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概论教案18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3bc1aa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e.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技术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4. 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技术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规定、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际操作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进行实操演练,提高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的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和动画演示。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和小组讨论题目。
3. 准备实操演练设备和场地。
五、教学进程: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课时)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介绍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2课时)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各种设备的优缺点。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2课时)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分析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 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技术(2课时)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规定、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方法,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5. 实操演练(1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实操演练,提高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的操作技能。
6. 课程总结与复习(1课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案例分析的能力。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https://img.taocdn.com/s3/m/2c5ea99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c.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使学生掌握电子教案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倾斜巷道掘进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煤矿开采概述煤矿的基本概念煤矿开采的基本流程2. 电子教案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电子教案的概念与特点电子教案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案例3. 倾斜巷道掘进技术倾斜巷道的概念与分类倾斜巷道掘进的技术要点倾斜巷道掘进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电子教案的应用以及倾斜巷道掘进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教案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倾斜巷道掘进技术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1. 教材:《采煤概论》2. 课件:煤矿开采概述、电子教案应用案例、倾斜巷道掘进技术要点3. 视频资料:倾斜巷道掘进现场实况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煤矿开采概述讲解煤矿的基本概念介绍煤矿开采的基本流程2. 第二课时:电子教案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阐述电子教案的概念与特点分析电子教案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案例3. 第三课时:倾斜巷道掘进技术讲解倾斜巷道的概念与分类详细介绍倾斜巷道掘进的技术要点讨论倾斜巷道掘进的安全注意事项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教案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组织学生讨论倾斜巷道掘进技术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5. 第五课时:总结与评价总结本章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对不足之处进行辅导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煤矿开采基本概念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倾斜巷道掘进技术时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煤矿企业,实地了解煤矿开采及倾斜巷道掘进的实际情况。
2. 邀请煤矿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的煤矿开采技术和经验。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be9df30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d.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知识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原理和安全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采煤概论》相关章节。
2. 课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图片、图表、视频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知识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矿井运输:将煤炭从工作面运送到井口的过程。
矿井提升:将煤炭从井口提升到地面的过程。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矿井运输设备:皮带输送机、溜槽、矿车等。
矿井提升设备:绞车、天轮、钢丝绳等。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知识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注意劳动保护,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原理和安全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通风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7f4d98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通风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作用、通风系统和通风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通风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3. 矿井通风方法及其优缺点4. 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要性5. 矿井通风事故案例分析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矿井通风事故案例资料3. 教学视频(可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矿井通风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意义。
