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A质量体系评审

合集下载

QSA质量体系管理者代表管理评审报告案例样板

QSA质量体系管理者代表管理评审报告案例样板

管理评审工作报告(管理者代表)一.质量管理体系维护公司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成立了“ISO工作小组”并指定了管理者代表,选派了公司内审员资格培训,令工作组人员配备能够满足质量体系要求。

行政部在园区组织了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了紧急预案预案演练-消防演习,与全体员工同步进行,增强员工的消防意识。

在公司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下,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运作与维持,各部门基本可以依据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质量方针及目标公司制定了质量方针,体现了满足顾客需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可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公司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张挂在行政部,让所有员工参与学习并理解。

经过培训、宣传,质量方针基本得到所有员工的理解和贯彻。

公司所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的量化体现,其量化值均是可测量、实现的,质量目标已分解至相关部门。

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情况,由管理者代表制定,总经理批准颁布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规定了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检查频次。

体系运行以来,各部门及公司的目标达成情况可参照2020年《过程绩效达成状况表》,各部门均完成情况良好。

三.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及职责权限、设备设施、工作为了保证公司实现质量方针、达成质量目标,对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策划,对组织机构图及部门职责进行了规定,制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及职责权限在体系文件里都进行了规定。

设备设施的采购、使用、保养、报废等管理由《设备设施管理程序》、《采购管理程序》来控制,研发部、生产部、品质部等部门均配置有必需的设备,设备设施资源是充分的、材料的采购是规范的。

四.内部质量审核情况报告公司内审小组于20 年月日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审核时发现了一些不合格项,审核结果认为公司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符合ISO9001:2015标准要求,但在运行结果的有效性方面有改进。

QSA&QPA

QSA&QPA
QSA&QPA
品保部
目錄
一、 TS16946介紹-------------------1
二、 QSA評核項目--------------------3
三、QPA評核項目---------------------4 四、稽核流程--------------------------5 五、稽核思路--------------------------10 六、稽核技巧--------------------------11
二、QSA評核項目
1.品質系統要求 Quality System Requirement
2.設計管制 Design Control 3.文件管制與品質記錄 Document Control and Qaulity Record
4.原物料供應商管理 Vendor Management
5.產品識別與追溯 Product Identification and Lot Traceability 6.檢檢與測試 Inspection and Test
1.比較、追蹤對同一問題不同 來源的信息 2.追蹤記錄與文件,記錄與現狀 的符合情況 3.某一組長部分的來龍去脈,發 現問題獲取客觀證據
11
現場巡視
1.熟悉工作流程等等 2.立案稽核的重點及突破口
接下頁
6

程序
簡述
現場稽核
1.稽核方法的展開 2.稽核記錄(證據)
開不符合報告
1.發現不符合項目形成書面報 告要求整改 2.時間、地點、人物、事實、 描述、標識證據、文件(制度) 規定
接下頁
7

程序
பைடு நூலகம்
簡述
末次會議
1.通報不符合內容 2.稽核總結評價

QSA质量体系评审

QSA质量体系评审

QSA质量体系评审简介QSA质量体系评审是一种针对质量管理系统的评审方法。

它旨在评估企业的质量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QSA评审是一项重要的工具。

它帮助企业检查和验证其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全符合质量标准,并提供改进建议以保持质量的持续改进。

QSA质量体系评审还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目的QSA质量体系评审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一个评估和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机制。

它旨在确保企业的质量体系能够满足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并持续改进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通过QSA质量体系评审,企业可以评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并发现潜在问题和风险。

评审结果可以提供基础数据,帮助企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进和优化其质量管理体系。

评审步骤QSA质量体系评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阶段:在评审开始之前,评审团队需要准备评审计划和评审范围,并收集相关文件、记录和信息。

2.评审准备:评审团队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文件、流程和相关信息。

他们还要收集需要评审的证据,以便在评审中进行验证。

3.评审执行:评审团队根据评审计划和范围,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

他们会核查文件和记录的合规性,进行现场观察和交流,并与关键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4.评审报告:评审团队根据评审结果和发现,编写评审报告。

该报告包括评审的总结、评审发现和建议等。

5.改进计划:基于评审结果和建议,企业需要制定改进计划来解决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该计划应包括具体的行动措施、负责人和时间表。

6.监督和维护:企业应定期监督和维护其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改进计划的执行和效果,并持续改进。

评审要素在进行QSA质量体系评审时,评审团队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要素:1.质量政策和目标:评审团队会评估企业的质量政策和目标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并是否能够指导组织的行为和决策。

2.质量手册和程序:评审团队会检查企业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是否能够明确规范组织的质量管理过程,并是否能够帮助员工理解和实施相关要求。

QS质量体系相关名词释义

QS质量体系相关名词释义

QS质量体系相关名词释义一.名词定义﹕QSR--------------------------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SA--------------------------质量管理体系评定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CP-------------------------------控制计划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FMEA-----------------------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MSA-------------------------量测系统分析SPC--------------------------统计过程控制注﹕以上部分需切实记住。

