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货币化论文
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分析
三 、 论 结
我国经济高货 币化这一特 殊现象 是
坏账 。 在这种局面下 , 为了给经济 多 方 面 原 因共 同作用 的 结果 。不 可 否 认 , 边倒 的局面 。有数据表 明, 银行信贷融 量呆账、
资 占企业 融 资 的 比例 在 八成 以上 , 内非 运行提供宽松 的货 币环境, 国 保证经济的持 近年来, 在我 国 M2G P比率不断攀升 的 /D
据绝对主 导地位 。在这种格局下 , 为满足 的 高 比值 。
我国经济 高速增长 的需要 , 银行 体系只能
发展 中的深层次 问题必然 会成为我 国未
( ) 三 居民储蓄倾向较高。 我国居民较 来经 济发展的掣肘 。在 当前的金融体 制
被动供给货 币,广义货 币 M2 断膨 胀, 高储 蓄倾 向也 是导致高货 币化 现象 的原 下 , 不 仅仅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无法将经济 因而 M2G P居高不下也就在所难免 了。 因之一。改革开放 以来 , 国经济快速 发 货币化水平调整到合理区 间之 内, /D 我 因此还 此外 , 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又通过货币乘 展,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 出新 的特征, 应 在 以下几个方面有所 作为 : 一 , 第 建立 数效应在经济体系中创造 了更 多的货 币。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 由于我 国金融机构 健全货 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体系, 但 解决金融 因此 , 当消费或投 资增加 导致银行信贷增 的基本特 征是银行类金融 机构 占据 绝对 结构失衡和资金配置效率 问题 ;第二, 鼓 加时 , D G P等量增 加 ,而 M2成倍增 加 , 地位 , 非银行类 金融机构发展 滞后 , 种 励与支持 商业 银行和其他金 融机 构进行 各 M /D 2G P扩大 。
涵, 改变传统 的旅游产 品雷同、 次低 的 素质的不断提 高为前提和条件 , 档 因此居 民 0 3 u c m . 3 5 . o /
我国高货币化的原因——基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
了 , Mz P过 高 。 即 / GD
收 入 差 距 的 概 念 范 围 很 广 , 括 城 乡 收入 差 距 , 业 收 入 差 包 行 距, 区域 收人 差 距 等 。衡 量 总体 收入 差 距 主要 指 标 是 基 尼 系数 ,
从 我 国股 票市 场 的状 况 看 , 国 股 市 已 具 有 相 当 的规 模 , 我 但
我 国股 票 投 资者 绝 大 多数 为城 市 居 民 和机 构 投 资者 ,很 少 有 农 民购 买股 票 ,机 构 投 资 者 的 资金 基本 上 也 不 是 来 自农 民及 城 市 低 收 入者 。由此 得 出一 个 结 果 , 国 超额 货 币供 给 并 非 均 等地 分 我 配 给 每个 人 , 而是 存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的 非 均等 。 种 货 币需 求 或货 这
一
、
来 看 , 镇 居 民 的 收 入 水 平 较 高 , 际 消 费 倾 向低 , 城 边 而农 村 居 民 的 收入 水 平 较 低 , 际消 费 倾 向 高 。 我 国农 村 人 口远 多 于城 镇 边 但 人 口, 因此 , 入 水 平 差 距 使 得 我 国 居 民 的总 体 消 费 倾 向较 低 , 收 抑制 了消 费 需 求 。 消 费 总量 上看 , 际消 费 倾 向递 减规 律 使 得 从 边
分析 。 张杰 (0 6 主 要 从 我 国 的 金融 制 度 分 析 我 国 M2 D 20 ) / P高 的 G 原 因 。在 我 国 , 在政 府 对 银 行 控 制 力 强 , 民对 银 行 的依 赖 度 存 居 高 这 一 特 点 。他 认 为我 国这 种 特 殊 的金 融 制 度 是 高货 币化 的根 源 。 文 (0 8 分 析 了 我 国 经济 货 币化 进 程 , 为 生 产 要 素 市 场 张 20 ) 认 的货 币化 大 大增 加 r 币需 求 , 础 货 币投 放 多 , 币 乘 数 高使 货 基 货 得 货 币供 给 快 速 增 加 , 两 方 面 导 致 r我 国 的高 货 币化 。 这 较 多 的 学 者从 不 同 角 度 对 货 币 化 畸 高 现 象 进 行 解 析 ,收 入 差 距 扩 大对 货 币 化 程 度 的 影 响 研 究 并 不 丰 富 ,本 文 将 从 收 入 差
对我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的研究
对我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的研究作者:关世鸣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16期关世鸣(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辽宁大连 116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M2/GDP水平不断升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特现象。
M2/GDP的持续上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探寻中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M2/GDP 经济货币化高货币化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6(a)-0240-01从1990年开始,中国广义货币供给M2与名义GDP的比率一直呈上升状态,1990年为0.82,1998年上升到1.24,2003年继续上升到1.63,并持续保持在这样一个新的平台上,而到2010年大幅上升到2.0。
1 经济货币化概述所谓经济货币化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实体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货币来进行的比重及其不断变化的趋势。
我们通常用一个很直观的指标来衡量经济活动的货币化,即用广义货币的余额M2与名义GDP的比率来表示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货币化程度。
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一国货币化水平一般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从较低阶段开始快速发展时,货币化水平的提升尤为明显,因此货币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了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通常货币化水平达到或接近1时,提高速度越来越慢,表明经济已实现货币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转折点为0.9。
