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版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22张PPT)

版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22张PPT)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大家听说过“三教九流”这个词吗?谁知道 三教具体是什么?九流具体是什么?
三教是儒教、道教、佛教。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表。
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儒家、道家、阴 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农家(除表格中的兵家以外)。九流这个 词表明战国时期的学派很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 3、阶级基础:士人阶层崛起,对当时的社会 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 4、社会环境:私学兴起;各诸侯国君主为了 称霸争雄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使各个学 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 材料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 瞻也。以德服人者,心中悦而诚服也。以 德行仁政者王。”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百家争鸣课件
“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史料二:《荀子》选读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本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君舟民水
“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 于治、合于善也。”
再受重视?
二、走进诸子百家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庄子与道家
① “齐物” ② “逍遥”、“无所恃” ③ 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应自然。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名周,宋国人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走进高考
2015山东高考文综13题《尚书·酒诰》云: “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 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二、走进诸子百家——法第家1与课韩孔非子子与老子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主张
2、影响: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自主学习:以下几则材料体现了法家 的哪些主张?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有道 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千乘之君, 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将法、术、势相结合,加强中央集权。
二、走进诸子百家——孟子第、荀1课子与孔儒家子与老子
请回答:根据教材内容判断以下名言反映了孟子和荀
子的哪些主张?
史料一:《孟子》选读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仁。政(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性本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

历史必修三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历史必修三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庄子》书影
庄子的思想体系与评价
“齐物”的观点充分反映了没落贵族失去 探究客观真理的信心 “逍遥”的人生态度,反映了没落的贵族 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 这些思想在古代社会总的来说起了不良影 响
四、韩非与法家
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师从荀子, 与李斯是同学。他的思想成为 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他的 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
荀子的思想特点及影响: 1、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 不完全一致。在很长时间里,荀子学说不 为正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
2、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
思想家 思想 比较 同 仁的思想 孔子 爱人 孟子 仁政 荀子 仁义
学派 人物 时代 孔子 春秋 儒家 孟子 战国 荀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道家 老子 春秋
主要思想
庄子 战国
法家 韩非 战国 兵家 孙有教无类”“因材 孔子 春秋 战国 施教” “仁政”;性善说;浩然之气 儒家 孟子
战国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性恶论”;礼法并施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 墨家 墨子 战国 节葬 老子 春秋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道家 庄子 战国 “齐物”;“逍遥”;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强调战争规律;“造势”;重视人的作 兵家 孙膑 战国 用
孙膑
《孙膑兵法》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 然要和谐相处

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顺性放任就会引起争夺 矣。用此观之,人之性
和暴乱。因此环境和教 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荀子•性恶》
一、关于百家争鸣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三、墨子与墨家
1、墨子生平
墨子生平
墨子(约前468—前376),
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
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
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
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 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 治相结合。
荀子讲学图
荀子的思想
荀子 一反“儒 者不入 秦”的惯 例,访问 了秦国,考察了秦国城乡的治理,并晤见了秦昭 王,建议其“节威反文”,参合礼法,文武并用, 但秦王未能接受。秦统一后短命而亡的历史事实 证明了荀子的礼法并用、王霸统一的治国思想是 正确的、有远见的,这一思想基本被汉以后的封 建统治者所用。
一、关于百家争鸣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生平 2、孟子的思想及影响
孟子的思想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 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 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 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 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 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 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 情和爱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导言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迅 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 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 潮流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出狭隘宗族纽带 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 促进了文化的觉醒。社会上不同阶层、派别的代 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了 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 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学术大师们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碰撞出的璀璨的 思想火花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3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31张PPT)
第2课
课标要求:
➢ 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各自的主张。 ➢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
面形成的原因与重要意义。
何谓“百家”?何谓“争鸣”?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历史条件是什么?
1、根本的原因: 战乱纷争和社会大变革的局面,促成了 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2.春、战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 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3.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由 的思想家。
材料二: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有能则举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与 天子。
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墨子的什么观点? “兼爱”、“非攻”、“尚贤”
除此之外墨子还有哪些观点?
想一想:
墨家的“兼爱”,与孔子的“仁”有何不 同?
应该如何评价墨子的 “兼爱”“非攻”的 思想?
①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兼爱”“非攻”的 主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和平。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
守株待兔
这则故事反映了韩非子持什么样的政
治观点?
治理国家的政策必须与时俱进,主张变法革新
学以致用
1.韩非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
B 夫”。对以上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材料二:“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
这两则材料分别是谁的什么观点? 你同意谁的观点?
制天命而用之?
三 峡
2、墨家: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 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 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2课_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2课_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反映了没落阶级逃避现实,去追求一种精
神上的绝对自由。(自我精神麻醉法)
评价:对自老然子观思:想“的天继与承人和不发相胜展”,,但人比要老子更 为消极,代表是战顺国从中自期然没,落“的天贵人族合一”
政治观:“仁政”学说(思想核心)
思 想 学
主要内容:以仁对民、以德服人、 争取民心、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人性观:“性善论”---人性本善(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人格观: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影响 《孟子》为四书之一,被尊称为“亚 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
朱元璋曾经一边读 《孟子》,一边看到不称 心处就骂:“这老头要如 生在今日,岂能放过他!” 根据朱元璋的标准,认为 应该删去的,都一一给予 注明,结果共删去《孟子》 全书85处,剩下170余节, 编成《孟子节文》,于洪 武五年(1372)颁发各级 学校,作为钦定的教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寒于水;”
政治观: 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民水君舟
影响
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 远影响
制天命而用之
三 峡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
思想家 思想 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同
仁政
仁义 (礼教为主)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礼法并施
(民本)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庄子,名周,他是个苟全性命,不求 闻达的人,也符合庄子敝履富贵,淡薄利 禄的隐士思想。
庄子的处世态度在表面看来是玩世不 恭的,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他本人 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一个看透社会本末的 智者,处在高处不胜寒的伟大孤独之中, 其忧思之深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庄子对老 子的观点加以提升与扩展,其汪洋恣肆的 为文风格,形成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吸取神化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 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想象奇幻。

