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认识时间计算器》集体备课
《认识时间计算器》集体备课认识时间计算器集体备课介绍时间计算器是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通过使用时间计算器,我们能够更加方便和准确地处理各种时间相关的任务和问题。
本次集体备课将带领大家认识时间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功能一:时间单位转换时间计算器可以将不同的时间单位进行转换。
无论是秒、分钟、小时、日、周、月还是年,我们只需输入一个时间值,通过选择目标单位,时间计算器就可以将其转换为我们需要的单位。
这样,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单位间快速转换,方便我们进行时间比较和计算。
功能二:日期计算时间计算器中还包含日期计算的功能。
我们可以输入一个起始日期,并选择要进行的日期计算操作,如添加或减去指定的天数、周数、月数或年数。
时间计算器会根据我们的输入自动计算出结果并显示出来。
这样,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日期间进行准确的计算,方便了解时间间隔和预测日期。
功能三:时区转换时区转换是时间计算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时区,将某个时间转换为其他时区的对应时间。
这对于跨越多个时区的国际交流和旅行非常有用。
时间计算器可根据全球各地的时区信息,将时间在不同时区间进行换算,确保我们获取到准确的时间信息。
功能四:工作日计算对于需要计算工作日的情况,时间计算器也提供了相应的功能。
我们可以输入一个起始日期和一个持续时间(以天为单位),时间计算器会自动计算出结束日期,并排除掉周末和指定的公共假日。
这样,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在工作日内的日期和时间。
总结时间计算器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方便地进行时间单位转换、日期计算、时区转换和工作日计算。
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时间计算器都能提高我们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们相信通过本次集体备课的介绍,大家已经对时间计算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计算器、日期及时间》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较为平淡,教学中单纯讲如何打开计算器、如何使用计算器、如何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设置,学生往往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为此,我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适当调整了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并整合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他们感兴趣的体育为话题,从北京申奥成功——中国人心中的一件大事入手,设计了一堂“心系奥运”的综合活动课。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不久,此前已在数学课中学过“计算器”和“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信息技术知识目标:学会电脑中日历时钟窗口的打开,日期、时间的设置;能开计算器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数学知识目标: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设置电脑中的日期、时间,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时间的设置,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主要通过多媒体的实际操作运用,让学生在实际中思考探索时间的运用,增强直观的教学性,帮助学生容易的建立时间设置的方法概念。
教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准备准备申奥专题片(4分钟)、申奥成功一瞬全国各地欢庆的录像片段(半分钟)、趣味数学题(课前写在纸上,藏在学生的电脑键盘下)、奥运小知识,并了解哪些学生已会在电脑上使用“计算器”和设置日期、时间。
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课始播放申奥专题片。
激情导入:同学们一定不会忘记这一段难忘的时光,全中国都在为申奥而努力。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时,在莫斯科,萨马兰奇一声雄浑的宣告声“Beijing”,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全中国立刻成了欢腾的海洋,全球华人都沉浸在巨大的狂喜中,这一天因此成为中国人记忆中美好的一天。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2. 让学生学会设置和调整日期及时间,以便能够正确地记录和查看相关信息。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和日期时间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认识与基本操作计算器的种类和特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清屏、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等)2. 计算器的常用功能科学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平方根、倒数、百分比等)统计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单位转换器的基本功能(长度、面积、体积等)3. 日期及时间的设置与查看计算机日期及时间的含义和作用设置和调整系统日期及时间的方法日期及时间的查看方式(桌面、任务栏、系统设置等)4. 日期及时间的应用利用日期时间进行时间规划和管理利用日期时间进行数据排序和筛选利用日期时间进行事件提醒和通知5. 计算器和日期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利用计算器进行购物结算、投资理财等计算利用日期时间制定行程安排、参加会议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器的种类、功能及基本操作,使学生对计算器有全面的认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计算器的具体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使用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操作技能。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计算器和日期时间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和日期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计算器,包括科学计算器、统计计算器和单位转换器等。
2. 准备电脑或智能手机,用于展示日期及时间的设置与查看方法。
3. 准备相关教学PPT和案例素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操作技能评价:检查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使用计算器的准确性、熟练程度。
3. 实践应用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计算器和日期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第一章: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种类: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编程计算器等。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清屏、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结果查看等。
1.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计算器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
