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士如何应对患者的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
护士如何应对患者的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摘要患者的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是护士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介绍护士如何应对患者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包括提高自身意识、寻求支持和资源、建立安全措施以及与相关机构合作等方面。
1. 引言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一员,常常需要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
其中,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是一种常见但却具有挑战性的情况。
护士在应对这些问题时,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应对患者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提高自身意识护士应该加强对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需要了解家庭暴力和虐待的定义、类型、症状以及影响,以便更好地识别和干预这些问题。
同时,护士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敏感度和观察力,注意患者及其家属的言行举止,察觉到可能存在的家庭暴力和虐待线索。
3. 寻求支持和资源在应对患者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时,护士可以积极寻求支持和资源。
这包括与其他护士和医生进行沟通和分享,寻求心理咨询和辅导,以及利用社区和相关机构的帮助。
护士可以建立起一个专业的支持网络,以便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4. 建立安全措施护士需要为自己和患者建立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应对可能的暴力和虐待行为。
这包括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学习和使用自卫技巧,了解紧急呼救程序,并建立和执行安全计划。
护士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且有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5. 与相关机构合作护士与相关机构的合作是应对患者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护士可以与社会工作者、律师、警察等专业人士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干预计划。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帮助护士更好地应对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
结论护士面对患者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时,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通过提高自身意识、寻求支持和资源、建立安全措施以及与相关机构合作,护士可以更好地应对患者家庭暴力和虐待问题。
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创伤与康复策略
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创伤与康复策略家庭暴力是一种普遍存在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无论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是精神上的创伤,家庭暴力都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创伤以及他们康复的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家庭暴力如何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创伤。
家庭暴力可以破坏受害者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内疚和自责的情绪。
长期遭受虐待会导致他们失去信心和希望,并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和愤怒等负面情绪。
受害者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绝望,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这些心理创伤不仅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还可能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帮助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走出心理创伤,重建他们的生活呢?首先,重建受害者的自尊心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可以通过倾听和理解受害者的经历来帮助他们恢复自尊心,并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自己和他人的信心。
通过互动交流和建立支持体系,受害者可以逐渐恢复内心的力量。
其次,为受害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家庭暴力受害者通常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因为他们可能害怕寻求帮助或担心遭受报复。
因此,我们需要向他们传递温暖和关怀的信息,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此外,与其他受害者分享类似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互相理解和支持的社群。
同时,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教育和技能培训也是重要的康复策略。
受害者需要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理负面情绪,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培养积极的心理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最后,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对于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关的组织和机构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服务,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住所和经济支持。
同时,教育公众,倡导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可以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理解给受害者。
总之,家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了深刻的心理创伤,但我们可以通过重建他们的自尊心和信心,提供情感支持,提供心理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提供社会支持来帮助他们康复。
家暴对受害者的心理康复与支持
家暴对受害者的心理康复与支持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身体、性别、经济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
这种形式的暴力不仅对受害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更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与支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
受害者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常常感到无助、恐惧和自卑。
