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技术论文劳动技术论文
劳技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劳技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劳技论文浅谈劳技课中应注意的细节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它要求学生既能动口,又能动手,而且人人参与。
它不同于文化知识课,是以操作训练和制作实践为基本教学形式的。
它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创造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意志,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劳技课的课堂教学以教会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要特点,要以实践为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年龄段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的特点。
本人从教劳技课几年,感觉到在教学中要抓住以下几个细节:一、抓住激发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在劳技课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充分发挥出潜能,激起劳动创造的欲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创设情境时,利用实物导入新课,它形象、美观,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让学生的视觉焕然一新,能将枯燥无味的劳技课变得生动有趣;利用猜谜语导入新课,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线体造型》一课时,我先出示用不同颜色的铜芯线制作的滑雪远动员造型、举重运动员造型、跳舞的小朋友造型导入新课,马上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工艺椅》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易拉罐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工艺椅来吸引学生的视线,激起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
在教学《简易机器人制作》一课时,利用谜语“名字叫人不是人,不吃不喝手脚勤,能开机器会下棋,听话干活负责任。
”引入新课,学生一听是要学习和机器人有关的内容,兴趣马上就调动起来了。
二、抓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劳技课中学生往往只是一味的听老师教如何制作一件作品,并没有动脑思考一件作品是如何制作的,这在劳技课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要想上好劳技课,就要抓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过去的劳动技术课授课基本上是模式化的:引入、教师示范或录像示范、学生操作实践、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谈劳动感受、教师小结。
小学劳动与技术论文
小学劳动与技术论文---------------------------------------------------------------精品范文 ------------------------------------------------------------- 小学劳动与技术论文小学劳动与技术论文:有效课堂方能高效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文/陈万里摘要:教师课堂上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实效,以充足的时间、开放的空间,让每个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交流,扎扎实实"经历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过程",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一个个教学细节,合理而有序地展示学习内容,让学生积极地探索新知,认真地进行操作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劳技素养。
关键词:丰富;合理;灵活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劳动与技术是培养学生技术素质的启蒙课程。
在新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教育实践中,特别强调要求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素养,而学生的劳技素养形成是需要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培养下,长期实践形成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劳技素养。
元代的乔梦符曾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好的文章。
同样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一节劳技课的开头、过程和结束也十分贴切。
我们用生动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探1 / 5---------------------------------------------------------------精品范文 -------------------------------------------------------------索中去。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劳技课堂教学,凸显技术素养培养呢,一、有效的劳技课堂应该有现实、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体现教者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挖掘现在版本的劳技教材页码较少,内容直接,简单的图例配以动手操作材料。
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劳动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培养其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对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劳动实践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提高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策略一、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劳动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年级作为小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开展劳动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的现状、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劳动实践教学效果。
二、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现状1. 劳动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目前,部分学校对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辅助课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劳动实践教学时间压缩,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2. 劳动实践教学资源匮乏部分学校缺乏必要的劳动实践教学资源,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使得劳动实践教学难以深入开展。
3. 教学方法单一在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等,缺乏与学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劳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学生在家庭和学校无法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策略1. 提高对劳动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应将劳动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确保劳动实践教学时间。
