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八个人物性格
《鸿门宴》人物
素材4.项羽讲究仁义,接受项伯的建议,在宴会 上不忍杀死刘邦;刘邦参乘樊哙闯入军帐,斥责 项羽,项羽也心存仁义,没有怪罪反而赐与酒肉。
提炼观点:讲仁义是有条件的,对敌人心存仁 义之心只能被敌人利用。
素材5.在鸿门宴上刘邦自降身份,曲意逢迎项羽, 樊哙更是将项羽与怀王相提并论,项羽的虚荣心和 尊严感得到大大的满足。于是,项羽出于“不忍” 之习和自得之意,错失了一次杀死刘邦的绝好机会。
项羽 自矜功伐、刚愎自用、寡谋轻信、
沽名钓誉、不善用人、优柔寡断、 轻敌自大。
刘邦 知人善用、能言善辩、
狡诈虚伪、随机应变
群像
范增:老谋深算、高瞻远瞩、脾气暴躁 张良:干练精明、处事不惊 项伯:甘被人用 樊哙:勇猛豪爽、粗中有细 项庄:有勇无为
项羽、刘邦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是通过相互映 衬、对比、烘托表现出来的:
提炼观点:
轻敌思想要不得,在任何时刻都不要 忽略了对手的存在;
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对付对手不 能过于傲慢自负。
素材2.范增向项羽进谏,刘邦“其志不在 小 …… 此 天 子 气 也 。 急 击 勿 失 ” ; 项 伯 却劝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 也。不如因善遇之”。 提炼观点:要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择其善者 而从之;对待不同的意见自己要有主见,不能 人云亦云。 素材3.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放弃了原先 攻打刘邦的计划; 鸿门宴上,范增几次暗示项羽要杀死刘邦, 项羽默然不应。 提炼观点:做事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
曹
无
诛杀无伤
伤
故事情节
全文以“鸿门设宴”为中心事件,以“杀不 杀刘邦”为故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无伤告密 项羽欲击 范增献策 项伯夜访 张良献计 刘邦约婚 项伯游说 沛公谢罪 范增举玦 项羽不应 项庄舞剑 项伯翼蔽 张良告急 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 刘邦逃席 张良留谢 无伤被杀
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作文观点
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作文观点项羽,就是个火爆脾气!
项羽啊,这家伙就是火爆脾气。
鸿门宴上,他一瞧刘邦那怂样,心里就直冒火。
他想的是,一刀砍了了事,哪儿来那么多废话!可
他就是这种直性子,心里藏不住事儿,一下子就表现在脸上了。
这
种性格,让他在战场上是个猛将,但一碰到这种弯弯绕绕的政治场合,他就犯迷糊了。
刘邦,这家伙,真能装!
刘邦呢,这家伙真能装!鸿门宴上,他面对项羽的威胁,表现
得那叫一个淡定。
心里慌得一匹,但表面上还得装出副无所畏惧的
样子。
他呀,就是那种特别能忍的人,懂得怎么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
这种性格,让他能在那种危机四伏的场合里,一次次化险为夷。
范增,白瞎了他的好脑子!
范增这老头儿,聪明是聪明,但摊上项羽这么个主子,也是白
瞎了。
鸿门宴上,他一直在给项羽出主意,可项羽那火爆脾气,哪
听得进去啊!范增看着项羽一次次错失良机,心里那叫一个苦啊。
他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感觉,真是让人捏把汗。
张良,真是个狡猾的老狐狸!