附﹕CFT--------------------------横向协调小组CpK--------------------------过程能力指数PpK--------------------------过程性能指数UCL-------------------------控制上限LCL-------------------------控制下限PSW-------------------------零件提交保证书AAR-------------------------外观批准报告SRPC------------------------供方产品更改申请SREA------------------------供方工程批准申请IAA--------------------------临时批准授权ES----------------------------工程规格FTC--------------------------首次能力FMA-------------------------进行分析模式分析DOE-------------------------试验设计二.名词诠释﹕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SR)a.QS-9000质量体系要求由美国戴姆克赖斯勒﹑福特﹑通用汽车公司供货商质量要求特别工作组开发。

QSA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表

QSA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表

0
1
注:不适合该供应商的项目,请在得分栏中填写NA,将不计入总分. 审核结果 合格 ≥60% 不合格 改善措施计划 在7个工作日内提供书面的改善计划。 <60%
文件夹
文件编号
信息和指南
目的 此文件作为供应商质量体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核工具,用于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体系是否符合HEC质量体系要求.HEC质量体系的审核是建立在 ISO9001质量标准上的,但也包括其他的附加要求. 范围 HEC质量体系没有对产品进行详细说明,因此可以在不考虑产品的基础上用来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体系。 供应商自评 供应商工厂需在HEC进行正式现场审核前完成该Checklist的自评,籍此供应商可以事先更好的理解评估标准的内容,供应商 应在自评表中的每个条款的相应栏上填上具体的证据和得分,自评结报告应不迟于正式审核一个星期通知HEC审核组。 审核 在审核过程中,HEC审核员会对审核文件中所列的每个问题点进行评审,或可能重点的选择供应商在自评中得分为0的问题点 进行评审,审核人员应在得分栏中给出得分. 得分指南
Score 分数 NA
Scoring Guideline(System or Process and implementing records)评分标准 NA may be alloc ated to a cell if the question is not applicable to the supplier's system. 当审核项目不适合供应商管理系统时使用NA. No document to guide and no implementing record. 无文件支持且无执行. Some documents to guide but only small part implemented; implementing without document. 有文件,少部分执行.绝大部分未执行;无文件,有执行. Documents to guide and most parts implemented. 有文件,绝大部分确实执行,少部分未执行. Docu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are well-done 有文件且全面彻底执行.

质量体系审核表 (QSA Checklist)

质量体系审核表 (QSA Checklist)

NA
无外包
File NO.:AAC-07-44
Supplier Quality System Audit Checklist
1/1
purchased product in accordance with requirement?
单元分(Unit Score):
得分(Fininal Scores):
评分
90.0% 27 分
总分(Total Scores):
备注
30 分
3
是,《GA-QP-011 采购控制程序》,《GA-QP-012 供 应商选择及管理程序》
6.9
7.4.2
是否有零部件(原材料)认证体系?认证资料是否完整有效?Is there any certified system of components and certification document is complet是否有外包工序?如有,是否有专门的部门对外包厂进行管理?If there have outsource process? If do, is there any special dept. manage the outsource factotry?
3 是,《GA-QP-012 供应商选择及管理程序》
6.4
7.4.3
是否有记录显示定期对供方表现(质量、交期、价格、服务等)进行评估?Is there any record on the regularly audit of the supplier's performances (Quality,Delivery,Price,Service)?
是否有供应商稽核计划,并按计划执行?针对稽核不符合项,是否要求供应商提供改善报告,并跟 6.3 7.4.1 踪关闭?Is there any supplier audit schedule and implemeted as it? As to the unqualified item,any

QSA手册_第二版_--质量体系评定

QSA手册_第二版_--质量体系评定
这一阶段是确定供方现场及外部场所质量体系运行的程度和有效性。 阶段Ⅲ——分析和报告 对上述两阶段的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供方是否符合 QS-9000 要求。 审核总结的方式
审核员/顾客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对审核做出结论: — 推荐/不推荐 — 计分法 每一个要素都可以按顾客的要求选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评定: — 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
— 审核员根据经验和判断表明很可能导致质量体系失效或严重降低对产品和过程控
制能力的不合格。
一般不合格是指不符合 QS—9000 要求,但根据经验和判断不太可能导致出现下列结果的
不合格:
— 质量体系失效;
— 降低对过程的控制能力;
— 不合格产品可能被装运。
一般不合格可能是下列情况之一:
— 供方文件化的质量体系的某一部分不符合 QS—9000 的要求;
4.15.5 防护 4.15.6 交付 要素 4.16——质量记录的控制 4.16.1 记录的保存 要素 4.17——内部质量审核 4.17.1 内部审核计划 要素 4.18——培训 4.18.1 培训的有效性 要素 4.19——服务 4.19.1 服务信息反馈 要素 4.20——统计技术
4.20.1 确定需求 4.20.2 程序. 4.20.3 统计工具的选择 4.20.4 基础统计概念知识 克莱斯勒特殊要求 福特特殊要求 通用特殊要求
— 在某公司质量体系中发现的一个或多个轻微错误。
改进的机会——尽管没有发现严重不合格或一般不合格,但凭审核员的判断和经验未使用
最佳方法。为了保证顾客的利益,应在最终的审核报告中将需改进的内容记录下来。
合格——审核中没有发现严重不合格或一般不合格。
充分性——本文的充分性是指供方专门文件满足 QS—9000 中规定的供方作业范围。