2. 完善劳动实践教学资源学校应加大投入,完善劳动实践教学资源,如建设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3.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游戏化教学、情境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与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
四、一年级劳动实践教学方法1. 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等,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劳技教学论文
小学劳技教学论文小学劳技教学论文导语: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劳技教学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小学劳技教学论文一摘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当代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两代人看护一个子女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现了许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
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大有人在,学校需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
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师家长应改变鄙视体力劳动的偏见,让中小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育人作用恩格斯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正是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产生;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发展;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美好的今天;同样,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人类灿烂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下,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劳动者努力工作,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使大多数家庭获得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子女一辈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艰苦创业、吃尽千辛万苦的父辈们,给了子女莫大的爱,甚至爱的没有了理性的思考。
于是乎,在我们的周围,不少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了,父母只盼着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即使他们在家中“为所欲为”,父母也心甘情愿,在两代人的呵护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最简单、最轻松的劳动也与之无缘了。
去年,我曾遇见过这样一种情况:在一农村寄宿制中学校门口,一位母亲请求保安让她进入校园。
保安问何事,她说:“女儿在家中自己连鞋带都没系过,都是我给系,现在在学校住宿,实在不放心,来看看”。
我们也常见新闻媒体这样的报道:新生入学,校园内车水马龙、道路堵塞,几代人送子女报到,前呼后拥,办手续、扫宿舍、理床铺,一切父母代劳。
开学后,衣不会洗,地不愿扫,自己照顾不好自己的大有人在。
小学劳技论文:唤醒劳技教育的生命活力
唤醒劳技教育的生命活力【内容摘要】在浙江省小学劳技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小学《生活与劳动》将更名为《劳动与技术》,并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里提到:“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动手操作是劳技课的重要环节。
教学时,既不能以单纯的劳动代替劳技课教学,也不能以讲授、示范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
”因此,笔者认为首要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想学、乐做,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一、魅力语言,让学生趣学乐做,包括导入语言趣味化,教学语言启示化,评价语言激励化;二、实践方式多样,让学生趣学乐做;包括情景演绎法,课外延伸法,自我探究法。
【关键词】小学劳技课程改革实践想学乐做劳动不仅创造出财富,也使人精神充沛。
为给孩子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应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地劳动。
小学《生活与劳动》课,它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基础学科。
在浙江省小学劳技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小学《生活与劳动》正式更名为《劳动与技术》,并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
虽然只是一个词的变化,但就其性质而言变化是巨大的。
在新课程的体系中,我们在实施教学中要明确:随着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性的增长,至关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强调技术素养的教育。
在劳技课中,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想学、乐做,本着对小学劳技课的热爱,下面我就谈点自己粗略的看法。
一、魅力语言,让学生趣学乐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准确地运用语言。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更加要求教师的在教学语言设计多花功夫、花大功夫。
(一)导入语言趣味化于漪老师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小学劳动论文:浅谈小学劳技教育
小学劳动论文:浅谈小学劳技教育背景问题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劳技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就业前景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小学劳技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提高小学劳技教育质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案调查研究要解决小学劳技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小学劳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所在。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采访小学教师,了解他们对小学劳技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在多个小学中开展观测,了解小学劳技教育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收集小学劳技教育相关的文献和报道,分析小学劳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小学劳技教育的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
提高教师水平小学劳技教育的质量与教师水平直接相关。
因此,提高小学劳技教育的教师水平是提高小学劳技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具体而言,要提高小学劳技教育的教师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经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式和需求;•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推广新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这些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