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可以帮助他们缓解这些负面情绪,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他们可以倾听受害者的经历,帮助他们重建自我价值感,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和恐惧。
其次,建立支持群体。
许多受害者感到孤立和被遗弃,因为他们害怕被他人指责或者家庭成员的威胁。
建立一个相互支持的群体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爱,并与其他人分享彼此的经历。
这样的群体讨论可以帮助受害者增强他们的内心力量,并从其他成员的支持和鼓励中获得力量。
第三,加强法律保护和教育。
家庭暴力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
政府应该加强对家暴行为的惩治力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使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此外,通过教育公众关于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可以提高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倡导更多人必要时挺身而出,援助受害者。
第四,改善福利保障。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供相应的福利和补助,以帮助受害者重建他们的生活。
这些福利可以包括经济支持、安全住所、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援助,以确保受害者能够摆脱对施暴者的依赖,并独立地生活。
最后,提供职业培训和择业帮助。
由于家庭暴力可能导致受害者失去工作或无法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提供职业培训和择业帮助非常重要。
这有助于他们重新获得经济独立性,并为未来建立稳定的财务基础。
总结起来,对于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与支持,我们应该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建立支持群体、加强法律保护和教育、改善福利保障,以及提供职业培训和择业帮助。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受害者重建自信与希望,摆脱暴力的阴影,重返自由、健康、有尊严的生活。
家暴对受害者的心理治疗与康复需求
家暴对受害者的心理治疗与康复需求在家暴对受害者的心理治疗与康复需求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议题。
I. 家暴的定义和影响家暴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通过控制、威胁或实施暴力行为来伤害另一方的行为。
家暴对受害者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交功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心理层面,受害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问题。
II. 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家暴受害者经历了长期的精神虐待和身体上的伤害,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治疗以促进康复。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受害者重建自尊心、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恢复情感健康以及减轻不适症状。
III. 心理治疗方法1. 心理评估:初次会面时,心理专家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受害者的具体经历、受伤程度以及心理症状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2.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受害者的故事,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环境,帮助其逐渐恢复对他人的信任,并重塑自我认知。
3.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受害者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树立正面的自我形象,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4. 创伤后心理治疗:对于经历了家暴的受害者来说,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常见的问题。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重现、化解和引导等技术帮助受害者处理创伤经历,减轻相关症状。
IV. 康复需求1. 家庭支持:家暴受害者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和加速康复过程。
2. 友谊支持:社交支持对于康复也非常关键,受害者可以通过参加支持小组、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等方式建立新的支持网络。
3. 法律援助:受害者有权利获得法律援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制止家暴行为,并追求公正与正义。
4. 职业辅导:对于经济依赖于施暴者的受害者来说,职业辅导和培训可以帮助他们独立生活,摆脱家暴的困扰。
V. 心理治疗的挑战治疗家暴受害者并不容易。
受害者可能感到羞耻、自责或害怕报复,导致不愿意寻求帮助或接受治疗。
此外,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文化差异和性别敏感问题。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心理康复的支持措施
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心理康复的支持措施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性、心理上的暴力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受害者恢复心理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支持措施。
本文将从心理咨询、庇护所、法律保护等方面,介绍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支持措施。
1.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帮助受害者理解和处理自己经历的家庭暴力的关键环节。
心理咨询师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倾听的角色,帮助受害者表达内心深处的情绪和反思,从而缓解他们的恐惧和愤怒。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还可以根据受害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关心理调适技巧和行为建议,帮助受害者恢复信心、重塑自我形象,并学习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2. 庇护所庇护所是一个保护受害者逃离暴力环境、获得安全庇护和支持的地方。
庇护所提供临时住所、食物、医疗和法律援助等基本需求,并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群体辅导和职业培训等综合支持服务。
在庇护所中,受害者能够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策略,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情感上的支持。
3. 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制止家庭暴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受害者恢复心理健康的基础保障。
通过法律保护,受害者可以寻求法律的支持和保护,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并打击施暴者的行为。
法律保护措施包括申请保护令、警察援助、报案和起诉等,这些措施不仅能为受害者提供保护,还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摆脱暴力的阴影。