QSA质量评估系统标准THD

QSA质量评估系统标准THD

4
4
1:工厂制定了有效的CAPA程序,但是没有总结关键过程中的首要/典型缺陷;
0: Factory does not set up an effective CAPA process to deal with failure case; does not analysis top/typical defect failure in
all production process.
管理层投入合适的资源
进行推动和维持;先期 质量规划、纠正措施、
4: 工厂制定了鼓励所有员工参与持续改善项目的方针/文化;提供CI工具培训和案例研究。工厂针对具体CI项目建立了专门 的团队,同时范围描述和工作指南都已形成文件;CI项目已妥善完结并已形成文件;
A12 、过程、检验和试验程 (比如ECN);但是没有编辑一套完整的质量规划以审核设计、流程、检验和试验程序的兼容性。
序与适用文件匹配
2: 工厂已制定多数程序,但一些程序没有充分编制;
4
4
1: 工厂缺失一些必要过程(比如ECN)。
0: Factory miss most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es.
4
4
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已形成书面文件,但是工厂没有评测质量目标。
0: Quality policy and objectives are not defined.
A02
是否定期举行高层管理 层评审以验证质量体系 的有效性?根据管理层 评审确定纠正措施/持续 改善计划
4: 管理评审程序已经在文件中确定;管理评审根据程序要求进行;管理评审充分且涵盖质量目标;已根据管理评审结果做 出纠正行动报告并已实施。 3: 管理评审程序没有确定;但是工厂有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评审充分;管理评审结果已做出纠正行动报告并已妥善实施; 2: 工厂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不充分;纠正行动报告未完结。 1: 管理评审程序已在文件中明确;工厂没有根据程序要求进行管理评审且无记录

qsa评分计算规则

qsa评分计算规则

qsa评分计算规则QSA评分计算规则QSA(Quality, Service, and Accessibility)评分计算规则是一种衡量企业质量、服务和可访问性的评分体系。

它通过对企业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选择最合适的企业或产品。

本文将介绍QSA评分计算规则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一、质量评分质量评分主要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角度考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产品性能:评估产品的性能表现,如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1.2. 产品质量控制:考察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如ISO认证等;1.3. 客户满意度:通过客户反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评价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程度。

质量评分的计算方式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然后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出最终质量评分。

二、服务评分服务评分主要从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角度考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响应速度:评估企业在客户提出问题或需求后的响应速度和效率;2.2. 服务态度:考察企业员工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平,包括礼貌、耐心、专业知识等;2.3. 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企业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和效果,包括解答疑问、处理投诉等;2.4. 售后服务:考察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的质量,如维修、退换货政策等。

服务评分的计算方式可以采用综合打分法,将每个方面的评分综合计算得出最终的服务评分。

三、可访问性评分可访问性评分主要从产品或服务的可访问性角度考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无障碍设计:评估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方便残障人士使用;3.2. 多渠道访问:考察企业提供的多种渠道供客户访问,如网站、手机应用、电话等;3.3. 多语言支持:评价企业是否提供多语言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不同语言的客户需求。

可访问性评分的计算方式可以采用加分法,根据企业在每个方面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加分,然后计算总分得出最终的可访问性评分。

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QSA

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QSA

详细参见供应商年度审核表
项;一般不符合项 项;建议项 项。
3.2 本次审核概况描述如下: 评审项目 专业能力和成 立年限 标准
A/B类3年以上,C类1年以上(异 地办厂除外),D类不要求。与研 发联合开发的新产品供应商不要 求。 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环保 美的现有哪几家供应商 / /

复审 评审情况 评审项目 标准 评审情况
4.质量管理体系评分明细
条款号 4.0 4.1 4.2 4.3 4.4 4.5 加分项 综合质量管理 来料过程质量管理 制程过程质量管理 成品过程质量管理 设备、仪器、模具、计量工 具的管理 总分 审核项目 满分 4 49 90 157 50 36 382 实际得分 0 0 0 0 0 0 0 折算成百分制得分 0 主要问题点
5.审核结论
质量管理体系 得分 (百分制)
0
评审结论
合格
不合格
2
6.审核成员
组长 组员 评审日期
生产环保能力 批文和污染控制设施批文
关键客户、主要客户 关键客户名单 情况 主要供应商名单
1、关键工序是否明确标识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新供方在现有 供方中品质实 该供方排名第几名 力排名 品质控制能力是否不低于标杆供
应商。
关键工序控制水平
2、企业标准、检验作业指导书、设备 操作指导书执行良好 3、员工培训、设备校正、保养符合要 求 1、是否有文件记录控制程序,现场文 件是否按文件要求进行控制? 2、文件是否能保持其有效性、唯一性 、合法性? 1、是否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能 按文件的要求操作。 2、现场的不合格品标识、区隔是否规 范,能避免不合格物料的误用。 3、不合格物料的处理是否规范,并经相 关负责人审批? 1、品质部的组织构架、岗位职责是否 完善。人员配置是否齐全 2、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否完整,并能有 效指导检验员检验

品质体系稽核表(QSA)汇总.