因此,推广新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劳技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推广新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推广电子化教学模式,借助数码设备、网络技术等现代工具,优化教学效果;•推广“互联网+”劳技教育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教育资源,实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共享;•推广“生产性学习”模式,通过拓展学校外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小学劳技教育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更广阔的未来就业前景。
当然,这些方案仅仅是一些初步的措施,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节还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小学劳技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劳技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劳技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劳技教学活动档案是指反映师生在劳技教学活动中记载并归档保存的历史资料,各位,看看下面的小学劳技教育教学论文吧!小学劳技教育教学论文[摘要]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小学劳技教学活动档案记录教学管理的过程,对促进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小学劳技教学活动档案的建立、分类、管理和使用四个方面介绍档案管理在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劳技教学活动档案管理使用它能够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劳技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直接为劳技教学活动服务,是学校教学管理档案的一个部分。
科学、系统、规范的劳技教学活动档案,对促进劳技教学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劳技教学活动档案的必要性1.建立劳技教学活动档案,有利于劳技学科的教学改革。
我校在1990年至2000年开展劳动活动项目70多项,产生了较好的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
这些档案为学校课程改革中编写劳技教学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我校自编的劳技教学校本教材《绿色家园》在市级校本教材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建立劳技教学活动档案,可以为劳技课外活动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对提高劳技课外活动的质量具有指导作用。
如我校劳技兴趣小组在饲养金鱼方面有许多成功与失败的记录,这些饲养记录以档案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为学生在饲养金鱼方面提供了可查证的资料。
学生李海鹏、王杰利用了这些档案中的数据资料,在学校劳技实验基地进行了《金鱼的生态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3.建立劳技教学活动档案,有利于对劳技活动成果的搜集、整理、鉴定、保管和利用。
劳技活动成果如果不加总结归档就非常容易遗失,还会由于保管不当导致受潮、虫蛀而损坏。
因而对此进行整理,分门别类,然后做出鉴定,并长期存放就显得特别重要。
它不仅可以高效地、长久地为劳技教学服务,而且还可以通过劳技成果的展示,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科学的教育。
小学生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创新性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创新性的培养摘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培养良好的技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融入创新元素,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劳动机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使他们在劳动中拓展技能,激发学习技能的兴趣,提高热爱劳动的品质。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劳动与技术课程坚持以技术内容为载体的“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劳动实践,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具备应用科学技术于生产劳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它不仅注重学生对于符合时代的需要、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学生在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劳动与技术思想方法和文化特征的熏陶和渗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生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创造性实践的过程,通过一件件制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一个个技术现象、技术问题的发现与探究,通过一项项小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激发创造潜力,发展创造能力的平台,从而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中融入创新元素,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劳动机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使他们在劳动中拓展技能,激发学习技能的兴趣,提高热爱劳动的品质。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创新性。
一、在服务自我的劳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应“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小学劳动实践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从劳动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实施策略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小学劳动教育是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重要阶段。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小学劳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劳动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劳动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实践教学使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学生通过劳动,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 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实践,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劳动实践教学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集体,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劳动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功与挫折,学会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小学劳动实践教学现状1. 教育观念滞后部分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劳动教育是“配角”,与学科教育相比,地位较低。
2. 教学内容单一劳动实践教学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 教学方法陈旧劳动实践教学仍以传统的讲授、演示为主,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
4. 评价体系不完善劳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单一,过于注重结果,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过程体验。
小学劳动与技术论文
小学劳动与技术论文弛有度舍取得当【内容摘要】动与技术这门课程涉及到各种知识和操作技巧,和普通的文化课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更强。
