理与复习》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听后让我对复习课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下面就同课异构的两节课谈一些自己听课后的感受。
1、两位老师课前准备都比较充分,课堂整体结构的安排、环节的.处理、练习的设置始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过程清晰,教态自然大方,不做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评课稿【推荐下载】
一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评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评课稿以下是其它老师对徐老师这节《整理与复习》讲课的评课语:黄老师评语:首先徐老师的教态很自然,作为一个新老师我觉得这一点做得很好,本节课徐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课堂上注意从生活中取材,从观察超市、整理书本等都有有趣的生活情境。
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
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总觉得不是特别明确,思路不够清晰。
个人看法,请批评指正。
金老师评语:徐老师上的《分类与整理》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等)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着徐老师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但是,在给气球分类的环节,徐老师只讲解根据形状分类,是不是应该加上根据颜色给气球分类呢?尹老师评语:徐老师执教的是一下的《分类与整理》,在教学中,徐老师以生活例子贯穿始终,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值得我们探讨的是:探讨一:在教学上,徐老师说分类是为了看起来整齐,我认为分类的作用不只是看起来整齐,最主要的是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吧。
探讨二:徐老师让学生进行分类,但没有把学生的分类作为一个有效资源利用起来,而是自己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认为应让学生说说你是怎幺分的,并让学生一边说一边投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自豪感。
探讨三:最后的秋游,老师在学生练习纸上画了一根线,但学生不知道这是什幺意思,我认为老师之前没有讲的缘故,这里需要老师引导。
以上存属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请多指教!陈老师评语:徐老师执教的《分类与整理》从孩子的身边事物入手,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努力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退位减法》评课稿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退位减法》评课稿1. 引言《退位减法》是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次重要学习内容。
本评课稿旨在对该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评估,既关注教材的设计与安排,也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通过评估,旨在提供改进教学质量的建议,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
2. 教材概述《退位减法》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退位减法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退位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材以简明、生动的语言,结合大量的例题和实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减法退位运算规则,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在生活实践中熟练运用。
3.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退位减法》,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 掌握减法退位运算规则; - 能正确运用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学生运算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4.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学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运用退位减法。
5.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思路;•帮助学生将退位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6.1 引入: - 通过讲述实际情景,引发学生对退位减法的兴趣; -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退位减法的概念和作用。
6.2 讲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 - 通过示例演算,详细讲解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 引导学生掌握借位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6.3 练习与巩固: - 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包括计算和应用题,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6.4 拓展与应用: - 引导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6.5 总结与评价: -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7. 教学方法与策略7.1 贴近生活实际: - 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整理与复习》评课稿
《整理与复习》评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整理与复习》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回归本位,拓展提高,引发深度思考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系统性,郑老师在引导学生具体说出竖式中各部分的表示的意义后,又进行了几道的补充练习题,每道题型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这部分练习对本节课有余数除法的巩固、提高,进而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巧设核心问题,引领深度学习问题是思维的心脏,它的价值在于启发和引领思考。
在教学中设置合理的核心问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领叙事深度学习的发生。
这节课,郑老师还充分挖掘素材,在知识的连接点上下功夫。
精心设计了表格,观察表格引导学生横向纵向进行深度思考,充分发挥表格的实效性,特别是他的第二个问题当余数相同的算式,商和被除数是怎样变化的?郑老师的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领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升学生思考的质量,逐步去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
最后郑老师,还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提出问题: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结合思维发散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开放问题的引领下,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交流中获取知识,在思维的多维碰撞中实现深度学习。
郑老师,这几个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进行深度学习,使学生在理解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我认为郑老师精心设计的这几个高质量的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引领学生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三、总结方法,领悟数学思想学生获得的知识、方法、经验需要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内化到学生自己认知的结构之中,本节课的两道应用题,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变式思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时候用进一法,什么时候用去尾法,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一数学思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评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评课稿一. 引言《整理与复习》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本教辅书籍,用于帮助学生整理和巩固数学知识。