2 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的现状及危害截止2010年11月底:中国M2为71万亿人民币,美国M2为8.8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只有60万亿。
中国M2/GDP约200%,美国M2/GDP约60%。
无论广义货币M2,还是货币指数M2/GDP,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均超过美国。
中国高货币化现象的理论解释——基于外汇占款视角
中国高货币化现象的理论解释——基于外汇占款视角摘要:我国货币化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几年来更是有不断提高的趋势,本文试图从外汇占款视角对M2/GDP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发现外汇占款所导致的大量基础货币投放时导致高货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外汇管理体制和外汇政策,能有效促进我国货币化率趋于合理的水平,保证我国经济体系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M2/GDP 货币化外汇占款1.高货币化现象问题的提出1.1经济货币化。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以及非货币经济(包括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物物交换经济和产品分配的计划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化的经济过程。
一般情况下用M2/GDP 来代替经济货币化比率,M2/GDP这一指标最早由麦金农于1973年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提出,用于衡量一国使用货币交易的经济总量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例。
此后,M2/GDP被广泛应用于测度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基本指标。
一般来说,该比率越高,经济货币化程度越高,金融业越发达;反之,则经济货币化程度越低,金融业越落后。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经济货币化水平一般都会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在较低阶段快速发展时货币化提高更为明显,因此货币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表明,M2/GDP这一比率随着时间发展大致呈现出倒U 型趋势。
1.2我国M2/GDP过高的现象。
M2按照IMF的定义是M2=存款货币银行以外的通货+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按照我国的统计是M2=流通中的现金+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不对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股票账户的保证金余额等并未包括在央行对外公布的M2中,因此我国的M2/GDP的实际值可能更高。
M2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负债,所以M2/GDP的比例越高,银行整体支付风险越大,如果任其发展,央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银行的支付体系将可能会出现困难。
浅议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理论
浅议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理论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不断增长,高货币化现象逐渐凸显。
高货币化指的是社会对货币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货币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原因进行浅议,并探讨一些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1. 经济发展与高货币化经济发展是高货币化现象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钱的需求也在增加。
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工资以及更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人们希望通过货币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因此对货币的依赖度随之上升。
2. 城市化与高货币化城市化是高货币化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生活成为人们普遍的选择。
相比农村地区,城市生活更加便利,商品和服务更加丰富。
在城市中,货币成为人们交换商品和服务的主要手段,因此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3. 金融体系发展与高货币化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也是高货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们获得货币的途径也更加丰富。
银行存款、借贷、投资等金融工具的发展,使得货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人们越来越依赖金融体系来获取和管理货币,从而带动了高货币化现象的出现。
4. 经济学理论解释4.1. 量化货币理论量化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供应量与物价呈正相关关系。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价格水平也随之上涨。
高货币化现象可能是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的结果,导致了物价的普遍上涨。
与此同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加剧了高货币化现象的发展。
4.2. 金融服务理论金融服务理论认为,金融服务的提供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加速了货币化过程。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借贷、储蓄等金融服务,满足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随着金融服务的不断完善,人们更加依赖金融机构获取货币,进一步加剧了高货币化的现象。
结论高货币化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金融体系发展的共同结果。
经济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基于货币分析理论的我国高货币化分析
