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作业本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作业本及答案

一、选择题1.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⑥KClO3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C.盐——①⑥D.混合物——②⑤2.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A.金刚石、干冰、SO2B.KCl、盐酸、NaOHC.CuSO4·5H2O、冰、乙醇D.臭氧、CaCO3、铝合金3.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碳酸钠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物B.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出现红色沉淀物C.石灰石溶于盐酸并产生气泡D.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4.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A.盐和盐的反应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与碱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5.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石灰水B.豆浆C.泥水D.蔗糖水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鉴别Al(OH)3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B.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D.鉴别NaCl与CuSO4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AC.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0.3NAD.常温下,1L0.1mol/LMgCl2溶液中含Mg数为0.2NA8.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9.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B.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来C.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D.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10.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11.下列操作能证明溶液中有SO42-存在的是()A.加入*酸化的Fe(NO3)3,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BaCl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42-C.先加入HCl溶液,如果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42-D.向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O42-12.氯仿可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2CHCl3+O2光照(=====)2COCl2+2HCl,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使用的试剂是()A.溴水B.烧碱溶液C.*银溶液D.碘化钾淀粉试纸13.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高一化学必修一练习册答案(word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练习册答案(word文档)高一化学必修一练习册答案【一】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4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这些有的是第一节有的是本章后面几节的不管怎么说记下来有好处,以后都用的上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
其特点主要有: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
部分有机物来自植物界,但绝大多数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作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
和无机物相比,有机物数目众多,可达几百万种。
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的结合能力非常强,互相可以结合成碳链或碳环。
碳原子数量可以是1、2个,也可以是几千、几万个,许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几十万个碳原子。
此外,有机化合物中同分异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有机化合物众多的原因之一。
有机化合物除少数以外,一般都能燃烧。
和无机物相比,它们的热稳定性比较差,电解质受热容易分解。
有机物的熔点较低,一般不超过400℃。
有机物的极性很弱,因此大多不溶于水。
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大多是分子间反应,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因此反应缓慢,往往需要催化剂等手段。
高一年级上册化学练习册答案

高一年级上册化学练习册答案高一年级上册化学练习册答案练习题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以下是“高一年级上册化学练习册答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1.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及足量的CuO制单质铜,有人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①Fe――→H2SO4H2――→CuOCu②CuO――→H2SO4CuSO4――→FeCu若按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为( )A.一样多B.①多C.②多D.无法判断解析:选C。
