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常用数据和规律(2)
小学三年级奥数-找规律-知识点与习题
第5讲找规律(一)这一讲我们先介绍什么是“数列”,然后讲如何发现和寻找“数列”的规律。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数列。
例如,(1) 1,2,3,4,5,6,…(2) 1,2,4,8,16,32;(3) 1,0,0,1,0,0,1,…(4) 1,1,2,3,5,8,13。
一个数列中从左至右的第n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
如,数列(1)的第3项是3,数列(2)的第3项是4。
一般地,我们将数列的第n项记作an。
数列中的数可以是有限多个,如数列(2)(4),也可以是无限多个,如数列(1)(3)。
许多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我们这一讲就是讲如何发现这些规律。
数列(1)是按照自然数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的,也叫做自然数数列,其规律是:后项=前项+1,或第n项an=n。
数列(2)的规律是:后项=前项×2,或第n项数列(3)的规律是:“1,0,0”周而复始地出现。
数列(4)的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项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即a 3=1+1=2,a4=1+2=3,a5=2+3=5,a 6=3+5=8,a7=5+8=13。
常见的较简单的数列规律有这样几类:第一类是数列各项只与它的项数有关,或只与它的前一项有关。
例如数列(1)(2)。
第二类是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元找关系才可找到规律。
例如数列(3)(4)。
第三类是数列本身要与其他数列对比才能发现其规律。
这类情形稍为复杂些,我们用后面的例3、例4来作一些说明。
例1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4,7,10,13,( ),…(2)84,72,60,( ),( );(3)2,6,18,( ),( ),…(4)625,125,25,( ),( );(5)1,4,9,16,( ),…(6)2,6,12,20,( ),( ),…解:通过对已知的几个数的前后两项的观察、分析,可发现(1)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
所以应填16。
(2)的规律是:前项-12=后项。
小学1至5年级学习重点
一、奥数常用公式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6、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7、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8、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9、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0、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二、奥数中的常用数据及规律1、圆周率常取数据3.14×1=3.14 3.14×2=6.28 3.14×3=9.423.14×4=12.56 3.14×5=15.7 3.15×6=18.84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25×3=75 25×4=100 25×8=200125×3=375 125×4=500 125×8=1000625×16=10000 37×3=1113、常用平方数11²=12112²=14413²=16914²=19615²=22516²=25617²=28918²=32419²=36110²=10020²=40030²=90040²=160050²=250060²=360070²=4900 80²=640015²=22525²=62535²=122545²=202555²=302565²=422575²=562585²=72254、关于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2=0.5 4=0.25 3/4=0.751/5=0.2 2/5=0.4 3/5=0.6 4/5=0.81/8=0.125 3/8=0.375 5/8=0.625 7/8=0.8751/20=0.05 3/20=0.15 7/20=0.35 9/20=0.45 11/20=0.55 1/25=0.04 2/25=0.08 3/25=0.12 4/25=0.16 6/25=0.24 5、常用立方数1³=12³=83³=274³=645³=1256³=2167³=3438³=5129³=729三、应特别注意奥数中的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趣味奥数之找规律知识点
趣味奥数之找规律知识点第1讲找规律(一)一、知识要点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
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2)3,6,9,12,(),18,21(3)33,28,23,(),13,(),3(4)55,49,43,(),31,(),19(5)3,6,12,(),48,(),192(6)2,6,18,(),162,()(7)128,64,32,(),8,(),2(8)19,3,17,3,15,3,(),(),11,3.. 【答案】(1)18(2)15(3)18,8(4)37,25(5)24,96(6)54,486(7)16,4(8)13,3【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7,(),16,22【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
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
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2)1,4,9,16,25,(),49,64(3)3,2,5,2,7,2,(),(),11,2(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6)28,1,26,1,24,1,(),(),20,1 (7)30,2,26,2,22,2,(),(),14,2 (8)1,6,4,8,7,10,(),(),13,14【答案】(1)25(2)36(3)9,2(4)23,14(5)25,9(6)22,1(7)18,2(8)10,12【例题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小学奥数五年级知识点
小学奥数五年级知识点小学奥数是指小学阶段的数学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奥数的五年级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和题型。
本文将就小学奥数五年级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四则运算五年级的小学奥数中,四则运算是基础而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的应用,并能在复杂的题目中正确运用。
此外,还需要了解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例如括号法则、消去法则等,以便正确解答问题。
