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获奖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推荐3篇)
![六年级语文上《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e67c4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a.png)
六年级语文上《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推荐3篇)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上《老人与海鸥》说课稿一、学习导读,明确爱的主题(约2分钟)自读导读内容,思考:1、本单元的学习的主题是什么?(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一定要渗透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学习每组课文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读导读的内容,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二、听写词语,引发爱的'思考(约5分钟)1、板书课题。
2、听写词语:“塑料、褪色、饼干、节奏、乐谱、吉祥、抑扬顿挫、相依相随”。
3、大屏幕显示,集体评改,提出要注意的字。
4、提问:(1)在这些词语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学生找到“相依相随”)(2)“相依相随”什么意思?(换词理解,拓宽词汇量)(3)谁和谁相依?谁和谁相随?哪一部分写的是“相依”,哪一部分写的是“相随”?(学生找到:老人和海鸥相依,海鸥和老人相随。
1—13自然段写的是“相依”,14自然段到最后写的是“相随”。
)(设计意图:听写是对学生预习课文的检查,落实了第一个目标,而且突出了新课标提出的对写字的强调。
同时借助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深厚情谊的关键词语“相依相随”,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弄清课文大意。
)三、品读句段,感悟爱的深情(约20分钟)1、默读课文1-13自然段。
2、划出能体现老人与海鸥深情的句子和段落。
3、写上批注。
4、小组交流。
5、汇报。
6、有感情的朗读,用读来表达自己感受。
7、体会写法: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写具体的?(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学习,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是这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一定要顺学而导,把关键的句段出示在大屏幕上,比如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9自然段等,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读出情感。
《老人与海鸥》的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5c679cfd0a79563c1e72c2.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稿的题目是《老人与海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学情、说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第七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它被放在第七组的第一篇是有一定的用意的,因为这篇文章是写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而在当今的社会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它在教材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就是在引导学生进入人与动物的丰富世界,从而倡导人们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共同发展。
(二)明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读、会写8个生字和词语,学会划分文章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课文隐含含义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体会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学习老人的爱护动物高贵品质。
(三)确定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句子中的意思,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2、教学难点:找出描写老人与海鸥的句子,并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老人与海鸥的默契。
二、说教法1、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这篇课文的重点语句体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而升华到人类应该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我们应该要爱护、保护它们,与它们做朋友。
2、朗读法:这篇课文是人与动物为主题的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才能正确的体会文中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从而升华为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3、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点拨法: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三、说学法《老人与海鸥》是写人与动物的主题的课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该掌握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所以在理解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我采用了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自由式的教学方法时,学生能在朗读的过程中讨论问题最后以自由的形式回答问题,这样能很好的理解课文,能很好的融入课文,能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就是这种朗读法,能使学生很好理解这篇课文。
人教版《老人与海鸥》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老人与海鸥》获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a74bfb60b4c2e3f572763ee.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老人与海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做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故事。
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他十多年如一日,视海鸥为儿女,精心照顾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这悲壮的画面,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融洽。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文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1.知识与能力:学生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 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文段,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感悟人鸥深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回报。
在这些目标中我把: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的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等重点语句进行理解感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作为本课教学重点,而把: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让学生从理解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到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从理解的深度、情感的厚度、心灵的广度上,学生却不太容易领悟得那么深刻,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三、说教法与学法在本课中我采用的教法、学法是:1.创设情境2.品味重点词句3.边读边悟4.合作探究四、说教学程序下面我将针对本课的教学流程做详细介绍:(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入境,再现感人故事新课开始,我先通过谈话引出海鸥:同学们你们见过海鸥吗?大家猜猜海鸥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学生自然而然会说生活在海边,然后我向学生展示昆明翠湖公园鸥鸟群飞的图片,质疑学生:诶?海鸥本应生活在海边,那为什么却这么留恋昆明翠湖公园呢?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说出脑海中浮现的四组画面,并指名学生述说画面,再现感人故事。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a455f7767f5acfa0c7cd69.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单元地位:《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
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主要内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吴庆恒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食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文本结构: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情感丰富,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场景图,配以音乐渲染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本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我在这里着重说的是第二课时的设计。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着重理清课文的脉络,切实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拟定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与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6a98e03c1c708a1294a44a1.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老人与海鸥》说课稿2说教材:本篇课文是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说教法:语文课堂应是简单的、高效的课堂。
简单即在教学环节层次上简简单单,用几个简单的环节层次统领整个教学流程 ,全员参与(面向全体)。
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我主要运用对话、启发式教学。
依据这些理念,我设计了本课教学设计。
说学法:在学法上,我追求学生自主发展,即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言理解、运用能力的发展。
我着重带领学生在文中走几个来回,走几个来回的过程就是学生熟读精思、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深化理解语言、品读感悟、升华情感认识的过程;每一个来回也是学生自我超越,实现自我情感体验的过程。
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难理解的词语。