铁的量一定,转移的电子数一定。
由于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开始需消耗氢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实验结束后铜粉需在氢气氛围下冷却,所以能够用于还原氧化铜的氢气量较少,根据电子守恒原理可知,①制得铜较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食品的器皿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C.由于Cu2+有氧化性,所以用CuSO4来配制农药D.因为Cu2+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铜盐溶液有毒解析:选D。
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使用铜器皿比较;铜属于重金属,铜盐有毒,因Cu2+会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
3.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1∶2∶1B.1∶2∶3C.1∶3∶1D.1∶1∶3解析:选D。
由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求得铁元素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所以Fe3O4的量多少不影响混合物中的铁元素与氧元素的比。
Fe3O4可拆为FeOFe2O3,故只要FeO、Fe2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可。
4.(2010年泰安高一检测)将适量铁粉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B.3∶2C.1∶2D.1∶1解析:选A。
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设溶液反应后Fe2+物质的量为3mol,则反应掉Fe3+为2mol,剩余Fe3+为3mol,所以为2∶3。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铁粉过滤Fe、CuFeSO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4溶液蒸发结晶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作业本化学高一下 答案

)、Si (7)Ca.D 8.C质子数中子数)NO3 H2SiO2 12.BKOH+H2↑ 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r (4)HClO4 H∶N N∶ (6)[B>D>C D>C> x+nF 2 ⅦA H+ (3)Mg(OH)2 S····镁 BC)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答案与提示111 (2)镁与盐酸反应放热,烧杯内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下降而析出(3)Mg+2H +Mg2++H2↑ (4)小于13.(1)放热,46kJ(2)1molN2(g)和3molH2(g)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共需吸收的能量为946kJ+1308kJ=2254kJ。
而2molNH3(g)中含6molN—H键,形成6molN—H键时放出的能量为391kJ·mol-1×6mol=2346kJ。
因此反应热应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2346kJ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2254kJ之差,即放出了92kJ的能量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二)1.(略) 2.B 3.A 4.2Q1=Q3 Q2>Q3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还需要吸收热量5.(1)Q1=Q3 (2)< (3)> <6.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kJ·mol-1 7.70 75kJ 8.C 9.Q1>Q2 Q1是合成氨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而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可能全部转化 10.B 11.B12.(1)CaCO3(s )CaO(s)+CO2(g) ΔH=+178kJ·mol-1,C(s)+O2(g )CO2(g) ΔH=-393 5kJ·mol-1(2)约为27kg3.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1.C 2.B 3.D 4.D 5.BC 6.C7.当着火时,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且生成的两种气体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之与空气隔绝8.(1)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 (2)增大接触面积 (3)空气带走热量,使温度下降9.(略) 10.(1)E1>E2,反应放热 (2)1368 1852 484 (3)B11.(1)B2H6(g)+3O2(g )B2O3(s)+3H2O(l) ΔH=-2165kJ·mol-1 (2)1082 512.(1)I2 HCl (2)放热 (3)Cl2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1)锌 2H++2e -H2↑ Zn+2H +Zn2++H2↑(2)负 正 Cu-2e -Cu2+ Zn+Cu 2+Zn2++Cu2.C 3.C 4.BD5.(1)形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2)镀层破了以后,铁和锡构成了原电池的两极,铁作负极,更容易被腐蚀 铁和锌构成了原电池的两极,锌作负极,铁受到保护,不易失去电子6.B 7.B8.将A、B、C三种金属两两连接起来,放入盐酸中,观察金属上产生气泡的情况,可判断其活动性大小9.(1)2H++2e -H2↑ Al-3e -Al3+(2)石墨 铁 可溶性铜盐 Cu2++2e -Cu Fe-2e -Fe2+(3)石墨 Al NaOH溶液10.2H++2e -H2↑ Zn-2e -Zn2+ 2H2O+O2+4e -4OH- Zn-2e -Zn2+11.(1)铁屑被氧化 (2)炭粉与铁及NaCl溶液组成原电池,作为原电池的正极(3)NaCl与水作用形成电解质溶液(4)负极:Fe-2e -Fe2+;正极:2H2O+O2+4e -4OH-12.