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未期肝病并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ppt
重症肝炎的诊断与治疗优秀课件

重症肝炎命名的历史变迁
• 1993年英国O‘Grady建议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因从临床出现黄疸至发生肝性脑病时间 界限来区分,分别以7d以内出现肝性脑病者称为超急 性肝衰竭(hyperacute liver failure, HALF)、8d ~ 4周出现者列入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liver failure, ALF),4 ~12周出现者归属于亚急性肝衰竭 (subacute liver failure, SALF)
重症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重症肝炎进程的严重程度
• 肝脏功能不全(liver dysfunction/hepatic insufficiency):是指肝细胞严重受损,肝脏功能 受到重度影响而表现为明显的物质代谢和合成功 能紊乱、凝血功能异常等病理生理的改变
• 肝脏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 hepatic failure): 是为肝功能不全的终末期阶段,机体处于严重的 失代偿状态,临床上可出现深度黄疸、凝血机制 障碍、意识改变(肝性脑病Ⅱ度或以上)等,预 后极其险恶,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退而导致死亡
• 法国学者持有不同看法:①认为肝性脑病并非肝衰竭 诊断的唯一指标,除肝衰竭外的多种原因都可引起意 识障碍;②急性肝衰竭既用于疾病诊断的总称,又用 于分型,易引起混乱,值得进一步商榷
重症肝炎命名的历史变迁
作者(年代)
命名
肝性脑病 出现的时间
初发症象
Trey(1970)
暴发性肝衰竭
终末期肝病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ppt课件

心理护理
提供情感支持
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与 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
担忧,并提供情感支持。
增强治疗信心
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方案和可能 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治疗的
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引入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需要,引入专业心理干 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 等,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积
极面对治疗。
症状护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医嘱使用合适的止痛药物,并可通过非药物疗法,如 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恶心与呕吐护理
保持患者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饮食频率,减少每次进食量。对于严 重恶心、呕吐的患者,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并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环境清洁 。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案例二
患者李女士,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纠正负氮平衡,减缓 病情进展。
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心理支持
症状管理
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 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提高患 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患者出现的疼痛、瘙痒、恶心、呕吐等 症状进行及时干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 舒适度。
VS
饮食护理的作用
饮食护理在终末期肝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 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个 性化的饮食方案,调整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恶化。
未来研究方向与目标,如探索更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等。
个体化营养支持研究
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终末 期肝病患者,开展个体化的营养支持研究, 以找到更加精确、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时,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 门静脉高压,引发腹水、脾功能亢 进等并发症。
重症肝炎的抗感染治疗ppt课件

➢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 (SMZ 75mg·kg-1·d-1+TMP15 mg·kg-1·d-1),疗程21天,如果合并明显的低氧血 症(呼吸空气时氧分压<70mmHg),需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
➢ 克林霉素+伯氨奎 ➢ 卡泊芬净
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多见,无症状菌尿 常见细菌:大肠杆菌 肠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急性膀胱炎 :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产AmpC酶的菌株
AmpC酶 是由肠杆菌科或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β 内酰胺酶,可作用于头孢菌素,不内克拉维酸抑制
危险因素:长期住院;用过抗菌素;部分治疗后的SBP患者
常见细菌: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 柠檬酸菌属 不动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
治疗:
➢
碳青霉烯类
➢
细菌多为肠源性, 69%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 肺炎链球菌 其它链球菌及肠球菌 葡萄球菌少,仅占2%-4%,见于脐疝坏死糜烂患者 厌氧菌及微需氧菌少见 需氧菌引起SBP约75%伴有菌血症,厌氧菌极少伴发
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
经验治疗: ➢ 头孢三代 ➢ 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 ➢ 广谱青霉素(美洛西林、替卡西林 哌拉西林) ➢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 厄他培南) ➢ BL-BLI(PIP/TAZ、TC/CL、AM/SB、CPZ/SBA) ➢ FQ(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调整治疗:
至今对肝病时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了解不足
肝内的药代动力学
第一期:氧化还原酶或水解酶
药物被氧化、
还原、水解,代谢物的生物活性与母药不同,并可产生毒性
第二期:转移酶
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醋酸、
终末期肝病ppt课件

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 自然病程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17
4
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 病毒感染(乙型、丙型、CMV、EB等) • 药物中毒(非甾体类激素、麻醉制剂、抗
结核类药等) • 毒性物质中毒(有毒的蘑菇、金属化合物 • 其他原因
5
先天代谢性疾病
• Wilson病 • 家族性高固醇血症 • 遗传性草酸盐沉积症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症 • 尿素循环酶缺陷症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复发率高
13
酒精性肝硬化
• 自然病程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1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 自然病程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自然病程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合并戊肝3~5年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顽固性腹水 肝性脑病 嗜睡等 血浆白蛋白<25 g/L PT延长5秒 TBIL>851umol/L
11
肝移植受者术前评估
• 评分
1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 自然病程15年发展成肝硬化 5年后可癌变,癌
变率可达7%~15%
终末期肝病
终末期肝病的定义
各种急性或慢性肝病用其他内外 科方法无法治愈,预计在短期内 (6-12个月)无法避免死亡者
2
终末期肝病
进展性 慢性肝病
急性或 亚急性 肝功能衰竭
先天代 谢性疾病
重症肝炎的诊断与治疗PPT

步分为暴发型(fulminant form)和亚急性型 出现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情况将重型肝炎分为早、中、晚三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gastric varices bleeding, EGVB)
• 亚洲地区: 主要病因为嗜肝病毒感染,尤其是乙型肝 炎病毒(HBV)感染约占85%,其次为药物性和其他 病毒感染
重症肝炎命名的 变迁
ALSS治疗时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一般认为患者的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0%~ 40%以上,血小板需>5X109较佳; 导致重症肝炎的病因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查明病因有助于去除病因和判断预后 其他:肝移植、部分肝切除、肝脏肿瘤 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外术后一年存活率仅为30%-50%,到本世纪,1年存活率已提高到50%-90%,5年存活率仍可达70%左右
并及时进行•病原过体检去测及3药敏余验,年明确对药物重敏感症试验肝后,炎抗生命素的名选用不通常断是最进具有行针对修性地正覆盖,致病但菌 各国间
Guvara对16例HRS联合应用8-鸟氨酸加压素和白蛋白,分为3天和15天治疗二组,每组8例。
仍存有很大争议;对其分类也未达成共识,且时间界 降血氨治疗:是肝性脑病药物治疗的主要部分,可缓解肝性脑病的症状,减少氨的产生与吸收,但对肝性脑病Ⅲ-Ⅳ度患者,临床上疗
重症肝炎命名的 变迁
• 同年法国Bernuau则将AHF范围扩大到无肝性脑病者, 添加血浆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前加 速素)<正常值50%以下,并将急性肝衰竭定义为迅速进 展的肝细胞功能损害。如黄疸出现2周内发生的HE称 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liver failure, FLF),黄疸出 现2~12周发生的肝性脑病则称亚暴发性肝衰竭( subfulminant liver failure, SFLF)
肝脏炎症专家共识的解读PPT课件

联合治疗
保肝治疗
抗炎 降酶 解毒 修复 保肝 利胆
…
戒酒/营养支持
干扰素/核苷类似物 调整饮食/运动
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或联用硫唑嘌呤
推荐意见 6:对于肝脏炎症,无论是否存在有效的病因疗法,均有必 要实施抗炎保肝治疗(III)。对于缺乏有效病因治疗或暂不能进行病 因治疗的部分患者,更应考虑抗炎保肝治疗(I)
• 病毒性肝炎:
抗病毒治疗不适用人群 不耐受人群 禁忌症人群 应答不良患者
• • • • • •
药物性肝病转氨酶升高 特定疾病预防肝损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无原因肝功能异常
…
保肝治疗
美能®52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 研究
欧洲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IFNα或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无效的CHC患者;
肝脏炎症管理与抗炎保肝治疗
肝脏炎症存在于各种原因引起
的肝脏疾病中,在治疗过程中,除 了对因治疗之外,需要关注长期炎 症管理,合理抗炎保肝,即有利于 提高对因治疗效果,又可以阻止和 延缓疾病进程。
肝脏炎症管理共识
2014年2月发表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临床传染病杂志》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介质 靶 组织
肝细胞、肝胆组织
推荐意见 4:应当通过全面的辅助检查对肝脏炎性损害的程度进行评估。血清 ALT 升高是反映肝脏炎性损害的常用指标,但目前对血清 ALT 的正常上限值 (ULN)仍存在争议。建议临床医生针对不同病情及年龄加以区别对待(I)
生化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4. 2002年意大利米兰一项涉及6835例健康献血员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提出, 新的ALT正常值范围可定为男性<30 IU/L,女性<19 IU/L,从而将ALT正 常上限值下移Ⅲ1;这对检测青少年早期肝病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对临 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同时也可能降低肝病诊断的特异性;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精选PPT

4%。在我国成人群体中,ALD患病率为4. 中毒性药物肝损伤系因误服过量肝损伤药物或自杀等原因,导致药物摄入量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严重干扰肝脏正常代谢而引起的肝
细胞损伤。
(1)病毒只是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启动因子,炎症经长期和反复启动后,形成了后续效应(瀑布效应);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加,新药的不断涌现及各类药物的应用增多,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国 内外DILI占肝病的比例有一定差异,如 的DILI占住院肝病患者的2%-5%,而我国仅占0.
