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护理学基础实验课

合集下载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护理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为护理学专业学生提供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护理理论、实践和技术,并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 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 掌握基本的护理实践技能,如体温测量、心率测量等;3. 理解护理学在不同临床环境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护理伦理和职业素养;5.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护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护理学的定义、范畴和核心理论,如护理过程、护理模式等。

2. 基本护理技能:包括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床位护理等基本的护理技能和操作。

3. 护理实践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护理学在不同病例中的应用和实践。

4. 护理伦理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伦理意识和职业操守。

5. 沟通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与病人、家属以及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讲义,向学生传授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技能实训: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

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实践中。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实实践:安排学生到临床实岗位进行实践,加强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研究情况的监测和考核,评价方法包括: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考核:通过模拟实训和实考核,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报告和病例分析:要求学生撰写相关报告和病例分析,展示对护理学理论应用的理解和能力。

4. 考试评估: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以上为《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的内容提纲,具体教学细节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护理学基础教案

护理学基础教案

护理学基础教案教案:护理学基础教学目标:1. 理解护理学基础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各个方面,包括患者观察、体温测量、心率测量等。

3. 培养学生的护理学基本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护理学基础概述- 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观- 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患者观察与评估- 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观察方法- 患者意识状态的评估- 患者视听觉功能的评估3. 体温测量- 体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体温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体温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4. 心率测量- 心率的定义和意义- 心率的测量方法和常见心律失常- 心率异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授护理学基础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或模拟的患者案例,培养学生观察和评估患者的能力。

3.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临床实习中,让学生亲自操作体温计和心率仪器,掌握测量技巧。

4.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表现。

3. 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教学资源:1. 护理学基础教材。

2. 实验室设备和模拟患者案例。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医疗机构的护理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护理学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或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的重要性有了较好的认识,并掌握了相关的观察和测量技巧。

然而,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是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时间有限,希望能更多地与学生互动,提高实践能力。

《护理学基础》授课计划

《护理学基础》授课计划

《护理学基础》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护理学基础理论和护理技能两部分,其中护理学基础理论包括护理学概述、人体结构与功能、护理伦理、护患沟通等;护理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常见疾病的护理、急救与危重症的监护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2.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3. 具备分析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4.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周:护理学概述、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1. 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史和现状;2. 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知识;3. 护理工作的基本范畴和要求。

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讲授+PPT展示;2. 实验教学:参观医院或模拟实验室,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第二周:护理伦理与护患沟通教学内容:1. 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2. 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3. 患者的权利和护士的职业责任。

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讲授+案例分析;2. 实践教学:模拟练习护患沟通技巧。

第三周:基础护理技术(一)教学内容:1. 生命体征监测;2. 饮食与排泄护理;3. 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PPT展示+示范;2. 实验教学: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第四周:常见疾病的护理(一)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2.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3.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教学安排:1. 分组学习:学生分组,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讨论和学习;2. 教师总结:对重点和难点进。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案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案

实训一:护理程序病案讨论一、目的:通过护理病案的讨论,初步学会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正确的陈述护理诊断和预期目标。

二、用物:护理病案资料按学生准备。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一周,学生上网查资料,查找护理程序的相关知识,作好预习.2。

教师将实习要求书写在黑板上:第一学时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位学生均要发言。

第二学时进行班级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本组阐述的讨论结果。

3。

小组讨论:学生分4~5个小组,每组8~11人,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听取发言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解答。

4。

班级讨论:学生根据本组的讨论情况发表意见,小组之间互相质疑。

5。

小结:教师最后评价,总结讨论情况,肯定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认识。

病案资料:1。

对一冠心病病人评估后的资料记录为:病人活动时有气促、乏力,且有恐惧感,此次住院自诉心前区剧痛,持续3分钟以上,请根据以上资料列出护理诊断?2。

病人陈某,25岁,肺炎,持续1周,伴咳嗽,胸痛,体温在39~40℃。

脉搏100~110次/分,呼吸25~28次/分,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口角疱疹,用退热药后体温降至38左右,出汗多,食欲差,焦虑不安,能自行翻身.请列出2个首要的护理诊断(一个心理,一个生理)3.一女病人,70岁,雨天外出下台阶时滑倒,主诉右髋部疼痛,不能行走,急诊入院,X线拍片显示右股骨颈骨折,T36.9℃,P P90次/分,R25次/分,Bp130/90mmHg,住院后手法复位,皮牵引固定,卧床休息。

