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为政以德教学设计2篇
为政以德教案(用)
为政以德教案(用)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为政以德”的理念,并运用这一理念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哲学家对“德”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为政以德”。
1.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为政以德”的含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感提高学生运用道德理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章:孔子的“德治”思想2.1 教学内容孔子关于“德”的内涵及其在政治治理中的作用“德治”与“法治”的比较2.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内涵讨论法:比较“德治”与“法治”的优缺点2.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分组讨论,分析“德治”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第三章:现代社会的“为政以德”3.1 教学内容现代社会中“为政以德”的具体表现国家领导人如何践行“为政以德”3.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社会中“为政以德”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领导人的“为政以德”实践3.3 教学活动收集国家领导人的公开讲话和报道,分析其“为政以德”的表现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为政以德”第四章:道德修养与政治治理4.1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在政治治理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4.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修养在政治治理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4.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道德修养的意义开展小组活动,分享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教学内容分析典型案例,了解“为政以德”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学生自主实践,践行“为政以德”的理念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为政以德”5.3 教学活动收集典型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活动,将“为政以德”的理念付诸实践第六章:道德与法律的关系6.1 教学内容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法治社会中,道德的作用和意义6.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小组讨论法:探讨道德在法治社会中的作用6.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组讨论,分析道德在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性第七章:道德教育与社会和谐7.1 教学内容道德教育对社会和谐的影响个人道德修养对社会和谐的作用7.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教育对社会和谐的意义小组讨论法:探讨个人道德修养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收集相关资料,了解道德教育对社会和谐的作用分组讨论,分享个人道德修养的经验和方法第八章:道德领导与团队管理8.1 教学内容道德领导的表现和作用道德领导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8.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领导的特点和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道德领导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8.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道德领导的表现分组讨论,分析道德领导在团队管理中的重要性第九章:道德风险与道德治理9.1 教学内容道德风险的概念和特点道德治理的方法和策略9.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道德风险的定义和特点小组讨论法:探讨道德治理的方法和策略9.3 教学活动收集相关资料,了解道德风险的表现分组讨论,分享道德治理的经验和策略10.1 教学内容如何将“为政以德”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10.2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反思如何应用“为政以德”的理念10.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的重点环节包括:1. 第一章:引言理解“为政以德”的理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024版《为政以德》经典教案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 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释
孔子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 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 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8
关键概念阐释
为政以德
这是孔子提出的治国理念,强调 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通过领导者 的德行影响民众,实现社会的和
谐与稳定。
2024/1/28
北辰
指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天空 的中心,众星围绕它旋转,象征着 德治天下的理想状态。
《为政以德》经典教案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孔子政治伦理观探讨 • 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展望未来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1/28
3
《为政以德》概述
《为政以德》是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一篇,主要阐述了孔子关于政治 和伦理道德的观点。
2024/1/28
该篇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认为政治领袖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道德 修养来影响和教化民众。
文章中提出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观点,即 政治领袖应以德治国,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居于中心,而百姓则像其他 星星一样围绕着他。
4
儒家思想与政治伦理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谐以及社会秩 序。
18
05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案 例分析
2024/1/28
19
分组讨论会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与儒家思想相关的问题或话题进行讨论,如“儒家
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儒家道德观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等。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教案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为政以德》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分析孔子在文章中提出的为政以德的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为政以德》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课文分析:孔子为政以德的观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为政以德》的心得体会。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观点。
2. 课文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孔子在文章中提出的为政以德的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3. 案例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为政以德的具体表现和实践。
4.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观点。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3. 案例分析法:提供现实生活中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2 教学反馈1. 课后作业批改: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2. 课堂讨论总结: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讨论中的问题和困惑,给予解答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为政以德》的原文和译文。