酒精性肝病(ALD)
据调查,2003年 所有死亡的肝病患者中44%归因于酒 精。研究发现人均年酒精消费量每增加1L,男性患肝硬 化比例增加14%,女性增加8%。在欧洲,ALD是晚期肝病最 常见的病因。我国1999年调查全国6个地区男、女及整体 饮酒率分别为84.1%、29.3%和59.4%。在我国成人群体 中,ALD患病率为4.3%-6.5%。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ALD占同期肝病住院患者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由 1991年的4.2%增至1996年的21.3%;酒精性肝硬化在肝 硬化的病因构成比由1999年的10.8%上升到2003年的 24.0%。
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重症肝病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摘要:重症肝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预后差,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而抗真菌药物又多在肝脏代谢,毒副作用大,临床诊治困难。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根据重症肝病患者的特点,形成专家共识,以供医务人员在制定重症肝病合并IFI诊治决策时参考。
关键词:肝疾病;侵袭性真菌感染;共识Consensuson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vasivefungalinfectioninpatientswithsevereliverdiseaseSevereLiverDiseaseGroup,theProfessionalCommitteeforHepatology,ChineseResearchHospitalAssociation;SevereLiverDiseasesandArtifi cialLiverGroup,ChineseSocietyofHepatology,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Correspondingauthors:HUJinhua,13910020608@163.com;HANTao,hantaomd@126.comAbstract:Theprognosisofsevereliverdiseasecombinedwith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ispoor,andtheclinicalmanifestationsareoftenatypical.Moreover,mostoftheantifungaldrugsaremetabolizedintheliver,withseveretoxicitiesandsideeffects,making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difficult.TheProfessionalCommitteeforHepatology,theChineseResearchHospitalAssociationandtheHepatologyBranchofChinaMedicalAssociationorganizedrelevantexpertstoformulateanexpertconsensus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patientswithsevereliverdiseasecombinedwithIFI,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medicalpersonnelinmakingdecisionso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Keywords:LiverDiseases;InvasiveFungalInfections;Consensu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2.011收稿日期:2022-02-14;录用日期:2022-02-16通信作者:胡瑾华,13910020608@163.com;韩涛,hantaomd@126.com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是指侵犯至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导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过程,是重症肝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停止使用保肝药为何出现“反弹”?
保肝药物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 保肝与降酶、退黄的关系如何? 保肝药物的疗程应该如何确定? 病因治疗与保肝治疗的关系?
www. miaoxh. com 19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是否应该制订和由谁来 制订“通用”的指导临床保肝规范用药的指 南?
比如“抗炎保肝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或共识?
20
肝病领域相关专家的“共识”
2012年11月23日在南京召开了“抗炎保肝药物机制及诊治 共识专家会”
到会专家如下:
陈成伟 王宇明 任 红 缪晓辉 孟庆华 田德英 尚 佳 徐小元 叶晓光 施光峰 茅益民 等13位
抗炎保肝的共识: 缺乏循证?? 我们不写谁写? 我们不说谁说?