张良这家伙,狡猾得跟只老狐狸似的。
鸿门宴上,他一直在背后给刘邦出谋划策,那些点子一个比一个毒辣。
但他就是能把自己的心思藏得深深的,让人瞧不出一点儿破绽。
这种性格,让他在那种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如鱼得水,成了刘邦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
《鸿门宴》 讲义
《鸿门宴》讲义一、故事背景秦末,天下大乱,陈胜、吴广率先揭竿而起,之后各路诸侯纷纷响应。
项羽和刘邦是其中两支重要的反秦力量。
刘邦率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
刘邦入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深得民心。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声威大振。
随后率诸侯军入关,进驻鸿门。
此时,刘邦的实力远逊于项羽。
项羽的谋士范增认为刘邦有大志,日后必成大患,劝项羽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
二、主要人物1、刘邦为人豁达大度,善于用人,但在当时实力相对较弱。
2、项羽勇猛善战,却刚愎自用,优柔寡断。
3、范增项羽的重要谋士,老谋深算,主张除掉刘邦。
刘邦的谋士,足智多谋,善于谋划。
5、项庄项羽的堂弟,在鸿门宴上奉命舞剑,试图刺杀刘邦。
6、樊哙刘邦的部将,忠勇豪爽。
三、鸿门宴经过刘邦得知项羽入关,亲至鸿门谢罪。
项羽设宴招待刘邦。
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动手,但项羽犹豫不决。
范增便召项庄舞剑,意在借机刺杀刘邦。
张良察觉后,出帐找樊哙。
樊哙带剑拥盾闯入营帐,指责项羽不讲义。
项羽赐酒肉,樊哙毫不畏惧,大口吃喝。
刘邦借如厕之机,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逃离鸿门。
四、人物性格分析1、刘邦能屈能伸,善于隐忍。
在鸿门宴上,面对项羽的责问,刘邦态度谦卑,言辞恳切,成功消除了项羽的疑虑。
同时,他善于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果断逃离险境。
性格豪爽,但缺乏政治谋略。
他本有机会除掉刘邦,但因念及旧情和自己的骄傲,未能下定决心。
在范增多次暗示下,仍未采取行动,最终放虎归山。
3、范增眼光独到,深知刘邦的威胁。
但他未能说服项羽,体现出他在与项羽沟通方面存在不足。
4、张良机智聪慧,沉着冷静。
在危急时刻,能想出应对之策,帮助刘邦化险为夷。
5、樊哙忠勇无畏,直率豪爽。
他的闯入和直言,为刘邦争取了时间和机会。
五、鸿门宴的影响1、刘邦逃脱后,迅速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2、项羽失去了铲除刘邦的最佳时机,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3、这场宴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经典场景,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在政治斗争中,决策的果断和谋略的重要性。
《鸿门宴》人物比较
《鸿门宴》人物比较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精彩篇章如百花盛开,艳放其中,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便是其中一朵。
它展示了秦汉之际刘邦、项羽两支武装力量的初次对抗,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人物的鲜明形象,表现了人物的丰富性格,预示了项、刘的不同命运。
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将帅之比:上驷对上驷项羽其性格可用三个字概括:傲、直、仁。
其傲表现有四:一是接到曹无伤“沛公欲王关中”之密报,立即决定进攻,深层原因是他曾击败秦的主力,各路诸侯都已默认其“霸主”地位,而刘邦称王之举触犯了他的尊严;二是从宴饮坐向可明显看出其傲慢自大;三是席间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亦不表态,也是因刘邦“籍吏民,封府库,以待将军”等语维护了他的尊严,深层原因是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四是对樊哙闯宴、斥责格外宽容,原因之一也是樊哙将他看得比怀王还高,有求赏之意,这也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
骄兵易败,有此四者,其决策失误之大,自不待言。
其直表现有三:一是一接到左司马密报即大怒,立即下令飨卒攻刘,对此举之得失毫不考虑;二是刘邦军门自谢,并言有小人离间,沛公话还未完,项羽已截口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一句便断送了功臣性命;三是沛公不辞而别,项王知后坦然受璧,置之坐上,丝毫不觉沛公离因,憨直之态,令人忍俊不禁,无怪亚父要剑撞玉斗,大骂“竖子不足与谋”。
其仁表现亦有三:一是宴中范增数次举?i提醒,击刘于座,项王默然不应;二是项伯与沛公约为婚姻后进言于项羽,要善遇刘邦,项羽即许诺;三是沛公离去后项羽并未下令追击。
此举除无机心外,也与其天性中之“仁”有关。
刘邦其性格亦可用三字来概括:狠、变、谋。
坚决果断,冷峻狠毒,是刘邦的第一个特点。
沛公宴赴鸿门,侥幸捡回一条性命,回营后即诛杀曹无伤,此狠之小者;此外,明时王象春诗《书项王庙壁》中有“鼎上杯羹弃翁姥”句,言项羽曾以烹刘父以挟,刘邦竟言要分一杯肉羹,此狠之大者。
鸿门宴人物分析
1 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1.关于项羽的形象。
①应涉及的几点内容:优柔寡断(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对范增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企图不表态、沛公逃席而安然受璧);率直粗犷(闻刘邦“谢语”而说出告密人姓名、闻樊哙“谯语”而“未有以应”);不善用人(在关键时刻不听范增);骄傲自大(宴会上的排座次)。
②要害是他“自矜功伐”(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待他来处理之后,使放弃了进攻打算。