3. 讲解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通风系统的结构。
4. 讲解矿井通风方法及其优缺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通风方式。
5. 讲解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6. 分析矿井通风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增强安全意识。
7. 课堂互动:提问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矿井通风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矿井通风知识。
三、课后作业1. 复习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作用、通风系统和通风方法。
2. 分析矿井通风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和教训。
3. 结合所学内容,思考矿井通风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6f013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6.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第一、二章煤矿地质与矿图基础知识第一节地壳及其运动1、地壳是指地球表面及其以下的坚硬薄壳层,其厚度约为地球半径的1/400。
2、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6km。
3、地壳是煤及其各种矿产资源形成和保存的地方。
4、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5、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很多。
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6、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状态的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的上部逐渐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流纹岩和辉长岩等。
7、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环境中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在地表表层分布最广,它覆盖的面积约占地表面积的75%,是最常见的一类岩石,有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就是沉积岩。
如煤、油页岩、盐矿、沉积铁矿、石灰岩等。
此外石油和天然气也生成于沉积岩中。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开采的矿产资源75%来自沉积岩。
8、煤是一种主要由植物遗体转变而成的沉积岩,煤层的顶、底板岩层绝大多数也都是沉积岩。
因此,也可以说煤是一种天然形成的固体可燃有机岩。
9、变质岩是地壳内已经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受到高温、高压作用或岩浆侵入,使原有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发生部分或全部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岩石。
常见的变质岩有石英岩、大理岩、片麻岩等。
二、地质作用1、促使地球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表形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2、根据地质作用能量来源和发生的地点不同,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3、由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等引起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和地壳内部构造及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5、外力地质作用是在地壳表面或接近地表的地方进行的地质作用,它们的能量来自地球以外,主要是太阳的辐射热能,因而这类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6、外力地质作用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https://img.taocdn.com/s3/m/9f569f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8.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工业场地的规划与布局原则。
3. 培养学生对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a. 主井提升系统b. 副井提升系统c. 空气处理系统d. 给排水系统e. 供电系统2.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功能a. 煤炭提升与运输b. 空气质量控制c. 水资源管理d. 电力供应与分配3. 工业场地的规划与布局原则a. 安全距离b. 功能分区c. 交通便捷d. 环境保护a. 防火、防爆措施b. 防尘、防毒措施c. 应急预案d. 安全培训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示意图,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安排实地考察,使学生亲身体验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的运行情况。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第3-4课时:讲解工业场地的规划与布局原则。
3. 第5-6课时:讲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的安全要求。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绘制矿井地面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示意图。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协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工业场地建设中各项设施的合理配置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运行维护的基本能力。
七、教学内容a. 各子系统在矿井生产中的作用b. 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与配合c. 系统优化与集成2. 工业场地建设中设施的合理配置a. 生产设施与辅助设施的配置b. 设施规模与矿井规模的匹配c. 设施布局与作业效率3.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工业场地的运行维护a. 日常巡检与维护b. 故障处理与应急操作c. 系统升级与技术改造八、教学方法1.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通风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078e938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4.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通风方法。
3. 培养学生掌握矿井通风安全技术和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矿井通风的定义、任务和目标。
2. 矿井通风的作用和重要性:通风对矿工健康的影响、预防瓦斯爆炸等。
3.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通风网络、通风设备、通风设施。
