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测速解决方案
区间测速实施方案

区间测速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超速驾驶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严重隐患。
为了有效监控和管理道路交通中的超速行为,区间测速技术应运而生。
区间测速是指在道路上设置两个或多个测速点,通过计算车辆在这些测速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是否存在超速行为。
本文将介绍区间测速实施方案,旨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二、区间测速原理区间测速是基于车辆在一定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来判断是否存在超速行为的监控手段。
首先,测速点之间的距离需要经过科学测算和设置,以确保测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通过在测速点处安装高精度的测速设备,如雷达测速仪或激光测速仪,来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
最后,通过计算车辆在两个测速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是否存在超速行为。
区间测速原理简单明了,操作便捷高效。
三、区间测速实施方案1. 测速点设置在选择测速点时,需要考虑道路的交通流量、车速和事故易发区域等因素。
一般来说,测速点应设置在交通流量较大、车速较快、事故易发的路段,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区间测速的监控效果。
同时,测速点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要求。
2. 测速设备选择在实施区间测速时,需要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测速设备,以确保测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测速设备包括雷达测速仪、激光测速仪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配置。
3.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测速点设置和测速设备选择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通过对车辆在测速点之间的通过时间和速度进行记录和计算,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
同时,对测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超速行为。
4. 预警与处罚当监测到存在超速行为时,应及时通过预警设备向驾驶员发出警示信号,提醒其减速慢行。
对于严重超速行为,可以通过自动拍照或实时监控的方式进行处罚,以起到警示和惩戒作用。
四、区间测速的优势区间测速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监控手段,具有以下优势:1. 监控范围广:通过设置多个测速点,可以实现对道路交通的全程监控,提高监控效果。
区间测速技术方案

一体机区间测速技术方案✓纯视频检测机动车✓自动号牌识别✓高清卡口功能,支持高清视频录像✓车辆测速及违章自动上传✓支持3G等无线方式工作目录一、系统概述 (4)二、方案叙述 (4)2。
1、设计目标 (4)2.2、设计原则 (5)三、方案设计 (6)四.主要功能模块 (8)4.1 车辆捕获 (8)4。
2通行速度测算 (8)4。
3 车牌识别 (9)4.4高清录像 (9)4.5 自动截取车牌 (10)4.6黑名单自动比对报警 (10)4。
7智能补光 (10)4.8前端卡点存储 (10)4.9自动校时 (10)4.10数据自动上传 (10)4。
11数据检索、流量统计 (10)4。
12本地存储,循环覆盖 (11)4。
13设施安全保障 (11)4.14 开放的系统集成接口 (11)五、系统特点 (11)5。
1、系统特点 (11)六、环境指标 (12)七、技术指标: (12)八、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13)一、系统概述随着我国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和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随之而来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畅通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超速行驶、违章变更车道所引发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七成左右。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
但在高速公路上,不少汽车的速度远高于最高限速。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增强司机的安全行车意识;另一方面技术监管和处罚威慑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如何准确、可靠的获取高速公路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区间测速系统是基于先进的纯视频车辆检测技术、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超速违法取证系统。
区间测速系统通过记录车辆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车牌、时间等),并把该车辆在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和设定的限速值作比较,判定该车是否超速,区间车速=区间距离÷行驶时间。
车辆限速系统解决方案

车辆限速系统解决方案概述车辆限速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管理上,它可以保障行车安全,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车辆限速系统的核心是限速装置,通过安装限速装置对车速进行限制,并将车速信息传输给后台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车辆限速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一:GPS定位限速系统GPS定位限速系统是一种基于GPS技术的车辆限速系统,利用卫星定位技术获取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信息,通过与地图底图比对,判断车辆当前行驶路段的限速规定,若车辆超速行驶,则限速装置会将车速控制在规定限速范围内。
GPS定位限速系统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可以覆盖大部分道路,精度较高,且无需进行线路改造,更适合大规模推广。
方案二:激光雷达限速系统激光雷达限速系统是一种使用激光传感器监测车辆速度的车辆限速系统,包括一个激光传感器和一个计算机,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传感器测量车辆的速度,将速度信息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对速度进行控制。
激光雷达限速系统精度高,可以达到0.1km/h,反应速度快,可以实现毫秒级延迟,但是需要进行线路改造,成本较高。
方案三:机械限速系统机械限速系统是一种通过机械结构对车速进行限制的车辆限速系统,包括一个限速盒和传动装置。
当车辆超速行驶时,限速盒会自动打开,传动装置会从发动机输出轴上抬起一块离合器,使车辆的速度得到控制。
机械限速系统操作简单,无需进行线路改造,但是精度较低,安全性能较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限速盒的损坏率较高,需要经常维护。
综合比较综合以上三种方案,GPS定位限速系统精度高,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更适合各类车辆的限速控制和大规模推广。
而激光雷达限速系统精度更高,但成本较高,适用范围较窄,更适合安装在高速公路等特定路段。
机械限速系统虽然成本低,但是限速控制精度低,安全性能差,更适合低速车辆使用。
总体来说,选择车辆限速系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选择合适的方案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和道路交通的顺畅。
区间测速标准方案

