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的药物

合集下载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使用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使用
.
注射部位的选择
• 选择皮下脂肪较多的部位, 特别是脐周的 部位较其他部位吸收好且快。多采取左右 腹壁的前外侧或者后外侧皮下组织内交替 给药。
• 2 次注射点间距 2cm 以上 ,避免在同一部位 重复注射导致皮下硬结 ,还应避开有皮下淤 血、 皮下结节或有其他皮肤疾病或任何有 损伤的地方。
.
• 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 2.无需排出注射器内以防的止气乳头泡内的,只液体需流入将针气尖处泡。弹
管破裂。
.
• 5. 按压时应轻轻按于注射部位 ,力度要 轻重合适 ,如果力度过大除了会给患者带来 不适,还会损伤到皮下细小血管,引起局部皮 下淤血;力度过轻则起不到按压的作用。另 外避免注射部位受压和热敷以免增加出血 的危险。
.
注射部位
无需排空气
避免瘀斑瘀点 垂直进减入轻疼痛
按压时间 和力度
匀速推注
.
• 4. 注射完毕之后 . 应让针头在皮下停留 10 s左右, 使乳头部的药液全部流入皮下 , 防止浪费, 同时也可防止拔针时针尖的 药液带入周围的毛细血管内, 引起皮下出 血。注射完毕后应快速退针 , 且边退针边 按压, 防止因按压不及时引起皮下出血。 拔针后按压时间应在 8 —15 min, 对凝血 功能差的患者可视病情轻重延长按压时间 。注意按压时不可揉搓 , 以免引起皮肤毛细血
.
用法:
•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深部静脉 血栓、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时 应采用深部皮下注射;
•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时为血管内途径给药; • 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初始的治
疗为静脉注射,随后改为皮下注射治疗。
.
Hale Waihona Puke 下注射方法.. 首先要确定患者对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有无 过敏史。 与医生沟通 ,了解患者有无严重凝 血功能障碍, 有无出血倾向或有无出血倾 向的器官损伤, 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有 无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等。如有以上情况, 应禁止使用克赛或肝素类制剂。

临床常用的抗血栓药物汇总

临床常用的抗血栓药物汇总

临床常用的抗血栓药物汇总抗血栓药物是指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已形成血栓的药物。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以下3类:抗凝药物:抑制凝血过程;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纤溶药物:通过诱导纤维蛋白降解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

一、抗凝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目前主要有2大类:维生素K拮抗剂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

1.维生素K拮抗剂代表药物:华法林。

抗凝机制: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皿、ix、x而发挥作用。

注意:只有当体内已合成的凝血因子在体内相对耗竭后,维生素K拮抗剂(VKA)才发挥抗凝作用。

华法林抗凝特点:间接作用的抗凝药,半衰期长,给药5〜7 d 后抗凝疗效才可稳定,故维持量是否足够需观察5-7 d后才能判断。

需要监测国际标准比值(INR),根据不同的疾病控制INR的目标范围。

华法林药动学特点:吸收:服用华法林后12〜18 h 起效,36~48 h 达到抗凝高峰, 单次给药持续时间为2〜5 d ,多次给药则可持续4〜5 d 。

代谢: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途径代谢,治疗剂量 区间较为狭窄,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患者的年龄、体重、饮食 情况等均可能影响其抗凝效果,且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增强 或减弱抗凝效果。

各口服抗凝药物的作用位点如下图所示:血管破损、股原暴露2.非维生素K 拮抗剂直接抗凝药:包括和直 NOACI ' *值 也干维堂臼)(纤睢更白单血管破损、释放组织因子fni )VKA 措抗剂华法社接Xa因子抑制剂。

代表药物:达比加群酯、阿哌沙班、艾多沙班、利伐沙班,又称为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剂(NOAC)2.1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包括阿加曲班、比伐卢定、达比加群酯,主要通过直接、可逆地结合凝血酶的活性部位而抑制凝血酶,阻止纤维蛋白原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从而发挥抗凝效果。

其中比伐卢定、阿加曲班为静脉注射,达比加群为口服。

2.2直接Xa因子抑制剂: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通过抑制Xa因子、阻止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而发挥抗凝作用,同时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继而阻断纤维蛋白的形成,最终抑制血栓的形成及扩大。

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维护血液畅通

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维护血液畅通

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维护血液畅通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人们常常会采取一些措施,其中包括服用抗血栓药物。

本文将介绍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常见的药物种类,以及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一、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血栓药物主要通过干扰血液凝结过程,预防血栓的形成。