1.4 教学步骤1. 介绍计算器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第二章:日期的认识与计算2.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期的表示方法和常用日期格式。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日期进行计算和转换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1. 日期表示方法:年、月、日的表示方式。
2. 常用日期格式:YYYY-MM-DD、MM-DD-YYYY等。
3. 日期计算:日期加减、日期转换(如将英文日期转换为中文日期)。
2.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日期表示方法和常用日期格式。
2.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日期计算和转换。
2.4 教学步骤1. 介绍日期的表示方法和常用日期格式。
2. 讲解日期计算和转换的方法。
3. 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日期计算和转换练习。
第三章:时间的认识与计算3.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间的表示方法和常用时间格式。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时间进行计算和转换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1. 时间表示方法:时、分、秒的表示方式。
2. 常用时间格式:HH:MM:SS、HH:MM等。
3. 时间计算:时间加减、时间转换(如将小时转换为分钟)。
3.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时间表示方法和常用时间格式。
2.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时间计算和转换。
3.4 教学步骤1. 介绍时间的表示方法和常用时间格式。
2. 讲解时间计算和转换的方法。
时间计算器的课程设计
时间计算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时间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了解时间计算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时间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3. 学生能够将时间计算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树立时间观念;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观点;3. 学生通过时间计算器的学习,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结合时间计算器,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2.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3. 教学要求:课程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时、分、秒的定义及其关系;2. 时间加减法运算:时间的加减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时间计算;3. 时间计算器操作:认识时间计算器,学习时间计算器的使用方法;4. 实践应用:运用时间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大纲:第一课时:时间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时、分、秒的定义,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
第二课时:时间加减法运算- 讲解时间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运算方法;-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时间计算器操作- 介绍时间计算器的功能及操作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熟悉计算器;-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时间计算器。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基本功能,包括日期计算、时间计算等。
1.2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计算器更多功能的欲望。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计算器日期和时间功能的基本操作。
2.2 教学难点计算器在不同日期和时间格式之间的转换。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硬件准备准备足够的计算器供学生使用。
3.2 软件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需要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引出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作用。
4.2 讲解演示讲解计算器日期和时间功能的基本操作,包括日期计算、时间计算等。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应用。
4.3 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计算器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基本操作。
第五章: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计算器在日期和时间方面的基本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在课后,可以通过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计算器日期时间功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日期时间计算的准确性、速度以及操作规范性。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内容介绍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计算、统计分析等。
7.2 拓展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拓展。
7.3 拓展目标提高学生对计算器功能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计算器更多应用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上册时间与日期的计算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时间与日期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时钟的构造和指针的作用。
2. 掌握小时和分钟的基本概念。
3. 学习使用时钟来读取时间。
4. 学习如何计算日期。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时钟、日历、挂钟模型等。
2. 素材准备:包含不同时间的图片或绘本。
3. PPT或黑板。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时钟,并向学生解释时钟的构造和指针的作用。
2. 通过简单的问答,引导学生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步骤二:认识小时 (10分钟)1. 教师将时钟上的指针调到不同的小时位置,然后问学生指针指向哪个数字。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确认答案,引导学生理解小时的概念。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大声读出不同小时的时间。
步骤三:认识分钟 (10分钟)1. 教师将时钟上的指针调到不同的分钟位置,然后问学生指针指向哪个数字。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确认答案,引导学生理解分钟的概念。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大声读出不同分钟的时间。
步骤四:读取时间 (15分钟)1. 教师展示几张图片或绘本,上面有不同时间的场景。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例如:"图片上的钟表指向几点几分?",学生回答。
