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合集下载

儿童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解读

儿童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解读
• 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 ①变应性黑眼圈(alergic shiner):由于下眼睑肿胀 而出现的下睑暗影
• ②变应性皱褶(allergic crease):由于经常向上揉 搓鼻尖而在鼻部皮肤表面 出现横行皱纹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
• 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 d后进行。使用标准化变 应原试剂,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20 min后观察 结果
儿童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疗
2020/5/27
1
同一气道、同一疾病
• 2001年WHO组织全球耳鼻喉科专家讨论变应性
鼻炎对哮喘的影响,提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
”的观点。理由是上、下气道在组织结构上是连 续的,上、下气道的疾病是密切相关的 • 但现实是临床上却分属两个科室,上气道的变应 性鼻炎属于耳鼻咽喉科诊治,下气道的哮喘属内 科或呼吸科,好似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往往缺乏 统一的观念
• 儿童变应性鼻炎,也称儿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0%,且呈继 续增加趋势
• 由于儿童变应性鼻炎对下呼吸道炎性疾病(如支气 管哮喘)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均有重 要影响,因此制订本诊断和治疗指南,对规范临 床诊疗及哮喘防控均具有重要意义
• 不作为一线用药
四、色酮类药物 (色甘酸钠、酮替芬)
• 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也可 用于对花粉过敏者的花粉播散季节前预防用药。 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
上述各类药物在足够疗程、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 可根据病情程度减少剂量或使用次数
五、减充血剂
• 鼻塞严重时可适当应用低浓度的鼻用减充血剂, 连续应用不超过7 d
• 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采 用组胺,阴性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

变应鼻炎的再认识和进展

变应鼻炎的再认识和进展
鼻后流涕(含炎性介质)后流入下气道,诱发支气管炎症反应1
骨髓反应血循环也是联系上下气道的一种途径2
鼻部炎性介质吸收入血,到达肺部,诱发支气管炎症反应1
因“鼻肺反射”,鼻粘膜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1
变应性鼻炎 & 支气管哮喘: 一个气道,一种疾病(One airway,One disease) Grossman 1997年提出:“一个气道,一种疾病”概念,认为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有广泛联系与共同发病机制。
ARIA的制定
2001年WHO召开变应性鼻炎的处理和预防工作会议 出版ARIA手册, ARIA指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手册论述变应性鼻炎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其与哮喘关系的进展 供医护人员使用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pocket guide.
传统分类的意义
提示致病因素 有利于防治
参考文献:2004年中国变应性鼻炎与哮喘专题学术会议(兰州)
传统分类的不足
一些患者对不同季节多种花粉过敏, 可表现为常年性症状 某地区或国家的季节性花粉过敏原,在其它国家地区可能是常年性过敏原 常年性过敏原如尘螨在某些地区,也有显著的季节差异 许多患者对多种变应原过敏,其症状常年存在,但呈季节性加重 上述患者较难按传统法归类。 参考文献: 1.Demoly P, et al. Allergy 2003:58:672-5.
rhinitis
最轻持续性炎症
202X
花粉季节中症状时轻时重,时有时无 粘膜炎症在整个花粉季节中持续存在
参考文献: Ricca V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9,104: 54-7

哮喘治疗中现实问题10

哮喘治疗中现实问题10
司特是上、下气道联合治疗的有效选择
内容提要
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 LABA安全性评价的历史及顾虑 真实世界研究中( Real World Study )
哮喘疗效
FDA对于LABA安全性评价的历史及顾虑
SNS STUDY
1993
10Years 1990
1994
2010
FDA对于LABA的危害性关注已久,并于1993年发表 了针对沙美特罗的大型研究: SNS STUDY
单用孟鲁司特治疗同时改善上下气道症状
自基线变化平均值
鼻炎症状评分
0
-0.1
-0.2
-0.34 -0.3
-0.4
-0.54 -0.5
-0.6
安慰剂
孟鲁司特
使用孟鲁司特3周后,哮喘症状明显改 善,(p=0.02)
2.45 2.4 2.35
2.40 2.3 2.25 2.2 2.15 2.1 2.05
2
顾之燕.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37:163-164.
联合上下气道的治疗是最合理的策略
鼻炎可以加重哮喘,但仅为了减轻哮喘而强调 鼻炎治疗的观点是片面的
鼻炎本身也需要治疗,而且应是规范的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应当评价患者的哮喘状况 哮喘患者应当评价患者的鼻炎状况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2 Apr;109(4):636-42
9. Partridge MR, van der Molen T, Myrseth S-E, et al.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asthma patients on regular maintenance therapy: the INSPIRE study. BMC Pulm Med. 2006;6:13.

变应性过敏性鼻炎

变应性过敏性鼻炎

18
其他治疗
其他疗法
1:局部治疗:用微波、激光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部 分有效。 2:手术疗法:翼管神经切断术或岩大浅神经切断术,以 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 *最新治疗包括等离子治疗。 缺点:是有风险,不可根治,后遗症大。 3:免疫疗法(原称脱敏疗法 ): 免疫疗法可使80%—85%的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缺点:有时会引发病人的变态反应。 4:中药疗法:穴位贴敷疗法 及 治未病
19
注意事项
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尽量不吸烟,少喝酒;少吃海鲜、羊肉、 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意生活起居细节,尽量避免或减少 过敏原。
20
谢谢
大家听我唠叨
!!
21
11
12
·
三、 检

•鼻粘膜苍白、充血或呈紫
兰色, 呈水肿状,表面有多量 水样或稀薄粘性涕 •鼻息肉形成
•鼻分泌物涂片检查见嗜酸性细胞增 多 •特异性皮肤试验,鼻粘膜激发试验, 体外特异性IgE检测,查找致敏原。
13
鼻息肉形成
14
嗜酸性细胞增多
非活化嗜酸性细胞
活化嗜酸性细胞
15
四、并 发 症
过敏性鼻炎若未能针对炎症加以防治,其并
发症及影响包括: •鼻窦炎 •咽鼓管阻塞 •睡眠受扰 •嗅觉障碍
• 经常张口呼吸而造成牙龈肥厚
•鼻息肉
16
五、治