血液凝结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止血并维持血管的完整性,但当出现血液凝块时,会对血流造成阻塞,引发血管疾病。

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种:1. 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是形成血栓的重要成分,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2. 抗凝血作用:抗凝血药物可以干扰凝血酶的生成和功能,降低血液凝结的风险。

3. 扩张血管:某些抗血栓药物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提高血液流动速度,减少血栓的形成。

二、常见抗血栓药物种类目前,常见的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物。

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 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生成和功能,降低血液凝结的风险。

常见的抗凝血药物有华法林、肝素等。

三、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除了药物治疗,预防血栓形成还需要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1. 均衡饮食: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2. 定期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维持血液的畅通。

3. 注意心理健康: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也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4.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血管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结论抗血栓药物在预防血栓形成和维护血液畅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正确使用抗血栓药物,结合其他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维护身体健康。

抗血栓药西药抗血栓药物的适应症和正确用药方法

抗血栓药西药抗血栓药物的适应症和正确用药方法

抗血栓药西药抗血栓药物的适应症和正确用药方法抗血栓药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药物。

常见的西药抗血栓药物包括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和正确的用药方法。

抗凝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心肌梗死、中风等血栓相关疾病。

其中最常用的抗凝剂是华法林,它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作用,减少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达到抗凝的效果。

西药抗凝剂需要适应症明确,并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抗凝剂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凝指标进行监测和调整剂量。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另一类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预防心脏病和中风,适应症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而氯吡格雷则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事件的再发,适应症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等。

正确的用药方法对于抗血栓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前应该征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引进行用药。

其次,患者应该明确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频率,并遵循规定的用药方案。

如果忘记服药,应尽快补服,并在下一个剂量的正常时间继续使用。

此外,抗血栓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要及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影响。

与任何药物一样,抗血栓药物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出血和胃肠道不适。

如果出现明显的出血或其他不适症状,患者应立即向医生寻求帮助。

此外,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发生创伤和减少风险因素的影响,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总之,抗血栓药物在防治血栓相关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明确适应症,并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用药。

同时,患者应该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用药的效果和安全。

如有任何疑问或困惑,患者应及时咨询医生。

抗血栓药物市场分析

抗血栓药物市场分析

抗血栓药物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抗血栓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使得抗血栓药物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抗血栓药物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内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估计到2025年,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X%。

三、市场分析1. 抗凝血药市场抗凝血药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药物,主要包括华法林、阿司匹林和直接口服抗凝药等。

目前,华法林是主要的抗凝药物,但其需要定期监测和剂量调整,使用不便。

因此,近年来,直接口服抗凝药逐渐受到市场青睐。

估计未来几年,直接口服抗凝药市场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 抗血小板药物市场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抗血小板药物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同时,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为市场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3. 市场竞争格局抗血栓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制药公司包括辉瑞、强生、诺华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推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一些新兴的制药公司也在抗血栓药物领域崭露头角,加剧了市场竞争。

四、市场前景1. 市场驱动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将继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抗血栓药物市场的需求。

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将促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 市场挑战因素抗血栓药物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如药物价格上涨、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等。

此外,新药研发的时间和成本较高,也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3.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抗血栓药物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新型抗血栓药物的研发和推出,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抗血栓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 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为抗血栓药物市场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服务方式。

抗血栓药西药抗血栓药物的使用说明及副作用

抗血栓药西药抗血栓药物的使用说明及副作用

抗血栓药西药抗血栓药物的使用说明及副作用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抗血栓药物是一类可以预防和治疗血栓的药物,其中西药抗血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

正确认识和使用抗血栓药物,既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发生,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本文将对西药抗血栓药物的使用说明及副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西药抗血栓药物的使用说明1.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延长凝血时间,预防血液凝结。

与其他抗血栓药物相比,抗凝药物作用更为广泛,适用于各种血栓形成的风险。

常见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使用抗凝药物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个体的疾病状态、年龄、性别等因素。

同时,必须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剂量调整,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2. 抗单板聚集药物抗单板聚集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阻断血栓形成。

这类药物通常适用于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等。

常用的抗单板聚集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使用抗单板聚集药物时,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或长期使用,以免引发出血等不良反应。

3. 抗纤溶药物抗纤溶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纤溶酶的活性,延长纤维蛋白的降解时间,从而增加血栓溶解的能力。

这类药物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严重血栓性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抗纤溶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

使用抗纤溶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避免过度使用而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

二、西药抗血栓药物的副作用1. 出血风险西药抗血栓药物使用过程中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