2. 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等教学材料。
4.2 教学材料1. 学生教材:《高中语文》相关单元。
2. 参考资料:相关的书籍、文章和网络资源。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1. 第一节课:课文朗读与理解,分析孔子为政以德的观点。
2. 第二节课:案例讨论,分享现实生活中为政以德的具体表现和实践。
3. 第三节课:课堂总结,学生写一篇关于《为政以德》的心得体会。
苏教版选修《为政以德》教学设计2篇
第一课为政以德【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3.背诵重点语段。
【学习要求】基本要求1.背诵2.1 、2.3 、13.6 章和1.6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
2.重点掌握“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共道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4.结合课文,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发展要求5.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6.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贫富”的含义。
说明【教学建议】词语理解的主要目是理解课文意思,除参阅课文注解外,教师对于未加注而学生不能解释的词语要稍加疏通。
有些固定短语成为汉语成语或者熟语的,要古今参照,明白其意义,熟悉其用法。
《季氏篇》可以涉及孔子与学生对话辩论的章法艺术。
为政者的基本素质可以结合“为政以德”的内涵进行阐发,如:德行、教化、诚信、平和、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
学习要求里“发展要求”的内容,可以分条学习掌握,也可以把各段串联起来达成。
建议教师能够触类旁通,连类而及,把各段内容统一在“为政以德”这个主题下。
本章节中孔子讲为政,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理。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
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小人必然会被感化。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
”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
2024版最新《为政以德》教学设计(大全)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与“为政以德”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如公务员职业道德、领导干部道德修 养等。
分享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意见,促进全班同学的交流和互动。
2024/1/27
20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2024/1/27
21
设计有效的评价策略
根据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分析 本次教学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
2024/1/27
总结经验教训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 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不断改进提高
将总结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措施应用 于后续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 量和效果。
24
05
教学资源与开发
2024/1/27
25
精选优质教学资源推荐
德育教育的需求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政以德》所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有 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024/1/27
学科融合的趋势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科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政以德》作为一门跨学科课 程,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回顾本次教学过程,总结优缺点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低的参 与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激励。
VS
时间安排略显紧凑
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时间安排略显紧凑, 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充分消化和吸收所学知 识。
2024/1/27
32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加强学生参与度
强化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展示机会等方式, 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为政以德”的理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政治智慧,使学生认识到为政以德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领导能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为政以德”的含义及其在古代圣贤思想中的地位。
理解道德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政治智慧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为政以德”的理念。
第二章:孔子的为政以德2.1 课程内容介绍孔子的政治思想,重点讲解“为政以德”的理念。
分析孔子关于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的观点。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2.2 教学目标掌握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内涵。
了解道德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第三章:孟子的为政以德3.1 课程内容介绍孟子的政治思想,重点讲解“为政以德”的理念。
分析孟子关于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的观点。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3.2 教学目标掌握孟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内涵。
了解道德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第四章:荀子的为政以德4.1 课程内容介绍荀子的政治思想,重点讲解“为政以德”的理念。
分析荀子关于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的观点。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荀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4.2 教学目标掌握荀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内涵。
了解道德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荀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课程内容总结孔、孟、荀三位思想家的“为政以德”思想,分析它们的异同。
探讨“为政以德”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为政以德”的理念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教案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为政以德》。
(2)理解《为政以德》的文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3)分析《为政以德》中的比喻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为政以德》。
(2)理解《为政以德》的文意和论证方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2)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为政以德》。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写作练习法:布置相关的写作题目,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论语》和《为政以德》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为政以德》,理解文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讲解分析: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结构,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写作练习:布置相关的写作题目,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为政以德》。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完整性、结构清晰性和语言表达准确性。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教案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为政以德》。