4. 通风方法: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5. 矿井通风安全技术和措施:通风安全管理、通风安全检查、事故应急预案。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矿井通风的相关内容。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矿井通风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探讨预防措施。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矿井通风安全技术和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矿井通风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矿井通风事故案例分析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技术和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含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通风系统组成,通风方法等内容。
2. 案例资料:包括矿井通风事故案例、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矿井通风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矿井通风的重要性。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通风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矿井通风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通风安全技术和措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要点1. 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 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通风方法。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a14bf6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0.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设施。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和作用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分类及特点3. 主要运输设备及其工作原理4. 主要提升设备及其工作原理5.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技术及管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分类、设备及安全技术。
2. 教学难点: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安全技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图片及工作原理。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际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能力。
4. 进行现场实习,使学生熟悉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流程。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和作用2. 第二课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分类及特点3. 第三课时:主要运输设备及其工作原理4. 第四课时:主要提升设备及其工作原理5. 第五课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技术及管理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图片、工作原理动画、案例视频等。
2. 教学教材:《采煤概论》相关章节。
3. 实践基地: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实习基地。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矿井运输和提升的重要性。
2. 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分类、设备及安全技术。
3. 案例分析:播放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5. 现场实习:安排学生到矿井运输和提升设备实习基地进行操作实习。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基本概念、设备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能力。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36072f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7.png)
一、《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问题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及分类。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2. 教学难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工作原理,安全问题的防治措施。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图片及其工作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3.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思考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在采煤工业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及分类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以及它们在矿井中的不同分类。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如绞车、输送带等,并讲解其工作原理。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绞车故障、输送带打滑等,并讲解相应的防治措施。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的思考能力。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学进一步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知识。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教案示例,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运行与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运行管理流程。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运行维护方法。
采煤概论教案
![采煤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14108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6.png)
采煤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采煤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采煤的主要方法和工艺流程。