由于这些药物会抑制血液凝结的过程,可能导致出血时间延长、鼻血、消化道出血以及严重的颅内出血等。

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同时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确保安全使用。

2. 肝功能损害一些西药抗血栓药物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肝功能损害。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特别是需要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抗血栓药物市场分析

抗血栓药物市场分析

抗血栓药物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抗血栓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药物。

血栓是由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聚集形成的,可以导致血管阻塞,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中风。

抗血栓药物通过抑制凝血过程或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来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XX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以XX%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率。

三、市场细分1. 药物类型抗血栓药物市场可以根据药物类型进行细分,主要包括抗凝血药物和溶栓药物。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来预防血栓形成。

溶栓药物如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来恢复血流。

2. 应用领域抗血栓药物市场还可以根据应用领域进行细分,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

心脑血管疾病是抗血栓药物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XX%。

四、市场竞争格局抗血栓药物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制药公司A、制药公司B和制药公司C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来推出新的抗血栓药物,并通过广告和营销活动来提高产品知名度。

五、市场驱动因素1.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推动了抗血栓药物市场的增长。

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需要更多的抗血栓药物来预防和治疗。

2.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率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范围内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这促使了人们对抗血栓药物的需求,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3. 医疗技术的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抗血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变得更加先进和高效。

新的药物疗法和治疗方法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六、市场前景和机会未来,抗血栓药物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继续,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率将持续推动市场的需求。

常见抗血栓药物一览表

常见抗血栓药物一览表

常见抗血栓药物一览表1. 抗凝药物- 华法林(Warfarin)-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 适应症: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以及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风险。

适应症: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以及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风险。

适应症: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以及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风险。

- 副作用:出血风险增加,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时间。

副作用:出血风险增加,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时间。

副作用:出血风险增加,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时间。

- 阿司匹林(Aspirin)-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减少血栓形成。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减少血栓形成。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减少血栓形成。

- 适应症:用于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如中风)。

适应症:用于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如中风)。

适应症:用于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如中风)。

- 副作用:胃肠道不适(如溃疡),出血风险稍微增加。

副作用:胃肠道不适(如溃疡),出血风险稍微增加。

副作用:胃肠道不适(如溃疡),出血风险稍微增加。

2. 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Clopidogrel)- 作用机制: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作用机制: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作用机制: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 适应症:用于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如中风)。

适应症:用于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如中风)。

适应症:用于预防冠状动脉疾病(如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如中风)。

- 副作用:出血风险增加,个体差异较大。

副作用:出血风险增加,个体差异较大。

心脏病的药物治疗指南

心脏病的药物治疗指南

心脏病的药物治疗指南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心脏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心脏病的药物治疗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心脏病的药物治疗。

一、抗血栓药物抗血栓药物是心脏病患者中常用的一类药物。

它们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常见的抗血栓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这些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来进行合理使用。

二、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是心脏病治疗中的重要药物,常用来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它们通过阻断心脏中的β受体,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脏危害物质的释放,从而减少心脏病的发作和恶化。

常见的β受体阻断剂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ACE抑制剂/ARBACE抑制剂和ARB是另一类常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减少心脏负荷,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常见的ACE抑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而ARB的代表药物是氯沙坦、缬沙坦等。

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和肾功能,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四、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心脏病的常见药物,主要用于减轻心脏负荷和降低水肿。

它们通过增强尿液的排泄,减少体内液体的潴留,从而减轻心脏压力,改善心脏功能。

常见的利尿剂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监测电解质的平衡和肾功能,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常用药物。

它们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排血阻力,从而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治疗虽然在心脏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和使用方式。

抗血栓药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抗血栓药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抗血栓药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抗血栓药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抗血栓药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抗血栓药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说明书:抗血栓药使用指南1. 产品介绍抗血栓药是一类用于防治血栓形成的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正确使用抗血栓药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使用方法2.1 剂量和频率根据医生的指导,按照处方中规定的剂量和频率服用抗血栓药品。

剂量和频率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确保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2.2 服药时间抗血栓药通常在饭后或者餐中服用,可以有效减少胃肠道不适的发生。

遵守饮食和药物之间的时间间隔,确保药物充分吸收。

2.3 药物形式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药物形式。

抗血栓药通常有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等形式,确保正确实施药物给药方式。

2.4 忌烟酒在使用抗血栓药过程中,应避免饮酒或吸烟。

烟酒会增加药物的代谢速度,从而降低药效,甚至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 注意事项3.1 不良反应抗血栓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咳嗽、胃部不适、皮肤发红等。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遵从其指导。