基于货币分析理论的我国高货币化分析作者简介:苏春燕(1986-),女,广西蒙山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2010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银行管理。
针对中国的高货币化日益明显的现象,本文从货币分析理论的角度出发,使用1978年至2009年的数据对中国高货币现象进行分析及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国内信贷规模与外汇储备水平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必须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并不断完善现行的汇率体制改革,从而促使货币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相匹配,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高货币化;M2/GDP;货币分析理论;国内信贷;外汇储备M2/GDP作为金融增长的衡量指标,被广泛用于分析一国的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发展程度,是展现一国货币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良好指标。
在过去三十余年中,中国的M2/GDP水平持续升高,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的高货币化现象日益明显。
本文试图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认清中国现有的M2/GDP比率是否属于正常状态,最终为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给出理论依据。
1 文献综述M2/GDP即广义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通常被学术界用以衡量一个国家金融深化的程度。
M2/GDP指标最早应见于Mckinnon(1973)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开拓性研究,用以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金融发达程度方面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带来的高货币化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曾令华(2001)归纳了中国高货币化现象的成因,即储蓄率高、居民储蓄增长快、证券市场不发达、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单一、货币流通速度慢、对M1需求相对多等。
刘明志(2001)发现M2/GDP除长期走势之外,还呈逆周期变动趋势,原因在于由谨慎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具有逆周期波动的特点。
从货币化进程角度来看,易纲(1996)提出了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假说,认为中国M2对GDP比率升高的原因是经济的货币化。
中国高货币化的原因与对策
中国高货币化的原因与对策摘要:中国高货币化现象与全球的高货币化密切相关。
全球经济的三大核心失衡是虚拟经济恶性膨胀,全球的制造中心和货币金融中心相背离,各国的货币金融政策丧失独立性、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
基于全球高货币化的衡量指标分析,指出货币体系崩溃是全球高货币化的核心根源。
分析中国高货币化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根本性失衡。
对策是从“管理和促进增长”向“管理和促进转型”转变;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获取全球金融的话语权;要使企业金融深化。
关键词:高货币化;虚拟经济膨胀;根本性失衡关于中国高货币化的问题,笔者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解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于全球高货币化产生的背景、衡量指标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结合全球的高货币化谈谈中国高货币化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笔者的一些对策性建议。
一、全球经济与高货币化分析本部分主要是对于全球高货币化产生的背景、衡量指标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一)全球经济的三个核心失衡中国高货币化现象与全球经济的高货币化、或者说全球经济内在的失衡密切相关。
要破解中国的“高货币之谜”首先要对全球的高货币化现象进行分析。
目前全球高货币化情况非常严重。
关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美国和欧洲通常主要关注三个失衡。
第一个失衡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不一样。
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最近提出的“三速”之说,以前是“两速”。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比发达国家要高,这不是一个新现象。
这种现象从1990年开始,到2000年以后更为突出。
第二个失衡是顺差国家和逆差国家的失衡。
第三个失衡是债权国家和债务国家之间的失衡。
一些国家是高债务,一些国家是高债权,矛头也是指向中国的,中国需要调整。
十年来,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政策的交流就体现了这些失衡。
笔者认为这些失衡仅仅是表面现象,全球经济的核心失衡在哪里呢?第一个核心失衡是虚拟经济恶性膨胀。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已经完全脱节,之间没有太大关联,这是全球经济40多年来最重大的失衡,其他所有的失衡都是这个失衡的后果。
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分析
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分析[提要] 经济货币化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反映了一国金融深化的程度,通常用M2/GDP作为衡量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M2/GDP水平不断升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M2/GDP的持续上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探寻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货币化;M2/GDP;金融结构一、中国经济高货币化现状经济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比例不断下降的过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金融深化程度。
