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光.【作出假设】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选用10只鼠妇。
5只放在纸板下中央,另外5只放于玻璃板下中央。
静置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23313212阴暗87797898【得出结论】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并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若结论不一致,则讨论分析其原因。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典例0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若干只鼠妇,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下列关于本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装置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 .实验鼠妇应该放在纸盒的中央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 .纸盒底部两侧的土质应一致【答案】A【详解】A .该实验装置有光和水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 错误。
B .10只鼠妇应放在实验装置的中间,让鼠妇随机活动,从而可以看出光照是否影响妇鼠的分布,B 正确。
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C正确。
D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D 正确。
故选A 。
【典例02】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1)对照实验中,探究哪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变量..。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报告[1]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报告班级:组别:实验时间: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验证过程: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3.注意事项(1)每次学生实验完毕,要及时清点鼠妇数量,以防个别鼠妇“假死”或钻在土壤中因干燥而死。
(2)在实验室或家庭中放置鼠妇时,要防止容器周围其他动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每次换土时,最好保留一部分原来的土壤;对换出去的土壤要细心检查,以免因个别鼠妇“假死”或个体较小而丢掉。
(4)土壤中水分不宜过多,保持湿润即可。
(5)若在比较冷的环境中准备实验,可在盛有鼠妇的容器旁边或下面,放置暖水袋或盛有60~70 ℃热水的矿泉水瓶。
(6)温度:鼠妇在20~25 ℃之间生活较正常。
若是在冬季或温度低于20 ℃时,要将盛有鼠妇的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暖气旁边。
经常注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7) 食物:因鼠妇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喜欢吃腐烂的植物等。
将白菜叶或其他青菜的叶片洗干净后,整片对折放入容器内的土壤上。
由于鼠妇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所以常见鼠妇钻、伏在折叠的菜叶下面取食。
1~2天后,可见到菜叶上有取食后留下的若干小洞。
2~3天后,换上新的菜叶。
(8) 收集:在本实验进行前一周左右,教师告诉学生做好收集鼠妇的准备。
若温度在25 ℃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花盆里,花坛内均可以找到;若温度低于25 ℃,选择温暖的花窖、家庭的下水道旁边、居住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或菜窖内进行收集。
提醒学生收集后,要注意在容器内装一些湿土且保持通风。
(9) 容器: 在收集鼠妇的过程中,精心地保护、饲养,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实验室使用的1 000毫升的塑料烧杯(用废弃的罐头瓶也可)内铺放一些经过筛选后的松软的土壤,适当喷洒或每天滴入1~2次清水(手摸土壤有湿润感即可,若水滴入过多,土壤形成泥块或泥浆,个别小鼠妇或活动慢的鼠妇易死亡)。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周记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周记
范文: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周记
最近,我们班学习了《鼠妇》,这篇小说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阅读小说时,我注意到光在鼠妇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光对鼠妇的生活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光的存在让鼠妇的生活更加美好。
小说中描述道:“她住在一个小屋里,屋里有一扇小窗,光线从窗户中透进来,照在她的衣服上,让衣服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可以看出,光不仅能照亮鼠妇的房间,还能让她的衣服变得更加美丽。
这样的生活环境让鼠妇心情愉悦,生活更加舒适。
其次,光对鼠妇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说中提到:“鼠妇的生活就像是阳光和阴影交替出现的一样。
”这句话表明光对鼠妇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鼠妇在光的照耀下,能够生产更多的物品,这些物品能够卖出去,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同时,光也帮助鼠妇保持了健康的身体,让她更加有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
最后,光也代表着希望和梦想。
鼠妇在小说中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时刻,但是光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给她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小说的结尾,鼠妇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光也成为了她生活中最珍贵的宝藏之一。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光的存在,让它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验: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一、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二、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
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十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五: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六:表达和交流。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物成长的动力。
对于鼠妇来说,光的影响更是深远而
重要的。