3.2 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抗血栓药时,需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告知医生,以便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3.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抗血栓药品前应咨询医生。

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权衡利弊,评估是否适合使用抗血栓药品。

3.4 特殊人群对于年龄较大、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特别注意抗血栓药的使用。

在使用之前,请咨询医生,并遵循医嘱进行合理用药。

4. 储存条件请将抗血栓药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环境。

保持药品包装完好,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放,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5. 使用期限抗血栓药品在购买后,应按照包装上的使用期限合理使用。

过期的药品可能失去药效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更新。

6. 禁忌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个别人群存在禁忌症,如出血性疾病等。

在使用抗血栓药品前,请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禁忌症内容,并遵循相关警示。

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

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

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
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是指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过程,
从而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这些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脑血
管疾病、肺栓塞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这些药物
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
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合成的血栓素A2,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则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止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出血等。

抗血栓药物主要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
同的机制抑制凝血过程,从而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肝素和低分子
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止凝血过程的进行。

华法林则通过抑
制维生素K的合成,减少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抑制凝血过程。

这些
药物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出血、皮肤过敏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等都可以降低患
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总之,抗血小板和抗血栓作用的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同时,改变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抗血栓药物有哪些

抗血栓药物有哪些

抗血栓药物有哪些关于《抗血栓药物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今得脑血栓的病人比较多,假如出現了脑血栓,那麼便会比较严重影响到讲话的作用,走动的作用,并且乃至会导致比较严重的瘫痪,因此许多出現静脉血栓的一些病人,想全方位了解一下抗血栓药品有什么?下边就给许多出現这类病症的病人,干了详尽的详细介绍你能再次来了解一下。

抗血栓医治关键对于凝血酶和血小板2个阶段,从而分成两大类,第一种是抗血小板药品,用以冠心病、心脑血管病症的病人,防止冠脉和心脑血管血栓的形成;也有一类药品对于凝血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抗凝药,包含肝素和华法林。

阿斯匹林具备确立的抗血小板聚集功效。

尽管一些副作用,但一般可根据维护肠胃粘膜、检测血液系统转变来防止。

肝素是最开始应用的抗凝药,可避免深静脉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产生,并用以亚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

特性是见效快、功效立即靠谱,是血栓性病症亚急性发病时的优选,但也存有流血的风险性,不宜长期性应用。

肝素又包含二种,即一般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氯吡格雷是新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品,用以心脏支架术后,有亚急性冠脉综合征(包含亚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避免血栓形成。

在其中药品支架术后的病人一般要应用9―12月,乃至更长期。

其优势是消化道刺激性小,不易出現消化道副作用。

但缺陷是价钱偏贵,欠缺长时间应用的工作经验。

多用以不可以承受阿斯匹林,及其对阿斯匹林抗药性的病人。

而针对易产生静脉血栓的高风险病人,能够共用阿斯匹林和氯吡格雷二种药品,但不倡导长期性应用。

华法林可用以防止房颤病人的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其深静脉静脉血栓。

其优势是抗血栓的功效较为毫无疑问,可是流血的风险性较高,尤其是老人,要警醒脑出血的产生,因此需要长期性检测凝血,并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随时随地调节服药的使用量。

根据以上全方位的掌握,相信你早已了解了抗血栓药品有什么?因此在全方位掌握之后,假如自身出現了静脉血栓,以便不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务必要根据以上的详细介绍,尽早的根据药品的医治让自身的静脉血栓,根据用药治疗尽早的改进,才可以让自身杜绝脑血管病。

抗血栓的功能主治有哪些

抗血栓的功能主治有哪些

抗血栓的功能主治有哪些什么是血栓血栓是血液中形成的固体凝块,通常是由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聚集形成的。

血栓可以在血管内部或外部形成,并且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和中风。

因此,抗血栓药物的功能和主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抗血栓药物的功能主治下面是常见的抗血栓药物的功能和主治的列点形式:•抑制血小板聚集:一类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小板粘附到血管壁上,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

这种药物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另一类抗血栓药物是直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如华法林、达比加群饮片。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凝血级联反应的某些环节,从而减少凝血过程的进行,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

•溶解血栓:一些抗血栓药物可以帮助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以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

这些药物被称为纤溶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改善循环系统:抗血栓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改善微循环等方式来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

•预防血栓并发症:抗血栓治疗还可以预防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如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

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如手术后患者或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低分子肝素和肝素可以用于预防血栓并发症。

