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定位诊断ppt课件
脊髓损伤及定位PPT课件
解剖结构及生 理功能
病损表现及定 位诊断
1
脊髓呈微扁圆柱体,位于椎管内,为脑干向下延 伸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 传导束的白质组成。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分布到 四肢和躯干;同时也是神经系统的初级反射中枢。 正常的脊髓活动是在大脑的控制下完成的。
(一)外部结构: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组成部分之一, 全长42~45cm,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 端至第一腰椎下缘,占据椎管的2/3。脊髓自上而下 发出31对脊神经,与此相对应也分为31个节段,及8 个颈节(C1-C8),12个胸节(T1-T12),五个腰节 (L1-L5),五个骶节(S1-S5)和一个尾结(Co)。 每个节段有两对神经根-前根和后根,在发育过程中, 脊髓的生长较脊柱生长慢,因此到成人时,脊髓比脊 柱短,其下端位置比相应脊椎高。
2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在 脊髓这种对应关系的推算方法是:上部颈节(C1-C4)大致 与同序数椎骨的椎体相对应;下部颈节(C5-C8)和上部胸 节(T1-T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一椎体相对应;中部胸节 (T5-T8)约与同序数椎骨上方第二节椎体相对应;下部胸 节(T9-T12)约与同序数椎骨上方第三节椎体相对应。全部 腰节(L1-L5)约平对第10~12胸椎椎体的范围内。骶节和 尾节(S1-S5、Co)约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椎体的范围 内。
8
(三) 脊髓反射
许多肌肉、腺体和内脏反射的初级中枢均在脊髓,脊髓对骨骼肌、 腺体和内脏的传入的刺激进行分析,通过联合神经元完成节段间与 高级中枢的联系,支配骨骼肌、腺体的反射性活动。主要的脊髓反 射有两种:
1 牵张反射 骨骼肌被牵引时,引起肌肉收缩和肌张力增高。当 突然牵伸骨骼肌时引起被牵伸的骨骼肌快速收缩,如膝反射和各种 腱反射。骨骼肌持续被牵伸,出现肌张力增高,以维持身体的姿势 即姿势反射。这两种反射弧径路大致相同。这种反射不仅有赖于完 整的脊髓反射弧,还要受皮质脊髓束的抑制。如果皮质脊髓束的抑 制作用被阻断,就会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这 椎体束损害的主要征象。
脊髓解剖与定位诊断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精品课件
延髓 脊髓
30
皮质脊髓束
支配躯干、四肢骨 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脊髓束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上、下肢骨骼肌肉
躯干肌
精品课件
皮质脊髓前束
躯干肌
31
皮质脊髓侧束: 在脊髓外侧索后部下行,达骶髓(约S4),逐渐终于同
侧灰质板层Ⅳ-Ⅸ,来自额叶的纤维可以直接与外侧群的前角运动神经元 (主要是支配肢体远端小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相突触。 纤维排列由内向外:颈、胸、腰、骶。
精品课件
22
薄束、楔束
走行以及传导的冲动:
薄 、楔束核
楔束
上半身
同侧 躯干、四肢本体觉
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下半身
脊神经节
精品课件
薄束
T4
23
脊髓丘脑束
位置:脊髓白质后索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精品课件
24
脊髓丘脑束
1、位置:脊髓白质后索 2、走行以及传导的冲动
灰质后角
躯干、四肢皮肤温、 痛、粗触觉
后角固有核 白质前连合
精品课件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26
脊髓丘脑前束 ant. spinothalamic tract
➢位置: 位于前索,脊髓丘脑侧束的前内侧。 ➢行程: 起自对侧的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连合交叉,终止于丘脑 ➢功能:传导后根粗纤维传入的粗触、压觉信息,据认为痒觉也
由此束传导。
➢损伤后表现: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对侧损伤平面 l~2 节以下的区域出现痛、温觉的减退或消失。
后角固有核 白质前连合
精品课件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定位诊断与临床PPT课件
