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2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2、行桡骨远端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或前臂骨折闭合性复位术伴固定术。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病史: 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2)主要症状及体征:伤后腕部出现疼痛,肿胀,压痛明显,腕部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者可见畸形,触之可有骨擦感。

(3)X线摄片检查可见: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或掌侧移位,骨折端成角,桡骨压缩嵌插短缩,或可见骨折块移位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

2、证候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插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为单纯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2、全身或局部状况允许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桡骨远端骨折;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3、除外无移位型的桡骨远端骨折;4、除外以下情况:(1)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2)局部肿胀严重者;(3)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4)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5、需住院治疗者;6、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7、患者同意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

(六)入院必须的检查项目。

1、入院必须检查(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肾功能(5)心电图(6)感染性疾病筛查(7)X线片检查、CT(必要时)(8)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七)入院后尽快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及应对措施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及应对措施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及应对措施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难点以及应对措施。

这个问题可是困扰了不少同仁,不过别担心,跟着我,保证让你豁然开朗!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中医治疗这类骨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但诊疗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难点,下面我就来一一分析。

一、诊断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表现多样,容易与手腕其他疾病混淆。

应对措施: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受伤经过,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必要时,进行中医四诊合参,如望、闻、问、切,以确定骨折类型和程度。

2.难点:部分患者就诊时,骨折已发生移位,影响诊断。

应对措施:对于疑似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法复位,再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骨折复位困难。

应对措施: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如拔伸、旋转、推挤等,结合患者体质和骨折类型,进行个性化复位。

复位过程中,注意力量适中,避免过度暴力,以免加重损伤。

2.难点:骨折愈合慢。

应对措施:中医治疗骨折注重内外兼治,内服中药以促进骨折愈合,外敷膏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3.难点:并发症较多。

应对措施: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神经损伤,可采取针灸、推拿等疗法;血管损伤,可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感染,可给予清热解毒药物。

三、康复难点及应对措施1.难点:康复周期长。

应对措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手指屈伸、手腕旋转等,以恢复手腕功能。

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难点:康复效果不佳。

应对措施:评估康复效果,针对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如手腕活动受限,可采取中医推拿、针灸等疗法;疼痛明显,可给予中药熏洗、热敷等治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在诊疗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加油!1.注意事项:复位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二次损伤。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这么处理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6%~11%。

临床上多采用中医正骨方法治疗,很少采用手术固定处理。

不论骨折粉碎与否,在具体操作中,只要全面理解正骨要领,采用以下治疗步骤,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血肿内麻醉虽然在伤后1~2小时内复位较易成功,有些甚至可以不用局麻,即可复位或基本矫正。

但疼痛会造成患者恐惧,甚至影响复位效果,所以应当使用麻醉,最简单的方法是:常规消毒后,5%利多卡因注入骨折处的血肿内,约1~2分钟左右,将血肿内血性液抽出,既起到麻醉作用,又减轻局部肿胀。

X线检查结合触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

”将理伤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后世又称为正骨八法。

强调整复时手法要轻、巧、稳、准,达到“法之所施,病人不知所苦”。

若想取得闭合复位的成功,单纯依赖X线透视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必须在复位前认真分析其创伤解剖和受伤机制。

在复位中熟练的运用手的感觉,如台阶感、上下端对比、骨端摩擦感、稳定感,把X线检查所见和手的触诊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的运动的立体概念。

充分运用正骨八法,才能得心应手。

手法复位首先,麻醉后患者采用卧位或坐位,屈肘90度。

其次一助手沿前臂长轴方向牵拉患者手腕及拇指,另一助手握住肘部拔伸2~3分钟,使腕部尺偏,并使前臂旋前,然后使腕关节弯曲。

第三步术者在桡骨远折端上向掌侧及尺侧推压,可闻及咔嚓音。

第四步保护腕部在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即可达到解剖对位。

复位过程完成后,即进入外固定阶段。

外固定用小夹板固定小夹板是具有可塑性、韧性和弹性的自然材料,符合“动静结合”的原则。

能通过压垫的杠杆作用及肌肉收缩运动,矫正骨折的成角和侧向移位。

随时间调整布缚带松紧度,观察方便。

缺点是复诊次数较多。

小夹板固定步骤:首先复位后松松缠上3~4层绷带。

第二步放置胶布条固定压垫。

骨折(挠骨远端)的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挠骨远端)的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前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肿胀,舌苔薄白脉弦。

