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围沙蚕主要器官组织学的研究
双齿围沙蚕浸膏生物活性的研究
双齿围沙蚕浸膏生物活性的研究双齿围沙蚕(Larvae of Dendrolimus kikuchii)是一种松毛虫,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
其幼虫会食用松树的叶子,对松树的危害较大。
为了控制松毛虫的危害,出现了多种杀虫剂,但是其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对非靶标物种的影响成为越来越大的关注点。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目光投向了天然存在植物提取物,特别是中药材,探索其中成分的杀虫效果。
双齿围沙蚕浸膏属于中草药研究的范畴,其主要成分来自于双齿围沙蚕及其幼虫的体内。
双齿围沙蚕浸膏常常用于中药材中,其药效在传统中药方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先前的研究中,双齿围沙蚕浸膏显示出优秀的抗菌和抗炎作用,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也有力地证明了其对昆虫的毒杀效果。
双齿围沙蚕浸膏对双齿围沙蚕的毒杀效果已被多次证明。
在一项实验中,将浸膏涂在松叶上,然后将双齿围沙蚕放置在上面,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显著的死亡率。
考虑到中药材的毒杀效果与其毒杀剂量息息相关,这项发现表明双齿围沙蚕浸膏这一中药材具有一定的昆虫毒杀效果。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双齿围沙蚕浸膏对多种昆虫均具有毒杀效果,包括其他松毛虫和某些害虫。
该研究认为,双齿围沙蚕浸膏中的一些成分能够影响昆虫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导致昆虫死亡。
此外,有研究发现双齿围沙蚕浸膏还具有较好的抑制卵孵化和幼虫食欲的效果。
卵孵化是昆虫种群增长的首要环节,双齿围沙蚕浸膏能够延迟卵的孵化,从而减缓种群的增长速度。
此外,幼虫通常需要不断摄食以维持生长,而双齿围沙蚕浸膏可以干扰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抑制幼虫的食欲,降低它们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
虽然双齿围沙蚕浸膏的毒杀效果已经被证明,但现在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目前尚不明确其毒杀剂量。
其次,尚不清楚其对非靶标昆虫或人类的生物活性。
最后,双齿围沙蚕浸膏的物理性质和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双齿围沙蚕浸膏是一种进一步研究的潜在天然昆虫杀虫剂。
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对松毛虫具有昆虫毒杀效果,对于控制该害虫的危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的生物学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
有一 对 颚和排 列上 午 细齿 , 些细 齿 称 拟 颚 。从 围 口节 之后 这 起 , 到身 体后 端 , 个体 节 两侧 有疣 足一 对 , 直 每 每个 疣 足 分北 肢 和腹肢 , 肢 又 分 为 数 叶 , 每 内各 有 一 刚 毛 囊 , 出 一 束 刚 长 毛 , 行走 和 游泳 的 器 官 。背 、 肢上 各 有 一根 粗 黑 的针 毛 , 为 腹 有支持 疣 足的 功 能 , 肢 背 侧 的背 须 和腹 肢 腹 侧 的腹 须 , 背 以
门。
12种 类 及 分 布 .
我 国的沙 蚕 种类有 约 8 o多 种 , 济 种 经
类 和用 于养 殖 的品 种 主要 有 : 日本 刺沙 蚕 、 多刺 围沙 蚕 、 齿 双 围沙蚕 等 。北 方 ( 宁 、 辽 山东 、 北 )日本 刺 沙 蚕 居 多 ; 方 河 南 ( 江苏 、 江 、 建 等 ) 双齿 围 沙 蚕 为 主 。沙 蚕 属 滩 涂 生 物 浙 福 以 中的优势 种 , 自然 资 源 量 泥 滩 (4 / ) 于泥 沙 滩 (5 4 / 3 G M2大 1 .G
M2大 于 沙 滩 ( .G M ) ) 28 / 2 。 13生 态 习性 . 沙蚕 栖 息在 潮 间 带 泥 沙 底 质 中 , 成 U 拙
究 工作 , 浙 江水 产学 院学 报》 《 在< 、 海洋 渔 必 、水 产 养 殖》 《 鲁 渔 业 》 《 海 海 《 、齐 、东 洋 >( 、 海洋 湖 沼通 报 ) 等杂 志 发表 论 文 二 十余 篇 ; 研 成果 获 浙 江 省教 委二 等 奖 、 科
雌雄 异 体 , 常个 体雌 雄无 差别 , 成 熟 正 性
时形 态 和体 色发 生 变 化 , 肉眼 可 辨 出 雌 性 一青 绿 色 ; 性 用 雄
饲料蛋白水平对双齿围沙蚕生长、体组成及养殖底质总氮的影响
其生长缓慢 、 饵料转化效率低 , 不仅养殖成本高 , 而且 对养 殖环 境 污染 大 , 严 重 制 约 了我 国双 齿 围
沙蚕 养殖 产业 的发 展壮 大 。
收 稿 日期 :2 0 1 7— 0 4— 2 8
基金项 目: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项 目( B E 2 0 1 4 3 4 6 ) ; 江苏省苏北科技 专项 ( B N 2 0 1 5 1 2 1 ) 作者简介 :吕 富( 1 9 7 1一) , 男, 江苏 东 台人 , 副教授, 在读博士, 主要 从 事水 产 健 康 养殖 及 营 养 与饲 料研 究 。
关键词 :双齿 围沙蚕 ;蛋 白水平 ; 生 长性 能 ; 体组成 ; 底 质总氮
中 图分 类 号 :S 9 6 8 .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双齿 围沙蚕 ( P e r i n e r e i s a i b u h i t e n s i s ) 隶 属 于沙 蚕科 , 围沙 蚕 属 , 是 我 国沿 海 潮 问 带 多 毛类 生 态
双齿 围沙蚕 迅 速成 为 我 国沿 海 重 要 的海 水 养 殖
分 J 。饲料蛋白水平过低 , 不能满足水产动物生
长需 要 , 而 饲料 蛋 白水 平 过 高则 又 会造 成 蛋 白质
经济 动物 , 但 目前 其 人工 养 殖 主 要投 喂饼 粕 及 其 它水 产养 殖 动物 ( 如对虾) 的 配合 饲 料 , 由 于这 些 饲料 与双 齿 围沙蚕 的 营养 需求 不 甚 相 符 , 常 导 致
要 :以白鱼粉为蛋 白源 , 制备 6种蛋 白水平分别为 2 5 %、 2 8 %、 3 1 %、 3 4 %、 3 7 %和4 0 %的等能饲料 , 饲养
双齿围沙蚕形态参数关系的分析
双齿围沙蚕形态参数关系的分析
柳敏海;蒋霞敏;张永靖;李彬峰
【期刊名称】《水利渔业》
【年(卷),期】2005(25)6
【摘要】对382条双齿围沙蚕的体长、头长、体重、体宽、刚节数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表明:体长与体重呈平方函数关系;体宽与体重成冥函数关系;刚节数在体长170 mm前的生长期内接近线性增长关系.双齿围沙蚕一般体长到190 mm即为成体体型,此后生长速度变慢,因而此时期为最佳捕捞期.由于环境因素差异,不同地区沙蚕的刚节数变化稍有差异.
【总页数】3页(P40-41,59)