(1)D(2)加入硫酸铜溶液后,构成FeAg原电池,铁作负极,Fe-2e -Fe2+,质量减轻;Cu2+在银圈上得到电子,沉积在其上,增重,所以银圈向下倾斜答案与提示113 专题2检测题1.B 2.C 3.C 4.D 5.D 6.CD 7.C 8.D 9.A 10.B 11.D 12.B 13.A 14.A 15.B 16.B17.(1)不变 (2)增大 增大 (3)不变 不变 (4)减小 减小18.(1)Fe+2H +Fe2++H2↑ (2)2H++2e -H2↑ (3)Zn Zn+2H +Zn2++H2↑(4)B>A>C19.(1)AB AB (2)AC (3)降温、用块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20.2H2+O 22H2O 化学 电 热 (1)BD (2)111 1mol 21.ABCDE22.步骤1吸热,步骤2放热 (2)E2>E3>E1 23.(1)M为正极,N为负极 (2)变红24.(1)有效利用生物质能,获得气体燃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良肥料;改善农村环境卫生(2)C+O2 点燃CO2,CH4+2O2→ 点燃CO2+2H2O 甲烷对环境污染小(3)生物质能 新 (4)1 66×107kg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1.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1.BD 2.D 3.B 4.CD 5.AD 6.A 7.AB 8.D 9.B10.C H 烃 CnH2n+2 11.相似 1个 若干个“CH2”原子团12.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 3kJ·mol-113.在容器内壁出现小液滴,红棕色逐渐褪去。
高一化学作业本答案

高一化学作业本答案高一化学作业本答案第一章:物质的基本性质1.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或分子组成。
原子是最小的化学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原子根据其元素分类,并通过化学符号表示。
化学反应是由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指物质固有的特征,如颜色、熔点和密度。
化学性质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的行为,如燃烧和氧化。
1.2 分离和纯化物质的方法分离和纯化物质的方法基于物质的不同特点。
常见的方法包括过滤、蒸馏、结晶、沉淀和萃取。
过滤是通过筛子、纸或其他材料来分离固体颗粒和液体。
蒸馏利用不同沸点的物质,使液体分别蒸发和重新凝结,从而分离出纯净的物质。
结晶是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通过加热蒸发溶液来得到纯净的固体。
沉淀是通过反应生成具有较大密度的固体物质,从而使其沉淀到底部,再通过过滤分离出来。
萃取是通过溶解度的差异,将所需物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1.3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这是由质量守恒定律所决定的。
根据这一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的实验依据是质量称量精确、反应开始前后不发生物质流失或增加。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平衡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确定化学方程式的系数。
第二章:原子与元素周期表2.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具有负电荷。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电子则绕核轨道运动。
质子和电子的数量相等,所以原子是电中性的。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而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
2.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基于元素的周期性特征,如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
元素按照升序排列,并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表的左边是金属元素,右边是非金属元素,中间是过渡金属元素。
高一化学校本作业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1~5 D C C B B 6~10 A D C B C 11.广口瓶、细口瓶、棕色。
12.(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态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2)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
(3)一贴、二低、三靠。
13.(1) 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 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振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CCl 4,呈棕黄色的液体是蒸馏水。
(其它合理的方法均可)(2) 用试管取少量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下层液体是CCl 4,上层液体是蒸馏水。
14.(1) 过滤、蒸发:(2) 加热的液体因暴沸而飞溅。
(3) 玻璃棒。
15.解析:浓硫酸和浓盐酸反应制取HCl 气体,不需要加热,即:液+液气,可采用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组成发生装置;干燥HCl 可以装有浓硫酸的洗瓶,收集HCl 用向上排空气法,由于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故在水面用倒扣的漏斗来吸收尾气。
整个装置为: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1~5 D D C B A 6~10 B D D A C 11.蒸馏烧瓶、冷凝器、锥形瓶、分液漏斗12.1.溶解度、溶质、溶液;2.分液漏斗;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反应。
13. F 、C 、D 、E 、A14.(1)⑤、①、③、④、②;(2)从溶液中取样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盐酸后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有SO 42-离子;加入氯化钡溶液。
