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合集下载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备课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备课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案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主备人:于海龙执教人:单元课题二、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

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

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本单元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建议: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数学活动。

2、充分关注猜想和估计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精心设计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活动线索。

3、重视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理解、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汇总讲解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汇总讲解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单元目标科学概念●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动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食物、空间和应激性。

●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饲养一种小动物。

●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内容。

●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通过阅读提高对动物基本需要和动物多样性的理解。

●比较多种植物,总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动物的兴趣。

●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动物的研究兴趣。

●培养对动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

●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意识,能爱护自然环境下的小动物。

●培养以观察目的为出发点,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单元重点: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单元难点: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单元课时:7课时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2.在编辑教案时,行距调整为固定值16磅、段前、段后设为0行3.教案最好是整页,如最后一页为半页或不到一页,可适当把字号或行距往小调,编辑为整页阜康市第三小学电子备课教案1.上面教案为新修改教案格式。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第二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 各部分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 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 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 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窘、绞”等生字 会写“痴、愧”等生字 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牧童》。

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 让学生通过读书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童年时光的珍贵 丰富情感体验 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 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5、引导品味语言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 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 用心体会 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 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童年时光的珍贵。

3、“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应关照编排特点 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教学的最优的童年生活。

人教版小学电子备课(第二单元)

人教版小学电子备课(第二单元)

单元内容本组教材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三首古诗词,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等多项训练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把自己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真实的感受说出来、写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阅读中外伟人、名家的童年故事(或励志名言),开拓视野、增进了解、激励自我。

单元教学总目标: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3、丰富语言积累;4、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课题 5 古诗词三首课型新授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点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具学具教材处理及设计思路二次备课(手写)年月日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案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挂图
教法
学法
设计
1、采用个人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以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2、先通过想象练说,充分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内容。
课时
安排
1《场景歌》………………………………2课时
2《树之歌》………………………………2课时
3《拍手歌》………………………………2课时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案(单元备课)
学科:语文年级:二主备人:李庆红执教人:李庆红
单元
课题
二单元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4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起了本单元55个会认字、2个多音字、40个会写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4《田家四季歌》……………………………………2课时
语文园地二…………………………………………2课时
教学
目标
设计
1、认识本元55个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认识隹字旁,知道它与鸟类有关,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会写28个词语。
2、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3、了解数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数量词。
4、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6、朗读、背诵“日积月累”中的楹联,初步了解大意。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

3.感知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4.培养学生在逆境面前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快速阅读中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6*.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尼尔斯骑鹅旅行的经历,关注人物的命运,了解尼尔斯性格特点的变化。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4.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品质,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2.培养学生引用原文说明观点,并学会分辨别人的观点。

3.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1.学会围绕同一主题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2.培养学生引用原文说明观点,同时学会分辨别人的观点。

教学过程: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整合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的能力。

2.学会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章节内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教学重难点:学会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学会使用过渡句,使表达连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统整备课》word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统整备课》word版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统整备课
单元内容概说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提问”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夜间飞行的秘密》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问,扩大提问范围;《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学习筛选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略读课文《蝴蝶的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提问策略进行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语文要素布列(要素在课文中梯次分布
)
核心素养要点
内容课时教学目标(素养要点)
一个豆荚里的五
粒豆2
1.认识3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1个字,
会写45个词语。

2.阅读时,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3.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4.能自主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尝试解决提出的问
题,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夜间飞行的秘密 2 呼风唤雨的世纪 2 蝴蝶的家 1
习作 1 1.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2.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验表达的乐趣。

语文园地 2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三、巩固反馈:
1、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
2、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3、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用0,7,4,5,9五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昌吉市回民小学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
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③26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二、学习新课:
(一)2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0,2,4,6,8。)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小学数学学科第二单元电子备课(修改)

