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 期末复习要点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园林与生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园林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它涉及到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园林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和原则。
首先,园林生态学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由许多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水资源等。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在选择植物时,我们应该考虑它们的生长习性、适应性以及它们与其他植物和动物的互动关系。
其次,园林生态学强调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选择多样性的植物物种,以吸引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昆虫。
这样可以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第三,园林生态学强调的是土壤的保护和改良。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它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避免过度破坏土壤,例如过度耕作或使用化学肥料。
相反,我们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和覆盖物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养分含量。
此外,园林生态学还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节约水资源,如收集雨水、合理安排灌溉系统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适应干旱条件的植物物种,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最后,园林生态学还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园林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应该提供一个与自然互动的空间。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景观,以促进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综上所述,园林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关注园林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园林生态学是指园林与生态学领域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园林植物与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以下是园林生态学的复习资料。
1. 园林生态系统园林生态系统由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等生物要素与水、阳光、空气等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
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开放性:园林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与能量。
- 稳定性:园林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能够维持一定的物种组成与生态功能。
- 多样性:园林生态系统内物种多样,生态功能丰富。
2.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生态系统的基础要素,园林植物在园林生态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园林设计与管理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选择适宜物种:考虑到园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需要,应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适宜物种进行绿化。
- 追求生态效益:在绿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如积极吸收污染物质、促进微生物活动等。
3. 城市生态园林生态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园林生态系统能够促进城市生态功能的提高,例如:- 缓解城市气候:园林生态系统可以促进周围空气的流通,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现象。
-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能:通过园林植物的引导,采集城市降雨,实现水资源的利用。
4.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在自然生态破坏或退化的地区,利用生态学原理与技术手段进行疏导、改造和重建,以恢复和改善原有生态系统。
园林生态学在生态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之,园林生态学是园林设计与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园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创力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原创力《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个体生态学总论环境的概念按其性质,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经人类干涉后的自然环境)和社納境。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
生境:特定生物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的分类不可替代性:对生物作用的因子虽不是等价的,但都很重要,缺一个都不行,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补偿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时,可依靠某一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而获得类似的生态效应。
最小因子定律(木桶原理):生物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
限制因子:某一数虽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由于不能满足生物生长的需要,不仅限制了生物的生长,而且也将限制其它处于良好状态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这一生态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每个物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
耐性定律的补充原理:① 任何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② 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③ 由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当某一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态时,生物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
④ 对多个生态因子耐性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地理分布范围也很广。