(3)略(4)氯化钙、硫酸钠 15.A: NaOH B: NaNO 3 C: Ba (NO 3)2 D: HNO 3 X: MgSO 4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1~5 D D A D C 6~10 D A C D C 11.1.5;4.5;15;15×6.02×1023 12. 0.25 13.(1)m/M ;(2)N A ×2m/M ;(3)m/(m+1000) ×100% 14. 56; 56g/mol 15. 0.111g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1~5 B A A B D 6~10 B C D A C 11.1.5mol ;9.03×1023。
高一化学练习册答案

高一化学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题目分析,正确答案是B。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答案是C。
3. 根据物质的量守恒定律,正确答案是A。
4.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现象,正确答案是D。
5. 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正确答案是E。
二、填空题1. 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符号为mol。
2.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称为反应热。
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
4. 根据题目所给的溶液浓度,可以计算出溶质的质量为5g。
5. 根据题目所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三、简答题1.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等。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3.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反应的平衡常数K。
四、计算题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摩尔数。
2. 根据题目所给的溶液浓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3. 根据题目所给的原子结构,可以计算出该元素的电子排布。
五、实验题1. 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 实验原理: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 实验步骤:按照题目所给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4. 实验结果:观察到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验证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5.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具有可逆性。
结束语:本练习册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要注意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不断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
高一化学暑假作业本答案

高一化学暑假作业本答案【篇一】1.③2.①③⑤⑦3.②4.②③⑤5(1)Cl2+H2O===HCl+HClO(2)+1(3)浅黄绿色、Cl2、白色沉淀、Cl-、氯水中有盐酸所以变红又因为有次氯酸所以褪色(4)取少量水样,加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证明矿泉水或纯净水是用自来水假冒的6.6.02×1023,0.5,14g。
7.11:16,11:16,11:16,16:11。
8.16:9。
9.③10.0.8mol/L,0.32g,0.08mol/L。
11.(1)27.2(2)⑤④②⑥②⑦⑧⑨(3)①计算②量取③溶解转移④洗涤转移⑤定容摇匀(4)①B②C③B④B12.(1)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2)吸收气体A中的水(3)干燥的布条不褪色,湿润的布条褪色(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造成环境污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3.②④⑤14.(1)不大银白色固体(常温下)(2)①4K+O2===2K2O;③2K+2H2O===2KOH+H2↑(4)观察、类比预测、实验验证(5)观察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15.解:表面已部分氧化的钠与水发生的反应有:2Na+2H2O=NaOH+H2↑、Na2O+H2O=2NaOH(1)2Na+2H2O=2NaOH+H2↑2mol22400mL(0.02mol)224mLm(Na)=0.02mol×23g/mol=0.46g(2)m(Na2O)=0.77g—0.46g=0.31gn(Na2O)=0.31g÷62g/mol=0.005moln(NaOH)=n(Na)+2n(Na2O)=0.02mol+2×0.005mol=0.03molC(NaOH)=n(NaOH)/V=0.03mol/L答:(1)该金属钠样品中含金属钠0.46g。
(2)所得溶液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3mol/L。
.【篇二】1.CD2.(1)A不成盐氧化物(2)C原子(3)D是固体,不是气体(4)D 不是物理变化3.②4.④5.先沉淀后溶解,稀硫酸先使Fe(OH)3胶体聚沉,后稀硫酸与Fe(OH)3沉淀生成硫酸铁溶液。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 化学 必修1 答案