4. 自助与互助机构自助与互助机构是由经历家庭暴力或专业人士组成的组织,旨在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康复和社交支持。
这些机构设有免费的咨询热线,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和座谈会,为受害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
通过参与自助与互助机构的活动,受害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困境,并与其他受害者建立联系,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5. 教育与宣传教育与宣传是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认知度的有效途径。
通过在学校、社区和媒体上开展反家庭暴力的教育宣传活动,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提醒人们及时发现和干预家庭暴力事件。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心理护理措施及经验探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心理护理措施及经验探析目的: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心理护理措施及经验的探讨分析。
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80例因外伤致骨膜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愈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統计学意义。
结论:给予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鼓膜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标签:外伤性;鼓膜穿孔;心理护理;临床疗效外伤性鼓膜穿孔是由外力作用导致,如不及时救治,会使患者的听力受到影响甚至丧失,严重者危及生命。
而这种情况一般是由意外或他人损伤造成,患者发病突然,心中难免愤懑、焦躁,这些不良心理会影响患者后期治疗顺利开展,因此,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给予心理方面的护理是极其必要的。
本次研究对来我院的因外伤致骨膜穿孔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自我院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80例因外伤致骨膜穿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均在19~36岁之间,平均年龄(25.6±1.5)岁。
所有患者中,35例意外事故损伤,拳击损伤24例,噪音冲击损伤21例。
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定期进行检查和复诊,嘱咐患者定时服用抗感染药物,保持外耳道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外耳道进水,引起逆行感染。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睡觉时避免压迫患耳,避免用力吹气,时刻注意患者症状。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发病急、又有耳鸣、耳聋现象,患者难免出现多种负性心理,如恐惧、悲观、焦虑、烦躁等。
给患者的工作或学习上带来不便,产生心理压力,导致环境和生活上的极度不适应;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缺乏疾病健康知识,担心鼓膜穿孔所带来的种种后遗症。
关爱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疏导与社会支持
关爱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疏导与社会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家庭暴力的存在,对于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关注和关爱也日益增加。
然而,关注和关爱并不仅仅是提供物质援助和法律保护,更重要的是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本文将从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两个方面浅谈如何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一、心理疏导1、心理反应与精神创伤家庭暴力受害者在经历了家庭暴力之后,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比如焦虑、恐惧、愤怒、自责、失落、无助等。
这些反应既可能是当下的,也可能是持续的。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让人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比如躯体疼痛、头疼、失眠、抑郁等。
精神创伤对人的生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会出现压力紊乱、逃避现实等不良的行为,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想法。
2、关注和理解对于这些心理反应,理解和关注是非常必要的。
理解受害者的感受和情绪可以减少他们在精神上的痛苦,而关注和询问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状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寻找改善的方法。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地给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因为这个过程是探索性的,需要让受害者从内心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改变自我认知和行为在心理疏导中,我们需要鼓励家庭暴力受害者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这包括改善自我认知、消除自我负面评价、设立更加合理的目标,以及寻求心理治疗和咨询等。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渐地改变和适应。
二、社会支持1、寻找支持网络家庭暴力受害者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支持网络,这一网络可以包括家人、朋友、社会工作者等。
这些人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援助,也可以帮助受害者提供合适的信息和咨询。
甚至,如果受害者需要,这些人可以提供住宿、食物和心理治疗等支持。
在此基础上,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逐渐地恢复自信和自尊。
2、政府机构和组织政府机构和相关组织也可以提供一些支援和资源。
这些机构可以为受害者提供一些法律帮助、咨询和诊所服务。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心理护理措施分析发表时间:2016-10-20T14:08:21.2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1期作者:张丽霞[导读] 对外伤性鼓膜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且治疗效果显著。
江西省武宁县人民医院江西武宁:332300[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心理干预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其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自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我院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被护理之后的总体满意度。