历史必修三第2课百家争鸣

历史必修三第2课百家争鸣

邹平双语学校2018—2019高二历史课时学习目标流程 编号:2 使用时间: 编制人:吴永利 审核人:第 1 页 共 1 页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自主学习】15′ 【巩固目标】25′要点一: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思想 (1)儒家→孟子:“仁政”、“性善论”、民贵君轻、 荀子:“以礼为主,礼法并施”、“性恶论”、君舟民水 (2)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 (3)道家→庄子:万物齐一、“逍遥,无所恃”天与人不相胜 (4)法家→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 (5)兵家→孙膑:强调战争规律要点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影响一、百家争鸣局面(思想异常活跃)出现的社会原因1.概念阐释:“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战国时期,许多学术流派或学者(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从各自派别的利益出发,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彼此融合的局面。

2.历史背景3.最根本的原因:社会大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4.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5.政治前提:诸侯争霸、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6.宽松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

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

7.阶级和文化条件: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8.民族关系:争霸战争使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播、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9.学术环境:竞相争霸和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体系,学术环境宽松活泼 二、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必修三 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必修三 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派 人物 时代
孔子 春秋 儒家 孟子 荀子 战国
主要思想
提倡“仁”和“礼”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等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 天命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 礼法并施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和节葬
墨家 墨子 战国
老子 春秋
道家 庄子 战国 法家 韩非 战国
2、荀子 (1)生平简介
(2)思想学说
A、哲学: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 之”的唯物论观点。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去改造自然界 B、人性论:主张“性恶论”,后天教育 C、政治学说:主张治国应礼法并施,以礼教 为主
(3)影响: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
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开拓思维】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亦载舟,水亦覆舟。”
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 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封建 “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 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
1、孟子
2、荀子
(1)生平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另一代表; 著作有《荀子》。
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
四、韩非与法家
1、韩非子简介
韩国人。战国后期思想家, 法家的集大成者。 法家:由儒家和道家分化 发展而来。韩非在法家两派的 基础上吸收荀子的某些思想, 构建了一整套法、术、势相结 合的君主集权理论。
秦始皇推崇的“韩非子”
四、韩非与法家
1、韩非子简介
2、韩非子思想
(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 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

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一、历史背景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 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 的官办大学, 是一个官办之下 有私学、私学之上有官学的官 私合营的高层次的培育人才的 基地。 当时教育的这种新变化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产生了什么影响? 1、培养了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思想基础 2、为学术繁荣提供了阵地。 思想文化:私学兴起,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为学术繁荣提供了阵地。
荀子 天行有常;性恶论;礼法并施 道家 老子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集大成者 创始人
文学、美学对后世有深 远的影响。 集大成者。适应中央集权政 治体制的需要,成为中国古 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战 国后不受人们重视了
庄子 齐物、逍遥、天人“不相胜” 法家 墨家 兵家 韩非 墨子 孙膑
仁、礼、德治、教育 仁政、义利观、性善论
地 位 或 影 响 创始人 亚圣 集大成者 创始人
文学、美学对后世有深 远的影响。
荀子 天行有常;性恶论;礼法并施 道家 老子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
庄子 齐物、逍遥、天人“不相胜” 韩非 墨子 孙膑
法、术、势相结合; 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兼爱;非攻;尚力; 节用、节葬 战争规律;创造有利于已 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一、历史背景: 阅读本课导言及课后第10页 “阅读与思考”, 从以下角度分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历 史背景。 (快速阅读——同桌交流——自我整理)
1.经济: 2.政治: 3.阶级关系: 4.思想文化: 5.学术环境: 总结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时代背景。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 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由此出现了借助铁农具 制走向瓦解 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变化促使井田制走向崩溃。 材料二

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22张PPT)