我们通常用广义货币的余额M2与名义GDP的比率来衡量经济活动的货币化水平。
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一国货币化水平一般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从较低阶段开始快速发展时,货币化水平的提升尤为明显。
但是,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是有界限的,通常M2/GDP达到或接近1时,提高速度会越来越慢,表明经济已经实现货币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货币化水平不断提高,M2/GDP从1978年的0.28到1993年的1.00,再到2005年的峰值1.98,其上升速度之快、比值之高均为世界上所罕见。
虽然近年来该比率有小幅回落,但仍处于非常高的水平(2011年为1.81),已成为世界上这一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无论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货币化路径相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M2/GDP的持续增长都显得异常,该现象被称之为“中国高货币化之谜”。
显然,这种快速上升并居高不下的货币化比率并不能说明我国的金融深化已处于较高水平,这并不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实。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畸高的货币化比率蕴含着我国金融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导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以及无就业增长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健运行。
我国高货币化现象探讨
我国高货币化现象探讨作者:黄婧艳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06期摘要:经济货币是特定时点货币化经济量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则是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广化和深化的重要指标,但我国货币供应量远高于经济发展,趋势呈现与理论不符的畸高现象。
其原因大体可分为内部货币化传导和外部经济体系两方面,主要从货币面层次出发,对我国“高货币化之谜”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准货币;劣性;货币流通速度;货币化过程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182-1 引言经济货币化,指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进行的比重和这个比重变化的趋势。
目前国际通用麦金农1973年提出的指标。
2 从货币层面考虑高比率的原因2.1 从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我们首先从相关性高的货币内部层次进行研究,基于自身构成作最简单的初步分析。
对于比率过高,总结原因就是的年增长量相对高于GDP年增长量,那么一是增长过快;二是GDP增长不够。
我国将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大小划分为、、三个层次,是与消费最密切相关的货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变动情况,的流动性是最弱的,但能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预期通货膨胀的状况,所以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将作为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表1根据我国近二十年来的、、、GDP的变化值对货币化比率进行了分析。
资料来源:-2006)、-2006)、(1997-2006)、GDP(1986-2006)国家统计局年度公报调整数据;其它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相关各期。
根据表1,我们对M0/GDP、M1/GDP、M2/GDP作出折线图以更好的比较货币供应量内部各结构在货币化进程中所占份额。
图、、占GDP比率折线图由图1可以看到以下几点变化趋势:第一,比重变动量很小,维持在0-0.2之间,1993年达到最高点0.1869,2000年开始曲线变化比较平稳并在最近四年内有平滑下降趋势;第二,波动明显大于,但也处于0.2-0.8区间内,没有超过1;第三,波动水平远超过和的变化率,但从2004年开始有所下降。
中国高货币化现象论文
论中国高货币化现象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摘要我国货币化指标m2/gdp近二十年呈长期上升趋势。
本文基于央行独立性视角对我国“畸高”的货币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越低,货币化指标越高。
关键词高货币化央行独立性实证分析一、我国m2/gdp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在伴随着物价的相对稳定以及经济稳定发展同时,我国m2/gdp 比率呈高速增长。
下图是我国1990年至2009年m2/gdp的变化趋势,图1-1可看出m2/gdp指标从1990年持续攀升,从1990年末的0.82上升到2009年末的1.78,是一个较为长期的高货币化现象。
二、央行独立性对高货币化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1.样本选取本文选择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重要科目作为央行独立性的代表变量,用gdp/m2指标作因变量。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化比率一般维持在0.6至0.8,我国货币化比率在1990年超过0.8,因此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90至2009年。
2.数据处理本文对m2/gdp指标中的gdp为实际gdp,以cpi、g、fr、nb、nf及b分别表示消费者物价指数、对政府债权、外汇储备、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及对存款性金融机构债权,并对所有数值取对数记为ln(m2/gdp)、ln(cpi)、lng、lnfr、lnnb、lnnf、lnb,以减小数据波动,同时可消除异方差。