请提出:二项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4。

女性,4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6小时,右下腹有一固定而局限性压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表面轻度充血、水肿、表面无脓苔,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0小时病人诉下腹部胀满,有尿意但不能排出,护士检查切口敷料未见血性渗出,查体:耻骨上触到充盈的膀胱,腹部叩诊呈鼓音。

请提出当前一个主要的现存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案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案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案
教学内容(章、节):实验八:无菌技术教具:
无菌持物钳、各种无菌容器、无菌包、无菌溶液、无菌手套等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2.掌握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的用法。

3.掌握取用无菌溶液的方法及穿脱无菌手套的方法。

4.了解铺无菌盘的目的。

5.掌握铺无菌盘的操作步骤。

6.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综合操作。

重点:无菌技术原则、六种操作方法。

教学主要内容时间教学方法
1.无菌技术的原则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3.各种无菌容器的使用4.无菌包的使用
5.如何铺无菌盘
6.取用无菌溶液的方法7.戴、脱无菌手套法示教
操作练习总结
课后作业
1.牢记无菌技术的原则。

2.书写实验报告。

备注
示教时间:50min/组练习时间:40min/组
对本次实验作出总结,指出共性问题。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如何增强《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如何增强《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如何增强《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作者:许娇香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15期许娇香(秦皇岛水运卫生学校河北秦皇岛 066000)摘要:就目前中专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特点,教师尤其要不断摸索改进《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方法,以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输送大批实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增强《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效果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184-01《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实验课所占比例较大。

如何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是学生学好《基础护理学》的重要环节。

学生能否上好基护实验课,也是她们将来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护理工作者的关键。

目前,中专生普遍具有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的特点,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实验课效果更差。

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基础护理学》实验课再以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

为了适应教育群体,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摸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及强化技能的相关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第一,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强调本次实验课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例如臀大肌注射术,它是一项无菌程度高,在临床工作中频繁应用的技术,所以告诫学生应该重点掌握,认真对待。

反之,在工作中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注射后造成继发感染;注射深度过深或过浅,药物没有达到肌组织,降低疗效;误伤坐骨神经等等。

其次,在学生刚刚接触该操作之初,与学生一起认真看一遍教学光盘,提1~2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

这样既使学生有了观看的重点,又使他们有了束缚力量,否则一些学生可能做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如看杂志,睡觉,走神等。

看完录像后,引导学生回答教片中的思考题和前面提的小问题。

最后,带领学生将操作过程进行整理归纳:一般来说,每一项技能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大步骤,即操作者准备,用物准备,环境准备。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情有些 异样 , 此时, 教 师不 是 指责 和批 评 学 生 , 而是
给学生讲授临床护理工作者为了解除病人痛苦为病 人人 工取便 的真实 事 例 , 介 绍 护 理学 院教 师真 实感
人 的事迹 , 使 学生感 悟护理 的真谛 , 让学生 真正体 会 到 护理 的服 务对象是 人 , 护 理行 为必须符合 人性 , 关 怀 照护是 护理 的核 心 , 没有 关怀就 没有护 理 , 这也 是
( 二) 搭 建实践平 台 , 培养道 德情操
护理道德又称护理专业 品格, 是护理工作者的职
业道德 , 是 在护理活 动 中, 调整护理 人员 与社会 、 患者 以及 同事之间关 系行为规范的总和。从护理 学 的发展 及新 型的护患关系 ( 从指导合 作型 向共 同参与 型人本
护理学院与净月敬老院建立 了合作关系。第三
情 感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的课 程 , 实验课所 占教 学比例较 大, 如何在《 护理 学基础》 实验课 教 学中培养护 生 的综合 素质 , 是教 师一直在探 索的问题。我 们在《 护理 学基础》 实验课教 学中进行 了改革与创新 , 在教 学 中除 了教给 学生 专业 的理论 、 知识和技 能外 , 更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 , 提 高其人 际 交往和 沟通能力 , 使 学生树 立正确的护理理 念, 努 力使
敬 业精神 , 可 以感 召 、 激 励学 生 , 并 对 学生 职业 道 德 的养成起 着潜 移 默 化 的作 用 。在 实 验 课 授 课 过 程
《 护理学基础》 实验课教学中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 , 是教 师一直 在探 索 的 问题 , 为 避免 学 生在 技 能 训 练
中只会死记硬背操作步骤 , 而不去考虑病人 的具体 情况和个体差异 的现象 , 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护理