【作者】柳敏海;蒋霞敏;张永靖;李彬峰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生命学院海洋与水产系,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学院海洋与水产系,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学院海洋与水产系,浙江,宁
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学院海洋与水产系,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32.8
【相关文献】
1.双齿围沙蚕对饲料中氮元素的利用及其与体质量和温度的关系 [J], 王玲;周一兵;杨大佐;袁秀堂
2.双齿围沙蚕对饲料中氮元素的利用及其与体质量和温度的关系 [J], 王玲;周一兵;
杨大佐;袁秀堂
3.双齿围沙蚕血细胞形态分析 [J], 朱国萍;曹伏君;马伟原;罗杰
4.东营养殖双齿围沙蚕营养成分分析及膳食营养评价 [J], 刘天红;于道德;李红艳;李晓;姜晓东;吴志宏;孙元芹;刘洪军;王颖
5.大连湾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ris)卵子生成周期及其与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关系 [J], 周一兵;王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齿围沙蚕浸膏生物活性的研究
( 大 连 海 洋 大 学 食 品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3 )
摘 要 : 用 7 O 乙醇 对 双 齿 围沙 蚕 进 行 热 浸提 后 , 得 到 双 齿 围沙 蚕 浸 膏 。 然 后 对 得 到 的浸 膏 依 次 用 石 油 醚 、
产物具有结构新颖独特 、 生物活性较强 的特点。
齿 围沙 蚕 , 匀浆 粉碎 后置 于 圆底烧瓶 中 , 加入 4倍
体积( V/ w) 7 O 乙醇热 浸提 2 h , 滤 出提取 液 , 残 渣 中继 续 加 4倍 体 积 ( V/ W) 7 0 乙醇 提取 , 重 复 3次 。合 并浸 提液 , 离心 取 上 清液 进 行 减压 浓 缩 , 将 浓缩 液 冻干后 得 双齿 围沙 蚕总浸 膏 。 将 上述 得 到 的 总 浸 膏 依 次 用 等 体 积 的 石 油
测 定参 照朱 晓杰 的方 法 [ 5 ] 。用 含 有 6 . 8 mmo l ・ L Na C 1 的 0 . 2 mo l ・L 硼 酸 盐 缓 冲液 ( p H一
8 . 3 ) , 将 Hi p — Hi s —L e u配 成 7 . 6 mmo l ・ I 一 的
乙酸 乙 酯及 正 丁 醇进 行 萃 取 , 得 到 3部 分 萃 取 物 。 对 双 齿 围沙 蚕 浸 膏及 各 有机 溶 荆 萃取 部 分 进 行 抑 菌 试 验 和
血 管 张肽 I 转化酶( AC E ) 抑 制测 试 。 结果 表 明 , 双 齿 围沙 蚕 浸 膏及 各 有 机 溶 剂 萃 取 部 分 均 具 有 抑 制 AC E
《 河 北渔 业 ̄ 2 0 1 5年 第 9期 ( 总第 2 6 1期 )
双齿围沙蚕配子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关 键词 : 双齿围沙蚕;配子发生; 组织学 中图分 类号 : 944 Q 5.3 文 献标 志码 :A
多 毛类 是海 洋生 态系统 中物 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双 齿 围沙 蚕 Pr ee i ht s enriab ini i s u e s 具有 个 体 大 、蛋 白质 含 量 (0 ~8 % ) 丰 富 等 7% 0 特 点 ,因此 是多 毛 纲动 物 中开发 利 用 的重 要种 类 。 目前 ,关 于 沙蚕 的生 活史 ¨ 、性 腺 发育 、生 理 能量 学 引、生 态 学 和 人 工 繁 殖 和 养 殖 】 加 国 内外 已有 不少 报道 ,但关 于双齿 围沙 蚕配 子发 生 未见 详 细报 道 。本研究 中 ,作 者对 双齿 围沙 蚕生殖 腺 一周 年 的样本 进行组 织切 片观察 ,研究 了双齿 围
双 齿 围 沙 蚕 配 子 发 生 的 组 织 学 观 察
杨 大佐 ,周一兵 ,寇娜 2
( .大连水产学院 辽宁省省级 高校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62 I 03; 1 2 .大连水产 学院 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重点实验室,辽 宁 大连 162 ) 03 1
摘要: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双齿围沙蚕 Pre ia uins enrs i h e i配子的发生过程,研究了配子发生各时期的 i e b t s
形态结构 。结果显示 :双齿围沙蚕原生殖细胞 起源于体 壁上皮细胞 ,生殖 细胞形成后进 入体腔 当中,在体 腔液 中生长 、增殖 ;双齿围沙蚕 的卵子发生过 程经 历了卵原 细胞期 、初级 卵母 细胞期 、次级 卵母 细胞期 和
双齿围沙蚕摄食自然沉积物的研究
双齿 围沙蚕摄食 自然沉积物 的研究
张青田, 胡桂坤
( 天津市海洋资源 化学重点实验室 ,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 院 , 天津 30 5 0 4 7)
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采用肠道 内含物的分析方法 , 测定 了双齿 围沙蚕 ( eiee iu i ni)摄食沉积物 时的颗粒选择性和摄 P r ri ab ht s n s e s
a e . h u s a d i e d n y l sa o t o r . mp ewi i l t d e ,h e s n f h s i e e c sae as t f r2 5 o r , n sf e i g c c ei b u h u s Co a t smi su is t er a o s e ed f r n e lo t 7 r h r a o t r
第卷第期年月天津科技大学学报双齿围沙蚕摄食自然沉积物的研究张青田胡桂坤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摘要采用肠道内含物的分析方法测定了双齿围沙蚕摄食沉积物时的颗粒选择性和摄食效率结果显示双齿国沙蚕摄食时偏向于撮食较小粒径的颗粒该结论符合底栖动物最佳觅食模型双齿围沙蚕饱食沉积物所需时间较其他多毛类短左右撮食周期大约单位体重摄食率以干重计为比报道的其他多毛类摄食率低与同类研究相比文中还对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关键词双齿围沙蚕沉积物摄食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圮双齿围沙蚕在我国沿海分布广泛喜欢柄息于中高潮带海滩富含有机质硅藻等的生境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双齿围沙蚕生长迅速营养丰富是很好的出口创汇生物加之我国江苏山东等地的自然野生沙蚕日趋枯竭人们加强了对双齿围沙蚕的育种和养殖技术研究关于双齿围沙蚕的研究目前集中于生活史人工繁殖及其生态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双齿围沙蚕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饵料而且在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关于其改造环境的机理和能力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通过肠道内含物分析方法研究了双齿围沙蚕对自然沉积物的摄食效率和食物的颗粒选择性等问题目前关于多毛类摄食自然沉积物的研究报道非常少通过研究可以了解沙蚕对底质的生物扰动和改造能力等生物学参数并且为合理移植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数据材料与方法材料双齿围沙蚕于年月采白天津市塘沽区泥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张青田一男天津人讲师万方数据年月张青田等双齿围沙蚕摄食自然沉积物的研究滩潮间带根据不同试验要求进行固定或者暂养处理方法本试验的研究方法主要参考和王诗红等对其他多毛类的相关研究原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改进双齿围沙蚕摄食的颗粒选择性现场采集的双齿围沙蚕样品用乙醇固定以防止其肠道内含物的排出同时采集自然沉积物样品用来分析其可被双齿围沙蚕利用的粒径组成情况并且与双齿围沙蚕消化道中的沉积物粒径组成情??