二、数的整数性质小学奥数中,数字的整数性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了解数字的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学会求解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此外,还需要学会应用奇偶性质进行判断和计算。
三、分数和小数在小学奥数五年级中,分数和小数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此外,还需要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并能在解决问题中正确应用。
四、几何图形与图形变换五年级的小学奥数中,几何图形与图形变换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认识并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
同时,还需要学习图形的放缩、翻折、旋转等变换操作,并能够根据变换前后的形状关系进行计算和推理。
五、数据统计与概率小学奥数的五年级还会涉及到数据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学会整理和分类数据,并能够根据给定的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此外,还需要了解简单的概率概念,例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六、代数在小学奥数五年级中,代数也是一个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代数式、代数方程和代数不等式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
此外,还需要学习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方法,能够利用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小学奥数五年级的知识点涉及了四则运算、数的整数性质、分数和小数、几何图形与图形变换、数据统计与概率以及代数等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问题。
(完整版)小学奥数知识点及公式总汇(必背)
小学奥数知识点及公式总汇(必背)1.和差倍问题 2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4.植树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6.盈亏问题 37.牛吃草问题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9.平均数10.抽屉原理 411.定义新运算12.数列求和13.二进制及其应用 514.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15.质数与合数 616.约数与倍数17.数的整除718.余数及其应用19.余数、同余与周期20.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821.分数大小的比较922.分数拆分23.完全平方数24.比和比例1025.综合行程26.工程问题27.逻辑推理1128.几何面积29.立体图形30.时钟问题—快慢表问题1231.时钟问题—钟面追及32.浓度与配比33.经济问题1333.经济问题34.简单方程35.不定方程36.循环小数141.和差倍问题2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小学数学奥数中常用的数据及规律
小学数学奥数中常用的数据及规律常用数学数据和规律圆周率常用数据:圆周率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常数,通常用符号π表示。
在小学奥数中,常用的圆周率数据是3.14.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乘法来计算圆的周长或面积。
例如,半径为1cm的圆的周长是3.14×1=3.14cm,直径为2cm的圆的周长是3.14×2=6.28cm。
常用特殊数的乘积:在小学奥数中,有一些特殊的数字乘积是经常用到的。
例如,25×3=75,25×4=100,25×8=200,125×3=375,125×4=500,125×8=1000,625×16=,37×3=111.常用平方数:平方数是一个整数与自己相乘的结果。
在小学奥数中,常用的平方数有1²=1,2²=4,3²=9,4²=16,5²=25,6²=36,7²=49,8²=64,9²=81,10²=100,20²=400,30²=900,40²=1600,50²=2500,60²=3600,70²=4900,80²=6400,90²=8100,100²=.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在小学奥数中,我们需要学会将分数和小数互相转换。
例如,1/2可以转换为0.5,3/4可以转换为0.75,1/5可以转换为0.2,2/5可以转换为0.4,3/5可以转换为0.6,4/5可以转换为0.8,1/8可以转换为0.125,3/8可以转换为0.375,5/8可以转换为0.625,7/8可以转换为0.875,1/20可以转换为0.05,3/20可以转换为0.15,5/20可以转换为0.25,9/20可以转换为0.45,11/20可以转换为0.55,1/25可以转换为0.04,2/25可以转换为0.08,3/25可以转换为0.12,4/25可以转换为0.16,6/25可以转换为0.24.常用立方数:立方数是一个整数与自己相乘再与自己相乘的结果。
六年级奥数规律专题
第二章 规律专题(1)掌握等差数列的运用及变式,会总结数列的规律,并会用规律解决问题.例1 按规律填空:①2,4,6,8,10,···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 ②3,6,9,12,15,···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 举一反三1. 4,8,12,16,20,···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2. 5,10,15,20,25,···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3. 7,14,21,28,35,···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例2.按规律填空:①1,3,5,7,( ),( )···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 ②2,6,10,14,( ),( )···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举一反三1. 3,10,17,24,( ),( )···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2. 1,4,7,10,( ),( )···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3. 5,8,11,14,( ),( )···第100个数是( ),第101个数是( ),第n 个数是( ) 例3.按规律填空:①1,4,9,16,25,( ),( )···第n 个数是( ). ②3,4,6,9,13,18,( ),( ). 举一反三:1. 2,5,10,17,26,37,( ),( )···第n 个数是( ).2. 1,5,14,30,55,( ),( ).3. 1,5,11,19,29,( ),55.一.选择题1.下列一组数:2,6,10,14,( ),22,空格内应填( ). A.16 B.18 C.20 D.无法确定2.数列:19,17,15,13,( ),9,7中,空格内的数为( ). A.12 B.11 C.10 D.无法确定示范求解考点归纳学习思考自我检测3.根据下列规律:7a ,10a ,13a ,16a ,( ),21a ,空格内应填( ). A.18 B.19 C.18a D.19a二.填空题1.按规律填空:-1,4,-9,16,-25,36,( ),( ).2.根据下列数列规律填空:4,9,14,19,( ),( ).3.按规律填空:3,4,7,12,( ),28. 三.解答题1.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