《护理学基础》学习方法

《护理学基础》学习方法

《护理学基础》学习方法
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阅读教材: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的框架和重点。

可以使用标注或笔记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大纲,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要学习的章节和预计的学习时间。

3. 学习重点:确定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重点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原理和方法。

4. 练习题目: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练习,以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总结和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和复习所学的内容,巩固记忆。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复习卡片等工具帮助整理和复习知识点。

6. 互动学习:与同学或老师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帮助和交流,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7. 实践操作:如果可能的话,参与实践操作,如模拟病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加深对护理学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8. 课外拓展:阅读相关的护理学专业书籍、期刊论文等,了解最新的研究和发展动态。

9. 考试准备:在考试前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和难点。

10. 学习小组: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学习问题,相
互鼓励和监督,提高学习效果。

最重要的是坚持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护生学习基础护理技能方法探讨

护生学习基础护理技能方法探讨

护生学习基础护理技能方法探讨摘要】技能的学习是基础护理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后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本文通过实践学习法和反思学习法两种方法的探讨,总结出有力于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合格护理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基础护理技能学习方法护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护理技能是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效果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并与患者的舒适、安全密切相关,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

1实践学习法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践学习法是护生学习基础护理技能的主要方法,包括实验室学习和临床学习两种。

1.1实验室学习:实验室学习是护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护生只有在实验室模拟的护理情境下能够独立、熟练地完成各项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标准,才能够到临床真实的患者身上实施各项护理技能操作。

在实验室学习教程中对护生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1.1.1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实习课:进入实验室前要按要求整理仪表、扫标准着装。

并做好课程预习准备。

1.1.2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在实验室内,严禁大声喧哗,严禁坐床,爱护实验室内的所有设备及物品(包括模型人、操作用物等),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要打扫实验室并关好门窗。

1.1.3认真观看教师示教:对于实验室学习,教师示范是重要的环节。

护生应集中注意力,仔细看清楚教师所示范的每一个步骤。

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如有疑问或有没看清楚的地方,应在教师示范结束后及时提出。

1.1.4认真做好模拟练习:观看完教师的示范后,护生要根据教师的示范,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逐步进行模拟练习。

模拟练习中力求每一步骤都能符合操作标准要求,如有问题应及时请教实习课指导教师。

1.1.5加强课后练习:技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熟练的过程,需要学生课后不断进行练习。

目前,为了提高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国内大多数护理院校都将基础护理实验室不同程度地向护生开放(有的院校在学期全程开放,有的院校在学期末某个时间段开放)。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篇一:《基础护理学》教案病人的清洁护理,是整体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说,机体的清洁、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第一节口腔护理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是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菌感染。

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

(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协助诊断。

(二)用物1.轻病人口腔护理用物脸盆、毛巾、漱口杯盛清水或漱口溶液、牙刷、牙膏。

2.重病人口腔护理用物治疗盘内盛换药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钳与压舌板各1,纱布1块,小茶壶或杯内盛温开水,弯盘,手电筒,毛巾,石蜡油,棉签,珠黄散或冰硼散,锡类散,漱口溶液,必要时备开口器等。

(三)常用漱口溶液1.正常口腔用清水、生理盐水、朵贝尔液。

2.口腔糜烂、口臭用1%-3%过氧化氢(遇有机物时放出氧分子,有防腐、防臭作用),2%-3%硼酸溶液(酸性防腐药,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制作用),0.02%呋喃西林(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及甘草银花液等。

3.酸中毒、霉菌感染用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对霉菌有抑菌作用)。

4.绿脓杆菌感染用0.1%醋酸溶液。

5.中西药制成的含漱消炎散、口洁净等,具有消炎止痛,防治口腔疾患作用。

(四)操作方法1.一般病人的口腔护理适用于不能起床的病人。

抬高床头支架,使病人取斜坡卧位,也可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取病人的干毛巾围于领下,脸盆放于旁边接取漱口污水,备好牙刷、牙膏、漱口水,让病人自己刷牙。