3. 教师和学生一起确认答案,并解释如何读取时间。
4. 教师演示读取时间的过程,并让学生模仿。
5. 学生之间互相练习读取时间。
步骤五:计算日期 (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日历,并解释日历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教师指出当前的日期,并向学生提问,例如:"今天是几月几号?",学生回答。
3. 教师向学生提出计算日期的问题,例如:"从今天起,再过三天会是几月几号?",学生回答。
4. 老师和学生一起计算并确认答案。
5. 学生之间互相练习计算日期。
步骤六:巩固练习 (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需要读取时间或计算日期的问题。
2. 学生在黑板或纸上回答问题,并相互批改。
3. 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解答问题。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案第一章: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
让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2 教学内容计算器的种类: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编程计算器等。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开机、关机、输入数字和运算符、查看结果等。
1.3 教学活动介绍不同种类的计算器及其功能。
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
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
1.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一些基本的算术运算题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让学生完成一些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的题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二章:日期的认识与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期的表示方法和格式。
让学生学会计算日期的差值和日期的高级计算。
2.2 教学内容日期的表示方法:年、月、日的表示方式。
日期格式的转换:日期格式、星期几、闰年等。
日期差值的计算:日期之间的加减、比较大小等。
2.3 教学活动介绍日期的表示方法和格式。
演示如何计算日期的差值和高级计算。
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一些实际的日期计算。
2.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一些日期计算题目,包括日期差值和高级计算。
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日期计算题目,如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确定星期几等。
第三章:时间的认识与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表示方法和格式。
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时间的高级计算。
3.2 教学内容时间的表示方法:小时、分钟、秒的表示方式。
时间格式的转换: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之间的转换、时区转换等。
时间差值的计算:时间之间的加减、比较大小等。
3.3 教学活动介绍时间的表示方法和格式。
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时间的高级计算。
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一些实际的时间计算。
3.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一些时间计算题目,包括时间差值和高级计算。
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题目,如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分钟数、确定时区等。
三年级数学下册《使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讲解:“在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先输入第一个数字,再选择运算符号,然后输入第二个数字,最后按下等于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台计算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操作,互相交流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计算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计算观念。
4.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针对本章节《使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将从以上三个部分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反馈评价,促进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开展自评、互评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设计拓展性练习,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器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教师总结:“加减乘除运算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用的运算,它们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工具——计算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完成这些运算。”
3.向学生展示计算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展示计算器:“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工具——计算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奥秘吧!”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
2. 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日期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
2. 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以及日期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2. 教学难点: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计算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及计算和转换方法。
2. 示范法:示范如何在计算器上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和计算。
3. 练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器,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和计算。
五、教学准备1. 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器。
2.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以便进行讲解和示范。
3. 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与日期时间相关的计算问题。
2. 讲解输入方法: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输入日期和时间,包括年、月、日的输入顺序及时间格式的输入。