教材在编排上也是凸显了这一特点,主要包括个人制作、生活小技巧、社会生活等方面。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很多的现实问题,学生没有学习意识,学校设施不好,师资力量不够,家长不重视。
这种种原因就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花点心思,学会适当取舍,适合的内容可以进行延伸拓展,不适合的可以进行适当改编,甚至舍弃。
只有活用教材,因地制宜,才能让课堂焕发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取舍教材劳动与技术动技术这门课程是以学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操作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
它的拓展性特别强,有些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完成,课堂的时间有限,空间有限,我们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在一周一课时还末能保证的前提下,作为我们一线教师,更应该努力寻找这一课程有效开发和实施的新途径。
所以,我们教师更要做好以教材为本,找准课外延伸的衔接口,选取适当的孩子们喜欢的延伸材料,有效整合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
而那可行性不强的内容也要适当的舍弃,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从教材和教室的约束中走出来,才能拥有一方自由翱翔的实践天地,也方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自信、收获。
、教材分析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把握好教材的特点,吃透教材,指导学生更好地突破重难点,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对于劳动与技术这门操作性强的课程而言更如此。
1、教材编写的用意动与技术课是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在我国,劳动技术课虽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被列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教学中强调学生形成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强调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一篇论文《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一篇论文: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小学劳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劳动技能。
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劳动技术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明显不同,课堂教学的结构也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明显差异,但是和其它学科一样,它的基本教学结构还是存在的。
依照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反映国家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目标要求;反映劳动技术课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要求;体现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再借鉴现代具有影响的江苏“洋思”教学经验,我认为,可把劳技课的一般教学模式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尝试探究;创新实践;成果展评;小结、拓展。
一、导入新课(1——2分钟)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情感需要。
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导入要求做到:①短小精炼;②新奇独特;③联系生活。
教学中,教者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导入的形式和方法。
利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其增强好奇心,产生求知欲。
二、尝试探究(19——21分钟)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围绕明确的任务、问题,利用有关的信息,进行有根据地合理地猜想、假设、讨论、分析、研究,并进行相应活动方案的制定、设计、学习、总结。
这一环节,学生既可以自主探究,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探究研讨。
同时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指导、点拔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勤于巡视,注意学生自主探究中每一步聚的形成过程,同时因人而异,分层指导,以达到有效地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之目的。
三、创新实践(9——11分钟)通过动脑动手实践,落实知识向技能转化。
对个别学生还可以手把手地教,及时地提出评价(表扬正确的做法,指出错误及纠正方法;抓住典型,提醒全体学生注意)。
小学劳动课论文
小学劳动课论文研究背景小学劳动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小学劳动课重点放在技能的培养上,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小学劳动课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究小学劳动课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对两个小学三年级班进行对比实验。
其中,实验组采用创新型劳动教学方法,探究学生自主思考、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情况。
而对照组按传统的技能培养教学法进行教学。
预期结果预计实验组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进行创新性操作和思考。
而对照组学生可能只具备使用传统技能操作的能力。
实验具体操作1.设计小学三年级的劳动课程计划,其中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2.实验组采用创新型劳动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意作品制作、活动设计等,强调理论联系实践。
3.对照组则以传统的技能操作为主,如木工、编织等。
4.对两个班进行教育实验,实验时间为8周。
5.采用问卷调查和作品评比等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论和建议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鼓励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新、合作、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建议相关机构加强对小学劳动课程的研发和改进,为小学生注入更多的创造性元素。
特殊应用场合一:多元文化学校增加的条款:1.增加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在小学劳动课教学计划中,增加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包括介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劳动技艺和文化习俗等,旨在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2.引入跨文化合作项目:通过跨文化合作项目,让学生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劳动任务。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们将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劳动习惯和技能,并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1:如何选择适合的跨文化合作项目?解决办法: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机构建立联络,寻找具有跨文化合作需求的伙伴。
小学劳技论文:让孩子的智慧在指尖绽放