品质体系稽核表(QSA)汇总.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该项得分百分比: [
]
2 管理职责、资源管理
该项得分:
[
]
该项总分: [
]
A类
2.1 是否建立并发布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的总体要求相一致。质量方针是否体现持续改进。(需包含有害物质的管理)
5.15 试的产品有否采取适当的方式区分、标识,以避免混乱。
V
V
V
V
5.16 是否有产品标识和追溯的管理办法,并有效实施,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产品的唯一性标识,并保持记录。生管对工单进行控制并可追溯。
V
V
V
V
5.9 当制程失控和生产异常,是否有一个停线标准或停止出货标准。
V
V
V
V
5.10 有无品质反馈系统,如制程品质收集分析等,并贯彻执行。
V
V
V
V
5.11 操作人员是否掌握工艺要求或作业指导书,并按其要求进行操作。作业员是否清楚本制程的安全质控点。
V
V
V
V
5.12 客户样品是否进行明确的标识并妥善保存,样品的有效期是否列入管制清册。是否有样品测试流程和项目LIST。

QSA

QSA

质量体系评定Quality System AssessmentQSA第二版质量体系评定评定说明和指南目的本质量体系评定(QSA)用以确定体系是否符合QS—9000质量体系要求。

正确使用QSA可以确保所有要求均被说明,并有助于确定QS—9000符合性的部门与人员一致性。

适用范围——第一方—供方对质量体系进行自我评定,至少使用带(*)和(* *)的问题。

——第二方—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进行评定(包括第一层次供方对分供方的评定),应使用所有的问题和子问题。

某些顾客至少会使用标有双星号(* *)的问题。

——第三方—由质量体系认证/注册机构用来作为编制审核检查表的输入,至少使用带(*)和(* *)的问题。

评定程序在QS—9000附录A中规定了QSA程序。

QSA中问题的顺序并不意味着审核的顺序。

评定方法评定方法由三个主要阶段组成:阶段I ——质量体系文件审核确定质量手册(包括所要求的支持性文件)是否符合QS—9000的所有要求。

使用QSA的问题0.1文件审核。

阶段II ——现场审核这一阶段是确定供方现场及外部场所质量体系实施的程度和有效性。

阶段III ——分析和报告对上述两阶段的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供方是否符合QS—9000要求。

审核总结的方式审核员/顾客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对审核做出结论:—推荐/不推荐—计分法每一个要素都可以按顾客的要求选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评定:—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每个要素可得0 ~ 10分,见“使用计分法的评定过程”。

定义严重不合格是指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质量体系缺项或完全不符合QS—9000要求。

若对于某项要求出现多个一般不合格,而使整个体系无法运行,则同样视为严重不合格;—任何有可能使不合格产品装运的不合格。

任何可能导致产品或服务失效或预期的使用性能严重降低的不合格;—审核员根据经验和判断表明很可能导致质量体系失效或严重降低对产品和过程控制能力的不合格。

一般不合格是指不符合QS—9000要求,但根据经验和判断不太可能导致出现下列结果的不合格:—质量体系失效;—降低对过程的控制能力;—不合格产品可能被装运。

QSA&QPA

QSA&QPA

二、QSA評核項目
1.品質系統要求 Quality System Requirement
2.設計管制 Design Control 3.文件管制與品質記錄 Document Control and Qaulity Record
4.原物料供應商管理 Vendor Management
5.產品識別與追溯 Product Identification and Lot Traceability 6.檢檢與測試 Inspection and Test
一、TS16946介紹
1.定義:
ISO/TS16949:2002由国际汽车推动小组(IATF)和日本制造商 协会(JAMA),在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的 支持下共同制定的。它是以ISO9001:2000、QS9000、VDA6.1、 AVSQ(意大利)、EAQF(法国)为基础形成的共同的汽车质量体系 要求。该文件通过与顾客特殊要求相配合,规定了在汽车供应链中所 应用的质量体系要求。 IATF的定义:是一个由汽车制造商及其各自的贸易协会组成的专门机 构,旨在向全球的汽车顾客提供不断改进的高质量的产品。 IATF的理念:实现单一的全球汽车质量体系标准和认证过程,即: 共同的标准;共同的第三方认证;相互承认。 ISO组织的协调作用:将各主机厂的标准综合,由ISO统一发布标准。 1
1.比較、追蹤對同一問題不同 來源的信息 2.追蹤記錄與文件,記錄與現狀 的符合情況 3.某一組長部分的來龍去脈,發 現問題獲取客觀證據
11
六、稽核技巧
• a.要善於提問和交談 • b.要注意傾聽 • c.要仔細觀察和查閱
1.ISO精神的適用,說、 寫、做一致 2.隨機抽樣記錄 3.實施的證據
1.時間、地點、人物 2.事實描述(主要是錯誤的行為) 3.證據的唯一性標識 4.現場文件的規定

