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社会教案:娃娃不哭
熊宝宝不要哭托班社会教案

熊宝宝不要哭——托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情绪,了解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2. 培养幼儿自我安慰、调节情绪的能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熊宝宝不要哭》的听取与讨论2. 情绪认知游戏3. 自我安慰方法的学习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熊宝宝不要哭》2. 情绪认知卡片3. 安慰物品(如小毛绒玩具、彩色纸巾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快乐的小熊》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2. 故事听取:播放故事课件《熊宝宝不要哭》,让幼儿倾听并关注故事中熊宝宝的哭泣情节。
3. 故事讨论: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熊宝宝会哭,以及如何让熊宝宝不哭。
4. 情绪认知:通过情绪认知卡片,让幼儿认识各种情绪,并了解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5. 自我安慰方法学习: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安慰方法,如用彩色纸巾擦眼泪、抱着小毛绒玩具等。
6. 实践活动:情绪认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调节情绪。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并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自我安慰方法。
2. 课后延伸:在班级开展“情绪小达人”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调节情绪,分享快乐。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认知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我安慰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自我安慰方法的情况。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故事讨论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尊重每个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
2. 在实践活动环节,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八、教学资源推荐1. 推荐幼儿读物:《小熊宝宝不哭了》、《快乐的秘密》等。
2. 推荐歌曲:《不哭的歌》、《快乐的小熊》等。
3. 推荐亲子活动:家庭情绪游戏、亲子共读情绪认知书籍等。
九、教学建议1. 在后续教学中,可结合其他相关主题,如“勇敢面对困难”、“友善互助”等,让幼儿在多方面成长。
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

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不轻易哭泣。
2.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书《熊宝宝不要哭》。
2.活动区域布置:教室中央放置圆形座椅,周围放置幼儿的玩具和游戏。
3.根据活动内容准备相关的道具和材料。
三、教学活动活动1:读故事《熊宝宝不要哭》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要讲一个关于熊宝宝的故事,故事中熊宝宝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一起看看他是如何解决的。
2.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熊宝宝不要哭》的故事,引导幼儿参与其中,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3.读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问题:为什么熊宝宝会想哭?他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我们从熊宝宝身上能学到什么?活动2:角色扮演1.教师提供熊宝宝的服装、玩具电话等道具,让其中的几位幼儿扮演熊宝宝和其他角色。
2.教师模拟不同的情境,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来解决问题,并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让他们理解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活动3:情境游戏1.教师创建一个情境: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忽然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其他小朋友会怎么做?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和思考,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教师分组组织幼儿进行情境游戏,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类似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并关心他人的能力。
活动4:合作游戏1.教师准备一些小组合作游戏,如搭积木、往杯子里投球等,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教师通过这些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理解在困难面前,与他人合作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活动5:情绪管理练习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绪管理练习,通过音乐和运动的方式,帮助幼儿释放压力,调节情绪。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教他们通过这些练习来平静自己的情绪。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能够学会控制情绪,不轻易哭泣。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游戏和合作游戏等活动,幼儿能够逐渐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社交能力。
幼儿园托班语言宝宝不哭教案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幼儿园托班语言宝宝不哭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托班教材来源:《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指导手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懂得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勇敢和坚强。
2.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学习表达情感的词语,如开心、难过、害怕等。
2. 学习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勇敢和坚强的态度。
3. 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勇敢和坚强的态度。
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在小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克服困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表达情感和克服困难。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
3. 故事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勇敢和坚强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歌曲课件、表情卡片、贴纸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通过唱歌曲《宝宝不哭》,让幼儿放松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2. 主题活动一:故事《小兔子勇敢的一天》(5分钟)讲述小兔子在森林里遇到困难,勇敢面对并克服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勇敢和坚强的品质。
3. 主题活动二:情感表达游戏(5分钟)通过表情卡片游戏,让幼儿学会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开心、难过、害怕等。
4. 主题活动三: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勇敢和坚强,并分享自己的经历。
5. 总结与奖励(3分钟)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奖励,总结勇敢和坚强的意义。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所学到的勇敢和坚强的故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表达情感和克服困难的掌握程度。
小班健康教案不哭闹的乖宝宝