(二)实证分析本文实证检验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用ols法建立回归方程,检验多重共线性;第二步,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第三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1.做回归方程,检验多重共线性建立回归方程:m2/gdp=0.077947*lnb+0.558012*lncpi+0.213449*lnfr-0.037118*lng(0.061833)(0.443337)(0.028381)(0.041581)t= 1.2606061.2586647.520912 -0.892668+0.099189*lnnb+0.155350*lnnf-5.341591(0.019721) (0.051123) (2.158708)t = 5.0296793.038727-2.474439r2=0.951376 d.w=1.701813查看了所有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发现具有较高相关系数,且回归中物价消费指数和对政府债权前的系数为负,与本文理论有偏差,且可决系数非常高,从而判定变量间出现了多重共线性。
论我国高货币化的原因——基于倾向供给的角度
豳
论我国高货币 丫 匕的 原 因
基 于 货 币供 给 的 角度
口汪 颖 中南 财 经 政 法大 学金 融学 院
摘
要 : 币化 率 即 M 2 G 货 / DP, 衡 量 一 国经 济 货 币化 程 度 的重 要 指 标 。 年 来我 国的 货 币化 率 不 断上 升 。该 文从 货 币供给 的 角 是 近
保护力度 , 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应为刚够吸引 F I 程度 , 但 D 的
否 则 将 损 害 消 费 者 福 利 。孙 赫 (01 构 建 了 一个 成 本 节 约 型 的 2 0)
促 进 对 国 外 技 术 的 吸 收 和 模 仿 , 可 以 实 现 技 术 和 经 济 赶 超
( ep n 19 ) 但 随着 《 贸 易 有 关 的 知 识 产 权 协 定 》 T p ) H lma ,9 3 。 与 (r s i 协 议 的签 订 , 识 产 权 保 护 问 题 全 球 化 , 展 中 国家 知识 产权 保 知 发 护 与 F I 系 问题 引起 了 日益 广 泛 的关 注 。 目前理 论 界 对 于 加 D 关
出 售 给 央行 以换 取 人 民 币 , 致 外 汇 占款 大 幅 增 加 。 另 一方 面 , 导
形增长的趋势。 ( ) 国广 义 货 币 的结 构 二 我
在 我 国 , 义 货 币与 准 货 币 构 成 了 广 义货 币 。 义 货 币 主 要 狭 狭
随着 我 国资 本 项 目的 开放 程 度 加 深 ,资本 与 金 融 账 户 也 出 现 大 规模 顺 差 , 为保 持 汇 率 稳 定 , 国家 必 须 购 买交 易 市 场 上 溢 出的 外
化 率 畸 形 的 主 要 因素 之 一 。
高货币化
一:我国的高货币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供应量(在本文中仅讨论M2)也开始大幅增长,且增加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增速。
导致了货币化率(M2/GDP)的高速增长(图一),近年来已经超过美日等发达国家,也超过新兴市场国家。
虽然货币增长速度惊人,但是却没有导致严重的通胀,这背称为“中国之谜”。
但是高货币化至少可以说明一下两点:一,我国的货币化程度已经进入较高的阶段;二,货币对经济的推动力正在变弱,一单位的GDP需要更多的货币的支撑。
M2中的现金意味着央行对公众的负债,存款则是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负债,该比例过大整体的风险就越大。
因此,研究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对过敏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一:我国货币化率走势图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资料整理而成二:国内外学者对货币化率以及中国高货币化率原因的研究麦金农使用货币化率来衡量金融的发达程度并且指出金融越发达货币化率越高,并以此来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金融方面的差距。
按照他的说法,发展中国家再金融发展中货币化率会逐步上升,但是并没有给出极限。
在中国的货币化进程以及高货币化率方面,易纲(1996)提出了中国的货币化假说,他指出1979-1984年货币化率的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因此超额的货币并没有引起很高的通胀。
在此基础上张文(2008)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支出要素市场货币化的启动和发展带动了货币化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我国的货币化具有内生性张杰(2006)则认为我国货币化路径有着中国特色的金融制度基础,政府部门有效控制了银行体系,而居民、市场又高度依赖银行体系。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化率的影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有绝对的比重。
承担着全社会货币金融业务的绝大部分业务。
商业银行有其他金融机构所没有的货币创造能力。
商业银行一家独大的体制使得M2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其机制如下(一)商业银行的存贷差持续大幅增长我国商业银行独大的体制使得居民货币资产的投资渠道极为有限、传统观念的影响、银行存款的高安全性等因素,居民、企业的富余资金绝大部分都存入银行。
中国高货币化问题的一个理论诠释
中国高货币化问题的一个理论诠释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畸高并逐年上升。
文章在借鉴以往分析的基础上,从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被动削弱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逐年激增提供了解释。
指出,由于外汇储备的增长的影响,引起货币超发,进而造成货币化水平(M2/GDP)居高不下。
关键词:M2/GDP;货币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外汇储备1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量1.1理论分析①传导机制角度。
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的关系,需要一个中间变量基础货币作为桥梁。
先来看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的关系。
根据货币供给相关理论,货币供给Ms=mB其中,m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即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存在倍数关系。
再来看基础货币与外汇储备的关系。
这里有必要提到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三种渠道:再贴现与再贷款,购买政府债券及对财政贷款,购买外汇或黄金。
第三种渠道又称外汇占款。
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在我国强制性结售汇制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净增的外汇占款使中央银行不得不被动投放基础货币。