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
)③自矜功伐而最后终于遭致失败,就是项羽这一悲剧形象的实质。
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说鸿门宴的斗争虽然是刘、项斗争的开始,却已经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
2.关于刘邦的形象。
①刘邦亲往鸿门谢罪,是一个大胆的决策,非此不足以阻止项羽进攻;“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从这些事都能看出的坚决果断。
②刘邦“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唯恐有所不至,甚至“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这又表现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
③初见项伯,即“兄事之”,“奉卮洒为寿”,“约为婚姻”,可见他善于拉拢人,为己所用。
3.其他人物形象。
刘邦集团中的人物:①张良——足智多谋(请项伯调停是他提出来,樊哙是他找来,“留谢”一事也处理得恰当。
)②樊哙——非凡勇敢而又粗中有细(闯帐的动作;入帐后怒目而不语;借机面责项王;主张不辞而别)。
项羽集团中的人物:①范增——有远见卓识而刚愎自用(断言刘邦“志不在小”;吕项庄击杀刘邦;碎玉斗;断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项伯——看重情义,而又易为假情义所盅惑。
③陈平——当时已有心投奔刘邦(奉召而放行)。
赏析人物形象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文本中出现的人物有:项羽、刘邦、曹无伤、范增、项伯、张良、樊哙、项庄。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即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于细微之处探《鸿门宴》人物性格
068I!"#$I于细微之处探《鸿门宴》人物性格◎金凤花《鸿门宴》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名篇,是司马迁《史记》中的经典,更是家喻户晓的绝唱?长期以来,《鸿门宴》中的人物性格一直是教育者研究的对象?从文学角度来说,《鸿门宴》这部经典,所呈现出的内容,代表着各个人物之间的性格碰撞?项羽的勇敢无畏、豪放果断;刘邦的机智冷静、狡猾多变;张良、范的智多、;、项伯的、。
性格定命运的信条下,每一个人物性格差,的果?者对《鸿门宴》的的语0出每一个人物的性格0各个人物性格,现文一言一中?文以鸿门宴0之各个人物性格0更读每一个人物象特色?一、项羽性格分析以《鸿门宴》,项羽的性格以三个、直、?中“傲、直、文中i 为三处:一,项羽刘邦0之下刘邦?中这0项羽?’司马无人项羽中,0之?'项羽0项羽接到无伤的密报0刘邦中想,任命做国0均被刘邦占己?是,项羽,要次日犒劳士兵,除掉刘邦?从这里以看出,项羽的价值取是“天下之0惟我独尊”0层次讲0项羽认自己败了秦朝力军0各路诸侯认自己0刘邦比项羽先中0并且从无刘邦将财物占为己、?此举触犯到项羽尊严0更中项羽那颗“惟我独尊”的高之心0于是整顿全军0次进刘邦?二0宴席座位显性情0范暗示无应答?£中项王、项伯东坐;亚父南向坐0——亚父者0范也;北坐;张良西侍?范增数目项0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0项默然应?”此节现出项羽内心高0不将刘邦放在眼里?其次0范早在酒宴开始之前0就对项羽说居山东时0贪于财0?0财物无所取0无所0此。
人00成五彩0此天也?急勿失!”然而酒宴进行中0项羽将除掉刘邦计之0范多次举玉暗示项羽除掉刘邦0项羽默无表0此显看出项羽内自0刘邦对自己成的0此0也表现项羽的情一性格叫刘邦入酒席将力而秦0将北0南0然自先秦0将此?今者人之0将而项此司马无之?”项羽一0将己无出0现出项羽直”性格?0樊哙救主冲帐营0—番言语撩人心?原著中写道: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7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7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鸿门宴人物分析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心眼很多,能随机应变。
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
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项羽项羽虽然英勇善战,骄横残暴,却又有他优柔寡断的一面,耳朵根软,容易轻信别人,而且自矜功伐,刚愎自用。
太史公评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为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他听了曹无伤的告密,马上大怒,要出兵进击刘邦,因刘邦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而项伯一对他说刘邦的好话,他竟又允许“善待”刘邦。
他自恃兵力强大,骄傲轻敌,没有足够的警惕心,在刘邦一副委曲求全的可怜相面前,他更加硬不起心肠。
他刚愎自用,听不进范增的进言,终于放刘邦安然离去。
最可笑的是,他竟然很随便地就把曹无伤出卖给了刘邦,这既可说是他的“愚笨”,也可说是他的“天真”与“磊落”。
项羽出身楚国名将世家,比地痞出身的刘邦更加讲信义,这就给了刘邦可乘之机。
项羽最大的弱点,是缺乏战略眼光,刚愎自用。
他尽管能够称雄一时,但最终还是夺不到天下。
刘邦刘邦本来是一个不事产业的无赖,贪财好色。
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他错误地采取了“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导致与项羽产生冲突。
但是在张良的诘问下,又能够虚心地承认错误,接受意见。
项伯来报信,他发现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就拼命地巴结他。
面对强敌,他明智地没有采取硬拼的行动.而是冒险前去向项羽谢罪。
到了项羽面前。