小学数学学科第二单元电子备课(修改)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了影子随太阳的升落而变化的规律,真了不起。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类化练习:填写同步练习。
2、限时作业: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联系生活:今天我们发现的规律,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帮助?
二次备课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2)观察快7时钟表图,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
(3)学生观察7时刚过钟表图,使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生观察发现规律)
(4)学生小结:当分针接近12时,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快几时;当分针刚刚超过12时,时针指在几上,就时几是刚过。
(5)那小青和小林是什么时候回家的?(快6时和6时刚过)
单位
年级
一年级
时间
任课教师
第2课时
总第3课时
课题
下雨了—学看钟表
教学内容
P13-14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能利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3、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4)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认识几时半的方法:钟面上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较小的那个数表示的就是几时半。
(5)生动手拨钟,“现在请你自己拨一个你喜欢的半时,同位互相看看”
3、快几时、几时刚过的认识
(1)教师出示整时:7时钟表图(学生说出时间)
再出示快7时钟表图和7时刚过钟表图,“这也是7时吗?”
6、让学生观察自主练习第5题的图,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使学生明白一天有两个8时。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第二单元冷和热单元课题冷和热单元总体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2、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3、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知道温度相同是热传才停止4、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状态,温度的改变可以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和沸点。

知道生么是蒸发和凝结。

二、科学探究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做出合理的解释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与结论。

4、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景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2、愿意合作与交流3、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4、敢于大胆想象5、感受和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6、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冷和热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本单元将学生带领到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的活动中,了解冷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本单元共五部分组成,(一)形成温度的概念,学会测量水温(二)认识热传递的方式和方向(三)探究物体的形态和体积变化(四)不同物质以及同质不同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一样(五)了解自然界中水体额度不同存在形式,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温度计的使用、热水变凉的规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物体的熔化和凝结;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物质的三种状态难点:用温度计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教学措施室外考察,收集资料----总结规律-----深化提高课时分配5课时21、冷热与温度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电子备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电子备课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和语文园地二,本单元以识字为主题,让学生从课文中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并且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增加学生的生活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

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树之歌》这是一篇韵文。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图画易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展开想象的翅膀。

《拍手歌》课文以朗朗上口的语调,给我们描绘了人和动物的关系。

《田家四季歌》这一课用四节写了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特点。

语文园地二共有三项内容,分别是查字典、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中,以“读”为主来组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单元重点,学习生字和生词,明白道理。

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儿歌的乐趣和积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句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动物、树木的特点。

3、认识54个生字,其中会写18个字,学会笔画和偏旁。

4、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场景歌》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

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2、《树之歌》这是一篇韵文。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图画易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展开想象的翅膀。

3、《拍手歌》课文以朗朗上口的语调,给我们描绘了人和动物的关系。

4、《田家四季歌》这一课用四节写了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特点。

课时划分:《场景歌》………………………………………………………2课时《树之歌》……………………………………………………2课时《拍手歌》………………………………………………………2课时《语文园地二》…………………………………………………3课时第二单元复习…………………………………………2课时知识树构建:__二__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__二__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 刘光明使用教师:__二__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刘光明使用教师: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选取了三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的爱心。

其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告诉我们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乐于助人、奉献自己,《千人糕》让我们明白我们美好的生活是靠很多人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的,《一匹出色的马》则通过一个生活小片段告诉我们要学会自主自立。

三篇课文都分别讲述了生活的道理。

本组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以“读”为主来组织,“读中正音”“读中悟境”“读中悟情”“读中积累”,把握单元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识字、明理,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感情,学习文章传递的道理,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4.引导学生明白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三、课时安排《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课时《千人糕》 2课时《一匹出色的马》 2课时语文园地一 3课时单元测试 4课时主备教师备课时间组长审核年月日领导签字年月日教学内容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读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教学目标1.认识“曾”等13个生字;会写“锋”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问答语气。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雷锋生平的资料。