况进行比较沉积物样品和双齿围沙蚕消化道中的颗粒粒径分布频度均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出对试验用沙蚕进行体重和体长的测定并编号按照记录的沙蚕编号依次在解剖盘中用解剖刀将每条沙蚕的肠容物取出置于溶液中浸泡用以溶解存在的有机成分观察前处理后的沉积物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单凹片上加适量水后用光镜检查记录按直线顺序所观察到的前个颗粒的粒径大小沉积物粒径采用固定式测微尺测量粒径编号与实际粒径的换算
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共栖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
201 3年 1 0月
大 连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Vo l _ 2 8 No . 5
Oc t.201 3
J OURNAL OF DAL I AN 0C EA N UN I VE RS I T Y
文章编号 : 2 0 9 5 - 1 3 8 8 ( 2 0 1 3 ) 0 5 — 0 4 1 3 - 0 5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1 6
水 中暂养 2 4 h ,使其排出肠道内容物 。用体积分数
基金 项目:国家 “ 8 6 3 ”计划项 目 ( 2 0 0 6 A AI O Z 4 1 0 )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2 0 0 8 0 5 0 6 9 ,2 0 1 3 0 5 0 0 2) 作者简介 : 张柏东 ( 1 9 8 6 一 ) , 男 ,硕 士 研 究 生 。E - m a i l :z h a n g b i a d o n g 1 9 8 6 @1 2 6 . c o m 通信 作者 :王斌 ( 1 9 6 2 - ), 女, 教授 。E- ma i l :w a n g b i n @d l o u . 栖 微 生 物 菌群 多样 性
的 P C R— DGGE分 析
张柏 东 ,连 彬 ,王斌 ,周 一兵 ,何 洁
(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 复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3 )
摘要: 将采自青岛市沿海潮间带的双齿围沙蚕 P e r i n e r e i s a i b u h i t e n s i s( 体质量为4 ~ 5 g )置于无菌海水中暂
双 齿 围沙蚕 采 自山东青 岛沿海 潮 间带 同一滩涂 区域 ,体质 量为 4~ 5 g 。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典型自然栖息地的沉积环境特征
隙水 中 H 2 S浓度 和含水 率也无 显著性差异( 0 . 0 5 ) 。低潮 区有机物含量和 氮含量 显著低 于 中潮 区和 高潮 区( 0 . 0 5 ) , 不 同潮 区之 间的碳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0 . 0 5 ) ,不 同深度 的沉积物 中有机 物含 量、氮含量 和 碳含 量随深度 的增加 而逐 渐升高。 粉砂在 3个潮 区以及各个潮 区不 同深度 的沉积物 中所 占的比例均为 最
・农 业部 东海与 远洋渔 业资 源开发利 用重 点实 验室开 放课题 ( 2 0 1 3 K 0 6 )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青 年基金 项 目( 3 1 3 0 2 1 9 3 ) 、 青 岛 海 洋科学 与技 术 国家实验 室海 洋渔业科 学 与食物 产 出过程 功能实 验室 开放课 题( 2 0 1 6 L MF S . A1 8 ) 、山东 省重 点研 发计划 项 目( 2 0 1 6 GS F 1 1 5 0 2 7 ) 和青 岛海 洋 科学 与技 术 国家 实验 室 鳌 山科 技创 新 计 划 项 目( 2 0 1 5 AS KJ 0 2 ) 共 同资 助 [ T h i s wo r k wa s
大 ,砂 所 占比例 最小。低潮 区沉积 物的中值粒径 显著高于其他 2个潮 区 < 0 . 0 5 ) ,而不 同深度 沉积物的
中值粒 径无显著差异 0 . 0 5 ) 。实验 显示,本研 究所选取 的双 齿围沙蚕 典型 自然栖息地沉积物 中的 H 2 S
含 量较 高,并且随沉积物深度 的增加 而逐 渐升高。沉积物 中的有机 物和碳 含量极显著相关 ,碳 氮含量 显 著相 关。沉积物粒度 分类属粘土质粉砂 ,高潮 区沉积物的 中值粒径 显著小于低 潮 区,可 能是造成高潮 区
双齿围沙蚕主要器官组织学的研究
双齿围沙蚕主要器官组织学的研究宋贞坪;李霞;王福景;杨大佐;周一兵【期刊名称】《大连海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25)004【摘要】采用组织切片法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主要由体壁、疣足、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组成.体壁从内向外分为壁体腔膜、肌肉层、表皮层和角质层,壁体腔膜是一层扁平细胞,肌肉层由环行、纵行和斜行的平滑肌组成,表皮层为单层柱状细胞,其中夹有腺细胞和感觉细胞;疣足的壁与体壁一致,疣足内充满毛细血管、间充质细胞、黏液细胞和血细胞,在性腺发育期间,有大量生殖细胞着生于疣足壁上;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为从口到肛门的直管,包括口、口腔、咽、食道、胃和肠,在食道两侧有一对食道腺;排泄系统由肾管构成.【总页数】4页(P320-323)【作者】宋贞坪;李霞;王福景;杨大佐;周一兵【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省级高校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省级高校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省级高校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省级高校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省级高校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4.6【相关文献】1.双齿围沙蚕配子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J], 杨大佐;周一兵;寇娜2.双齿围沙蚕的研究——生活史及异沙蚕体形态研究 [J], 洪秀云;谭克非3.双齿围沙蚕对潮间带不同类型底质选择行为的研究 [J], 孟珊;蔺凡;房景辉;蒋增杰;许越;董世鹏;于伟松;侯兴;高亚平;杜美荣4.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主要器官的组织学观察及其生理功能研究[J], 宋静静;刘天红;刘洪军;迟雯丹;刘凯凯;于道德5.微塑料对双齿围沙蚕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 [J], 张涛;刘凯;孙一鑫;王孝天;方涛;吴亚平;冯志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料蛋白水平对双齿围沙蚕生长、体组成及养殖底质总氮的影响
