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细目表
小学语文古代诗词赏析表
小学语文古代诗词赏析表
以下是对古代诗词的简要赏析,旨在帮助小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
唐代诗词
1. 杜甫《登高》
- 主题:表达登高所带来的宁静和豁达心境。
- 特点:运用自然景色描写和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
- 示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李白《静夜思》
- 主题:表达一个人在静谧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 特点: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 示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诗词
1.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主题:描写作者与友人一同出猎的场景。
- 特点:写景描写独具匠心,描绘细腻生动。
- 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主题:描绘元宵节夜晚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氛围。
- 特点:表达作者对节日的热切期待和诙谐幽默的描写手法。
- 示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以上是一些小学生可以赏析的古代诗词范例,希望能够引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并提升语文欣赏能力。
高考诗词鉴赏手法分析表格
常见的分析诗词语言特色的题型有:一是炼字(句)型;二是辨析修辞型;三是评价型。
就本首诗进行细致分析,脱离开了创作诗人的一贯风格。
意象
意境
意象是寄托了诗人主关情感的客观物象在诗中的具体表现。
意象属于个体概念,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表意的典型物象。
风格特征
语言特色
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它与作家的阅历、经历和个性密切相关。文如其人,我们解读某位作家风格要学会知人论世。
如古代的:陶渊明-冲淡平和,王维-诗中有画,李白-雄奇飘逸,韩愈-深奥险怪,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清浅通俗,李贺-幽峭冷艳,李商隐-秾丽朦胧。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如柳永的《雨霖铃》,全词成功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词的上阙先描写别离的环境氛围,接着写依依惜别之情,最后虚写别离后友人在途中的情景。下阙把离愁别绪集中在“杨柳”“残月”等最能触动诗人情感的画面中,最后再抒发难以排遣的离别情绪。
法
烘托
渲染
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烘托,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
指用乙物来托甲物,使甲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的一种方式。
(1)以人烘托人。
(2)以物托物。
(3)以物托人。
渲染一般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指通过对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突出形象,它主要是从正面来描写对象的。
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表(最全)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歌: 白居易《长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古体诗 行: 白居易《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歌行”命名的:高适《燕歌行》; (古风) 吟: 刘希夷《代悲白头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绝句 五言绝句(五绝)近体诗 七言绝句(七绝)律诗 五言律诗(五律):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七言律诗(七律):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按字数:小令(58字以内)如:《如梦令》;中调(59一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词 按片数:单调(一片);双调(上下两片);三叠(三段)如:周邦彦《兰陵王》①;四叠(四段);按风格:婉约词;豪放词。
杂剧: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汉族传统艺术形式。
由宾白、唱词、科介(表情及动作)构成。
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刚烈豪强及滑稽人物)、杂(其他杂色)。
曲②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
如:关汉卿《大德歌·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散曲 散套:又称“大令”、“套曲”,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带过曲:带过曲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超过三首。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诗人: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诗人:骆宾王、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王昌龄, 岑参 ,李贺、陆游。
注:①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读懂诗歌表格
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② 叠词③双关④反问⑤直抒 胸臆
蝴蝶、杜鹃、 起兴 沧海、明月、 用典 珠、泪、暖日、 玉烟(朦胧、 怅惘、凄迷)
2登高
登临 抒怀
感怀抒 万里悲秋常 情 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感怀身世、 壮志难酬、 忧国伤时
3锦瑟
咏物?咏物诗?此情可待成 追忆
无奈、痛 苦
诗歌解析的角度
诗题 4雨霖 铃 标题 题材 主旨 分析 分类 句 离恨 送别 多情自
•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 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 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歌解析的角度
诗题 1山居秋暝 2登高 3锦瑟 4雨霖铃 5赤壁怀古 6声声慢 7京口北固 亭怀古 8虞美人 标题 分析 题材 分类 主旨 意象、 主要 句 意境 手法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 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 •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 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 古伤离 别
意象、意境
主要手法
主旨
与情人 难以割 舍的离 情别绪
渲染、列锦 寒蝉、长亭、兰舟、 暮霭、杨柳、岸、 (意象组 晓风、残月(冷落 合)、情景 凄凉) 交融、虚实 结合