结果:进行基础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3.1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7.11%,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外伤性鼓膜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且治疗效果显著,可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伤性鼓膜穿孔;心理护理措施;效果;外伤性鼓膜穿孔指的是耳朵受到外界的声音刺激,外界的空气猛烈震动产生气流冲击迅速传到外耳道内导致鼓膜破裂,鼓膜破裂之后患者会感到疼痛、耳鸣、甚至听力立刻减弱并且伴随少量出血[1],外伤性的鼓膜多由于意外造成所以患者的心理常有愤懑、抑郁的不良情绪,会影响正常的治疗质量与进度;鼓膜是中耳传音系统主要且重要的组成部分,缺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所在医院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病人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3±0.5)岁;爆炸性损伤的有8例,掏耳方式不当导致的有15例,拳击或者掌抡导致的20例,车祸导致的1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19例,男性患者25例;年龄在21~49岁,平均年龄为(33±1.5)岁;由于鞭炮冲击的爆炸性损伤的有12例,掏耳方式不当导致的有19例,受到拳击或者掌抡导致的有14例;患者在受伤之前均未有中耳炎病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鼓膜穿孔原因等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①患者均经过我院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给予的判断并且辅以电测听检查或者声抗阻检查确诊为外伤性鼓膜穿孔。
家暴中的受害者的心理解读与情绪调整
家暴中的受害者的心理解读与情绪调整家庭是一座温暖的港湾,然而,在某些家庭中,暴力成为了家庭的一部分,给受害者带来了深刻的心理伤害。
本文将探讨家暴中的受害者的心理解读与情绪调整,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一、心理解读1.1 自责和羞耻感受害者常常会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包括自责和羞耻感。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认为自己是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然而,这种解读是不准确的,家暴并不是受害者的错,而是施暴者的控制和不良行为。
1.2 恐惧和焦虑家暴使受害者陷入持续的恐惧和焦虑中。
受害者可能害怕再次发生暴力行为,焦虑可能会影响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由于长期受到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他们对未来感到不安,担心自己无法摆脱暴力的困境。
1.3 自尊和自信受损受害者在家庭暴力中遭受到的侮辱和虐待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他们可能产生悲观消极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缺乏成就感和自豪感。
这种心理解读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
二、情绪调整2.1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受家暴的受害者来说,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至关重要。
心理专家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解读并调整心理上的问题。
通过专业的指导,受害者可以更好地面对困难,减少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2.2 提高自我意识受害者需要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有权利脱离暴力和追求幸福。
他们应该明确告诉自己,家庭暴力是不可接受的,而且他们值得拥有一个健康和平的生活。
自我意识的提高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受害者角色,重新塑造自己的人生。
2.3 建立支持网络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是治愈的一部分。
受害者可以寻找其他家暴受害者或志愿者组织,参与支持小组和互助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关爱和理解,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使他们逐渐恢复信心并重建社交网络。
2.4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情绪管理对于受害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学习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等。
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患者的心理护理
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患者的心理护理鼓膜如遇到外界空气猛烈震动发生爆震波和气流冲击时,即可迅速传至外耳道内使鼓膜破裂[1],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耳鸣、听力下降及耳深部痛[2],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听力丧失,继发感染等,危机到患者生命。
而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的患者对突如其来的创伤感到恐惧、悲观,加了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不甚了解,其心理反应表现更为强烈。
我科于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了该类患者78例,经过我们对其采取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患者78例,男28例,女50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2.4岁,县城32例,农村54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62例,高中以上24例。
临床检查显示有明显穿孔,有18例保守治疗,有60例鼓膜修补术。
2 心理特点近年来因纠纷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心理护理己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3]。
本组病例以暴力致掌击伤为多见,妇女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己是一个社会和公共卫生乃至精神医学问题[4]。
患者多为平时性格内向或长期受到家庭暴力被打后情感和身体受到双重伤害而产生的恐惧、焦虑、紧张、自卑和孤僻等负性不良情绪。
2.1恐惧、焦虑心理因暴力事件的突发性,患者没有心理准备,在瞬间丧失心理应对能力。
经受出血、疼痛,听力下降等感官不良刺激,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恐惧,表现为惊慌失措、紧张,情绪不稳定。
担心术后功能是否能恢复,更担心对未来的家庭婚姻、社交、考学、提干、生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疾病健康教育知识,迫切要求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2.2极度缺乏信任心理该类患者多为平时性格内向或长期受到家庭暴力被打后,情感和身体受到双重伤害而带来的恐惧、紧张、害怕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不容易相信别人。
多不能理解治疗及手术的重要性和忍受治疗的痛苦而拒绝治疗。
2.3怨恨、悲观矛盾心理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所带给患者的心理创伤较其受伤的更为重要。
家暴中的受害者的自我调适与心理保护
家暴中的受害者的自我调适与心理保护在家庭中发生家暴是一种极端痛苦的经历,它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受害者在这种环境下常常感到无助、恐惧和绝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害者仍然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自我调适和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家暴中受害者的自我调适与心理保护。