3、帮助学生熟悉采煤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和技术。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采煤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2)采煤工艺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3)采煤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难点(1)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煤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2)采煤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和事故预防。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采煤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采煤案例,加深学生对采煤方法和工艺的理解。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实地参观:如有条件,安排学生到采煤现场进行实地参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采煤现场的视频或展示一些采煤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采煤的初步认识和想法,引导学生思考采煤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2、采煤的基本概念(1)讲解采煤的定义,即从地下开采煤炭资源的过程。
(2)介绍煤炭在能源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采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采煤的发展历程(1)简单回顾采煤的历史,从早期的手工采煤到现代机械化采煤的演变过程。
(2)分析采煤技术不断进步的原因和动力,如科技发展、需求增长等。
4、采煤方法(1)分类介绍常见的采煤方法,如长壁采煤法、短壁采煤法、房柱式采煤法等。
(2)详细讲解每种采煤方法的工作原理、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3)通过实例对比不同采煤方法的应用效果,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
5、采煤工艺(1)阐述采煤工艺的流程,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环节。
(2)分别讲解每个环节的主要技术和设备,如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等。
(3)结合动画或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采煤工艺的全过程。
6、采煤设备(1)介绍采煤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如采煤机、掘进机、输送机、通风机等。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b22ab2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5.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教学目标:1. 理解矿井通风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了解矿井通风设备及其运行维护;4. 能够分析评价矿井通风效果。
教学内容:一、矿井通风的概念及重要性1. 矿井通风的定义2. 矿井通风的作用3. 矿井通风的重要性二、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1. 气流运动的基本规律2. 矿井通风的压力与阻力3. 矿井通风的通风动力三、矿井通风的方法1. 自然通风2. 机械通风3. 混合通风四、矿井通风设备及运行维护1. 通风机的类型及工作原理2. 通风机的选型及安装3. 通风机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五、矿井通风效果的评价与改善1. 矿井通风效果的评价指标2. 矿井通风效果的评价方法3. 矿井通风效果的改善措施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矿井通风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通风原理和方法。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矿井通风设备,了解其运行维护。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矿井通风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矿井通风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3. 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分析评价矿井通风效果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采煤概论》相关章节。
2. 课件:矿井通风相关图片、图表、动画。
3. 视频资料:矿井通风设备运行实况。
教学时间:4学时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矿井通风在采煤工业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矿井通风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通风原理和方法。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矿井通风设备,了解其运行维护。
5. 总结:梳理矿井通风的主要内容,强调其重要作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教学内容:六、矿井通风安全及事故预防1. 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要性2. 矿井通风事故的类型及危害3. 矿井通风事故的预防措施七、矿井通风设计与优化1. 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要求2. 矿井通风网络的构建3. 矿井通风优化方法与应用八、矿井通风监测与控制1. 矿井通风监测的方法与设备2. 矿井通风参数的监测与分析3. 矿井通风控制技术及应用九、矿井通风与环境管理1. 矿井通风与环境的关系2. 矿井通风环境管理的内容与方法3. 矿井通风环境管理的意义与作用十、矿井通风发展趋势与展望1. 矿井通风技术的进展与创新2. 矿井通风发展方向与趋势3. 矿井通风的未来展望与发展策略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井通风安全、设计与优化、监测与控制、环境管理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043d5e7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a.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设备。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1 矿井运输的概念、分类和任务1.2 矿井提升的概念、分类和任务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2.1 矿井运输设备: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窄轨铁道运输设备2.2 矿井提升设备:提升机、提升容器、导向轮、钢丝绳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技术参数3.1 矿井运输的主要技术参数:运输速度、输送能力、功率3.2 矿井提升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升速度、提升高度、提升容量、提升钢丝绳直径4.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工作原理4.1 矿井运输的工作原理:输送带、窄轨铁道4.2 矿井提升的工作原理:提升机、提升容器、导向轮、钢丝绳5.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5.1 矿井运输的操作方法:输送带操作、窄轨铁道操作5.2 矿井提升的操作方法:提升机操作、提升容器操作、钢丝绳操作6.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6.1 矿井运输的安全问题:输送带故障、窄轨铁道故障6.2 矿井提升的安全问题:提升机故障、提升容器故障、钢丝绳故障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和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3.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技术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2. 教学过程中需要展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图片、动画和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156ee6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0.png)