% " + ! / 0 "4 5 6 * 0 ’3 # !物质的聚集状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6 !! ! " " " " $ % % 0 *8 " " ! % "( * ’ % ’% / / " $ !! " / 0 ’3 $ / 0 $!) !! % .个!! " % !# !! ! !! !! " ’ !" ( !)!! " * !9 : : !! "9 $"; $!9 $ !物质的分散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略" 浑浊的是氢氧化铁悬浊液 & 剩余 $ % " / !! " " !" $ ! 首先用观察法% !! !! 两者中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氢氧化铁胶体 % 另一种是氯化铁溶液!! 略" " " % !! " ’ !! " " / 4 !!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 "蒸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晶!! "蒸馏!! "分液!! "层析!! % ’ ( * " / !橙红色!溴单质在汽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 解度大!分液漏斗! 分液 !!" "" " 引流# 搅拌 ! ! " 坩埚钳 !!" " 浓硫酸 ! " !! " / /! ! $ % $ !! " ! "澄清石灰水!! "充分溶解后% 加入过量 $ % % !)! !" ’ !&! !" ( !! "" 把固体溶于水% !!" 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 蒸干即可 ! ! " 取少量下层液体于试管中 % 加入水% 如不分 9 @ & ; $ $ % 后过滤 % 则下层为水% 反之上层为水 层% " !常见物质的检验
高一化学作业本必修一答案浙教版

高一化学作业本必修一答案浙教版1、没有挥发性也不能升华的是()[单选题] *A香豆素苷类(正确答案)B游离蒽醌类C樟脑D游离香豆素豆素类2、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 * A异戊烯基B酮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3、与明胶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 *A强心苷B皂苷C有机酸D鞣质(正确答案)4、组成缩合鞣质的基本单元是()[单选题] *A黄烷-3-醇(正确答案)B酚羟基C环戊烷D哌啶环5、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从中药中水提取液中萃取偏于亲水性的成分的溶剂是()[单选题] *A正丁醇(正确答案)B乙醇C乙醚D三氯甲烷6、在溶剂沉淀法中,主要是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一改变混合溶剂的什么实现的()[单选题] *ApH值B溶解度C极性(正确答案)D体积7、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 *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8、阿托品的结构类型是()[单选题] *A喹啉类B异喹啉类C莨菪烷类(正确答案)D苄基异喹啉类9、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宜采用(多选)()* 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10、沉淀法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方法()[单选题] *A水提醇沉法B碱提酸沉法C铅盐沉淀法D结晶法(正确答案)11、薄层吸附色谱中的Rf的大小说明了吸附程度的大小,吸附力越大,则Rf()[单选题] *A越大B越小(正确答案)C越接近1D越接近012、由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成的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是()[单选题] *A苷类B黄酮类(正确答案)C醌类D生物碱类13、容易发霉变质的是()[单选题] *A中药水提取液(正确答案)B中药乙醇提取液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14、下列化合物中β位有-COOH取代的是()[单选题] * A大黄素B大黄酸(正确答案)C大黄素甲醚D芦荟大黄素15、关于肿节风,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等(正确答案)B功能主治抗菌消炎凉血清热解毒(正确答案)C肿节风为白色针晶(正确答案)D不易溶于甲醇,乙醇16、下列哪个中药中含有机酸()[单选题] *A金银花(正确答案)B大黄C黄芩D乌头17、从香豆素类的结构看,香豆素是一种()[单选题] *A内酯(正确答案)B羧酸C酰胺D糖18、在简单萃取法中,一般萃取几次即可()[单选题] *A3~4次(正确答案)B1~2次C4~5次D3~7次19、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单选题] *A相对密度B溶解性C油迹试验(正确答案)D沸点20、生物碱总碱的三氯甲烷溶液,用酸性不同的PH(由高到低)缓冲溶液萃取,最先萃取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碱性弱的B中等碱性C吡啶类D碱性强的(正确答案)21、挥发油可析出结晶的温度是()[单选题] *A0~-20℃(正确答案)B0~10℃C0~20℃D0~15℃22、在脱铅处理中,一般通入的气体为()[单选题] *A氯化氢B二氧化硫C硫化氢(正确答案)D二氧化碳23、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混合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冷热情况下溶解度显著差异的原理而达到分离的()[单选题] *A沉淀法B分馏法C结晶法(正确答案)D升华法24、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单选题] *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正确答案)D二氢黄酮类25、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应采用()[单选题] *A回流装置(正确答案)B蒸馏装置C萃取装置D分馏装置26、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抗菌消炎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B青蒿素C莪术醇D薄荷脑27、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中,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主要区别于()[单选题] *B羟基数目C羟基在不同苯环上的分布(正确答案)D羟基数目28、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季铵碱类(正确答案)B哌啶类C吡啶类D吡咯类29、南五味子具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单选题] *A色原酮B胆汁酸C多糖D木脂素(正确答案)30、纸色谱是分配色谱中的一种,它是以滤纸为(),以纸上所含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
化学练习册高中必修一答案