小班健康教案不哭闹的乖宝宝教学目标:1、让幼儿知道遇事不哭。
2、引导幼儿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3、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解决。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不同的事件,学习用不同的语句及方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视听讲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一、引导幼儿听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理解故事的内容。
师:巧虎小的时候总爱哭,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使幼儿知道观看视频故事的重点,激发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看视频,教育幼儿有事好好说,不哭。
1、请幼儿观看视频。
(巧虎的小汽车到了椅子底下,拿不到)(1)提问:巧虎为什么哭?它遇到了什么事情?(2)提问:巧虎该怎么办呢?(请幼儿讨论后说一说)(3)观看巧虎的第一种做法——哭,请幼儿说说这样好不好。
一起看视频,并根据老师的提问来回答问题。
说出自己认为的原因。
通过分步观看巧虎视频,使幼儿懂得在遇到事情时,不能只知道哭,要好好说,好好想办法解决。
(4)我们怎样帮助巧虎?2、观看视频后半段。
(巧虎好好说话,请妈妈帮助)。
观看后提问:巧虎这一次是怎么做的?这样做好不好?3、小结:遇事好好说,不哭。
从对比较来说说正确的做法。
二、以校园生活中的小例子,让幼儿说说该怎么做。
1、师:你有没有哭过?你是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哭的?2、师:如果你遇到了下面的事情,你会怎么做?例:要吃点心,盘子太远拿不到饼干;想玩的玩具都给别的小朋友拿走了……3、小结: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想好办法解决,而不能只知道哭。
说一说自己以前的遭遇。
想象并说一说自己会怎么做。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幼儿更进一步地懂得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托班活动教案:熊宝宝不哭

托班活动教案:熊宝宝不哭
一、活动目的
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正确应对挫折,勇敢面对挑战。
2. 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坚持自己的目标,做一个坚强的小熊宝宝。
二、活动准备
1. 准备一些熊宝宝的图片和动画片,让孩子熟悉熊宝宝的形象。
2. 准备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把挫折当做挑战,正确面对困难。
三、活动步骤
1. 引导孩子认识熊宝宝,熟悉熊宝宝的形象,让孩子了解熊宝宝的故事。
2. 给孩子介绍熊宝宝每次都能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自己的目标,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3. 引导孩子把熊宝宝的勇敢和坚强当做榜样,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勇敢挑战挫折。
4. 组织孩子玩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勇敢挑战困难。
5. 结束活动时,让孩子记住:做一个坚强的小熊宝宝,勇敢挑战挫折,不哭不哭!。
小班社会教案我不哭

小班社会教案我不哭教案概述这是一份适用于小班社会教学的教案,主题为“我不哭”。
通过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幼儿控制情绪的能力,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情绪,并学会对情绪做出适当的调整。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解决问题时不过分依赖他人。
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4.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玩具、绘本等。
2.教具:画板、彩色笔、贴纸等。
3.教学环境布置:保持整洁、温馨的教室。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引入主题:“我们经常会遇到让我们感到难过、生气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着不哭,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2.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有过哭泣的经历吗?他们认为什么样的情绪会让他们想哭?第二步:情绪认知1.展示和讨论一些情绪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表达。
–开心:笑脸、举起双手。
–生气:皱眉、双手握拳。
–悲伤:眼泪、低下头。
2.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表情,并说出对应的情绪。
第三步:情绪调适1.通过制定个人情绪调适计划帮助幼儿学会调整情绪。
–如:当我感到生气时,我可以深呼吸或数到十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2.鼓励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表情,练习放松和调整情绪。
第四步:问题解决1.模拟一些幼儿常遇到的问题情景,引导幼儿思考不哭泣的解决方式。
–如:当我不小心打翻了玩具,我可以先停下来,然后用手捡起来,或者寻求老师或朋友的帮助。
2.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到不哭泣的积极性。
第五步:合作与分享1.引导幼儿讨论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我们情绪的影响。
2.分组活动:让幼儿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例如搭建积木,分享食物等,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意识。
第六步:情绪复述1.借助绘本或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复述自己的情绪表达经历。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未哭泣成功的经验,并与他人互相鼓励和赞许。
总结通过上述的教学活动,幼儿会逐渐认识到不哭泣的重要性,并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托班语言教案:宝宝不哭(2篇)