诗歌分类鉴赏表格
送别诗①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对友情的咏唱。
②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王昌龄《夫容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③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如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④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⑤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一般以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的一般写法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中间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
末句要有理趣,意味隽永为佳。
一、托物寓情:1、《赠汪伦》/李白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二、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啊谊的。
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三、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四、对比衬托五、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疋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
六、修辞手法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一一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送别诗从情感基调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1、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迷惘的感情。
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极为凄悲。
2、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词语言鉴赏解析表(2页)
语言的结构、语法特点
名称
特征
例句
作用分析
谐音
运用音节相同或相近的词去代替另一个词,取得那一个词的意义效果。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这种手法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机智,耐人寻味。
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中国古诗词中的幽默讽刺多针对政治黑暗和奸佞小人。
有关诗人诗歌风格:
曹操-苍凉雄健;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韩愈-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萧瑟悲愁;李贺-忧郁激愤;元稹-艳丽浅近;刘禹锡-清峻明朗;晏殊-明朗疏淡;欧阳修-清丽明媚;黄庭坚-自然流畅;姜夔-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倒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数量词
通过数量描绘,营造意境或表达情感。
王维-恬淡生动、诗画一体。不独王维,形象生动地再现现场的情景者都是。
含蓄蕴藉
意在言外,委婉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李商隐《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张九龄-委婉蕴藉;
李商隐-清丽俊逸、朦胧隐晦;杜牧-含蓄绰约、清健俊爽。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叠字
重叠使用词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诗词鉴赏一览表
序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和情感侧重点,有突出强调作用
表
达
技
巧
表达方式
描写
俯仰远近、动静、虚实、点面、明暗、正侧、粗笔勾勒/工笔细描
视觉(色彩、状态、方位)、听觉、嗅觉、味觉
1、诗某句用了什么手法
2、景物描写的特点
1、点手法(修辞、抒情方式、表现手法)2、结句子3、说效果4、系感情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辛弃疾
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壮志难酬。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现坚持抗战的决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屈辱投降进行嘲讽和批判。
微观
炼
字
动词、形容词:增强画面动感
1、本诗颔联用的传神的是哪个字
2、X字好在哪
3、A与B相比哪个更好
1、指出某字,解释含义
2、结合句子分析
3、点明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及效果
4、联系感情
特
殊
词
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渲染气氛
拟声词:使诗文生动形象,有身临其境之感
色彩词:表现心情、增强描写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咏物言志诗
表达对景(物)的喜爱,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洁的或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
或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仕途坎坷失意的苦闷,或抒发青春易逝的伤感,或是羁旅愁思,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
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a以乐景写哀情b以哀景写乐情c以景结情②借物(托物言志)③借古(人、事)用典
3、从情和景的角度分析本诗
古典诗词鉴赏目录模板
古典诗词鉴赏目录模板序言引言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表达方式优美动人、情感丰富,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和文化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鉴赏古典诗词,本目录提供了一些经典古诗与词的鉴赏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第一部分:唐诗鉴赏1. 杜牧《秋夕》内容梗概:本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行文简洁明快,节奏优美。
2. 白居易《琵琶行》内容梗概:本词以琵琶为象征,描绘了一个失意女子的坎坷经历,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与思考。
歌词抒情深沉,富有感染力。
3. 杜甫《月夜忆舍弟》内容梗概: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月夜的描绘,以及对故友事迹的回忆,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与文化素养。