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MRI、DSA等),判断脊髓血管疾 病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可选择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以改善脊髓 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如X线、MRI等),判断脊柱 退行性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脊髓造影
通过向脊髓内注射造影剂,可 以显示脊髓的形态和结构,了 解是否存在脊髓受压等情况。
电生理检查
01
02
03
肌电图
肌电图可以检测肌肉的电 活动,了解肌肉的功能状 态。
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传导速度可以检测神 经传导的速度和幅度,了 解神经的功能状态。
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可以检测神经的 电活动,了解神经的功能 状态。病例分方法与步骤病例初步分析
神经功能评估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初步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包括感觉、运 动、反射等指标,以进一步明确脊髓损伤 的范围和程度。
鉴别诊断
定位诊断
根据初步分析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排除 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脊柱肿 瘤、脊柱骨折等。
治疗
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可选择保 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或手术治疗,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04
脊髓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 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外伤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脊髓外伤。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保持 血压、血糖稳定。
脊髓疾病的诊断与查体ppt课件
▪ 〔二〕髓外硬膜内病变 髓外硬膜内病变其神经根痛 出现早且严重,其觉得和运动妨碍是逐渐进展的。
▪ (1)当病变位于脊髓前方时,可以不出现神经根痛, 而运动妨碍发生较早。当病变位于脊髓后方时,可 先发生后束损害而出现深觉得妨碍。
▪ (2)当病变位于脊髓外侧时,觉得妨碍自下向上开展, 鞍区觉得先受影响,此种情况与髓内病变相反,有 鉴别意义。当病变侵及皮质脊髓束时,那么发生同 侧肢体瘫痪。常有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待脊髓完 全横断损害时,才恒定于病变节。
▪ 〔3〕括约肌功能妨碍出现较晚,椎管阻塞出现早切 呈完全性多,脑脊液蛋白量明显增高或呈黄变征。
▪ 〔4〕硬膜外病变起病较快、病程较短,根痛明显且 常伴棘突叩压痛。
▪ 髓内与髓外硬膜内病变的鉴别诊断见表。
▪ 脊髓半侧损害〔Brown-Sequard syndrome〕
▪ 在病变同侧损害节段平面以下出现 痉挛性瘫痪、深觉得妨碍;病变对 侧受损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 逝,触觉存在;早期有皮肤潮红、 发热,以后发绀、发冷;在病灶侧 与病变节段相应部位,可有节段性 缓和性瘫痪、根痛或束带感等觉得 异常。常见于硬膜下髓外脊髓肿瘤、 脊髓损伤。
5、圆锥部(S3~尾1)
▪ 1、大腿后部、臀部、会阴肛门区有鞍状觉得 妨碍〔“马鞍区觉得妨碍〞〕。
▪ 2、膝反射、踝反射和肛门反射消逝,性功能 妨碍。
▪ 3、括约肌功能妨碍出现较早,但根痛不明显, 下肢运动功能正常。
6、马尾〔脊柱L2以下〕
▪ 1、下肢根痛明显,单侧或不对称。 ▪ 2、小腿肌肉萎缩。 ▪ 3、损伤神经根分布区的觉得妨碍及神运营养
两髂嵴最高点连线中点为L3~L4的棘突之间即 相当于L4的椎体;
两髂后上嵴连线的中点相当于S2椎体
脊髓定位诊断及急性脊髓炎
年龄和身体状况
年轻患者和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恢复较快,预后较好。老 年患者和身体虚弱的患者恢复较慢,预后较差。
并发症情况
急性脊髓炎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脏疾 病等。并发症的出现可能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和预后。
脊髓压迫症
由于肿瘤、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导致脊髓受压,患者可能出 现进行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脊 髓受压征象。
脊髓空洞症
多见于颈段脊髓,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分离、肢体瘫痪等症 状,MRI可见脊髓内空洞形成。