培养学生抓重点词、结合上下文、结合语境等阅读的技能方法;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说重点、难点: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2、从字里行间,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说教学流程:一、导入。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学习“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然后找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海鸥,最后质疑:老人与海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二、学生在文中走“第一个来回”,实现第一次自主超越。
1、初读文章,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或有哪些疑问?先独立思考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或解决不彻底的,请求同桌或前后桌帮你解决。
2、你和你周围的同学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三、学生在文中走“第二个来回”,实现第二次自主超越。
再读文章,文章的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不妨拿起笔,把你的感受与认识写到相应段落的旁边,最后把你独特的感受与认识与大家分享一下!四、学生在文中走“第三个来回”,实现第三次自主超越。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630c817a216147917112816.png)
《老人和海鸥的故事》说课稿一、说教材我所说的是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的第二课时。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通过学习,领悟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和平相处所带来的那份珍贵的情谊。
使我们读过之后不得不为人和动物之间有这样的真挚的情感而感动。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海鸥与老人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通过对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词句的理解,从而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是我们的亲密朋友,我们对他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三、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通过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深刻理解,真切地感受到老人与海鸥那份感人至深的亲情。
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先让学生回忆昨天所学内容,谈谈令你感动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谈话内容,再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为后面的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教学做好感情基础,为感情朗读和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打好伏笔。
这样也利于突破教学重点。
(二)、品读课文,感悟深情。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1、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时间,问题设计整合,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时,我没有用琐碎的问题牵制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老人一到江边,海鸥就飞过来了,有的直接从老人手里啄虫子吃。
这时,他心里一定荡漾着一片温暖,内心深处的孤独一定被这些可爱的翅膀带走了。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机,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
交流时,仍然把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在学生交流时相机点拨、引导,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
2、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
阅读教学一定要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
教学中我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
课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精选10篇)
![课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100c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a.png)
课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课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1教学要求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1.教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
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
这位老人叫吴庆恒。
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
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
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育(说课稿)范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小学语文教育(说课稿)范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7c148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4.png)
小学语文教育(说课稿)范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老人与海鸥》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老人与海鸥》。
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特点,将从说教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九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说教材《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21课。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年迈退休的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为老人守灵的故事。
课文让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动物的灵性,并且得到了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启示。
二、说学生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受年龄限制,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有限,对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缺乏感性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研究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学习8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
2、过程和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并理解人与动物3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是:通过揣摩文中重点词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特点,我采用的教法为谈话引入法、指导阅读法、媒体演示法、拓展迁移法。
具体的学法为朗读法、讨论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六、说教学准备我将采用课件讲述,方便快捷、直观性强。
七、说教学时间:两课时。
下面汇报一下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八、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我准备从五个部分展开,分别是: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通读课文,朗读感悟4、升华小结,延伸拓展5、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精选11篇)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3075f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8.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精选11篇)《老人与海鸥》篇1一.说内容:本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它主要讲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所发生一些事,从而让学生明白动物也是有感情、有智慧的。
一.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应到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品读,讨论,交流,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说重难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说学情分析:之前学生们学过很多与动物有关的文章,但通常都是对动物本身特性的描写,很少涉及到动物之间的情感和动物与人的情感。
因而在教本课时,引导生潜心读书,从细节描写中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一)看老人举动,忆温馨,知不舍(二)看外貌,结合资料,知不易。
(三)由动作悟鸥情,引疑问,析句子。
(四)读写文章,情意绵远。
五.说: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讲课时我提问:‘课文那些地方,你特别感动?”学生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听后我灵机一动,把课文打乱顺序去讲,直到最后他们才意识到:动物与人的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成功之处:1.引用讲课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2.培养了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失败之处:1.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孩子们不能领会教师的教学要求,所以课堂气氛不沉闷。
2.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有以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过于强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定教!《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篇2传诵和谐之声,共赏和谐之美——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说课稿六年级教研组王丽英【教材分析】单元地位:《老人与海鸥》是安排在“人与动物和谐篇章”的第一课。
学习这篇课文为学习其他课文打下学法基础和情感基础!主要内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98911df84254b35eefd3490.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的说的课题是《老人与海鸥》。