应用效果: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城市道路
应用场景:城市道路、高速公 路、国道、省道等
功能:实时监测车速、超速报 警、抓拍违章车辆等
特点: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 高、实时性强
优势:提高道路安全、减少交 通事故、优化交通管理
功能介绍
1.
区间测速:测量车辆在特定区间内的行
驶速度
2.
实时监控:监控车辆行驶状态,包括速
行效率
3
铁路区间测速系 统:保障列车运 行安全,提高运
输效率
4
航空区间测速系 统:确保飞行安 全,提高飞行效
率
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区间测速技术将更加 精确、高效
法规完善: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区间测速将更加 规范、合理
应用拓展:区间测速技术将应用于更多领域,如交 通管理、物流运输等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区间测速系统 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报警等功能
03
供电系统:确 保设备正常工 作
05
02
通信网络:光 纤、无线网络 等
04
06
显示设备:显示 屏、LED屏等, 用于显示测速结 果和提示信息
安全防护:防 雷、防火、防 盗等措施,确 保设备安全
软件部署
1
软件安装:安装区间测速系统软件,包括服务器、客户端等
2
数据库配置:配置数据库,用于存储测速数据
03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
度计算、距离计算等
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便后续
分析和查询
04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技
05
数据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
表、文字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区间测速结果
高规避区间测速被拍处罚技巧,这些高速公路限速规则,新手需要知道

高规避区间测速被拍处罚技巧,这些高速公路限速规则,新手需要知道展开全文初上高速以后,当你看到第一块这样的导向标牌时要留意一下,这块牌子上注明了三个不同的地点,分别是曲堤8公里,G2高速36公里,济南48公里。
要根据自己所去往的目的地方向,在心里记住这个距离,大体可以计算出在正常情况下所需时间,以免错过到达目的地出口下高速的时机。
右侧路边一根线杆上安装了一套电子眼,线杆中间安装了两块太阳能发电面板,这个电子眼不是负责测速的,主要作用就是对辐射范围内违章车辆进行抓拍的。
它大概每隔500到700米设置一个,对违规停车和违规占用应急车道车辆抓拍效果最好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根据设计标准不同,主要分两个限速标准,一个是120公里限速,一个是100公里限速,特殊地形路段还会有短距离的更低限速标准,但不是主流限速标准。
100和120是最高限速,对于低速也有限制,无论100还是120公里限高速的标准,限低速标准都是60公里。
也就是说在高速公路正常路段行驶,车速高于120或者低于60公里都属于违规行为。
在一些车道较多的高速公路上,有的还会有分车道限速,后期我们还会讲到。
现在我们看到的右侧路边这个摄像机的标志,就是区间测速标志,在这个标志下面写着:前方区间测速长度16.2公里。
现在路边再次出现区间测速标志,下面一行字写的是:区间测速起点。
龙门架上方与车道所对应的是两个限速标牌,写的都是限速120公里,意思是两个车道区间限速都是120公里;右侧与应急车道所对应的是一个禁止驶入的禁令标牌,意思是应急车道禁止驶入。
除了这三块圆形警示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电子眼了,电子眼的设置也是对每条车道都能够单独抓拍,包括应急车道也单独设置了抓拍设备。
车辆无论从哪一条车道或者骑行在车道线上或者是在应急车道,无论什么车型,只要在这里通过都会拍照。
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即时上传至处理系统记录你的通过时间以及车型、外貌特征、车牌信息等等。
前方再次出现龙门架,右侧路边同样出现摄像机标志,下方字体写的是:区间测速终点,这意味着16.2公里已经走完,车辆在驶出这个龙门架时,会再次拍照留念。
区间测速方案

卡口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书技术股份二00九年五月1 区间测速系统1.1概述传统超速抓拍系统采用的是单点测速方式,测量的是车辆的瞬时速度,争议较大、容易躲避。
区间测速是在高速公路某一区间(一般为20公里左右)的两端安装自动抓拍系统,记录车辆通过两端的时间,利用“速度=距离/时间”公式,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的平均车速。
为达到满意的效果,抓拍系统应具有很高的车辆捕获率和识别正确率。
区间测速让驾驶员难以回避,做为处罚超速行为的法律依据将更有说服力。
区间测速与单点测速相比有如下优势:1.监控围大。
区间测速系统由于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围,控制了区间整体的行车速度。
2.测速精度高。
区间距离为两个监测断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测量标定,距离误差几乎为零;机动车行驶时间为经过两个监测断面的时间差,所有断面点设备时间同步,并采用GPS时钟校时,时间误差小。
3.“反监控”能力强、监控效果显著。
机动车驾驶员常利用电子狗等高科技设备提前发现电子警察并进行逃避;在单点测速或监控点周边地段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继续超速行驶;这类具有反监控能力的超速车,在区间测速系统监控下将无所遁形。
4.说服力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区间测速系统测速原理简单,精度高,监控围为全区间,控制区间的平均车速,更容易被驾驶人接受。
5.可拓展性更强。
根据应用的需要,区间测速系统可以扩展更多的应用功能,如:道路监控功能、治安(交通)卡口功能、交通流采集功能、非法占用路肩等取证功能(路肩加设备)、交通诱导功能(加诱导屏)等。
1.2 系统设计原则1.2.1标准化该系统严格按照公安部颁标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4)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在采用高清摄像技术方面又进行了功能和性能上的扩展。
1.2.2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由于用户以后的需求会不断发展,系统建设的数量将随之扩大,在设计上,即要在功能上推出新,又要兼容旧的系统,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数据传输均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任何一个模块的升级短期都不会影响到其它模块的正常应用。
(交通运输)智能交通高速卡口区间测速方案