QSA质量体系评审

QSA质量体系评审

问题审核员意见结果1.质量方针是否在整个组织内得到交流、理解并保持?( 1.4.1.1 )2.对影响质量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有没有明文规定?( 1.4.1.2 )3.是否授权员工以:――防止不符合要求事件的再发生?――确认并记录质量问题?――采取并验证纠正措施?――控制进一步加工?( 1.4.1.2 )4.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有采用多方论证方法来进行决策?( 1.4.1.2 )5.是否有适当记录证明高层管理人员定期评审质量体系效果?( 1.4.1.3 )6.在设计、生产过程、成品和维修服务方面是否有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1.4.1.2.2)7.是否明确指定了管理者代表,并赋予他职责与权限保证QS-9000 运行?(1.4.1.2.3)8.是否有根据QS-9000 要求制定成文的业务计划,包括如下内容:――竞争产品分析―― 同类厂家比较――研究与开辟计划―― 内部质量运行状况的衡量(1.4.1.4 )9.有关竞争对手和同类厂家比较方面的资料是否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率及运行效率?( 1.4.1.5 )10.是否有形成文件和客观的过程来衡量顾客满意程序?如针对顾客不满意因素的长期或者短期计划?( 1.4.1.6 )11.是否有横向协调小组参预质量策划过程?( 1.4.2.1 )是否有其它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问题审核员意见结果1. 制定的质量手册是否满足QS-9000 要求,包括如下内容: ( 1.4.2.1 )(本问题概括了QSA 的基本内容)质量手册是否充分?2. 质量策划过程是否与质量体系要素相一致,它表明:――产品项目计划的准备――确定并获取适当的资源――进行设计和过程一致性研究――更新并保持所有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 明确在适当的阶段要进行必要的验证――控制计划、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准备――标准与规范评审( 1.4.2.3 )3. 是否进行可行性评审以确认设计与创造过程的一致性,包括生产能力的策划与利用?( 1.4.2.3 )4. 工程要求是否与统计过程能力相符?( 1.4.2.3 )5. 是否制定了子系统的零部件、材料等方面的控制计划?( 1.4.2.3 )6. 控制计划是否指明并包括了所有的特殊特性、相关过程和参数?( 1.4.2.3 )7. 当产品及过程更改,或者当发现过程不稳定或者失效时,是否对控制计划进行修改?(1.4.2.3)8. 除非顾客没有要求,控制计划是否包括了下述三个阶段:样件、试生产、生产?( 1.4.2.3 )9. 过程FMEA 是否考虑了所有的特殊特性?10. 质量手册中的每一条款是否均有足够的支持性程序?( 1.4.2.2 )11. 控制计划中是否确定和包括了所有的特殊特性?( 1.4.2.3.a)总结性问题12. 是否建立并实施了内容全面的 (合用产品生产的)质量体系( 1.4.2.1 )是否有其他供方质量体系要求需进行现场验证?问题审核员意见结果1.合同评审各项活动是否适当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以保证能够了解定单要求,并保证在接受定单之前,供方确认自身能力能满足该定单要求?( 1.4.3.2 )2.是否在质量体系中包括了QS-9000 标准和顾客合同的要求?( 1.4.3.2 )3.合同更改后,是否对报告有关部门的文件形式有所规定?( 1.4.3.3 )4.合同评审记录是否保存?(1.4.3.4 )是否有其它供方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问题审核员意见结果1.是否每一个项目均制定了设计计划,且有明确分工?( 1.4.4.2 )2.负责人员是否有所需的技能或者适当的工作能力?( 1.4.4.2 )3.是否明确了合用的法令及法规性要求?(1.4.4.4 )4.是否有适当的人员和设备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和分析?如果CAD/CAE 分包给他人,供方是否提供了技术指导?( 1.4.4.6 )5.是否按设计计划进行了正式的文件化的评审?( 1.4.4.6 )6.设计输出是否形成文件并表明可以验证的要求?( 1.4.4.5 )7.设计输出是否( 1.4.4.5 )――满足设计输入要求?――包括或者参考验收标准?――在设计输出文件发放前是否进行评审?8.设计输出是否是下列过程的结果: ( 1.4.4.5 )――是否采用设计技巧和替代方案?(1.4.4.2 )――几何尺寸公差(GDT)――成本/性能/风险权衡分析?――试验、生产和试验场的反馈?――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9.是否对性能试验(寿命、可靠性、耐久性)进行跟踪来了解其是否按时完成和符合要求的程度?( 1.4.4.7 )10.供方是否有全面的样件计划 (除非顾客抛却此要求或者由于所提供的产品的通用性而使此计划无必要)?( 1.4.4.7 )11.设计确认是否按规定的频次执行,其结果是否有记录,问题是否得以明确?( 1.4.4.8 )12.设计更改在实施前是否经授权人员的批准,设计更改是否形成文件?( 1.4.4.9 )13.设计更改在生产中执行前是否有顾客书面的批准或者抛却?( 1.4.4.9 )是否有其它供方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问题审核员意见结果1.新文件和修改的文件在发布前是否经过授权人的审阅和批准?( 1.4.5.2 )2.是否具有说明文件修改情况的汇总表(或者能起到同样作用的材料)?( 1.4.5.2 )3.是否及时评审、分发和实施顾客的工程标准/规范和更改?( 1.4.5.2 )4.现场有无所有参考文件?(1.4.5.1 )5.有关特殊特性的符号或者注释是否在过程控制计划和类似的文件中标明?( 1.4.5.1 )6.如果文件和资料贮存在软件上,是否有适当的手段控制各种改动?( 1.4.5.1~4.5.3)是否有其它供方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问题审核员意见结果1.对分承包方的评价和选择是否以他们满足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要求的能力为依据?( 1.4.6.2.a)2.供方是否具有适当控制分承包方的程序?( 1.4.6.2.b)3.供方是否保存有最新的分承包方质量记录,用以评价其质量状况?( 1.4.6.2.c)4.公承包方的开辟是否以QS-9000 (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作为基本的质量体系要求来进行?( 1.4.6.2 )5.采购文件中是否清晰地描述了所订购的产品或者服务内容?( 1.4.6.3 )6.如合用,是否有顾客(或者代表)在现场验证分承包方质量的规定?(1.4.6.4.2)是否有其他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问题审核员意见结果1.物料在接收时,是否按清单检查数量,货物各类种类及运输中有无损坏?(1.4.7)2.是否进行定期检查。