(2)理解《为政以德》的文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了解孔子为政的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讨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为政以德》。
(2)理解《为政以德》的文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了解孔子为政的思想。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关键字词和句式的理解。
(2)对孔子为政思想的深度解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关键字词和句式。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孔子为政思想的理解。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论语》及《为政以德》的地位和意义。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析关键字词和句式。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孔子为政思想,分享心得。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用于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分组讨论,第2课时用于布置和讲解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背诵评价:检查学生对《为政以德》的背诵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科书。
2. 参考书目:相关研究孔子思想的书籍和论文。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孔子为政思想的理解。
2024版《为政以德》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2024/1/30
21
个人成长档案袋建设方案
2024/1/30
档案袋内容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计划、课堂表现记录、作业成绩、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 部分。
建设方案
学生可自行设计档案袋封面和内容布局,定期整理并更新档案袋内容,以此记录个 人成长历程。同时,教师可定期查阅学生档案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步, 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2024/1/30
9
思想内涵与价值取向
思想内涵
本文阐述了德治的重要性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对比 法治和德治的不同效果,强调了德治在维护社会稳定、促 进国家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实施德 治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如加强教育、提高民众道德水平、 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等。
价值取向
本文所倡导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礼义廉耻”等 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尊 重长辈和权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等。这些价值取向对于 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文章也体现了对于统治者品德的高标准要求和对民 众利益的深切关注,体现了儒家思想中“民本”的思想。
25
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设定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教育改革趋势,持续更新教学理念 和方法。
拓展教学领域和课程范围,尝试跨学科教学和综合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创新能力。
加强与同行、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22
06
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方向
2024/1/30
23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教案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为政以德》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通过课堂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为政以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为政以德》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为政以德”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如何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和寓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前置课程,回顾已学的关于“德”的相关知识。
(2)提问:“德”在现实生活中有何重要性?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要求学生标注出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解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分析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阐述自己对“为政以德”的理解。
2. 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和寓言,解释其寓意。
五、课后反思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对于“为政以德”的理解和应用。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可相互评价,了解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为政以德》教学设计
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公民参与,提倡以公共利益为 导向的治理模式,与“为政以德”中关注民生和倡导德治 的理念相呼应。
当代社会治理案例分析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政府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社会治 理手段,实现了较高的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
日本社区治理
日本在社区治理方面注重发挥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组织的作用,通过广泛的居民参与和合 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
中国德治与法治结合实践
中国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既重视法治建设,也注重发挥德治的作用。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培 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措施,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
06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制定
平时成绩评定方式说明
课堂表现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发言,提出有见地的问 题和观点。
小组作业
按时完成小组作业,体现团队合作精神,贡献自 己的力量。
社会治理创新
借鉴德治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方 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和水平。
和谐社会构建
通过德治理念的应用,促进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和
谐发展。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传统讲授法优缺点分析
优点
01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掌控 课堂节奏。
02
系统性强,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 体系。
03
06
《孟子》
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的观念,认为统治者应该 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
现代政治哲学理论链接
社群主义
强调社区、家庭和国家的价值,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 义务,与“为政以德”中重视道德和社会和谐的思想相契 合。
协商民主理论
主张通过公民之间的平等、自由和理性的协商来达成政治 决策,体现了“为政以德”中尊重民意和重视公正的精神 。
《为政以德》教案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 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为政以德》的核心思想和主要 内容,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 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 握《为政以德》的基本概念和理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作业布置
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思考题或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 道德问题。