(交通运输)智能交通高速卡口区间测速方案文件编号:(由系统方案对外发布时统一管理)区间测速卡口解决方案版本号:Ver1.0编写人:郑鹏编写时间:2013.6部门名:产品市场部-智能交通审核人:审核时间:·修订历史(Revisionhistory)编号,修订内容描述,修订日期,修订后版本号,修订人,批准人1,创建,2013.6,1.0,郑鹏,2,,,,,3,,,,,,,,,,目录目录11.概述71.1.系统概述71.2.设计原则81.3.设计依据102.需求分析122.1.行业现状122.1.1.存在漏洞,容易规避122.1.2.图片清晰度低122.1.3.应用技术水平低下122.1.4.系统功能扩展性差132.1.5.环境适应性差132.1.6.功能简单,缺乏深度应用13 2.2.发展趋势142.2.1.高清化142.2.2.集成化142.2.3.网络化142.2.4.智能化143.整体设计153.1.系统架构153.2.系统组成163.2.1.前端采集子系统163.2.2.网络传输子系统183.2.3.中心管理子系统184.详细设计204.1.系统原理204.1.1.区间测速原理204.1.2.线圈检测原理204.1.3.雷达检测原理224.1.4.视频检测原理234.2.系统功能244.2.1.系统技术指标244.2.2.系统功能254.2.3.前端系统功能详解274.2.3.1.车辆捕获功能274.2.3.2.高清图像记录功能274.2.3.3.速度测定功能284.2.3.4.压、骑线抓拍功能294.2.3.5.逆行抓拍功能294.2.3.6.全天候高清成像294.2.3.7.智能补光功能304.2.3.8.号牌自动识别功能304.2.3.9.车身颜色识别功能324.2.3.10.高清录像功能324.2.3.11.数据存储功能324.2.3.12.图片、视频防篡改功能334.2.3.13.数据传输与断点续传功能334.2.3.14.远程系统管理维护功能344.2.3.15.Web数据浏览功能344.3.平台软件系统设计354.3.1.系统设计思路354.3.2.系统设计亮点364.3.2.1.SOA为主体的架构设计364.3.2.2.业务集成的WebService框架374.3.2.3.高性能的外场设备接入服务设计384.3.2.4.结合Ajax和RIA技术的更好用户体验38 4.3.3.遵循的标准与接口394.3.4.系统总体框架404.3.4.1.系统总体架构404.3.4.2.系统网络架构414.3.5.系统平台组成424.3.5.1.中心管理服务(CMS)424.3.5.2.视频流媒体转发服务(MTS)434.3.5.3.视频流媒体存储服务(SS)444.3.5.4.设备管理服务(DMS)454.3.5.5.图片控制服务(PCS)464.3.5.6.图片转发服务(PTS)474.3.5.7.主动注册服务(ARS)484.3.5.8.WEB远程管理软件(WMS)484.3.5.9.GIS系统集成模块(GIS)494.3.5.10.网络数字矩阵软件(SNVD)504.3.5.11.市局级联网关服务模块50 4.3.6.系统功能514.3.6.1.视频监控功能514.3.6.2.录像回放功能514.3.6.3.图片监控功能514.3.6.4.区间测速功能524.3.6.5.车辆查询与追踪功能524.3.6.6.布控/撤控功能534.3.6.7.布撤防联动策略534.3.6.8.车辆报警联动功能534.3.6.9.流量统计功能544.3.6.10.车道占有率统计功能544.3.6.11.电子地图功能544.3.6.12.数据手动校准功能544.3.6.13.关联视频功能544.3.6.14.历史数据查询与下载功能544.3.6.15.车辆比对报警功能554.3.6.16.远程系统管理功能554.3.6.17.系统对时功能554.3.6.18.基础管理功能564.3.7.软件系统关键特色564.3.7.1.多业务融合564.3.7.2.快速布控564.3.7.3.录像追踪564.3.7.4.三维定位574.3.7.5.预案管理574.3.7.6.设备兼容574.3.7.7.多级联网574.3.7.8.无线应用574.3.7.9.提高的安全性574.3.7.10.灵活的媒体存储584.3.7.11.系统部署方式584.4.第三方软件及服务器部署584.4.1.系统运行环境584.4.1.1.硬件运行环境584.4.1.2.软件运行环境614.4.2.服务器能力614.4.2.1.系统能力614.4.2.2.显示能力614.4.2.3.管理能力624.4.2.4.图片处理能力624.4.2.5.数据库能力624.4.2.6.单电子地图容量634.4.2.7.校时服务器635.特点优势645.1.行业内首家推出高帧率摄像机645.2.自主开发的智能交通专用ISP算法,图像质量更优65 5.3.接口丰富,摄像机集成度高655.4.全过程数据安全加密处理655.5.多重冗余的数据安全保障技术665.6.全系列产品自主研发665.7.全嵌入式结构、无风扇设计,全机身散热675.8.摄像机内置车牌识别等智能算法675.9.低功耗,适合太阳能供电685.10.安装、维护简单,工作量小685.11.工业级设计适应室外恶劣环境695.12.前端设备的智能化695.13.单车道独立运行能力705.14.先进的视频检测算法705.15.对光照气候环境良好的适应性715.16.准确抓拍无牌或者号牌遮挡车辆725.17.多车道、多车辆同时号牌识别735.18.车牌识别速度快735.19.车牌识别像素、角度容忍度高735.20.车牌识别准确率高745.21.双码流摄像机,同步支持抓拍和录像74 5.22.强光抑制功能745.23.L INUX系统防病毒755.24.模块化设计,稳定性和扩展性强755.25.全系统设备运行状态自动监测755.26.采用工业级或军工级器件,超长寿命76 5.27.系统扩展性好765.28.解决方案灵活,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776.主要设备介绍776.1.高清一体化摄像机776.2.镜头786.3.偏振镜切换控制器796.4.智能交通终端管理设备806.5.智能闪光灯826.6.LED频闪灯826.7.窄波平板雷达846.8.车辆检测器857.配置清单877.1.大华设备877.2.工程商自备设备918.应用案例938.1.伊宁县区间测速卡口项目938.2.徐州区间测速卡口项目939.售后服务承诺949.1.三级售后服务体系959.2.售后服务机构和人员情况961.概述1.1.系统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车辆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同时治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与车辆相关的刑事和治安案件。
区间测速是什么意思

