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繁华》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回繁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的写法。
3.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培养鉴赏、审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的写法。
2. 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培养鉴赏、审美的能力。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来了解这幅名画。
一、预习自测
1.识音记形(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汴梁 ( )题跋( )绢本( )
翰林( ) 田畴( ) 料峭( )
簇拥( ) 漕运( ) 舳舻( )
沉檀( ) 摄取( ) 遒劲( )
摩肩接踵( ) 络绎不绝( )
2.词语积累(解释词语的意思)
(1)设色:(2)田畴:
(3)春寒料峭: (4)跋涉:
(5)孔道: (6)内忧外患:
(7)络绎不绝: (8)遒劲:
(9)摩肩接踵: (10 )细致入微:
3.背景链接
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汴梁(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把本文分为三部分,并概括部分大意。
3.本文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深层探究
1.文章开头写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3)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3.读了本文,关于《清明上河图》你有哪些新的了解?
三、解难答疑
1.第1段第3句话中的词语“极大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2段第4句话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四、反馈拓展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学习反思】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