特异性治疗(免疫治疗) 1.避免与变应原接触; 2.免疫疗法:IgG↑ 阻断变应原与IgE结 合,介质细胞敏感性↓。
17
非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 1.抗组织胺药物:第一代:扑尔敏、酮替芬等; 第二代:息斯敏、特非那丁等 ; 2.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立复汀、酮替芬 等; 3.类固醇激素:局部可用伯克纳(二丙酸倍氯米 松),全身用地塞米松、强的松; 4.减充血药:长期使用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5.抗胆碱药,可减少鼻分泌物; 6.局部治疗:冷冻、激光; 7.手术治疗:翼管神经切断术,筛前神经切断术。

变应性鼻炎疾病详解

变应性鼻炎疾病详解

疾病名:变应性鼻炎英文名:allergic rhinitis缩写:别名: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hyperesthetic rhinitis疾病代码:ICD:J30.4概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简称,一般又称过敏性鼻炎。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出现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的一种,由于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的鼻炎称做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并可以引起一系列过敏性症状出现。

流行病学:近年来变应性鼻炎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主要由于环境因素所致。

来自不同国家的调查提示,近年来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在 1.3%~52%之间,年长儿组患病率在26%~29%之间。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

本病常见于儿童和中、青年人,临床分为常年发作型和季节发作型,青少年以常年发作型变态反应性鼻炎多见。

据调查报告,过敏性鼻炎的初发年龄约9~10 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

病因:1 岁以内最常见的变应原是来自室内的尘螨,温血动物的皮屑、毛发、唾液和尿,禽类的羽毛和食物。

屋尘中的螨及其粪床上最多,具有抗原性的尸体碎片和粪最后落入尘土。

屋内的死角、地毯等处也是尘螨最好的藏身之处。

小儿匍匐爬行于地毯上吸入大量变应原从而诱发或加重疾病。

在冬季婴儿经常感冒很可能是尘螨所致的变应性鼻炎。

在幼儿,食物可引起变应性鼻炎,以鸡蛋和牛奶最常见。

但进食过敏食物,一般伴其他器官系统症状,如荨麻疹、哮喘等。

偶尔,吸入食物气味可引起鼻症状。

由于花粉引起的症状至少需要几个花粉季节,通常在4、5 岁以后才逐渐增多。

但如婴儿居住地接近某种风媒花花粉的来源处,在生后最初2 年大量暴露于这些花粉,则可能较早出现症状。

真菌孢子的直径较小很容易逃过鼻的监视进入下呼吸道,因此,只有当真菌变应原过多时才会滞留少许于鼻黏膜引起本病。

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总IgE与吸入变应原sIgE检测结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总IgE与吸入变应原sIgE检测结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总IgE与吸入变应原sIgE检测结果分析张雅文1,2 孙培莉2▲1.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扬州 225001;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目的分析在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总IgE(tIgE)及过敏原检测的指导价值。

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且行tIgE、吸入性变应原sIgE(IsIgE)检测的患者中筛选出不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69例设为A组;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40例设为A+AR组;不伴有哮喘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4例设为AR组;同时选出排除气道变应性疾病的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C组)。

A组患者IsIgE检测阳性的有30例记为AA组,检测阴性者39例记为NAA组,对各组患者tIgE、Is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AA组、AR组、A+AR组均以屋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率最高;在屋尘、尘螨、宠物、花粉、霉菌及蟑螂6类变应原中,AA组患者单一种类变应原阳性患者占60.00%,A+AR组患者2类变应原阳性的患者占61.76%;AR组患者中患者1类或2类变应原阳性的患者各占40.00%,AA组、AR组、A+AR组患者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种类的构成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AR组、A+AR组、C组的tIgE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3.780,P<0.05)。

以tIgE诊断吸入性变应原敏感做ROC曲线,AUC为0.785(95%CI:0.710~0.860,P<0.05)。

结论 尘螨是支气管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者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在支气管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吸入性变应原sIgE检测前应行总IgE检测,对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可能对两类以上吸入性变应原敏感。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总IgE;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中图分类号] R76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2-0191-04Analysis on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otal IgE and inhaled allergen specific IgE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 ZHANG Yawen1,2 SUN Peili21.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Jiangsu, Yangzhou225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29,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guiding values of detections of total IgE (tIgE) and allergen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Asthmatic patients without allergic rhinitis admitted to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and detected with tIgE and inhaled specific IgE (IsIgE) from December 2016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ecorded as the group A (n = 69). Asthmatic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recorded as the group A+AR (n = 40).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without asthma were recorded as the group AR (n = 34). At the same time, patients without airway allergic dise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group C, n = 33). Patients detected with IsIgE positive in the group A were recorded as the group AA (n = 30), patients detected with negative result were recorded as the group NAA (n = 39), and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IgE and IsIgE in each group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sIgE in house dust mite and dust mite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group AA, the group AR and the groupA+AR. Among the 6 types of allergens, namely, house dust mite, dust mite, pet, pollen, mold and cockroach, 60.00% of patients in the group AA were positive for single allergen, and 61.76% of patients were positive for type 2 allergens in the group A + AR. In the group AR, a number of 40.00% patients were positive for both type 1 or type 2 allergens,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inhaled allergens among the group AA, the group AR and the group A + AR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IgE among the group A, the group AR, the group A+AR and the group C (F=53.780, P<0.05). The sensitivity of tIgE in diagnosing inhaled allergens was used as ROC curve, and the AUC was0.785 (95% CI: 0.710-0.860, P<0.05). Conclusion Dust mites are the most common inhaled allergens in patients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 tIgE should be ▲通讯作者detected before sIgE detectio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may be sensitive to more than two types of inhaled allergens.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 Allergic rhinitis; Total IgE; Inhaled allergen specific IgE过敏性疾病是指机体接触过敏原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一类疾病。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2. 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NARES:无明显诱因;变应原皮 肤试验和特异性IgE测定阴性,鼻分泌物涂片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发病 机制不清,可能是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早期的鼻部表现。
3. 反射亢进性鼻炎:本病以突发性喷嚏发作为主。临床检查无典型发现。可 能与鼻粘膜感觉神经C类纤维释放过多神经肽类P物质(SP)应性鼻炎流行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国外:发达国家已达总人口的 10%~20%以上。
国内:我国虽无正式统计,有学者估计也在 8%~10%左右。可能与大气 污染、空气中 SO 2 浓度增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过度清洁”的生活 方式有关。
本病以儿童、青壮年居多,男女性别发病比无明显差异。变应性鼻炎本身 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可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可影响睡眠、导致工作 效率下降、影响学童记忆力,给社交、娱乐带来麻烦。变应性鼻炎还与结 膜炎、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发病关系密切。
.
17
②非特异性治疗(药物)
1. 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对治疗鼻痒、喷嚏和鼻分泌物增多有效,鼻 塞缓解较弱。 第一代抗组胺药:扑尔敏、赛更啶、溴苯那敏等)有嗜睡作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特非那丁、阿斯咪唑等。 值得注意的是:特非那丁和阿斯咪唑可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尖端扭 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不能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合用。
过敏性鼻炎
.
1
一、定义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简称变应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 是特应 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 IgE 介导的以炎 性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为开端的、有 免疫活性细胞和促炎细胞(proinflammatory cells)以及细胞因子 (cytokines)等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 应性疾病,以频繁发作的喷嚏、过量的鼻 分泌物和显著鼻塞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30亿 1999年
12亿
美国用于鼻 炎的总花费
2003年
40亿
50亿
中国11个城市的变应性鼻炎自报情况
变应性鼻炎在中国
Zhang L, Han D, Huang D, Wu Y, Dong Z, Xu G, Kong W, Bachert C.Prevalence of self-reported allergic rhinitis in eleven major cities in china.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09;149(1):47-57.