托班语言教案:宝宝不哭【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兔宝宝为什么会哭,让幼儿愿意帮助它。
2、学说短句:“兔宝宝不要哭,我送你XXX。
”(重点)3、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准备】1、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新年舞会的样子,另一角布置成超市,内有各种玩具和礼品。
2、请几个大班的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头饰等待出场。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新年来到了,小动物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出去玩了,它们是谁呀?(戴上各种动物头饰的幼儿依次出场。
)突然,传来了“呜呜……”的哭声,谁在哭呀?幼:是小兔子在哭。
师:你怎么知道的?幼:它在擦眼泪呢!(评析:托班的孩子最喜欢观看各种小动物及一些充满童趣的小故事,情境表演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小朋友们也非常想知道兔宝宝为什么会哭,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情感体验师:请你猜一猜,兔宝宝为什么哭呢?幼1:它不听话,妈妈不要它了。
幼2:它肚子饿,没有好东西吃了。
幼3:它没有玩具。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那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不要哭了?幼1:我给它擦眼泪。
幼2:我去抱抱它。
幼3:我给它吃糖。
幼4:我去跟它玩。
(评价: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去学会关爱他人,抓住有利时机,培养他们的同情兔宝宝,并尝试去帮助它。
)三、帮助他人师:让我们去问一问它,好吗?兔宝宝,你为什么哭呀?戴小兔头饰的幼儿:新年到了,我没有新衣服,也没有好吃、好玩的东西,呜呜……“师:听了兔宝宝的话,我们怎么办呢?幼:我们大家一起帮助它。
师:那你准备怎么帮呢?幼1:我给它买新衣服。
幼2:我给它买玩具。
幼3:我给它买好吃的东西。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给兔宝宝挑选好东西吧!(师幼一起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去超市,让幼儿自己选择送给兔宝宝的礼物。
)师:我们已经选好了礼物,现在,我们就去送给它,好吗?幼:好。
师:兔宝宝很高兴,能有那么多小朋友来给它礼物,但是,它有一个要求:小朋友送礼物时,要一个跟着一个,不能推也不能挤,而且,一定要说清楚,你送给它什么礼物。
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