{二}肝肾亏虚证骨折日久不愈,头晕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前臂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手指活动、肢端皮色、皮温、感觉及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伸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3.给予纸壳或竹夹板外固定。

4.遵医嘱使用耳穴帖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肢体肿胀1.评估肿胀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伤后48h内冰敷,帮助医生及时调整固定松紧度。

2.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骨折初期: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日一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2}骨折中期:和营止痛。

日一剂饭后半小时温服。

{3}骨折后期:补益肝肾。

日一剂饭前半小时温服。

2.中药外敷{1}骨折早期外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膏、散剂。

{2}骨折中后期外敷温筋通络、化瘀止痛、接骨续筋之膏、散剂。

3.中药熏洗活血止痛散熏洗以舒筋通络,利于气血运行。

{二}手法整复的护理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手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整复后注意观察患者前臂疼痛、肿胀、肢端感觉、运动、皮色、皮温等情况。

3.复位3天后,拍片复查,调整外固定。

{三}特色技术1.中药熏洗2.中药外敷3.中药湿敷4.耳穴贴压5.中药离子导入{四}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3}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及交叉配血等。

2.术后护理{1}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指导患者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之品。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西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实际上就是腕关节部分发生骨折,人的前臂靠近拇指部分就是桡骨,桡骨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地方,因为当一个人跌倒时,第一反应就是把手放在地上,保护整个身体,这样就容易发生腕部骨折,也就是桡骨远端骨折。

Corey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常见类型,这种骨折是由于手掌着地造成的。

1.分类桡骨远端骨折根据远端骨折移位的方向及受力的方向等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克雷氏骨折,为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一般是由于手腕部掌侧着地受力所致,腕部呈背伸位,常常表现为餐叉样或者枪刺样畸形,X线片显示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

第二、史密斯骨折,是受伤时腕部背侧着地受力所致,X线片显示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第三、巴尔通骨折,是指涉及到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的骨折,同时伴有桡腕关节的半脱位等,为不稳定性骨折。

第四、反巴尔通骨折,指桡骨远端涉及到关节面的背侧骨折。

1.病因2.1有外力的损伤。

单纯从这个外力损伤情况来说,一般都是走路没走好摔一跤,然后手掌着地了,或者手背着地。

2.2常说的是讲究的一个姿势。

跌倒的时候腕关节处于极度的背伸以及前臂的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主要集中在这个桡骨远端松质骨的地方,所以容易引起骨折。

是一种克雷斯的骨折,也叫伸直性的骨折。

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手掌是处在伸直的过程当中,另外相比较这个而言,有屈曲性的骨折,就是手背着地。

1.麻醉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大部分为急发病症,由于患者受到外伤的冲击以后会发生骨折,并且出现疼痛以及肿胀的情况。

在复位过程当中,患者对于治疗方式具有恐惧心理,传统的中医治疗基本上不采用麻醉的形式,都是采用牵引进行复位。

患者十分痛苦。

随着当前无痛化病房的推广和使用,缓解患者的疼痛成为当前临床当中比较重视的课题。

目前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基本都会采用麻醉的形式。

像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使用牵引复位石膏夹板进行固定,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提高患者的肢体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6。

主要多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前者是由于运动或交通引起的高能量损伤,并常合并软骨、韧带损伤;后者是老年人群中,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会造成桡骨远端骨折。

那什么是桡骨远端骨折呢?桡骨在整个手臂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桡骨远端骨折在手腕部位,主要是在关节面3cm内骨折。

在松质骨与致密骨交界处,切面呈四边形。

骨皮质薄弱,结构薄弱。

骨折后易发生松质骨塌陷、皮质骨压碎和桡骨缩短。

更容易发生在中老年和经常运动以及跌倒后手接触地面的人。

桡骨远端骨折会导致手腕严重疼痛和肿胀,手腕畸形等。

如发生桡骨远端骨折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对于桡骨远端骨折西医的治疗方法是:石膏或外固定板闭合复位;腕带外固定用支架;切开复位固定等。

我院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疾病的临床中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案,具体如下:1 .正骨手法: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探索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其正骨手法在治疗中最为常用,桡骨远端骨折伤后其症状为骨折、脱位、筋伤。

经正骨使骨折后脱位的部分复位,再加药膏类进行敷治,90%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2 .内治法:主要是通过内给药来治疗全身,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择药物。