也就是说,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也会增加。
②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
外汇储备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处于资产方,它的增加导致央行资产的增加。
为了使得资产负债的重新平衡,央行需要减少其它资产或增加负债。
如果减少其它资产,主要通过减少中央银行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债权,而这样无疑会对经济产生紧缩作用;如果增加负债,主要通过增加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和存款,或增加政府在央行的存款,或是增加货币发行。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相关理论,准备金率政策会对经济产生较大波动,不易频繁调整。
而增加金融机构或是政府在央行的存款比较被动,取决于金融机构和政府的行为。
综上,央行最好的选择是增加货币发行。
重点讨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从而使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大打折扣。
在外汇储备内生性的前提,我国现行的结售汇体制构成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制度因素(2007年8月,国家外管局宣布境内机构可自行保留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取消强制性结售汇制度)。
我国高货币化成因的分析
固科学教育家200s年5D第5期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181蘸蓦嚣骶蓦甍曩骶舞矧蒹甍噩噩渊瑟甍爱鸶蓦嚣嚣嚣甍弧甍蒹舞舞蕊蓦嚣蒙鎏蒙舞甍燕番骶曩餮甍蟹我国高货币化成因的分析袁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湖北武汉430060)【摘要】近年来,我国M2、G D P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借鉴以往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M2和G D P两个方面,对我国的M2、G D P过高提供了一个解释。
指出.我国现行货币化崎高的具体成因。
【关键词】M2I G D P,流动性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人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来媒介的比重的提高过程和趋势,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
一般的,经济的货币化比率大都用货币存量与名义国民收入的比值来替代,而最为常见的是M2与G D P的比值。
该比值由麦金农1973年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书中最早使用。
以此来分析和衡量不同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抑制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的基本指标.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一国的货币化水平一般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
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从较低阶段开始快速发展时,货币化水平的提升尤为明显.因此货币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是经济货币化比率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界限,过高的货币化比率也反应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低下,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弱化等l我国高货币化的现状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一直持续增长,虽然G D P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可以看到M2的增长更为迅猛,M2/G D P的值除1993年外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在1990年仅为0.182.1994年已经超过l,而2006年骤然上升到1.65的高水平,这说明我国M2的增速已经明显快于G D P增速。
统计数据,2006年末美国G D P总值为12.9万亿美元,M2为7.1万亿美元,M2/G D P的值为0.55。
我国高货币化现象原因论文
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原因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m2/gdp比率不断攀升,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具体时点上都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这在我国金融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探讨。
许多学者从储蓄存款,信贷政策,收入分配结构,银行资产负债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和解释。
然而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外汇占款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在回顾我国学者对高货币化现象的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从外汇储备角度对我国高货币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说明了外汇储备与m2/gdp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通过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货币化外汇储备对策一、我国的高货币化现状我国的m2/gdp一直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0.32上升到2009年的1.82,增幅高达568.75%,而且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
2007年高达1.6166,为世界之最。
而2004年,美国只有0.6456,与我国经济水平比较接近的印度仅为0.6156。