区间测速是什么意思
区间测速是什么意思
区间测速的定义
区间测速是通过在道路卡点架设摄像机建立监控抓拍系统,对道路卡点监测区域内所通行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抓拍、以获取车辆行驶速度、交通流量、车辆的牌照号码、颜色、物理大概尺寸以及驾驶员特征等信息,再将信息通过传输网络传输到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和交通控制分中心的数据库中进行数据存储、查询、比对等处理,有效预防违章超速。
国内现在执行的区间测速主要包括数字处理和人工处理两大类,在发达省份的高速公路以及重点道路均采用了数字设备处理,而诸如西藏等偏远落后地区则采取人工处理。
数字处理抓拍系统,将记录区间测速起点、区间测速终点、区间平均三个速率,任何一个速度超过道路的限定速度将会受到处罚,但超速速率有辆个或两个以上的`则只作为一次超速处罚。
人工处理主要是在区间测速起点发放标有时间点和地址的卡片,到达区间测速终点后计算区间测速段的平均速率,如果数据大于规定的车速,则被认定为超速。
区间测速的根本目的是确保道路驾驶车辆的安全行驶,所以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应该超速行驶,这样不仅是对自己安全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他人的安全置若罔闻。
【区间测速是什么意思】。
区间测速解决方案

区间测速解决方案引言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区间测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用于控制车辆的速度,提高交通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区间测速解决方案,包括其原理、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等内容。
解决方案原理区间测速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位置之间已知的距离和车辆通过该距离所用的时间,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从而确定是否违规超速。
下面是该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1.选定测速区间: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测速区间,通常是一段路段或者是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
2.安装测速设备:在选定的测速区间内,安装合适的测速设备,常用的设备包括雷达测速仪和摄像头。
3.校准测速设备:在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对测速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测得的速度准确可靠。
4.记录车辆通过时间:设备安装好并校准完成后,开始记录车辆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通常会使用计时器或者其他计时装置。
5.计算车辆平均速度:根据车辆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和已知的距离,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速度 = 距离 / 时间。
6.比较车辆速度与限速:将计算得到的车辆平均速度与道路限速进行比较,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效果评估区间测速解决方案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准确性:测速设备的准确性是保证整个方案有效的关键因素。
可以通过与其他准确测速设备的对比和实际车速测量结果的比对来评估准确性。
2.稳定性:测速设备应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在复杂的道路环境和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长时间运行和不同环境下的测试来评估稳定性。
3.可靠性:测速设备应当具有高度可靠性,能够正常工作并提供准确的测速结果。
可以通过多次测速实验和故障率统计来评估可靠性。
4.可操作性:方案的可操作性是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否便捷、简单。
可以通过用户体验调查和操作指南的编写来评估可操作性。
结论区间测速解决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车辆速度的手段,可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该方案通过测量车辆通过已知距离所用的时间,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并与道路限速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超速。
区间测速的缺点及改进措施