但重点应放在脏腑、经络、气血、筋骨上。

它通常分三个阶段进行,在血肿形成的早期,主要因素是发作,中期和营是主力,后期主要是补益气。

3.外治:外治是指对受损部位的处理,使用纯中药成份的膏药对受损部位贴敷。

成效也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结合上述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可在3-4周内可实现临床治愈,多数患者通过传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经过药物和手法的治疗之外,同时搭配康复运动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

康复治疗1. 功能锻炼(1)早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复位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伸直型(2)屈曲型(3)背侧缘劈裂骨折(4)掌侧缘劈裂骨折(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乙肝五项指标(4)心电图(5)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流变学等。

(八)治疗方法1. 手法整复、外固定2. 药物治疗初期:瘀肿较甚,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中期:瘀肿减轻,治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损,方用新伤续断汤加味;住院期间,常规酌情服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疼痛时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静脉点滴给药如血栓通、骨肽等。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知识科普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知识科普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知识科普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即手腕处)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创伤。

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以下方法:
1. 中药熏洗: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大黄、桃仁等研磨成粉末,加热后放入热水中,待水温适宜后浸泡患肢,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2. 祛湿祛寒:骨折后常伴有湿寒阻滞,可使用适量的艾叶、艾草、姜黄等熏灸治疗,疏通经络,驱散寒湿。

3. 活血化瘀:可选用红花、川芎、当归、鸡血藤等中药煎剂口服,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4. 针灸疗法:采用针刺或灸法刺激特定的穴位,如合谷、阳陵泉、外关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5.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推拿按摩,可以刺激穴位、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帮助骨折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传统的外科手术和功能锻炼。

在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应积极接受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遵循医生的处方药物治疗。

只有综合应用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案(2018年)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 。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主要发生在6-10岁和60-75岁两个年龄阶段。

在6-10岁阶段,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0-75岁阶段,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患者增多,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逐步上升。

从发生的原因看,在6-10岁阶段,主要是高能量损伤引起,也与年轻患者的骨骼发育有相关性;而在60-75岁阶段,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

一、病名中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病名: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

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

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和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②移位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枪刺状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

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证:伤后1—2。

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局部瘀肿明显,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拒按,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涩。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肿胀渐消,疼痛渐减,但瘀肿虽消而未尽,筋骨未连。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8例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8例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8例疗效观察作者:马志恒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8年第09期【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敷联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给予中医传统疗法,即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复位基础上给予金黄散外敷及活血止痛汤和补肾壮骨汤内服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随访0.5~1.0年,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DOI:10.14163/ki.11-5547/r.2018.09.082桡骨远端因为桡骨解剖薄弱点,极易在遭受暴力后发生骨折,因此桡骨骨折是最常见的一种骨折,一般是发生在桡骨远端距关节面3 cm以内[1]。

本研究为探讨中药金黄散外敷,活血止痛汤和补肾壮骨汤内服,联合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经X线或 CT检查后确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60.4±9.5)岁;伸直型骨折32例,屈曲型骨折11例, Barton 骨折5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61.2±9.8)岁;伸直型骨折29例,屈曲型骨折15例, Barton 骨折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骨折处给予常规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术。

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采用利多卡因麻醉,当患者无痛觉后,术者行中医正骨手法整复。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治疗