常见I型变应性疾病

变应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结膜炎


特应性皮炎
荨麻疹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
2005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显示:约有22%人口患有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份报告,全球有3亿 人患有哮喘,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其中过敏性鼻炎平均发病率在10% ~25%左右,儿 童患者更高,近年来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 高。 WAO将今年的7月8日定为第一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本次世界过敏性疾病日的主题为“重视和预防过 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
疾病负担
AR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睡眠、学 习和工作
明显的疲劳和情绪改变、认知功能损害、
抑郁及忧虑

睡眠障碍 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下降 工作影响:旷工、降低工作效率
直接费用不高、但间接费用巨大
HOW? 如何知道我/我的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
当您/您的孩子在清晨起床、季节交替时,常常 出现咳嗽、气喘,就要怀疑是否患了哮喘。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增高程度与气道阻塞程度及 其可逆程度、 哮喘严重程度以及过敏状态相关。 FENO检测:与过敏状态相关,是非特异性哮喘诊断指标。
不予常规检查;适用于反复喘息或咳嗽儿童,怀疑哮喘以外其 他疾病。
支气管镜
适用于:反复喘息或咳嗽儿童,经规范哮喘治疗无效,怀疑其他疾病,或 哮喘合并其他疾病
中/高剂量ICS ICS+LTRA(或+缓
低剂量ICS+LTRA
释茶碱*)
(或+茶碱*)
中高剂量
ICS/;缓释茶碱*)
按需使用SABA
中高剂量 ICS/LABA+LTRA和 (或)缓释茶碱+抗
IgE治疗
*对于6-11岁儿童 ,不推荐应用茶碱,在Step3首选中等剂量ICS **对于处方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者应用 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维持缓解治疗的患者 # 噻托溴铵(软雾吸入器)被表明用于疾病发作史的病人的附加治疗;不可以用于<18岁儿童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证实存在可逆性气 流 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人速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压力定量气雾剂) 后15 min第 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 ②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给予吸人糖皮质激素和
按需使用SABA
首选控制 治疗方案
次选控制 治疗方案
缓解药物
第一级
第二级 低剂量ICS
第三级
低剂量 ICS/LABA**
第四级
中/高剂量 ICS/LABA**
第五级
中高剂量 ICS/LABA+LTRA和 (或)缓释茶碱+口服 最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作者:李冶,顾美珍,陈春娟,张伟【摘要】变应性鼻炎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正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就变应性鼻炎的分型、诊断、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抗IgE治疗、手术治疗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哮喘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变应原激发的、由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

AR 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

近年来,全球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造成的医疗支出也相当惊人,现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参与,由37位学者起草的包含2776篇参考文献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impact on asthma,ARIA)发表[1],系统地介绍了AR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

1 分型和诊断1.1 分型[1] AR的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

ARIA从症状持续的时间特征和轻重两个方面对AR进行分类。

从症状持续的时间来看,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少于4天/周或总病程少于4周,则诊断为间歇性AR;如果症状持续时间多于4天/周,且总病程在4周以上,则诊断为持续性AR。

从症状的后果来看,如果AR症状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特别是睡眠),则为轻度AR;反之则为中重度AR。

将上述分类结合,可将AR分为4个亚型,由轻至重依次为:轻度间歇性AR、中重度间歇性AR、轻度持续性AR和中重度持续性AR。

ARIA 主要以患者病程的长短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为AR分类指标,并由此决定治疗方案,与传统的季节性AR(花粉症)和常年性AR的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注重治疗方案的选择,后者则注重病因的判定。

ARIA问世后的几年来,多数文献仍采用季节性和常年性AR的分型,新的分型方案被临床医师所熟悉和采用仍需较长时间。

1.2 诊断 AR的诊断项目包括三个方面[1]:常规项目、拓项目和相关疾病。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

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

方法随机抽取我镇在2010-2012年期间中学生流行调查结果中的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本组受检者实施气道反应性检测,针对变应性鼻炎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设立一组无鼻炎症状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哮喘患病率比较。

结果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中,28例受检者在检气道高反应性过程中出现FEV1.0与PEF共同下降,下降的基础值约为20%以上,并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其中,受检者中阳性检出率为22.3%。

结论部分变应性鼻炎受检者会发展为哮喘,同时也是发生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133-02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临床上主要是以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的鼻科常见病,有些受检者还伴有眼睛痒,咽痒等。

过敏性鼻炎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着密切的关系,曾有关报道指出:变应性鼻炎是与支气管哮喘共同存在的,支持同一疾病,同一气道。

而临床研究证实气道高反应性作为支所管哮喘的主要特征,主要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支气管哮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应变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2012年期间调查各中学学校的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的报道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0例变应性鼻炎受检者中,年龄在12-21岁,平均年龄18岁,男66例,女60例。

受检者入选标准:本组受检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所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相关诊断标准;所有受检者均自愿同意配合诊断治疗,均无心、肺功能障碍,无意识障碍等。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2010年修订版解读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2010年修订版解读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 2010年修订版解读程雷张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210029 变应性鼻炎(AR)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患病率高达10%~20%,且呈流行增加趋势,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近年来,国内外AR临床指南的制订对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南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