护理学基础全套教案

护理学基础全套教案
护理学基础全套教案
教研室:护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专业班级:护理专业
教学时数:180学时(理论课150学时;实验课30学时)
教材:《护理学基础》
课 题 第一章 护理学概论
第二章 医疗环境
教学目的
1、掌握护理学的概念;护理学的任务;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医院的物理环境医内容。
2、熟悉护理学今后发展方向;熟悉医院的社会环境。
第五节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医疗环境
第一节 概 述 20分钟
一、环境的范围
二、环境与健康
三、医疗环境与护理
第二节 医院环境
一、医院的组织结构 5分钟
二、医院环境的调节 45分钟
掌握要点
1、护士素质的含义
2、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3、医院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内容
5、解决睡眠中的特殊问题
课 题第四章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
教学目的
1、掌握一般(急诊)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分级护理;病人出院时护理;出院后处理。
2、熟悉病人出院前的护理。
3、了解病人入院后的心理状况及应对。
教学重点
1、一般病人入院护理病人
2、分级护理
3、出院时护理
教学难点
病人入院护理的程序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法
教 具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5分
1、本次课章节主要内容
2、本次课学生需掌握重点内容
复习提问
1、分级护理?
2、出院时的护理?
板书设计
第五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人体力学与护理
一、常用力学原理
(一)杠杆作用
(二)平衡与稳定
(三)压力与摩擦力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全套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全套

《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Nursing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否总学时:160其中实验学时:80总学分:7.5其中实验学分:2.5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实验项目数:23 必做项目数:23选作项目数:0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0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护理学基础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应用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满足病人的需求,让病人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护理技术操作,而且要求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理论基础和原理,分析、研究病人的基本需求,学习评估和满足病人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护理模拟病房及设备、模拟护理人多个、铺床用物、轮椅、平车、单价保护具、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用物、隔离衣、日常生活护理用品、血压计、吸氧用物、吸痰用物、鼻饲法用物、导尿及灌肠用物、各种注射用物、输血及输液用物、一般急救用物以及教学有关光盘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序实验项实验内容学实实每号目名称时验验组分类要人配型求数1铺床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有6实必2人床单更换法训做2运送病轮椅;平车;担架2实必2人法训做3卧位与各种卧位;变换卧位法;保护2实必2安全患者安全措施训做4无菌技无菌持物钳使用;无菌容器的6实必2术基本使用;无菌包的使用;铺无菌训做操作盘;取用无菌溶液;戴、脱无菌手套5隔离技术帽子、口罩的使用;避污纸的使用;穿、脱隔离衣2实训必做26口腔护理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2实训必做27皮肤护理床上擦浴、预防压疮2实训必做28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晚间护理2实训必做29生命体征测量法体温测量;脉搏测量;呼吸测量;血压测量法2实训必做210氧气疗法鼻塞法;鼻导管法;面罩法;氧气头罩法;氧气枕法4实训必做511吸痰法电动吸引器;中心吸引器2实训必做212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2实训必做213管饲饮食鼻饲法4实训必做214导尿术女、男导尿术;留置导尿8实训必做215灌肠法保留灌肠;各种不保留灌肠2实训必做216常用注药物抽吸法;皮内注射法;皮12实必2射法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训做17药物过敏试验青霉素等过敏试验法2实训必做218静脉输液法开放式、密闭式输液;静脉留置6实训必做219静脉输血法间接、直接输血法2实训必做220标本采集法痰、尿、血、便等标本采集法2实训必做221洗胃法各种胃管洗胃法2实训必做522临终护理尸体料理2实训必做523医疗与护理文件体温单绘制;医嘱单的处理;护病记录单、病室交班报告等书写4实训必做2四、考核方式考核成绩评定按照实训手册评分标准百分制,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o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李小寒.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主要参考书:殷磊.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姜安丽.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中职护理生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职护理生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职护理生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随着卫生规划的不断推进,护理职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注重和重视。

作为护理基础课程之一的生理学,为学生提供了护理学基础,对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措施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