他更加是一副无辜被诬的样子,而且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结果竟逃过了这一大劫,为日后的决战争取了时间。
司马迁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信史原则,对本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无赖嘴脸,以及狡诈精明,虚心,能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特点作了全面表现,使这个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
(张良 萧何 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 以取天下也。项羽 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
自矜攻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 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司马迁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沛公不胜桮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④范增数目项目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②⑤⑨
答案:D。 ①距通拒,内通纳;②桮通杯;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 让我们来看一看后人是如何 乌江亭 王安石 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 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评价项羽的?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 咏项羽 李清照
5.写出下列语句所含的成语(2分) A.秋毫不敢不所近( )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C.劳苦而功高如此( ) D.项庄拔剑舞,其意在沛公( )
答案: A、秋毫无犯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劳苦功高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1.将下列几句话译成现代语: ①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①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 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小结
一、通过人物在斗争中的言 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项羽: 自大无谋、沽名轻敌
刘邦: 深通人情世故, 遇事多谋善断
鸿门宴人物性格特点
鸿门宴人物性格特点
1、刘邦:善于拉拢,能屈能伸,从善如流,坚决果断,善于用人,善于应变。
2、张良:足智多谋,冷静老练,善于辞令,忠诚机智。
3、樊哙:忠心耿耿,粗中有细,果敢勇猛。
4、曹无伤:不忠不义。
5、项羽:优柔寡断,率直轻信,不善用人,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自矜功伐。
6、范增:忠心耿耿,老谋深算,目光长远,自以为是,妄自尊大,急躁易怒。
7、项庄:有勇无谋,优柔寡断。
8、项伯:重情重义,为臣不忠,为小义而背大忠。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鸿门宴资料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63年版),《史记》卷7,作者为西汉的司马迁。
原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鸿门宴
故事梗概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您收下。无奈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拨剑将玉斗撞碎并大骂项羽。鸿门宴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的事情。
鸿门宴项羽人物形象分析
鸿门宴项羽人物形象分析鸿门宴项羽人物形象:优柔寡断、率直粗犷、不善用人、骄傲自大、自矜功伐。
比如,在关键时刻不听范增的话,宴会上排座次,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等。
鸿门宴项羽形象①应涉及的几点内容:优柔寡断(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对范增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企图不表态、沛公逃席而安然受璧);率直粗犷(闻刘邦“谢语”而说出告密人姓名、闻樊哙“谯语”而“未有以应”);不善用人(在关键时刻不听范增);骄傲自大(宴会上的排座次)。
②要害是他“自矜功伐”(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待他来处理之后,使放弃了进攻打算。
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
)③自矜功伐而最后终于遭致失败,就是项羽这一悲剧形象的实质。
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说鸿门宴的斗争虽然是刘、项斗争的开始,却已经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
项羽综合评述项羽是名门之后,知书达理。
项羽比常人热血十倍,愤怒时会狂暴如虎,憎恨时会大肆屠杀敌方军民,还有他流放并杀死奉为主公的怀王的行为都给人残暴的印象。
同时,与此相矛盾的是,他厚待同伴,礼遇长者。
这表现了项羽绅士的一面。
确实,项羽能使人感到他伟岸的灵魂。
但是,这伟岸的灵魂中,也隐藏了比常人更多的孩子气。
这种孩子气,使他有时勇敢,有时表露出异常澄澈的感情。