该指南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与ARIA专家组于2001年联合制订的,于2008年对该指南进行第一次修订,2010年又对指南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现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供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参考。

过敏性鼻炎的非IgE免疫学机制朱冬冬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长春130031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气道变应性炎症马忠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 长春130031 过敏性鼻炎(称变应性鼻炎)和哮喘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有一种常见现象每当感冒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都会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甚至激发鼻窦炎及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变应性炎症的诱因不能短期内清除成为气道慢性炎症的重要因素,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持续发。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出,在最近的20年里,哮喘及其它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普遍上升趋势。

且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远高于哮喘。

以往认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是两种独立的疾病。

鼻腔位于上呼吸道,变应性鼻炎归属于耳鼻喉科疾病;支气管肺位于下呼吸道,因此哮喘由呼吸内科医生诊治。

哮喘的临床病史、症状和体征

哮喘的临床病史、症状和体征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高原反应和支气管痉挛。

临床上表现为喘息、咳嗽、气短和胸闷等症状。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有多年反复发作的病史,询问病史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是临床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讨论支气管哮喘的病史前,为叙述方便,首先讨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一、临床症状哮喘发作时发生支气管痉挛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或胸紧、呼吸困难和胸痛。

部分哮喘患者的哮喘发作有诱因,如接触变应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运动和其它激发因素的刺激等。

在支气管哮喘发作前部分患者出现哮喘发作的前兆症状,例如运动后发生呼吸困难和咳嗽,夜间和晨起的胸闷等。

在变应原引起的急性哮喘发作前往往有鼻和眼睛粘膜的卡他症状,如鼻痒、打喷嚏、流涕、眼痒、流泪和干咳等症状,而后出现典型的哮喘症状。

在大多数哮喘病人,哮喘发作是突然发作的,经过多年的反复发作,病情可逐渐加重,喘息可呈慢性持续发作的。

(一)喘息和呼吸困难喘息和呼吸困难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

在哮喘的先兆症状之后,出现胸闷、胸紧、气短和呼吸困难。

喘息往往发作较为突然,病情较重时,喘息的声音不用听诊器就可听到。

因为支气管哮喘是小气道痉挛,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病人感到呼气费力。

但有些哮喘病人感到吸气和呼气都费力。

在正常人休息时,人们并没有特别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呼吸。

在哮喘病人,当呼吸肌收缩克服气道狭窄产生的过高的支气管阻力负荷时,本体感受阚超过某一个人的阈值时,就可感受到呼吸困难的感觉。

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和气道阻力增高的程度成正比。

有大约15%的哮喘病人当FEV1下降到正常值的50%时仍然察觉不到自己存在气流受限。

有气流受限的病人不感到呼吸困难说明产生了颈动咏窦的适应,即对持续的刺激反应性降低。

这些发现表明,通过感觉哮喘的症状判断哮喘的严重程度有过低估计严重程度的危险,需要应用客观的测定检查方法对哮喘的严重程度做定量检查。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摘要)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摘要)

作 者 单位 : 02 1 00北 京 , 0 首都 儿 科研 究 所 哮 喘防 治 与 教 育 中 心 通信作者 : 陈育 智 (aa : ec ul3 baIlc) Fni  ̄ b @pb c .t.e n l i I
室外过敏 原包括 花粉 和真菌。 2 与职业 性哮喘不 同, 关职业 性鼻 炎 的文章很 少 但 . 有
危 险 因 素之 一 。
田 1 变 应 性 鼻 受 的分 类
3变应性鼻炎分为两个新 的类别 : 间歇 性和持续性 。
4 根 据 症 状 的 严 重 程 度 和 对 生 活质 量 的影 响 情 况 , 应 . 变
变应性鼻炎的触发因素

性 鼻炎分为” 轻度 和“ 一重度” 中 。
5 根 据 变 应 性 鼻 炎 的类 别 及 严 重程 度 , 出 阶梯 式 治 疗 . 提 方 案。 6 变应 性 鼻 炎 的 治疗 应 包 括 : 避 免 接 触 过 敏 原 ( 有 . ① 如
果. 确定有无并发哮喘 。如有 可 能 , 测定 吸^支 气管扩 张剂
前 后气 流 阻塞 情 况 。
鼻炎对 哮喘的影响 ; ③提供 一些诊 断 的方法 ; 提供 一些 治 ④
疔 的方 法 ; 提 供 对 患 者 进 行 适 当 治 疗 的 阶 梯 式 治 疗 方 案 。 ⑤
9 对哮喘患者也应该 注意 是否患 有鼻炎( . 病史 及体格检
查 ) 。
现将主要 内容摘要如下 , 供我国临床医师参考 。
前 言
l . 同 时患 有 上 、 呼 吸 道 疾 病 的患 者 , 0对 下 应根 据 疔 效 和
安全性 , 采用综 合的治疗方 案。 l.在发展 中国家 , 1 应尽可能制 定一套 有效和 低消费 的