第二部分:宋词鉴赏1. 苏轼《水调歌头》内容梗概:本词描绘了一个艳丽多姿的京城夜景,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词中融入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情感犀利而深沉。
2. 李清照《如梦令》内容梗概:本词以一段离别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深沉悲伤和对爱情的无限留恋之情。
词牌婉约纤细,情感真挚自然。
第三部分:元曲鉴赏1. 关汉卿《汉宫秋》内容梗概:本曲以西汉宫廷为背景,通过对角色的心理活动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宫廷斗争、爱情和人性的复杂性。
曲调欢快而活泼,戏剧性强。
2. 白朴《牡丹亭》内容梗概:本曲以唐代南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仙女与凡间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对凡间和仙界的对比,展现了追求爱情和人性的迷茫。
曲调舒缓激昂,情感真挚动人。
结语通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诗文之美,还能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风貌以及古人的内心世界。
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古典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点。
希望本目录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典诗词,并进一步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的世界,感受他们的情感与智慧!。
古代诗歌鉴赏.doc(2014届最简分题材一览表)
5、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百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金河、青冢、黑山均是地名]
6、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B.思想感情术语:1、冷词(寒、霜、雪、孤、独、寂、愁、怨、恨、雨、苦、冷、暗)、撮口呼表达感情:忧国忧民、怀古伤今、愤世嫉俗、惜春悲秋
别恨离愁、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建功报国、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迷恋、抑郁、感伤,愁苦、孤独、寂寞、孤愤、忧愤、忧伤等(往往带有感慨青春已逝、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政治因素)失落、惆怅、怅惘、迷乱感伤,愁苦、孤独、寂寞(送别、伤春惜时、思念亲人等)
诗歌鉴赏一览表
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黄庭坚《题郑防画 思其一)》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苏 关;宦游不归 轼《浣溪沙》周德清(中吕) 《朝天子•秋夜客怀》 袁 凯《扬州逢李十二衍》 [唐]王 维《待储光羲 不至》[唐]杜 甫《不 见》 阮 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叶梦得《水调歌头》[唐]王 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 维《竹里馆》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宋]辛弃 、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 疾《西江月•遣兴》王安石《春 风》黄庭坚《清 明》司 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 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梁启超《自励》(其二)苏 轼《减 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
咏物 类
菊花、梅花、松柏、竹 、黍离、雨、雪、蝉、 风、水、泉
通过细致地描绘自然之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书 物,寄托诗人思想感情。 写自己的政治仕途及高洁的个人节操;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 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 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 人——赞美或批判社会 上某类人③借物喻理— —劝世道德箴言。常用 比喻、象征、拟人、对 比。正面描写、侧面烘 托
字木兰花》[宋]侯 蒙《临江仙》陆 游《好事近》梁 栋 《野水孤舟》孙 洙《菩萨蛮》
储光羲《咏山泉》 [南宋]郑 域《昭君怨》[梁]刘 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 孝先《竹》郑 域《昭君怨•梅花》 [唐]杜 甫《严 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 郑公①宅同咏竹》陈与义《雨》高 启《孤 雁》 剖析所托之情。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 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寓含 什么理。如王勃《咏风》—— 借“风”而 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 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刘 埙《菩萨蛮•和詹 天游》
语文轩古诗鉴赏内容一览表
考纲项目要求或定义设题方式举例鉴赏作品形象人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赤壁怀古》中周瑜的形象)或抒情主人公(陶渊明《饮酒》中展现的诗人自己的形象)分析意象类常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变式问:某某意象有何作用?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群+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作者这种感情。
05全国Ⅱ卷06广东卷07广东卷06浙江卷物象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卜算子·咏梅》中的梅)07安徽卷景物形象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离别等色彩描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05辽宁卷06全国Ⅱ卷06山东卷06天津卷07宁夏卷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议论描写正面、侧面细节动静虚实05全国Ⅱ12(2)05上海1406天津16(2)抒情直接(直抒胸臆)借景抒情间接托物言志07上海修辞手法比喻(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06安徽卷12(2)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06广东卷13(2)07重庆卷13(1)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05福建卷1005上海卷15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07湖北卷(1)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05全国Ⅰ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绿肥红瘦”“樯橹”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道是无晴却有晴”反复、反问、设问、排比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衬托(反衬)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烘托、渲染、用典、抑扬、象征、铺垫07安徽卷12(1)07四川卷12(2)07辽宁卷15(2)07湖南卷06江西卷1405湖南卷16(2)鉴赏诗歌语言炼字诗眼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