我国m2/gdp水平畸高的现象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他们对这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解释,初期国内学者的基本观点是认为:我国的m2/gdp过高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引起(谢平,易纲,1996;秦朵)。
但是随着m2/gdp的进一步加剧增长,这种解释很显然已经无法说明过高的m2/gdp。
至此,国内学者基本上公认货币化进程在1993 年的时候已经达到顶峰,那么m2/ g d p过高只能由其他因素来解释。
秦朵(1997)采用应用计量模型,从储蓄存款持续高增长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吴建军(2004)比较了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通过研究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这个概念出发,得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m2/gdp逐年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张春生、吴超林(2008)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及实证检验表明,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及高的不良资产是导致m2/gdp升高的最主要因;素钟伟、黄涛(2002),董承章、余小华、李大伟(2003)从货币供给口径分析了m2/gdp较高的原因;此外,中国高m2/gdp水平也可以通过外汇储备上升来加以解释。
高货币化论文银行存差论文:银行存差对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影响
高货币化论文银行存差论文:银行存差对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影响摘要我国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高货币化指数m2/gdp从1994 年的0.876 增长到2009 年的1.820,超过美日等发达国家。
由于外汇顺差、投资环境的恶化以及居民投资偏好的变化所导致的金融机构存差的不断扩大,是导致我国m2/gdp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高货币化 m2/gdp 银行存差一、我国的高货币化现象(一)我国的货币化现状。
货币化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1993)提出用于分析和比较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金融深化程度方面差距的指标,以m2/gdp 比率来衡量一国使用货币交易的经济总量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例。
我国m2/gdp的比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0的0.759到2009年的1.820, 2009年我国的m2 /gdp 比率,远远高于美国(0.605)、德国(1.258)、日本(1.590)、英国(1.467)的发达国家,其上升的速度之快、上升幅度之大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
(二)对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各种解释。
m2/gdp比率用于分析和衡量一国货币的生产力水平,m2/gdp的比率越高,说明生产单位gdp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多,即货币生产力越小。
对影响货币化的因素许多经济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谢平(1996)我国的m2/gdp过高,即广义货币供给量对gdp 比率的上升,主要是由于改革的推进使得非国有部门比例上升、市场定价的商品和劳务在产品总量中的比重上升以及货币交易取代实物计划分配等造成的。
陈晓露,刘培蕾(2009)从金融体系方面分析认为,由于我国是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金融产品单一以及金融体系效率低下等因素是导致我国的m2/gdp的比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曾华令(2001)认为我国的高储蓄率是m2/gdp过高的首要因素,这和我国居民收入不断的增加大有关系。
吴建军(2004)认为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必然导致总体消费倾向偏低,进而使总需求不足限制了gdp的增长,同时是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实际gdp的影响效果甚微,最终造成m2/gdp过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货币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055-0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m2/gdp过高且逐年成上升趋势,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借鉴以往分析的基础上,从收入分配差距加大这一角度出发运用相关数据(基尼系数)作出实证分析,证实了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使我国的m2/gdp增大。
关键词 m2/gdp 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
一、我国货币化的发展状况
根据国际通用的按货币流动性的强弱进行划分的原则,从我国具体的金融经济运行状况出发,m2/gdp即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金融领域用于衡量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程度的一个指标,保持合理的m2与gdp的比例关系对于维持一个经济体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为我国1995-2008年的m2/gdp 的走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m2/gdp一直稳步上升。
一国的m2/gdp 往往综合反映了该国经济中深层次的结构和制度特征。
我国m2/gdp 的比例之高、发展速度之快表明我国的m2/gdp背后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推动因素。
(一)收入分配差距对总需求的影响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造成总需求的不足,进而对m2/gdp产生影响。
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
向高,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因此,收入差距过大比然会造成总体消费倾向较低。