非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

非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

万方数据
主堡至经型噬差堡皇£珏苤查垫!Q生!!旦筮堂鲞筮!!甥堡垡!』堡!虫i!!!垒哩趔旦!型堕曼:s!!!E:坠竺!坐!垫!Q:!!!:箜:堕坠!!
最近的研究证实。一些被通过排除手段诊断为NAR的 特异性异炎患者,存在持续性或问歇性AR症状,符合AR的 临床诊断标准,但这些患者皮肤点刺试验检测阴性,缺乏针 对气传变应原的血清特异性lgE。对这种临床结果的解释足 存在一个未检测到的系统性致敏反应(与特异性IgE检测的 敏感性过低有关:必须高于0.35 kU/L),也Ⅱ『能是真II:的缺 乏系统性致敏反应。经过其他的辅助检查,如变应原鼻腔激 发试验,证实超过40%的NAR患者存在局部的AR即鼻腔 局部能够检测剑变应原特异性lgE,这个疾病实体被称为 LAR或entopypl。LAR的存在由以下临床症状支持:鼻腔局 部能够检测到合成的特异性lgE,且存在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浸润的炎性反应,在自然暴露于气传变廊原的过程中能够引 起鼻腔分泌物巾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增加,以及 变应原鼻腔激发试验后能够检测剑类胰蛋白酶和嗜酸粒细 胞碱性蛋白的增加,以及鼻腔巾针对激发,变应原的特异性 IgE的增加。 根据目前的诊断标准,大量的LAR还被归类在NAR中 间。一磐初步的研究提示,LAR患者假以时R能够发展成为 AR甚至足哮喘。例如,两班牙的Rond6n等№1报道,对3~ 7年前诊断为NAR的180例患者进行r蘑新评估,枪测手段 包括临床问卷、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tgE检测等,结果发现 52%的NAR患者的病情在进展加重。经过3—7年的跟踪, 发现之前所有atopy评估阴性的NAR患者,自.24%进展为 全身致敏状态(皮肤点刺试验或特异性lgE榆测阳性)。 12%的患者发展为持续性症状,24%的患者出现新的合并 症。』£中最多见的合并症为哮喘(从32%增加到55%)。因 此,LAR这个疾病实体的发现,旨次证实了NAR和AR并不 是一成不变的:向AR和哮喘演进是持续性NAR自然病程 的一个雹要特征,这也为重视NAR的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NAR的分类、发病机制及诊治 1.NAR的分类和发病机制:鼻炎一般分为AR和NAR 两类;理论上,凡是和AR对应的、皮肤点刺试验或特异性 IgE检测阴性的鼻炎患者都可列入NAR。NAR包含了一组 特征各异的、由非IgE凶素主导的疾病群体p J,临床呈现 2个或2个以上的相关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喷嚏、鼻痒或 嗅觉损害),持续时问长短不一。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NAR町被再分为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的共性与个性