鼠妇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晚活动,寻找食物,繁衍后代。
然而,光对鼠妇的生活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
首先,光对鼠妇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夜晚,光的照射会让鼠妇感到不安,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鼠妇更喜欢在黑暗中活动,因为这样它们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各种活动。
其次,光对鼠妇的生理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光线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调
节它们的代谢和行为。
适当的光线可以帮助鼠妇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而缺乏光线则会导致它们的生理功能出现问题。
除此之外,光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存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越来越
多的光污染影响着鼠妇的生存空间。
过强的光线会扰乱鼠妇的生活节奏,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
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活动不断扩张的今天,我
们需要更加关注光对自然生物的影响,保护自然环境,让鼠妇和其他动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标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引言:
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通过研究光的光周期效应、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光污染的危害,以期深入了解光对鼠妇的重要性和影响。
光的光周期效应:
光周期是指生物长期在光照和黑暗间循环的时间模式。
对鼠妇来说,光周期对于控制其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非常重要。
适宜的光周期可以促进鼠妇正常的发情和繁殖行为,而不恰当的光周期则可能导致其繁殖受阻。
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光质是指光线中不同波长的比例和强度。
研究发现,鼠妇对不同光质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健康状态。
例如,蓝光可以提高鼠妇的警觉性和活跃度,而红光则有助于鼠妇的休息和睡眠。
此外,合适的光质条件还会对鼠妇的免疫力和激素水平产生影响。
光污染对鼠妇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对野生动物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光污染会干扰鼠妇的生物钟和光感受器官,导致其正常的光周期节律被破坏。
长期暴露在过强的光照下,鼠妇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免疫力下降和生殖问题等健康问题。
结论:
光在鼠妇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周期效应决定了鼠妇的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合适的光周期对其生活至关重要。
光质对鼠妇的行为和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不同波长的光对其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光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危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光对鼠妇的影响机制,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学生之前没有科学探究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实验的研究方法后,对于后面的探究活动才能用已学会的方法、技能进行探究,进而将探究活动作为获得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我先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然后再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并把重点放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并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相互合作的意识,这样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实验教学分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中的探究实验。
进入初中,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程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
有意识地渗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作为教材中的第一个实验,对于好奇心极强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爱上生物学的一个关键点,也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最佳契机。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放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师生互动的环节和启发式教学,掌控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报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设计人:刘凤杰审稿人:颜静班级:组别:实验时间:背景资料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团子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
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
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
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为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代表动物。
.注意事项1. 收集:在本实验进行前一周左右,就要做好收集鼠妇的准备。
若温度在25 ℃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花盆里,花坛内均可以找到;若温度低于25 ℃,选择温暖的花窖、家庭的下水道旁边、居住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或菜窖内进行收集。
收集后,要注意在容器内装一些湿土且保持通风。
2.容器: 在收集鼠妇的过程中,精心地保护、饲养,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
用塑料瓶(把矿泉水瓶颈部较细的部分去掉或用废弃的罐头瓶也可)内铺放一些经过筛选后的松软的土壤,适当喷洒或每天滴入1~2次清水(手摸土壤有湿润感即可,若水滴入过多,土壤形成泥块或泥浆,个别小鼠妇或活动慢的鼠妇易死亡)。
每隔2~3天换一次土。
每个容器内宜放入25~30只鼠妇,若密度过大,鼠妇容易死亡。
在瓶口用纱布遮盖,保证充足的空气,同时用橡皮圈套住纱布,防止鼠妇逃脱。