03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急性脊髓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疫 苗接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导致脊髓发ontents
目录
• 脊髓概述 • 脊髓定位诊断 • 急性脊髓炎 •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和康复 • 急性脊髓炎的预防和预后
01
脊髓概述
脊髓的解剖结构
脊髓位于脊柱中央,上接脑干, 下至尾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
级部分。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包 含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白质则由
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诱发电位、 肌电图等,可以检测神经传导功能, 辅助定位诊断。
神经影像学检查
通过脊髓MRI、CT等影像学检查,可 以观察脊髓形态、结构的变化,进一 步明确病变部位。
定位诊断的方法
节段定位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结果,确定脊髓受损的节段,有
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病因定位诊断
其他症状
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
急性脊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如脑脊液分析,可确诊急性脊 髓炎。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引起截瘫的疾病进行鉴别, 如脊柱骨折、脊髓肿瘤等。
脊髓定位诊断课件
Ⅴ-Ⅶ层
同侧外侧束 双侧脊髓 脊髓小脑后束 小脑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上脚
小脑
颈部、上肢本体感觉:
楔束→楔束副核 →楔小脑纤维→小脑 脊小脑吻侧束 起自颈膨大Ⅵ → Ⅶ 层→止于同侧小脑。
功能:控 制 骨 骼 肌 的 随 意 运 动
主要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
大脑皮质前回运动区(4区锥体细胞 内囊
中脑大脑脚底 脑桥基底部 延髓(形成锥体) 大部分纤维交叉 小部分在同侧
脊髓节段和皮肤感觉之间的关系
脊髓节段
C2 C3 C4 C5~7 C8~Th1 Th4 Th6 Th8 Th10 Th12~L1 L1~5 S1~3 S4~5
皮肤区域
枕部 颈部 肩胛部
手、前臂、上臂桡侧 手、前臂、上臂尺侧
平乳头平面 剑突根 肋骨下缘 脐水平 腹股沟 下肢前面 下肢后面
会阴部、肛门、生殖器
二 脊髓内外病变定位
基本原则 脊髓内病变——
传导束性损害明显 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出现早而明显、
符合脊髓某一部位病变的特征
(如全横贯、半切、脊髓前2/3、脊髓后束+侧束等)
脊髓外病变—— 节段性表现早(如单肢受累) 长束损害及植物神经损害迟而不明显、 多符合脊髓的局部性病变。
髓内、外病变的鉴别
起病与病程
Ⅲ - Ⅳ 层:相当后角固有核 Ⅴ - Ⅵ 层:相当后角基部,Ⅵ 层在膨 大部最明显,Th4-L1无此层。 Ⅶ 层:是处于前后角之间的中间带, 内有胸核(背核)Th1-L2,中间外侧核Th1 -L3,中间内侧核,脊髓全长。 Ⅷ 层:居前角基部,在两膨大部仅占前角内侧部 Ⅸ 层:包括前角运动细胞,在膨大部占前角外侧部。
Ⅸ 层运动细胞分内、外两群(颈、腰骶膨大外)。 Ⅹ层:在中央管周围的灰质。
脊髓疾病ppt课件
四、辅助检查
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膀胱
膀胱功能障碍 充盈过度出现充盈性尿失禁;随
着脊髓功能恢复,膀胱容量缩小
,尿液充盈到300-400ml时自主排
尿,称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休克期无直肠运动出现大便潴留,
直肠功能障碍
有时由于肛门括约肌功能松弛, 也可出现大便失禁,随着功能的
瘫痪,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多见于脊髓外伤和脊髓肿瘤的早期
27
第27页,共125页。
2.脊髓横贯性损害 主要临床表现:截瘫
感觉障碍 大小便障碍 休克期—软瘫(3~4周)spinal shock 恢复期—硬瘫
28
第28页,共125页。
3.脊髓各节段横贯性损害临床表现
高颈髓 颈膨大 胸髓 腰膨大 圆锥 马尾
31
第31页,共125页。
脊髓炎 :
指各种感觉或变态反应
所引起的脊髓炎症
脊髓病 :
由外伤、压迫、血管、放
射、代谢、营养和遗传所 引起的脊髓病变
32
第32页,共125页。
急性脊髓炎
脊髓蛛网膜炎
各
急 性 运脊动 髓神 经炎元 病
论
脊髓空洞症
脊髓压迫症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脊髓血管病
33
第33页,共125页。
皮质脊髓前束