苏教版课内诗歌梳理一览表(完全版)
《白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人们都喜爱艳丽的红荷,而很少有人欣赏素雅的白莲。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真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
2唐
《莲叶》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
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
船在水中移动溅起水珠,被荷叶映成闪耀的绿色,倚靠着门槛,看着风摇动一株株荷花的柄,传来阵阵香气.我要感谢当年在溪水中浣纱的女孩(西施)没有将它攀折,以至留到现在,在雨中那一双双鸳鸯得以在下面栖息。
2唐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
3北宋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3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全诗用奇丽的色彩点染战斗的环境气氛,表现了危城守将誓死报国的决心,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从整体上勾画了泰山的宏伟景象,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3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歌咏西湖的诗,从总体着眼描绘出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大纲34首诗歌赏析要点
【初中诗歌阅读】中考大纲34首诗歌赏析要点中考标内诗歌( 34 首)赏析要点 1 、《关雎》周《诗经》【思想内容】本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中考标内诗歌(34首)赏析要点1、《关雎》—周《诗经》【思想内容】本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
【艺术特色】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托深远,能产生言之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另外还采用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2、《蒹葭》—周《诗经》【思想内容】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
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与想像、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喜爱之情。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3、《观沧海》—三国曹操`【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艺术手法】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
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饮酒》—东晋陶渊明【思想内容】写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真意”就是自然的意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抽象“自然”。
【名句赏析】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抒写悠闲自得的生活,尽享自然之趣,表现出心灵的超脱世俗和安静平和。
诗歌鉴赏双向细目标(改)
诗歌鉴赏复习策略及备考建议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在考查能力的要求上有知识、有能力,以能力为主,它要求考生既要掌握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又要了解鉴赏古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
关于古代诗歌的一些知识散见于中学课本中,复习时一定要掌握。
对许多考生而言最难的莫过于鉴赏的方法技巧。
在备考时,首先要掌握古典诗歌的分类(内容上可分为抒情诗、言志诗、明理诗,也可分为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怀诗、讽喻诗、闲适诗等)、句法特点(语序、对仗等)、用典、表达技巧和艺术风格。
其次要掌握诗歌的鉴赏技巧,如诗歌的意象、意境、情境之间的关系(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景衬情)以及诗歌鉴赏的术语。
考生有了这些知识和方法的储备,并做到灵活运用,在考场上方能应付自如。
基于这种形势,我在2015年的诗词鉴赏备考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明确考查内容,做到有的放矢2014年《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一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这两点要求具体到某一首诗的鉴赏上,就是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理解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怎样的内容和情感;二是要理解这首诗是怎样写的,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三是要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这首诗作出初步的评价。
让学生明确考查内容,我们才能有的放矢,量体裁衣。
二、注重文化积累,扩大知识储备陆游“功夫在诗外”的精辟见解,不仅是对诗词创作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对诗词鉴赏提出的最高要求。
古典诗词鉴赏考查的范围由内容到形式,分布很广,对鉴赏者的素质要求很高。
考生的文化素养,包括他所具备的鉴赏知识、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等等,在诗词鉴赏的考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诗词文化的积累在我们的备考策略中成为重中之重。
与诗词鉴赏相关的文化积累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大量诵读,反复吟咏读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复习诗歌形象知识细目表(高三)
5、这首诗(词)某几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三)事物形象
1、这首诗词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这首诗(词)中某联描写的某物有哪些特点?
3、这首诗(词)中某物具有什么品格?
