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小结、测试及部分元素符号中英文对照 含答案
解析卷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必考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古诗句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一石激起千层浪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D.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2、下列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燃放烟花C.高压锅炉爆炸D.玻璃破碎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量取9.5mL液体C.取用粉末固体D.点燃酒精灯4、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取固体药品D.量取液体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馒头发霉C.纸张粉碎D.石蜡熔化6、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B.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D.用石油为原料生产药物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衣服晾干C.酒精挥发D.粮食酿酒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称量固体C.倾倒液体D.点燃酒精灯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10、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状态C.可燃性D.沸点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从下图中选择相关仪器,将其编号和名称填写在相应空格处。
(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___________(2)配制溶液的容器___________;(3)量取8mL液体用___________(4)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___________;(5)若利用上述仪器进加热少量的液体需要添加的仪器是(填名称)___________。
综合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必考点解析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D.量筒读数2、走进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A.对药品进行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C.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不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是A.木已成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百炼成钢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以下诗词中,体现了化学变化的是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5、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其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变”美酒B.金条“变”金箔C.冰块“变”冰雕D.铁水“变”铁锅6、新春佳节,浓浓的年味让人们感受到欢乐和祥和。
以下“年味”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剪窗花B.贴对联C.炸鞭炮D.包饺子7、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A.量取9.5mL液体B.检查气密性C.闻气体气味D.点燃酒精灯8、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B.酒精挥发C.粮食酿酒D.石蜡熔化9、化学课上我们做过很多实验,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B.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C.将细铁丝绕成螺旋形D.在研钵中把胆矾研碎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作烟雾弹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______温度最高。
难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必考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风吹草动B.百炼成钢C.披荆斩棘D.滴水成冰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取用固体粉末C.振荡液体D.连接仪器3、下列实验室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试管破裂C.铁架台生锈D.蜡烛熔化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馒头发霉C.纸张粉碎D.石蜡熔化5、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C.在空气中能够燃烧D.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6、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7、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西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在生活中获取能量的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
下列获取能量的方式没有涉及化学性质的是A.用牛粪烧水B.用木材烧水C.用煤气烧水D.用电磁炉烧水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溶解NaCl固体C.滴加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9、下列与试管相关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连接橡皮塞B.振荡试管C.加热液体D.晾干试管10、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量取液体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仪器的用途: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长时间夹持试管加热的仪器是______;(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3)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B卷真题通关卷)(原卷版+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B卷•真题通关卷)1、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1单元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1-35.5 K-39Ca-40 Cu-64 Zn-65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2•枣庄)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稀盐酸除铁锈B.用石墨做电极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铁矿石炼铁2.(2023•郴州)下列叙述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CO使人中毒B.醋酸溶解鸡蛋壳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D.铁水铸锅3.(2023•河北)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4.(2023•衡阳)关注实验安全,规范实验操作。
下列做法符合实验规范的是()A.酒精洒落桌面着火,用水浇灭B.实验室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他人C.用实验室的蔗糖泡水喝D.实验室中将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放在不同药品柜中保存5.(2022•泰州)下列有关“铜绿”性质研究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铜绿”B.点燃酒精灯C.加热“铜绿”D.加入盐酸6.(2023•枣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7.(2023•乐山)下列与乐山有关的生产生活场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沐川船伐漂流B.夹江烧制瓷砖C.峨眉山冰雪融化D.马边采摘绿茶8.(2023•遂宁)遂宁大英为千年卓筒井采盐遗址保护区,卓筒井井盐汲制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标测试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宿松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木雕B.剪纸C.竹编D.酿酒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药品C.点燃酒精灯D.闻气味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9.5mL液体B.两人合作滴加液体C.放置试管D.说明气密性良好4、2021 年 7 月 25 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中,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蚕丝织布B.谷物酿酒C.铁的冶炼D.烧制瓷器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点燃酒精灯6、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B.白磷自燃C.酒精挥发D.干冰升华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
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8、火箭发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运输火箭B.组装调试C.燃料注入D.点火发射9、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导管连接C.检查气密性D.胶塞塞紧10、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选项中“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A.读数偏大B.腐蚀胶帽C.标签受损D.炸裂试管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哈市居民目前使用的管道燃料气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取一瓶盛有甲烷的集气瓶,发现它看起来和空气一样,打开瓶盖也闻不到什么,燃烧时能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小结、测试及部分元素符号中英文对照 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小结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口诀:瓶塞倒放口对口,缓慢倒液签向手,轻刮残液塞紧塞,放回原处签朝外。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人教版)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一)含答案与解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A.9.2g B.9.8g C.10.8g D.10.2g3.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与研究有规律可循,这位科学家是()A.张青莲B.门捷列夫C.阿伏加德罗D.道尔顿4.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A.先熔化B.再发出黄光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B.用碱石灰做干燥剂C.铁粉放在月饼盒内作保鲜剂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6.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大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7.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8.下列仪器中,常用于盛装少量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是()A.试管B.量筒C.烧杯D.集气瓶9.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正确的是()A.“新物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结构上不同的物质10.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有发热、发光现象B.有新物质生成C.有气体放出D.有物质状态的变化11.化学变化一定存在: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②发光,放热③生成新物质④气体的放出⑤能量的变化()A.③B.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12.下列抗击新冠疫情的措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室内燃烧艾条B.服用药物抵抗病毒C.用“84”消毒液消毒D.经常开门开窗通风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药品放在右盘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C.将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D.没有说明用量,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14.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白磷自燃B.铁生锈、干冰升华C.冰化成水、火药爆炸D.硫燃烧、电解水B解析:BA、酒精酸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