侧索:位于前根和后根之间 主要有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丘脑侧束
后索:位于后正中沟和后根之间
主要有薄束、楔束
白质
(White Matter)
11
第11页,共125页。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脊髓位于椎管内,成年男性平均长42-45cm。
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成人脊髓下缘抵第1腰椎下缘或第2腰椎上缘水平(女性可平第2腰椎锥体),儿童位置较低,新生儿脊髓下缘可达第2、3腰椎之间。
脊髓的外形呈扁圆柱状,全长粗细不等,有颈膨大和腰骶膨大两处明显的膨大。
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脊髓圆锥,圆锥向下延续为终丝。
终丝是软膜的延续,达第2骶椎水平被硬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的背面,对脊髓起固定作用。
脊髓前面正中纵行的沟称为前正中裂,此裂两侧有前外侧沟,脊髓前根由此发出。
后面正中纵行的沟称后正中沟,后正中沟两侧有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
后根在接近椎间孔处有膨大的脊神经节,主要由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
脊神经前根主运动而后根主感觉。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同神经系统的其它部分一样,是由神经元的胞体、突起和神经胶质以及血管等组成。
在新鲜的脊髓切片上可看到内部呈H形的灰质,其周围包绕着白质。
每侧灰质和白质都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灰质的前角、后角和中间带以及白质前索、后索和侧索。
在灰质的中央有一窄细腔隙,称中央管。
(一)脊髓的灰质脊髓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树突和神经末梢组成,其中富含血管。
从整体上看,前角、后角和中间带的侧角称为前柱、后柱和侧柱。
前角中的神经元主要为运动神经元,即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自前外侧沟穿出脊髓,组成脊神经前根,支配骨骼肌。
后角的神经元为中间神经元,主要是传导痛觉、温度觉及部分触压觉的第二级神经元所在的部位。
每个脊髓节段的后角细胞接受来自相应节段皮肤等处的感觉纤维传入的冲动,并发出纤维组成上行传导束。
侧角主要见于胸段和上腰段,其内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在骶髓2~4节内,相当于侧角的位置上,含有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二)脊髓的白质脊髓的白质由神经纤维、神经交质细胞和血管组成。
由于神经纤维中有大量的有髓纤维,因而在新鲜的切片上呈现白色,这些神经纤维包含:1、脊神经节发出的传入纤维;2、起自脊髓灰质神经元,组成上行传导束,将传入的感觉冲动上传;3、起自脊髓以上的脑区,将运动冲动下传至脊髓,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4、起自脊髓神经元且终止于脊髓运动神经元,完成节段内及节段间联系的纤维;5、起自脊髓前角和侧角的运动纤维,经前根出脊髓。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脊髓横贯损害
马尾: 损害症状及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 根痛多见且严重,位于会阴部、股部或小腿 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大小便功能障碍常不明显或出现较晚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主 (1)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参与前根
的组成。 (2)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入感觉信息 (3)灰质联合: (4)侧角细胞:含有内脏运动交感神经元的胞体,此角只存
在于C8~L2节段。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位置有副交感神经 元的胞体。
脊髓解剖
2.白质 位于灰质周围,被表面纵沟分为三 部,即前索、外侧索、后索。
脊髓损害的分类
脊髓选择性损害 脊髓半侧损害 脊髓横贯损害
前角损害 后角损害 灰质前联合损害 侧角损害 传导束损害
高颈段(C1~4) 颈膨大(C5~T2) 胸髓(T3~12) 腰膨大(L1~S2) 脊髓圆锥(S3~5和尾节) 马尾
脊髓选择性损害
⑴ 前角: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急性病变:脊髓前角灰质炎 慢性病变:可见肌束颤动,如原发性脊肌萎缩症
脊髓的动脉
脊髓前A :由左右椎动脉各发
出一支,在延髓腹侧面合为一 支,沿前正中裂下降。供应脊髓 横断面前2/3区域。
脊髓后A: 由椎动脉发出,沿