固定——小夹板固定(一)
压垫:伸直型:背侧——远端;掌侧——近端 屈曲型:背侧——近端;掌侧——远端
夹板:伸直型:桡背侧超过腕关节 屈曲型:桡掌侧超过腕关节
固定体位:伸直型于屈曲位,屈曲型于伸直位 扎带:先中间,后两边;先远端,后近端,扎3条 固定时间:4周
固定——小夹板固定(二)
交代注意事项: 抬高患肢 注意血运 预防褥疮 调整松紧 定期复查 指导练功
中期——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代表方剂:七厘散
后期——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脾胃、肝肾。 补中益气丸、左归丸、右归丸
定义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 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
3cm
的骨折。 骨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
骨质薄弱,骨折高发。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人类全身最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 折病人的17 %
种族:无人种差异 年龄:双峰分布
5-14岁 ——关节内骨折 60-69岁 ——关节外骨折 性别:老年人 男:女=1:4 青春期:男:女=3 :1
手术治疗
手法整复后,效果欠佳
手术后(侧位)
手术后(正位)
血肿内麻醉
手法复位
手法的要领 伸直型:一牵二抖三尺偏 屈曲型:一牵二抖三背伸 注意手法的灵活性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指南
桡骨的短缩<5 mm 正位X线片示尺偏角>15° 侧位X线片示桡骨远端成角范围:背侧15 °——
掌侧20 ° 关节内台阶或间隙<2 mm 乙状关节面台阶或间隙<2 mm
跌倒:手掌着 地, 远端背桡侧移位
跌倒:手背着地, 远端掌尺侧移位
跌倒:手掌或手背着地, 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骨折, 远端向掌或背侧 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心理调适
中医心理调适的方法包括情 志疗法、音乐疗法等,有助 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容易出现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 要关注心理康复。
家庭和社会支持是心理调适 的重要因素,家属应给予患
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 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和支持。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预防与保健
适当进行运动,如 太极拳、八段锦等, 以增强肌肉力量和 关节灵活性。
注意保暖,避免关 节受寒,保持室内 空气流通。
饮食调理,适当补 充营养,避免过度 摄入生冷食物。
注意事项
桡骨远端骨折中 医预防与保健需 注意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生冷、 辛辣等刺激性食 物。
保持适当的运动 量,加强肌肉锻 炼,提高关节稳 定性,预防骨折 发生。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等骨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避免摔倒和碰撞:加强自身平衡能力锻炼,注意环境安全 及时治疗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后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保健知识
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 一姿势,如久坐、 久站等。
小夹板固定
适用范围:适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患者 固定材料:木板、绷带、棉垫等 固定方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夹板,用绷带固定在患肢上,保持患肢于功能位 注意事项:固定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患肢血液循环情况,避免夹板过紧或过松
中药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骨折的不同阶段,采用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舒筋活 络等药物治疗 中药外治:利用中药外敷、熏洗、贴敷等疗法,缓解疼痛、促进愈 合
对于骨折患者, 中医认为情绪对 康复有很大影响, 因此要保持良好 的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引言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在远端部位发生骨折。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骨折是外伤带来的病症,中医通过整体调理和针灸、药物等方式来加速骨折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医辩证分型中医辩证分型是对疾病的不同表现和病因进行区分和归类的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辩证分型有以下几种:1. 气滞血瘀型特点是骨折部位肿胀疼痛,瘀斑明显,活动受限。

舌质暗紫,苔薄黄。

脉弦细。

2. 寒邪客风型特点是骨折部位寒痛,不适感加重于寒冷天气,舌质淡白,苔白腻。

脉浮紧。

3. 湿热痰瘀型特点是骨折部位疼痛较重,伴有灼热感,舌质暗红,苔黄厚腻。

脉滑数。

二、中医治疗方法1. 药物疗法(1) 内服药物针对不同的辩证分型,可选用以下方剂:•气滞血瘀型:桃红四物汤•寒邪客风型:理中汤•湿热痰瘀型:红花六合汤以上方剂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外用药物对于局部有疼痛和肿胀的患者,可用中药煎汤热敷,如川芎、红花等。

2.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推拿按摩:轻柔地按摩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和经络,配合适当的穴位按压,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

•摩擦法:用手掌或按摩工具以适当的力度持续揉搓骨折部位,可以缓解肿胀和疼痛。

3.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促进骨折的愈合。

常用的穴位有:•手三里穴:位于前臂内侧,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涉及的穴位之一。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包括合谷、内关、阳溪等。

针灸疗程和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4. 中医推拿疗法中医推拿疗法可通过揉捏、推拿和按摩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改善骨折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按揉法:用拇指、食指或掌心按压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和经络,轻轻揉搓,以提高血液循环。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很常见。

传统的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风险较高,还容易因为患者本身的情况而被禁忌。

而中医综合治疗是一种保守性治疗,疗效明显,风险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主要是针对骨折本身以及后期康复的各种症状,所以疗效非常显著。

中医综合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外治、针灸、推拿、理疗等多种手段。

中药内服是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中医认为老年人身体虚弱,肾气不足,骨质疏松,因此中药方剂要以滋阴补肾、壮骨为主,以黄芪、人参、灵芝、茯苓、当归、熟地、骨碎补等中药为主要成分,具有滋养营养,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恢复的作用。

外治是针对骨折部位的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外用、拔罐、艾灸、热敷等方法。

外用中药主要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具有祛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如桂枝、艾叶、川芎、白芷等中药,可以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预防因肿胀引起的感染。