•防止血栓复发:一旦患者出现血栓事件,预防血栓复发就变得至关重要。

抗血栓药物可以用于长期治疗,以减少血栓再次形成的风险。

•其他功能主治:除了上述功能主治外,还有一些其他抗血栓药物,如阿糖肽和替格瑞洛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起到抗血栓的作用。

总结抗血栓药物的功能主治包括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溶解血栓、改善循环系统、预防血栓并发症、防止血栓复发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和预防血栓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抗血栓药物之前,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适合的药物和剂量,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抗血栓药预防血栓形成每日一次最好在晚餐后服用

抗血栓药预防血栓形成每日一次最好在晚餐后服用

抗血栓药预防血栓形成每日一次最好在晚餐后服用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常常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血栓,医生常常会给患者开具抗血栓药物,这些药物有着重要的预防作用。

然而,如何正确地使用抗血栓药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抗血栓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一、抗血栓药物介绍抗血栓药物是一种能够抑制血栓形成的药物。

常见的抗血栓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这些药物在预防血栓形成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但使用时需要注意下列几点。

二、用药时间抗血栓药物最好在晚餐后服用。

这是因为晚餐后的胃液分泌较多,可以更好地促进药物的吸收。

同时,晚餐后血液中的脂肪浓度较高,也有助于改善药物的疗效。

此外,晚餐后服药还能避免药物与其他食物的相互作用,确保药效的稳定。

三、用药剂量抗血栓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用药剂量。

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不可随意停用或减少剂量。

四、用药时间的持续性预防血栓形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抗血栓药物需要持续使用。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每日坚持服用一次,以保持较稳定的药物浓度。

如中途出现病情变化或有其他需要调整药物的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计划。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抗血栓药物时,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血栓药物与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因此,在使用抗血栓药物的同时,请咨询医生,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2.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威胁生命的出血,所以在使用抗血栓药物期间,应避免过度运动或高风险运动。

3. 定期复查:长期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凝指标(如凝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4. 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抗血栓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皮肤出血等。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抗血栓药的说明书

抗血栓药的说明书

抗血栓药的说明书一、药品名称:抗血栓药二、成分及含量:该药品的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每片含有75毫克。

三、性状:本药品为白色片剂,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四、适应症:本药品适用于下列情况的预防和治疗:1.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等。

2. 高危人群,包括家族病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

3. 防止血栓形成,如手术后、长时间卧床的人群。

五、用法用量:1.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日口服1片,建议饭后服用。

2. 高危人群:在医生指导下,每日口服1片,建议饭后服用。

3. 防止血栓形成:在医生指导下,每日口服1片,建议饭后服用。

六、禁忌症:以下情况患者禁用本药品:1. 对本品过敏者。

2. 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等消化道溃疡出血病患者。

3.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确认没有禁忌症后再使用本药品。

七、不良反应:1.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如胃痛、恶心、呕吐、便秘等。

2. 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面部水肿等,请立即停药并就医。

3. 可能引起出血现象,如鼻出血、皮下淤血等,请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八、注意事项:1. 本药品只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按照医嘱使用。

2. 使用本药期间,应避免过量饮酒,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3. 若出现不良反应或持续性的胃肠道不适,请及时就医。

4.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九、贮藏:请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十、包装规格:每盒装有10片药品。

十一、执行标准:本药品按照国家药品注册标准生产。

十二、生产企业:本药品由XXX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

十三、有效期:本药品的有效期为36个月。

如需进一步了解此药品,请详细阅读商品说明书,并在使用前咨询医生。

注意:阅读说明书时,如果遇到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常见抗血栓药的分类与使用指南

常见抗血栓药的分类与使用指南

常见抗血栓药的分类与使用指南1. 引言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它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抗血栓药物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重要药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抗血栓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指南。

2. 抗血栓药物分类2.1 抗凝药物- 2.1.1 肝素- 适用病情:适用于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急性冠脉综合征等。

- 使用方法: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给药。

- 2.1.2 低分子肝素- 适用病情: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 使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 2.1.3 华法林- 适用病情:适用于长期抗凝治疗,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 使用方法:口服给药。

2.2 抗血小板药物- 2.2.1 阿司匹林- 适用病情:适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 使用方法:口服给药。

- 2.2.2 氯吡格雷- 适用病情: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等。

- 使用方法:口服给药。

3. 使用指南- 选择合适的抗血栓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特定的病情和临床指南进行综合评估。

-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药物说明书使用药物,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 定期复查血液指标,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长期使用某些抗血栓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和相关检查。

4. 结论了解常见抗血栓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指南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非常重要。

选择适当的药物、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复查血液指标,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注:本文所述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指南仅供参考,具体用药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为准。