后外侧沟下行。供应脊髓的 横断面的后1/3区域。
根A :由椎动脉、肋间动脉、
腰动脉和骶外侧动脉等发出 的脊髓动脉支,经椎间孔进 入椎管,然后再发出根动脉 与脊髓前、后动脉的分支吻 合形成动脉冠营养脊髓。
⑵后角: 节段性分布的感觉障碍,只影响同侧痛、温觉 触觉和深感觉 保留(分离性感觉障碍)
脊髓定位诊断ppt课件
一 脊髓的外部结构
• 腰膨大:包括所有的腰节和第1、2骶
节,腰膨大的形成与发向下肢的神经 丛有密切关系。
一 脊髓的外部结构
• 脊髓圆锥:由第3-5骶节和1-2个尾节
构 成。
• 脊髓的沟与裂:共五条、纵行。
一 脊髓的外部结构
前正中裂:为脊髓腹侧面正中线上的纵行裂,裂较 深,将脊髓的腹侧面分成左右两部分。 后正中沟:为脊髓背侧面正中线上的纵沟. 前外侧沟:沟纹不甚明显,左右各一,为脊髓N前 根穿出处。(脊神经的前根纤维排列在此纵线上) 后外侧沟:沟纹较浅,左右各一,为脊髓神经后根 穿入脊髓处。(后根纤维排列在此纵线上) 后中间沟:此沟在胸髓中段以上始逐渐明显位于后 正中沟与后外侧沟之间,将薄与楔束分割开。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
• 侧角:
在前角与侧角之间,范围较小,里面 含有多 极的中型细胞,为交感神经元,司内 脏器官 运动,汗液分泌,血管运动及神经营 养功能。 交感神经细胞位于颈8或胸1至腰3之侧 角内。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
• 侧角:
在第8颈节和第1胸节的侧角中有一群细 胞称 为睫状体脊髓中枢,从这里发出的交感 神经 纤维经过前根,颈交感神经节(下中上) 组 成颈内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到达眼部 支配 三个平滑肌。①瞳孔散大肌(司瞳孔扩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
• 侧角:
在第2-4骶节的前后角之间的细胞中有排 尿 和排便的脊髓中枢及性中枢。
• 侧角:
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
脊髓植物神经的节段分布与躯体普通 感觉的节段分布不同,大致如下:① 脊髓侧角细胞所发出的纤维在躯体的 分布,颈8-胸3:分布于同侧头,面及 颈部;胸4—7分布于上肢:胸8--9分 布于躯干,胸10--腰2,分布于下肢。 ②脊髓侧角细胞所发出的纤维对内脏 的分布,胸1--5分布于心脏,胸7--8 分布于食管,肝脏及胆囊,胸7--9分 布于胃,胸9—12分布于肠管。
脊髓ppt课件
感)
编辑版ppt
22
急性脊髓炎 (Acute myelitis)
编辑版ppt
23
概念
❖指非特异性炎症→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 →急性横贯性损害。
❖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
编辑版ppt
24
病因
复杂不清。包括多种临床综合征: ❖ 感染后脊髓炎 ❖ 疫苗接种后脊髓炎 ❖ 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 ❖ 坏死性脊髓炎 ❖ 副肿瘤性脊髓炎
13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脊髓圆锥(S3~5 )
1、无瘫、锥体束征 2、马鞍型感觉障碍 3、肛门反射消失 4、性功能障碍早且明显、真性尿失禁
编辑版ppt
14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 马尾(L2~尾节)
1、根痛突出 2、感觉障碍(股部、小腿、会阴部) 3、下肢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4、大小便障碍晚且不明显 5、症状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性
19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中
央
管
附
近
损
害
❖ 双侧对称的节段性分离性
感觉障碍
(痛温觉障碍,触觉保留)
编辑版ppt
20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前索损害:对侧粗触觉障碍(脊髓丘脑前 束)
❖后索损害:同侧深感觉和识别触觉障碍 ❖侧索损害: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编辑版ppt
21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 前角损害:肌肉萎缩、无力、肌束颤动 ❖ 后角损害:同侧节段性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
C8、T12、L5、S5、Co1
❖两个膨大:颈膨大(C5-T2)
腰膨大(L1-S2)
❖六个节段:高颈髓.颈膨大
脊髓解剖及定位诊断
马尾神经丛(髓外)
定位诊断:马尾神经(髓外) 定性诊断:腰椎间盘膨出 鉴别诊断:脊髓肿瘤
例2
女性,55岁 主诉:突起四肢麻木无力、尿潴留3 天 3天前感冒后突然出现四肢麻木无力 ,麻木自下肢近端向远端发展,渐 至行走不能。同时伴反应迟钝,表 情减少。
