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是 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感染和截肢 发生 的主要原因 。因发病
机 制至今尚未完全 阐明 , 西 医对 本 病 尚 无 有 效 的 治 疗 药 物 和
3 0例 , 其 中男 1 7例 , 女1 3例 ; 年龄 3 7~7 0岁 , 平 均 年 龄 为
( 4 6 . 3± 7 . 3 ) 岁; 治疗组患者 3 0例 , 其 中男 1 5例 , 女 1 5例 , 年
现相符 ; ( 4 ) 具 备以下 6项 中 的至 少 2项 , 即: ①温 度觉 异常 ;
② 尼龙丝检查 , 足底 感觉减退或消失 ; ③ 振动觉异 常 ; ④踝 反 射消失 ; ⑤ 神经 传导速度 至少有 2项减慢 : 感觉 神经传导速度
( S C V)< 4 0 m / s ; 运 动神经传 导速度 ( MC V)< 4 5 m / s ; ⑥ 能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0 1 4年第3 5 卷第5期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加 减 治 疗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3 0例 临床 观 察
苏虹 霞 ,罗新 军 ,柳 玉 强 ( 陕 西省 宝鸡 市 中医 医院 ,陕西 宝鸡 7 2 1 0 0 0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黄 芪桂 枝 五 物 汤 加 减 内服 、 熏 洗 治 疗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将6 O例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O例 。2组均予 以常规基础治疗 。对照组予 以 : 维生素 B 。 1 0 0 m g 、 维生素 B 5 0 0 I x g肌 肉注
射 每 日 1次 。 治 疗 组在 基 础 治 疗 上 加 用 改 良黄 芪桂 枝 五 物 汤 内服 、 熏 洗 。 疗 程 均 为 4周 。结 果 2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治 疗 组 总 有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78例临床观察探讨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78例临床观察探讨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78例临床观察探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的作用下,心脏神经系统失去对心脏的正常调控能力,导致心脏功能异常。

桂枝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选取了78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桂枝汤加减治疗,每天一剂,连续治疗3个月。

观测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性指数(HRV指数)和临床症状积分评分。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RV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桂枝汤加减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心脏神经调控功能和临床症状。

进一步分析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评分发现,观察组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等症状减轻明显,而对照组几乎没有显著变化。

说明桂枝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

除了临床症状的改善,观察组的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也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

这说明桂枝汤加减治疗能够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总结来说,本研究结果表明,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率变异性指数和炎症指标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证明了桂枝汤加减治疗在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及具体的适应症,以提供更加准确的临床指导。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表现为感觉异常、疼痛、感觉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多为对症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耐受性问题。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疗法之一,对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是两个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调和气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本文旨在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药物的药理作用,探讨药物的配伍原理以及观察实际的临床效果,为中医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传统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理论认为,通过运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作为两种常用的中药方剂,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评估这两种方剂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验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为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和临床经验。

1.3 文献回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目前,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其中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备受关注。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一、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种名方,主治表里不和,营卫不和,阳气侵凌营卫的证候。

据现代研究证实,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1.研究方法为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我们选择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格列汀治疗。

2.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不如观察组。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

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剂之一。

二、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四逆汤是王孟英《妇人大全良方》中的一种名方,主治于血虚所致的肾阳不足、阳气不振,以及中气下降引起的各种寒证。

参考现代研究,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综合分析从以上两组临床观察结果可以看出,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研究结果仅为初步观察结果,尚需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验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够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依据,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药的疗效。

桂枝汤类方糖尿病运用

桂枝汤类方糖尿病运用

桂枝汤类方糖尿病运用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陈某,男,56 岁。

2010 年 6 月 21 日诊。

糖尿病史 20 余年,目前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稳定,常有低血糖现象。

近月来手足麻木针刺感,伴乏力,多汗,纳便尚调。

舌淡红略黯、苔薄白,脉细。

肌电图示: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传导诱发电位波幅减低;右腓浅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感觉传导诱发电位波幅降低。