区间测速的缺点及改进措施1. 区间测速的初衷与现状区间测速,这个名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咱们在马路上,尤其是高速公路上,常常能看到那些白白的测速摄像头,简直就像是公路上的“千里眼”,时刻盯着咱们的车速。
其实,区间测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减少超速驾驶,保障大家的安全。
听上去没啥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就来了,简直是“好心办坏事”。
你想,很多司机明明开得稳稳当当,但因为这玩意儿,一紧张,速度反而不知不觉上去了,真是得不偿失啊。
说实话,这种设置一开始看上去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它的缺点也不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比如,有些司机为了避开监控,干脆就像是在玩“蛇形走位”,一路超车、变道,反而让交通更混乱。
这可不就是“为了一颗米,丢了锅”吗?而且,长时间在这种监控区域内,大家都紧绷着神经,根本没法好好开车,反而增加了事故的隐患,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 区间测速的缺点2.1 影响驾驶习惯咱们首先得说,这区间测速真是影响了大家的驾驶习惯。
想象一下,原本开车应该是一种放松的享受,但现在呢,大家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拍下来。
就像是在考试一样,心里那个紧张,简直让人喘不过气。
平常开车,轻松自如,多么愉快的事,现在却成了考驾照的回忆,真是让人无奈。
2.2 对交通流量的影响再说说交通流量的问题,区间测速常常导致车流量的不均衡,前面有监控的地方,大家全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减速,而后面就像是“拥挤的地铁”,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更别提那些急着赶路的人,心里那个急啊,真的是要把人逼疯!这样一来,大家都在想着怎么避开监控,而不是专注于安全驾驶,形成了恶性循环。
3. 改进措施3.1 增加提示与教育那么,既然问题这么多,那咱们该怎么改进呢?首先,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温馨提示,让大家在接近监控区时,能看到明显的警示标志。
比如,“前方测速,请保持安全车速”。
这样一来,大家心里有数,不会因为突然看到监控而手忙脚乱。
再者,可以通过一些宣传活动,普及安全驾驶知识,告诉大家“稳着开,才能安全回家”,这样心态也能放松。
测速施工方案

测速施工方案1. 引言测速施工方案是指在进行道路建设或维护工作时所采用的一套测速方法和工程施工方案。
准确的测速技术和科学的施工方案是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提高道路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针对测速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测速方法、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测速方法测速方法是测速施工方案中的重要环节,采用科学有效的测速方法可以准确地掌握施工过程中的速度和道路状况。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速方法:2.1 雷达测速仪雷达测速仪是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利用超高频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可以准确测量车辆的速度。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测速快捷,适合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
2.2 倒数线标法倒数线标法是通过在道路上设置特定间隔的标线,结合计时器来测算车辆通过标线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
这种方法可以在道路上任意位置进行测速,但需要较高的观察技巧和计算能力。
2.3 光电测速仪光电测速仪利用激光或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来测量车辆通过的时间和距离,从而计算出车速。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适用于高速公路等需要长距离测速的场景。
3. 施工规范在进行道路测速施工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施工规范,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规范:3.1 安全防护设施施工现场需要设置明确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警示标志、警示灯、安全护栏等,以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3.2 施工时间和区域施工时间和区域应提前向相关部门报备,并与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避免对交通流量和路面状况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3.3 持续监测和评估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测速方法,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注意事项在进行测速施工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4.1 维护测速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测速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提高测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讲究操作技巧操作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和熟悉操作手册,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方法,提高测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区间测速计算方法

区间测速计算方法
区间测速算法一般是基于区间长度和测速算法实现的,下面是一种通用的区间测速算法实现:
1. 初始化:
- 随机选择一个起点或随机生成一个起点序列(用于随机选择起点)
- 计算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和速度
- 初始化区间长度为0
2. 循环:
- 对于每个时刻,计算从当前位置到起点的距离和速度,判断是否超过区间长度的最大值,如果超过,则退出循环
- 将当前位置和起点位置加入区间中,更新区间长度
- 输出当前位置到起点的距离和速度
3. 停止条件:
- 如果循环结束后,区间长度小于等于设定的最小区间长度,则停止测速算法
- 如果循环期间,没有发生退出循环的情况,且区间长度之和大于设定的最大值,则停止测速算法
4. 算法结束:
- 统计算法运行的时间复杂度,如果时间复杂度为 O(n),则算法运行时间为 n * log n,其中 n 为起点序列的长度
区间测速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起点的选择、区间长度的设定和速度的计算方式等因素,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实现来提高区间测速算法的性能。
关于区间测速系统检定方法的探讨