04
知识点梳理与解析
《为政以德》篇章结构
引言
阐述“为政以德”的重要 性,提出“德治”与“法 治”相结合的观点。
正文
通过举例、论证等方式, 详细阐述“为政以德”的 内涵、特点、实施方式等 。
部分学生反映“为政以德”理念深奥,难以理解。这可能 是因为教学内容的难度过高,或者教学方法不够生动有效 。
学生参与度不足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程 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没有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单一
本次课程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 课程内容。
《为政以德》教案
目录
• 教学内容与目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与步骤 • 知识点梳理与解析 • 学生活动设计与组织 •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 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01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概述
《为政以德》的背景与意义
01
阐述该思想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和
选修语文《为政以德》教案
选修语文《为政以德》教案选修语文《为政以德》教案充分预习自读三遍。
集体朗读,正音正字。
告知本课重点字词、句式,让学生自己琢磨。
参照注释和译文翻译各章,找出翻译不顺或你认为有误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论语选读》1-4课是政治专题,本课中心论题为“为政以德”(板书)。
是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做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德为政”。
请同学指出本句翻译错误处。
生:“以”翻译成“运用”不正确,词性不对。
“运用”是动词,“以”应翻译为介词性的“用”或“凭”。
本课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主旨及意义的是哪些章节?“为政以德”的意义是什么?生:一、二章统领全文,鲜明提出本课的中心主旨“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揭示了意义: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首章用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用当代政治术语来说,就是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示例: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
’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
(《孟子·离娄上》)2.有耻且格。
(翻译此章)二章用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
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号召全社会人民要有羞耻心。
但夫子说“为政以德”,百姓自有羞耻心了,世道人心、社会风气自正。
(驳:一些教案把“为政以德”的意义归结为“无为而治”。
窃以为欠妥。
单言“无为而治”,在当代人眼中,恐怕都以为是老子虚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吧。
儒讲无为而治与此有别。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15.5)李泽厚辨之甚明。
《集释》: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
《新序·杂事三》云: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为政以德》这篇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政治道德的思考和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为政以德》是《论语》中的一篇重要文章,是孔子关于政治道德的重要论述。
2. 强调政治道德在古代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为政以德》这篇文章。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政治道德的意义和作用。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政治道德的理解和看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和学生的个人分享。
第二章:孔子的政治道德观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孔子关于政治道德的核心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分析《为政以德》中孔子关于政治道德的主要观点。
2. 探讨孔子提出的“仁爱”、“忠诚”、“诚信”等道德原则。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为政以德》中的相关段落。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孔子的政治道德观念。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孔子道德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和学生的个人分享。
第三章:政治道德在古代社会的应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中政治道德的应用和实践。
2. 培养学生对古代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分析《为政以德》中关于古代政治道德的应用和实践。
2. 探讨古代政治家如何运用道德原则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为政以德》中的相关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代社会中政治道德的应用。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古代社会和政治道德的理解和看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和学生的个人分享。
第四章:政治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政治道德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析政治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实践。
为政以德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03
为政以德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为政以德理念概述
为政以德的核心思想
为政以德的历史渊源
强调领导者应以德行为先,通过自身 的道德修养和榜样作用来影响和治理 民众。
回顾中国古代历史,分析为政以德理 念的形成与发展,如周公制礼作乐、 孔子提出仁政等。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树立正 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 思考和积极参与。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视频播放、案例分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效果。同时,还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以加深对“为政以德”思想 的理解和掌握。
盾和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推动可持续发展
03
为政以德强调领导者对民众的责任和关怀,关注民生福祉和环
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成功领导者如何践行为政以德理念
案例一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道德领导力。分析李光耀如何以身 作则,倡导廉洁政治,推动新加坡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
接受监督与反馈
自觉接受组织和社会监督 ,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 良行为。
案例分析:优秀企业家如何展现道德领导力
01 02
案例一
马云与阿里巴巴。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始终坚守“客户第一、 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原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了极高的道德 领导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为政以德【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3.背诵重点语段。
【学习要求】基本要求1.背诵2.1 、2.3 、13.6 章和1.6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
2.重点掌握“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共道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4.结合课文,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发展要求5.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6.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贫富”的含义。
说明【教学建议】词语理解的主要目是理解课文意思,除参阅课文注解外,教师对于未加注而学生不能解释的词语要稍加疏通。
有些固定短语成为汉语成语或者熟语的,要古今参照,明白其意义,熟悉其用法。