小学奥数 长方体与正方体(二)
对于小学几何而言,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既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可以具体考查学生在公式应用中处理相关数据的能力,所以,很多重要考试都很重视对立体图形的考查.如右图,长方体共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cba HGFEDCBA①在六个面中,两个对面是全等的,即三组对面两两全等. (叠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②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是: 长方体的表面积:2()S ab bc ca =++长方体; 长方体的体积:V abc =长方体.③正方体是各棱相等的长方体,它是长方体的特例,它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如果它的棱长为a ,那么:26S a =正方体,3V a =正方体.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常用公式:立体图形示例 体积公式 相关要素长方体V abh = V Sh =三要素:a 、b 、h 二要素:S 、h正方体3V a =V Sh =一要素:a 二要素:S 、h不规则形体的体积常用方法: ①化虚为实法 ②切片转化法 ③先补后去法 ④实际操作法 ⑤画图建模法【例 1】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28厘米,而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各不相同,并且都是整厘米数,则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立方厘米。
例题精讲长方体与正方体(二)【考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难度】2星【题型】填空【例 2】将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放成一堆,从正面看到的视图是图(a),从左向右看到的视图是图(b),从上向下看到的视图是图(c),则这堆木块最多共有___________块。
【考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难度】2星【题型】填空【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初赛,8题【例 3】一根长方体木料,体积是0.078立方米.已知这根木料长1.3米.宽为3分米,高该是多少分米?孙健同学把高错算为3分米.这样,这根木料的体积要比0.078立方米多多少?【考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难度】2星【题型】解答【关键词】小数报,决赛【例 4】如图,两个同样的铁环连在一起长28厘米,每个铁环长16厘米。
小学数学奥数知识点
小学数学奥数知识点小学数学奥数知识常见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方面: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排列组合分数运算勾股定理简单的代数方程逻辑推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概率问题数列问题质数与合数因数与倍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简单的立体几何速度、时间和距离问题百分数和小数对称性与反射逆向思维和试错法等式和不等式等等这些内容,就不一一列举了,后面正文里面有详细描述。
一.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指如果一个事件可以分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事件,那么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于这些互不相交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之和。
乘法原理:指如果一个事件可以分为若干个步骤,每个步骤有若干个不同的选项,那么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于每个步骤选项数的积。
例题:一个商店出售5种颜色的T恤,6种颜色的裤子,和4种颜色的帽子。
一个顾客想购买一套衣服,包括一件T恤,一条裤子,和一顶帽子。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解答:根据乘法原理,共有5×6×4=120种不同的搭配。
学习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应用,多做练习题提高运用能力。
二.排列组合:排列指的是从一组对象中选取若干个对象进行排列,而不同的排列方式被视为不同的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从n 个对象中选取k 个对象进行排列,那么不同的排列数为n 的k 次方,即A(n,k) = n! / (n-k)!。
组合指的是从一组对象中选取若干个对象进行组合,而不同的组合方式被视为同一种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从n 个对象中选取k 个对象进行组合,那么不同的组合数为C(n,k) = n!/((n-k)!k!)。
例题:有8个人参加比赛,前三名将获得奖品。
有多少种不同的获奖组合?解答:用排列公式,8×7×6=336种排名。
学习方法:学习排列组合的公式,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并进行大量实战练习。
三.分数运算:加减运算:对于两个分数进行加减运算,需要将分数的分母化为相同的数,然后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即可。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自己整理综合)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复习1.常用特殊数的乘积25×4=100 125×8=1000625×16=10000 25×8=200 125×4=500 125×3=375 7×11×13=1001 37×3=1112.加减法运算性质:同级运算时,如果交换数的位置,应注意符号搬家。
加、去括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100+(21+58)=100+21+ 58100-(21+58)=100-21- 583.乘除法运算性质乘法中性质:(1)乘法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3)乘法分配律(4)乘法性质(5)积的变化规律:一扩一缩法。
除法中性质:当被除数为几个数字之和或者差时才可以用除法分配律。
积的变化规律:同扩同缩法。
同级运算时,如果有交换数的位置,应该注意符号搬家。
加、去括号时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或加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或加上括号要变号。