关于区间测速系统检定方法的探讨本文探讨了区间测速系统的几种检定方法,如何对区间测速系统的距离和时间指标进行检定,并比较各种检定方法的优劣性,最后对我国区间测速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标签:区间测速系统;距离;时间;检定方法;存在问题引言区间测速依据GA/T959-2011《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是指在某一路段两端设置一个起始测速点,一个终点测速点,通过测量车辆通过该路段区间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区间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在该区间内是否超速行驶。
区间测速不仅可以获取车辆通过测速点的瞬时速度和车辆详细信息,还能够通过计算该车輛在此区间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对车辆超速违章的判罚更加科学合理。
由于区间测速相比以前的单点测速好处多多,因此我国很多地区都新建了很多区间测速路段来保障道路行车安全。
1、区间测速系统检定方法的探讨依据公安部颁布的GA/T959-2011《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中的要求与计量相关的要求为:“5.11 误差误差范围如下:a)区间距离不允许有正误差;b)24h内计时误差不得超过1.0s;c)平均速度误差符合GB/T21255-2007的要求。
”根据区间测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知其判定区间内行驶车辆是否超速是依据:其中:—为车辆在区间路段平均行驶速度;—为测速区间路段距离;—为车辆在测速区间内行驶时间。
因此为检定被测区间测速系统的测速准确性,我们需要准确测量该段测速区间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以及车辆在该区间行驶的确切时间。
虽然各地公安交警部门已经新建了许多区间测速系统用于对超速车辆进行处罚,但目前国家还没有颁布《机动车区间测速系统》的检定规程,许多地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都是依据各个地方自行制定颁布的地方检定规程开展区间测速系统的检定工作。
各地的检定方法大致相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检定方法是将检定设备安装在测试车辆上,让测试车辆实际测量每个区间的实际距离,在记录距离的同时,通过记录测试车辆进入区间测速系统起点的时间与通过终点的时间得出测试车辆在该段区间内的行驶时间。
区间测速安装实施方案

区间测速安装实施方案一、引言。
区间测速是一种通过两个测速点之间的时间和距离来计算车辆速度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监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效率。
为了确保区间测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速,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装和实施方案。
二、前期准备。
1.选址,选择合适的道路段落作为区间测速的测速点,应考虑道路的交通流量、车速、事故多发点等因素,确保测速设备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设备准备,在选定的测速点周围进行勘察,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布设方案,包括摄像头、雷达、标志牌等设备的选型和数量。
3.通电布线,测速设备需要接入电源进行工作,因此需要提前规划好通电布线方案,确保设备的正常供电。
三、安装实施。
1.测速设备安装,根据前期准备确定的设备布设方案,进行测速设备的安装工作,包括固定摄像头和雷达设备、设置标志牌等。
2.电源接入,根据通电布线方案进行电源接入工作,确保测速设备的正常供电,避免因为电源问题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3.设备调试,安装完成后,对测速设备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能够准确测速并进行数据传输。
四、验收和调试。
1.功能验收,对已安装的测速设备进行功能验收,包括摄像头的拍摄效果、雷达的测速准确性等,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2.数据传输,对测速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传输测试,确保数据能够准确传输到监控中心或相关管理部门。
3.现场测试,对测速设备的实际测速效果进行现场测试,模拟车辆通过测速点的情况,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运行维护。
1.定期检查,对已安装的测速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电源的稳定性、设备的防水防尘等工作。
2.故障处理,一旦发现测速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因故障导致测速数据的不准确性。
3.数据管理,对测速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效率。
六、总结。
区间测速安装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监控交通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车辆测速系统解决方案

园区车辆测速系统解决方案园区车辆测速系统解决方案文档控制目录第1章系统方案概述1.1 应用背景随着园区内车辆数量的增加,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园区管理方需要一种能够监控车辆速度并及时预警的系统,以保障园区内交通安全。
1.2 业务现状目前,园区内的车辆测速主要依靠人工测速,存在测量不准确、工作量大、效率低等问题。
同时,无法及时发现超速行驶的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1.3 需求分析1.3.1 业务需求园区车辆测速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测车辆速度;2)自动识别车牌号码;3)记录车辆违规信息;4)及时预警超速行驶车辆。
第2章系统设计2.1 系统框架园区车辆测速系统分为前端监测设备、中间处理服务器和后端数据管理系统三个部分。
前端监测设备包括摄像头和测速仪器,用于实时监测车辆速度和识别车牌号码。
中间处理服务器用于处理前端传输的数据,记录车辆违规信息。
后端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并进行超速行驶车辆的预警。
2.2 系统流程系统流程包括车辆监测、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三个环节。
当车辆通过监测设备时,设备会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记录车辆速度。
数据会传输到中间处理服务器进行处理,判断车辆是否违规行驶。
如果车辆超速行驶,系统会自动进行预警并记录车辆信息。
第3章系统实现3.1 前端监测设备前端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摄像头和测速仪器。
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照片和识别车牌号码,测速仪器用于测量车辆速度。
设备需要具备高清晰度、高识别率、高测量精度等特点。
3.2 中间处理服务器中间处理服务器需要具备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等特点。
服务器需要能够实时处理大量数据,并能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
3.3 后端数据管理系统后端数据管理系统需要具备高可扩展性、高安全性、高性能等特点。
系统需要能够存储大量数据,并能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
同时,系统需要具备权限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
结论园区车辆测速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园区内车辆超速行驶问题,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区间测速计算方法

区间测速计算方法
区间测速是指在一定区间内测量车辆的平均速度,以检测是否超速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及其他需要控制车速的道路上。
区间测速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手动计算法和自动计算法。
手动计算法是指通过人工记录车辆进入和离开测速区间的时间,再根据区间长度计算出平均速度。
自动计算法是指通过设备自动记录车辆进入和离开测速区间的时间,并且自动计算出平均速度。
手动计算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速度 = 区间长度÷ (车辆进入区间时间 - 车辆离开区间时间)
自动计算法则基于车辆经过测速设备时,设备会自动记录下车辆的车牌号、时间、速度等信息。
通过收集这些信息,并进行处理,即可计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
除了这两种计算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被开发和研究,例如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区间测速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识别车牌号码和车辆型号,自动计算车辆在区间内的速度和行驶轨迹。
总之,区间测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和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各地交通部门应该继续研究和开发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区间测速技术,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区间测速解决方案