密切注意患者的状况和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

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一、抗血小板药物1、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

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μg/L 后出现。

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

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

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

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禁忌:(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下列情况应禁用:①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②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③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2、氯吡格雷、波利维:适应症: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不良反应: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胃肠道系统异常:腹泻、腹痛和消化不良二、抗凝血药:1、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适应症:- 2000 AXa IU 和4000 AXa IU注射液: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 ,特别是与骨科或普外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

心脑血管常见用药相关知识

心脑血管常见用药相关知识

心脑血管常见用药相关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使用合适的
药物治疗和管理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关于心脑血管常见用药相关知识的介绍。

一、抗高血压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是用于控制和降低高血压的药物。

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β受
体阻断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
径降低血压,从而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二、抗血栓药物
抗血栓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见的抗血
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及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防止血管堵塞,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三、降血脂药物
降血脂药物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控制血脂异常。

常见的降
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四、心血管保护药物
心血管保护药物用于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病变。

常见的心血管保护药物包
括β受体阻断剂、ACE抑制剂和洛伐他汀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
心脏供血,延缓心脏病的进展。

在使用心脑血管药物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在合适的剂量下进行使用。

同时,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影响。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
及时与医生沟通。

此外,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戒烟限酒等,可以进一步提升心脑血管健康水平。

抗血栓的功能主治包括什么

抗血栓的功能主治包括什么

抗血栓的功能主治包括什么简介在医学领域,抗血栓指的是预防和治疗形成的血栓。

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血流阻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抗血栓药物在预防血栓形成和防止血栓引发的疾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抗血栓药物的功能主治。

1. 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来起到抗血栓的作用。

常见的抗凝血药物包括:•肝素类药物: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它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血栓栓塞的治疗和预防中。

•华法林类药物: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它常用于长期预防心脏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

2.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血栓疾病。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它被广泛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一些血栓相关的疾病。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也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并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冠心病、脑血栓形成等疾病的预防中很常用。

3. 抗纤溶药物抗纤溶药物通过抑制血浆中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降解来减少溶栓作用,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

常见的抗纤溶药物包括:•氨甲环酸:氨甲环酸能够抑制纤溶系统的激活,减少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

•氨甲环酸叔丁胺储释片:氨甲环酸叔丁胺储释片是一种新型的抗纤溶药物,具有延长纤溶作用时间的作用。

它常用于心肌梗死、冠心病等血栓形成高风险的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4. 其他抗血栓药物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抗血栓药物,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能够直接抑制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凝血酶活性,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溶栓剂:溶栓剂是一种能够直接溶解或降解血栓的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栓形成的治疗。

结论抗血栓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血栓药一、血栓形成的种类和机制血栓:动脉血栓、静脉血栓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1.血管壁改变:内皮细胞损伤,抗栓↓2.血液成分改变: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纤维蛋白形成3.血流改变: 血流缓慢或停滞、漩涡形成二、血栓的溶解三、抗血栓药的分类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溶血栓药(一)抗凝血药Ⅰ.肝素类肝素(heparin)分子量3000D~30000D,平均15000D特点:1.抗凝血作用强大, 使ATⅢ灭活凝血酶和Ⅹa的速率提高1000倍。

体内体外均抗凝。

2.抗血栓形成对静脉血栓显著,与抗凝、抗血小板、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粘度有关。

3.其他促纤溶、降血脂、抗血管平滑肌增殖4.口服不吸收,常静脉或皮下给药机制: 图应用:1.血栓栓塞性疾病1.AMI二级预防2.心血管手术或血液透析时防体外循环血栓形成存在问题:1.抗凝效果个体差异大,剂量难掌握2.需实验室监测抗凝活性防过量3.治疗指数小4.不能口服5.作用不持久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症,多发生于开始肝素化后10~15d。

可逆。

过量或与抗血小板药并用可致出血。

骤停可致原有病症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e , LMWH)表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主要特征比较常用药:依诺肝素(enoxaparin)、洛吉肝素(logiparin)、洛莫肝素(looparin)、替地肝素(tedelparin) 应用: 同肝素,可用于肝素禁忌者。

临床研究(>7000例) 依诺肝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优于肝素。

优点:1.抗凝剂量易掌握,个体差异小。

2.一般不需监测抗凝活性3.毒性小,安全。

4.作用时间长,iH每日1~2次Ⅱ.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warfarin)、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双香豆素(dicoumarol)抗凝机理:竞争性抑制Vit 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