首先,受害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情况是不正常的,并明确表达拒绝接受家暴的态度。
他们可以寻求帮助,例如向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倾诉。
与他人分享他们的苦衷和痛苦将有助于减轻内心的压力,并获得支持和鼓励。
其次,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辅导师将提供一个安全、保密和有益的环境,让受害者能够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思绪和情绪。
心理辅导师将帮助受害者认识到家暴不是他们的错,并提供妥善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家暴带来的各种问题。
另外,寻找支持群体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调适和心理保护方式。
加入家暴受害者支持群体,可以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分享经验,并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在这样的群体中,受害者可以感受到她们不是孤立无援的,找到帮助和支持的途径。
此外,家暴中受害者需要学会积极的应对策略,以自我保护和维护自己的安全。
他们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寻求保护令,并与执法机构合作,确保自己和家庭成员的身体安全。
受害者还可以学习一些自卫术或技巧,以便在危险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
此外,受害者在自我调适和心理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身心健康。
他们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减压的方法,如冥想、瑜伽、慢跑等。
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受害者在家暴中需要坚守信念,保持希望和信心。
他们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并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一个安全和健康的环境。
建立一个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受害者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总之,在家暴中成为受害者是一种非常艰难和痛苦的经历,但受害者仍然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自我调适和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如何处理家庭暴力幸存者的心理建议
如何处理家庭暴力幸存者的心理建议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受害者来说,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对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家庭暴力的幸存者,如何有效处理心理问题,重建自我,走出阴影,重新获得幸福生活呢?本文将就此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并分享心理辅导的有效方式。
1. 接受并面对情绪在处理家庭暴力的心理问题时,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并接受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委屈。
这不仅能够帮助幸存者释放压抑的情绪,也能够促进情绪的疗愈。
建议家庭暴力幸存者可以通过书写日记、绘画、听音乐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治疗的协助,获得更深层次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2. 寻求社会支持家庭暴力幸存者在经历了家庭暴力之后可能会感到无助和孤独,因此,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身边的亲友、朋友以及专业社会工作者都可以成为家庭暴力幸存者的支持系统。
通过分享经历、倾诉心声,幸存者可以得到理解和鼓励,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同时,参加相关的康复团体和心理辅导活动也能够提供一个公开、安全的交流环境,在此过程中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3. 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家庭暴力的经历往往会对幸存者的自我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对于康复非常重要。
幸存者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形象,包括衣着、发型等外表,从而增强自信心,重建自我价值感。
此外,通过制定个人目标,努力实现目标,也能够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
建议幸存者可以与心理咨询师合作,并制定个人成长计划,逐步实现自身的目标。
4. 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策略家庭暴力幸存者通常会在面对负面情绪时陷入困境,因此,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策略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幸存者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自己平静下来。
此外,通过参加运动、音乐疗法等活动,也能够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幸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培养乐观情绪也是重要的心理调适策略。
家庭暴力如何帮助受害者恢复心理健康
家庭暴力如何帮助受害者恢复心理健康近年来,家庭暴力问题愈发突出,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对于受害者来说,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痛苦经历、积极寻求帮助和适当的心理治疗是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健康恢复方式。
一、了解受害者心理需求对于受害者来说,被暴力伤害后内心充满恐惧、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难以独立摆脱心理困境。
因此,首先需要了解受害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温暖的支持和充分的理解。
其次,家庭暴力受害者在伤害后常常感到自卑和羞愧,他们需要被告知暴力不是他们的责任。
同时,他们也需要恢复自信,重新树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心理专业人士可以通过赞美受害者的优势和强项,帮助他们摆脱受害者角色。
二、提供安全的环境为受害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恢复至关重要。
这包括在离婚或分居时提供住房安排,确保他们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此外,他们还需要在心理和情感上感到安全,可以通过与亲友的沟通、寻求专业咨询等来实现。
三、心理治疗与咨询心理治疗是帮助受害者恢复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心理专业人士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受害者重建内心平衡。
此外,提供适当的咨询服务也能够帮助受害者理解和处理他们所经历的复杂情绪。
四、康复小组和支持群体康复小组和支持群体是受害者恢复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这些小组提供了一个倾诉和分享经历的安全空间。
成员可以相互支持、交流彼此的经验,并得到来自其他受害者和专业人士的安慰和指导。
五、自我疗愈方法自我疗愈方法是受害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方法,以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
这些方法包括运动、音乐疗法、冥想、艺术创作等。
通过这些自我疗愈方法,受害者能够找到情感宣泄的出口,获得情绪的平衡和内心的安慰。