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的共性与个性

!!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肺与变应性疾病研究室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的共性与个性谢瑾玉!董竞成!!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也常见到变应性鼻炎患者合并哮喘&或是特应性皮炎患者先后或同时罹患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其中哮喘和变应性鼻炎除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外&在病因学(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方面均极为相似&两者间的联系表现为"鼻J 支气管反射"早在"’)#年a F 9B <?=A 7F 就已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鼻黏膜受到化学性气体的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窒息等%后来有人证明用冷空气刺激鼻黏膜可使下气道阻力增高&但口服阿托品或切断三叉神经可以阻止冷空气所致的支气管痉挛&提示胆碱能神经反射起了重要作用’正常时以鼻呼吸为主&鼻腔阻塞改用口呼吸可使运动诱发的哮喘加重&而改善鼻的呼吸功能可使运动性哮喘缓解&也可使夜间哮喘减轻’上气道炎症使支气管的非特异性反应增高是由于鼻的炎性分泌物被吸入下呼吸道所致)"+’由此可见上下呼吸道疾病关系密切’特应性皮炎常始发于婴幼儿&在儿童时期常表现出呼吸道过敏症状&继而可发展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报道指出英国"!个月大的婴幼儿有"#0罹患特应性皮炎&而%#0这类儿童以后会继发哮喘&若早期防治特应性皮炎可有效阻止哮喘的发生’O 9A 也指出呼吸道致敏可源于皮肤接触化学性过敏原’由此可见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三者间关系密切&下面就这三者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治疗方面的异同做一综述’A !病因A B A !共性A B A B A !特应性体质!又称过敏性体质或渗出性体质&是指患者体质异常&对某些刺激物特别敏感&表现在皮肤和黏膜有变应性或渗出性病变倾向’这三种疾病的患者多为特应性体质&某些抗原物质对大多数人无害&但一旦作用于易感个体便可引发变态反应’A B A B 5!遗传因素!如今大多数学者认为哮喘(特应性皮炎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变应性鼻炎患者也多有家族异位性疾病史’研究指出)!J *+患者O ,2水平增高可能受控于第""对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现已证明在人的第.号染色体上Q ](区域附近也存在着对某种变应原起免疫反应的免疫应答基因#O F 基因$%有人认为它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 B A B C !变应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有成千上万种物质&即使是环境中的普通物质&对特应性体质者来说都可能成为变应原’通常可分为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屋尘等$(摄入性变应原#如牛奶(鱼虾等$(接触性变应原#如化妆品(药物等$(接种性变应原#如疫苗(动物血清等$’A B A B D !其他因素!如精神压力(感染(冷刺激等均可诱发这三种疾病或使它们的症状加重&这很可能与它们的某些病理生理变化有关’A B 5!个性A B 5B A !鼻黏膜易感性!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而定’已经证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A B 5B 5!特应性皮炎患者存在免疫药理学异常!即患者的白细胞和表皮细胞对%肾上腺素激动剂反应迟钝&1_2活性增高&从而使?(M 1减少而引起细胞的异常&如-细胞合成O ,2增加&5细胞产生O ]J *增多&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增加等’5!发病机制5B A !共性!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都是变应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且免疫机制在它们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认为三者的发生发展与5="*5=!失衡密切相关’目前认为哮喘和变应性鼻炎都是5=!型优势表达%而特应性皮炎的细胞因子表达模式具有双向性&早期为5=!型细胞因子表达&后期为5="和5=!型细胞因子的同时表达)%+’三者都存在O ,2依赖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即机体在初次接触抗原后&通过5=!作用于-细胞而分泌特应性O ,2&一旦机体再次接触该抗原&则产生O ,2分泌的,放大作用-’O ,2与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等表面的受体3?4T O 结合后&激活这 万方数据些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同时抗原肽信号激活5细胞向5=!细胞分化&合成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O]J *(O]J%和‘M J[E3等&这类细胞因子可增强-细胞合成分泌O,2的能力’此外来源于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的黏附分子#O[(M J"(U[(M J"等$([[类趋化因子T(V52E(76<9H@A等也在上述变态反应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5B5!个性!在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中还存在不依赖O,2的5细胞调控机制’其过程是机体致敏后再接触相同抗原时&5细胞被激活&它一方面可辅助-细胞产生O,2&另一方面可通过分泌和释放5=!型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而且5细胞还可直接促进肥大细胞生长分化&并激活肥大细胞&发挥其,炎前-作用’特应性皮炎患者还存在O,2依赖的迟发相反应#]1T$&这种反应以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白细胞黏附分子&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为特征’这些细胞均高表达O]J*(O]J %和‘M J[E3&这提示]1T中浸润细胞多为5=!型细胞).+’此外在哮喘(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神经J内分泌功能失衡可能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非肾上腺能J非胆碱能神经#V(V[$及其所分泌或传递的物质#如在1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等$’这些神经肽在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血管扩张及血浆渗出增加(炎症细胞激活和黏附等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作用’C!病理改变三者都是以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只是具体的表现不同而已’哮喘的早期病理改变主要是支气管黏膜的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气道内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痉挛等可逆性改变%但当病情反复发作可以导致支气管的慢性病理改变&包括上皮细胞纤毛破坏&坏死脱落&杯状细胞增多&支气管黏膜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黏液腺增生&基底膜增厚以至整个支气管壁增厚&由于气道通气障碍可导致管腔内气压增加&使肺泡长期高度膨胀&弹性消失而引起慢阻肺&导致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变应性鼻炎患者表现为鼻黏膜水肿(血管扩张(腺细胞增生(肥大细胞在黏膜表层乃至上皮细胞间增多’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粒细胞&尤在接触变应原后数量明显增多’鼻黏膜浅层活化的朗格汉斯细胞#[_"X$(巨噬细胞#[_.’X$增多’特应性皮炎患者早期可见棘层增厚&表皮内可有海绵水肿(真皮浅层水肿并有炎性细胞浸润&晚期可见苔藓样变’D!治疗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都应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避免精神压力和情绪激动&避免冷热刺激等外界因素&以达到预防(减少发作(缓解症状的目的’D B A!药物治疗D B A B A!糖皮质激素!它是一种甾体肌激素&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6?6F<@?6@CF7?7I<6F&‘T$发挥其生理和药理作用’糖皮质激素可多方面影响细胞功能&如使淋巴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细胞数目减少&使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减少&减少内皮细胞分泌黏附分子&使上皮细胞分泌的O]J’(76<9H@A等减少’激素用于治疗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已多年&且疗效较好’D B A B5!抗过敏药物!"抗组胺药"传统的抗组胺药#如扑尔敏$抗组胺Q"受体#Q"T$特异性差&作用弱&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强%新一代抗组胺药如特非那定&对Q"T有高选择性&平滑肌解痉作用也较强&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几乎无嗜睡等不良反应’近期研究还提示新一代抗组胺药除可拮抗组胺外&还可拮抗]5B(1(3(1‘B等炎性介质的作用&并可抑制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临床上这三种疾病都较常使用抗组胺药&与激素合用可更好地缓解症状(减少复发’$色苷酸钠类药物"是肥大细胞稳定剂&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是变应性哮喘或运动性哮喘预防和短期治疗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变应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近有可口服的尼多可罗#A7C6?F6+@:$&效用明显强于色苷酸钠’&酮替芬"它不仅可抑制炎性介质的合成(释放&还可拮抗炎性介质#如]5E(1‘E(1(3$等作用%此外它还可逆转哮喘患者反复应用%受体激动剂引起的低敏性及增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提高细胞内?(M1水平%它与氨茶碱合用可增强后者作用&并抵消氨茶碱引起的中枢兴奋作用’本药可作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预防用药&用药后二者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均减轻&长期使用不出现耐受&中断治疗无反跳现象’D B A B C!1_2抑制剂!茶碱可非特异性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作用&可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影响细胞外的钙离子内流及细胞内储存钙释放或影响磷酸肌醇酯的周转&从而产生平滑肌舒张效应%茶碱还可诱导嗜酸粒细胞的凋亡&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茶碱用于治疗哮喘已多年&很多临床研究显示&应用缓释型茶碱长期治疗在控制哮喘症状和改善肺功能 万方数据方面是有效的&在控制夜间哮喘中尤为有益’但茶碱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不佳’目前新研制的1型1_2抑制剂如"0T6!#J")!*霜&其疗效与"0氢化可的松霜大致相同%[1J’#.&&较茶碱效力强&个对数值&#/%0[1J’#’&&霜用于特应性皮炎的皮损即可产生快速而持久的抗炎效应且无不良反应).+’D B A B D!免疫抑制剂!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因其副作用较大已较少使用’新一代的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3a%#.$可有效阻断钙调磷酸酶活性&继而抑制细胞因子的起始转录和5细胞的激活&并能扭转5="*5=!的失衡’他克莫司的作用比环孢霉素强"##"##倍&且肾毒性较环孢霉素小&故临床用于治疗难治性哮喘&#/"0他克莫司油膏已正式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资料显示反复局部给药&皮肤和系统循环无药物累积’另一种来源于巨内酰胺子囊霉素的炎症细胞因子抑制剂E_d (E M$’"&可特异性抑制5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局部外用治疗特应性皮炎有与皮质类固醇#氯氟舒松$的同等效力&且无其局部不良反应%而且口服给药&与环孢霉素和他克莫司相比&潜在的系统抑制作用小&但其长期安全性尚待评估).&’+’D B A B E!抗胆碱药!其分子结构上均有氨基基团和酯键&这是与M受体结合的基本结构’一般认为抗胆碱药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M受体上的类同结合部位&而发挥竞争性拮抗作用’它可使黏液分泌减少(血浆渗出减少(支气管扩张等&应用于治疗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已多年&可有效改善二者的症状&且对夜间哮喘发作&清晨肺功能降低&以及心源性哮喘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它不仅能阻断而且能逆转%受体拮抗剂诱发的哮喘发作’D B A B F!%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已有悠久的历史&已知支气管平滑肌的%受体受循环中儿茶酚胺的调节’支气管%受体有两个亚型&即%"和%!受体&主要为%!受体’%受体激动剂可使?(M1增高&从而激活某些特异性蛋白激酶&后者活化后一方面使某些引起特殊反应的特异性酶磷酸化&如肌凝蛋白轻链激酶#M][a$磷酸化而被抑制&从而抑制平滑肌收缩%另一方面&也刺激钙离子泵&使钙离子从细胞内进入肌浆网&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这两方面的作用最终使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脱耦联&进而使平滑肌松弛’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受体激动剂可明显改善气道高反应&而单独使用%!受体激动剂则无此作用’D B5!免疫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弄清&有人认为该疗法可阻断抗体O,‘产生&抑制特异性O,2合成&调节5细胞活性&使5=!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量减少&可使效应细胞脱敏感’目前由于分子免疫学的迅猛发展&重组变应原及其衍生物( _V(疫苗开始应用于特异性免疫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不断改进’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等都可用于治疗这三种疾病以调节免疫功能&配合其他疗法以提高疗效’D B C!变应性鼻炎的特殊治疗!对鼻腔,扳击点-微波热凝&对鼻甲黏膜激光照射(化学灼烧等可降低鼻黏膜敏感性&鼻内选择性神经切断术#翼管神经(筛前神经$可是神经兴奋性下降&这些均可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D B D!特应性皮炎的特殊治疗!光线疗法&紫外线照射对泛发性特应性皮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用1b U(治疗(b U(照射或b U(J b U-同时照射’综上所述可知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治疗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但它们又各有其独特点&进一步探讨和明确三者间的异同将有助于更好地防治这三种疾病&从而降低它们的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患者就诊和住院次数’参!考!文!献"!王宋平&何权瀛/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J"!#/!!T6B7A L9B B7F]^/‘7A7<@?B6>9B<=+99A C9<6I D/56H@?6:]7<<7F B& "$$.&’.#!J&$")&J))/&!(A C7F B6A‘‘/[66N B66A PR[M/T7B7A<9C89A?7B@A<=7,7A7<@?B6>9::7F,D9A C9B<=+9/M6:M7C56C9D&"$$$&%#.$"!.*J!)&/*!P9::7D(^&P@:<B=@F7E&2::@B[M&7<9:/]@A N9,79A C(::7F,@?(B B6?@9<@6A6>?=F J6+6B6+7%?D<6N@A7?:;B<7F‘7A7<@?M9F N7F BL@<=(<6I D9A C(B<=+9(B B6?@9<7C5F J9@<B/‘7A6+@?B&!##"&)!#"$""%J!#/%!王鹰&刁庆春/特应性皮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J"%)/.!张良芬/吴勤学/特应性皮炎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机制"新的治疗目标/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J&#’/)!a9A,E&];?N D(P&19F@B7F_&7<9:/]6A,J<7F+B9>7<D9A C7>>@?9?D6><9?F6:@+;B6@A<+7<>6F<=7<F79<+7A<6>9<6I@?C7F+9<@<@B6>?=@:C F7A/^(+(?9C_7F+9<6:&!##"&**#E;I I:"$"B%’J B.*/’!Q9F I7F^&‘F77A(&E?6<<[&7<9:/3@F B<7H I7F@7A?76><6I@?9:E_d(E M$’"@A?=@:C F7AL@<=9<6I@?C7F+9<@<@B/-F^_7F+9<6:&!##"&"**#*$")’#J)’)/#收稿日期"!##*J#"J#.$ 万方数据。