【点睛】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称量食盐固体质量D解析:DA、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外的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
故A错误;B、闻药品的时候要用手要轻轻的在瓶口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故B错误;C、用试管加热液体的时候,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故C错误;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时候要“左物右码”,并且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的时候要在两个托盘天平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滤纸。
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铁钉B.称量固体C.振荡试管D.点燃酒精灯 B解析:BA、向试管中加入铁钉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铁钉放到试管口,将试管缓缓竖起,不能直接从试管口丢入,容易砸破试管,故A错误;B、称量药品时应该左物右码,而且要在托盘上垫称量纸,故B正确;C、振荡试管不能上下振荡,应该左右甩动,故C错误;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外的酒精灯,故D错误。
故选 B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蜡烛熔化B.牛奶变酸、蜡烛燃烧C.天然气燃烧、蔗糖溶解D.干冰升华、钢铁生锈D解析:D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牛奶变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蔗糖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我国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生铁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 B.浓盐酸易挥发C.甲烷能燃烧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3.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A B.B C.C D.D4.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作出结论 D.设计实验5.下列俗语描述的事实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赴汤蹈火,在所不辞C.破镜难以重圆 D.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6.下图所示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氧气验满C.读取液体的体积D.点燃酒精灯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②用容积为10mL的试管盛5mL水在酒精灯上加热1/ 7③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④用10mL的量筒量取8.2mL水A.只有①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只有②③8.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某同学进行归纳小结如下。
你认为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约为5mLB.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D.将易潮解的固体(如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的纸上称量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B.氧气作助燃剂C.氮气可以制造化肥D.过氧化氢用作医疗行业的消毒杀菌剂10.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所示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①实验I中c处最先变黑②实验II中若用干冷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③实验II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被熏黑④实验III中,若用火柴点燃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⑤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⑥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A.2个 B.3个 C.4个 D.5个二、填空题1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________,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平,然后读数,若仰视,读数会__________;若俯视,读数会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B.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D.用石油为原料生产药物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气体膨胀B.食物的腐败C.金属的冶炼D.蜡烛的燃烧3、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闻气体气味C.取固体粉末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5、下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6、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作烟雾弹8、下列成语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火上浇油B.百炼成钢C.滴水成冰D.杯水车薪9、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B.酒精挥发C.粮食酿酒D.石蜡熔化10、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火药爆炸C.粮食酿酒D.棉纱纺布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写出下列序号仪器名称:D______。
G______。
H______。
(2)仪器B的用途是______。
使用B仪器加热时注意事项______。
《好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塞紧橡皮塞B.处理废弃药品C.放入铁钉D.检查装置气密性2.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稀硫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C.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C D.用托盘天平称取9.28g食盐3.下列药品的存放和取用方式不合理的是A.盐酸存放在细口瓶中B.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C.大理石存放在广口瓶中D.用量筒取用一定量的液体4.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
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A.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B.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D.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用橡胶塞塞住试管B.收集氧气C.往试管里放入固体粉末D.液体的量取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100mL的量筒量取9.8mL的蒸馏水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 3C.实验后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D.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用灯帽盖灭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取液体药品C.给液体加热D.读液体的体积8.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花生榨油、粮食酿酒B.牛奶变酸、水力发电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9.下列描述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该项性质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易挥发,滴一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的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10.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
(人教版)武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人教版)武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纸张的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可燃C.易碎D.不溶于水2.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等于20mL B.小于20mL C.大于20mL D.无法确定3.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试剂淌下腐蚀标签B.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是为了避免液体倒流腐蚀胶头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是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喷出伤人D.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是为了节约药品5.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
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A.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B.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D.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A.大于9mlB.等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7.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花生榨油、粮食酿酒B.牛奶变酸、水力发电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8.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碱式碳酸铜分解B.氧气性质验证C.验证质量守恒D.自制净水柱净水9.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燃烧D.量得的液体偏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B.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75ml 的水D.为了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二、填空题11.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可以导电;⑦天然气易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必考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别的是A.食物的腐烂B.石油的加热炼制C.动植物的呼吸D.农家肥的腐熟2、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烟花绽放B.民间剪纸C.雕刻蛋壳D.纸张粉碎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铜丝用作导线B.食醋用于清洗热水壶内的水垢C.氢气用作火箭燃料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以延长保质期4、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B.粮食酿酒C.麦磨成面D.铁水铸锅5、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量取液体6、下列中华传统民俗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剪春花B.酿米酒C.包粽子D.捏面人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2mL—4mL B.实验剩余药品都应放回原瓶,以免浪费C.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用100mL量简量取9.5mL NaCl溶液8、走进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A.对药品进行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C.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不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9、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食物腐败C.湿衣晒干D.纸张燃烧10、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羲和号”探测卫星。