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一、目标与背景本节课程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到探究、表达情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培养幼儿自我制定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背景:在幼儿中,容易出现因一些小事而引起情绪激动的情况,这对孩子及周围的人都非常不利。
情绪过度激动会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同时会给老师和家长带来更大的压力。
因此,需要帮助幼儿正确应对内心的情感,避免情绪失控。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内容•知识点:学会探究、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在处理问题和情感上,需要通过思考、询问和合作选择解决方法。
•实践性内容:通过情境故事或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探究情感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2. 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讲故事、玩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熊宝宝不要哭的故事,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并探究如何在解决问题和处理情感时选择合适的方式。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让大家一起探究解决问题和处理情感的方法,从而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学习启发。
三、教学流程1. 第一步:绘本阅读或演讲任务:讲述熊宝宝不要哭的故事,让幼儿认识到问题来源、解决办法以及熊宝宝处理情绪的方法,引导幼儿思考相似或不同的情况。
2. 第二步:角色扮演任务: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小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并在场景中探究解决问题和处理情感的方法。
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 第三步:思考分享任务:鼓励幼儿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想法和感受,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和处理情感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相互探究、交流并学习。
4. 第四步:收尾任务: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让幼儿在回顾中反思自己的收获,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到本次课程的重要性。
四、教学记录•时间:XX年XX月XX日•地点:XX幼儿园•教学成果:幼儿认识到探究、表达情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培养了自我制定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幼儿们在角色扮演中做得非常好,有的幼儿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幼儿学会了与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获得了多方面的收获。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宝宝不哭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宝宝不哭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情绪;•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们宽容、理解和同情的能力;•增强幼儿意识到不开心情绪的存在,理解哭泣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2. 教学内容2.1 情境描述教师借助故事或事实情境描述宝宝的表现,让宝宝们可以在情境描述中经历物理或情感上的问题,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发现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诉说自己的情感。
2.2 语言键词教师手写板书上宝宝常用的简单语言,以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回忆。
例如:不开心,哭泣,安慰,拥抱,同情等。
2.3 角色扮演教师和宝宝播放一些短小的视频,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宝宝模仿角色的表现和语言表达情绪,同时让孩子们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培养幼儿互相安慰和同情的能力。
3. 教学过程3.1 导入让孩子们分享一下自己在哭泣的时候感受到的情感,并引导他们理解哭泣也是一种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
3.2 情境描述在描述情境的时候,让宝宝能够与主人公产生共鸣,并且获得新的解决情感问题的方式。
例如:小猫无意中把自己的球弄丢了,哭泣时,妈妈安慰它,直到它找到了丢失的玩具。
在讲述完剧情后,教师向宝宝们提出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哭泣?”3.3 语言键词的引入在此环节中,老师可以邀请宝宝一同去板书,让他们帮忙画出形象的图片,这有利于幼儿更好的学习并记住新的语言相应的情境。
3.4 角色扮演让幼儿们分组,模仿角色扮演一些情境,比如一个小朋友不开心时,他的朋友应该怎样进行安慰,应给予他什么样的关注?在完成了角色扮演后,再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3.5 总结和归纳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及所获得的新的知识。
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加深幼儿对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内容的理解。
4. 实施效果在让幼儿体验了以上几个环节的操作后,宝宝们更加了解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了如何行动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同时,他们还学习到了感受别人的情感,提高了包容、理解和同情的能力。
熊宝宝不要哭幼儿园托班教案

熊宝宝不要哭幼儿园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会控制情绪,懂得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哭泣。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熊宝宝遇到困难时不要哭的道理。
2. 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面对,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
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不在遇到困难时轻易哭泣。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熊宝宝不要哭》2. 熊宝宝手偶道具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熊宝宝的哭声,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猜测是什么声音。
2. 教师讲述故事《熊宝宝不要哭》,引导幼儿关注熊宝宝在故事中的表现和情感变化。
3. 讨论: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4.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熊宝宝,体验在不同情境下控制情绪的过程。
五、作业布置1. 绘画作业:请幼儿画一幅熊宝宝不哭的画面,表现出熊宝宝快乐的样子。
2.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记录幼儿在家庭中遇到困难和情绪变化的场景,引导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倾听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观察其情绪控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道理的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情绪小能手”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控制情绪的方法。
2.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设置一个困难情境,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应对方式和情绪表现。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幼儿在课堂和家庭中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程表1. 课程名称:熊宝宝不要哭幼儿园托班教案2. 课时:共2课时3.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懂得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哭泣。
托班语言教案:宝宝不哭

托班语言教案:宝宝不哭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宝宝不哭的意思;
2. 能够正确使用口头表达宝宝不哭;
3. 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1. 录音机,录制宝宝不哭的口头表达;
2. 录像机,录制宝宝不哭的动作;
3. 小玩具,帮助孩子理解宝宝不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让孩子们看录像,让他们看到宝宝不哭的动作,让他们了解宝宝不哭的意思。
2. 实践:让孩子们模仿录音机中的宝宝不哭的口头表达,同时用小玩具来帮助他们理解宝宝不哭的意思。
3. 总结:让孩子们总结宝宝不哭的意思,并正确使用口头表达。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孩子们能够理解宝宝不哭的意思,并正确使用口头表达,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信心。
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