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河南宏昌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2月1系统概述S335和S103省道作为新野县境内主要交通道路,车流量大,危险路段即事故多发点段多,其中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由于超速问题引起,这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带来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加强城市管理,保持社会稳定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目前卡口系统均具备通过线圈检测、雷达检测、激光检测或视频检测方式进行单点测速,这开始时在很大程度上对车辆超速问题有了很大改善,但随着这一应用的普及,很多有经验的司机到达设备安装点位会提前减速已逃过设备的抓拍,单点测速弊端的较好解决办法就是对车辆速度全程进行监测,区间测速营运而生。
区间测速系统主要应用于道路沿线基于不同限速行驶值的各个单向行驶路段。
每个同值限速路段选取起点和终点,分别安装测速系统,构成两点封闭式的实体监测空间,对途经该路段的每个车辆进行通行平均速度的测定,以此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2设计依据及要求GA/T 959—2011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范GB/T 21255-2007机动车测速仪GA/T 16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GA/T 497-2009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832-2009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3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3系统应用要素1)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的道路长度唯一性;2)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其法定标准限速值相同;3)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两个端点的监测系统能够准确采集到同一辆车的完整过车记录及车体正面图片;4)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两个端点的监测系统能够精确标定每个车辆通过该点的时刻,时间采用北京时间,24小时制,精确到0.1秒;5)前端设备与中心平台能够保持时间一致性。
4系统整体设计4.1系统组成区间测速系统的主件由高清抓拍单元(含高清网络抓拍摄像机、镜头、防护罩)、补光灯、终端服务器组成,辅件主要包含:室外落地机柜(含散热风扇、防雷保护器、强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工业级网络交换机、网络发送终端(如:光纤收发器、数字光端机)、主体杆件(如:L型立杆、龙门架)、线材(网线、电源线、控制线)。
关于设置区间测速的提案

关于设置区间测速的提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建议在某些路段设置区间测速装置。
二、目的和意义区间测速是一种有效的交通管理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车辆行驶速度,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区间测速也有助于规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提高交通守法率,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三、区间测速原理区间测速的基本原理是在一段道路的起点和终点设置监控设备,通过记录车辆通过起点和终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的平均速度。
如果车辆的平均速度超过规定的限速值,监控设备将会自动记录违规车辆的车牌号码、通过时间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四、测速路段的选择原则选择区间测速路段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选择事故多发路段;二是选择限速标志明确的道路;三是选择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四是选择道路状况良好的路段。
五、设备和安装要求区间测速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
设备的安装应遵循隐蔽、安全、方便的原则,尽量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同时,应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确保长期有效运行。
六、测速数据管理和分析交通管理部门应对测速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了解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和驾驶员行为特点,为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应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七、安全宣传和教育在实施区间测速的同时,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
宣传和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驾驶技能和交通规则等方面。
此外,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区间测速的认识和理解。
八、法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规章,明确区间测速的管理要求和处罚标准,规范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
同时,应加强执法力度,对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区间测速施工流程

区间测速施工流程现代社会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行车安全,区间测速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监控手段。
,是指在道路上连续设置多个测速点,通过计算车辆在两个测速点之间的时间和距离,实现对车辆超速行驶的监测和记录。
本文将深入探讨区间测速施工流程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区间测速施工流程通过技术手段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正常情况下,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超速现象,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而通过区间测速的施工流程,驾驶员在连续通过多个测速点时会更加警惕,避免超速行驶,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合规意识。
因此,区间测速施工流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其次,区间测速施工流程还可以有效监督和管理道路交通秩序,提升道路管理部门的执法效果。
在传统的现场执法中,交通警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道路上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监督。
而通过区间测速的施工流程,可以实现对车辆行驶速度的自动监测和记录,减轻交通警察的工作负担,提高执法效率。
在监督和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的过程中,区间测速施工流程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记录车辆的行驶情况,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执法结果的影响,维护了交通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再次,区间测速施工流程在提升交通管理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交通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提升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区间测速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控手段,可以实现对车辆行驶速度的精准监测和实时监控,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有助于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
同时,通过区间测速施工流程,交通管理部门还可以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交通服务,为广大驾驶员和行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最后,要注意在实际区间测速施工流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区间测速违章处罚标准