合并变异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合并变异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合并变异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李鹤芬;杨英英;田苗【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变异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变异性鼻炎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病特点、治疗情况及其效果.结果过敏史、夜间及晨起发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20分以下方面,观察组比例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方面,观察组FEV1/FVC%、FEV1%Pred、PaO2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明显缓解时间≤3 d占28.89%,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异性鼻炎者过敏史多,临床表现更严重、控制不佳,临床治疗效果更差.【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7(041)012【总页数】2页(P1281-1282)【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异性鼻炎;发病特点;疗效【作者】李鹤芬;杨英英;田苗【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 ,湖北武汉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 ,湖北武汉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儿科 ,湖北武汉 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近年来临床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异性鼻炎比较常见[1-2]。

目前临床关于支气管哮喘与变异性鼻炎的关系研究较多[3],但关于合并变异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症状、实验室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报道相对少。

为了为临床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异性鼻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对单纯支气管哮喘与合并变异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0例,根据是否合并变异性鼻炎将其分为观察组(合并变异性鼻炎,45例)与对照组(单纯支气管哮喘,8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去,人们传统地将呼吸道分为上、下呼吸道,由于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在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的不同,通常将二者视为上呼吸道疾病和下呼吸道疾病。

2001年由世界各国专家制定了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on asthma,ARIA)指南[1],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创议的变应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鲁春慧 薄建萍[摘要] 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常同时存在,而且后者作为前者的危险因素已经引起了重视。

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中鼻腔反复发生变态性炎症、鼻-支气管反射、鼻塞致经口呼吸从而增加各种过敏原对呼吸道的直接刺激等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改善肺功能。

所谓“同一气道,同一疾病”。

本文就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密切关系作一综述,期望能在临床实践中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治疗[Abstract] It has been noted that allergic rhinitis(AR) and bronchial asthma(BA) often coexist, as a risk factor, AR has bee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A. During the course of AR, abnormalism in fl ammation in nasal cavity taken place repeateadly 、nose-bronchus re fl ection 、mouth breathing owing to nasal obstruction added the direct stimulus to respiratory passage because of various kinds of allergen etc all have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occurrence of BA. The treatment of AR can increa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A and improve lung function. It is “one way,one dieas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 and AR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re hav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so as to shed light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allergy; rhinitis; bronchial asthma; therapy一部分,其中建议临床医生对于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进行联合治疗和管理。

目前对于上述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已取得共识,即所谓“同一气道,同一疾病”。

据调查报道,约70%~90%的哮喘患者有变应性鼻炎症状,而大约40%~50%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合并哮喘。

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流行病学研究据Mullarkey等1980年报道,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合并哮喘达58%,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同时合并哮喘者仅10%,作者单位:030001 山西太原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鲁春慧 薄建萍)素,控制感染,局部脓肿形成,经穿刺确诊。

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切口,用血管钳钝性分离到脓腔,使脓液充分引流,然后用3%过氧化氢和0.5%甲硝唑交替冲洗脓腔,放置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条的更换时间,根据引流通畅情况及脓量而定,可每日或隔日更换引流条。

结果:174例中,经7~10日治疗,完全治愈出院,没有发生任何后遗症。

3 讨论3.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范围广泛,根据解剖位置分为浅层间隙感染和深部间隙感染,相应部位出现明显炎症反应。

深部间隙感染,由于病变部位深,早期局部症状不明显,不易触摸感觉也无波动感,根据病程或炎症的发展阶段,出现凹陷性水肿及明显压痛点,可用穿刺方法判断有无脓液,或用超声检查是否有液性暗区或液平,以便诊断;浅层间隙感染因感染部位表浅,局部症状表现明显,脓肿形成后,触摸有感觉也有波动感,容易诊断。