本评课稿旨在对《整理与复习》这本教辅书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改进方向。
二. 教材概述2.1 教材内容《整理与复习》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数的认识、加法与减法、环上的加法、乘法、除法和整理与思考。
每个单元都包含了主题相关的知识点、练习题和习题答案。
####2.1.1 数的认识单元此单元主要介绍了自然数、零、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数。
2.1.2 加法与减法单元此单元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2.1.3 环上的加法单元此单元介绍了数环的概念,并通过图形表示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环上的加法运算规则。
2.1.4 乘法单元此单元教授了乘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规则,通过实际例子和计算题目,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
2.1.5 除法单元此单元引导学生了解除法的概念和原理,并教授了简单的除法运算。
同时,课本还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1.6 整理与思考单元此单元通过整理和复习前面几个单元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并提供一些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材特点《整理与复习》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 清晰简洁的组织结构,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和练习题都紧密相关,层次分明。
-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 提供大量的习题和答案,方便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复习。
- 语言简明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了过于晦涩的数学术语和理论。
三. 教材评估本章将对《整理与复习》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改进建议。
3.1 教材优点在评估《整理与复习》教材时,可以发现以下优点: #### 3.1.1 序列清晰教材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组织,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根据难易程度划分了不同的章节。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评课稿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评课稿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评课稿范例以下是其它老师对徐老师这节《整理与复习》讲课的评课语:黄老师评语:金老师评语:徐老师上的《分类与整理》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等)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着徐老师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但是,在给气球分类的环节,徐老师只讲解根据形状分类,是不是应该加上根据颜色给气球分类呢?尹老师评语:陈老师评语:金老师评语:徐老师这节课是从学生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整理书包来导入的,这样子学生更加感兴趣,从而引出分类。
在出示生活当中的的各种分类的情况。
这里我在想能不能让学生在整理书包的情景中去把杂乱的书本分分类呢。
还有在讲授分类的时候好像只讲到了按形状分,还有按颜色分类学生提到了就一笔带过了。
在分类的过程中徐老师还是很注重学生的动手过程的。
王老师评语: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课堂上注意从生活中取材,从观察超市、整理学具到课堂练习,都有有趣的生活情境。
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
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季老师评语:今天听了徐老师的《分类与整理》一课,上课一开始,徐老师就让学生观察很乱的书和整理好的书包进行比较,引出新的知识——分类与整理,在学习分类的过程中也始终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创设情境。
徐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愉快的课堂,让学生感觉是走进了生活的课堂中去,这点挺好的。
个人认为这节课让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体验不同标准下分类的多样性这很重要,而徐老师在分气球时,只注重讲解形状的分类,而对颜色没有怎么讲,是不是少了一点方法的多样性。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评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评课稿1. 引言《整理与复习》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该评课稿将对这本教材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教材的设计和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
2. 教材设计与内容2.1 教材结构与组织教材整体结构合理,按照知识难易程度和逻辑层次进行编排。
第一单元从最基础的数的认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之后的单元包括面积、容积、时间、长度等多个数学概念,每个概念都有专门的练习和拓展题目,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
2.2 教材内容的适应性教材内容严谨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材设置了多种不同难度的练习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挑战,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3 教材的知识点和难度教材的知识点设计合理,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与实施效果3.1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游戏等,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尤其是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 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教材设计了多种互动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
3.3 教学效果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及时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 教材的优点与不足4.1 优点•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教材设计了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材通过练习和拓展题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课 20以内退位减法
评课
李老师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课一开始出示思维导图,开门见山,小朋友们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楚这个单元学习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知识系统化。
本节课李特把重点放在了观察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让学生体会变与不变的哲学思想。
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被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激起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自己想一个规律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第一次体验变与不变,只是这个时候他们对于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还是模糊的,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整理上,二对于心中的规律多半还是不清不楚的。
第二次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像这样接着写等不断地操作观察,学生在比较中,变与不变慢慢浮出水面,自己也像个小小数学家一样能总结出结论来。
等到后面的竖着看,斜着看,老师还可以大胆放手一些,让学生反复比较质疑,自己完整地总结。