针灸是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主要针对疼痛、肌肉僵硬、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激活气血、改善组织代谢的方式,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推拿则是一种经络按摩手法,可以促进气血畅通,缓解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

理疗主要是指康复训练,包括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运动、活动,逐渐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康复训练时间长,力量逐渐加大,对患者的耐力、力量、协调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预防子痉挛或者骨折后腕关节的强制不能症。

总的来说,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疼痛、恢复功能,加速骨折部位的恢复,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而且因为是以保守治疗为主,风险低,适用范围广,特别适合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

总之,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功能,促进全面康复。

在治疗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有跌倒用手掌撑地的病史;或有腕关节掌屈着地而受伤病史。

(2)伤后有腕部肿胀,并出现“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显著。

(3)伸直型X线片上具有三大特征:①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②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也消失;③桡骨长度短缩,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平面。

屈曲型桡骨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1.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2.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2~4周,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此时手法复位困难,如需要再次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晚期: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当稳定。

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二、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一)适应证: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伴有关节面压缩塌陷无法通过手法复位者;手法整复失败或复位后稳定性极差,桡骨长度、桡倾角、掌倾角等持续丢失者;陈旧性骨折伴有严重畸形,影响功能者;桡骨下端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一、病情介绍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点是骨折状发生在肘关节远端,远端的桡骨受伤可引起骨折,引起这种骨折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人体僵
硬的状态下,受到骨头和韧带的过度拉伸,从而导致桡骨的断裂。

由于桡
骨远端骨折患者受伤前往往处于非正常的僵硬状态,在受伤后,骨折碎片
可能会偏离正常位置,这对患者的骨折治疗产生了影响。

二、诊断
诊断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主要有:一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尿常规、C抗原、CRP检测等,以排除感染等其他情况;二是通过行临床
体检,包括疼痛定位、肿胀程度和移动程度等,以及肘部X线摄片、CT
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桡骨头部远端骨折的部位、程度等,以
确定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
1、外伤性桡骨远端骨折:外伤性桡骨远端骨折是由于外力影响造成的,因此治疗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常见的外科手术方式有关节镜手术、内固定和外固定等,确定适合的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2、自发性桡骨远端骨折:自发性桡骨远端骨折多出现在骨质疏松、
骨质缺陷等情况之下。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分析与方案改进骨折是指骨头中断、质地改变或者骨周软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外伤,其中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情况。

桡骨远端骨折由于其病理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中医临床中,需要进行深入的路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肌力减退等。

中医理论认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与气血不通、湿邪内蕴、肝郁气滞等有关。

因此,在进行临床路径分析时,中医治疗思路以活血化瘀、健脾化湿、清肝理气为基础,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综合治疗。

在中医临床路径中,首先要进行病因辨析和病机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种类型。

外伤性骨折多为运动损伤、事故伤等导致,而非外伤性骨折主要与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等内因有关。

根据病因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

其次,在临床路径中,需要进行经络辨证和病位辨证。

根据病程不同,骨折可分为新鲜性和陈旧性。

新鲜性骨折以外伤后病情明显,骨折处触诊疼痛明显为特点;陈旧性骨折则常有反复发作的疼痛和肿胀症状。

通过辨证分析,可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案。

针灸和推拿也是中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改善气血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推拿则能通过推、拿手法刺激肌肉和韧带,促进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

通过中医手段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中医临床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方案改进的建议。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团队,包括中医、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等多学科的合作。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服务。

其次,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进程,做到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

最后,应加强对中医临床路径的科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率。

总之,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一种常见骨科临床情况,在中医临床中需要进行深入的路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 郭兆伟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 郭兆伟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的临床分析郭兆伟发表时间:2018-06-15T10:24:22.68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4期作者:郭兆伟[导读]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与手术疗效相比有所提高。

且避免了手术治疗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降低了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故值得临床推广。

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摘要:目的:通过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中医疗法治疗。

探究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面向大众推广。

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录治疗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纳入病患35例。

对照组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中医手法整复治疗。

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

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所提高(P<0.05)。

结论: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与手术疗效相比有所提高。

且避免了手术治疗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降低了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TCM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Abstract: objective: to treat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bone, and to popularize it to the masse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the hospital treatment of 70 patients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3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urger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time of pain relief, 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n distal fracture of the distal bon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urgery. Moreover, it avoids the trauma caused by surgical treatment to patients,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and alleviates the pain of patients,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words: distal radius fracture; TCM treatment; Clinical analysis前言:桡骨远端骨折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临床接诊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桡骨远端骨折就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 。