正中、胫后神经 F 博出现率减少。

西医诊为 2 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属气虚血瘀,脉络失养。

治拟益气养血,温经通络。

方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桂枝 9g ,白芍 15g ,黄芪、党参、鬼箭羽、鸡血藤各 30g ,生姜 6g ,大枣 5 枚。

服药 1 个月后,手足麻木感基本消失,精神转佳,且低血糖现象改善。

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生于中年以后,血糖控制不佳或病程较长者,与糖尿病人微血管病变及代谢障碍密切相关。

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痹证” 、“ 痿证” ,与糖尿病久病不愈,气血不足、营卫不调、脉络瘀阻有关。

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或桂枝新加汤有益气养血、荣经通络的作用,加鬼箭羽活血通络降糖,鸡血藤寓补于通,养血活血。

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陈某,女,58 岁。

2010 年 3 月 10 日诊。

糖尿病史 10 余年,伴双下肢麻木冷痛,间歇性跛行1 年,5年前曾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诊见下肢皮肤黯红,肢冷,趺阳脉弱。

舌淡黯,脉沉细。

双下肢动脉 B 超示:下肢动脉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胫前、胫后及腓动脉管腔狭窄。

西医诊为 2 型糖尿病、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辨证属阳虚血瘀,治拟温阳散寒,活血通滞。

当归四逆汤加味:桂枝 12g ,赤芍、地龙、牛膝、当归各 15g ,细辛 3g ,通草、生甘草各6g ,鬼箭羽、鸡血藤各 30g ,水蛭 9g。

服药 7 剂后,自觉双下肢冷痛感明显减轻,遂守方不变,服用半年后,间歇性跛行消失,双下肢转温。

按):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严重影响糖尿病人生活质量,以致致残、致死的慢性、进行性并发症。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笔者 采用 加 味黄芪 桂枝 五 物
汤 治疗 气虚 血瘀 型糖 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 3 2例 , 取得 满
1 . 2 . 3 纳 入 标 准 ① 符 合 D P N 的西 医 诊 断 标 准 ; ② 中医 符合 消 渴 痹 症 气 虚 血 瘀 型 诊 断 标 准 ; ③ 经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患 者 共 6 4例 , 生活 方式 干 预 及 降糖 药 物 治疗 , 血 糖 控 制 良好 :空 腹
龄 1 8~7 5 岁之间。
1 . 2 . 4 排 除标准
般 情 况 比较 ( 例, %)
①发 病前 有心肺 、 肝肾、 血液、 神经
精神 等脏 器功 能严 重损 害 ; ②妊娠期、 哺 乳期 妇 女 ; ③
近 1个 月 内有糖 尿病 酮症 酸 中毒 等 糖尿 病 急症 ; ④ 合 并严 重感 染者 ; ⑤依从 性差 不 能完成 临床 观察者 ; ⑥年
西 医治疗 疗效 尚不 满 意 。多项 研 究 表 明 , 气 虚 血瘀 型
是 D P N的主要证 型 意 效果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如有 蚁行 , 肢末 时 痛 , 多 呈 刺痛 , 下肢 为 主 , 入 夜 痛甚 ; 气短 乏力 , 神疲 倦 怠 , 自汗 畏风 , 易 于感 冒 , 舌质淡暗, 或 有瘀 点 , 苔薄白, 脉 细涩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7 . 0 9 . 0 3 6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7 ) - 0 9 — 1 3 0 1 - 0 3
糖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 D P N) 是 临 床 常 见 的糖 尿 病 慢 性 并 发症 , 发 生率 在 6 0 % ~ 9 0 % , 神 经病 变 常 累及 感觉 、 运 动及植 物神 经 , 轻 者肢 端麻 木 、 疼痛 , 重者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在传统中医药治疗中,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对这两种加减方的治疗作用进行探讨,从中医药的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一、疾病的理论认识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肌力减退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中有50%以上患有周围神经病变,且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会逐渐加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2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是张仲景医案中的经典方剂,具有益气、扶正的功效。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可以在该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以达到治疗具体病证的目的。