体格检查: 神清,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 言语清晰。 颅神经正常 双上肢肌力IV+级,双下肢肌力III级 ,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双巴氏 颈胸段脊髓(髓内) 征阳性。胸2以下痛触觉减退。吸吮 额叶 双侧皮质脑干束 、掌颏反射阳性。
3、反射改变
a 腱反射的改变
节段性、锥体束
b 浅反射改变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4、植物神经功能改变
a 皮肤、指甲的营养性改变 b 节段性或平面以下泌汗或血管舒
缩功能改变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二)常见的脊髓不同水平损害 感觉+运动+植物神经障碍
1、高颈段(C1-C4)
四肢中枢性瘫痪 呼吸严重受损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高热、无汗等) 可有三叉神经脊束受累。
定位诊断:1、颈、胸段脊髓(髓内) 2、双侧额叶、放射冠、半卵 圆中心皮质下白质 定性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鉴别诊断:MS 急性脊髓炎
例3
男性,17岁 主诉:进行性左上肢无力、肌肉跳 动3年余。 3年前无明显诱因渐感左上肢无力, 肌肉跳动,不伴肢体麻木,未特殊 诊治,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左手 部及左前臂肌肉萎缩。
一侧或双侧脊髓后1/3损害, 少见。
病例举例
例1
男性,63岁,务农 主诉:渐起腰痛、左下肢麻木无力1 年余 1年多前逐渐出现腰痛、左下肢乏力 ,渐波及右下肢,出现双下肢麻木 无力,麻木自下肢远端向近端发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脊髓灰质和白质
侧索
后索
后角
侧角
(T1--L3)
中间带
前索
-
前角
12
脊髓内部结构
-
13
脊髓损害的定位诊断
脊髓灰质节段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1、 前角:
急性病变:脊髓前角灰质炎 慢性病变:可见肌束颤动,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2、 后角: 节段性分布的感觉障碍,只影响痛、温觉, 触觉和深感觉 保留(分离性感觉障碍)
脊髓定位诊断
神经内科 屈剑锋
-
1
运动传导路
锥体系
发动 随意运动
组成 起止 行程 交叉
皮 质 脊 髓 侧 束 四肢肌
躯干肌
四肢近端肌
皮 质 脊 髓 束
锥体交叉 75%纤维
皮 前质 束脊
髓 躯干肌
-
中央前回中上2/3 中央旁小叶前部
中央前回 下1/3
皮 质 内囊膝 核 内囊后肢束
中脑: 脚底中3/5
脑桥 基底部
肌, 面部血管及汗腺 S2-4:副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功能
-
10
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 由上下行有髓纤维组成的传导束组成 • 后索: 薄束:传递同侧下半身的深感觉、触觉 楔束:T4以上出现,传递同侧上半身的深感觉、触 觉 • 侧索: 脊髓丘脑侧束、皮质脊髓束、 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 • 前索: 脊髓丘脑前束、皮质脊髓前束
如发现上(胸7~8)、中(胸9~10)、下(胸 11~12)腹壁发射局部消失时,有助于各节段的定位 。
-
29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定位诊断
腰膨大(腰1~骶2): 受损时出现双下肢周围性瘫痪(损及支配下肢的
前角细胞所致),双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括 约肌障碍。
腰膨大上段受损时,神经根痛位于腹股沟区或在 下背部);下段受损时为坐骨神经痛。
-
18
后索综合症
脊髓痨
-
19
后索和锥体束综合症
亚急性联合变性
-
20
前角和锥体束综合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
21
后索、脊髓小脑束联合病变并可 能累及锥体束
Friedreich共济失调
-
22
脊髓损害的定位诊断
脊髓半切损害(Brown-Sequard综合征 )
病变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病侧深感觉丧失 对侧的痛、温觉丧失
-
6
-
7
-
8
-
9
脊髓的内部结构
横断面上:中央区为灰质,呈“H”形,由神经细胞核团组成,中 心
有中央管,外面为白质,由上、下的传导束组成。 灰质:灰质前连合,灰质后连合
前角:运动神经细胞 后角:第二级感觉神经细胞 侧角:C8-L2: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内脏和腺体 C8-T1:沿颈动脉进颅,支配瞳孔扩大肌、睑扳肌、眼眶 】
3、灰质前联合:病变节段支配区的分离性感觉障碍: 两侧对称 的 痛、温觉丧失而触觉保存
4、侧角C8、T1病变出现Horner综合征 S2~4 病变出现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碍
-
14
前角综合症