(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老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准确识读生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问答语气。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案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有关表达方法,写一篇与爱护周围环境有关的作文。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5、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2、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教法学法设计
1、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
2、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参与,激励学生愿意参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6、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
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难点:
1、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有关表达方法,写一篇与爱护周围环境有关的作文。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主备人:李庆山执教人:李庆山
单元课题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目标
设计
1、会认31个生字,会列2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
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
5.再次学习生字。
(1)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又跑出来和我们见面了,大家还认识吗?
(出示课件:带拼音的会写字。)
电子备课第二单元教案
学科:语文 年级:二年级 主备人: 执教人:
单元课题
第二单元识字单元
教学内容
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四篇课文组成,本单元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场景歌》是把一组数量词分类集中到四幅不同的图画中带出生字。《树之歌》是通过诗歌的形式介绍了几种树木的生长习性。《拍手歌》是活泼生动的拍手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活动带出生字。《田家四季歌)把生字分散到田家人们忙碌的春夏秋冬的农事活动中。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根据学情范读正音,重点是“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2.归类集中识字。
教师: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 课件出示:梧 桐 枫 松 柏 桦 杉 桂 )

龙山路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第二单元)

龙山路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第二单元)
2、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三、练习
1、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并交流
2、练习六的6、7、8
6题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
7题学生研究
8题独立完成后,交流,快速回答。
四、拓展延伸
把学过的面积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一个这样的面积单位表示的面积有多大?并说出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内交流)
1唤起回忆,激活经验
师:同学们回忆我们是怎么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嘛?
学生回忆。
教师向学生说明: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2、利用经验,沟通联系。
提出问题:你能想象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公顷=10000平方米
再问:你现在能想象出1公顷有多大吗?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平方米、公顷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
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谁能说一说1 c㎡1d?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8();
课桌面的面积约24();
教室地面的面积约72()。
:大约是960万()。
3、导入揭题:我们国家的面积和我们学校的面积相比怎么样?(大很多)它们用的是什么面积单位?(平方千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比公顷还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的世界。(板书课题:认识平方千米)
二、自主探究,认识平方千米
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师: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第二单元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电子教案

第二单元电子备课表格任课教师:第二单元学科英语单元内容(课题)Unit 2 This is my pencil.课时安排五课时单元目标1、能够运用This is ... 句型在熟悉的场合介绍同学或老师,并能对此类介绍作出得体的呼应(可用Glad to meet you, Welcome 等)2、能够听、说,认读十种学习用品:book, bag, pen, pencil, glue, scissors, eraser, sharpener, ruler, pencil-box, 并能用This is ... 介绍学习用品。

3、能够听懂课堂所接触的简短的指令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单元教材重点1、学习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自己的物品的表达方法:This is ... 。

2、掌握十种学习用品的表达。

如:book, bag, pen, pencil, glue, scissors, eraser, sharpener, ruler, pencil-box, 并能用This is ... 介绍学习用品。

单元教材难点1、能够运用This is ... 句型在熟悉的场合介绍同学或老师,并能对此类介绍作出得体的呼应(可用Glad to meet you, Welcome等)2、学生能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This is ... 句型进行语言交流。

3、学习介绍自己熟悉的人和自己的物品的表达方法:This is ... 。

掌握十种学习用品的表达。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重点围绕School things的主题展开话题的,如:This is a book / bag /pen /pencil/gule/scirrors/erase/sharpener/ruler /pencil-box.引导学生相互问好并介绍同学,让学生学会感知、模仿、学习、体验,最后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并通过学习这一会话首礼貌教育。

教材在Just speak活动中做了铺垫,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复利用这一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知新的语言点,减轻教育学的难度。