1.3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治疗病证寒凝阻络的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相应的加减,以增强其疗效。

二、加减方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2.1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

该方温补阳气,益气生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以适当加减,如加入当归、枸杞子、莲子等药物,以增强其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

3.2 当归四逆汤加减方药机制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主要包括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益气生血等方面。

当归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四逆散有暖肾阳、益气生血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促进神经的修复。

四、临床病例分析4.1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病例患者王某,男,65岁,糖尿病病史10年,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如下肢麻木、疼痛,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等。

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治疗,连续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下肢麻木减轻,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提高。

探讨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服用甲钴胺片药物,实验组服用黄芪桂枝五味汤加味,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两个疗程。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证候积分、空腹及餐后2h血糖、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及不适反应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效果显著,实验组患者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积分、空腹及餐后2h血糖、神经传导速度及其他不适反应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0.1%,对比组有效率为56.6%(P>0.05)。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有着显著作用,有着较高的有效率,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关键词】黄芪;糖尿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352-02中医学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来说,可应用全面治疗、局部兼治的方法,环节患者病情。

本文旨在说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1],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11月的7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患者35例,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岁数为47~73,平均年龄岁数为(62.7±4.6),糖尿病程年数为(12.54±3.22),神经病变病程为(5.51±1.36);实验组患者35例,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岁数为46~72,平均年龄岁数为(61.2±4.7),糖尿病程年数为(11.65±3.33),神经病变病程为(5.48±1.28)。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神经病变病程等相关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78例临床观察探讨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78例临床观察探讨

损。
03
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高血糖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也参与了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的发病过程。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坏死,而氧化应激则加剧了
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血管狭窄。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西医治疗现状
药物治疗
西医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主要依赖于降糖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 凝药物等。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并不能完全逆转神经病 变。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安全性分析
要点一
不良反应
要点二
药物安全性
在桂枝汤加减治疗过程中,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轻度胃肠 道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但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桂枝汤加减治疗的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多数糖尿病患者 。然而,对于少数特殊体质的患者,仍需谨慎使用。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生存质量分析
桂枝汤加减的应用
桂枝汤加减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糖 尿病及其并发症。加减后的桂枝汤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 进行个性化治疗,更好地发挥疗效。
03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与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05
讨论与结论
讨论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 病变的机制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 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与糖尿病 神经病变、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等因 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心脏自主神经 病变,表现为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心 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桂枝汤加减的治疗机 制
桂枝汤加减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调 和营卫、益气温阳、养血活血等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 经病变与气血不足、阴阳两虚、血脉 瘀阻等因素有关。桂枝汤加减可以通 过调和气血、温阳养阴、活血化瘀等 作用,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的症状和体征。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44·山 西 中 医 2019年3月第35卷第3期 SHANXI J OF TCM Mar.2019 Vol.35 No.3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笔者采用加味黄茋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较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

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8~68岁,平均51.6岁;病程4~26年,平均15.7年。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9~71岁,平均50.9岁;病程5~28年,平均16.3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 受试者接受降糖药物 (种类不限) 治疗3个月以上,口服药物剂量稳定1个月以上者;胰岛素治疗剂量波动幅度﹤20%在2个月以上者,空腹血糖4.4~7.8 mmol/ L,非空腹血糖 4.4~11.1 mmol/L。

(2) 按密歇尔根神经病变筛选法计分﹥2分者。

(3) 自愿参加并签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用:黄芪、怀牛膝各30 g,桂枝9 g,当归、麦冬、玄参、金银花各15 g,赤芍、川芎各10 g,红花、甘草各6 g。

加减:气虚者加潞党参、淮山药;肝肾阴虚者加生地黄、山萸肉、金毛狗脊;血虚甚者加制首乌、鸡血藤。

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同时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7.8 mmol/L。