⑤ 同一生物种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其耐性范围会发生变化,产生生态型的分化。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趋异适应: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在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
生活型,不同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相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园林生态学复习指导
生态学复习指导一.名词解释。
1.园林生态学:研究城市中人工栽植的各种园林树木,花卉,草坪等组成的园林植物群落内各种生物之间及其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
3.生态位:物种在其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
4.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于协调的动态平衡中。
5.植物种群:在一定空间中,同种植物个体的组合。
6.植物群落:在一定空间内,生活在一起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7.正反馈:使系统偏离加剧,不能维持系统稳定。
负反馈:通过自身的功能缓解系统的压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
8.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9.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
10.建群种:各层有各层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11.长/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超过/短于某一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
12.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13.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二.填空和简答1.生态因子的作用及基本特征?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生态作用;非等价性,对植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起决定性作用,这些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植物的生长发育必需的生存因子,包括关怀,热,水分,空气,无机盐类等,这些因子对植物的作用虽不是等价的,但各具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阶段性,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区分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分析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与分布的原因是很重要的。
2.生态因子按性质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3.水生植物分为哪几类?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4.植物多样性的包括层次?遗传多样性,指所有的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各种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即包括了同一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变异,也包括了同一种群内的基因变异;物种多样性,是指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及种类,强调物种的变异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指生态系统中的生境类型,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丰富程度。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和农村环境中植物与动物相互作用以及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如何在园林设计和规划中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空间。
本文将对园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复习,并提供一些相关示例和案例。
一、园林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1. 环境可持续发展:园林生态学强调设计和管理园林空间时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它注重保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2. 生态恢复:园林生态学的目标之一是通过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善土壤质量、水资源管理和空气质量等,以实现环境的恢复和改良。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防风、固氮和抗污染的植物物种来改善污染地区的生态环境。
3. 生物多样性保护:园林生态学关注保护和增加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通过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物种,建立起适宜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的生态环境。
4. 水资源管理:园林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水资源的管理。
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水源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水的浪费和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5. 空气质量改善:园林生态学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园林环境的植物物种来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吸收和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并释放氧气。
二、园林生态学的实践案例1. 城市公园:城市公园是园林生态学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所。
在城市公园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物种,打造出一个绿色、美观且生态友好的环境。
例如,可以选择具有抗污染能力的植物物种,以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
2. 生态景观规划:在景观规划中,园林生态学的原则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规划城市或农村社区时,可以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来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园林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在自然保护区中,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现有的生态系统,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4. 农业生态系统:园林生态学也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
园林生态学考试重点总结(精简准确)
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2、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如氧气对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的作用。