1、2013年(重庆卷)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语文科高三集备组基础知识细目表
时间:
周别
第12周
11月14日
主讲人
刘美芳
复习
专题
复习诗歌形象
考纲要求
(变化说明)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7年全国卷考题变化:
把第一道简答题改为5分的双选题;保留第二道简答题。
基础
知识
1、人物形象的特点概括及人物描写手法(重点:细节描写)
2、2013年(江西卷)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3、2014年(江苏卷)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身份?请简要概括
4、2014年(山东卷)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5、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与《白雪歌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2015年(安徽卷)这首诗前6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7、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诗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易失分点
分析及对策
在概括特点、手法的辨别判断上易丢分
策略:辨析手法,规范答题。
2、诗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某一联,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步:把握诗人通过形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具体的方法步骤因形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不同类型形象的鉴赏
人的形象的鉴赏
物的形象鉴赏
景的形象鉴赏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练习,可以抽象出一个表达格式:
这首诗(词)塑造了(描绘了)一个+思想性格+的形象
第一类:人的形象的鉴赏
角度
处境际遇
语言
2011年山东卷
14(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鉴赏评价D
语言风格(特色)
语言鉴赏关键词(诗眼)
关键句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
鉴赏诗歌语言需要准备以下知识:
1.诗歌语言风格(特色)的类别:平淡、质朴、工丽、典雅、直率、委婉、自然、清新、雄奇、豪放、悲慨、冼炼、沉郁、通俗(口语化)、隽永、绚丽、明快、简洁等。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独守空闺,思念丈夫,切盼夫归,寂寞惆怅的思妇形象。
(注意答案要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处境际遇,二是思想性格特征,三是身份。)
例(2)总观下面一首词,你从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夕阳。
答案:诗中的“马”威猛雄骏,渴望驰骋疆场,一展雄才抱负。诗人托物寓意,表达自己渴望施展雄才,建功立业的心志以及眼前不被赏识,徒叹奈何的感慨。
例(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简要概括一下你对诗中画眉鸟形象的认识。
答案:诗中描绘的画眉鸟生活在林间树丛里,在花树丛中自由自在的歌唱,声音宛转动听,笼中鸟远不能及。诗人托物明理,意在表明:唯自由才能发挥自然万物的生命极致;无论身体或是灵魂,一旦受到束缚,就绝不可能迸发出生命的绚丽光彩。
语言风格鉴赏题可分三步作答: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点;③指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主旨。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案:①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质朴平易;②全诗用词、句式皆口语化,“打起”、“莫教”、“啼时”、“不得”数句,仿佛梦醒之人在自言自语,完全不加修饰雕琢,自然天成;③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悲怨之情。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三句中的“出”字生动传神,为一句之诗眼,试赏析其艺术效果。
描写对象:山
鉴赏角度:修辞(拟人)
效果:赋予山以人性;化静为动,使静态的画面活跃起来。
答案:“出”字用拟人手法写天门山,仿佛被江水冲断的两座山要迎面走向对方;又仿佛这山通了人性,看见远客乘孤舟东来,便走上前去迎接这位江上来客。这样写,既化静为动,使静态的画面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又写出了天门山夹江耸峙,奇险无比的形态。言简意丰,传形传神,耐人寻味。
3、主题。看该词语为主题服务有何作用。即结合语境来看该词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突出了什么主旨。
4、意境。看该词语为意境服务有何作用。即结合语境来看该词语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或渲染了什么气氛。
5、比较.与别的词语比较有何好处。就是看该词语换作别的词,在题旨、情景、色调等方面有何差异。
6、意蕴.结合语境来看,该词语有哪些丰富的意蕴。就是看该词语有何表面义和隐含义(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背景义等)。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华子冈[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中写云光、山翠,用了两个字使句子活了,使全诗活了,云光、山翠都获得了生命,找出这两个字,并简析。