30天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4.4~7.8 mmol/L。

依帕司他,50 mg,3次/日口服,甲钴胺片,0.5 mg,3次/日口服。

疗程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3.1 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计分法 (MDNS)来评定[1],治疗结果以治疗后MDNS下降程度评价。

MDNS下降率≥80%为显效;20%~80%为有效;≤20%为无效;MDNS上升为恶化。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门诊收治的2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缓解临床各类症状,建议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

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一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根本原因是糖尿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周围神经出现病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止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基本措施[1]。

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2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5例,平均年龄为(54.25±1.17)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为(54.23±1.13)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主要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肌肉注射,每次 40U[2]。

观察组: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药材包括取白芍30g、黄芪60g、葛根30g、桂枝20g、川芎15g、丹参20g、当归10g。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临床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临床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本院收治的18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临床上具有较好的价值推广应用。

标签: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在糖尿病患者常见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

该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感觉异常、触感敏感度下降、麻木、灼烧、针刺样疼痛感,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神经源性关节炎、足部坏疽等疾病甚至截肢,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针对该病临床上常给予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肌醇、抗氧化剂、微循环药物、神经营养因子等药物,但临床效果不佳。

今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6例,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该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患者经200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给出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1]、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虚血瘀诊断标准[2]及实验室血糖监测得以确诊,患者均表现为温度觉、足底感觉、振动觉、踝反射等异常。

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得到本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一致赞同与支持。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伴神经病变患者86例,并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胫神经以及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值<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情况,且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前言: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疾病发展中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且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患者生活水平下降。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医药物控制症状,其疗效明显,但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较多。

在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属于气虚血瘀,需辨证论治。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结果显示该方案效果明显。

现作以下报告:1资料及方法1.1.资料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糖尿病伴神经病变患者8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方案。

选取标准:86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西医诊断标准[1],且均符合中医学诊断标准,且在中医辨证论治为气虚血瘀证[2]。

排除标准:排除有合并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精神病无法交流患者。

【对照组】:男:女=15:28;年龄:48.78(±)3.45岁;病程:3.23(±)1.01年。

【观察组】:男:女=16:27;年龄:48.38(±)3.67岁;病程:3.56(±)1.54年。

(参七:)桂枝汤加减治糖尿病医案、配方

(参七:)桂枝汤加减治糖尿病医案、配方

(参七:)桂枝汤加减治糖尿病医案、配方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

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

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病变严重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例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本病归属于中医“消渴”范围、病机为阴虚燥热,桂枝汤可补中调营固卫、使脾为胃行津液,使胃阴得润、燥热尽失,消渴得解。

【临床应用】日本学者用本方加白术(桂皮、生姜、大枣及白术各4份,甘草2份),加水煎提取物,经低温减压干燥后再加赋形剂制成浸膏,治疗12例糖尿病并发神经痛。

结果:有效9例,占75%。

治疗期限,长则2个月,短则2周。

【病案举例】谢某,男,44岁。

1993年9月3日初诊。

患者2个月来自觉周身乏力,明显消瘦,动则额汗出且口干欲饮,易饥,力不从心、遂来我院诊治。

诊见:患者头汗津津,少气乏力,口干喜饮,食量多而易饥。

查形体消瘦,舌尖红,苔黄、脉沉无力,尿糖(++)、血糖12.5mmol/L,诊为糖尿病。

本案由于中气不足,卫外不固,更加中焦燥热,伤津耗液而见消瘦、乏力、口渴、易饥、多汗诸症。

治以健脾补中,养阴润燥。

处方:桂枝5g,白芍、生黄芪、生石膏、生牡蛎各15g,知母10g甘草5g,早晚各水煎服,5剂后诸症减轻,精神转佳汗出减少,口渴少饮、饮食基本正常,查血糖7.6mmol/L,尿糖(),宗上方加山茱萸10g,连服20剂,症状全失,体重未再下降,复查尿糖(一),空腹血糖5.3mmol/L,随访半年无复发。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选择60例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按照随机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营养神经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