100×(4×5)=100×4×5100÷(4÷5)=100÷4÷54.最大最小1、解答最大最小的问题,可以进行枚举比较。
在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将所有情况的结果列举出来,然后比较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2、运用规律。
(1)两个数的和一定,则它们的差越接近,乘积越大;当它们相等(差为0)时,乘积最大。
3、考虑极端情况。
如“连接两点间的线段最短”、“作对称点”、“联系实际考虑问题”等。
5.比较大小估算最常用的技巧是“放大缩小”,即先对某个数或算式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确定它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其他条件得出结果,调整放缩幅度的方法有两条:一是分组(分段),并尽可能使每组所对应的标准相同;另一种方法是按近似数乘除法计算法则,比要求的精确度多保留一位,进行计算。
五年级奥数找规律题
五年级奥数找规律题一、找规律的基本方法1. 数字规律(1)等差数列定义:相邻两项的差相等的数列。
例如:1,3,5,7,9,…,相邻两项的差都是2。
通项公式:公式,其中公式是第公式项的数,公式是首项,公式是项数,公式是公差。
题目:求等差数列3,7,11,15,…的第10项。
解析:首先确定公式,公式。
根据通项公式公式,当公式时,公式。
(2)等比数列定义:相邻两项的比值相等的数列。
例如:1,2,4,8,16,…,相邻两项的比值都是2。
通项公式:公式,其中公式是第公式项的数,公式是首项,公式是项数,公式是公比。
题目:等比数列2,6,18,54,…的第6项是多少?解析:这里公式,公式。
根据通项公式公式,当公式时,公式。
(3)混合规律有些数列是由多种规律组合而成的。
例如:1,2,3,5,8,13,…,这个数列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题目:数列1,1,2,3,5,8,13,21,…,求第10项。
解析:这是斐波那契数列,规律是从第三项起公式。
依次计算可得:第7项公式,第8项公式,第9项公式,第10项公式。
2. 图形规律(1)图形数量规律题目:观察下列图形,找出规律并回答问题。
△□□△△□□□△△△□□□□…第20个图形是什么?解析:可以分组来看,第一组是1个△和2个□,第二组是2个△和3个□,第三组是3个△和4个□,以此类推。
设第公式组,前面公式组图形的总数为公式。
当公式时,公式,说明第20个图形是第5组的最后一个图形,是□。
(2)图形位置规律题目:下面是一组正方形按规律摆放。
第一个正方形:左上角有一个点;第二个正方形:左上角和右上角各有一个点;第三个正方形:左上角、右上角和右下角各有一个点;第四个正方形:四个角都有一个点。
问第10个正方形有几个点?解析:观察可得,第公式个正方形的点数是公式个角中从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连续的角的个数之和。
第10个正方形的点数为公式。
3. 数表规律题目:观察下面的数表:12 34 5 67 8 9 1011 12 13 14 15…问第10行第5个数是多少?解析:先求前9行的数字个数,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公式,当公式时,公式。
奥数分类总结-解题思路总结-二年级第二学期奥数
目录第一周数据收集整理1.数据收集整理(一)2.数据收集整理(二)3.数据收集整理(三)4.找规律(一)5.找规律(二)第二周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一)2.平均分(二)3.除法(一)4.除法(二)5.除法(三)第三周表内除法(二)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三)4.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四)5.整理与复习第四周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2.平移与旋转(一)3.平移与旋转(二)4.平移与旋转(三)5.找规律(三)第五周表内除法(三)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2.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二)3.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三)4.找规律(四)5.接着画下去第六周表内除法(四)1.解决问题(一)2.解决问题(二)3.整理与复习4.喝汽水问题5.倒推与图示第七周竞赛知识点点通1.重叠问题2.时间问题3.间隔趣题4.简单雅理5.这本书有多少页第八周混合计算1.两步式题(一)2.两步式题(二)3.两步式题(三)4.两步式题(四)5.平均给钱第九周有余数的除法(一)1.解决问题(一)2.解决问题(二)3.有余数的除法(1)4.有余数的除法(2)5.有余数的除法(3)第十周有余数的除法(二)1.有余数的除法(4)2.有余数的除法(5)3.解决问题(一)4.解决问题(二)5.解决问题(三)第十一周万以内数的认识(一)1.千以内数的认识2.千以内数的读写3.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4.万以内数的认识5.万以内数的组成第十二周万以内数的认识(二)1.万以内数的读法2.万以内数的写法3.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4.近似数5.万以内数的复习与整理第十三周克和千克1.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一)2.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二)3.克与千克(一)4.克与千克(二)5.有多重第十四周数学广角1.推理(一)2.推理(二)3.推理(三)4.利用列表法解题5.利用线段图解题第十五周总复习1.总复习(一)2.总复习(二)3.总复习(三)4.总复习(四)5.简单的周期问题参考答案第一周数据收集整理1.数据收集整理(一)【题型概述】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后制作成统计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相关的问题.【典型例题】如图,这是一列玩具火车的平面图形.(1)把这列玩具火车平面图形中的各种图形数一数,算一算:三角形的总个数:()×()=()正方形的总个数:()×()=()长方形的总个数:()×()-()=()圆的总个数:()×()=()(2)填写下面的统计表:思路点拔(1)在统计时,我们可以利用学习过的乘法进行统计,三角形的总个数:每节车厢上的三角形个数×车厢节数,所以是1×5=5个;正方形的总个数:每节车厢上的正方形个数×车厢节数,是4×5=20个;长方形的总个数:这里要注意,在最后一节车厢少了一个长方形,所以可以用每节车厢上的长方形个数×车厢节数-1得到,即3×5-1=14个;最后圆的总个数:每节车厢上的圆的个数×车厢节数,是2×5=10个。
小学奥数常用知识点汇总大全(建议收藏)