让孩子的智慧在指尖绽放【内容摘要】折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深爱人民群众喜欢,能培养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一张简单的小纸片,通过折、叠、粘、翻、卷、压等多种手段,能变换出各种学生所需要的富有情趣的造型,学生不但能在折纸中获得成功,获得快乐,而且能培养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关键词】劳技课折纸兴趣创新折纸起源于中国,是一门博大精神的艺术,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古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据传在唐代民间非常盛行,手法繁多、美观精巧,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更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我国非特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陶冶高雅的情操。
在折纸课堂中,学生模仿了现实,通过折纸来体现生活,总结经验,然后来创造表现生活,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个人的发展都凸显了很明显的作用,在折纸过程中,师生之间协同配合、互助帮助,更是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和师生之间的感情。
折纸有非凡的魅力,是一种既富挑战性又能启发思维的有益身心的活动,小小折纸,上面跳动着智慧的火花,它已成为快乐的源泉、艺术的享受,以及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并逐渐成为教育的手段。
让孩子爱上折纸,引领学生漫步折纸世界,让他们的智慧在指尖绽放,让小小纸片发挥大大光芒!一、欣赏精品折纸,激发折纸的兴趣(一)领略折纸大师的杰作欣赏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感官对欣赏内容进行感知、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让学生欣赏一些折纸大师们的杰作,感受折纸造型的生动、色彩的美感、精湛的工艺,领略折纸艺术的风采,培养学生对折纸的兴趣,激发他们动手创作的欲望。
小学劳技论文(二)观察图片实物的展示为了更形象生动地来学习折纸,在折纸课中,可以展示本课折纸对象的图片或实物,还可以播放一些折纸有关的视频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
让学生觉得这些栩栩如生的可爱的小动物,如果能用自己的双手把它折出来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
(整理)小学劳技论文:对提高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心手结合精彩跃然而出——对提高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摘要:小学劳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劳技课的教学实现以劳增智、以劳辅德、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本文通过“巧设导言,激发兴趣”、“科学讲解,简明扼要”、“规范示范,模仿有门”、“学生实践,教师指导”、“成果展示,课堂评议”五个方面来阐述对提高劳技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关键词:劳技;导言;讲解;示范;实践;展评;小学劳技课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劳技课的教学实现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都说教无定法,因材实教,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法,在同一课程中,也有不同的教法,那么小学劳技课应该使用哪种更实用的方法呢?劳技课以训练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为主,通过学生接触实际,手脑并用,突出实践操作和应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和身心素质,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从劳技教材的编制特点来看,上好劳动课的法宝是“实践教学”。
因为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知识技能,在实践中能更快地培养劳动习惯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实践中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个心手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一、巧设导言,激发实践兴趣导入对于一堂课来说很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产生求知欲,同时发展学生的情感素质。
都说儿童探求知识的心理基础是兴趣。
凡能使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都愿意学、愿意做,因此才要精心设计导入部分,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一开始,教师设计精彩的导言,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之集中注意力,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
而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谈话导入、讲故事导入、讨论导入、操作导入、示范导入等等,要采取何种导入形式当然是因课而异。
当然,任何一种导课形式的设计应用,也要有所讲究:1.要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新事物的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在掌握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
小学劳动论文:探讨小学劳技教育
目录 简介 小学生劳动教育概述 小学劳技教育的必要性
简介
简介
小学生劳教育概述:介绍小学生 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 现在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劳技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为什 么小学生需要学习劳技。
小学生劳动 教育概述
小学生劳动教育概述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描述劳动 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其具体作 用。
小学劳技教育的必要性
劳技教育的特点:介绍小学生劳技 教育的特点,包括操作方便,体验 性强等。 劳技教育未来发展:探讨未来小学 劳技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 方向。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现在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列举了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 ,如安全问题,体验教育实践 不足等。
小学生劳动教育概述
处理异常情况:介绍老师们应 如何处理在劳动教育中出现的 突发情况。
小学劳技教 育的必要性
小学劳技教育的必要性
劳技教育能力培养:阐释了学 习小学劳技教育可以为小学生 提供人际交往的平台,同时能 够让小学生获得自我发展和表 达自我的机会。
小学劳技论文:“心灵”点亮眼,“手巧”装点生活
“心灵”点亮眼睛“手巧”装点生活[摘要] 小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往往比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更浓厚,小学时期是劳技教育的关键期。
劳技教师应该引领小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敢于追求理想中的美,乐于创造身边的美。
本文通过生活常见物品的利用、创造说明塑造美对于小学生技能、思想方面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关键词] 变废为宝发现美创造美中国有句好话:“劳动创造美。
”西方国家提倡DIY( Do it yourself! )翻译成中文就是亲历亲为。
真是劳动与技术结合的最精辟的阐述!好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小学生的天性。
小学生的视角是新奇的,他们对劳动创造的渴望,带着强烈情绪色彩的兴趣。
笔者认为,小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创造的渴求源于对周围事物的探求。
从小学开始,教师就应重视劳技的教育,切切实实地教并引领学生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美、创造美。
一、信手拈来的纸,增添生趣“三八”妇女节到了,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妈妈喜欢花,不如来做一朵花来送给她吧?自己做的又环保又节约,妈妈一定会喜欢。
三月,学生们欣喜地想好了这个主意。
该用什么来做呢?怎么做呢?我布置了第二天带彩纸来,还带上一些常见的制作工具。