电子备课第单二单元单元备课

电子备课第单二单元单元备课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
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2.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法学法设计
课时
安排
5古诗词三首2课时
6梅花魂2课时
7桂花雨1课时
8小桥流水人家1课时
语文园地二4课时
教学
目标
设计
1、会认“会认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写两篇精读课文中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3.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1、大部分学生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遗忘较快,形近字、同音字错误较多,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的主要内容,并加强读书积累的指导。
3、能用普通话和他人交流,并逐步形成单元备课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主备人:执教人:
单元
课题
热爱家乡专题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家乡”这个专题编写,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其中,《古诗词三首》《梅花魂》是精读课文,《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是略读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体验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秀美壮丽;渗透地图制作的科学方法;体验到动手做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特征。
教学难点
制作地表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塑料盘、大块玻璃、风景图片
学生准备: 泥沙小草等等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4、不迷信权威;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教学难点
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上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地球仪
学生准备:玩具小船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提问:“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
1、学生汇报课前查找的祖国秀丽山河的资料。师生归纳各种地形的特点。
2、教师边播放各种地形的图片,边讲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也正是这些复杂的地形交错在一起才造就了大自然中许多秀美的风光,下面是老师查找的一些风景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
二、制作地表模型。
1、谈话:看了这么多秀美的景色,老师和大家感觉一样,觉得真是太美了,于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大家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
4.提问:你知道我们这里到无锡有多远吗?坐汽车大约要多久?我们无锡到南京有多远?坐汽车大约要多久?出示中国地图观察图上的无锡到南京有多长。再观察地球仪上的中国有多大?想象地球有多大。
四、教学延伸:
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五、限时作业
二次备课
②学生讨论,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③课件播放“神话中的地球”。
④谈话:神话故事其实也反映了古时候的人对大自然的一种认识,因为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弄清楚地球的真实面貌,那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种没有依据的“猜想”,是对地球不科学的解释。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多,比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看到了月食的情况后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于球体的,下面我们也来看一看。
⑤课件播放“月食过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推想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吗?你有什么疑问?
⑥教师又补充说明东汉张衡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⑦提问: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
2、介绍当人们看到船身逐渐消失在海平面下的事实以后,对地球形状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猜想。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1、介绍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谈话:古时候的人们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还不了解,但是他们也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研究学习,所以人们慢慢地掌握了很多的本领,比如学会用火,炼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肯定也在想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到底有多大呢、它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知道他们对地球形状最初的解释是什么吗?
三、绘制地形图
1、谈话:地表模型虽然直观形象,但有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它最适合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可以怎么做?(绘制地形图)那么这个地形图该如何画呢?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表模型,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优点和不足。
3、讲解绘制地形图的要求:将玻璃板盖在托盘上,再将胶片放在玻璃板上,按下面的地形便可画出地表的整体轮廓来。那么,不同的地形你们都想怎么来表示?具体都用什么方法表示,你们小组自己来定,不过要在下面加上说明。
③学生讨论交流。
④.谈话:不过,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也并没有停留在原地不动,科学家还在不停地研究,使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⑤课件介绍地球的形状资料。(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形)
三、认识地球有多大
1.谈话: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很大的,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吗?
2.学生回答,猜测。
3.看教材第16页资料,了解地球的有关数据。
2、(展示教师作品)讲述:组内同学商量一下,你们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地表模型?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3、分组做地表模型。
要求:小组之间协调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的马上送回,允许到别的小组去取经。学生分组制作活动。
讲述: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想法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学生谈参观感受。
①课件出示“海边归帆”,提问: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顶部,再逐渐看到船的上半部,最后才能看到船的全部?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利用地球仪和染色的粉笔头演示,模拟海边帆船归来的情景并讲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课件播放“麦哲伦航海探险”,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④理解地球可能是圆的猜测产生的基础,小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实际上就是一次科学实验,他在证明地球是不是真的是圆的,这次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在事实面前人们信服了,开始逐渐接受这个观点。
效果检测情况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师
第3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地形;知道地图是依据地形而来的;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2、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的特点。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
①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课件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现在人们已经可以进入太空,从宇宙中观察地球,再次证明“地球是圆球形的”观点确实是对的。。
②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为什么要一直向西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什么?
4、学生分组绘制地形图。小组展示汇报。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与学生绘制的地形图进行对比,并讲解:我们制作的过程与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地形图的制作是很复杂的,要求更是科学、严谨,如果大家有兴趣知道的话,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网址,大家有时间上网看看。
小学科学学科第二单元电子备课
单位
年级

时间
任课教师
第1---2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现象,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