qsa质量管理体系

qsa质量管理体系

qsa质量管理体系QSA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下面是关于QSA质量管理体系的详细介绍:1.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QSA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结构化的质量管理方法,它涵盖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这个体系的目标是帮助组织实现质量目标,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QSA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QSA质量管理体系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1) 质量策划:该部分涉及确定组织的质量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计划和策略。

这包括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确定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和期望。

(2) 质量控制:该部分涉及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组织的质量目标和客户的需求。

这包括对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等进行检验和测试。

(3) 质量保证:该部分涉及为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采取的措施,以保证客户对质量的信任。

这包括对员工进行培训、实施内部审核、进行外部审核等。

(4) 质量改进:该部分涉及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采用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3.QSA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实施QSA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以下步骤:(1)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需要明确自己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这将成为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2) 确定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责:组织需要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需要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的计划和策略。

(4) 实施质量管理计划:组织需要按照质量管理计划实施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

(5) 监控和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组织需要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总之,QSA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结构化的质量管理方法,涵盖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质量体系评定QSA》课件

《质量体系评定QSA》课件

评审团队的组建,评审计划的制定,评审资料的准备。
2
QSA评审的实施流程
评审会议的召开,现场查看和访谈,评审记录的整理。
3
QSA评审的结果和结论
评审报告的编写,评审结论的形成。
QSA评定的参考材料
本节介绍了QSA评定的文件和记录,评审员的资格和要求,以及评定的程序和方法。
QSA评定的文件和记录
评定方案、评定报告和评定记录等。
3 QSA评审的难点和重点
评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和要点。
QSA评定的实际应用
本节介绍了QSA评定的价值和效果,经验和教训,以及发展和前景。
QSA评定的价值和效果
QSA评定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质量 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QSA评定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实践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为 未来的评定提供借鉴。
QSA评定的发展和前景
QSA的历史背景
QSA的发展与ISO9000标准体系的推广密切相关。
QSA的作用和意义
QSA能够帮助企业改进质量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竞争力。
QSA标准
本节介绍了QSA标准的种类、内容、适用范围,以及标准的级别和分类。
1 QSA标准的种类
QSA标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评估和绩 效评估等。
2 QSA标准的内容
QSA评定将继续发展,适应新的 质量管理要求。
总结
本节总结了QSA评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评定的成败关键,以及未来方向和趋势。
1 QSA评定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QSA评定对企业的持续发 展至关重要。
2 QSA评定的成败关键
专业的评定团队和科学的 评定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3 QSA评定的未来方向
和趋势
QSA评定将更加注重整体 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质量体系评定QSA

质量体系评定QSA

模块2-质量体系评定
第 23片
管理职责 质量体系 合同评审 设计控制 文件和数据控制 采购 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过程控制 检验和试验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检验和试验状态 不合格品的控制 纠正和预防措施 搬动、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质量记录的控制 内部质量审核 培训 服务 统计技术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特殊要求 福特汽车公司特殊要求 通用汽车公司特殊要求
• 计分法
– 说明
分数
实施已接近完成(80-95%)并且有记录
6
在案的证据证明实施的有效性。
已全面实施针对有关要求的原始文件,并
7
具有完整的证据证明实施的有效性。供方
已达到最低要求。
World Class Quality Pty Ltd - 1999年9月
模块2-质量体系评定
第 19片
质量体系评定
模块2-质量体系评定
第片
•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观察”项?
– 当只是出现了一个严重不合格和/或多处一般 不合格时,评价将处于“观察”状态。如果在 90天内有证据证实符合,可转为“符合”项。
World Class Quality Pty Ltd - 1999年9月
模块2-质量体系评定
第 9片
质量体系评定 - QSA
• 使用QSA出现“待定”状态的例子。
• 计分法
– 说明
分数
供方是同类中最好的,而且有能力展示
10
意义重大的创新,能以新的方式展示超
出顾客要求的相关结果。供方设定了本
行业的基准。
World Class Quality Pty Ltd - 1999年9月
模块2-质量体系评定
第 21片