可是,他们不只带了要求带的, 还带了卡纸、瓦棱纸、荧光纸……真是五花八门啊!于是,我对他们的材料进行了筛选, 筛选出了不适合用的各种纸张。
为什么有些纸能用有些纸不能用呢?我灵机一动,告诉他们:硬的纸留着还有用,做花最好选用软一点的纸。
制作开始了,先用绿色的卡纸用铅笔画出草叶的轮廓,用剪刀剪下来备用;接着,将软一点的彩纸裁成正方形,然后折成小方块,再对角折成三角形,并用笔在上面设计花瓣的形状,剪下来展开。
呵,花竟然就剪出来了!中心贴上一个圆点儿,做成了花蕊。
一朵最简单的花做好了。
学生们一下子来了兴致,我马上趁热打铁:“还有更美的花呢!敢不敢挑战?”于是,我教他们用皱纹纸裁成长宽为1:2的长方形纸,叠在一起折成扇子形,中间用棉线系紧,然后把花瓣层层剥开塑形,一朵立体花成形了!学生们看着自己的“处女作”,成功的欣喜涌了上来,又动起手来,比谁有创意,小组里的同学把头凑在一起,互相商量着,也有的已经胸有成竹,开始单枪匹马单独行动了。
【2019年整理】小学劳技论文:劳技课因“实践”而更美
劳技课因“实践”而更美[摘要]: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未来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儿童是未来的主人,这就要求他们有发达的智能和较多的创造。
随着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教育将面临着重大转变。
笔者就劳技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操作想象、实践创新随着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教育将面临着重大转变,“关注、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题。
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未来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儿童是未来的主人,这就要求他们有发达的智能和较多的创造。
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那么,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如何实施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创设和谐的氛围,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具体办法如下:一、激发兴趣,春风化雨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的耳、目、手、脑并用,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兴趣,是进行创造教育的先决条件。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劳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主体,而且是技术探究的主体。
”可以说,没有激活学习,实践主体的劳技课堂不是合格的课堂,也是没有生命力而不可持续的课堂。
那么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全面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呢?一是导入方式要有激发性。
如:教师在教学《做蝇拍》一课时的导言设计是:“夏天迈着轻快的步伐走来了,花儿红了,树儿绿了,同学们也换上了彩蝶般的衣服,可是,在这令人陶醉的美丽季节里,苍蝇却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
小学劳动论文
小学劳动论文在现代社会,劳动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于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所贡献,从而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劳动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开始建立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为日后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这份复杂的方案文档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套完善的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方案,帮助学生通过劳动活动提升技能、增强意识和培养素质,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1.制定劳动计划每学期初,学校应当制定劳动计划,明确每个年龄组的劳动安排。
在计划中,应当体现以下要素:通过制定劳动计划,学校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劳动环境中进行不同的劳动活动,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2.安全教育学生在进行劳动活动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因此,学校应该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劳动环境下,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
3.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在进行劳动活动的时候,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
因此,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年龄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技能培养计划,并开设相关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
4.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因此,学校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奖励机制学校应该针对学生在劳动方面的表现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以鼓励学生在劳动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劳动教育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劳动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因此,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劳动教育方案,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特殊应用场合农村小学劳动教育针对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内容:1.劳动内容:增加农田劳动、耕种、喂养家畜等与农村生活紧密相关的劳动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农村劳动的重要性。
2.安全教育:针对农村劳动环境的特点,增加有关农村劳动安全的内容,包括农具使用安全、防范野生动物、畜牧养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3.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农田劳动实践,指导学生掌握种植、耕作等农业劳动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劳动技术论文劳动技术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
思考
【摘要】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学科被弱化,实施可有可无的状态,只有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创新操作体系,整合实践资源,开发实践内容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创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现状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传统的
劳动与技术教育进行了重组和拓展,从而超越了传统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涵和要求。
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是“小学3~6年级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之一。
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
”然而,透视现行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我们却遭遇着众多的困惑,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一、小学劳技教育的尴尬现状
1.劳动与技术教育跟综合实践活动的其它几个领域共用1个课时,实际操作时如何把握?