3、光周期现象: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响。
4、趋同适应〔生活型〕: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一样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趋异适应〔生态型〕: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构造、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
5、因子的补偿作用:*一因子的数量缺乏,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
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局部补偿。
6、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7、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节律性变化,形成的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8、休眠: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9、干灼:指当幼嫩苗木的根茎部位与高温表土相接触时,苗木根茎部的输导组织和形成层即被灼伤,严重时导致苗木死亡的现象。
根茎灼伤的部位在土表上下2mm之间,形成环状"卡脖〞伤害。
10、皮烧: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高温能促使细胞原生质凝固,破坏新陈代谢功能,造成树木形成层和树皮组织局部活组织死亡的现象。
11、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12、广温植物:不少陆生维管束植物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活,即能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幅,这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如松、桦、栎等能在-5~55℃温度范围内生活。
窄温植物:植物只能生活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不能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称为窄温植物。
13、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开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园林生态学讲解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1)重点:环境: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
(识记)1、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
(识记)2、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识记)3、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识记)4、生态因子的分类:按性质分:气候土壤地形生物人为因子5、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综合作用:多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中任何一个因子的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
2.非等价性:对植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起决定性的作用。
3.不可替代和互补性: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存因子对植物的作用虽不是等价的,但各具其重要性不可替代,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由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4.阶段性: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因子的强度不同;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分析植物的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原因很重要。
6、耐受性定律的内容: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的限制,而且也受生态因子最高量的限制,也就是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
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7、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生态因子。
8、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条件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次重点:城市主要环境问题:城市大气污染,城市水体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噪音污染。
(3)一般:环境的类型: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1、生境:是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2、植物小环境:是指接近植物个体表面或个体表面不同部位的物理环境。
3、体内环境:是指植物体内部的环境。
4、自然环境:是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自然界中的物体和能量的总体。
园林生态学讲解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1)重点:环境: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
(识记)1、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
(识记)2、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识记)3、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识记)4、生态因子的分类:按性质分:气候土壤地形生物人为因子5、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综合作用:多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中任何一个因子的化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
2.非等价性:对植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起决定性的作用。
3.不可替代和互补性: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存因子对植物的作用虽不是等价的,但各具其重要性不可替代,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可由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4.阶段性: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因子的强度不同;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分析植物的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原因很重要。
6、耐受性定律的内容:生物不仅受生态因子最低量的限制,而且也受生态因子最高量的限制,也就是说,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
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7、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生态因子。
8、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条件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次重点:城市主要环境问题:城市大气污染,城市水体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噪音污染。