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3篇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1活动目标:1.知道熊宝宝为什么会哭,让幼儿愿意帮助它,会说短句:熊宝宝不要哭,我为你做__。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熊宝宝的`脸上贴满泪水;熊的新衣服;长毛绒熊。
活动过程:一、故事讲述1.这是谁?它怎么啦?你怎么知道他哭了?(看见它流眼泪了。
)2.故事讲述:春天来了,小鸟、小蜜蜂它们都穿着新衣服出去玩,熊宝宝说:“我没新衣服、新裤子,我不出去玩啦!呜呜呜。
"二、情感体验1.熊宝宝为什么哭?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不哭吗?(擦眼泪、抱抱它)三、帮助熊宝宝__给熊宝宝做新衣、裤1.装饰衣裤(蜡笔、印染、棉签画等)。
2.送一句安慰熊宝宝的话(学说句子:"熊宝宝不要哭,我为你做。
")。
3.帮熊宝宝穿上新衣服。
活动反思:这节课能够适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会安慰别人,做一个好宝宝。
但是有些幼儿不能主动配合老师,这方面有待加强。
可以利用其他一些东西吸引幼儿的兴趣。
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2运动请求:知道熊宝宝为什么会哭,让幼儿乐意资助它,会说短句:"熊宝宝不要哭,我为你做__。
"运动流程:故事报告__情绪体验__资助熊宝宝质料与情况创设:熊宝宝的'脸上贴满泪水;熊的新衣服;长毛绒熊。
运动引导:一幼儿手工制作、故事报告1.这是谁?它怎么啦?你怎么知道他哭了?(瞥见它流眼泪了。
)2.故事报告:春天来了,小鸟、小蜜蜂它们都穿戴新衣服出去玩,熊宝宝说:"我没新衣服、新裤子,我不出去玩啦!呜呜呜。
"二、情绪体验1.熊宝宝为什么哭?2.你有什么好措施让它不哭吗?(擦眼泪、抱抱它)三、资助熊宝宝__给熊宝宝做新衣、裤1.装潢衣裤(蜡笔、印染、棉签画等)。
小班社会活动我不哭了教案

小班社会活动我不哭了教案小班社会活动“我不哭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快乐、困难、情感、安慰”等情感词汇的意思。
2. 能够正确识别有关情感的的肢体语言,如流泪、微笑、抱怨、安慰等。
3. 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他人情绪的体验,积极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
4. 能够体验哭泣的情感体验,疏解情绪,提高情感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感词汇的学习在课堂上呈现一些关于情感的词语,如快乐、困难、安慰等。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理解和使用这些情感词汇。
2. 肢体语言的学习通过看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肢体语言,如流泪、微笑、抱怨、安慰等。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识别这些肢体语言所表达情感内涵的含义。
3. 交流互动的学习通过互动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展开交流互动,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遭遇,分享自己的经验,学会互相安慰和鼓励。
4. 情感管理的体验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感受哭泣的情感体验,拓展自己的情感表达和管理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和与他人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揭秘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与幼儿一起创造情感氛围,让幼儿体验“来者皆是好朋友”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2. 学习情感词汇(10分钟)老师呈现一些情感单词,让学生快速猜测出单词的意思,并提示学生说出自己近期最有感觉的情绪及原因。
3. 学习肢体语言(20分钟)呈现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自己探索,来发现不同肢体表现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含义。
老师辅助幼儿理解肢体语言。
4. 交流互动(20分钟)分组游戏或互动陈述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遭遇,学会互相安慰和鼓励,在交流中提升情感表达和接受能力。
5. 情感管理的体验(30分钟)通过组织活动,带领学生体验哭泣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和与他人的关系。
可以在安抚时加入歌曲和简单的口头安慰等方式。
四、课后延伸:1. 学生可将课堂中涉及的情景和对话模仿并表演,培养幼儿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熊宝宝不要哭幼儿园托班教案