六、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机制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机制是帮助受害者重建安全感和恢复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
加强法律保护力度,保证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引导他们学习自我保护的技巧与方法,增强他们的非暴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护理诊断及目标
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护理诊断及目标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环境中,一个成员对另一个成员实施身体、心理或性侵犯和虐待的行为。
这些行为往往造成受害者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认识到家庭暴力受害者的特殊需求,并制定适当的护理诊断和目标,以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安全。
本文将针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护理诊断及目标展开讨论。
一、身体损伤护理诊断:身体损伤目标:预防和治疗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身体损伤家庭暴力往往伴随身体伤害,包括刀伤、烧伤、骨折等。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评估和处理伤口,确保受害者的伤势得到妥善治疗。
预防再次受伤的措施包括提供安全居住环境、帮助受害者寻找庇护所、加强家庭暴力预防宣传等。
二、心理创伤护理诊断:心理创伤目标:支持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护理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受害者缓解痛苦,重建自尊和信任。
鼓励他们参加心理康复活动,如支持小组、艺术治疗等,以促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
三、社交隔离护理诊断:社交隔离目标:帮助家庭暴力受害者恢复社交联系家庭暴力使得受害者在亲友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遭受断裂和隔离。
护理人员应帮助受害者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提供资源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恢复社交联系。
这包括鼓励受害者参加社区活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就业机会等。
四、经济困境护理诊断:经济困境目标:帮助家庭暴力受害者解决经济困境家庭暴力常常使受害者陷入经济困境,无法独立维持生计。
护理人员应了解受害者的经济状况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这包括帮助受害者申请经济援助、就业培训、提供职业咨询等,以帮助他们重建经济独立性。
五、安全风险护理诊断:安全风险目标:提供安全保护措施,减少受害者的安全风险家庭暴力受害者常常处于安全风险之中,可能继续受到施暴者的威胁。
护理人员应提供安全咨询和保护措施,如告知受害者相关法律保护、提供紧急避难所、协助制定安全计划等。
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主动与警方和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确保受害者的安全。
家暴中的受害者的心理恢复与自我重建
家暴中的受害者的心理恢复与自我重建家暴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
家暴受害者不仅需要身体上的康复,更需要进行心理恢复与自我重建。
本文将从心理恢复的过程、重建自信与自尊等方面探讨家暴受害者的心理恢复与自我重建。
一、心理恢复的过程家暴受害者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往往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创伤,如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
他们需要经历一定的心理恢复过程来逐渐恢复健康的心态。
以下是心理恢复的一般过程:1. 接纳现实:受害者需要正视自己所经历的暴力行为,并认识到这并非自己的错。
接纳现实是迈向康复的第一步,也是摆脱自责和负面情绪的关键。
2. 寻求支持:受害者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倾诉和咨询,释放内心的压力,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3. 建立安全感:对于遭受家暴的受害者来说,重新建立自己的安全感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寻找安全的人际关系,如家人、朋友或咨询师,建立一个稳定、有助于康复的环境。
4. 重新建立自我认知:家暴往往使受害者产生对自己的负面认知,认为自己无能或不值得被爱。
在心理恢复的过程中,受害者需要逐渐改变这种认知,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5. 恢复信任:家暴使受害者对他人产生了不信任感,尤其是对异性和亲密关系的信任。
受害者需要通过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和心理咨询的帮助,逐渐恢复对他人的信任。
二、重建自信与自尊家暴往往导致受害者失去自信和自尊,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无力和失去人际交往的能力。
重建自信与自尊对于受害者的心理恢复和自我重建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建自信与自尊的方法:1. 建立积极的内对话:受害者应该培养积极的内对话,告诉自己“我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等肯定自己的话语,逐渐改变负面自我评价。
2. 寻找并发展自己的优点:受害者可以思考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寻找机会去发展和展示这些优点,逐渐增强自信心。
3. 设立小目标并逐步实现:受害者可以设立一些小目标,逐步实现这些目标,每次成功都可以增加自信心,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护士在心理创伤护理中的支持与指导
护士在心理创伤护理中的支持与指导心理创伤是一种心理上严重的伤害,往往是由于暴力事件、自然灾害、战争等极端或震撼性的事件引起的。
在这些事件中,受伤者可能会面临丧失、痛苦、恐惧和无助等多种负面情绪。
作为护士,他们在心理创伤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一、观察与评估在心理创伤护理中,护士首先需要进行观察与评估。
他们应该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护士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帮助他们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倾听与沟通在支持与指导过程中,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陈述,并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尊重。
护士应该通过积极的非言语和言语沟通技巧,传递同理和支持的信息。
通过有效的沟通,护士可以帮助患者表达并化解内心的负面情绪。
三、情绪管理与应对策略护士在心理创伤护理中还需要帮助患者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
他们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调节情绪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正面思考。
此外,护士还可以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运动和娱乐活动,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四、提供教育与信息护士在心理创伤护理中也要提供相关的教育和信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心理创伤。
他们可以向患者解释和讨论对创伤的理解,提供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可能的心理反应的信息。
此外,护士还可以指导患者了解适当的自助资源和支持机构。