但是,孩子所具有的功利性和残酷性.他却无法控制。
项羽是这样一个不能用常理衡量的人。
而且,"项羽好勇","以勇为衡量人的第一标准",因此,"项羽认为有功的都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勇将,对在后方做坚强后盾者的功劳不屑一顾"。
所以"他的论功行赏,常常招致混乱和反叛,或是使人对他灰心失望"。
项羽的性格也是失败的主要,他性格最大优点自信,最大缺点也是自信乃至于是自负,目中无人,骄横跋扈,自恃勇猛盖世把天下群雄都不放在眼里,同时他残暴,多疑,也使他最后兵败垓下兵败,自刎于乌江。
《鸿门宴》人物形象解析
• 人们大概都熟悉张良拾履的故事。 传说张良闲暇时在桥上散步,有一位老年 人,身穿粗布短衣,走到张良呆的地方, 把鞋子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 去拾鞋。”张良猛然一惊,真想揍他,一 见如此大的年纪,就给他拾了鞋。老人要 张良替他穿上,张良既已为他拾鞋了,也 就跪下来为他穿鞋。穿好后,老人笑着走 了。走了1里远,又返回对张良说:“你这 个孩子很可以培养,过5天,天一亮你来等 我。”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 粮道,吾 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 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 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公元前197年,陈稀反汉,自立为王。次 年,张良跟随刘邦出兵,消灭了陈稀。这 年正月,刘邦的妻子吕后杀韩信,三月杀 彭越;七月,英布反汉,第二年败死。张 良看到这种情况,便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 他说:“我的祖先是韩国宰相、韩国亡后, 我舍去万金家财,为韩国报仇。我只有三 寸之舌,就封万户侯,对一个普通人来说 已达到极点了。我的愿望已经达到了,我 想学道去。”后来,张良学道8年后去世。
刘邦——从浪子到皇帝
• 一是笼络手段极为高明。用现在的说法, 就是善于根据情势揣摸人的心理,润滑 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吸引 他人为己所用。 • 从表面看,刘邦似乎无甚特殊才能,但 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 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 也敬佩的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 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 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将军为之效力, 岂一般的手段所能致?
有关《鸿门宴》中两组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
《鸿门宴》选自司马迁的《史记·了项羽、刘邦二人在推翻秦王朝之后,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主要围绕开。
接下来,笔者就带领大家比较和分析的两组人物形象。
第一组:久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胜利,王朝;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
同样都是主帅,行,但自矜伐功、刚愎自用;但他知人善任、能屈能伸。
在鸿门宴开始之前,人告诉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之。
”得到消息后,项羽勃然大怒,公军。
这暴露出项羽意气用事、独断专行、没有远见的弱点。
作为一名主帅,报,他不与自己的谋臣细细商量谋划,勇。
再看刘邦,己时,伯的交情之后,信息,礼贤下士,对项伯百般恭维、讨好和拉拢,“寿,约为婚姻”,其在项羽面前辩解。
可见,应变,为了达到目的,他能屈能伸,在鸿门宴上,刘邦一见到项羽,低,又是道歉,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善辩,后感到非常满意,心中的怒气和疑虑已消减了一大半,密者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
可见,项羽的城府远不及刘邦,防范意识薄弱,处事也是全凭自己一时的心情。
后来,范增“数目项王,举锁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都默然不应;而刘邦则是听取各方的意见,知人善任,一步步化解危机,离开了鸿门宴席。
第二组:急躁易怒的范增与临危不乱的张良范增和张良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都是各自主帅的谋臣。
在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博弈中,他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范增深谋远虑,为项羽细细谋划,可谓尽职尽责。
但是他的性格过于刚烈,且急躁易怒,导致刺杀刘邦的计划失败。
张良有勇有谋,又善于察言观色,深得刘邦的信任。
范增被项羽尊称为“亚父”,跟随项羽征战多年,却并不了解他,未曾预料到项羽会因为项伯的劝说和刘邦的恭维而改变心意,一再错过刺杀刘邦的良机。
这说明项羽对范增并没有那么信任。
而张良足够了解刘邦,知道他一贯是用人不疑,因此将这一绝密消息告知了他,从容地帮他分析目前的局势,还将重要的人物项伯引荐给了他。
范增看透了刘邦的野心,自然也明白此次宴会的重要性,但是他对刺杀工作没有作充分的准备,对人员的安排也不恰当。
《鸿门宴》人物分析
登记户籍。
示意、使眼色。 取道。 施刑。 讲义气、合于义/告诉、说。
走上前、上前。
称王。
称王。
使……为王,名词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
(三)动词使动用法 • 项伯杀人,臣活之 •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常以拔剑撞而破之
使……活。
使……止。
使……跟从。
使……破。
(四) 动词用作名词 • 此王秦之续耳
答案:C。A、步,徒步;B、如,唯恐;D、“进入”,进