(3)一般:环境的类型: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1、生境:是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2、植物小环境:是指接近植物个体表面或个体表面不同部位的物理环境。
3、体内环境:是指植物体内部的环境。
4、自然环境:是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自然界中的物体和能量的总体。
园林生态学 期末复习要点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
A.信息论 B.控制论著 C.系统理论 D.稳定论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
A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B.生物多样性原理 C.物种流动性原理D.景观叠加原理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
A.斑块 B.交点 C.走廊 D.本底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
A.障碍作用 B.网络作用 C.联系作用 D.扩散作用5.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
A.连通性能 B.控制性 C.多样性 D.封闭性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
A.丰富度B.可及度 C.Simpson多样性指数 D.相对分块数7.不同的森林类型的结构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地境系列,另一个是。
A.时间系列 B.空间系列 C.平面系列 D.立体系列8.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网状景观的空间特征的是。
A.走廊宽度 B.网的回路C.网的面积 D.网格大小9.在影响景观形成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是更为重要的气候地理因素。
A.太阳辐射B.降水 C.风 D.海拔高度10.植物可以根据其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
A.地被植物B.苔藓植物 C.草坪植物 D.藤本植物11.人类对斑块结构的影响有:斑块类型,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和。
A.斑块生产力 B.斑块起源 C.斑块周转率D.斑块密度12.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
A.降水因素 B.地貌因素C.植被因素 D.人口因素13.植物的运动地靠来实现的。
A.散布 B.迁移 C.巢区活动 D.群落活动14.景观变化的作用力之一是自然力,自然力又分为物理力和.A.化学力B.生物力 C.天然力 D.地动力15.根据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强度,景观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它们是波动,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
A.恢复 B.破坏 C.上升 D.下降16.景观内部的开放性,和物种以及遗传多样性是保持景观稳定的因素。
园林生态学复习提纲
园林生态学复习提纲生态学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1)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 1866)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3)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1979)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3、园林学的含义园林:在中国在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
园林学(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现代园林学: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和艺术,它的任务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在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我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的背景c. 1997年,我国著名的园林生态学家李嘉乐发表文章《园林生态学拟议》,正式提出园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框架:以人类学为基础,融合景观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和城市生态系统等理论,研究在风景园林和城市绿化可能影响的范围内人类生活、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调节途径。
5、园林生态学定义(重点)■ ■■■・・・t・・HH ■aiaia ・■!■■■■■■・・■■・・■・・・t・・■■・■・■■■・・M ■H n r・・t・・・■■ ■ n ・・研究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其它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即研究以人工栽培的各种园林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和自然的或半自然的植物群体等共同组成的园林生物群落与其相应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6、园林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1)植物所处的环境出发,介绍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阐明与园林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各主要生态因子(太阳辐射、温度、水分、土壤、大气)的基本特性、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2)在研究环境与植物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3 )介绍与园林密切相关的城市生态系统(4)详细阐述园林生态学最关注的热点、实践问题。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态环境:所有⽣态因⼦的总和。
⽣态型:同⼀种⽣物的不同个体群⻓期⽣⻓在不同的⽣态环境条件下,发⽣趋异适应、遗传分化后形成的形态、⽣理和⽣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城市环境容量: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类活动的各种⾃然的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态幅:每⼀个物种对环境因⼦适应范围的⼤⼩。
驯化:植物在⾃然条件下调整其对某个或某些⽣态因⼦耐受范围的过程,称为驯化。
光合有效辐射(PAR):植物⾊素吸收具有⽣理活性的波段。
光饱和点:在⼀定范围内,光合作⽤的效率与光强成正⽐,但是到达⼀定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的效率反⽽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固定的有机物与呼吸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光周期:植物生长发育对日照长度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热岛效应:指城市⽓温⾼于农村⽓温的现象有效积温:特定温度为⽣物学零度的积温。
温周期现象:植物随着昼夜、季节等有规律的温度变化⽽表现出来的各种节律性反应,称为温周期现象。
分为:⽇温周期现象和季温周期现象。
物候现象:植物⻓期适应于⼀年中⽓候条件(主要是温度条件)的季节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称为物候现象。
霍普⾦斯定律:在北美温带地区,纬度北移1°、或经度移动1°、或海拔上升124M (400英尺),植物的物候期在春天和初夏延迟4d,⽽在秋季提早4d。