卫星围绕太阳运行并展开探测,至今已将大量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卫星探测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该卫星利用电磁波将图片信息传回地球C.该卫星表面材料的隔热性能极佳D.该卫星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没有中心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卫星表面材料的隔热性能极佳,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卫星带有太阳能电池帆板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问一号”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系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B.“天问一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核的裂变反应D.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答案:CA.“天问一号”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系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消耗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反应,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太阳还有约为50亿年,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由于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太阳能C.风能D.地热能答案:AA.煤炭是千百年前动植物遗体掩埋在地下形成的,短时间无法形成,会越用越少,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 符合题意;B.太阳能的寿命还有50亿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是可再生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C.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只要有太阳,就会形成温度差,就会造成空气流动,形成风能,故风能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是可再生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D.地热能是因为地壳处于岩浆上而获得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D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小结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口诀:瓶塞倒放口对口,缓慢倒液签向手,轻刮残液塞紧塞,放回原处签朝外。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30分)1.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是 ------------------------------------------------------ ( ) 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D.化肥和刹虫剂的滥施滥用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0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下列做法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 A.退耕还林B.大量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C.使用无磷洗涤剂D.禁止使用蜂窝煤灶3.给试管中的液体物质加热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B.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C.试管与桌面成45°角D.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4.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自主处理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试剂瓶5.下列行为不符合“善待地球,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产品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D.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6.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7.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下图中,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标志是-------- ( )8.下列不能作反应容器的是-------------------------------------------- ( )9.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
其中与真实颜色无关的是----------------------- ( )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C.绿色食品D.银白色金属10.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器壁上------------------------- ( ) A.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B.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C.一点水都没有附着D.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 )A.培养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12.下列仪器能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 ( )A.烧杯B.量筒C.试管D.蒸发皿13.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14.在实验室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15.称量前,当天平的指针不在零点而偏右时,用以称量物质,天平达到平衡时,称得的物质质量与实际需要称的质量相比----------------------------------------------------- ( ) A.相等B.偏小C.偏大D.无法判断二、我会选择(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0分)16.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 A.退耕还林,植树造林B.大量捕杀青蛙C.建立自然保护区D.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7.纳米材料被誉为2 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级的大小时,会产生许多让你意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
如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
关于纳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电------------- ( )A.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B.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C.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D.制成纳米材料的铁粉堆积在一起仍不能导18.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19.麦收时,某地方仍有就地焚烧麦秸秆的陋习。
因焚烧麦秸秆污染了空气而造成的后果有()A.引发火灾B.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C.诱发呼吸道疾病D.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20.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于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C.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学三、我会填空(共24分)21.(2分)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的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等大量的无机盐。
请你设计出两种区别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22.(4分)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100 mL量筒、⑦10 mL量筒、⑧托盘天平等仪器。
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量取8 mL的水用。
23.(10分)如下图所示,五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1)图(1)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4)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5)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分)有关化学实验问题的探究(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药品时为保证安全,要注意做到“三不’’:一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二不要______________,三不要______________。
(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试剂瓶中的盐酸。
(用序号填写)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应该用镊子夹取的是___,应该用滴管吸取的是___。
25.(3分)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②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层温度最高。
四、我会说明(共20分)26.(6分)化学,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就是中毒、腐蚀、污染等,其实这是对化学的一种误解,许多化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现在请你从吃、穿、住三个方面各举一个化学造福人类的例子。
吃:。
穿:。
住:。
27.(3分)父母亲为了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每当他们工作完回到家时,作为儿女应该倒上杯热开水,送上一片孝心。
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角度看,你认为倒开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8.(4分)问题探究(1).问题情境实验课上,小明的老师要求学生量取一定量的食盐溶液、给所取溶液加热、最后洗涤试管。
实验中小明由于操作不慎试管破损了。
(2).原因分析请你分析试管破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3).假如你是老师,在做本实验前应请你提醒学生注意哪些事项:29.(4分)有两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多种方法可将它们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