3. 示范操作:在PPT上展示如何在计算器上输入日期时间,并进行示例计算。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器上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和计算练习。
5.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计算总共有多少天etc.七、课堂互动1. 提问: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于日期时间计算的理解程度。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3. 问答环节: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方法及计算和转换方法。
2. 强调重点:提醒学生掌握计算器日期时间的输入顺序和格式。
3. 提醒注意事项:在使用计算器时,注意日期时间的正确性,避免出现错误。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
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学内容:《计算器、日期及时间》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不久,此前已在数学课中学过“计算器”和“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信息技术知识目标:学会电脑中日历时钟窗口的打开,日期、时间的设置;能打开计算器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设置电脑中的日期、时间,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时间的设置,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法:自主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准备:准备申奥专题片(4分钟)、申奥成功一瞬全国各地欢庆的录像片段(半分钟)、趣味数学题(课前写在纸上,藏在学生的电脑键盘下)、奥运小知识,并了解哪些学生已会在电脑上使用“计算器”和设置日期、时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课始播放申奥专题片。
激情导入:同学们一定不会忘记这一段难忘的时光,全中国都在为申奥而努力。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时,在莫斯科,萨马兰奇一声雄浑的宣告声“Beijing”,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全中国立刻成了欢腾的海洋,全球华人都沉浸在巨大的狂喜中,这一天因此成为中国人记忆中美好的一天。
有谁还记得这一天是星期几吗?(有同学会说是星期几,也有同学会说不知道。
)到底是星期几老师也不知道,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会说可以上网查找、查看日历等。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一:打开日历和时钟窗口,查看2001年7月13日是星期几。
你们身边有日历吗?(学生回答。
)其实现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身边都有日历,在哪里呢?在电脑里。
如何打开?让会的学生当小老师,在教师机上作示范操作,介绍打开日期/时间窗口的几种方法。
然后让全体学生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开日期/时间窗口,并查看申奥成功那一天是星期几。
数学计算日期讲解教案
数学计算日期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使用数学知识计算日期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掌握使用数学知识计算日期的方法。
2. 难点,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日期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日历,让学生观察日历上的日期并回答以下问题,今天是几月几号?明天是几月几号?昨天是几月几号?通过这些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以数学计算日期。
2. 讲解数学知识。
首先,教师介绍一年中的月份和日期的表示方法,然后讲解如何计算日期的方法。
例如,计算今天的后一天日期可以使用加法,如果今天是3月15日,那么明天就是3月16日;计算今天的前一天日期可以使用减法,如果今天是3月15日,那么昨天就是3月14日。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计算日期的方法。
3. 练习与训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日期的方法,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训练。
例如:(1)今天是5月12日,那么明天是几月几号?(2)今天是6月30日,那么后天是几月几号?(3)今天是1月1日,那么30天后是几月几号?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计算日期的方法。
4. 拓展应用。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日期方法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例如:(1)如果某人的生日是3月5日,那么他的生日前一天是几月几号?(2)如果某人的生日是12月31日,那么他的生日后一天是几月几号?通过这些拓展应用题,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日期。
5. 总结提高。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讲解数学知识、设计练习题和拓展应用题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使用数学计算日期的方法。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设计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计算。
3. 学生能够将时间转换为不同的单位(例如,将分钟转换为小时)。
教学重点:1. 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
2. 简单的时间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
教学准备:1. 计时器。
2. 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
2. 教师通过实例解释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例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时间的加减计算,例如,30分钟+15分钟=45分钟,1小时-15分钟=45分钟。
2.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时间加减计算的步骤。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时间加减计算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讨论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方法。
2.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些时间计算的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演示、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以及简单的时间加减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讲解和解答。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六、时间计算的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如果小明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他需要每天花费30分钟吃早餐和准备上学,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门去上学?”2. 学生分组讨论,使用时间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时间的认识(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时间概念。