饲料蛋白水平对双齿围沙蚕生长、体组成及养殖底质总氮的影响吕富;聂庆;吕林兰;於叶兵;刘飞;赵卫红【摘要】以白鱼粉为蛋白源,制备6种蛋白水平分别为25%、28%、31%、34%、37%和40%的等能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24.7±0.9)mg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 ind沙蚕,连续饲养60 d,测定沙蚕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底质的总氮.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存活率不受饲料蛋白水平影响;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先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饲料系数和日摄食率则先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当饲料蛋白水平达到31%以上时均开始趋于稳定;蛋白质效率则始终随饲料蛋白水平升高而显著下降.沙蚕的粗蛋白先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当饲料蛋白含量达到31%以上时趋于稳定;体水分及灰分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体脂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当饲料蛋白水平超过34%时,养殖底质总氮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并且饲料蛋白水平越高,养殖底质总氮的升幅越大.根据饲料蛋白水平与双齿围沙蚕特定生长率的折线方程分析,双齿围沙蚕饲料的最适蛋白含量为31.61%.%The clamworm Perinereis aibuhitensis,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marine benthic polychaetes in intertidal zones,is in the greatest deman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Due to over-harvesting and deteriorated environment,the natural resource of P.aibuhitensis has been exhausted gradually and can not meet market demand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breeding technology,P.aibuhitens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quacultural species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China.The optimal level of dietary protein in diets is important for the growth of aquatic animals and maintenance of goodaquacultural environment.However,to date,there has been no reports on specific protein feed demand of P.aibuhitensi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imate the optimal dietary protein level for P.aibuhitensi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and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pecial,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compound feed.The P.aibuhitensis larvae used were obtained from one batch of fertilized eggs hatched in seawater (salinity 24‰).The larvae were dug out from sediments and placed in clean seawater (salinity 24‰) to empty their guts.Finally,1 800 healthy individuals with an average weight of (24.7 ± 0.9) mg were s elected and randomly distributed to 18 polyethylene tanks (61 cm ×41 cm × 25cm,culture tanks) with soil for feeding experiments.The soil in each culture tank was 10 cm thick,and the soil was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tidal zone and washed with tap water to remove salts,organic matter and other impurities and then immersed with seawater (salinity 24‰) to become water-saturated soil.The white fish meal was used as only protein source to formulate six isoenergetic diets with various protein levels(25%,28%,31%,34%,37% and 40%).The larvae were fed twice daily (8:00 am and 19:00 pm),each diet had 3 replicates.The feeding amount was equal to 1%-2% and 2%-3% of the body weight,respectively.While feeding,100-120 ml of fresh water was