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的“综合与实践”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并能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建立相应的数学化模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流程一: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

提问:这个教室的课座椅排列得整齐吗?怎样排列的?

学生发现: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间隔着排列的。

提问:那你们爱吃的骨肉相连呢?

学生发现:一块肉,一块骨头,一块肉,一块骨头……间隔排列的。

提问:再来看看这些花的摆放,怎么摆的?

学生发现:红、绿、红、绿、红、绿间隔着摆放的。

提问:这些物品的摆放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出都是按照一一间隔排列摆一摆的。

设计思想为了发挥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呈现的幻灯片要贴近学

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也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探

究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流程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图。

提问:下图中小兔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一只小兔一个蘑菇……

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的排列就叫作一一间隔排列。

提问:这幅图中还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谁和谁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生1:有(手帕和夹子)

生2:有(木桩和篱笆)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中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把你的发现填在表格下面的横线上,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小兔(8 )只木桩(13 )根夹子(10 )个

蘑菇(7 )个篱笆(12 )块手帕(9 )块

提问:比较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1)夹子和手帕。

生:夹子个数比手帕块数多1。

师:反过来?

生: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1。

师:为什么夹子个数会比手帕块数多1,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1?

(2)小兔和蘑菇。

(3)木桩和篱笆。

生:树桩个数比篱笆个数多1,篱笆个数比树桩个数少1。

提问:从位置上看,夹子、小兔、木桩在每组的排列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告知学生我们把处于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两头的物体叫两端物体。反过来,手帕、蘑菇、篱笆处于中间,就叫中间物体。

提问:猜一猜,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成一行,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个数和中间物体个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相差1)

2.动手操作,内化规律。

展示交流。

(1)让学生把一只小兔一个蘑菇看成一组,先圈一圈,再说一说。

(2)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提问:小棒和圆一一间隔排成一行,两端都是小棒,我们发现的这些关系与前面猜想的规律一致吗?

(3)抽象规律模型。

提问:大家用小棒和圆画出了许多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不管是什么物体,也不管有多少个,只要是一一间隔排成一行,两端相同,两端物体的数量就比中间物体的数量多1。

1.独立完成教科书第79页的1、2题。

集体订正答案,发现学生错误,进行生生互评。

引导学生说出:中间物体的数量比两端物体少1。

2.把正方形和圆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正方形有10个,圆最少有几个、最多有几个、还有那种可能性?

可以在纸上画一画,也可以用算式算一算。

生1列式:10-1=9,追问:为什么减1?

生2列式:10+1=11,追问:为什么加1?

生3:10,追问:为什么是10个?

引导学生说出:两端相同,它们的数量会多一个或者少一个,两端不同,它们的数量一样。

师总结:按照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两端相同,它们的数量相差1;如果两端不同,它们的数量正好相等。

3.寻找生活中具有一一间隔规律的物体。

生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间隔排列,环形的,展示手串。

▍流程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回忆一下,你在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