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包括时、分、秒。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加减1小时、1分钟等。
3. 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实际,运用时间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时间的概念理解。
2.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难点:1. 时间计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时间计算教学PPT。
2. 计时器。
3. 练习题。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时间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时、分、秒。
2. 学生分享对时间的认识。
Step 2: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如加减1小时、1分钟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时间计算练习。
Step 3: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时间计算能力。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Step 4:应用拓展(5分钟)1. 教师提出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时间计算解决问题。
2. 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时间计算的要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三、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时间计算练习。
2. 家长签字确认,明天带来学校检查。
四、教学评价1. 课后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时间计算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作为评价依据。
五、板书设计简单的时间计算1. 时、分、秒的概念2. 时间计算方法加减1小时加减1分钟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时间接龙(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时间接龙游戏。
2.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说一个时间,下一个成员必须说出一个比上一个时间大或小的时间。
3.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游戏。
活动二:时间计算竞赛(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时间计算竞赛。
2. 教师给出题目,学生需要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
3. 教师统计每个小组的得分,给予表扬和奖励。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方面。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任务。
上课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影片。
播放申奥成功一刻的视频。
(萨马兰奇走上台到全国人民欢庆中)这真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谁来说说影片讲的是什么?(这位小朋友说得可真好,对奥运知识了解得可真多)你再说说。
(如果没有人说)影片讲的是2001年7月13日,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全中国立刻成了欢腾的海洋,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
有谁还记得这一天是星期几吗?(有同学会说是星期几,也有同学说不知道)谁有办法来验证到底谁说得对?(有同学说可以上网查找、查看日历等等。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一:日历的设置。
说用日历,那你们身边有日历吗?(电脑里有)在哪里呢,找找看?板书题目:日历。
(学生自己找打开的方法。
)(介绍打开日期的几种方法)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演示他的打开方法。
还有其他方法吗?1.双击桌面右下脚的时钟。
2.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日期/时间。
学生操作:请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打开日历窗口。
查找申奥成功那一天是星期几?(星期五)你是怎么知道的,上来给同学们讲讲。
如果学生讲得很清楚了就不讲,学生讲得不清楚就补充说明(日期设置有三部分:年、月、日,年这一栏旁边有两个按钮,增加年数用上按钮,减少年数用下按钮,用下拉菜单可以选择月数,最大的一部分是日按钮,用鼠标选中呈蓝色就可以查到是星期几)学生练习:已经知道了申办成功的那一天,再来回顾一下中国奥运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黑板上贴奥运小常识,让学生练习查找那一天是星期几)(黑板上写雅典奥运会8月13日星期五北京奥运会8月8日星期五每一部分用纸遮住,学生答出以下问题后再撕开。
问题一:在中国的奥运史上,2004年是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举行了一个大的盛会,它是?(雅典奥运会)你们知道雅典奥运会的开幕日期吗?8月13日那一天是星期几呢?学生用日历查找星期五(你们学得可真快)问题二:有了2001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2004年的辉煌成绩,我们更加盼望2008年的北京奥运。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
计算器日期时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器日期时间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1.2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计算和转换。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器使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日期时间概述讲解日期时间的概念,包括年、月、日、时、分、秒等。
2.2 计算器日期时间功能介绍计算器上的日期时间功能键,如日期输入键、时间输入键、日期计算键、时间计算键等。
2.3 日期时间转换讲解如何在计算器上进行日期时间的转换,如将日期转换为时间,将时间转换为日期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日期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器日期时间功能。
3.2 演示法展示计算器日期时间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实践。
3.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期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日期时间概念讲解日期时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年、月、日、时、分、秒等。
4.3 介绍计算器日期时间功能介绍计算器上的日期时间功能键,讲解如何使用这些键进行日期时间的输入和计算。
4.4 演示日期时间转换操作演示如何在计算器上进行日期时间的转换,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实践。
4.5 布置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计算器日期时间操作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日期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
5.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计算器日期时间操作的掌握程度。
5.3 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
第六章:深入日期时间计算6.1 日期计算介绍计算器上日期计算的功能,如加减月份、年份。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差异,如天数、周数、月数。