植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优势种: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建群种:指群落优势层的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群落镶嵌性:是群落在水平空间上表现的斑块相间的现象,也称为镶嵌性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物种数目和密度有增加的现象。
园林生态学复习总结
园林⽣态学复习总结园林⽣态学绪论1.⽣态学:研究⽣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园林:即城市开放空间,城市中完全或基本没有⼈⼯建筑物覆盖的地⾯或⽔体。
3.⽣态园林:根据⽣态学原理,把⾃然⽣态系统的改造,转化为⼈⼯的并⾼于⾃然的新型园林⽣态系统。
(是现代化园林的必然⽅向)4.园林⽣态学:研究城市居民、⽣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5.⽣态城市: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6.城市化⽔平:城市⼈⼝占总⼈⼝的⽐例。
第⼀章城市环境与⽣态因⼦⼀、城市环境1.城市环境:影响城市⼈类活动的各种⾃然的或⼈⼯的外部条件总和。
2.城市环境的组成※⾃然环境、⼈⼯环境或※⽣物环境、⾮⽣物环境3.城市环境特征①⾼度⼈⼯化②具有空间特征③有⼀定的城市轮廓、具有地域城市特征④城市环境存在污染现象⼆、城市环境容量1.环境容量:某⼀环境在⾃然⽣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类⽣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污染物的最⼤负载量。
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两个⽅⾯:①环境本⾝的⾃净能⼒②环境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能⼒2.环境污染:当污染物进⼊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体健康、动、植物正常⽣长、⽣产发育产⽣危害的现象。
环境污染的决定性因素:①环境的⾃净能⼒②⼈⼯环保设施的处理能⼒③污染物的种类及浓度3.城市环境容量:环境对城市规模以及⼈类活动提出的限度。
城市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①城市⾃然环境因素②城市物质因素③经济技术因素4.城市环境容量的⼏种类型:①⼤⽓环境因素①⽔环境因素①⼟壤环境因素5.⽣态因⼦:在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中能对⽣物的⽣长发育和分布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
6.⽣态因⼦的分类(根据性质):①⽓候因⼦:光、温、空⽓、湿度等;②⼟壤因⼦:包括⼟壤的理化性质、⼟壤肥⼒、⼟壤⽣物等;③地形因⼦:是间接因⼦,本⾝对植物没有影响。
坡度、坡向、海拔⾼度、经纬度等;④⽣物因⼦:植物与动物、微⽣物和其他植物之间的各种⽣态关系。
⑤⼈为因⼦:主要指⼈类对环境植物资源的利⽤、改造和破坏过程中给植物带来的有利的或有害的影响。
园林生态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1.传统的生态学要在(有机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探索生命系统的奥秘。
2.陆生植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产生(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和(耐阴植物)。
3.生长:“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4.海洋动物对水环境的适应可分为——(等渗动物)、(低渗动物)、(高渗动物).5.土壤按直径大小可分为(粗砂)(细粒)(粉砂)(粘粒)这些大小不同的土粒的组合称为土壤之地6.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的植物分类——(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7.绝对密度的测定方法:(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 (去除取样法)8.影响出生率的因素:a.性成熟速度; b.每次产仔数; c.每年生殖次数;d.生殖年龄的长短。
9.年龄锥体有三种类型:(下降)、(稳定)和(增长型)。
10.空间分布类型:(随机的)、(均匀的)、(成群的).11.竞争的结果:去劣存良;有利于扩大种群的生存空间;有利于避免近亲繁殖。
12.群落发育三个阶段:发育初期、发育盛期、发育末期13.群落内部结构:垂直格局、水平格局、时间格局。
14.物种传播有(主动侵入)和(被动扩散)两种类型。
15.生态系统的类型根据生物分为:植物生态系统.动物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16.地球上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17.营养结构(生物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18.生物量金字塔有正立和倒置两种情况19.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2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效率参数:摄取量同化量呼吸量净生产量21.生态学经典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2.根据生态学研究的性质划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也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
23. 系统要有3个条件,它们是(许多成分组成),(各成分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独立的、特定的功能)。
园林生态学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1.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2.趋异适应: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在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
3.生活型:不同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相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4.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1)一般来说,分布区域和分布季节越广的生物种,生态型越多;生态型越单一的物种,适应性越窄。
2)生态型是一种种以下的分类单位,一个物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生态型。
一般分布区域越广的生物种,其生态型越多。
5.生态因子:在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
7.光补偿点:在一定条件下,当光合产物恰好抵偿呼吸作用时,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8.光饱和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9.冷害(又寒害):指零上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10.冻害:指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11.霜害:由于霜的出现而使植物受害。
12.初霜: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影响引种南方植物13.终霜: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影响引种北方植物14.霜期:初霜——终霜;无霜期:终霜——初霜。
无霜期被视为植物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14.冻举(冻拔):气温下降和升高引起土壤结冰及解冻,导致树木上举,根系裸露或树木倒伏。
15.冻裂:昼夜温差导致热胀冷缩产生弦向拉力,使树皮纵向开裂而造成伤害。
17.生理干旱(冻旱):土壤结冰或土温过低,植物根系吸水少或不吸水,而植物蒸腾失水引起植物干枯死亡。
18.皮烧(日灼伤):树木受强烈的太阳辐射,温度升高特别是温度的快速变化而引起形成层和树皮组织的局部死亡。