一、《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原理、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安全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和操作。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3. 安排现场实习,使学生亲身体验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实际情况,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导入】通过出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矿井运输和提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原理,如重力、摩擦力等。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和操作方法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如输送机、提升机、绞车等,讲解各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绞绳断裂、滑轮故障等,讲解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案例分析】出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现场实习】安排学生到矿井现场实习,亲身参与运输和提升操作,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矿井运输和提升的重要性和安全问题,提醒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安全生产。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实际工作中的矿井运输和提升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通风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5ac99c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5.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使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和事故预防的认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通风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采煤概论》;2. 多媒体课件:矿井通风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3. 矿井通风事故案例资料。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讲解矿井通风的定义,阐述矿井通风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矿井通风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关键作用。
2. 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介绍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使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实现方法和原理。
3. 矿井通风的方法与设备讲解矿井通风的主要方法,如抽出式通风、压入式通风和混合式通风,介绍通风设备如通风机、风筒等的工作原理和选用要求。
4. 矿井通风安全与事故预防分析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原因,讲解事故预防措施,如通风系统优化、通风设备维护与管理等,提高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
5. 我国矿井通风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我国矿井通风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展望未来矿井通风技术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矿井通风技术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矿井通风安全问题。
2. 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矿井通风示意图,使学生清晰地了解矿井通风的实现方法。
3. 讲解矿井通风的方法与设备,结合实例介绍通风机、风筒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选用要求,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实际应用。
4. 分析矿井通风安全事故案例,讲解事故预防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矿井通风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矿井通风安全问题上的思考和见解;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矿井通风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https://img.taocdn.com/s3/m/f4b4437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f.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采煤概论》电子教案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适用课程:《采煤概论》适用年级:大学本科或高职相关专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
2. 使学生掌握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操作技能。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案例,让学生了解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
2. 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的技术要求。
3. 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的施工工艺。
4. 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的安全措施。
5. 实际工程中的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案例分析。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
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工程中的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案例,让学生了解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采煤概论》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实际工程中的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案例。
4. 作业练习题:编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煤矿,实地了解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的施工情况。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 矿井运输和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6420ae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9.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运输和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输送机、绞车、天车、提升机等。