感染细菌类别不同,可出现不同反应,炎症局限化脓后,脓液也存在差别,腐败坏死性蜂窝组织炎的局部皮肤弥漫性水肿,呈紫红或灰白色,因组织间隙有气体产生可触及捻发音,剧此可初步推断细菌类别,选用抗生素。

3.2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与患者局部及全身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牙及牙周组织与上下颌骨有直接解剖关系,牙体及牙周感染可向根尖、牙槽骨、颌骨以及颌面部蜂窝组织间隙扩散,由于龋病、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均为口腔常见病,因此,牙源性感染是颌面间隙感染的主要来源,极易波及咬肌间隙、眶下间隙等。

颌下间隙、颏下间隙内含淋巴结,颌面部大部分淋巴引流到颌下及颏下淋巴结,颌面部感染容易引起淋巴结炎;同时儿童及幼儿期淋巴结发育尚未完善,免疫系统不健全,淋巴结炎、涎腺的化脓性炎等,感染容易穿破被膜向周围扩散形成间隙感染。

医源性感染3例,由于在基层卫生院拔牙,医师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感染。

临床上未遇到损伤性、血源性间隙感染。

3.3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后,因病史长、病情重,抵抗力差,尤其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较差者,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容易出现全身并发症,所以,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加强支持疗法,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缓解重毒症状。

选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控制感染,并及时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炎症控制较差且无细菌生长者,更换或联合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适当,疗程要足,使细菌彻底控制,防止耐药菌的出现,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确诊脓肿后,及时切开引流,引流口应尽量选在口内,在口外时应在隐蔽部位,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切开引流,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脓腔,使脓液充分引流,创腔用3%过氧化氢和0.5%甲硝唑交替冲洗,放置引流条。

口底间隙感染应早期切开,预防口底蜂窝组织炎出现,保持呼吸道通畅。

深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时不宜过深,以免损非变应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患者中13%合并哮喘[2]。

Ciprandi等1996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983年鼻炎患者中同时患哮喘的比率为41%,而1993年~1995年该比率增至77%。

另一方面,哮喘患者中变应性鼻炎可高达80%[3]。

Guerras 等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变应性鼻炎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相对危险度是4.13(OR=4.13),即有变应性鼻炎者的哮喘发病率是无变应性鼻炎者的4.13倍[4]。

上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与哮喘之间的确存在密切关系。

此外,Peter等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诱发哮喘的多个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变应性鼻炎位列其中,结果表明在变应性体质者中,变应性鼻炎引发哮喘的相对危险度是5.7,在非变应性体质者中该相对危险度是3.5[5]。

所得结论认为变应性鼻炎是哮喘的一个危险因素。

为了具体分析变应性鼻炎病人对哮喘的影响,Fer-reira研究小组先对受试者进行尘螨鼻激发,而后比较伴有与不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病人的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吸量/最大呼气流速(FEV1/PEF)的改变,结果尘螨鼻激发虽不足以引起明显的哮喘症状,但会引起肺功能下降,在同时有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病人中尤其如此[6]。

变应性鼻炎家族史对哮喘的发病具有一定影响。

来自瑞典北部的报道认为,有变应性鼻炎家族史的成年人其发生哮喘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者的3~4倍;而有哮喘家族史者,成年发生变应性鼻炎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的2~6倍[7],足见哮喘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密切联系。

由此可见,变应性鼻炎确实可以和哮喘同时或先后发生,而且二者关系密切。

2 发病机制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专家提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学说。

从本质上讲两种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相似,严格地说,两者都属于变态性炎症,只是病变部位不同。

有人发现即使目前并无哮喘症状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其气道的病理变化与哮喘患者也十分相似[8]。

2.1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不仅可以造成上呼吸道的机械性损伤,同时将激发其生物学效应(如气道炎症等)。

而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实质已经被证实均为呼吸道炎症。

如所谓的感冒,是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成年人中近80%是由鼻病毒引起。

鼻病毒首先侵犯上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因此认为鼻病毒是使哮喘发作、恶化的诱因。

2.2 鼻支气管反射及呼吸道机能改变变应性鼻炎时鼻黏膜表现出非特异性的高反应性,而神经肽在此中起了重要作用[9]。

变应性鼻炎时鼻黏膜P物质表达增加,鼻黏膜中的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也增加[10],NGF能调节感觉神经纤维释放神经肽。

动物实验表明,过度表达NGF的转基因鼠表现出很高的呼吸道高反应性。

在整个呼吸系统中,鼻是气体进出体内的门户,对空气的过滤、加温、湿化可保持下呼吸道内环境的稳定。

经鼻吸入的冷空气到达气管时温度已达37℃而且被完全湿化,而直径5~6毫米的颗粒则被阻塞在鼻内。

当变应性鼻炎有鼻塞、哮喘病人张口呼吸时,这种保护防御机制削弱而使下呼吸道稳定的内环境遭到破坏,FEV1下降,鼻阻力也增加[11]。

2.3 变应性鼻炎可以引发或加剧哮喘的机制可能包括①鼻腔反复发生变态性炎症,可能使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增加;②鼻-支气管反射:有作者报道用变态性抗原刺激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腔,可使其气道反应性增加[12];③鼻窦炎的炎症物质也可以通过循环系统进入下呼吸道;④发生变应性鼻炎时鼻塞导致经口呼吸,增加干燥寒冷空气和各种过敏原对呼吸道的直接刺激,从而引发下呼吸道炎症和哮喘。

总之,变应性鼻炎与哮喘在病因、发病机制方面既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可以相互影响,互相促进。

3 变应性鼻炎的误诊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哮喘患者都认为其哮喘多在感冒后发作,然而进一步询问病史就会发现他们所说的感冒可能不一定是感冒,其中绝大部分是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指接触过敏源后,由IgE介导产生鼻黏膜炎症,表现为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何权瀛等曾进行过一次临床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检、过敏源皮试、鼻腔分泌物涂片等。

结果表明:有47.6%的患者所说的感冒实际上是变应性鼻炎[13]。

因此,我们认为哮喘患者自诉诱发哮喘的感冒并非都是感冒。

我们临床医生需要详细询问,必要时可进行鼻镜检查,认真鉴别患者所说的感冒是否变应性鼻炎。

4 治疗支气管哮喘必须同时兼顾变应性鼻炎近年来,随着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对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对症治疗和治疗黏膜炎症反应相结合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