课的结尾的练习设计很用心很巧妙,但对于低段的孩子有可能理解能力的限制,有些孩子会不太能接受,或者根本搞不清需要它干什么?我觉得可以先有已知条件的的做铺垫,然后渐渐向没有已知条件的转化,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个过程,可能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低段的复习课总的来说就是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不是不敢放手,而是怕一放手,学生无从下手,所以低段上复习课也是一种挑战。
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评课稿.doc
陕州小学贺彩红
王老师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
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她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
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
学知识和技能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被符合他们
年龄特征的活动,如做游戏、听故事、竞赛等激起学习的兴趣。
因此,本课
教学本着上述思想,通过创设让学生游览数学王国的童话情境,将学生带到
了新奇的学习活动之中。
并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培养了学习
能力,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二,在探索合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和试教时处理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让学生动
手操作整理的过程,每个四人小组一套算式卡片,在合作中,根据你发现
的规律来把这些算式排排队。
我认为,如果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已经能够
说出为什么这么排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现了规律。
如果给学生一个现成的
表格,或者根据规律来把表格补充完整,这样就是把学生的思维框住了,
发现表格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所服务。
第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加法一样,共有36 道题。
小精灵的问题,可让学生感受从多角度看减法表。
王老师在讲课时,个别学生开小差。
今后,加强课堂组织,多激励,
多板演,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评课稿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评课稿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评课稿范例(通用5篇)评课是指评者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评课稿范例,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评课稿篇11认真地聆听了顾老师的《整理与复xx》,现在就顾老师的课说说我的看法。
一、课前沟通,拉近师生心理距离课前,顾老师首先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接着引导学生根据P107页上的表格提示进行了交流。
我认为,顾老师这一环节设计得很好。
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跟上课老师之间比较陌生,上课的老师对学生的学情也不是很清楚,这样一来,既消除了孩子跟老师之间的陌生感,缩短了心理距离,上课的老师也大体上了解了一下学情,以便在接下来的课上有的放失。
二、创设情境,衔接零散知识板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xx,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顾老师创设了小华一家逛商场的情境,将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24时记时法以及克和千克三个零散的知识板块衔接起来,避免了传统数学复xx课讲、练、评的单调乏味,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复xx课的效率。
三、微笑课堂,展示教者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对话,其前提是营建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整节课上,我们顾老师的脸上始终挂着一丝温柔、期待的微笑,让我如沐春风,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相比之下,我自己的课堂氛围就没有她明主、平等,这将是我今后要努力的一个方面。
微笑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何乐而不为呢?四、建议1、在某些具体知识点的梳理上,我们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放一放手。
我个人认为;复xx课,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没有必要像老鸟喂食一样,把每个知识点都嚼碎了喂给学生。
退位减法评课讲稿2篇
猫头鹰一家的数学课
-----退位减法评课讲稿
猫头鹰是我们公认的捕鼠能手,今天的课就在猫头鹰一家的捕鼠竞赛中开始了,王老师通过创设的情景一一投出来,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学生的气氛也被积极的调动起来,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猫头鹰爸爸、猫头鹰妈妈以及猫头鹰孩子的数学问题,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然后再试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疑难问题则在教师的重点指导下,进一步加深了对退位减的认识,在结束的时候,我认为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猫头鹰是我们人类的好帮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猫头鹰呢,可以拓展一下,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田园小卫士
-----退位减法评课讲稿
一看题目,可能就已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孟老师一开始就紧紧抓住课题,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是田园小卫士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千层浪,青蛙、七星瓢虫、猫头鹰……,顺势引入对情境图的观察分析中,贴切又自然。
学生观察的也非常仔细,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多,说明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强。
然后把有价值的问题一一列出,再各个击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一味的引导分析,而是该放则放,该扶责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由于本节课容量较大,后半部分的处理较为仓促,最后两个问题可以放到课下再解
决就更好了。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说课及教学反思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与教后反思一、说教材。
这节复习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进行回顾和整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能从整体上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材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这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着、竖着等不同角度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
第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法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发现其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有序地表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每小组6人一套20以内退位减法卡片;粘性展示板等。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我组的研究专题“培养学生倾听与交流的习惯”,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兴趣激励法。
开课我让每位学生从本组装算式卡片的袋子里自由摸出六道题进行口算,较之以前课上经常使用的“开火车”、做口算纸比赛等形式,学生感觉很新颖,这样既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练习机会,又能在小组内形成竞争机制,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为后面减法表的排列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合作探究法。