sprea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oil to replenish the evaporated water and soften the feed.After 1.5-2 hours,the feed residue was cleaned up.The light period was 14 hours:10 hours (light:dark),and the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at 25-28 ℃.After 60 days of culture,the growth performance,body composition of the clamwormsand total nitrogen in cultural substanc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vival rate (SR) of clamworms among six treatments (P > 0.05).With increasing dietary protein from 25%to 31%,the final average weight (FAW)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whearas daily feed intake (DFI) 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protein levels (P <0.05).Crude protein of clamworms upgraded significantly when dietary protein levels increased from 25% to 31% and then kept stable (P <0.05).Moisture and ash of clamworms elev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in dietary protein level (P < 0.05).Crude fat content of clamworms showed a reverse trend compared to body moisture content.Total nitrogen in cultural substanc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dietary protein exceeded 34%,and the higher the dietary protein content,the greater the increasing extend of cultural substances total nitrogen.According to the broken-line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SGR and dietary protein level,it is indicated that dietary protein requirement for clamworms is 31.61%.【期刊名称】《海洋渔业》【年(卷),期】2017(039)006【总页数】9页(P665-673)【关键词】双齿围沙蚕;蛋白水平;生长性能;体组成;底质总氮【作者】吕富;聂庆;吕林兰;於叶兵;刘飞;赵卫红【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滩涂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滩涂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滩涂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滩涂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滩涂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滩涂池塘养殖生态重点实验室,盐城22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8.9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隶属于沙蚕科,围沙蚕属,是我国沿海潮间带多毛类生态类型的主要代表和优势种类[1]。
三种药物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的急性毒性及其体内抑菌..
分类号密级U D C 编号硕士学位论文三种药物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急性毒性及其体内抑菌效果的研究苏筱竺(20160908013061)指导教师姓名杨大佐研究员专业名称水产养殖论文答辩日期 2019年6月1日学位授予日期 2019年 6 月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Acute toxicity of three drugs to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and their bacteriostatic effect in vivoSuperviso: Professor Yang DazuoMaster candidate: Su Xiaozhu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P. R.CHINA摘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对虾的养殖产业规模每年可达4000亿元,可以说对虾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和病害发生等影响,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基本维持稳定。
而种质是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对虾苗种培育过程中,亲虾性腺的人工促熟与卵细胞培育是优质对虾苗种培育的基础环节,营养与饵料的选择是对虾亲虾促熟培育关键。
目前开展对虾养殖和苗种培育的国家,在对虾亲虾培育与促熟中常用活体饵料为多毛类动物,但据相关报道双齿围沙蚕体内存在高浓度致病菌,可能会通过摄食作用将病菌转移到对虾中。
因此,基于上述生产实践现状与问题,亟需我们研究减少双齿围沙蚕体内致病微生物的方法,为预防对虾养殖疾病调控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采用了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培养基(TCBS琼脂培养基),通过平板涂布法初步筛选双齿围沙蚕体内可培养的优势菌种及其菌落总数,并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开展沙蚕体内微生物研究。
论文进行了庆大霉素、聚六亚甲基双胍以及氟苯尼考等三种不同药物对双齿围沙蚕急性毒性研究,揭示上述三种药物对沙蚕的安全浓度。
双齿围沙蚕全人工育苗与精养技术研究
doi:10.16446/ki.1001 -1994. 2018.01.010双齿围沙蚕全人工育苗与精养技术研究丁理法 陈沈雪(浙江省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温岭 317500)摘要:为探索双齿围沙蚕全人工养殖技术,于2014—2016年在温岭市长新塘开展了双齿围沙蚕全人工育苗与精养技术研究试验。