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生态环境: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素称为生态环境。
2、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植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这种现象叫做趋同适应。
3、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气温度现象。
4、景观要素:景观的组成单元(各生态系统或亚系统)则称为景观要素。
5、层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6、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短于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
7、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8、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谱是有限的,即在380〜710 nm之间的波长的辐射能才能被植物吸收,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9、食物链: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第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10、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
11、短日照植物:日照短于某一数值或黑夜超过某一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
12、生态平衡:一个生态系统能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比较持久地没有明显地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接近相等,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13、趋异适应: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于是在不同个体群之间就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这是同种植物对不同综合环境条件的趋异适应。
14、建群种:群落的不同层次有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常称为建群种。
15、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54、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园林生态学期末要点
填空——20分(20空)名词解释——20分(10道)选择题——20分(单选,10道)问答题——40分(5道)植物对水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1、植物的吸收、富集作用,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溶解质2、植物具有代谢毒的能力光污染一般可以分为几种?3种。
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什么是种群?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例如同一鱼塘内的鲤鱼或同一树林内的杨树。
种群空间格局类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1)随机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完全和机遇符合,或者说每个个体的表现都有同等的机遇,任何一个个体出现与其它个体是否存在无关。
如杂草2)均匀分布:种群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均匀距离。
如水稻3)集群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团状。
如瓢虫土壤污染的定义?土壤污染(soil pollution)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
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型有几种?种群年龄结构通常有三种: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如下图:什么是重要值?以综合数值表示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
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生物多样性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描述?通常把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先锋群落?是演替开始最先建立起来的植物群落。
例如在岩石或裸地上,一般是从生长地衣开始的,因为地衣为旱生原生演替的先锋群落。
顶级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生态学金字塔指的是?把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有机体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位顺序排列并绘制成图,其形似金字塔,故称生态金字塔或生态锥体。
生态系统营养成分的循环可分成哪三个主要类型?1.生物个体层次上的物质循环2.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3.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园林生态学考试重点总结(精简准确)
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与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得环境要素。
2、限制因子:生物得生存与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得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得生存与繁殖得关键性因子就就是限制因子。
如氧气对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得作用。
3、光周期现象:植物与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与年变化得反应。
4、趋同适应(生活型):趋同适应就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得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得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与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与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得现象。
趋异适应(生态型):趋异适应就是指亲缘关系相近得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得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得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与途径等。
5、因子得补偿作用:某一因子得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她因子来补偿。
但只能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
6、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得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得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得总热量就是一个常数。
7、物候:就是指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得节律性变化,形成得与此相适应得发育节律。
8、休眠:生物得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就是抵御不利环境得一种有效得生理机制。