熊宝宝不要哭幼儿园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熊宝宝为什么不要哭。
2. 培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在遇到困难时不哭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懂得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不要轻易哭泣。
2. 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3. 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故事中的细节,理解熊宝宝不哭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熊宝宝不要哭》2. 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3. 手工材料:熊宝宝卡片、贴纸等4. 音乐CD:《快乐的小熊》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快乐的小熊》,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2. 讲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熊宝宝不要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理解熊宝宝不哭的原因。
3. 讨论:教师提问:“为什么熊宝宝不要哭?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4.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如何不哭的画面。
5. 手工活动:教师发放熊宝宝卡片、贴纸等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熊宝宝不哭的手工作品。
6. 展示与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品,并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7.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不要轻易哭泣。
8. 结束活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快乐的小熊》手指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掌握。
2. 评估幼儿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3. 收集和分析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发言,了解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题,确保他们能够明白熊宝宝不要哭的原因。
幼儿园托班语言宝宝不哭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宝宝不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宝宝不哭”的故事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安慰和关心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宝宝不哭》:讲述了一个宝宝在幼儿园因为想妈妈而哭泣,被老师和同学们安慰和关心,宝宝笑了的故事。
2. 相关词汇:宝宝、哭、安慰、关心、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情节,能够表达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2. 难点:让幼儿学会安慰和关心他人。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情节。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故事动画、图片等。
2. 教学道具:宝宝、老师、同学等角色头饰。
3. 纸巾、玩具等辅助材料。
教案一、引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二、讲述故事(10分钟)1.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 教师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情节。
三、学习相关词汇(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相关词汇,如“宝宝”、“哭”、“安慰”、“关心”、“笑”等。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词汇游戏,巩固学习效果。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宝宝、老师、同学等角色,进行互动表演。
2. 教师引导幼儿学会安慰和关心他人,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情节,复述所学内容。
2.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互动情况等方面,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确保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幼儿园教案不哭不闹的小朋友

幼儿园教案不哭不闹的小朋友教案标题:培养幼儿园不哭不闹的小朋友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技巧,培养他们不哭不闹的行为习惯。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促进他们与同伴和教师的良好互动。
教学内容:1. 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技巧:a. 介绍幼儿园的环境和规则。
b. 引导幼儿认识幼儿园的老师和同伴。
c. 培养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管理能力。
2. 培养自理能力:a. 教授幼儿正确的洗手、穿脱衣物等日常生活技能。
b. 鼓励幼儿独立完成简单的自理任务。
3. 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a. 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并学习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b. 教授幼儿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数数等。
4. 社交能力的培养:a. 组织幼儿参与小组活动,促进他们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
b. 鼓励幼儿分享和帮助他人,培养友善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园的图片或实地参观,引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技巧:a. 介绍幼儿园的环境和规则,与幼儿一起讨论并制定一份简单的规则清单。
b. 组织幼儿与老师和同伴互动,鼓励他们互相认识和交流。
c. 进行分离焦虑情绪管理训练,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或故事分享让幼儿理解分离的正常性和重要性。
3. 培养自理能力:a. 教授幼儿正确的洗手、穿脱衣物等日常生活技能,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引导幼儿学习。
b. 设计简单的任务,例如整理书包、摆放玩具等,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4. 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a. 通过图片、故事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例如开心、生气、难过等。
b. 教授幼儿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数数或找个安静的地方冷静下来等。
5. 社交能力的培养:a. 组织幼儿参与小组活动,例如合作游戏、共同制作手工等,鼓励他们与同伴互动和合作。
b. 引导幼儿分享和帮助他人的经历,鼓励他们关心和关爱他人。
幼儿园不要哭教案范文

幼儿园不要哭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为什么在幼儿园不要哭,哭闹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困扰。
2.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学会在幼儿园自己解决问题。
3. 引导幼儿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感到不开心可以跟老师或同学说。
二、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要哭。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幼儿学会在幼儿园自己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不要哭,让老师和同学困扰讲述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哭闹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困扰。
讨论:为什么在幼儿园不要哭?哭闹会给别人带来哪些困扰?2. 第二课时:独立解决问题,我是最棒的讲解如何在幼儿园独立解决问题,如找不到书包、被同学欺负等。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幼儿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3. 第三课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大家都是好朋友讲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感到不开心可以跟老师或同学说。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如何处理在幼儿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是否减少哭闹现象。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表现的看法。
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在幼儿园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感受。
五、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讲述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
2. 情景道具:用于情景模拟。
3. 讨论卡片:用于小组讨论。
六、教学活动:1. 游戏时间:组织一个“情绪猜猜看”的游戏,让幼儿通过表情和动作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其他幼儿猜测。
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2. 角色扮演:设置一个幼儿园的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师、同学、小朋友,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如何处理在幼儿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跟家长分享在幼儿园学到的不要哭的道理,并让家长给予鼓励和支持。
2. 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参加座谈会,了解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表现的看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表达情绪。
2023年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精选3篇)