3.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工作原理:机械传动、电气控制、信号传输等。
4.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设备启动、停止、故障排除等。
5. 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规程、应急预案、个人防护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图片、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
2. 利用动画演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典型事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3. 演示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4. 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安全规程和应急预案。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矿井运输和提升的设备示意图,并标注各设备的作用。
2. 编写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操作规程,包括启动、停止和故障排除等步骤。
3. 分析矿井运输和提升的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矿井运输和提升的最新技术动态。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通过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https://img.taocdn.com/s3/m/bbb91a4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0.png)
《采煤概论》电子教案矿井通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通风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矿井通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矿井通风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通风网络、通风设备、通风参数。
3. 通风方法: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联合通风。
4. 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安全、生产、环保。
5. 矿井通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通风方法。
3. 讨论法: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矿井通风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3. 相关矿井通风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矿井通风的实例,引起学生对矿井通风的兴趣。
2. 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3. 分析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通风方法。
4. 讨论矿井通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矿井通风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矿井通风的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通风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以及对通风问题的理解深度。
3.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试,检验学生对矿井通风基本概念、通风系统组成和通风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煤矿,实地了解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加深学生对矿井通风的认识。
2. 邀请煤矿通风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3. 开展矿井通风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安全1. 教育学生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定,掌握安全防护知识。
采煤概论教案18
![采煤概论教案18](https://img.taocdn.com/s3/m/34a0690f482fb4daa48d4b22.png)
图21-2 露天采场构成要素边帮
它是一种风动冲击式钻机。
工作时将冲击器和钻头一起潜入钻孔,压缩空气经钻杆送入冲击器冲击钻头,孔底岩粉由压气排出孔外。
图21-4 KQ-200型潜孔钻机
3.牙轮钻机
它是一种回转钻机。
工作时借助推压提升机构向钻头施加高钻压和扭矩,将煤者在静压、少量冲击和剪切作用下破碎,岩渣通过压缩空气吹出孔外。
图21-5 KY-310钻机示意图
爆破工作是将煤岩从整体中分离下来,并按一定块度和工程要求堆积成一定的几何
爆破用炸药主要应用以硝酸铵为主加适量可燃剂组成的干爆炸剂和以硝酸铵水溶液为主加敏化剂等组成的含水炸药。
如铵梯炸药、铵油炸药和铵沥蜡炸药。
(二) 前装机
该机将采装、短距离运输、排弃和辅助作业集于一个设备。
它灵活机动,运行速度高,爬坡作业性能好,维护费用低。
前装机多是轮胎式的,运输距离一般不超过
国产的前装机斗容为5m3,国外有斗容达22m3的前装机。
图21-13 开段沟位置
2、工作帮构成
工作帮形态决定于组成工作帮的各台阶之间的相互位置,通常可用工作帮坡角大小
图21-15 工作帮推进图
(a)——一个工作帮;(b)——一个剥离工作帮,一个采矿工作帮
图21-16 工作帮扇形推进
——剥离台阶;2——采矿台阶;3——内部排土场
图21-21 露天矿横断面开采示意固
图
21-22 平均剥采比计算示意图图21-23。
采煤概论课件第十八章矿井运输和提升 33页PPT文档
![采煤概论课件第十八章矿井运输和提升 33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a5f0d044b73f242336c5f4b.png)
08.09.2019
4
第二节 输送机运输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主要出机头部、机尾部、过渡糟、 中部槽、刮板链以及辅助部件组成。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08.09.2019
5
第二节 输送机运输
二、胶带输送机
(一)胶带输送机的类型
– 1、刚性机架胶带输送机
– 2、挂式胶带输送机
– 3、可伸缩式胶带输送机
08.09.2019
图18-9 有极绳运输
a—单绳运输;b—双绳运 输 1—绞车;2—钢丝 绳;3—矿车
图18-10 无极绳运输
1—主动轮;2—尾 轮;3—钢丝绳;4—矿车
14
第三节 轨道运输
四、电机车运输
电机车运输在煤矿中应用很广。矿井地面、平硐 和井下主要平巷多数采用电机车运输。在一些矿 井的采区巷道,条件合适时也可采用小型电机车 运输。
可伸缩式胶带输送机的特点是机身可以很方便的伸 缩,比普通胶带输送机多一个储带装置,可以随输 送机缩短而储存50~100m一卷的胶带。当胶带储 满时,利用收发胶带装置将胶带成卷取出。它是目 前综合机械化采区的顺槽配套设备。
08.09.2019
6
第二节 输送机运输
可伸缩式胶带输送机
图18-2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1—驱动装置;2—机头;3—贮带装置;4—游动小车;5—张紧绞车; 6—机身;7—移机尾装置;8—机尾
矿井运输与提升是煤炭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 节。煤炭从回采工作面采出之后,就开始了它的运输过程。 通过各种相互衔接的运输方式将煤炭从工作面运至井底车 场.再经提升设备或其它运输设备提升或运至地面。另外, 人员和设备等也需要运送。
运输和提升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煤层的埋藏特征、
采煤概论教学设计
![采煤概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a3c4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1.png)