让学生实际操作,解决一些具体的日期计算问题。
6.2 时间计算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时间的加减,如增加或减少小时、分钟。
时间的计算教学教案
时间的计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小时、分钟、秒。
2. 时间的计算方法:时间的加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的计算方法,时间的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时间的加减法原理,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理解时间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时间接龙、时间排序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时间计算。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物道具:钟表、计时器等。
2. 教学PPT:包含时间计算的相关图片、动画等。
3. 练习题:针对时间的计算进行练习。
4. 教学视频:关于时间计算的讲解视频。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时间概念:介绍小时、分钟、秒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基本单位。
3. 时间计算方法讲解:讲解时间的加减法原理,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游戏教学:组织时间接龙、时间排序等游戏,巩固时间计算知识。
6. 总结讲解:对本节课的时间计算知识进行总结。
七、课堂练习:1. 自主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时间计算知识。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3. 答案讲解:教师讲解练习题的答案,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给家人讲解时间计算方法。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时间计算知识的掌握程度,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时钟和日历的运算大班数学教案
时钟和日历的运算大班数学教案subject: 时钟和日历的运算大班数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教授大班学生关于时钟和日历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时钟和日历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时钟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2. 学习和运用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转换规则。
3. 掌握计算时钟的时间差、时间段和时间间隔的方法。
4. 了解和使用日历,包括月份、星期和日期的表示方法。
5. 运用月历计算相邻日期、日期之间的天数差等。
【教学准备】1. 时钟模型、数字卡片以及日历模型。
2. 计算工具:计算器、纸张、铅笔等。
3. 计算练习题和活动参考。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让每位学生在黑板上或纸上画一张时钟,然后指示他们手动调整时钟指针到一些特定的时间点,如上午10点或下午4点。
鼓励学生与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所设定的时间。
Step 2: 时钟的读法和表示2.1 向学生展示一个时钟模型,并解释每个指针的作用。
然后向学生展示4个不同的时钟时间(如9:30、12:45、4:15、7:55)并要求学生逐个念出。
2.2 让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写下另外4个不同的时间,并让他们互相交换,念出自己同桌写下的时间。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和加深对时钟的读法和表示的掌握。
Step 3: 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转换3.1 向学生解释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概念,并列出转换规则。
举例说明,并让学生互相转换时间,以提高他们的熟练度。
3.2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如把12小时制的时间转换为24小时制,或反之。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来确定给定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
Step 4: 计算时钟的时间差、时间段和时间间隔4.1 向学生提供一些时钟的实际例子,如甲乙两班级分别放学的时间,然后让他们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4.2 引入时间段的概念,如一节课的时间、午餐时间等,并让学生通过计算确定时间段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任务。
上课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影片。
播放申奥成功一刻的视频。
(萨马兰奇走上台到全国人民欢庆中)
这真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谁来说说影片讲的是什么?
(这位小朋友说得可真好,对奥运知识了解得可真多)你再说说。
(如果没有人说)影片讲的是20**年7月13日,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全中国立刻成了欢腾的海洋,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
20**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
有谁还记得这一天是星期几吗?(有同学会说是星期几,也有同学说不知道)谁有办法来验证到底谁说得对?(有同学说可以上网查找、查看日历等等。
)
二.任务驱动,尝试练习。
任务一:日历的设置。
说用日历,那你们身边有日历吗?(电脑里有)在哪里呢,找找看?板书题目:日历。
(学生自己找打开的方法。
)
(介绍打开日期的几种方法)
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演示他的打开方法。
还有其他方法吗?
1.双击桌面右下脚的时钟。
2.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日期/时间。
学生操作:请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打开日历窗口。
查找申奥成功那一天是星期几?(星期五)
你是怎么知道的,上来给同学们讲讲。
如果学生讲得很清楚了就不讲,学生讲得不清楚就补充说明(日期设置有三部分:年、月、日,年这一栏旁边有两个按钮,增加年数用上按钮,减少年数用下按钮,用下拉菜单可以选择月数,最大的一部分是日按钮,用鼠标选中呈蓝色就可以查到是星期几)
学生练习:已经知道了申办成功的那一天,再来回顾一下中国奥运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黑板上贴奥运小常识,让学生练习查找那一天是星期几)(黑板上写
雅典奥运会8月13日星期五
北京奥运会8月8日星期五
每一部分用纸遮住,学生答出以下问题后再撕开。
问题一:在中国的奥运史上,20**年是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举行了一个大的盛会,它是?(雅典奥运会)你们知道雅典奥运会的开幕日期吗?8月13日那一天是星期几呢?学生用日历查找星期五(你们学得可真快)
问题二:有了20**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20**年的辉煌成绩,我们更加盼望20**年的北京奥运。
你们知道08年奥运会的开幕日期吗?8月8日查一查那一天是星期几?星期五(你们做得真好)
问题三:查查自己出生那天是星期几。
(回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班的小朋友知道自己的生日吗?(今天生日的:真是太高兴了,小朋友们,我们是不是该给这位小寿星说一声:生日快乐,希望他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知道)那查查你出生那天是星期几?(今天生日:今年的生日是星期X,我们出生那天是星期几呢?)学生查找。
查到的小朋友请举手。
请你来给大家说说你的出生日期,星期几查到了吗?