发现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和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这两个环节都交给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适时提出问题、进行点拨,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对学生的表述特别是小组交流汇报的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梳理。
退位减法的评课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和验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
因此王老师充分应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尝试着去解决新问题: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多多少本?335-185=?在教学时,王老师突出了十位上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算法。
同时,教师还安排学生说说“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看上去一堂很朴实的课,实际上蕴藏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了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安排。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突出退位的过程,在让学生比较完整地说一说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想一想,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在计算方法上有那些相同的地方,那些不同的地方?这样一步步的推进,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并且出示例题,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外辅导和教学质量自我评价;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
研究,进行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
包容差异,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以内的退位减法》评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以内的退位减法》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课是一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节课,教材为部编版。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这种退位减法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理解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流程2.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概念介绍;•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练习。
2.2 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2.1 导入与引入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故事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出以内的退位减法。
2.2.2 概念介绍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概念。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减法的退位运算和其意义。
2.2.3 运算方法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运算步骤,向学生详细讲解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可以使用教材中的示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步骤和技巧。
2.2.4 练习与巩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的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2.2.5 总结与梳理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供反馈。
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提高。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和练习法相结合。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示范法:通过演示具体的退位减法运算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技巧。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并提高其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退减位》评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退减位》评课稿一、课堂概述1.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第X单元第X课时,主要内容是《退减位》。
1.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退减位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退减位方法进行数学计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技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1.3 教学重点1.理解退减位的概念;2.掌握退减位方法;3.进行退减位计算。
1.4 教学难点1.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退减位的概念,掌握退减位方法;2.学习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退减位计算。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与热身本节课的导入部分,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购物结账、数钱等情境,让学生体会退减位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2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退减位的定义:退减位是指在计算时,当某一位的被减数小于减数时,可以向高位借位。
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退减位的过程。
2.3 量身定制练习让学生进行退减位的练习,可以通过黑板、纸张等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退减位的计算,并逐个进行讲解和订正。
2.4 拓展练习和讨论在学生熟练掌握退减位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题目,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退减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2.5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的总结环节,可以通过小结退减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加深学生对退减位的理解与记忆。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堂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与不足。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情境化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体验退减位的运用,增加兴趣和理解;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3.循序渐进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逐步提高题目的难度和复杂度,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退减位的技巧;4.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特点,量身定制不同难度的练习,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018最新】退位减法评课稿-word范文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退位减法评课稿篇一:退位减法评课稿郑老师执教的《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给我的触动很大,同时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课堂。