化学练习册高中必修一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元素属于碱金属?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A2. 化学键中,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是什么?A. 离子键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B. 共价键由非金属元素形成C. 离子键由金属元素形成D. 共价键由金属元素形成答案:B3.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2H2O + CO2 → 2H2CO3B. 2H2 + O2 → 2H2O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答案:B二、填空题1. 根据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的元素有____个。
答案:22. 化学式H2O表示的是____。
答案:水3. 根据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是____。
答案:稀有气体原子三、简答题1. 描述一下什么是摩尔质量?答案:摩尔质量是指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 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有哪些特点?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进行得同样快,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点包括:动态平衡、可逆性、平衡常数等。
四、计算题1. 如果有5摩尔的氢气和3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问生成多少摩尔的水?答案:根据反应方程式,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因此,5摩尔的氢气可以与2.5摩尔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5摩尔的水。
但题目中只有3摩尔的氧气,所以生成的水的摩尔数为3摩尔。
五、实验题1.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法测量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的浓度。
答案:首先,取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放入滴定瓶中。
然后,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在滴定过程中,记录下滴定到终点时消耗的碱溶液的体积。
根据消耗的碱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盐酸溶液的浓度。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铁粉过滤FeSO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4溶液蒸发结晶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5.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浊液>100 nm不稳定,不均一泥浆水溶液<1 nm稳定,均一饱和NaCl溶液胶体1~100 nm较稳定,均一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 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化学高一练习册及答案

化学高一练习册及答案### 化学高一练习册及答案#### 第一章:物质的量与摩尔练习一:摩尔概念理解1. 定义摩尔(mol)的概念,并解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2. 如何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3. 给出一个元素的摩尔质量,如何计算其在一定质量下的摩尔数?答案解析:- 摩尔是化学中用于表示物质数量的基本单位,它定义为12克碳-12中所包含的碳原子数,即6.022 x 10^23个粒子。
-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 通过公式 \( n = \frac{m}{M} \),其中 \( n \) 是摩尔数,\( m \) 是质量,\( M \) 是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摩尔数。
练习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1.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平衡?2. 如何平衡一个给定的化学方程式?3. 平衡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解析:-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指的是在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必须相等,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包括:写出未平衡的方程式,然后逐一平衡每个元素的原子数。
- 平衡方程式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如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以及进行定量分析。
####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三:能量守恒与化学反应1. 解释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什么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3. 如何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状态来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答案解析:-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放热反应是释放能量给周围环境的反应,而吸热反应是从周围环境吸收能量的反应。
- 通过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如果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则反应是放热的;反之,则是吸热的。
练习四:化学键与能量变化1. 什么是化学键,它们如何影响能量变化?2. 离子键和共价键在能量变化上有何不同?3. 给出一个化学反应的例子,并解释其能量变化。