出。
答案: A、秋毫无犯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劳苦功高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9、写出下列语句所含的成语(2分) A.秋毫不敢不所近( )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C.劳苦而功高如此( ) D.项庄拔剑舞,其意在沛公( )
10.将下列几句话译成现代语: ①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①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 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像对待兄长一样。
向上。
像鸟翅膀一样。 从小路、抄小路。 从小路、抄小路。 步行、徒步。 每日每夜
词类活用(二)
名词作动词 • 沛公军霸上 •籍吏民,封府库 • 范增数目项王 • 道芷阳间行 • 刑人如恐不胜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若入前为寿 •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驻扎、驻军。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不同寻常, 指意外的变故。 (今)表程度副词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 (古)黄河以南 (今)河南省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4.沛公……约为婚姻
(古)结为儿 女亲家 (今)男女婚 事
(古)离开 (今)往,前往
鸿门宴人物形象探究
鸿门宴人物形象探究作者:唐亮来源:《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2011年第21期《鸿门宴》是一篇优秀的传记体散文,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像,人物描写堪称本文最精彩的地方。
这里谈谈一些浅见。
一、纯朴仁厚的项羽鸿门宴中的主角之一——项羽,他是一位天生的勇猛战将,在战场上攻无不克、所向披靡,但在决定命运生死的关键时刻项羽却优柔寡断、有勇无谋、坐失良机,韩信曾评价“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其强易弱、最终不会取得胜利”。
项羽有致命的弱点,但是他的人格值得我们赞赏,因为他有丰富纯真的情感,坚守“言必信,行必果”的信条。
“鸿门宴”开始前,项伯接受刘邦、张良的拉拢,劝项王勿击沛公,其理由是“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伯作为叔父,了解项羽性格的弱点,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劝说的目的,得到项羽“善遇之”的应诺,也是从根本上动摇了项羽杀刘邦之心,所以在宴会上,任凭范增“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几次示意要项羽杀掉刘邦,以免留下后患,他只是“默然不应”,这正是项羽性格中的“信”的体现。
当樊哙闯进军门,“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羽不但不怒,反而是赐酒、赐肉,遭受到樊哙的厉声斥责后,他更是“未有以应”,他对似樊哙的态度正是他心怀宽广的体现,他并不在乎眼前的是否是自己的劲敌,却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和自己同类的勇士,惺惺相惜,因此项羽也为世人留下了“仁义”的形象。
鸿门宴上,项羽把人事想得过于简单,把人心想得过于单纯,他的诚实和率直毁了他自己,放走刘邦,是项羽一生中最大也最致命的错误,也为他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项羽生性率直,当刘邦“鸿门谢罪”时,他竟然随口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反映出他的胸无城府、纯朴仁厚的性格。
二、机智狡诈的刘邦鸿门宴中另外一个主角——刘邦的形象也很生动。
鸿门宴每个人物特点作文500字
鸿门宴每个人物特点作文500字英文回答:Xiang Yu(项羽)。
Chivalrous and valiant warrior.Proud and arrogant.Impulsive and short-tempered.Liu Bang(刘邦)。
Charismatic and cunning leader.Ruthless and pragmatic.Ambitious and opportunistic.Fan Zeng(范增)。
Wise and experienced strategist.Loyal and devoted to Xiang Yu.Proud and uncompromising.Zhang Liang(张良)。
Brilliant military strategist.Loyal and resourceful advisor to Liu Bang. Calm and collected under pressure.Li Shiqi(李斯)。
Eloquent and persuasive orator.Ambitious and opportunistic.Cunning and manipulative.Cao Wushang(曹无伤)。
Loyal and outspoken retainer of Xiang Yu. Outspoken and fearless.Impulsive and reckless.Zhongli Mo(钟离昧)。
Talented and skilled swordsman.Loyal and devoted to Liu Bang.Quick-witted and resourceful.Peng Yue(彭越)。
Guerrilla warfare expert.Cunning and resourceful.Ambitious and opportunistic.Ying Bu(英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八个人物性格
一、人物性格:典型性格,各有个性。
项羽和刘邦:(双方首脑)
共同点:胸怀大志项羽“彼可取而代之!”