2023年托班社会教案:熊宝宝不要哭(精选3篇)习题一:《熊宝宝不要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情感表达的方式与合理情感应对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致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沟通意识。
教学内容:《熊宝宝不要哭》的故事教学准备:1. 故事书《熊宝宝不要哭》。
2. 一些毛绒玩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上次学习的内容,与幼儿讨论“为什么人会哭呢?”2. 引入本次故事主题:“熊宝宝不要哭”,并带领幼儿探索熊宝宝为何哭的原因。
步骤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配合图画,讲述《熊宝宝不要哭》的故事情节,重点强调熊宝宝为何哭。
2.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和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步骤三:情感讨论(10分钟)1.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讨论熊宝宝的情感表达是否合理。
2. 引导幼儿思考其他合理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说出自己的感受、请求帮助等。
步骤四:情感练习(10分钟)1. 分发一些毛绒玩具给幼儿,让他们模仿熊宝宝在不同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高兴、生气、伤心等。
2. 引导幼儿沟通和交流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学会通过言语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步骤五:故事复述(10分钟)1.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熊宝宝不要哭》的故事。
2. 引导幼儿重点描述熊宝宝在故事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其他可行的表达方式。
步骤六:小结(5分钟)和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理解情感表达及合理应对的重要性,并与幼儿一同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幼儿在家和家人分享今天学的故事,讨论并一起探索更多合理情感表达的方式。
习题二:《熊宝宝不要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2. 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熊宝宝不要哭》的故事教学准备:1. 故事书《熊宝宝不要哭》。
宝贝不哭幼儿园教案

宝贝不哭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学会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并尝试为他人提供帮助;•培养爱和共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情绪管理本节课程的重点在于教育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能力。
首先,老师将就情绪管理与对于情绪的不同反应作为开始,之后学生将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知自己不同的情绪反应。
2.语言表达老师将在本节课程中介绍一些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向自己的同伴提出请求。
之后学生将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该如何合理地提出请求以及理解对方的需求。
3.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本节课程也将会提到关注他人情感和需求的重要性。
老师将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关注他人情感以及解决对方需求的满足感,并用实际事例引导孩子们练习。
4.增强爱和共情的能力最后,老师将引导孩子们尝试致以慰问和同情之意,激发孩子们爱和共情的能力,从而让孩子们能够做到关爱以及尊重他人。
教学过程引入首先,老师将会播放一些情绪反应的视频,让孩子们去认识不同的情绪反应,并了解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主体接下来,老师将把孩子们按组分组,并分给每一组一个话题。
之后,老师将每个话题的表达方式进行讲解,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合理并且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之后,老师会让每一组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分组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如何合理地提出请求以及理解对方的需求,并可以和他人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在这之后,老师将引导孩子们进行情感培养的练习,鼓励他们互相关注,并尝试提供实际的帮助。
总结本节课程将逐步引导孩子们掌握情绪管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关注他人的情感以及需求,并增强爱和共情的能力。
为此,老师将提供各种的活动、游戏以及实践经验的训练,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接受训练,并且愉快地体验这样的学习过程。
总结本节课程内容丰富,主要涉及到情绪管理、语言表达、关注他人情感及需求以及爱和共情的能力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托班社会教案:娃娃不哭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萌发幼儿爱护物品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小娃娃哭了,你们知道她为什么哭吗?(让小朋友自由地猜小娃娃哭泣的原因)
2、讲述故事:教师讲完故事问:“洋娃娃的朋友是谁?宝宝看见娃娃哭,他怎么做?”幼儿模仿抱的动作,“宝宝对娃娃说什么
呢?”(幼儿学说娃娃不哭)
【活动结束】
1、如果小朋友哭了,妈妈会怎么做?
2、平时我们玩玩具时,不要乱扔玩具,不要踩玩具,要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放在手里玩,完好后,放回玩具家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