QSA质量体系评定

QSA质量体系评定

02 QSA质量体系评定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
制定清晰、可衡量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为整个组织提供明确的质 量方向。
组织架构和职责分配
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的
帮助组织识别其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势 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持续改 进和提升组织绩效。
评定流程与标准
评定流程
通常包括预评估、正式评估和后续评估三个阶段。预评估阶段主要是对组织的质 量管理体系进行初步了解和诊断;正式评估阶段则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 深入的审核;后续评估阶段则是跟踪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感谢您的观看
质量信息管理
建立有效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和分 析质量数据,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支持。
培训与意识提升
定期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提高全 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03 QSA质量体系评定的方法 与工具
质量保证工具
01
质量计划
质量手册
02
03
检验与试验
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质量 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失败案例反思
案例选择
选择一些QSA质量体系评定失败的案例,如某些组织在 质
分析失败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 管理体系不健全、过程控制不严格、员 工培训不到位等。
02
03
案例反思
深入反思失败案例的教训,提出改进 建议和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05 QSA质量体系评定的未来 发展
通过对生产过程能力的评估,识 别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改进生产过程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3)
9.过程FMEA是否考虑了所有的特殊特性?
10.质量手册中的每一条款是否均有足够的支持性程序?(1.4.2.2)
11.控制计划中是否确定和包括了所有的特殊特性?(1.4.2.3.a)
总结性问题
12.是否建立并实施了内容全面的(适用产品生产的)质量体系(1.4.2.1)
是否有其他供方质量体系要求需进行现场验证?
――产品项目计划的准备
――确定并获取适当的资源
――进行设计和过程一致性研究
――更新并保持所有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
――明确在适当的阶段要进行必要的验证
――控制计划、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准备
――标准与规范评审(1.4.2.3)
3.是否进行可行性评审以确认设计与制造过程的一致性,包括生产能力的策划与利用?(1.4.2.3)
4.工程要求是否与统计过程能力相符?
(1.4.2.3)
5.是否制定了子系统的零部件、材料等方面的控制计划?(1.4.2.3)
6.控制计划是否指明并包括了所有的特殊特性、相关过程和参数?(1.4.2.3)
7.当产品及过程更改,或当发现过程不稳定或失效时,是否对控制计划进行修改?(1.4.2.3)
8.除非顾客没有要求,控制计划是否包括了下述三个阶段:样件、试生产、生产?
――采用预防缺陷发生的方法,如统计过程控制、缺陷预防、目视控制、而不仅仅是找出缺陷?
3.最终检验和试验(1.4.10.4)
供方是否:
――按程序文件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
――保证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所有项目均圆满完成后方可发运产品?
4.顾客要求时,供方是否采用被认可的试验室设施?(1.4.10.1,2..1)
8.如果供方生产顾客指定为“外观项目”的产品:
――在鉴定区域内是否有适宜的照明?
――是否可获得所有标准辅具?
――标准样件及鉴定设备是否进行了足够的保养?
――是否能证实进行外观检验的人员是有资格的?(1.4.9.7)
是否有其他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
检验和试验4.10问题审核员意见结果
1.进货零件和材料及购买的服务(1.4.10.2)
4.现场有无所有参考文件?(1.4.5.1)
5.有关特殊特性的符号或注释是否在过程控制计划和类似的文件中标明?(1.4.5.1)
6.如果文件和资料贮存在软件上,是否有适当的手段控制各种改动?(1.4.5.1~4.5.3)
是否有其它供方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
采购
4.6
问题
审核员意见
结果
1.对分承包方的评价和选择是否以他们满足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要求的能力为依据?(1.4.6.2.a)
――相对过程流程图的关键点?
――零件名称和编号?
――指导书的更改日期?
――目视控制?
2.员工是否按指导书进行操作/检验?
3.是否符合过程控制要求?
――是否满足顾客对初始过程能力的要求?(1.4.9.2)
――是否满足顾客对现行过程能力的要求?(1.4.9.3)
――是否调查变差产生的特殊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1.4.9.3)
8.是否有根据QS-9000要求制定成文的业务计划,包括如下内容:
――竞争产品分析
――同类厂家比较
――研究与开发计划
――内部质量运行状况的衡量(1.4.1.4)
9.有关竞争对手和同类厂家比较方面的资料是否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率及运行效率?(1.4.1.5)
10.是否有形成文件和客观的过程来衡量顾客满意程序?如针对顾客不满意因素的长期或短期计划?(1.4.1.6)