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也!”
1.项羽
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听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伯斡旋泄露军机,项羽麻痹不问,项伯说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又在“义”字上思虑不定。
鸿门宴上刘邦一席花言巧语,竟使项羽不好意思,暴露了无伤,说明他无知而愚蠢。
范增多次目示、举玦,“项王默然不应”,“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翼蔽沛公”,听之任之,说明项羽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坐失良机。
樊哙闯宴,威慑项羽,慷慨陈词,指斥项羽。
项羽沽名钓誉,不但不怒,反而大加赞赏、赐坐。
刘邦逃跑,项羽受璧,无可奈何,缺乏深谋远虑。
听曹无伤言(大怒)决意伐刘——受项伯说(许诺)答应善遇——受刘谢罪(留饮)自愧设宴——见增举佩(默然)纵容刘邦——见伯护刘(不应)继续纵容——樊哙闯斥(称赞)赐坐赐酒——张良留谢(不追)安然受璧
性格特点:
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
2.刘邦
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
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
这样重大事件,刘邦都没有告诉过谋士张良,真有心计。
紧急关头,摇尾乞怜,又向张良求救。
张良不计前事,连发数问,从实际出发,提出“沛公不敢背项王”的方针。
刘邦首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既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机敏过人,贯彻执行张良的方针真叫漂亮!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软化了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的“翼蔽”。
刘邦鸿门谢罪是迫不得已,但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拉旧关系,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低三下四。
刘邦进入咸阳,住在皇宫,尽享荣华富贵,不肯离开。
见状,樊哙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力劝刘邦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
刘邦察纳雅言,“沛公军霸上”。
项羽扬言要“击破沛公军”的时候,他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刘邦要逃跑的时候,又听取了樊哙的意见。
总之,刘邦还是善听人言的。
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置若罔闻,密记在心;回军后,“立诛曹无伤”。
刘邦多有心计,处事多么果断!
为之奈何(惊)——求救张良(问)——拉拢项伯(谋)——谢罪项羽(奸)——脱身独去(识)——留良代谢(周)
性格特点:
生性懦弱、虚心请教、多谋奸诈、能言善变、头脑清醒、善于应变、虑事周到、善于用人。
张良和范增:(双方谋士,智囊团,事件演变的关键人物)
3.范增
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
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玦击杀刘邦,项王不应。
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
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
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
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
他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
老谋深算: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锐:力促击刘、举佩示意、出召项王
骄横浮躁:拔剑击斗、斥骂项羽
4.张良
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
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
张良的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
多谋善断: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出招樊哙。
处事不惊:亡去不义、君臣商议、军门见哙。
沉稳机智:张良留谢
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操?
曹无伤和项伯:(叛徒)
5.项伯
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
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有什么不敢的呢,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这完全是替刘邦说话。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
难怪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周密,谋略:夜访张良、极力劝羽、翼蔽沛公、宴上东向坐
6.曹无伤
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
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鲁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后被诛
7.项庄
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有勇无谋,被动。
8.樊哙
忠诚。
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勇武。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
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
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
有勇有智。
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