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老人与海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
本组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塑料、饼干、节奏……”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难点是体会课文是怎样真实、具体的表达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让学生从理解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到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其理解的深度、情感的厚度、心灵的广度,对于小学生却不太容易深刻领悟,仅凭想象难以感受其中的内涵,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配以音乐渲染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三、说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抓细节悟情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本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读中走进文本,在画中亲近文本,在谈中融入文本,在写中流露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我将用多媒体放一段昆明翠湖海鸥的视频,看完后让学生说说看完视频后有什么感受? (二)品读体验,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学生默读1至13自然段,找一找文中老人爱海鸥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老人与海鸥
![老人与海鸥](https://img.taocdn.com/s3/m/0d5af4e781c758f5f61f6798.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一汪翠绿的湖水边,一个普通的老人和一群快乐的海鸥相依相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
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一天老人与世长辞,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这是一个何等悲壮的场面,多么令人震撼的事情啊!这就是今天我说课的主题: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老人与海鸥》说课设计。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准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简要说明。
一、说教材《老人与海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更是一段真挚的情感,读者收获的是真情背后的感动。
为此,本课教学我将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读悟情、激情美读,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抓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对话升华中,抓重点文句,品重点文段,充分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感悟和谐之美。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能力目标: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情感目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一般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四、说教学准备: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自制课件、插图等帮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说教法:德国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我采用“三式互动”教学,所谓“三式”系指参与式、情感式、体验式。
是以素质教育,互动理念为指导,以新课程的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学生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主动发展,培养个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自我发展为手段,实现高效课堂。
六、说学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传授,而重在学生感悟,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9954f3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9.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第一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老人与海》说课稿一、说教材《老人与海》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讲述了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每到冬季来临就到翠湖之畔去喂养在那里过冬的海鸥,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哀鸣,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情感丰富,能够浅浅感知文中的思想感情。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难有深刻感受,因此,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针对这一特点再结合上述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1.学习8个生字。
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吉祥、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以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神态、动作、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四、说教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为在教学中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具体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质疑问难法,从“创设情境—初读感知—品词析句—抒发感受”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6d7c72a2161479171128b6.png)
《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人与海鸥》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学目标。
《老人与海鸥》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诉了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和谐幸福的时光,讲诉了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连声鸣叫,肃立不动送别老人的情景。
文章条理清晰,平静的叙述中掩不住真情和感动,让人无限回味!第七组课文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单元训练重点是: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具体的。
教学第七组的开篇课文,我把单元训练的意识、文本表达的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起来考虑。
拟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8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读文,并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3、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浓厚的感情。
4、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写法。
教学重点:揣摩、品味语言,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浓浓深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熏陶。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本文语言明白晓畅,学生容易读懂。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感悟文本,我准备在教学中采用朗读理解法、引导点拨法、情境渲染法。
2、说学法:结合课文特点和六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动情诵读、圈点批注、品词品句、书写感受。
三、说设计理念。
“语文”拆开来说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而且要学习积累课文语言,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
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及教学设想。
(一)用音乐轻叩学生情感的大门,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丹顶鹤的故事》,学生说说聆听歌曲的感受。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5篇)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d28f8e0029bd64783e2c28.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5篇)我作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
一汪翠绿的湖水边,一个普通的老人和一群快乐的海鸥相依相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
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一天老人与世长辞,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这是何等悲壮的场面,更是一份令人震撼的情,让我读过之后不得不为人和动物之间有这样真挚的情感而动容。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幅动人的画面,更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
为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和同情等感受”。
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因为本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先我请同学们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填空,从而引出新课。
分析课文主要由两个问题出发:找一找老人爱海鸥的句子进行体会;走进海鸥不舍老人的片段。
分别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和海鸥怀念老人的深深情谊。
在感悟中,注重读议结合,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让学生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