9、干灼:指当幼嫩苗木得根茎部位与高温表土相接触时,苗木根茎部得输导组织与形成层即被灼伤,严重时导致苗木死亡得现象。
根茎灼伤得部位在土表上下2mm之间,形成环状“卡脖”伤害。
10、皮烧:强烈得太阳辐射与高温能促使细胞原生质凝固,破坏新陈代谢功能,造成树木形成层与树皮组织局部活组织死亡得现象。
11、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得大小即生态幅。
12、广温植物:不少陆生维管束植物能在较宽得温度范围内生活,即能适应较大得温度变幅,这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如松、桦、栎等能在-5~55℃温度范围内生活。
窄温植物:植物只能生活在很窄得温度范围内,不能适应温度得较大变化,称为窄温植物。
13、大气污染:就是指大气中得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得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与生态系统得正常生存与发展得条件,对生物与环境造成危害得现象。
园艺专业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1.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
2.“温室效应”假说:即大气中对地表长波反辐射具有吸收屏蔽作用的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
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3.酸雨: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小于5.65的雨称为酸雨,此外还有酸雪、酸雾。
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5.系统功能整合作用: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它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是一种集体效应,既有各组分的功能,又有各组分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这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称为系统功能整合作用。
6.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存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
7.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产品是在市场上用货币表现的商品,如食物、原材料等;服务是不能在市场上买卖,但具有重要价值的生态系统性能,如净化环境、保持水土、减轻灾害等。
8.生物圈也叫生态圈,它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以及活动于其中的生物组成。
从距地球表面23km的高空,到地表以下11km的深处,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9.耐性定律也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1913年美国生态学家Shelford经过大量的调查后指出,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成为生物的耐性范围。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称为耐性定律。
10.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11.限制因子: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该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
A.信息论 B.控制论着 C.系统理论 D.稳定论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
A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B.生物多样性原理 C.物种流动性原理D.景观叠加原理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
A.斑块 B.交点 C.走廊 D.本底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
A.障碍作用 B.网络作用 C.联系作用 D.扩散作用5.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
A.连通性能 B.控制性 C.多样性 D.封闭性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
A.丰富度B.可及度 C.Simpson多样性指数 D.相对分块数7.不同的森林类型的结构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地境系列,另一个是。
A.时间系列 B.空间系列 C.平面系列 D.立体系列8.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网状景观的空间特征的是。
A.走廊宽度 B.网的回路C.网的面积 D.网格大小9.在影响景观形成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是更为重要的气候地理因素。
A.太阳辐射B.降水 C.风 D.海拔高度10.植物可以根据其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
A.地被植物B.苔藓植物 C.草坪植物 D.藤本植物11.人类对斑块结构的影响有:斑块类型,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和。
A.斑块生产力 B.斑块起源 C.斑块周转率D.斑块密度12.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
A.降水因素 B.地貌因素C.植被因素 D.人口因素13.植物的运动地靠来实现的。
A.散布 B.迁移 C.巢区活动 D.群落活动14.景观变化的作用力之一是自然力,自然力又分为物理力和.A.化学力B.生物力 C.天然力 D.地动力15.根据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强度,景观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它们是波动,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
A.恢复 B.破坏 C.上升 D.下降16.景观内部的开放性,和物种以及遗传多样性是保持景观稳定的因素。
A.系统性 B.统一性 C.同质性D.异质性17.土地的综合分类是考虑地形,气候,土壤和等各种属性。
A.地理纬度 B.海拔高度C.植被 D.动物分布18.城市景观是什么最为明显的景观类型。
A.人为干扰 B.自然干扰 C.物质生产最高 D.系统最为稳定19.水土流失属于下列哪种景观流。
A.物种流B.物质流 C.信息流 D.能量流20.湖南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A.黄土地貌 B.河谷地貌C.山地地貌 D.冰川地貌21景观的地理学概念起源于A.德国 B.英国 C.荷兰 D.捷克斯洛伐克22.景观是处于的一级生物组织层次。
A.生物圈之下,区域之上 B.群落之下,个体之上C.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 D.种群之上,群落之下23.1982年,的成立,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A.风景园林学会 B.生态学会C.国际景观生态学会 D.国际生物圈组织24.景观要素斑块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视觉表现就是A.颗粒的粗糙程度 B.颗粒的形态 C.颗粒的边缘 D.颗粒的色彩25.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个关系表达式,表示物种与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
A.S=cA z B.K=E/r C.I ij=Pij/d2 D.RDI=Rn/r.L26.水的下渗主要取决于不同地方的A.植被类型 B.毛细管孔隙的大小 C.土壤孔隙的大小 D.降雨量大小27关于巢区和领域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下列的说法是正确的。
A.巢区大于领域 B.巢区小于领域 C.巢区就是领域 D.巢区就是巢区,领域就是领域28.在现实景观中,各种大小的斑块具有不同的生态学功能,可以作为踏脚石,为一些物种提供生境。
A.大斑块 B.小斑块 C.圆形斑块 D.长条形斑块29. 是斑块间养分流形成的主要媒介物。