五、关注系统和社区支持除了个体护理,护士还应该关注系统和社区支持。
他们可以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社工和志愿者合作,提供完整的护理团队,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支持。
此外,护士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制定和改善心理创伤护理的政策和实践。
六、自我护理和培训在提供支持与指导的同时,护士也需要注重自身的自我护理和培训。
由于心理创伤护理工作的挑战性和潜在的应激性,护士应该学会应对职业倦怠和情感疲劳。
他们可以通过定期参加培训课程和与同事分享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心理创伤护理中,护士的支持与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暴力探索相关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
家庭暴力探索相关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环境下,一个成员对另一成员(通常是伴侣或子女)施加身体、经济、情感或性上的虐待。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索家庭暴力与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家庭暴力与受害者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经常遭受心理压力、恐惧和焦虑。
他们可能感到无助和自责,产生抑郁情绪,并对未来失去信心。
长期暴力会导致受害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包括重复梦魇和回忆、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家庭暴力与施暴者心理健康问题施暴者通常有着焦虑、抑郁、自卑、爆发性和控制欲等心理问题,家庭暴力往往是其心理问题的表现。
他们可能因为自身压力和情绪问题而将其转嫁给家庭成员。
然而,施暴者往往在行为后会感到内疚和自责,这也会加剧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解决家庭暴力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宣传以及社会媒体的普及,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
2. 强化法律保护:各国政府应加强法律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大对家庭暴力的打击力度,确保受害者可以获得法律支持和保护。
3. 建立支持机构:应建立专门的支持机构,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庇护场所等服务,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4. 心理治疗:受害者和施暴者都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解决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治疗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处理自身情绪,重建自我价值感,并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5. 经济独立:经济依赖是导致受害者难以逃脱暴力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给予受害者经济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获得经济独立,摆脱家庭暴力的困境。
结论: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影响着施暴者自身的心理健康。
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强化法律保护、建立支持机构、心理治疗和经济独立等措施,我们可以解决家庭暴力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受害者走出困境,重建健康的家庭关系。
青少年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
青少年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暴力是一种对身心产生严重伤害的行为,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
青少年本身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他们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时,其心理健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因此,帮助青少年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问题,介绍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并提供有效的心理康复方法。
一、心理康复的重要性1. 引言青少年家庭暴力受害者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常常面临许多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愤怒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更可能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心理康复是帮助他们重建正常生活的重要步骤。
2. 心理康复的目标心理康复的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家庭暴力受害者恢复心理健康,重建自信,并提供应对家庭暴力后的适应策略。
通过心理康复,他们可以减轻心理困扰,改善自我形象,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全面的发展。
二、心理康复方法1. 寻求专业帮助寻求专业心理师的帮助是心理康复的首要步骤。
专业心理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催眠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受害者了解自己的内心和情感,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心理师还可以教授情绪管理策略,帮助受害者更好地应对家庭暴力后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
2. 参加心理康复小组心理康复小组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受害者能够与其他受害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通过与群体内的其他人交流,受害者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并从中收获力量和勇气。
参加心理康复小组还可以促进受害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鸣,从而加速他们的心理康复进程。
3.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青少年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进行适度的运动,并且避免滥用药物和酒精。
这些健康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身体状况,增强内心的稳定感,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4.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可以帮助青少年家庭暴力受害者调节内心的焦虑和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3-05-20T08:28:52.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杨秀芳曾俊喜杨璐[导读] 近年来因纠纷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心理护理己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秀芳曾俊喜杨璐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钦州 53509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66-02 鼓膜如遇到外界空气猛烈震动发生爆震波和气流冲击时,即可迅速传至外耳道内使鼓膜破裂[1],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耳鸣、听力下降及耳深部痛[2],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听力丧失,继发感染等,危机到患者生命。