例如: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个海鸥送餐”;老人一声呼唤,海鸥“应声而来”,在老人边走边放的节奏中“起起落落”……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45ad8d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d.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老人与海》说课稿一、说教材《老人与海》是人民教育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卷精读教材。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如此感人的故事故事:一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每到冬季来临就到翠湖之畔去喂养在那里过冬的海鸥,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哀鸣,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语言朴实,却饱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精神的,他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我们为他们付出的任何情感都会被他们加倍。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情感丰富,能感受到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然而,他们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很难有深刻的感受。
因此,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成为本教学论文的主要考虑因素。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鉴于这一特点,结合以上对教材和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1.学习8个生字。
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吉祥、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言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作者如何表达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三、浅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以更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掌握描述老人外貌、表情、动作、语言和海鸥动作的关键词和句子,体验其中蕴含的深刻感受。
难点是: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四、说教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应该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主要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具体运用情境教学法、阅读理解法和提问法,从“创设情境——第一阅读感知——品尝字句——表达情感”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90af563daef5ef7bb0d3cec.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老人与海鸥》说课稿【教材分析】单元地位:《老人与海鸥》是安排在“人与动物和谐篇章”的第一课。
学习这篇课文为学习其他课文打下学法基础和情感基础!主要内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
一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
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
文本结构:课文条理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两大部分之间呈因果关系.【学情分析】知识水平: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继续围绕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提高阅读速度。
本课时学生已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准文章。
能力水平: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捕捉句体味情感的能力,继续巩固这一学法。
情感态度:抓住兴趣点——孩子天生就喜欢小动物,每个人与动物之间都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难忘的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呵护动物!【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一、入境,再现感人故事。
1.美读词语。
(撮嘴呼唤应声而来、亲昵说话抑扬顿挫啧啧称赞翻飞盘旋瞻仰遗容肃立不动)2.画面呈现。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脑海里浮现的四幅画面。
老师板书:喂养、呼唤、交谈、送别。
3.串讲故事。
老师请个别学生串讲画面,再现一个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给学生回顾故事提供有效的帮助。
旨在让学生在直奔重点段落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入景,欣赏和谐画面。
(课文的第一部分)画面一:老人喂海鸥。
1、范读,谈感受。
在朗读时要注意读好“很小心”、“退开一步”、“撮起”、“呼唤”这几个词。
2、朗读指导.课件出示“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引读:(引语中要定准节奏,读出味道!)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86126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1.png)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老人与海鸥》是塞尔吉奥·布鲁斯特的剧作,讲述了一个老人与一只海鸥之间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量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意义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
本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情感态度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剧作《老人与海鸥》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剧作中的主题和意义;3. 掌握剧作中的重要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4.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评性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剧作《老人与海鸥》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2. 教学难点:剧作中的主题和意义的理解与思量。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者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海鸥的联想和思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情节分析(15分钟)分析剧作《老人与海鸥》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对剧中人物的关系和发展进行理解和思量。
3. 人物形象分析(20分钟)介绍剧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老人、海鸥、其他角色等。
通过分析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特点等,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4. 主题与意义探讨(25分钟)引导学生思量剧作中蕴含的主题和意义,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意义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5. 语言技巧与修辞手法分析(20分钟)分析剧作中的重要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对照等。
通过分析这些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剧作的艺术魅力。
6. 文学欣赏与表达(20分钟)阅读剧作中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者小组表演,展示对剧作的理解和感悟。
7. 总结与拓展(1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
同时,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剧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其他作品。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包括剧作的文本、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2. 课堂讨论材料:包括问题和引导性的讨论点;3. 学习资源:提供剧作的相关阅读材料和作者的其他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鸥获奖说课稿
老人与海鸥获奖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下面是老人与海鸥获奖说课稿,请参考!
老人与海鸥获奖说课稿
【教材分析】
单元地位:《老人与海鸥》是安排在“人与动物和谐篇章”的第一课。
学习这篇课文为学习其他课文打下学法基础和情感基础!
主要内容:《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
一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
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的和谐。
文本结构:课文条理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两大部分之间呈因果关系.
【学情分析】
知识水平: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继续围绕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提高阅读速度。
本课时学生已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准
文章。
能力水平: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捕捉关键词句体味情感的能力,继续巩固这一学法。
情感态度:抓住兴趣点——孩子天生就喜欢小动物,每个人与动物之间都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难忘的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呵护动物!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文段,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时数】
2课时
【设计思路】
为了更好地突破目标,本课教师教法先扶后放,以读为本,创设情境。
学生学法自读悟情、激情美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对话升华中,抓重点文句,品重点文段,入情入境地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
亲情,感悟和谐之美。
【教学统览】1.入境,再现感人故事;(预设5分钟)
2.入景,欣赏和谐画面;(预设18分钟)
3.入情,体会灵魂震撼;(预设15分钟)
4.入心,化作实际行动。
(预设2分钟)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入境,再现感人故事。
1.美读词语。
(撮嘴呼唤应声而来、亲昵说话抑扬顿挫啧啧称赞翻飞盘旋瞻仰遗容肃立不动)
2.画面呈现。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脑海里浮现的四幅画面。
老师板书:喂养、呼唤、交谈、送别。
3.串讲故事。
老师请个别学生串讲画面,再现一个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给学生回顾故事提供有效的帮助。
旨在让学生在直奔重点段落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入景,欣赏和谐画面。
(课文的第一部分)
画面一:老人喂海鸥。
1、范读,谈感受。
在朗读时要注意读好“很小心”、“退开一步”、“撮起”、“呼唤”这几个词。
2、朗读指导.课件出示“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
师引读:(引语中要定准节奏,读出味道!)