21
《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草案)》首次讨论会
6
抗炎保肝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关键,有成 熟药物
对抗炎、抗氧化、降酶、退黄、促进肝细胞生长、 改善肝脏微循环等保肝药物的机制的认识不断加 深
抗纤维化治疗不断得到重视 肝损害的综合治疗用药更趋合理
7
抗炎保肝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无法实施病因治疗的肝病需保肝,或以保肝治疗 为主 自身免疫性肝病 部分丙型肝炎 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 不明原因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酒精性肝病
抗“炎”?何为炎症?何为“肝脏炎症”?
炎症持续存在,肝脏损害持续进展
控制炎症反应即能阻止肝损害进展 在病因未完全消除之前,炎症损害仍然存在 ALT水平反映肝损害程度和进展,但不能代表肝功能
ALT正常,肝脏储备功能可能丧失殆尽(肝衰竭),或者肝脏组织 炎症坏死明显(乙肝免疫耐受期?)
ALT水平较高,肝脏代偿功能可能良好
1
终未期肝病并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终末期肝病定义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 ESLD)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致的肝病晚期 阶段,主要特征为肝脏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 生理需求,包括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 ,主要表现为肝功能严重受损和失代偿,包 括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急性失代偿 、慢性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
ESLD 病理生理特点
肝脏功能明显减退、肝脏微循环障碍、 肝脏局部以及全身性炎症反应、免疫麻 痹及紊乱和肠道微生态失衡,这些均为 感染的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全身炎症反应(SIRS)、代偿性抗炎 症反应综合征(CARS)和混合性拮抗 反应综合征(MARS)在 ESLD 合并感 染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ESLD 相关的级联炎性细胞因子风暴, 如IL-6、IL-10、IL-8、IL-1α、 TNFα)、纤维介素样蛋白2、单核细 胞趋化蛋白 1、IFNγ促进了感染发生 。
合并腹腔感染
SBP是 ESLD合并感染最常见的腹腔感染类 型。常起病隐匿,无症状或症状轻,最常见 的症状是腹胀和发热。患者常因大量腹水而 无明显的腹部压痛、反跳痛。真菌性腹膜炎 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腹膜炎相近似,多见于免 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 激素的患者。结核性腹膜炎的特征性表现为 腹壁柔韧感,合并腹水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 ,多经腹穿及腹水检查和培养才得以诊断。
前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增菌,同时送需氧及厌氧 培养,接种腹水至少 10 ml。腹水量>10 ml, 离心后可提高培养率。腹水培养阴性的中性粒细 胞性腹水是 SBP 的一种变异形式。二代测序方法 从组织、拭子、抽吸物中提取 DNA 进行分析, 可筛查鉴别多种细菌,快速获取病原学诊断。G 试验、GM试验以及IGRA/TB-SPOT等对相应的 感染有一定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 ESLD患者经常使用抗菌药物,发生院内感染 的耐药率相对较高,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 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 ESLD 相关的级联炎性细胞因子风暴,如 IL-6、IL-10、IL-8、IL-1α、TNFα)、纤维 介素样蛋白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IFNγ 促进了感染发生。
-
6
合并腹腔感染
• SBP是 ESLD合并感染最常见的腹腔感染类型。 常起病隐匿,无症状或症状轻,最常见的症状是 腹胀和发热。患者常因大量腹水而无明显的腹部 压痛、反跳痛。真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与细菌性 腹膜炎相近似,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广 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结核性腹膜炎 的特征性表现为腹壁柔韧感,合并腹水的临床表 现可不典型,多经腹穿及腹水检查和培养才得以 诊断。
-
16
营养支持治疗
• 饮食摄入模式为少量多餐,每日 4~6 餐,鼓励睡 前加餐(LES),LES 应以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 为主。ESLD 合并感染患者的能量供应量按 25~35kcal/kg/d 计算,蛋白质或氨基酸的供给量 建议为 1.2~1.5g/kg/d,肝性脑病患者蛋白质的摄 入量为0.5~1.2g/kg/d,肝性脑病纠正后可从 0.5g/kg/d 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推荐增加 口服支链氨基酸供给。预防和治疗低血糖对于终 末期肝病患者十分重要,临床上明显的维生素不 足需要特别治疗。
-
7
合并呼吸道感染
• 患者起病可急可缓,呼吸道细菌感染以发 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肺部真菌感 染具有支气管肺炎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但 起病隐匿,多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中出现 或加剧,可有发热、咳嗽、胶冻样痰液, 肺曲霉菌感染常出现血痰。