采煤概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采煤工作原理。
2.掌握采煤的基本工艺和采煤方法。
3.熟悉采煤现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4.能够分析采煤现场的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采煤概述通过介绍采煤的概念、历史、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采煤的热情。
2. 采煤工艺讲解采煤的基本工艺,包括进壁爆破、采煤割床、支护、空载等工艺,让学生了解采煤工艺的流程和原理。
3. 采煤方法介绍传统采煤方法和现代采煤方法,包括普通切顶采煤法、综放采煤法、液压支架等采煤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采煤方法的适用范围。
4. 采煤现场设备介绍采煤现场常用设备,包括转载机、装载机、推顶机等,让学生了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5. 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通过了解采煤现场安全隐患的类型和原因,让学生掌握分析和预防采煤现场事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采煤的基本概念、工艺、方法和设备等。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煤现场的工作流程及设备使用,加深对采煤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问题解决式教学法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深化对采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采用典型的采煤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采煤现场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通过学生的参与感和观察,以及实践操作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定期组织小测验、课堂讨论和实验报告等,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资源1. 教学工具课件、投影仪、白板、矿用模型等教学工具。
2. 教学环境校内采煤实验室、教室、采煤现场等教学环境。
六、教学进度共计60学时,按照以下进度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学时采煤概述8采煤工艺18采煤方法20采煤现场设备8安全隐患分析与预防 6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落实,学生能够根据采煤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煤工艺和方法,并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阶的位置往往用它的下盘标高来表示,如+100m水平,+115水平。
图21-1 台阶要素图
2.露天矿场要素
(1)露天开采境界
露天开采终了时的空间状态。
它包括开采终了时的地面境界AB、边帮AC、BD 和底部境界线CD (图21—2)。
图21-2 露天采场构成要素
(2)边帮
由采场四周坡面及平台组合成的表面总体。
其中包括:
2.潜孔钻机
它是一种风动冲击式钻机。
工作时将冲击器和钻头一起潜入钻孔,压缩空气经钻杆送入冲击器冲击钻头,孔底岩粉由压气排出孔外。
图21-4 KQ-200型潜孔钻机
3.牙轮钻机
它是一种回转钻机。
工作时借助推压提升机构向钻头施加高钻压和扭矩,将煤者在静压、少量冲击和剪切作用下破碎,岩渣通过压缩空气吹出孔外。
图21-5 KY-310钻机示意图
(二)爆破
爆破工作是将煤岩从整体中分离下来,并按一定块度和工程要求堆积成一定的几何形体。
爆破用炸药主要应用以硝酸铵为主加适量可燃剂组成的干爆炸剂和以硝酸铵水溶液为主加敏化剂等组成的含水炸药。
如铵梯炸药、铵油炸药和铵沥蜡炸药。
起爆方法可分为电起爆和非电起爆两类。
电起爆有电雷管和起爆器两种,非电起爆有火力起爆和导爆索起爆。
二、采装工作
采装工作就是将软岩或预先松碎了的煤岩,通过机械设备采挖并装入运输设备中,或倒卸在指定地点。
广泛得到应用的间断式采装设备有:单斗挖掘机、前装机和铲运机等几种形式。
(一)单斗挖掘机
单斗挖掘机按其工作装置可分如下几种:正铲、反铲、刨土铲、拉铲和抓斗铲。
(图21-7)
(二) 前装机
该机将采装、短距离运输、排弃和辅助作业集于一个设备。
它灵活机动,运行速度高,爬坡作业性能好,维护费用低。
前装机多是轮胎式的,运输距离一般不超过150 m。
国产的前装机斗容为5m3,国外有斗容达22m3的前装机。
图21-9 前装机
三、运输
煤岩从工作面经采装设备挖掘装入运输设备后,煤被运往卸煤站或选煤厂,岩被运往排土场,生产上所需材料等被运往指定地点。
运输工作是采装和排卸的连接环节,起着“纽带”的作用。
也决定着整个生产任务完成的好坏。
常用的运输方式有:准规和窄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箕斗运输和联合运输。
1.铁路运输
(二)工作帮及其推进
1、开段沟初始位置确定
第一个台阶的开段沟位置一般选在剥离量少的煤层露头处,可设在煤层底板,也可设在煤层顶板,沟道可以平行煤层走向,也可以平行煤层倾向,如图23-13中的(a)、(b)。
沟道亦可以成圈形布置,如图21-13中的(c)、(d)。
图21-13 开段沟位置
2、工作帮构成
工作帮形态决定于组成工作帮的各台阶之间的相互位置,通常可用工作帮坡角大小来表示。
如图21-14所示。
图21-14 工作帮坡角
3、工作帮推进
工作帮推进方向与矿山工程开段沟初始位置有关。
图21—15(a)是煤层底板拉沟,向
顶帮推进,即一个工作帮。
图21—15 (b)是从煤层顶板拉沟,工作帮向顶、底帮两个方向推进,形成一个剥离工作帮,一个采煤工作帮。
这两种台阶工作帮的推进方式均为平行推进。
有的可以扇形方式推进(图21—16)。
图21-15 工作帮推进图
(a)——一个工作帮;(b)——一个剥离工作帮,一个采矿工作帮
图21-16 工作帮扇形推进
1——剥离台阶;2——采矿台阶;3——内部排土场
二、矿床开拓
矿床开拓指开掘矿山坑道(或修筑通路)以开辟从地表至矿床或自矿床的某一开采部分至另一部分的运输通路,并为开掘开段沟和开掘矿山坑道(沟道或井巷)的工作创造条件。
矿床开拓包括确定矿体开采顺序、开拓方法、台阶高度及坑线布置等项内容。
第四节露天矿生产能力
露天矿的生产能力,不仅指年产煤量,还有年剥离土岩量。
一、露天开采境界
露天开采境界系指露天矿场开采终了时形成的空间轮廓。
它由矿场的地表境界、底部境界和四周帮坡组成。
1、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的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煤层埋藏条件,如:赋存状态、厚度、倾角、煤质、围岩岩性、地形地貌、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等。
(2)技术组织因素包括开采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地面主要建筑物、城市、厂房等。
(3)经济因素包括基建投资、基建期和达产时间、煤炭的开采成本及销售价格中煤炭的贫化损失、设备供应情况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
2、合理开采深度的确定原则
当一个煤田或煤田的—部分被确定用露天法开采时,首先必须确定以什么原则圈定其合理的开采范围。
现以图21-21所示倾斜煤层为例加以说明。
图21-21 露天矿横断面开采示意固
设煤层厚度为m,顶帮边帮角为β,台阶高度为h,露头上部岩土量为V0。
每向下延深一个高度h采出煤量为P,为此所需剥离岩土量为V。
则h1时采出煤量为P1、剥离岩土量为V1;h2时采出煤量为P2、剥离岩土量为V2···;直至h i时为P i和V i。
从中可以看出,在m、h不变时,各水平采煤量P值变化不大,而V值随着深度的加大和β的减小而增加。
由此可见,露天开采的范围(深度)必然有一限度,即
C L P i≥aP i+bV i (21-1)
图
2
1-2
2 平均剥采比计算示意图 图21-23
境界剥采比计算示意图
(21-3)
式中 n p ——平均剥采比;
V ——开采境界内全部岩土量,m 3或t ;
η——采出系数;
P ——开采境界内全部工业储备量,m 3或t 。
2、境界剥采比n k
当露天开采境界做少量变化(扩大或减少∆h )所引起的岩土量与煤量变化之比值,如图21-23所示。
(21-4)
式中 n k ——境界剥采比;
∆V k ——境界少量变化扩大的岩土量,m 3或t ;
∆P k ——境界扩大后增加的煤量,m 3或t 。
由图21-23和公式(21-4)可知,境界剥采比实
为边界岩煤增量之比。
在露天矿圈定境界时,多采用
境界剥采比作为公式(21-2)中左边计算内容。
p V
n P η=k k V n P η∆=∆s
s s
V n P 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