而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的患者对突如其来的创伤感到恐惧、悲观,加了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不甚了解,其心理反应表现更为强烈。
我科于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了该类患者78例,经过我们对其采取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治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患者78例,男28例,女50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2.4岁,县城32例,农村54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下62例,高中以上24例。
临床检查显示有明显穿孔,有18例保守治疗,有60例鼓膜修补术。
2 心理特点
近年来因纠纷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心理护理己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3]。
本组病例以暴力致掌击伤为多见,妇女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己是一个社会和公共卫生乃至精神医学问题[4]。
患者多为平时性格内向或长期受到家庭暴力被打后情感和身体受到双重伤害而产生的恐惧、焦虑、紧张、自卑和孤僻等负性不良情绪。
2.1恐惧、焦虑心理
因暴力事件的突发性,患者没有心理准备,在瞬间丧失心理应对能力。
经受出血、疼痛,听力下降等感官不良刺激,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恐惧,表现为惊慌失措、紧张,情绪不稳定。
担心术后功能是否能恢复,更担心对未来的家庭婚姻、社交、考学、提干、生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疾病健康教育知识,迫切要求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2.2极度缺乏信任心理
该类患者多为平时性格内向或长期受到家庭暴力被打后,情感和身体受到双重伤害而带来的恐惧、紧张、害怕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不容易相信别人。
多不能理解治疗及手术的重要性和忍受治疗的痛苦而拒绝治疗。
2.3怨恨、悲观矛盾心理
家庭暴力致鼓膜穿孔所带给患者的心理创伤较其受伤的更为重要。
虽然患者住院时间不是很长,但这段时间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较为明显,表现为容易激怒,情绪冲动,反复沉于报复和愤怒中,时而又觉得自己家庭暴力后的悲观情绪,每个病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伤感历程,有着矛盾复杂的心理。
2.4渴求、依赖心理
长期受到家庭暴力被打后患者好于面子又难向他人倾诉。
患者因环境陌生、人际关系生疏、社会角色的改变及疾病的折磨等因素,急需得到医护人员的理解和重视
3 心理护理
入院期间的心理护理
3.1消除恐惧焦虑心理评估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从临床观察患者普遍存恐惧、焦虑、紧张。
寻找机会利用各种方式多与患者交谈让他倾诉心中的原委,及时了解鼓膜穿孔的发生原因、发生时间,鼓励理解他们。
全面了解病情和心理所需,用热情的态度和真诚的语言,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性格差异及情绪状态时刻为患者着想,给予情感支持,使他们消除失助、自怜、依懒心理,增强自信心。
注意保护病人的稳私,使患者随时有家属陪伴,以减轻病人的恐惧焦虑心理。
3.2教会病人实现自我价值观一是要提高家庭弱势群体的经济、社会地位,这才是反家庭暴力的物质基础;二是要提高家庭弱势群体“自尊、自信、自主、自强”的观念,增强家庭弱势群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三是要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增强依法解决家庭矛盾的能力,家庭弱势群体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暴抗暴意识。
四是家庭成员要树立人权平等意识,建立和睦、文明、团结的家庭关系。
3.3加强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教育护士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缓解家庭关系,以宣传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防止家庭暴力事件的再次发生。
在家庭内要发扬民主,借助教育、舆论的力量,倡导良好的婚姻道德风尚等以制止和消除家庭暴力。
4 专科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
4.1要想患者配合治疗,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很重要。
护士热情主动介绍专科技术水平及医护人员的情况,以赢得患者的信赖,消除其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外伤性鼓膜穿孔较小3-4周可自行愈合,一般多无感染,因此可避免手术治疗,让其自行愈合。
观察患耳有无出血及出血的量,有无溢液或流脓,教会正确擤鼻方法,以防鼻咽部的感染。
告知患者3周内外耳道不可进水和滴药,避免感冒,忌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噪音环境。
4.2手术前普遍存在着担忧、恐惧和缺乏对手术相应的配合常识。
需要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尽量能向病人和家属说明受伤的情况、部位、严重程度、将要采取的医疗和护理措施、可能的预后等,如不及时给予治疗,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连硬化,听力会进一步下降[5]。
保养不当可造成感染引起化脓性中耳炎而反复迁延不愈[6]。
使病人和家属理解,以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
术后观察耳部是否有出血流脓,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耳道填塞的碘仿纱一般于2周后取出。
告知患者填塞的目的及意义,避免自行拔出,避免感冒、用力擤鼻、咳嗽、打喷嚏,以免修补鼓膜的硅胶片或棉片脱落,导致手术失败。
5 体会
随访3~6个月,78例患者通过医生的治疗和护士的精心护理,患者情绪稳定,掌握疾病的治疗、预防及自护知识,不适感降到最低或消失,对生活充满信心.有效预防外耳道及中耳感染恢复得实用听力,减少伤残率。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日益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7]。
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电视剧让我们振憾,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在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单一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郭莉,席恺,外伤性鼓膜穿孔部位与愈合时间的关系,中国实用医学,2012,7(5)102.
[2]苏振忠.耳鼻喉创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
[3]王静.头面部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 25(1):96-98. [4张亚林,曹玉萍,家庭暴力与精神卫生.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33-243.
[5]李伟东.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112-113.
[6]王自胜;李建瑞耳内镜下大蒜片修补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87-88.
[7]钱宏.提升护士心理素质的路径.江苏医药,2011,37(18):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