A.植被 B.水 C.土壤 D.风30.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是A.环境改善 B.美化环境C.持续发展 D.社会和谐发展31 是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的最适宜尺度。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群落 D.景观32.下列城市结构形态消除大气污染的效果最好A.同心圆 B.带状C.星状D.方格状33下列不是景观异质性的分析方法。
A.信息熵法 B.孔隙度指数法 C.景观异质性指数法D.辛普森指数法34.景观生态规划中的“3S”技术分别是指A.RS、GIS、GPS B.GIS、LEDESS、RS C.GPS、RS、LEDESS D.GPS、RS、LALE35中国地貌分类中,第一级以现代海岸线为界,划分为几类。
A.大平原、大高原、大盆地和大山地 B.陆地地貌和海底地貌C.平原、台地、丘陵、山地 D.流水的、风成的、黄土的、喀斯特的,冰川的,海成的等36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有很多种,对于大斑块属性来说,模式最好。
A.边缘式 B.廊道式 C.单核心式D.多核心式37湖南张家界的峰林是由组成A.花岗岩B.岩浆岩C.变质岩D.沉积岩38.下列哪个不是廊道的主要功能A.传输通道功能B.观赏功能 C.生境功能D.过滤和阻抑功能39. 第一个提出生态规划的人是A.奥姆士多德 B.福尔曼C.吉奥泊德 D.麦克哈格40.廊道中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与之间距离之比就是A.连通性 B.间断和结点 C.廊道结构D.曲度二、多项选择题41.下列气候指标中,属于温度指标的有()A.有效积温 B.无霜期C.干燥度 D.降雨量E.物理学零度42.景观变化的主要物理力包括()A.地震 B.火灾C.崩岗D.生物入侵E.降雨43.下列哪些生态系统一定会产生边缘效应()。
A.城郊景观 B.江河入海口 C.农牧交错带 D.河岸带E.森林核心保护区44.描述森林景观异质性的指标有()。
A.森林类型B.森林的年龄 C.森林的粒级D.森林的季相E.物候45.动物的运动格局主要有()A.散布B.连续运动C.跳跃D.迁徙E.巣区46.人类对自然景观干扰的主要模式是()。
A.旅游B.污染 C.采集 D.采伐E.狩猎47.景观生态分类的基本原则是()。
A.综合性原则 B.主导因子原则C.适宜性原则D.等级性原则E.实用性原则48.描述廊道结构特征一般可用哪些指标()。
A.弯曲度 B.连通度C.结点D.孔性E.夹点49.我国草原的主要类型有()。
A.高寒草原 B.典型草原C.稀树草原D.草甸草原E.荒漠草原50.构成景观的主要景观要素类型包括()A.斑块 B.本底 C.网络 D.廊道E.季相51下列哪些是一般常用的干扰状况指标A.干扰的持续时间 B.干扰规模C.干扰强度D.干扰的频率E.干扰的空间分布。
52景观异质性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干扰 B.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 C.物质循环 D.生态流的空间聚集和扩散E.生态演替53根据不同的起源和成因,斑块类型可分为A.环境资源斑块 B.圆形斑块C.残存斑块 D.引入斑块E.干扰斑块54景观破碎化的空间过程一般要经历下列哪些阶段A.穿孔B.破碎化 C.分割 D.收缩E.磨蚀55流水地貌包括下列哪些地貌类型A.黄土地貌B.沟谷流水地貌 C.河流地貌 D.河口区地貌E.坡面流水地貌56福尔曼将景观格局的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A.规则式均匀格局 B.聚集格局 C.线状格局 D.平行格局E.特定组合或空间连接57判断本底一般可采用因子作为判断的标准。
A.相对面积 B.形状 C.可达性 D.连通性E.动态控制58廊道对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影响周围本底的环境和生物源 B.物种沿廊道迁移的通道 C.分隔地区的屏障或过滤器 D.作为某种物种的栖息地E.传输、阻隔和运输59下列哪些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方式A.旅游 B.狩猎 C.战争 D.污染E.采集60下列哪些是景观稳定性的生态机制。
A.景观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异质性;B.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镶嵌性;C.景观生态系统的抗干扰性;D.景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E.景观生态系统的生物进化过程。
三、填空题61.廊道按照起源来分主要有干扰廊道、残余廊道、环境资源廊道及人为引入型廊道等四种。
62.干扰包括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两大类。
63.从土壤地带分布看湖南是红壤土壤,北京是黄棕壤土壤。
64.影响地貌特征的主要岩石类型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三种。
65.植被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季节性变化、逐年变化和植被演替。
66.地球表面主要的植被类型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冻原和隐域植被。
67.森林景观粒级结构是指景观中斑块面积的大小及其数量关系。
34.景观水平上推动景观生态流的基本动力是扩散、重力和运动。
68.动物在景观中的运动有巢区活动、和三种方式。
散布和迁徙69.影响景观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有:气候变化、地貌形态、岩石和土壤、、、和干扰。
流水和水文变化、植被变化四、名词解释题70.景观是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71.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72.植被指某个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所有生活植物的总体。
73.干扰是指对景观动态产生影响的所有非连续事件的总和。
74.持久性指生态系统在一定边界范围内保持恒定或维持某一特定状态的时间75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76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相互作用、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
77干扰状况:是描述干扰特征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因素各种参数的总和。
78边际效应:是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着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79恢复性:指生态系统缓冲干扰并仍保持在一定阈值之内的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80.简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答:包括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空间再分配原理、异质性原理、人类主导性原理、文化性原理、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81.简述景观本底的孔性的生态学意义。
答:本底孔型影响景观中物种的隔离程度和总体边缘效应的大小,孔率低说明本底环境受斑块影响小,本底的内部环境稳定性好,对大型动物生境的适宜性有重要意义。
82.从生物组织层次看,生态学主要有哪些分支。
答: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83.简述动物的运动方式。
答: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有巣区运动、散布运动和迁徙。
84.简述走廊的功能作用。
答:廊道的作用主要有:保护作用、资源作用、观赏作用、联通作用85、简述景观的基本特征。
答:(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86.简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功能。
答:自然景观的文化功能:(1)自然景观是艺术创作的来源之一;(2)自然景观陶冶人的情操;(3)自然景观是人类学习的源泉;人文景观的文化功能:(1)提供历史见证,是研究历史的好教材;(2)提高景观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3)丰富世界景观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