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这一学期的教材中,计算课很多,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四单元加法,第六单元减法,需要计算的内容很多,量也很大,学生学起来很枯燥也很累,而我教也很心烦,师生都有点“疲劳”。
学习这些内容要花费好几个课时,但学习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从学习加法单元我就感觉到了这点。
郑老师大胆地选择了《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是对自己的一种尝试,也为我展开这一单元提供了参考。
郑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以下几点深刻的印象:一、扎实基本功,有效铺垫。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不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时郑老师先出示两组口算练习,我个人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常规的训练为这一课学习退位减法做了巧妙的铺垫。
第一组口算是这样的:13-8 10-5 14―5 16―715―8 14―7 17―8 16―9。
在探索210—185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然想到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作10,加上个位的0,是10—5=5。
又比如335—185时,学生做十位的3不够减8,向百位借1作10,加上十位的3,是13—8=5。
学生在这里的退位减法都需要运用口算,而且是必须很熟练。
第二组口算练习是11―1―8 17―1―8 13―1―9 17―1―7 14―1―7 12―1―2。
这组练习就更有必要了,把学生在退位减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暴露在前面,让学生有了一个明显的印象,对他们下面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335—185,十位的3不够减8,向百位借1作10,加上3是13,因为刚才被个位借了1,所以十位上是13—1—8=4。
在做笔算时,扎实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
“磨刀不务砍柴功”,在这单元每天都会坚持这样的常规训练,潜移默化中感染每一个学生。
-退位减-评课
评课活动记录表
课 题退位减授课人
时 间2016年9月20日地 点二(10)班主持人评课人
评课过程记录1、 复习导入时鼓励每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自
信,加深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的印象,并能很好的引导出新课内容;
2、 课堂上老师时刻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反复说明
在列竖式时的横线需要用直尺,并反复要求学生用直尺。
在书写过程中规范书写竖式的方法和步骤;
3、 本堂课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退位减法计算的方法,
老师在黑板上先演示退位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提及每一点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去黑板上作答,有错误的及时订正,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并规范退位减的笔算,体会退位减的借位。
最后使大部分学生掌握了退位减的方法。
4、 课堂小结总结了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100以内退位减法评课稿
100以内退位减法评课稿
1、准确把握教学的知识点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算理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中,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和从个位算起的优越性。
2、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重在探究算法。
教师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探索过程,比如教学例题列出算式,允许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这时的探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即个位不够减,怎么办?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体会退位的过程。
个位上0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
教师还要求学生在交流计算的过程,从而加深对退位减法的算理。
3、加强数学语言和估算意识的培养。
通常一个问题提出以后,对于第一个孩子的回答,老师要给与正确的导向,尤其注意完整地叙述,这样可以让后来回答的孩子有个明确的方向。
估算60-35的结果是二十几还是三十几。
在探究完算法后,教师再次强调退位减法的计算结果不能只看十位数字。
二年级数学《退位减》听课心得评课记录
二年级数学《退位减》听课心得评课记
录
《隔位退位减》听课反思
千以内数的隔位退位减是减法笔算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情况,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师教学通过复习、操作等形式进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新课前,朱老师出示一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复习题,让学生算一算、说一说笔算时注意什么,由此引出新课。
新课教学中,教师由情境导入,让学生先列出算式204-108,再要求学生尝试算一算,想一想与前面学习的退位减法有什么不同,当学生计算时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拨计数器来理解算法。
教学完例题,教师乘热打铁出示试一试1000-537,让学生板演计算过程,板演的形式直接直观,让有些不理解算法的学生一下子就看清楚如何计算了。
教学过程中,朱老师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探索过程,比如教学例题列出算式,允许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这时的探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即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而十位上是0,教师趁势让学生思考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无1可退,怎么办?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操作,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
个位上4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
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
在学生拨算珠之后,教师还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过程的认识。
隔位退位减的算理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朱老师在教学时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细心地与学生一起探索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州小学贺彩红
王老师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她的教学有以下亮点:。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容易被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如做游戏、听故事、竞赛等激起学习的兴趣。
因此,本课教学本着上述思想,通过创设让学生游览数学王国的童话情境,将学生带到了新奇的学习活动之中。
并在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培养了学习能力,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二,在探索合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和试教时处理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整理的过程,每个四人小组一套算式卡片,在合作中,根据你发现的规律来把这些算式排排队。
我认为,如果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说出为什么这么排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现了规律。
如果给学生一个现成的表格,或者根据规律来把表格补充完整,这样就是把学生的思维框住了,发现表格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所服务。
第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20以内退位减法和加法一样,共有36道题。
小精灵的问题,可让学生感受从多角度看减法表。
王老师在讲课时,个别学生开小差。
今后,加强课堂组织,多激励,多板演,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