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
3、想象画面.“海鸥飞成的乐谱能唱出一支怎样的歌?”(课件出示填空:_____之歌)学生可能会说“快乐之歌”、“飞翔之歌”等等。
4、配乐齐读.个性化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感受老人喂海鸥的画面是一篇有声有色的和谐乐谱,让画面和音乐融为一体,让灵动的画面唱起美妙的歌。
5、总结学法:刚才我们采用体味关键词句,读中感悟,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画面二:老人呼唤海鸥的名字。
1.感同身受.让学生抓住爸妈给孩子取名来理解老人为海鸥取名.拉近生本距离.
2.语言文字训练.(“抑扬顿挫”.)先与形近字区别,再解释词语的意思,最后造句。
3.师引读,生接读.师生一起用亲昵的语气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呼唤海鸥的名字。
4.教师总结过渡到画面三。
画面三:老人谈论海鸥。
1、学生同桌对读:练习老人与作者之间的对话。
2、指导朗读。
(以读代讲,师及时指导朗读)汇报时,引导学生留意文中描写的老人“生动”的眼神,“亲昵”的语气和“抑扬顿挫”
的语调,营造出和谐之声,感受浓浓的爱。
3、小结板书:十多年的来,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的——生:儿女;在海鸥心中,老人就是他们的——生:父亲。
老人与海鸥,他们就是——生:亲人。
(板书:亲人)
[设计意图]这里有含义深刻的文句,教学时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字里行间寻觅老人对海鸥的爱。
为此,通过教师范读、创设情境引读等,学生悟读、练读、男女生对读、美读,入情入境读。
在读中体会情感,抓住“起起落落”引导读出节奏,读出味道!同时抓住“抑扬顿挫”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画面一详细指导,学法总结,为后文学习做了学法指导和打下情感基础。
三、入情,体会灵魂震撼(课文的第二部分)
1、结合老人感人的报道创设导语:(出示老人喂海鸥的画面,教师引读13、14、15自然段,出示四个场景的句子)。
场景1——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场景2——海鸥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场景3——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
场景4——我们收遗像时,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1、结合平时积累。
谈谈海鸥心情:恋恋不舍、难舍难分、焦急万分、心如刀绞……
2、结合插图理解想象。
师:这一幕就像发生在亲人生死离别场面,你感受到了什么?(相机指导读出个性化体会和感受)
3、句子对比,体会用词准确。
首先师问:这里用了“扑”这个字,为什么不用“飞”呢?(换词对比谈感受,相机指导读)
4、小练笔“如果你是白色旋涡中的一只海鸥,你会鸣叫什么?(目的是让学生把前面的课文和自己的感受说进去)”。
5、写法习得。
请你仔细研读这几个场面,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场面写具体的呢?☆动静结合☆细致描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抓住描写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句子,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从海鸥的动作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
挖掘“扑”字的运用之巧妙,旨在体会作者如何准确用词来表达情感,抓一字悟妙用,也是在引领学生懂得如何遣词造句,推敲语言。
在这一环节中,我还注重了读写的有机结合,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想象海鸥的鸣叫,设身处地的想像海鸥在倾诉些什么。
写话的过程,是练笔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和升华的过程。
四、总结全文,延伸情感
1、师指着板书小结:因为老人与海鸥的情谊,所以才有了这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感人场面,虽然老人走了,但是他关爱动物的善举将由我们传承!
2、布置作业。
学生所感悟到的这种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感不应该随课的结束而结束,应及时的进行拓展。
所以我还布置了课后练笔内容:写一写生活中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至情至美的课文,我们希望这节课能结束在
感情的至高点,所以我们在学生激情满怀的美读之后,用一段真情告白来为这节课画上一个句点,当然,课是结束了,这种情感我们却希望它延续下去,所以,我们在作业中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这是学生学文后情感的梳理,借作者的情思与心声来传学生学文之后的感受,融情感升华与文字训练于一体,这是小练笔应承载的一项功能,在本处,我想这种功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