实验目的:1.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实验材料:鼠妇(每组10只)、湿土、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板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采集鼠妇时所观察到得鼠妇得生活环境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计划根据所做的假设,设计一个简易的对照试验来验证所做的假设。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教学为例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恰到好处的探究实验,不仅能为学生的尝试学习和发现学习拓展思维的空间,也能促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学生按设计方案把1O只鼠妇随机均分两份,暗处中央5只,明处中央5只,然后每隔lmin统计1次,共10次,取平均值。
在实验中,学生应该认真观察。
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
环 境
明 亮 阴 暗
2
3
4
5
6
7
8
9
10
11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2 4 3 2 4 2 3 1 1 2
8
6
7
8
6
8
7
9
9
8
动物园动物集体吃西瓜解暑 鸟儿吃 不到瓜就绝食
•
•
• •
• •
【龙虎网讯】记者昨日从红山动物园获悉,连日来因为天气炎热,动物 吃西瓜也吃上了瘾,除了老虎和两栖类动物,鸟类、河马、猴子等绝大部分 动物都吃起了西瓜,现在动物每天要吃掉1000斤左右的西瓜。 熊猫“青 青”吹空调 在熊猫馆,“国宝”青青可能因为不适应高温的缘故,看上去有点委靡 不振,耷拉着脑袋在那儿打盹。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前两天他们一直用风 扇和冰块给“青青”降温,但效果不是很好,“青青”出现了食欲不振、烦 躁等症状。昨天他们赶紧给它装上了2P的空调,但因为“青青”在陕西秦岭 时从来没享受过空调,对空调肯定不适应,所以气温不到35℃以上,一般不 会开空调。 大象陆麦日吃百斤西瓜 对于比较敏感的动物,如环尾狐猴、小熊猫,它们的屋子里也装备了空 调;对于大象这样体积庞大、散热较难的动物,工作人员每天要为它们冲十 几次澡,还要加大水果供应量;对于热带鸟类,则保持笼子里的湿度。在大 象馆,17岁的亚洲象陆麦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西瓜,它将鼻子高高地翘起,仰 着头,张大嘴巴,饲养员将切好的西瓜一块一块送到它的嘴中,不一会儿工 夫一个瓜就吃掉了。据介绍,陆麦一天要吃掉一两百斤西瓜。 鸟类吃不到西瓜要绝食 “今年动物园出现了怪事,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爱上了西瓜”,三只河马 见天热泡在水里不肯出来,只有喂西瓜时才爬上岸。大熊猫、猴子、猩猩等 吃西瓜不足为奇,但鹦鹉、仙鹤、红腹锦鸡、白鹇等也吃起了西瓜,不给吃 还“绝食”就有点稀奇了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替代实验新余四中张金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旨在让学生亲身体会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探究实验的完整过程,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思维。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在探究实验中的重要性。
但是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起来却遇到了比较烦恼的情况:全班以50人为例(有好多半上多于50人的),全班分成12组,每组要求至少10只鼠妇,那就要120只,起初是我自己去找鼠妇,结果翻遍了学校和家里的花盆和石块也只得到了30来只,数量上太少了,一组一组来做实验时间又不够。
发动学生去找,他们找到的鼠妇质量不合格(有的是受伤了,有的是死掉了,有的是不动了……)不说,数量上也是相去甚远。
因此,笔者跳出原来的思路,反问自己:一定要用这个难找的鼠妇吗?一天我看到我们这里蚂蚁的数量真太多了,然后想能不能用蚂蚁替代这个鼠妇呢?经过实践,我们用蚂蚁来做探究“蚂蚁群怎样寻找食物”取得较好的效果。
具体的过程如下:先给学生看段蚂蚁排成长队找食物的录象,或者教师讲解描述这个过程。
启发学生为什么一只蚂蚁发现了食物后回到巢穴不用领路,其他的蚂蚁也能准确无误的找到食物?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找到食物的呢?(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甲]:我认为是侦察蚁在地上做了标记,它每隔一段距离就做个标记,它的小伙伴来的时候就可以照着标记找到食物了。
[教师]:好,蚂蚁可以和我们一样做好标记,然后其他的蚂蚁就可以很快的找到食物了。
还有其他可能和意见吗?(在黑板上板书这种可能)[学生乙]:我认为是蚂蚁是以太阳为参照找到食物的,就象蜜蜂找到食物后,回巢后就跳八字或者圆圈舞告诉小伙伴们食物的确切方位,那其他的蜜蜂就不会迷路了。
[教师]:嗯,好,我们同学们脑子转的真快,蜜蜂的舞蹈可以准确无误地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
还有吗?(在黑板上板书这种可能)[学生丙]:我认为蚂蚁是闻到了食物的香味才找到食物的。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报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在不常清理的花丛中、石块下,经常生活着一种灰褐色的小虫子——鼠妇。
可是,当我们把石块搬开或者把草拨开时,它们有逃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惊动了它们吗?是因为环境突然变亮了吗?我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探究。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做出假设
鼠妇总是在黑暗潮湿处生活着,而光,则会影响它的生活。
做出这个假设的原因一是因为生物书P4说明了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而鼠妇爬走的原因是环境的突然改变是激活了鼠妇的应激性。
二是因为我们在明亮的地方行走时并没有发现鼠妇的身影,而在阴暗处却可以看到鼠妇。
制定计划
这些假设是否正确?也许在我移开石头的时候,影响了鼠妇的正常生活,这也有可能激活鼠妇的应激性。
所以,我打算进行一次对照实验。
将实验中的变量设置为光线,而其他量尽量保持不变。
实施计划
准备:
1、10只鼠妇;
2、一个长方形盒子,里面铺上细沙;
3、一张保鲜纸与一块硬纸板。
步骤:
1、把鼠妇放进盒子中;
2、用手把鼠妇均匀地拨像盒子两边(光明的一边与黑暗的一边);
3、开始记录,并完成下表。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量
得出结论
光确实对鼠妇有影响,实验结果肯定了假设,但是不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
反思、表达和交流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排除鼠妇中有老、弱、病、残的情况。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效果也许会更加明显。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阴 暗
5、得出结论(验证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表达和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计
算全班同学10次数据的平均值。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确定实验研究方案(对照实验)
(控制变量 四、实施计划: 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五、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非生物因素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呢?