试验用于亲体蓄养、苗种繁育的水泥池1口,面积共660 m2,催产结果获受精卵4.1亿粒,孵化成单轮幼虫2. 65亿粒,孵化率64.63% ,培育12刚节以上幼虫2862万尾,平均附苗密度2.65万尾/m2。
养殖试验池共230 口,合计面积20.7亩(15亩=1 hm2,下同)。
2015年5月12日第一批苗种分养,7月18日开始轮捕,至2016年2月底,收获商品沙蚕38777 k g,折算亩产1873.3 k g;销售收人256万元,净利润141.4万元,平均亩产值12.37万元,每亩获利6. 83万元。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全人工育苗;精养技术双齿围沙香(Perireereis Grube)俗称青虫、海蜈蚣,隶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 多毛目,沙蚕科,围沙蚕属,是一种经济海产动物,主要生活在中高潮带泥沙滩涂中,全国各地的沿 海均有分布[1]。
双齿围沙蚕是海钓的最佳钓饵,人称“万能钓饵”,20世纪90年代曾是我国出口 量最多的沙蚕品种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 大规模的滩涂围垦以及海洋环境污染,沙蚕自然 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产量急剧下降[2-3]。
近年来 随着海钓业的兴起,沙蚕需求量剧增,其市场价格 大幅度上升。
为探索双齿围沙蚕的全人工养殖技 术,笔者于2014—2016年在浙江温岭长新塘开展 了双齿围沙蚕全人工育苗与精养技术研究试验,获得了较好的产量及效益。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 下,供水产同行们参考。
1材料和方法1-1 养殖设施条件双齿围沙蚕全人工繁养试验基地位于温岭东部集聚区长新塘南线。
亲体蓄养和苗种繁育池共11 口,单池面积 60 m2(长10 m,宽6 m,高50 cm),为砖混结构,四壁水泥抹面。
双齿围沙蚕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海蜈蚣 、海蚂蝗 、海百脚 、海虫、海蛆等,属环节 动物门 ( ne d ) A nl a 、多毛纲 ( o cat ) 游走 目 i P l he 、 y a
(Erna) 沙 蚕 科 ( rii e) 围 沙 蚕 属 r t 、 a Need a 、 d
收稿 日期 :2 0 . 3 1. 0 6 0 .5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 目 ( 0 5 20 3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 034 3) 20 C 2 4 ) 20 06 ;宁波市农办项 目 (0 40 20 73) 作 者简 介 :蒋霞敏 ( 9 7 ,女 ,浙江 舟 I人 ,教授 ,主要 研 究方 向 :饵 料生 物培 养. - i i g i n ia o 15 一) J J Ema : nxa @s . m la j mi n c
反应 体 系中 , 模板 D 5n ,0×P R 冲液 25 , C2 .mmo/ d P .5 含 NA2 g 1 C 缓 . Mg 11 5 l NT s 1 L, 0 mmo/ l L, 引物 2 g TqD 4n , a NA聚合 酶 1 .U.对 浙 江温岭 1 5 8个双齿 围 沙蚕 个体 进行 了R P A D分析 , 10 从 0 个随机 引物 中筛选 的 2 6个 引物检 测 出 29个位 点 ( 0 ~4 20b ,群体 的 多 态位 点 比例 为 2 4 0 0 p) 8 .8 07 %;遗传 多态度在 02 5 ;S ann ̄ . 2 9 hn o ;数在 03 3 .个体 间遗 传距 离最 大的 为 04 1 ,最 } .5 2 . 60
关键 词 :双 齿 围沙蚕 ;DN 提取 ;R D;遗传 多样 性 A AP
双齿围沙蚕的研究——生活史及异沙蚕体形态研究
双齿围沙蚕的研究——生活史及异沙蚕体形态研究
洪秀云;谭克非
【期刊名称】《水产学报》
【年(卷),期】1982(006)002
【摘要】本文报导了双齿围沙蚕这个种的生活史。
文中描述异型体(性成熟体)及受精卵、卵裂期、担轮幼虫期、刚节疣足幼体及刚节幼虫至幼沙蚕等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为沙蚕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提供依据。
【总页数】7页(P165-171)
【作者】洪秀云;谭克非
【作者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3.219
【相关文献】
1.饲料蛋白水平对双齿围沙蚕生长、体组成及养殖底质总氮的影响 [J], 吕富;聂庆;吕林兰;於叶兵;刘飞;赵卫红
2.饲料过氧化水平对双齿围沙蚕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J], 吕富;聂庆;吕林兰;赵卫红
3.双齿围沙蚕的生活史 [J], 何润端; 曹伏君; 朱国萍
4.双齿围沙蚕的生活史 [J], 何润端; 曹伏君; 朱国萍
5.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双齿围沙蚕生长、体组成及养殖底质总氮的影响 [J], 顾宇;吕富;钟蕾;胡毅;聂庆;耿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齿围沙蚕化学成分及其浸膏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双齿围沙蚕化学成分及其浸膏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宋淑梅;马睿霄;金枫清;佟长青;翟兴月;李伟【摘要】Two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physical-chemistry properties .The inhibition on tumour cells of all extracts fromP .aibuhitensis were evaluated by CCK -8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wo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nd identified as cholest -4-ene-3α,6β-diol and (E)-17 -(4 ,7 -dimethyloct -5 -en-2yl)-10 ,13 -dimethyl -2 ,3 ,4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tetradecahydro -1H -cyclopenta[a] phenanthren-3-ol . All extracts from P .aibuhitensis using 75% EtOHand ethyl acetate layer exhibited the potent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 nst HepG2 ,AGS and SKOV3 cells .The extract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candidate for further study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制备色谱等手段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中分离纯化出2种化合物。