作用特点:(1)仅体内有效。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

(2)生效慢(2~7d),维持久。

(3)用于血栓栓塞病可做维持治疗Ⅲ.水蛭素(hirudin)作用:(1) 为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与凝血酶1:1结合, 灭活之。

(2)抗血栓强。

优点:(1)抗凝不需ATⅢ,可用于缺乏ATⅢ又需抗凝治疗者。

(2)不影响内皮细胞功能,不致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者抗凝可用。

(3)抗栓同肝素, 抗凝弱, 出血的不良反应少。

(4)监测手段简便, 可测凝血酶时间进行活性监测。

(5)免疫性弱,未发现特异抗体。

(6)sc 、im生物利用度高, 吸收完全, 维持长。

(7)对与纤维蛋白(或血块)相结合的凝血酶也有抑制作用,抗栓强而持久。

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阿加曲班(argatroban)合成的凝血酶直接抑制剂,为精氨酸衍生物。

高亲合力与凝血酶催化部位结合,抑制其活性。

用于肝素诱发Pt减少症、急性脑血栓、外周动脉闭塞症、PTCA、AMI。

(二)抗血小板药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阻抑血栓形成。

并延长血小板生存期。

按作用机制分四类:(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2)增加血小板内cAMP的药物(3)抑制ADP活化血小板的药物(4)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药Ⅰ.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图此类药只对诱导血小板生成TXA2的聚集剂有阻抑作用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Aspirin,Asp)作用:a.抗血小板作用:机制:(1) ↓COX-1, 小剂量↓血小板中TXA2生成。

图①Pt不能合成COX,Asp对其抑制作用可持续5~7d。

而对EC的COX的抑制作用仅1~1.5d。

②Asp在进入体循环前发生脱乙酰作用,致COX-!失活。

(2) ↑白细胞对激活Pt的抑制作用:与白细胞介导的NO/cGMP依赖机制有关。

b.防治AS性心脑血管病:(1)抗Pt聚集(2)抗血栓形成(3)改善受损血管EC功能:↑Ach的扩血管作用(4)保护LDL免被氧化应用:主要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

不仅在抗栓疗法中居重要地位,亦是AMI溶栓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药物。

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瑞典SAPA T研究2000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Asp75mg/d,发生AMI和猝死较对照组↓34%。

2.不稳定性心绞痛:5项临床研究,总人数3000余名,服Asp75mg/d~1300 mg/d,3个月或1年,AMI发生率和猝死率约↓50%。

Asp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显著优于肝素,两药并用优于Asp单用。

3.AMI(1)治疗Asp为AMI溶栓治疗的常规辅助药。

ISIS-2试验(17000例),Asp162.5mg/d 服1个月,能显著↓血管性死亡率,未↑重度出血并发症。

单用链激酶可降低血管性死亡率25%,并用Asp则↓42 %。

另对32个临床试验的分析,Asp显著↓冠脉再闭塞率和缺血性事件的再发生率。

(2)二级预防①70000名心血管高危患者用Asp治疗,非致死性心梗的危险性↓1/3,血管性死亡危险性↓1/6。

Asp与双嘧达莫并用,疗效↑。

②20000名有MI病史者经Asp治疗2年,血管性事件的危险性↓。

(3)一级预防①40~84岁健康男性22000人,服Asp(325mg/d,隔日一次)5年预防AMI试验结果,Asp非常显著↓50岁以上人MI发生的危险性,但死亡率未降低。

②5000名男性服Asp500mg/d,观察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无变化。

Asp用于一级预防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老年人若存在明确的心脏危险因子,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Asp。

4.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缺血发作(1)急性期治疗IST、CAST试验证实,Asp可显著↓脑卒中患者再次发生脑血管意外,以及以死亡和非致死性脑卒中为综合终点的危险性,并不↑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

(2)二级预防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长期服Asp可↓脑卒中再发生的危险性,非致死性脑卒中和血管性事件亦↓。

小剂量Asp与双嘧达莫合用,疗效↑。

(3)一级预防尚无定论。

据报道,Asp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无益,反可↑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

5.血管手术后维持血管通畅冠脉搭桥术后12h内服Asp100mg/d,连服1年。

PTCA术后24h开始Asp100mg/d,连服1年以上。

临床应用剂量:欧美国家心脏血管学会推荐剂量:急性治疗(AMI、不稳定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脑卒中)开始160~325mg/d, 以后75~160mg/d。

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160~325mg/d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未确定,高危者75~160mg/d国内常用量:AMI150~300mg ;预防50mg/d禁忌证:哮喘、胃溃疡、胃肠道出血、血友病、视网膜出血及CHF。