一、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以发现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实际应用,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护理学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设计一些实际情境,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通过讲述实际医学案例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知识应用和技能掌握等方面进行学习。

在生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常见疾病的相关案例,使学生对疾病的发生、机理和症状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案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索欲望,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病情、掌握应对策略。

三、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实验操作,演示和验证学习内容的教学手段。

生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和执行一些生理学实验,比如测量血压、检测心电图等。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和直观地感受生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还能训练实验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中职护理生理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为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设计与策略的制定落实教育培养目标。

通过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对《护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的体会和探讨

对《护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的体会和探讨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7月第6卷第14期医学教学与教育对《护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的体会和探讨胡群(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02260)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I体会探讨中图分类号:G642.O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l一8194(2008)14—025一01‘护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是帮助护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护生获得专业知识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对实现护生向护士的转变极为重要.本校非常重视护生的操作训练与素质培养,并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手段与教法改革。

提高了护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现将《护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的体会和探讨报告如下.1保证实验教学学时数及开放实验室本校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排出实验课课时计划,保证实验课正常开设.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桥梁课程,如果仅靠课堂操作练习是不够的,必须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加强练习,保证了基础护理实验室长期对学生开放,采取了由各班科代表轮流管理,(物品及卫生管理)实习教师下班指导等管理模式加强课外操作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校《基础护理)学科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2加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实践性教学是在示教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校加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示教及技能训练,采取了。

角色置换”的学习方法,改变了许多实验只在模型人身上做的状况.扩大了真人真做的比例。

例如: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皮肤护理、及各种注射等,完全实行真人真做.让学生互为。

患者”和护士,分两人一组,应用护理程序组织实验教学示教及技能训练,体现人文关怀.护生首先认真评估。

患者”的状况,然后按步骤进行护理操作,最后要让。

患者”对。

护士”进行评价。

这不仅使护生真正掌握了每一个实验操作的方法、要领,而且有了当患者的体会,懂得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要求,增强了护理道德感和责任感。

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有效教学模式【摘要】护理学是一门比较注重实践的学科,它对学生的实战能力要求比较强。

怎样才能使学生拥有比较硬的护理操作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研究一下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来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和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文通过历年来的实验课授课经验,总结出了几点构建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有效模式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求来提高实验课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

【关键词】护理;基础实验课;教学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7-0060-02护理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课程,它从简单的护理知识点出发,由简入难,来使同学们掌握简单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巧,为以后的临床实战提供坚实的基础。

护理学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知识做基础,来锻炼学生的整体护理水平[1]。

因此要有效的上好护理基础实验课,就要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实验课的授课质量。

1 注重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是学生实践学习的基础场所,它的布局、结构、实验仪器等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因此要改进教学模式,就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科学仿真的模拟医院模式,做到治疗室、护士站、急诊室、监护室、病房等的合理布局,不忽视每一个结构的建设。

让学生了解医院的布局和工作场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基础,也是护理基础实验课的基础教学条件。

另外,实验仪器是学生实验学习的根本保障,所以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尽量选择功能先进的实验设备,来使实验课紧跟科技步伐与临床卫生条件的要求,使学生学到最新的护理知识。

2 师生交流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有效的师生交流。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是为学生指导、辅助、解惑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更离不开师生的交流。

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体会,弄清他们学习的具体困难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指导他们正确地进行护理实验练习。

《基础护理学2》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2》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C0412017s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和年级:护理学专业,三年级开课学期:秋季学期总学时:84学时(理论:42学时,实习:42学时)学分:2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平行课程: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后续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课程简介:《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

其包括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既是护理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社区和社会基本需求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习本课程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荐教材:《基础护理学》ISBN978-7-117-07785-9.李小寒主编..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出版参考书目:1.《新编护理学基础》ISBN978-7-117-07473-5.姜安丽主编.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出版2.《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ISBN978-7-117-08052-1.李小寒主编.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出版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能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结协助精神,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护理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三、实验内容实验一:鼻饲【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规范的进行鼻饲操作要求:1.护生衣帽整洁,洗手、戴口革;态度认真、严肃。

2.能正确进行鼻饲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食管黏膜。

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

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

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实验课: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的铺法;平车、轮椅使用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分组示教(2学时)二、学生分组展开操作方式练(4学时),教师及实验指导教师展开巡回演出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展开个别辅导性课堂教学操作方式训练。