探究光照对鼠妇的影响
1、提出问题
( )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作?出假设
2、作出假设
要有依据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对照试验
• 光照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像这样,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 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 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 验。在探究过程中,还需排除偶
10、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 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 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高度
12、鲫鱼生活在淡水中,影响鲫鱼生活的非
生物因素是 ( )
A.水、空气、小鱼等
B.水、温度、
藻类植物及饵料
C.水、阳光、温度、空气等 D.温度、
明亮潮湿环境
鼠妇各5只 湿土
方法步骤:
1、全班分成6个小组进行实验
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中 央各放5只鼠妇,静置2min 。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 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施计划 (如何记录结果)
环 2 3 4 5 6 7 8 9 10 11 境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 水分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不仅让世界变得明亮,也对生物的生活
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其中,鼠妇也不例外。
光对鼠妇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它们的行为到生活环境都受到光的影响。
首先,光对鼠妇的行为产生着影响。
鼠妇是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间活动,寻
找食物和建造巢穴。
然而,光的存在会影响它们的活动时间。
在白天,鼠妇会选择躲藏在阴暗的地方,避开光线的直射。
这种行为可以帮助它们避免被天敌发现,保护自己的安全。
其次,光也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环境。
鼠妇通常选择在暗处建造巢穴,以确保自
己和幼崽的安全。
然而,光线的存在会改变它们的生活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光污染影响了鼠妇的生活。
城市中的灯光会使鼠妇难以找到合适的巢穴位置,也会干扰它们的夜间活动,导致鼠妇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最后,光对鼠妇的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光线的存在
可以帮助鼠妇更好地找到食物和伴侣。
光线也可以帮助鼠妇更好地感知周围的环境,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影响着鼠妇的行为和生活环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因此,在人类的生活中,应该更加关注光对自然生物的影响,努力减少光污染,保护自然生物的生存环境。
这样,我们才能让鼠妇和其他生物在光明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教学目标通过开展此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1.了解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学会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 光线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对鼠妇的行为和生长发育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观察光照条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学生将能够了解鼠妇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光线对生物的重要性。
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学生将会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收集数据以分析鼠妇对光线的反应。
这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的技能。
3. 团队合作和动手操作学生将会分组合作,操作实验设备,完成实验后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这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课讲解通过理论课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光线对生物的重要性,以及光线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 实验室操作和观察学生将会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和观察,观察鼠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活行为以及生长发育情况。
3. 数据整理和分析学生将会将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通过图表形式展示数据结果。
4. 讨论和总结学生将会进行小组内讨论和总结,分享分析和结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手段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将会使用以下教学手段:1. 实验设备和器材学校实验室将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包括:实验笼子、光线控制设备、水和食物等。
2. 计算机技术学生将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并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分享。
3. 图表展示学生将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教学评价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将通过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将会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设计、数据获得和分析、结论和总结等内容。
2. 实验成绩评价学生实验成绩,包括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 生物节律调整:鼠妇的活动和休息时间与日光强度有关。
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进而调整其活动和休
息的时间。
2. 繁殖周期: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繁殖周期。
在昼
长夜短的季节,鼠妇可能更容易进入繁殖期,反之亦然。
3. 行为活动:光线变化可以影响鼠妇的行为活动。
在亮光下,鼠妇可能更活跃,而在暗光下,鼠妇则可能趋向冷静
和休息。
4. 觅食行为:光线变化也会影响鼠妇的觅食行为。
在白天,鼠妇可能更容易觅食,而在夜间,鼠妇则可能更积极地寻
找食物。
总之,光线对鼠妇的日常生活和生理活动有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中更加明显,而在人工环境中可能会被人为的光照调整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