《季氏篇》可以涉及孔子与学生对话辩论的章法艺术。
为政者的基本素质可以结合“为政以德”的内涵进行阐发,如:德行、教化、诚信、平和、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
学习要求里“发展要求”的内容,可以分条学习掌握,也可以把各段串联起来达成。
建议教师能够触类旁通,连类而及,把各段内容统一在“为政以德”这个主题下。
本章节中孔子讲为政,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理。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
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小人必然会被感化。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
”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都不能,则劝。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
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
”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
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对于课文后面的解读题目,可以作为师生讨论的话题,讨论思路可以参阅教师用书。
【写作实践】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以法治国。
治国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课时安排】 3教时。
四、以第一课《为政以德》来说明:1、怎样处理好字、词、句2、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探究评析,传承文化传统弄清每一专题,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目标:一、通过分析重点句和完成相关练习落实文言词句;二、通过根据每章内容,对各章节进行归类,及讨论练习来了解孔子的德政思想;三、联系现实,通过“以孔子的德政思想看待现实”“从现实来看孔子的德政思想”这样的话题,来探讨孔子德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不足。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的德政思想教学难点:如何在翻译、注解的情况下落实文言词句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
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
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
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
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
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
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
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
孔子,名丘,字仲尼。
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为政以德》二、初读各章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第一章:譬如共之第二章:道之以政第三章:冉有既庶第五章;道千乘之国第六章:颛臾社稷何以伐为虎兕柙椟近于费第八章:盍彻乎第十章:偃第十二章:南宫适羿善射奡荡舟躬稼借对以上各字读音的了解,初步熟悉课文三、熟悉课文,概括每章内容孔子是政治家,似乎总是一副教训人的脸孔,让人觉得读《論語》不如读《庄子》来得有意思。
其实,如果把孔子还原成一个普通的人,当成和我们类似的政治爱好者,我们就会发现他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个很有趣的人。
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投影图片及图片背景,问: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为什么这么看?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你看我们对政治也都有看法,而且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这标准说不定还深受孔子的影响呢。
孔子对政治也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从课文看,这标准是什么?为政以德为字怎么解释?为什么这么解释?这个句子怎么理解?句式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孔子主张要以德为政呢?学生从课文找出相关句子,了解在孔子眼里,以德为政的好处:可以无为而治,(这一点可以参看《教参》中孔子对舜为政的看法一章)可以使民有耻且格。
然后对重点词语道、齐、无耻、格及句式特点、写作方法作一分析再概括第一、二章的内容投影关键词,学生背诵这两章但我们刚才读课文时可能已发现,孔子不是一个普通的政治爱好者,他的身份似乎有些特殊。
在所选的章节里,他的角色至少有两个,能看出是哪两个吗?政治老师、政治顾问学生如果回答不出,也可让学生把后面章节归下类,归类的标准是孔子谈话的情景,一般可分成三种:一是孔子对学生指导和批评的,一是回答在位者的,还有是没任何情景的(如第五、九章)以前我看过一则报道,说北京某校的一位数学老师,教学很出色,他培养学生的目标是考清华北大,所以对学生要求很严格。
孔子培养学生也有个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政府官员。
我们先来看看孔子指导学生和批评学生的章节,看看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从政的。
分析和上面的大同小异,分析过程中穿插孔门弟子的事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作业:1、背诵相关章节2、完成知识积累卡第二课时一、检查下背诵二、熟悉课文,概括其余章节昨天我们提到孔子身份的事,认为孔子既是个政治老师,又是个政治顾问。
我们已把这位政治老师的有关章节分析完毕,现在我们再一起来分析这位政治顾问的有关章节分析方法和上面的大同小异,分析过程中穿插有关季氏的史实,以激发学生兴趣三、概括孔子德政思想从上面各章可以看出,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回答季氏的问题,孔子都是主张要以德的。
那么他的德政到底指什么?大家看看,能不能再把这些章节归一下类,把孔子“德政”具体手段概括出来?孔子心中的“德政”的手段包括富民、教民、举善、正身等,具体说来,“富民”(第三、四、八章)、“教民”(第二、三、十、十一章)、“举贤”(第十一章)、“正己”(第四、五、六、八、九、十一、十二)等。
孔子认为,通过这些手段,就可实现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在孔子看来,统治得成功的标志是:百姓信任、众望所归、百姓规范且有羞耻心、百姓富足,远人来服。
四、讲评积累卡五、作业:1、背诵相关章节2、课外找相关材料,围绕以下两个话题A、以孔子的德政思想看我们的现实B、以我们的现实看孔子的德政思想第三课时前两节课,我们对孔子的德政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
我们今天学习《论语》,不能仅停留在对它思想的简单了解上,必须结合现实,加深对它的理解。
为此,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两个话题:以孔子的德政思想为标准来看待我们这个现实,你觉得我们这个现实如何?(要抓住孔子德政思想的四方面的内容)以我们的现实看孔子的德政思想,你觉得孔子的德政思想有什么价值或不足?教学目标:一、通过分析重点句和完成相关练习落实文言词句;二、通过根据每章内容,对各章节进行归类,及讨论练习来了解孔子的德政思想;三、联系现实,通过“以孔子的德政思想看待现实”“从现实来看孔子的德政思想”这样的话题,来探讨孔子德政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不足。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的德政思想教学难点:如何在翻译、注解的情况下落实文言词句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
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
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
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
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
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
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
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
孔子,名丘,字仲尼。
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为政以德》二、初读各章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第一章:譬如共之第二章:道之以政第三章:冉有既庶第五章;道千乘之国第六章:颛臾社稷何以伐为虎兕柙椟近于费第八章:盍彻乎第十章:偃第十二章:南宫适羿善射奡荡舟躬稼借对以上各字读音的了解,初步熟悉课文三、熟悉课文,概括每章内容孔子是政治家,似乎总是一副教训人的脸孔,让人觉得读《論語》不如读《庄子》来得有意思。
其实,如果把孔子还原成一个普通的人,当成和我们类似的政治爱好者,我们就会发现他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个很有趣的人。
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投影图片及图片背景,问: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为什么这么看?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你看我们对政治也都有看法,而且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这标准说不定还深受孔子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