这造成了相对于公平收入下的消费不足,由于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最终要依赖于消费这一最终需求,因此,消费需求不足会导致总需求不足,这样,政府为了克服总需求不足,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会直接或间接引发货币供求的增加,又一个循环开始,收入分配差距对m2/gdp的传导机制为:m2上升引起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差距过大引起总需求不足。
然后引起gdp上升小,从而造成m2/gdp过大,同时,总需求不足使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让过来又使m2上升。
(二)收入分配差距对教育投资的影响
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各个地区和家庭受教育的投资不同,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也不相同。
这就影响到了一国的教育水平,影响到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也即少数的人群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大多数的低收入者受的教育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金融创新少,金融工具单一,金融市场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就受到影响,所以我国居民面临投资结构不合理,大部分资金只能存到银行,从而使m2中的存款处于很高的比例。
二、m2/gdp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
(一)数据收集
本文的数据主要是是由《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人民银网的有关数据计算整理而来,数据范围是1995年到2008年。
(二)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本文中用基尼系数去作为收入差距分配的衡量指标,文中用y 表示m2/gdp的数值,用x表示基尼系数的值。
对序列x进行单位根检验知:序列x的差分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即x序列是2阶单整的。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检验得到y序列也是2阶单整的。
以上结果说明序列x与序列y的单整阶是相同的。
为了分析基尼系数x与m2/gdp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我们先做变量之间的回归,然后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
为了进行协整检验,要对以y为被解释变量,x为解释变量,用ols回归方法估计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知: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这说明基尼系数序列x与m2/gdp的序列y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三)建立模型
由以上表明两者之间可能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失衡,为了增加模型的精度,考虑把误差项et看作均衡误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长期行为和其短期行为连接起来,考虑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图:其中:dy=y1-y(-1),dx=x1-x(-1),以dy为被解释变量,以dx和et(-1)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c、dx、e(-1)都通不过t检验,并且模型修正后的可决系数为0.1772,故模型不理想,所以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应当舍弃。
本文对y1为因变量,x1为解释变量,做回归(时间序列数据常用对数模型,用来减小异方差的影响,在此模型中y1=logy,
x1=logx),模型结果为:
log(y)=1.524626+l.428225log(x)
(14.72092)(11.59129)
在模型中,在5%的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12的情况下,t的临界值为2.179,系数均通过了t检验,说明此模型成立。
此模型的调整系数的平方为0.91,f统计量为134.36,各项指标都好,所以拟合效果较好。
统计实证表明m2/gdp与基尼系数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确实能显著的影响m2/gdp的数值。
即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我国m2/gdp过高的原因。
此外,基尼系数与真实货币化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5100。
这反映出我国收入差距的过大、经济结构不平衡程度的增加对提高真实货币化有显著的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本文运用了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确实影响我国的m2/gdp。
对于我国m2/gdp 过高这一特殊现象,原因是及其复杂的。
收入分配差距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
要解决高货币现象还有许多努力要做。
本文的出发点是收入分配差距对m2/gdp的影响,虽然我们的
m2/gdp过高还没有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良影响,但其中蕴含了极
大的风险,对此,结和本文所做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农村的金融,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2.增加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管解决垄断行业的收入差距问题,引入竞争机制,降低收入分配差距。
3.应设立研究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专门机构,以便及时研究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华锋.我国m2/gdp持续走高的内生机制探讨——基于1990-2007年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大众商务.2010(6).
[2]秦雪萍.我国m2/gdp过高的原因——基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中国商界.2010(7).
[3]吴建军.我国m2/gdp过高的原因:基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经济学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