TXA2合成酶抑制剂和TXA2/PGH2受体阻断药达唑氧苯(dazoxiben)作用:选择性抑制TXA2合成酶,TXA2合成↓,PG内过氧化物及PGI2生成↑。

特点:对AA诱导的Pt聚集作用弱。

对心绞痛等的疗效弱于Asp。

Sulotroban(BM13177)TXA2受体阻断药,对AA、胶原和TX类似物诱导的Pt聚集有抑制作用,轻度延长出血时间。

可保持冠脉搭桥术后血管通畅,显著↓血管堵塞率。

但作用时间短,活性中等。

利多格雷(ridogrel)抑制TXA2合成酶兼阻断TXA2受体,作为溶栓辅助药,不优于Asp。

Ⅱ.增加Pt内cAMP的药物特点:抗Pt作用强,对多种诱导剂引起的Pt聚集和释放都有抑制作用。

尚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初期的变形和Pt的粘附性。

依前列醇钠(前列环素,prostacyclin)作用:是活性最强的Pt聚集内源性抑制物,并抗血栓形成及扩血管(A)。

作用快、短(5min)。

机制:与Pt膜特异受体相互作用,激活AC,促进cAMP生成。

应用:1. 体外循环防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

2. 气雾吸入法治疗肺动脉高压。

不良反应:低血压。

Iloprost (ciloprost , ZK36374)特点:1.抗Pt作用强于扩血管2.可静滴或口服,消除t1/2为30min3.主要治疗外周动脉疾病。

小腿缺血者约40%~60%用药后静止痛↓,皮肤溃疡渐愈合,60%~90%疗效较久。

缓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腿部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优于Asp。

减少雷诺氏症缺血发作次数,减轻手指损伤,疗效同硝苯地平。

前列腺素E1(PGE1)PGE1与PGI2作用于Pt同一受体, 抗Pt聚集,并抗血栓形成。

亦抑制凝血及促纤溶。

用于伴有间歇跛行的外周血管病。

双嘧达莫(dipyridamole, 潘生丁)作用:1.抑制Pt粘附于受损血管壁, 优于Asp2.高剂量↑cAMP, ↓Pt内Ca2+而抗Pt聚集, 弱于Asp3.体内抗血栓作用强4.扩张冠脉机制:1.抑制PDE, ↑cAMP2.↑内源性PGI2活性3.抑制腺苷再摄取, ↑腺苷活性。

腺苷激活AC, ↑cAMP应用:1.人工心瓣膜与Asp或华法林合用防血栓栓塞。

2.周围血管病与Asp联用疗效高于单用Asp。

3.不能耐受Asp的患者。

4.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Ⅲ. 抑制ADP活化Pt的药物噻氯匹定(ticlopidine)作用:1.强效抗Pt聚集,生效慢(6~72h生效,5~6d达高峰),持续长(停药后维持数天)。

2.抗血栓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优于Asp。

机制:抑制Pt膜ADP受体(P2AC),阻抑ADP诱导的AC活性抑制, ↑cAMP。

ADP受体为多个嘌呤受体,其中P2受体可分为P2X1和P2Y1P2Y1又分为P2PLC和P2ACP2X1与膜离子通道有关,影响Ca2+内流P2PLC与膜磷脂C激活,Pt变形和胞内Ca2+有关P2AC与AC抑制和Pt聚集有关应用:血栓栓塞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可↓脑卒中和MI发生。

起效慢(250mg,Bid,2~4d生效,8~11d作用最强,14~21d血浓度稳定)。

不宜用于AMI溶栓前。

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2.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0.02%)等。

氯吡格雷(clopidogrel)特点:1.抗Pt强于噻氯匹定2.抗凝血3.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粘稠度4.生效快(2h,3~7d达峰值),不良反应少。

Ⅳ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药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阿伯西马(abciximab)作用:1.抗血栓强于Asp和肝素2.剂量依赖性地,不可逆地↓Pt聚集0.2mg/kg,80%Ⅱb/Ⅲa受体被阻断应用:PTCA辅助药预防急性缺血性并发症;AMI预防冠脉血栓再形成;不良反应:出血并发症(14%),血小板减少症(5.2%)。

RGD多肽Eptifibatide结构中含KGD三肽,与GPⅡb/Ⅲa受体高特异性结合。

抗Pt聚集强、快(5min达峰值)、短(停滴后2~4h恢复)。

应用:1.PTCA辅助用药6400例大规模临床研究,↓死亡率和AMI发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