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其作用和价值毋庸置疑。
据笔者和部分小学相关教师所作的初步探讨,大部分学校对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的“不合理”(注:此处仅是个人观点)仍然大量存在着。
按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纲要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课时是每周3课时,但许多学校往往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把这3课时这样设置: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
班队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却占着每周1课时的时间,四大领域之一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占1课时,而唯独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却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三大学习领域共用1个课时。
这样的课时量能保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正常开展吗?事实上,在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是可以比较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但以劳动操作性与技术性为主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却与其较难整合,这样共用1个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该如何有效实施?“人人要获得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经历”这一学生的基本权利能得到保证吗?试想:当大多数学校依然热衷于分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停留在口头上居多的今天,劳动与技术教育不就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吗?难怪有教师这样问了:小学劳技还开不开?这样的课时设置,对一线老师来说确实存在着操作上的难度,盼望相关部门出台一些建设性意见供大家参考。
2.和传统的劳技课程相比,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有被弱化的倾向,这是不是我们认识的狭隘?
劳动技术教育在过去一直以课程形态设置,在过去肯定是必修课。
而在新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只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虽然在目前国际性的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以综合形态推出,无疑是顺应了改革的潮流,它必将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和实践品质得到展示,使课程的内容得到结构性重组,更有利于建构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也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
对此,我们毫不怀疑把传统的劳技课程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价值,但从原本一门独立学科转变成一个学习领域,不免让人有被“弱化”的感觉,而且在实际操作时又没有硬性、统一性地规定它的具体课时。
就算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比较正规、常态的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块对它而言能分配的课时也是十分有限的。
笔者观摩过很多综合实践活动,也阅读过很多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大多没有把劳动与技术教育融入其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似乎很难找到其踪迹,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在我们看来,新课程无疑是削弱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这是有违新课程的初衷?还是我们狭隘的认识所致?
3.劳动与技术教育不等同于单纯的劳动教育或科技活动,又该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支撑点?
在人们的观念中,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仅仅看作是动手劳动的课,学生能动手就行。
有的老师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参加
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比如打扫卫生等,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回到家能帮父母干点家务已经蛮不错了,如今许多父母都没事做,泡在麻将里,叫孩子能做点什么呢?也有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应该让他吃点“苦”,适当的劳动是必需的,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可以和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这个想法确实有一定的新意,劳技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相同之处都是讲技术。
其二者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至少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实现让学生获得操作与体验的学习经历。
但劳技教育和科技教育毕竟是有区别的。
劳技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而科技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既包括传统的劳动教育(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也包括技术教育(技能练习、工艺制作、简易设计、技术试验、发明创造、职业体验等),它是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有机整合。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突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技术性”,增加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把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评价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因而,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科技教育都不能替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功能,都不能涵盖它的全部。
面对劳动与技术教育,我们又该寻求一种怎样的突破?
二、困惑中的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作为最能体现新课程亮点、最能体现素质教育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在推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其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小学的新课改中却可有可无,走在消亡的边缘,这实在有违新课改的初衷。
该如何规范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和安排课时?如何有效操作?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1.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笔者认为调整原先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包含四大学习领域,既然信息技术能单列安排每周1课时,那何不效仿把劳动与技术也安排每周1课时?剩下的1课时就是常规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取消传统上单独设立的班队活动课。
师资的安排也要考虑同一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由同一教师来指导。
这样有了课时的保证,又落实了指导的教师,劳动与技术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地实施起来,不至于这一“人人都必须经历的学习领域”出现可有可无的尴尬,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