双齿围沙蚕研究进展与展望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9.02.016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也称海蜈蚣、海蚂蝗、海虫、沙虫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类海洋无脊椎动物,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粗脂肪、粗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享有海中“冬虫夏草”的美称[1],此外,其氨基酸组成独特,对鱼、虾、蟹类具有强烈的诱食作用,通常用作海水鱼、虾、蟹的亲本培育及垂钓等的饵料,因此也被称为“万能饵料”[2]。
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双齿围沙蚕已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多的沙蚕品种之一。
目前,国内外对双齿围沙蚕开展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该文主要对双齿围沙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加以综述,并就未来双齿围沙蚕开展的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征双齿围沙蚕隶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s),多毛纲(Polychaete),游走目(Erranta),沙蚕科(Nerei-dae),围沙蚕属(Perinereis)。
双齿围沙蚕为两侧对称的长柱体,背腹稍扁平,体呈肉红色或蓝绿色并具有闪光,体表具角质膜,一般体长为15~19cm,对应体节约180~220个刚节[3]。
双齿围沙蚕为同律分节,每个体节两侧具疣足和背腹须,疣足富肌肉和血管,是其运动和呼吸的器官,疣足上有刚毛,可供爬行和附着用,虫体最后一节或几个无疣足的体节称尾或肛节,具肛门和1对腹位的肛须[3-4]。
2生态习性双齿围沙蚕是我国潮间带河口泥沙滩上区的优势种,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另外,在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等地也有广泛分布[5]。
双齿围沙蚕自然条件下生活在滩涂中,受气温、盐度等的影响很大,研究发现其在5~40℃均能成活,而其生存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30℃,其能够耐受5~45的渐变盐度,而最适的盐度范围为20~30[2]。
双齿围沙蚕抗凝血肽的制备及其抗血栓作用
双齿围沙蚕抗凝血肽的制备及其抗血栓作用郑媛媛;丁国芳;杨最素;余方苗;贾盈露;吴宗泽;陈锐【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7(038)023【摘要】目的:探讨双齿围沙蚕抗凝血肽(anticoagulant peptides from Perinereis aibuhitensis,PAAP)的制备及其抗血栓作用.方法:以抗凝活力为检测指标,筛选最佳酶对沙蚕进行酶解.酶解产物经超滤、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具有最强抗凝活力的沙蚕寡肽,将此肽命名为PAAP并测定其急性毒性作用.采用角叉菜胶所致的小鼠尾部血栓形成实验、三氯化铁所致的大鼠动脉血栓形成实验及二磷酸腺苷(adenonisine dis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研究PAAP的抗血栓作用.结果:选取碱性蛋白酶作为最佳酶对沙蚕进行酶解,经过分离纯化后得到一条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Pro-Val-Glu-Arg-Lys).经测定,该寡肽的体外抗凝活力可达(1320.0±20.3)U/g.PAAP的最大耐受量为11.0 g/(kg·d)且未出现小鼠异常及死亡现象,体内实验表明PAAP对小鼠尾部血栓的形成、大鼠动脉血栓的形成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从双齿围沙蚕中提取出的抗凝肽PAAP具有抗血栓作用.【总页数】7页(P171-177)【作者】郑媛媛;丁国芳;杨最素;余方苗;贾盈露;吴宗泽;陈锐【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 316022;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 316022;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021;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 316022;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 316022;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 316022;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 316022;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舟山316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7【相关文献】1.双齿围沙蚕多肽的制备及其抗肺癌A549细胞活性 [J], 贾盈露;丁国芳;杨最素;余方苗;郑媛媛;吴宗泽;陈锐2.镉铜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sis aibuhitensis)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J], 陈强; 黎中宝; 高瞻3.福建地区双齿围沙蚕人工繁育与养成试验 [J], 周洪磊4.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主要器官的组织学观察及其生理功能研究[J], 宋静静;刘天红;刘洪军;迟雯丹;刘凯凯;于道德5.微塑料对双齿围沙蚕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 [J], 张涛;刘凯;孙一鑫;王孝天;方涛;吴亚平;冯志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米草—双齿围沙蚕相关性初探
大米草—双齿围沙蚕相关性初探
蒋福兴;黄耀生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1992(12)1
【摘要】我国广阔的海滩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多毛类环节动物——双齿围沙蚕就是其中之一。
它们不但是近海、河口的鱼虾等的天然优质食料,而且也是娱乐业垂钓的重要钓饵,成为江、浙等省沿海地区出口创汇的一大资源。
经大量调查资料发现,在海滩盐沼-大米草滩上双齿围沙蚕的数量一般比光滩高数倍至数十倍,而且个体大小也有显著差异。