-
8
合并胆道感染
• 胆道感染是 ESLD合并感染的另一类常见感 染类型。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漏诊,不 易得到细菌学证实。患者多表现为中上腹 或右上腹隐痛,或伴发热、恶心、呕吐、 暧气、反酸及腹胀等症状。
-
2
ESLD合并感染的类型
• 包括腹腔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局部感染均可发展为 血流感染。ESLD合并感染以自发性细菌性 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 peritonitis,SBP)最多见,肺部感染次之 。
-
3
ESLD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
11
合并血流感染 (含导管相关性感染)
• 根据血培养阳性的病原体是否与其他部位感染病 原体相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血流感染。继发性 血流感染最常见的来源有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 、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是 ESLD 患者常见的原发性血流感染,血 管内导管留置超过 72 小时而出现血流感染,应 考虑导管是否为感染的来源。发热、寒战是血流 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
12
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 致病菌与普通感染性心内膜炎者不同,起 病隐匿,可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 重减轻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听诊常可闻 及心脏杂音。
-
13
皮肤软组织等其他感染
• 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不常见,以局部 红肿、皮肤破损和压疮表现为主。 合并颅 内感染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 、呕吐及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出现偏瘫、 失语等脑实质损害表现。
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 诊治专家共识
茂名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李耀才
-
1
终末期肝病定义
•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 )指各种慢性肝脏损害所致的肝病晚期阶段,主 要特征为肝脏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包 括各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肝功 能严重受损和失代偿,包括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慢性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 癌。
• 4.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X 线平片、CT、MR 。
-
15
• 5. 病原微生物检测、培养与鉴定:分泌物、体液 (胸水、腹水、关节液)、血液、骨髓或组织培 养到病原体是确诊 ESLD 合并感染的依据。腹水 细菌培养阳性对 ESLD 合并 SBP 具有确诊意义 ,但普通腹水培养阳性率低,建议抗菌药物使用 前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增菌,同时送需氧及厌氧 培养,接种腹水至少 10 ml。腹水量>10 ml,离 心后可提高培养率。腹水培养阴性的中性粒细胞 性腹水是 SBP 的一种变异形式。二代测序方法从 组织、拭子、抽吸物中提取 DNA 进行分析,可 筛查鉴别多种细菌,快速获取病原学诊断。G试 验、GM试验以及IGRA/TB-SPOT等对相应的感 染有一定的帮助。
Hale Waihona Puke -4ESLD 病理生理特点
• 肝脏功能明显减退、肝脏微循环障碍、肝 脏局部以及全身性炎症反应、免疫麻痹及 紊乱和肠道微生态失衡,这些均为感染的 危险因素。
-
5
发病机制
• 全身炎症反应(SIRS)、代偿性抗炎症反 应综合征(CARS)和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 征(MARS)在 ESLD 合并感染的发生发 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 合并眼内炎,临床表现为眼痛、畏光、流 泪、视物模糊、结膜充血,可出现视力明 显下降,眼房内出现片状或块状漂浮物。
-
14
ESLD 合并感染的诊断
• 1. 高危因素评估:免疫功能障碍、遗传易感因素 、肠道细菌异位以及医源性因素。
• 2. 症状与体征:参照临床表现部分。
• 3.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PCT 、CRP、γ 干扰素释放试验、胸腹水常规检查。 细胞因子水平如 IL-6、TNF-α 有望应用于 ESLD 合并感染的诊断。
-
9
合并胃肠道感染
• ESLD合并胃肠道感染临床表现多样、病情 轻重不一,而且致病病原体种类繁多,主 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或仅表现为水样 便或大便次数增多。
-
10
合并泌尿道感染
• ESLD 合并上尿路感染者常有发热、寒战等 全身症状,可伴腰痛、肾区叩击痛、输尿 管点压痛。下尿路感染者常有尿频、尿急 、尿痛、排尿不适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 性质常会有改变,如浑浊、有异味、肉眼 血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