小学奥数常用知识点汇总大全(建议收藏)一、小学奥数常用知识点1.和差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A(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B(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X倍数+1)=小数;小数x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X倍数-1)=小数;小数x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A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B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C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x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x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x段数二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A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H两次每份数的差;B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H两次每份数的差;C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H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小学三年级奥数--数字找规律
三年级奥数--数字找规律知识定位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将来研究数列问题.正确认识数列,并且掌握研究数列、发现数列规律的方法,以及获得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梳理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许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如:自然数:1,2,3,4,5,6,7, (1)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2)某年级各班的学生人数(按班级顺序一、二、三、四、五班排列)45,45,44,46,45 (3)像上面的这些例子,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其中第1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第2个数称为第2项,…,第n个数就称为第n项.如数列(3)中,第1项是45,第2项也是45,第3项是44,第4项是46,第5项45。
根据数列中项的个数分类,我们把项数有限的数列(即有有穷多个项的数列)称为有穷数列,把项数无限的数列(即有无穷多个项的数列)称为无穷数列,上面的几个例子中,(2)(3)是有穷数列,(1)是无穷数列。
研究数列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性,以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本讲将从简单数列出发,来找出数列的规律。
注: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例子来举例说明,数列在生活中处处相关,例如日期,时间,年龄等等二、重点难点解析1、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列的规律.2、掌握一些特殊数列的规律,并熟练应用规律解决问题.3、理解掌握运用数列规律解决数阵问题.三、竞赛考点挖掘1.数列规律的发现2.综合数列的区分和解答例题精讲【题目】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①2,5,8,11,(),17,20②19,17,15,13,(),9,7③1,3,9,27,(),243④64,32,16,8,(),2【题目】(1) 1,1,2,3,5,8,(),21,34…(2) 1,3,4,7,11,18,(),47…(3) 1,3,6,10,(),21,28,36,().(4) 1,2,6,24,120,(),50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数常用数据和规律小学奥数公式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的公式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的公式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的公式(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的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的公式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的公式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常用数据①1×9+2=1112×9+3=111123×9+4=11111234×9+5=1111112345×9+6=111111123456×9+7=11111111234567×9+8=1111111112345678×9+9=111111111②9×9+7=8898×9+6=888987×9+5=88889876×9+4=8888898765×9+3=888888987654×9+2=88888889876543×9+1=88888888③19+9×9=100118+98×9=10001117+987×9=1000011116+9876×9=100000111115+98765×9=10000001111114+987654×9=1000000011111113+9876543×9=100000000111111112+98765432×9=10000000001111111111+987654321×9=10000000000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11111×11111=123454321111111×111111=12345654321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8765432111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225=625=1225=2025=3025=4225=5625=7225=9025 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142857×4=571428142857×5=714285142857×6=857142142857×7=99999912345679×9=111111111加法中的速算(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3)互补数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整十、整百、整千…那么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补数。
减法中的速算(1)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依次减去和里面的各个加数。
(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或用这个数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被减数。
(3)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1)交换的性质:在加减法混合运算式题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减数的位置顺序进行计算,其结果不变。
(2)结合的性质:在加减混合运算式题中,可以把加数、减数用括号结合起来,当加号后面添括号时,原来的运算符号不变;当减号后面添括号时,则原来的减数变加数,加数变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