这一海滩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即植物(大米草)与动物(双齿围沙蚕)之间是否直接存在摄食关系抑或其它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报道。
【总页数】5页(P84-88)
【作者】蒋福兴;黄耀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192.2
【相关文献】
1.养殖环境中底栖生物丰度与双齿围沙蚕生化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J], 张永靖;童丽娟;郑周数;庄丁丁
2.双齿围沙蚕池塘人工养殖技术初探 [J], 李国平;崔绍岩
3.福建地区双齿围沙蚕人工繁育与养成试验 [J], 周洪磊
4.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主要器官的组织学观察及其生理功能研究[J], 宋静静;刘天红;刘洪军;迟雯丹;刘凯凯;于道德
5.大米草对双齿围沙蚕生境中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 [J], 赵清良;赵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齿围沙蚕的营养成分与食用安全
双齿围沙蚕的营养成分与食用安全林涛;杨寅;王素敏;贺青;林建云【期刊名称】《应用海洋学学报》【年(卷),期】2016(035)003【摘要】本文对福建近海天然与养殖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进行基本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以及沙蚕毒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论是天然或是养殖的,双齿围沙蚕均富含粗蛋白质(>60%,干基)和氨基酸(TAA∶54.27%-56.80%);必需氨基酸(EAA/TAA约37%, EAA/NEAA≥0.58)基本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呈味氨基酸所占的比例(FAA/TAA约45%)也较高.其油脂含量为9.9%-12.5%,且脂肪酸中富含n-3 PUFAs.双齿围沙蚕体所含的必需矿物元素种类齐全,Fe、Zn、I、Se等含量丰富;而有毒元素(Pb、Hg、Cd 、总As与无机砷)的含量却较其它海洋水产动物低.沙蚕毒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的双齿围沙蚕均含有沙蚕毒素(1.68-2.42 mg/kg),而经80℃以上烘干或煮熟后的N TX为未检出.因此,不论是天然的还是养殖的双齿围沙蚕均属于高蛋白质,且富含n-3 PU-FAs和微量必需.【总页数】6页(P412-417)【作者】林涛;杨寅;王素敏;贺青;林建云【作者单位】[1]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广州510300;[2]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5【相关文献】1.双齿围沙蚕的营养成分与食用安全 [J], 林涛;杨寅;王素敏;贺青;林建云2.湛江养殖双齿围沙蚕营养成分的测定 [J], 朱国萍;陈子腾;叶宁3.东营养殖双齿围沙蚕营养成分分析及膳食营养评价 [J], 刘天红;于道德;李红艳;李晓;姜晓东;吴志宏;孙元芹;刘洪军;王颖4.山东沿海养殖和野生双齿围沙蚕营养成分比较及饵料安全性评价 [J], 曹启猛;刘清兵;于跃芹;蒋克勇;刘梅;王雷;王宝杰5.双齿围沙蚕与日本刺沙蚕营养成分比较及安全性评价 [J], 高仁姣;饶杰;张硕;秦铭灿;冯艳丽;陈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2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第25卷
斜肌组成,与环毛蚓只有环肌和纵肌不同‘引。
在功能上,环肌的收缩可以使虫体变细长,纵肌的收缩使虫体变粗短[123。
斜肌的收缩使身体运动更灵
活。
由于沙蚕身体是按节排列的,而斜肌的位置在每节沙蚕体壁内侧的连接处,可能与沙蚕体节之间的连接有关。
图1双齿围沙蚕主要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Fig.1
Histologicalobservationofthe
majororgansofslugeworlllPerinereisaibuhitensis
注:a壁体腔膜,parietalperitoneum,×40;b、C肌肉组织,musculature,×200;d表皮结构,structure
of
cpiderm,x400;e疣足结构,
parapodial
structure,×100;f疣足结构,parapodialstructure,×200;g疣足结构,parapodialstructure,×100;h疣足结构,parapodial
structure,×200;i疣足结构,parapodialstructure,×200;j几咽部横切,cross
sectionofthe
oral
andpharynxarea,×200;k咽部纵切面,
Longitudinal
sectionshowingthe
pharynx,×200;l食道纵切面,longitudinal
sectionshowingthe
oesophagus,×200;m食道纵切放大面,
magnificationof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showing
the
oesophagus,×400;n胃壁纵切面,longitudinalsectionshowingthe
stomach
wall;0肠部纵
切面,longitudinal
section
showingthe
intestine,×200;P肠部纵切放大面,magnifica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showing
the
intestine.
X400;q食道腺纵切面,longitudinal
section
showing
the
oesophageal
gland,×200;r肾管横切面,crosssectionshowing
the
renal
tubular,
X400。
PP示壁体腔膜parietalperitoneum;LM示纵肌longitudialmuscle;Ep示表皮epiderm;CM示环肌circularmuscle;OM示斜肌obliquemuscle;GC示柘状细胞gobletcell;SC示感觉细胞sensorycell;Cu示角质膜cuticle;Pa示疣足parapodium;Ca示毛细血管网capillaries;Se示刚毛seta;MC示黏液细胞mUCOUScell;BC示血细胞bloodcell;Mc示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cell;PM示疣足肌parapodialmuscle;Gc示生殖细胞germcell;SS示剐毛囊semisac。
SCE示单层柱状上皮simplecolumnarepithelium;Ja示大颚jaw;Ph示咽pharynx;LP示食道腔esophaguscavity;CT示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SW示胃壁stomachwall;SB示纹状缘striatedborder;IC示肠腔intestinecavity;Se
示浆膜serosa;OG示食道腺esophaguscavity;Me示肾管renal
tub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