答案:这两个字是“侵”和“拂”。“侵”,有逐渐浸染的意思,这里指霞光映照着行人的足迹。傍晚的霞光总是一步步从低处向高处散去的。著一“侵”字,生动地描绘出人一步步往上走,霞光也一步步向高处散去,仿佛霞光在追逐行人的步履,与行人相伴相依的动人情景,极富情趣。“拂”,是拂拭的意思,表现山道两旁的绿枝翠叶在晚风中摆舞,不时拂拭到行人身上,仿佛要掸去行人身上的风尘,又仿佛要牵挽行人的衣袂,不让离去。形象生动,传形传神,把云光、山翠写活了。
2013年山东卷
14.(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2014年山东卷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鉴赏评价D
一、基本原则、步骤及方法
笼统地讲,诗歌形象的鉴赏分两步走。图示如下:
总之,诗歌形象的鉴赏涉及到不同的形象类型,鉴赏方法也有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总结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要点、步骤、方法,努力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规范,目的并不是要以此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促使他们通过透彻掌握答题规范,进而举一反三,进入自由的境界。
诗歌的语言
品味诗歌的语言
2010年新课标卷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其总的特征是“诗庄”、“词媚”、“曲俗”。
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如宫廷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4.不同的诗人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李清照的婉约,刘禹锡、李煜的隽永,谢眺、谢灵运的自然,李白的雄奇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安石的雄健高峻,陶渊明的清新自然,曹操的豪放磅礴,王昌龄的雄壮豪放,李贺的雄浑奇特,王维的恬淡优美等等。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此词为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
身份类属:迁客(诗人自己)
处境际遇:被贬黄州
思想性格:闲适自得、愉悦宁静、乐观豁达。
答案: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虽遭贬谪,但并不消沉,而是闲适自得、愉悦宁静、乐观豁达的迁客形象。
中间三部分内容不是每个人物形象鉴赏都有,也可以不用固定的表述格式。
例(3)请对诗中的“将军”形象作简要分析。
从军行[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答案:诗中的将军镇定、警觉、神勇,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景仰之情。
有的诗中的人物形象既不是诗人自己,也不是诗人以外某个特定人物,而是虚拟出来因寄所托的某一形象。对此类人物形象的鉴赏,单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身份地位还不够,还要深入把握其寓意。
第二类:物的形象鉴赏
诗人写物,绝不会为写物而写物,通常是借物喻人(或自喻),托物寓意,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理想情趣,志向追求或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认识。因此,对物的形象的鉴赏,除了理解其形象特征之外,重点应落到寓意的把握上。
为了便于学生练习掌握,可以抽象出一个如何起,如何转,如何结的表达格式:
例(5)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010山东卷
14.(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011山东卷
14.(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2012山东卷
14.(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第三类:景的形象鉴赏
景物形象的鉴赏要有两个方面的知识储备。
一、把握景物特征和情与景的关系。
欣悦欢畅(正衬)
明、暖、动
凄凉悲苦(反衬)
景物特征
凄凉悲苦(正衬)
暗、冷、静
欣悦欢畅(反衬)
二、把握意境的概念和类型。“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与“境”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常见的意境类别有:恬淡闲适,清新自然,明丽鲜艳,雄浑壮阔,苍茫辽远,悲凉凄清,和平静穆,萧索冷寂,古朴安宁,自由自在,生机蓬勃,热烈奋发。不同的意境就会烘托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物:梅
外在特征:生长在荒僻之处,寂寞开放,无人欣赏,备受风雨摧残
物的特征
内在特征:不慕虚荣、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芬芳高洁的品质,终生不渝。
寓意: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打击,但仍然坚持操守,终生不渝的心志。
景物形象的鉴赏常从意境的角度命题
例(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日暮[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这是作者流寓夔州期间所写的一首诗。阅读全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秋晚图,意境悲凉凄清,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晚景凄凉的悲凉抑郁的情感。
语文学科双向细目表
专题
考查知识点
考试说明
山东、全国新课程近5年高考题(题号、难度)
高考说明中的能力要求
题目类型
教学建议(应试策略及技巧)
诗歌鉴赏
诗歌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