实验一:铺床法:【操作方式目的】1、备用床: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受新患者。

2、暂空床:维持病室干净,可供崭新入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采用。

3、麻醉床:便于接受和护理手术后的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

4、卧床患者更改床单法:维持患者的洁净,并使患者感觉宽敞;防治压疮等并发症。

【基础理论】床单位要保持整洁,床上用物需定期更换。

病床的铺法要求舒适、平整、紧扎、安全、实用。

常用的铺床法有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和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

【护理评估】1、备用床:患者有无进行治疗或进餐;检查床有无损坏,床单、被套符合床及被的要求,适应季节需要。

2、暂空床:崭新入院患者的病情、确诊;住院患者的病情与否可以暂时离床。

3、麻醉床:患者的确诊、病情、手术和麻醉方式、术后须要的救治或化疗物品。

【护理计划】1、水泵床、暂空床(1)用物准备:床、床垫、床褥、枕芯、棉胎或毛毯、大单、被套、枕套;必要时备橡胶单、中单(暂空床)。

(2)环境准备工作:同病室内并无患者用餐或展开化疗。

2、麻醉床(1)用物准备:床上用物:床褥、大单、中单和橡胶单、被套、棉胎、枕套、枕芯。

麻醉护理盘:治疗巾内:开口器、舌钳、通气导管、牙垫、治疗碗、氧气导管或鼻塞管、吸痰导管、棉签、压舌板、平镊、纱布或纸巾。

治疗巾外:电筒、心电监护仪(血压计、听诊器)、治疗巾、弯盘、胶布、护理记录单、笔、输液架等。

(2)环境准备:同病室内无患者进餐或进行治疗。

3、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1)用物准备工作:大单、中单、套牢、枕套、床刷及床刷套,须要时备洁净衣裤。

(2)环境准备:病室内无患者进餐或治疗。

按季节调节室内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护理学基础实验课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通过实验教学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为实觋对病人的整体护理奠定基础。

我院护理系对于如何建立一套实验救学模式以适应高层次的护理教育需要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1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
护理实验室是护生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前验证及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础操作和综合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基地。

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首要条件。

我院根据护理教学特点建立了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三层实验楼,本着一室多用,资源共享的原则。

设有模拟重症监护室、急诊室、模拟精房、护士站、治疗室等。

当护生们进入模拟病房,清洁、安静、设施齐全的室内环境,如同置身于临床医院。

培养了护生们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教学与实际临床上作情景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护生们的学习兴趣及操作信心。

还设有6个宽敞的训练室,经过严格训练,同学们技能操作正规、无菌观念强,受到了所在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好评。

2配置功能先进的实验设备,是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应用于临床的先进设备不断普及,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全自动洗胃机等。

这就要求护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必须与临床匹配,以满足高层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首先,我院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设备,除常规使用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课件以外,还新增设了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护理教学观摩示敷及示教系统、网络版交互式急救医学模拟系统等。

使直观病案教学与直接示教操作相结合,从而与临床护理工作相接轨,增强了护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实验课堂的吸收率,同时又培养了护生的责任感及不断创新能力。

其次,我院给护理实验室配置了一些先进的实验模型和各种数量充足的实验物品和器械,如电子导尿模型、高级成人护理模型、带解剖结构臀部注射模型、多功能局部模型等,以及无菌手套、无菌溶液、输液器、注射器、治疗盘、止血钳等来满足教学中护生实验习的需要。

同时严格要求护生操作规范,树立严谨科
学的工作态度。

3集体备课、统一规范操作,提高教师的示教能力
基础护理实验课主要是基本技能操作,要求无菌观念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操作过程繁琐等,正如前人所说: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的。

因此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指导护生中要不断适应,并对实际操作产生兴趣。

我校结合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制定出实验计划和大纲,把开设的项目、课时、教学目标,方式、方法及实验步骤等内容作出明确要求,集体备课统一操作程序,使实验教师按计划规范组织实验教学并及时对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操作技术。

4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适用性强的护理人才
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严格的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可以说为护理专业步入正规化轨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革,这种全新的护理概念与模式的转变给《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护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