区间测速违章处罚标准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违章行为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规范交通秩序,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交通管理法规和处罚标准。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的区间测速违章处罚标准,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区间测速值得推广的原因区间测速是一种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交通管理方法,通过在道路上安装测速摄像头,并将多个测速点之间的时间和距离进行计算,可以准确地测算车辆的平均速度。
相比传统的点测速方法,区间测速有以下几个优点:1.提高测速精度:区间测速可以消除单点测速的时间延误和误差,更准确地反映车辆的实际速度。
2.有效遏制超速行为:区间测速可以对车辆在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进行监控,更好地防止超速行为的发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区间测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速度,一旦发现超速违法行为,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缩短救援和处理时间。
三、现行的区间测速违章处罚标准根据中国交通管理法规,区间测速是一种有效的交通管理手段,并且区间测速违章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罚标准。
目前,中国的区间测速违章处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超速违法行为•在城市道路上的区间测速,如果平均速度超过规定速度的10%但不足20%,将被处以200元罚款和3分的扣分;•如果平均速度超过规定速度的20%以上但不足50%,将被处以500元罚款和6分的扣分;•如果平均速度超过规定速度的50%以上,将被处以2000元罚款和12分的扣分,并且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2. 记分和罚款根据中国交通管理法规,被驾驶人一年内累积扣满12分,将被吊销驾驶证,需要重新参加驾驶考试。
同时,针对不同的违章行为,还会有相应的罚款金额。
3. 违章举报和处罚公众可以通过拨打交通违章举报电话,或者登录相关网站进行举报。
交通管理部门会对接到的举报进行核实,并根据事实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
四、区间测速违章处罚标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虽然区间测速违章处罚标准已经相对完善,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案
宏昌科技
2016 年12 月
1 系统概述
S335 和S103 省道作为新野县境主要交通道路,车流量大,危险路段即事故多发点段多,其部分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由于超速问题引起,这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带来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加强城市管理,保持社会稳定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目前卡口系统均具备通过线圈检测、雷达检测、激光检测或视频检测式进行单点测速,这开始时在很大程度上对车辆超速问题有了很大改善,但随着这一应用的普及,很多有经验的司机到达设备安装点位会提前减速已逃过设备的抓拍,单点测速弊端的较好解决办法就是对车辆速度全程进行监测,区间测速营运而生。
区间测速系统主要应用于道路沿线基于不同限速行驶值的各个单向行驶路段。
每个同值限速路段选取起点和终点,分别安装测速系统,构成两点封闭式的实体监测空间,对途经该路段的每个车辆进行通行平均速度的测定,以此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2 设计依据及要求
GA/T 959 —2011 机动车区间测速技术规
GB/T 21255-2007 机动车测速仪
GA/T 16 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
GA/T 497-2009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 832-2009 道路交通安全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
GA/T 833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
3 系统应用要素
1)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的道路长度唯一性;
2)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其法定标准限速值相同;
3)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两个端点的监测系统能够准确采集到同一辆车的完整过车记录及车体正面图片;
4)选定的区间测速路段两个端点的监测系统能够精确标定每个车辆通过该点的时刻,时间采用时间,24 小时制,精确到0.1 秒;
5)前端设备与中心平台能够保持时间一致性。
4 系统整体设计
4.1 系统组成
区间测速系统的主件由高清抓拍单元(含高清网络抓拍摄像机、镜头、防护罩)、补光灯、终端服务器组成,辅件主要包含:室外落地机柜(含散热风扇、防雷保护器、强电模块)、电源适配器、工业级网络交换机、网络发送终端(如:光纤收发器、数字光端机)、主体杆件(如:L 型立杆、龙门架)、线材(网线、电源线、控制线)。
4.2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当某一辆车先后通过区间测速路段两个端点的监测系统的时候,每个监测系统对车辆信息采集,包括:车牌、车牌颜色、车辆类型、车身颜色、过车时间等,而区间测速需要的关键值就是过车时间。
我们假设该车先后通过区间测速路段两个端点的监测系统所产生的两个瞬时时间分别为T1和
T2,而已知该路段的长度为S,则该车通过
这个路段的区间平均速度为:V=S宁(T2-T1))
4.3系统单点部署
区间测速系统单点主要由区间测速路段两个端点的监测系统组成,每个端点的监测点位产品配置案如下:
1)每条车道配置一个高清抓拍单元;
1)每条车道配置一个补光灯;
2)每个监测点位配置一台前端管理主机;
3)每个监测点位配置一个防水机柜;
4)每个监测点位配置一个工业级网络交换机(主要为5 口、8 口、16 口以太网交换机,根据实际组网设备数量选定);
5)每个监测点位配置一个网络发送终端(如:光纤收发器、数字光端机,根据实际网络接入式选择);
6)每个监测点位配置一个主体杆件(如:L型立杆、龙门架,根据实际外场实施环境选择);
7)每个监测点位配备的线材的参考规格如下:
电源线:220VAC电源线,RVV3*1黑-红-黑-黄绿;
控制线:RVVP2*1黑-红-蓝/屏蔽线;
网线:屏蔽网线,STP/Y 4*2*0.5,黑;
实际需要的线材量根据外场实施环境测定与估算。
4.4系统单点结构
区间测速前端系统
终端服务器
补光灯高清网络抓拍摄像机
视频触发
区间测速前端单点结构图
4.5前端设备连接图
I A
I LED灯\ A 卡口抓拍单元
网线
交换机
网线
终端服务器
网线接入网设备
用户应用服务器
杆上设备室外机柜内设备
前端I 后端
5系统建设预算(双向二车道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