两组疗程为30天。

观察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足部感觉异常、疼痛、双跟腱反射等症状,三组观察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收到较好效果,显著改善症状。

标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痛痹;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欠佳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据统计,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达60%-90 %,严重者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临床上尚无特效性药物及疗法[1]。

笔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消渴痛痹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研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本溪市中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5月-2012年12月住院部及门诊病人,共计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9~78岁,平均(38±1.8)岁,糖尿病病程2-24年,平均(9.0±1.0)年,合并神经病变6个月-12年,平均(3.7±0.5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26~76岁,平均(35±2.2)岁,糖尿病病程2-21年,平均(7.8±0.7)年,合并神经病变5个月-11年,平均(2.8±0.5年)。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DPN诊断标准参照WHO多国家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凡具有以下4项者,即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①肢体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麻木、束缚感、肢体沉重无力感、自觉疼痛等;②深感觉明显减退,跟腱反射、膝反射减弱或消失;③神经电生理检查示正中神经,胫后神经传导障碍;④除外其他原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疗效观察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疗效观察

周 围神经病变患者 7 6例作 为观察对 象 。全 部病例 诊 断符 合 1 9 9 9年 WH O西太 平洋 地 区推荐 为 亚洲及 太 平 洋地 区 人群 的 糖 尿 病 诊 断 标 准 , 有 糖尿 病症 状, 随 机 血 糖 在
有效率为 7 2 . 2 2 %, 两组总有 效率比较 ,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结论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的 临床 疗 效肯 定 , 值 得 推 广使 用 。
黄 芪桂 枝五物 汤加减 治疗糖 尿
[ 关键词 ] 糖尿病 ; 周 围神 经病 变; 黄 芪桂枝 五物汤 [ 中图分类 号] R 2 5 5 .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2 0 9 5—1 4 3 4 . 2 0 1 4 . 0 7 . 0 7 6 个月 。对照组 3 6例 , 男2 0例 , 女 1 6例 ; 年龄 3 7~ 6 8岁 , 平 均年龄 ( 4 6 . 5±8 . 1 ) 岁; 病程 0 . 5— 6个 月 , 平均 病程 ( 3 . 9 ±1 . 4 ) 个 月。两组 在性别 、 年龄 、 病 程等 一般 资料 方面 比 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 , 具有可 比
发病 机制尚未阐 明, 尚缺乏特 异有效 的治疗 方法 。应 用 黄芪桂枝 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 经病变 3 6例 , 取得
了较 好 的 疗 效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2 治疗方 法
两 组均给予 基础治疗 , 包括控制 饮食 、 运
动及 口服降糖药物 、 胰岛素 治疗 , 控制血 糖达标 。对 照组 : 予 甲钴胺注射液5 0 0 u g 肌 肉注射 , 1 0 : / 天。 治 疗组 : 在对 照 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 桂枝 五物汤加减 治疗 。方 药组成 :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其中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一、研究背景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之一,具有温中益气、祛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肢体酸痛、畏寒肢冷等症状。

当归四逆汤则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凝气滞、肢体冰冷、关节疼痛等症状。

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中医医师常常将这两方加以相应的药物进行加减,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二、临床疗效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以黄芪、桂枝、白术、甘草、生姜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寒通络的功效。

临床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对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患者,在治疗4周后,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5%。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

三、加减治疗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医医师常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医师常常会根据患者的气血状况、病程和症状进行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的加减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气血虚弱程度加减黄芪、当归等药物,以调整患者的气血平衡;同时根据患者的寒热症状加减桂枝、干姜等药物,以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

通过精准的辨证施治,中医医师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四、结论和展望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