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主要发生在6-10岁与60-75岁两个年龄阶段。

在 6-10岁阶段,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0-75岁阶段,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患者增多,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逐步上升。

从发生的原因瞧,在6-10岁阶段,主要就是高能量损伤引起,也与年轻患者的骨骼发育有相关性;而在60-75岁阶段,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

一、病名中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病名: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

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

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

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与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枪刺状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

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伤后1—2周。

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局部瘀肿明显,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拒按,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涩。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肿胀渐消,疼痛渐减,但瘀肿虽消而未尽,筋骨未连。

活动渐恢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

表现为肿胀已消,疼痛已减,骨折愈合迟缓,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二)骨折分期与分型1、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2~4周左右,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手法复位困难。

此时如需要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晚期: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性改造,已相当稳定。

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2、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插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三、治疗方案(一)我科特色: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手法整复应根据骨折复位“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道理,要先使骨折断端充分分离,充分拔伸牵引,解除短缩畸形,恢复骨端长度。

再行端提按压手法整复成角或侧方移位。

折顶时应根据骨折端移位及成角的大小,适度灵活运用。

整复前了解移位方向及决定采用的手法,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非麻醉、局麻或臂丛麻醉下徒手整复。

1、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1)整复方法:①牵抖复位法:适用于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或骨折断端向掌成角,但骨折非累及关节,不就是粉碎者。

患者坐位或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术者两手紧握手腕,双拇指放在骨折远端背侧,触摸准确继续牵引,待重迭基本矫正后,稍旋后猛力牵抖,同时掌屈尺偏,骨折得到复位。

②提按复位法:适用于老年患者,骨折累及关节,粉碎骨折病人。

患者平卧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拇指及其她四指,一助手握上臂对抗牵引,待嵌插骨折矫正后,术者先矫正旋转移位及侧方移位,然后双拇指挤按骨折远端背侧,其她手指置近端掌侧向上端提,骨折即可复位。

(如图4)(2)固定方法:①用四块夹板超腕关节固定: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远端背侧与近端掌侧各放一平垫,然后用四块夹板固定,上端达前臂中、上1/3处,背侧板下达掌指关节处,宽度侧根据患肢形状塑形:在前臂处为1/3周径宽,在腕部则为自桡骨茎突至尺骨茎突,约为腕周径的1/2,在手掌背处为第一掌骨至第五掌骨,掌侧板下达远侧腕横纹,为前臂及腕部周径的1/3。

②夹板型石膏超腕关节固定:使用内外两块石膏超腕关节固定,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加软垫适度加压,两块石膏之间的间隙一般为1~2cm,利于敷药与观察局部伤情;其优点就是可根据患者的伤肢形状良好塑性,固定效果接近管形石膏,并发症较少,患者舒适度可。

最后将前臂悬挂胸前,保持固定4~6周,儿童患者固定3~4周左右。

(如图5)2、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屈曲型骨折牵引方法相似,复位方向相反。

固定时则在远端掌侧与近端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与掌屈。

最后将前臂悬挂胸前,保持固定4~6周。

3、半脱位型桡骨远端骨折(1)整复方法:背侧半脱位:患者取坐位,前臂中立位,助手握住肘部,术者握住腕部拔伸牵引后,术者一手维持牵引,一手用掌部环握患者腕部近端,用拇指将远端骨折块及脱位部向掌侧推挤复位,牵引下徐徐将腕关节掌屈,使伸肌腱紧张,防止复位的骨折片移位。

掌侧半脱位:手法与背侧脱位型相反。

(2)固定方法:背侧半脱位:同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半脱位:同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

固定时间均4~6周左右。

4、无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无需手法复位,只需将前臂进行夹板固定,患肢屈肘90°前臂旋后,掌心向上位固定。

外固定同伸直型骨折,固定3~4周。

注意事项:1、整复前,术者与助手均要手摸伤处,阅读正侧位X线片,全面了解骨折移位、成角、粉碎骨块的位置、断端嵌插短缩及下尺桡关节有无分离等情况,做到手摸心会,法从手出,制定整复计划,做到手法整复时动作协调一致。