脊髓灰质炎-ຫໍສະໝຸດ 15后角综合症脊髓出血
-
16
灰质联合综合症
脊髓空洞症
-
17
脊髓损害的定位诊断
脊髓传导束损害 以侵犯脊髓内个别传导束为特点 1、 后索:病变水平以下的音叉觉、位置觉和 识别性触觉障碍, 2、后束、锥体束:亚急性联合变性 3、前角细胞、锥体束:肌萎缩侧索硬化 4、后束、脊髓小脑束、锥体束: 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Friedreich型)
脊髓丘脑束 (前束)(侧束) 白质前连合
交叉
边上升 边交- 叉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内侧丘系 的外侧
3
躯干四肢 本精体细感触觉 觉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楔薄 Ⅱ束
核
肌 上肢、 、 躯干上部
腱 、
Ⅰ 脊神经节 下肢、
关 节
躯干下部 传入神经
后根
周围突 中枢突
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侧丘系
-
23
Brown-Sequard综合征
-
24
脊髓损害的定位诊断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 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以及括约肌障碍 急性期出现脊髓休克症状,3-4周转为中枢 性 瘫痪。 慢性脊髓压迫症,常先表现脊髓半切综合 征, 后为横贯性损害无脊髓休克症状。
-
25
高颈段 颈膨大
颈膨大(颈5~胸2): 两上肢呈周围性瘫痪,两下肢呈中枢性
瘫痪。病灶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可有向肩及上肢放射的神经根痛,排尿 障碍。
颈8胸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时产生Horner 综合征。
-
28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定位诊断
胸髓(胸3~12): 胸4、5水平血供较差最易发病。损害时,该平面
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双下肢呈中枢性瘫痪(截瘫)及 括约肌障碍。受损节段伴有束带感
胸段
腰膨大 圆锥
不 同 平 面 脊 髓 全 横 贯 引 起 的 瘫 痪
-
26
脊脊髓横髓贯横性贯损性害损的害定的位定诊断位诊断
高颈髓(颈1~4) 出现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四肢呈中枢性瘫痪,括约肌障碍,四肢和 躯干多无汗。
颈3~5节段受损将出现膈肌瘫痪,腹 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
27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定位诊 断
腰2~4损害则膝反射往往消失; 骶1~2损害则踝反射往往消失; 骶1~3受损则出现阳痿。
-
30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定位诊断
脊髓圆锥(骶3~5): 支配下肢运动的神经来自腰膨大,脊髓
圆锥损害无双下肢瘫痪,也无锥体束征。 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呈鞍状 分布。
脊髓圆锥为括约肌功能的副交感中枢, 圆锥病变可出现真性尿失禁,见于外伤和 肿瘤。
延髓锥体
躯沿 体途 运陆 动续 和离 特开 殊锥 内体 脏束 运, 动终 8止 核于 。2
躯干四肢 痛温粗触觉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损伤症状
上升 1—2节段
Ⅱ 后角 ⅠⅣⅤ层
Ⅰ 脊神经节
痛温 粗触
皮肤 传入神经
周围突
后根
中枢突
中央后回中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脊髓丘系
下橄榄核 背外侧
Ⅲ 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中线旁 下橄榄核
之间
内侧丘系交叉 楔束、薄束
外 后索 内
Ⅲ 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红核 背外侧
贯穿 斜方体
T4~5
薄束
损伤: 感觉性共济失调
-
4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
5
脊髓的外部结构
脊髓是脑干向下的延伸部分,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 、 大孔水平与延髓相连,下端形成脊髓圆椎。圆椎尖端伸 出终丝,终止第一尾椎的骨膜。脊髓呈微扁圆柱体。 31对脊神经 颈段8对 胸段12对 腰段5对 骶段5对 尾神经1对 2个膨大 颈膨大-C5-T2: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根 腰膨大-L1-S2:发出支配下肢的神经根 脊髓圆椎末端的位置相当于第一腰椎下缘的水平,脊 髓各阶段的位置比相应的脊椎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