演示给大家看看。
任务二:计算器的打开和使用。
你们今年几岁了?到20**年就十四岁了,可以和父母一起到北京去看奥运, 真希望那一天快些到来,我们估算一下,它离我们还有多少天呢?
经过估算(讲课那天是三月八日):还有:老师板书:23×31+14×30+2×28+29+7+(31-号数)
看看算式,里面的31、30、28、29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你来说说)(他说得很清楚)31是大月的天数,30是小月的天数,28是平月的天数,29是闰月的天数。
现在,请你们动动脑筋,算算这个算式。
(学生自己的方法算出答案。
)
学生用各种方法算。
你来说说你的答案,是怎么算出来的?
你呢?怎么算出来的(计算器)这真是一个好方法,其他的同学不妨试试。
请你来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的。
(学生演示打开,计算的步骤。
)
三种情况:
1.第一个同学就正确:
他做得正确吗?他讲得很清楚。
2.第一个不正确:
这种算法对不对?(学生说:不对)哪里不对了?(你说说)说得非常好,那你来试试。
3.没有正确的:
这种算法正确吗?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算算。
用计算器计算,任然要按照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先算三个乘法,(老师在乘法下边划线)要做乘法,计算器上面有乘号吗?乘号用*来代替,除号用/来代替。
老师板书:×用*来代替
÷用/来代替
这里还有两个特殊的按钮:C和退格键。
C:清除屏幕上的数字。
输入23,但是输入了24,(学生发现)怎么办呢?(用C),用C重新输入,也可以用退格键,删除刚刚输入的那一位数字。
请算错的同学再算算,会算的同学帮助他们。
学生继续算。
你们都算出来了正确的结果吗?
趣味数学:(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你们学得可真快,有一位朋友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的聪明,今天特意来到了课堂上,他会跟小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课件:孙小圣录音。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20**年奥运会的后选吉祥物孙小圣,很高兴来到你们的课堂上,我听说我们的小朋友非常聪明,今天特意带来一组资料,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能行吗?)(我把资料放在每一组组长的键盘下边,你们仔细找找看,然后分工合作,把答案填在资料上面,看那一组的小朋友答得又快又好。
)
资料:
1997年7月1日是星期()20 ×257 + 892 = ()
1999年12月20日是星期()376÷4 –78 = ()
20**年8月29日是星期()12 ×52 –36 = ()20**年10月1日是星期()12
×34 ×56 ×78 + 87 -78 = ()20**年6月1日是星期()1024 ÷4 –98 = ()
课件:(时间到了,现在我来公布答案)每一组的小组长数数对了几道题?
老师汇总成绩。
现在老师宣布:第X组获胜。
请第X组的代表上来领取你们的奖品。
师:恭喜你们获得了好的成绩,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我想代表小朋友们问问:你们怎么做得又快又好呢?
老师总结:组长真有组织协调能力,他能合理安排任务,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祝贺。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历的设置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学有所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手多动脑,为我们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四、如果时间剩余:
接下来的时间,你们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查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今年的生日。
(情感教育:你查到了爸爸的生日是星期几吗?如果他查到了,建议他在爸爸生日那天给他说生日快乐,如果他根本不知道爸爸的生日,渗透情感教育,平时父母都这么关心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在父母生日时给他们说声父母辛苦了,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