6.如适用,是否有顾客(或代表)在现场验证分承包方质量的规定?(1.4.6.4.2)
是否有其他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
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
4.7
问题
审核员意见
结果
1.物料在接收时,是否按清单检查数量,货物各类种类及运输中有无损坏?(1.4.7)
2.是否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发现材料有无损坏迹象、状态情况及贮存期限?(1.4.7)
6.每台检验、测量和试验用设备是否用特有的标记进行了标识(包括雇员自有设备)?(1.4.11.3)
7.是否按规定的周期在进行正确的环境条件下对每台设备进行了校准(包括雇员自有设备)?(1.4.11.2.b)
8.在重新校准之前,是否记录了量具的状态及实际读数?(1.4.11.2.e)
9.当发现检验、测量或试验设备失准时,是否在产品和过程方面采取了包括通知顾客等方法在内的适当措施?(1.4.11.2.f)
检验和试验状态
4.12
问题
审核员意见
结果
1.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检验和/或试验状态是否得到适当的标识?(1.4.12.1)
2.如果顾客要求,新产品的投产是否满足附加的验证要求?(1.4.12.2)
是否有其他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
――包括或参考验收标准?
――在设计输出文件发放前是否进行评审?
8.设计输出是否是下列过程的结果:(1.4.4.5)
――是否采用设计技巧和替代方案?(1.4.4.2)
――几何尺寸公差(GDT)
――成本/性能/风险权衡分析?
――试验、生产和试验场的反馈?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
9.是否对性能试验(寿命、可靠性、耐久性)进行跟踪来了解其是否按时完成和符合要求的程度?(1.4.4.7)
――列出所要求的工具和按规定频次校准的量具?
――制定出不合格材料的标识及处理的成文规定?
――规定适当的通知及纠正措施(包括对不稳定/能力不足的过程计划)?
――是否规定控制计划所需的统计方法的应用?
――标明有关的工程和生产标准及最新的对指导书有影响的工程更改?
――适当的批准和日期?
――操作名称和编号?
4.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有采用多方论证方法来进行决策?(1.4.1.2)
5.是否有适当记录证明高层管理人员定期评审质量体系效果?(1.4.1.3)
6.在设计、生产过程、成品和维修服务方面是否有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1.4.1.2.2)
7.是否明确指定了管理者代表,并赋予他职责与权限保证QS-9000运行?(1.4.1.2.3)
5.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1.4.10.4)
――全尺寸检验是否按控制计划进行?
――功能试验是否按控制计划进行?
6.供方是否按要求保存了检验与试验的记录?(1.4.10.5)
是否有其他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4.11
问题
审核员意见
结果
1.是否提供了具有所要求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适当时,包括软件)
――按规定的频次对所有设备进行的保养?
――具有主要生产设备的零备件?
――预防性的保养方法?
5.供方是否有一个程序标出所有适用的政府对安全和环境方面的规定,包括有关危险材料的搬运、回收、消除及处理?(1.4.9.b)
6.供方是否有相应的官方证书,表明其符合确定的有关法规?(1.4.9.b)
7.工作环境是否清洁且布局安排有序?(1.4.9.b)
11.是否有横向协调小组参与质量策划过程?(1.4.2.1)
是否有其它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
质量体系
4.2
问题
审核员意见
结果
1.制定的质量手册是否满足QS-9000要求,包括如下内容:(1.4.2.1)
(本问题概括了QSA的基本内容)
质量手册是否充分?
2.质量策划过程是否与质量体系要素相一致,它表明:
10.供方是否有全面的样件计划(除非顾客放弃此要求或由于所提供的产品的通用性而使此计划无必要)?(1.4.4.7)
11.设计确认是否按规定的频次执行,其结果是否有记录,问题是否得以明确?(1.4.4.8)
12.设计更改在实施前是否经授权人员的批准,设计更改是否形成文件?(1.4.4.9)
13.设计更改在生产中执行前是否有顾客书面的批准或放弃?(1.4.4.9)
2.供方是否具有适当控制分承包方的程序?(1.4.6.2.b)
3.供方是否保存有最新的分承包方质量记录,用以评价其质量状况?(1.4.6.2.c)
4.公承包方的开发是否以QS-9000(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作为基本的质量体系要求来进行?(1.4.6.2)
5.采购文件中是否清楚地描述了所订购的产品或服务内容?(1.4.6.3)
3.对于丢失、损坏或不能使用的产品,是否有记录?是否向顾客提供报告?(1.4.7)
是否有其它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4.8
问题
审核员意见
结果
1.如果适用,是否在所有的生产阶段都对产品进行了标识?(1.4.8)
2.是否按顾客要求保持了可追溯性记录?(1.4.8)
是否有其它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验证?
――控制图中是否对重要的过程事件加以标注?(1.4.9.3)
――是否保存和评审控制图、优先考虑特殊特性?(1.4.9.3)
过程控制
4.9(续)
问题
审核员意见
结果
4.是否有一个有效的有计划的预防性保养体系,:(1.4.9.g)
――一个指明具体责任者的保养计划?
――为提高过程能力对保养进行的评价?
――为缩短机器/过程停工期进行的评价?
――采购的物料在用于生产前是否按选择的穖进行控制和验证?
――对于没经过验证而在生产中使用的材料是否有明确的标识?
――在控制方法上有特殊规定的地方,供方是否按要求提供统计数据?
2.过程检验和试验(1.4.10.3)
供方是否:
――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
――一直存放产品到完成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为止?
合同评审
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