必修一普通高中化学作业本答案--专题一检测题

专题1检测题4、1g÷32g/mol=m÷N A mol N A=32m6、B中的瓶子可以一瓶多用:①作洗气瓶(长进短出)②作集气瓶: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长进短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短进长出)排水法收集气体(瓶子中充满水,气体短进长出)7、有两种方法求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①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ag÷(bg/12)=12a/b②数值上,相对原子质量= 1molA原子的质量=a×N A=aN A10、B:NaOH同时吸收CO2和HCl C:未排除CO32-,SO32-的干扰 D:引入了新杂质Fe(NO3)212、A、B、C、D中Cl-浓度分别是:0.5mol/L×2、0.25mol/L×3、1mol/L×1、0.5mol/L×115、原溶液中C(Al3+)= a÷(V÷1000)=1000a/V, C(Al3+):C(SO42-)=2:3C(SO42-)=3000a/2V取出V/4并稀释到4V,溶液体积扩大16倍,浓度变成原溶液的1/16,所以C(SO42-)=(3000a/2V)÷1617、将混合物看成一种金属,用A表示,化合价为+n2A + 2nHCl = 2ACl n + nH2↑2M(A)g 22.4nL10g 11.2L 2M(A):22.4n=10:11.2 M(A)/n=10 求各金属的原子量与化合价之比(M/n):M(Zn)/n=65/2=32.5 M(Fe)/n=56/2=28 M(Al)/n=27/3=9 M(Mg)/n=24/2=12 混合物中两种金属的M/n值一个大于10,一个小于10,才有可能。
只有Al<10,所以混合物中必须有Al (这种思想方法叫“中间值法”,可用于确定二元混合物的成分)二、实验题:⑵用铁丝蘸取两种物质,在火焰上灼烧,黄色火焰的是NaCl,透过蓝色钴玻片可看到浅紫色火焰的是KCl.19、⑴ C ⑵ A 蒸馏⑷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有明显的热量变化,影响溶液的体积 ⑸偏低 偏低 偏高 ⑹重配 重配三、填空题:21、0.2mol/L 0.2mol/L 14.922、62g/mol 1623、 一个R n+的质子数=A-(A-x+n)=x-n 电子数=x-n-n=x-2nmg R n+的物质的量=m/A mol 两者相乘就是答案24、 H 、Al 、O Al (OH)325、6.360g 1.195mol/L 分析表中数据:0s 时,反应还未开始,样品质量=360.600-350.000=10.600g0s →90s: 发生反应: NaOH+HCl=NaCl+H 2O 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90s 后反应结束,与0s 时比较,质量减少=360.600-358.840=1.760g ,这是反应中放出的CO 2的质量 由图可知:反应后溶液体积为200mLNa 2CO 3 + 2HCl = 2NaCl + CO 2↑ + H 2O106g 2mol 44g m(Na 2CO 3) n(NaCl) 1.760gm(Na 2CO 3)=1.760g ×106÷44=4.240g m(NaOH)=10.000g-4.240g=6.360g n(NaCl)= 1.760g ×2mol ÷44g=0.080mol NaOH + HCl = NaCl + H 2O40g 1mol6.360g n ´(NaCl)n ´(NaCl)=6.360g×1mol ÷40g=0.159mol n(NaCl)+ n ´(NaCl) =0.080mol +0.159mol=0.239molC(NaCl)= 0.239mol ÷0.2L=1.195mol/L进一步优化:根据反应前后钠元素守恒:n(NaCl)=2×n(Na 2CO 3)+1×n(NaOH) 这样再求出Na 2CO 3和NaOH 质量后就可直接求出n(NaCl)另外,由于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使用.........mol ...为单位数值.....简单,且....mol ...与其他单位换算只要一步,所以一...............般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往往先求物质的量,再根据题目要求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作业本答案
高一化学作业本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A
3. 答案:C
4. 答案:D
5. 答案:C
6. 答案:B
7. 答案:A
8. 答案:D
9. 答案:C
10. 答案:B
二、填空题
1. 答案:质子和中子
2. 答案:氧气
3. 答案:硝酸
4. 答案:氧化
5. 答案:酸性
三、简答题
1. 答案:碳元素具有四个价电子,所以能形成四个共价键。
例如:
CH4: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相互共享电子,形成共价键。
CO2: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相互共享电子,形成共价键。
C6H12O6:六个碳原子、十二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相互共享电子,形成共价键。
2.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a. 温度:温度升高会加速化学反应速率,因为温度上升会增加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使碰撞频率增加。
b. 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为高浓度会使碰撞频率增加。
c. 催化剂: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d. 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为更多的反应物暴露在溶液中,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
四、解答题
1. 答案:
a. 化学式:H2O
b. 分子式:H2O
c. 分子量:18 g/mol
d. 分子数:6.022 × 10^23 分子
e. 摩尔质量:18 g/mol
f. 分子量和质量之间的拉丁数:1 mol 的 H2O 中含有 18
g 的 H2O。
2. 答案:核反应是指原子核的变化,而化学反应是指原子间的电子重新组合。
核反应通常伴随着高能放射,而化学反应通常是以热量的形式释放或吸收能量。
核反应通常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而化学反应通常涉及到共价或离子键。
核反应发生在原子核层次,而化学反应发生在电子层次。
以上是高一化学作业本的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