桂枝汤加减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炎症因子的影响

桂枝汤加减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炎症因子的影响

桂枝汤加减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炎症因子的影响王松耀【期刊名称】《中医学报》【年(卷),期】2018(33)8【摘要】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85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汤加减方。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meal blood glucose,2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 AIc);心率变异性指标: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之差的平方根值(r MSSD)、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率(PNN50)、心率变异的低频(LF)、心率变异的高频(HF)及LF/HF;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中医证候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h PG、Hb AI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PG、2h PG、Hb AIc均显著下降(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SDNN、r MSSD、PNN50、LF、HF及LF/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NN、r MSSD、PNN50、LF及H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F/HF低于对照组[(1.56±0.21)vs(2.89±0.23)](P<0.05)。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李家柱【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6(013)009【摘要】Objective:To probe into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odified Guizh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Methods: 80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the 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and accepted treatments in Jingzhou Thoracic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6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reference group contains 40 patients, treated with oral methycobal,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includes 40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Guizhi Decoction. Then, the change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Outcome:The index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Guizhi Decoction treated with patients with 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are significa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ac autonomic function of patients, thus it is worth to be further promoted.%目的:探索及分析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药方剂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临床观察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临床。

方法将2015
年6月—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配合桂枝汤加减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率变异指标等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主症以及次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症与次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桂枝汤加减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标签: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心率变异性;炎症因子;桂枝汤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心脏自主神经失衡,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高达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有此疾病[1-3]。

该文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临床,随机将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甲钴胺片,试验组(n=4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桂枝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为(58.62±10.21)岁;病程为5~25个月,平均病程为(15.36±4.69)个月;15例合并冠心病,25例高血压。

试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45~71岁,平均年龄为(58.45±10.35)岁;病程为5~26个月,平均病程为(15.78±4.98)个月;16例合并冠心病,24例高血压。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西药治疗,其中服用1粒/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50044),口服1次/d;服用1片/d拜阿司匹灵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1次/d。

糖尿病相关治疗药物二甲双胍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853),口服3次/d;格列美脲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256),口服1次/d;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剂量,2次/d,于餐前进行皮下注射。

给予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缬沙坦,口服1次/d,1粒/次;给予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氟伐他汀
钠缓释片,口服1次/d,1例/次。

以上药物均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维持患者临床指标正常。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配合甲钴胺片(批准文号:H20030812),口服3次/d,1片/次。

试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配合桂枝汤加减,若患者热毒损络给予白芍20 g、桂枝20 g、炙甘草10 g、大枣10 g、生姜10 g、黄连12 g、牡丹皮12 g、栀子10 g。

若患者心洛瘀阻给予白芍20 g、桂枝20 g、大枣10 g、生姜10 g、丹参20 g,炙甘草10 g、川芎15 g、赤芍15 g。

若患者气阴两虚给予白芍20 g、桂枝20 g、生姜10 g、大枣10 g、炙甘草10 g、党参15 g、五味子9 g、麦冬20 g。

熬服1剂/d,分2次口服。

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评判标准:若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恢复平衡,临床症状均消失为显效;若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部分恢复为有效;若患者心脏自主神经仍失衡,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为无效。

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悸、眩晕、胸痛、胸闷以及疲倦乏力、便秘、口干苦变化进行观察,主症(心悸、眩晕、胸痛、胸闷)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分别记为2、4、6分,次症(疲倦乏力、便秘、口干苦)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分别记为1、2、3分,舌脉有、无记为1、0分。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比较两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症以及次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症与次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表3。

3 讨论
中医认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分为3个基本证型,心络瘀阻、气阴两虚、热毒损络,主要病机就是阴虚内热,而该文中使用的桂枝汤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因此使用于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4-5]。

试验组患者在使用桂枝汤加减治疗之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治疗效果也更优于对照组,不仅可以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进行修复,还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的失衡状态,很适用于治疗该疾病。

综上所述,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使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魏芹,赵晓鹏,李晓.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81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16,57(9):753-757.
[2] 李家柱. 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 药品评价,2016,13(9):29-30.
[3] 卢英恺,陈有志.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桂枝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4564-4566.
[4] 陈巍. 稳心降糖合剂治疗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5):934-936.
[5] 富紅梅,邵妍,张丽,等.糖心络宁合剂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0):78-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