麻醉效果要好,有利于骨折整复与减轻病人痛苦,特别就是前臂肌肉发达者更要如此。

2、牵引的力量要柔与持久,用力由小到大,嵌插重叠纠正后再施以其她手法,否则易造成掌侧嵌插、复位不成功、骨片进一步碎裂致骨折端不稳定,在折顶时牵引力量要适当减小。

3、整复粉碎骨折时牵引力量要柔与,利用软组织铰链的原理使骨折碎片在间接拉力下逐渐回复原位。

再使用扣挤手法使骨折片间进一步复位,接触紧密。

复位后轻轻摇摆腕关节,可以使粉碎的关节面光滑平整。

顺骨舒筋手法就是必不可少的,利于骨折端稳定与功能康复,体现筋骨并重的原则。

4、外固定后需经常观察伤处肿胀程度及手指血运、感觉情况,按需调整外固定,保持松紧适度,可明显减少骨折端再次移位的机率,以及手指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手术治疗1、适应证: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伴有关节面压缩塌陷无法通过手法复位者;手法整复失败或复位后稳定性极差者;陈旧性骨折伴有严重畸形,影响功能者;桡骨下端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操作方法:臂丛麻醉,手术切口视骨折的类型,可采取掌侧或背侧入路及联合入路。

可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取1-2根直径为2-2、5mm克氏针从桡骨远端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或拇长伸肌腱与第2指伸肌腱之间经皮进针,进针时与桡骨长轴成约40°角,通过骨折线,进入近折端骨髓腔或骨皮质。

经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复位固定满意,折弯针尾,埋入皮下,敷料加压包扎。

采用有限切开、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术后采用夹板外固定。

严重的粉碎骨折也可采用手法整复结合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

(三)药物治疗1、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施治。

(1)骨折早期:(伤后1-2周)症状:骨折早期气血淤滞于皮下,局部肿痛,舌质暗红或偏暗,舌苔薄白,脉弦涩,为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兼以清热凉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2g、生地12g、桑枝10g、赤芍10g、丹皮10g、枳壳10g、丹参12g、延胡索10g(抖)、苏木10g、茯苓10g、三七粉3g、金银花12g、连翘10g、甘草6g。

上药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依实际症状加减,儿童依体重计算用量。

(2)、骨折中期(伤后2周~4周):外治:继续外敷黄龙接骨膏,骨折中期使用具有活血行气、接骨续筋,促进骨痂生长的功效。

在本专科的临床研究中,曾进行该药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使用该药外敷的治疗组骨痂生长速度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内治:中期骨折处疼痛减轻消失,肿胀消退,一般软组织损伤已修复,骨折断端初步稳定,原始骨痂已开始逐步形成,虽仍有淤血未尽,但不宜再使用活血祛瘀、攻下之法,否则易伤正气。

中期以调与为主,根据内伤气血、外伤筋骨的不同特点,进一步辨证施治,本专科临床上常用:①接骨续筋法:骨折经早期治疗,骨位已正,筋也理顺,瘀肿消散,当接骨续筋。

主症:局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肢体乏力,活动受限,舌质暗,脉弦细。

方药:续骨活血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2g、伸筋草10g、续断10g、骨碎补10g、丹参12g、木瓜10g、五加皮12g、桑枝10g、延胡索10g、赤芍10g、白芍10g、茯苓10g、三七粉3g、厚朴10g、煅自燃铜10g、甘草6g。

上药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依实际症状加减,儿童依体重计算用量。

②舒筋活络法:具有活血行气,疏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骨折中期,血气未畅,筋膜粘连,或兼风湿,筋络挛缩、强直,关节屈伸不利者。

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

羌活10g、防风10g、荆芥10g 、独活10g、当归12g、青皮10g、五加皮12g、土鳖虫6g、杜仲10g、红花10g、枳壳10g、骨碎补10g、甘草6g、木瓜10g、丹参12g、伸筋草10g。

药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依实际症状加减,儿童一般不用此法。

(3)、骨折晚期(骨折4周以后):外治:继续外黄龙接骨膏,加速骨痂生长,提高骨痂质量,促进骨折愈合。

内治:主症:肝肾不足证,筋骨瘦弱,肌肉萎缩,下肢无力,舌质淡、脉细。

治法:骨折后期的患者肝肾亏虚、气血俱虚,宜补益气血肝肾、强筋壮骨、接骨续筋。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2g、熟地15g、白芍10g、续断12g、骨碎补10g、杜仲10g、伸筋草16g、木瓜10g、牛膝10g、防风10g、五加皮12g、丹参15g、甘草6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