必修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共22张PPT)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大家听说过“三教九流”这个词吗?谁知道 三教具体是什么?九流具体是什么?
三教是儒教、道教、佛教。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表。
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儒家、道家、阴 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农家(除表格中的兵家以外)。九流这个 词表明战国时期的学派很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
材料二:“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 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 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 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 也。” 《孟子·公孙丑上》
事也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决定将来。我们所能做的是享受当下,人必须全然地活在此时此刻,其余的都是妄念。二十四、每个人都会幻想各种美好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之付诸行动,这大概就是你与这些人的不同!一、身为一个人,水倒七
分满,话留三分软。不清楚我的路子,就别打听我的底线。二、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回复他所有的动态,而是研究下面的可疑评论。三、车子有油、手机有电、卡里有钱!这就是安全感!指望别人都是扯淡!再牛的副驾驶,都不如自己紧握方向盘。四、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讨厌我,我也未必喜欢你,何必咄咄逼人费了口舌也讨人嫌,你闲得慌但是我没空陪你。
学派 道家 儒家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名家 阴阳家 纵横家 兵家 农家 杂家
代表人物 老子 孔子
墨翟 孟轲 荀况 庄周 李悝 商鞅 韩非 惠施 公孙龙 邹衍 张仪 苏秦 孙膑 吴起 许行 吕不韦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
• 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 并存局面。
• 2、政治变革: 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 着划时代的变革。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共6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共68张PPT)
——《荀子·天论》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 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 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 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 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 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 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 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 其善者伪也。
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 孟子·尽心下》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性善论——人性本善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
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 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 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 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 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仁政学说
孟 子
性善论
影 响
人的修养和义利观 儒



天人关系理论

子 性恶论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山东邹城孟子故里牌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孟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孟子》书影
《孟子》书影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仁政学说下的民本思想
——《荀子·性恶》
返回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
蓬得生到麻健中康成,长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 之白秽俱沙 环黑在 境。涅 里,,与也之会俱随黑着比污喻秽好环的境人而或变物坏处。在污

历史必修3 岳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历史必修3 岳麓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四端: 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仁义礼智根于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正因为人性本善,故要采用“仁政”,要用怜 爱之心,宽容之心对待别人。 性善论的最高目标——“慎独”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 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 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 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3、影响:
长期被视为异端;但作为战国 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 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
思想家 孔子 孟子 荀子说:“君者,舟也; “The water can carrys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the boat , is the same can 思想 水亦覆舟。” cover with the boat ” 比较 仁的思想

孟子有哪些思想
2、孟子主要思想:
核心 (1)政治思想:仁政学说 爱民、重民、民贵君轻 (民本思想)
孟 子 的 仁 政 学 说
“为政以德”
继承、发展
“仁政”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王道和霸道: 1、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 王道——以德服人 2、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以德行仁者王”。 霸道——以力服人 •君轻民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深层思考1】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
时期成为显学? 战国以后为什么不受重视? 战国显学: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大 量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劳动者地位上升;长 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墨家思想反映了小 生产者的要求,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战国以后不受重视: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 业受限制。
【深层思考2】法家为什么能成为统治之学?
六、孙膑与兵家
1、孙膑 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受到《孙 子兵法》的影响,代表作有《孙膑兵法》 2、军事思想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含答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含答案)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2)思想主张①政治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

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伦理思想: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3)影响: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做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温馨提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但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提出了“仁政”思想,将孔子“仁”的学说扩展到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施政思想。

2.荀子(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2)思想主张①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

②伦理思想:主张“性恶论”。

③政治思想: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同时他对法家的思想也有所吸收,主张礼法并施。

(3)思想特点及影响: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

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墨子与墨家1.历史地位:墨家学派创始人。

2.思想主张(1)主张“兼爱”“非攻”,而“兼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

“非攻”是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2)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3.影响: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但战国之后就不受人们重视了。

[易错警示] 孔子的“仁”和墨子的“仁”不同: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的仁是指没有等级差别的爱。

三、庄子与道家1.历史地位: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历史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历史必修三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
1、儒家
性善论(哲学基础) 思想 仁政(三宝、民贵君轻)(核心) 养浩然之气 儒学重要奠基人 评价 “亚圣”
孟子
荀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荀子
荀 卿 , 赵 人 。 年 五 十 始 来 游 学 于 齐 „„ 最 为 老 师„„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 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 君相属,不遂大道„„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 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各流派及其思想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儒——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构成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道——哲学基础 法——变法的理论武器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学派

思想家
孔子 孟子
时代
战国
主要思想
春秋 仁,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火麻树
蓬草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各流派及其思想
二、各流派及其思想
1、儒家
性善论(哲学基础) 思想 仁政(三宝、民贵君轻)(核心) 养浩然之气 儒学重要奠基人 评价 “亚圣” 性恶论 思想 礼法并施 评价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各流派及其思想
二、各流派及其思想
3、道家
齐物 庄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庄子·齐物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 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 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 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等 矣。„„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庄子·秋水》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共35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共35张PPT)
1、孟子 (1)生平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
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著作有《孟子》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 (1)生平简介
(2)思想学说
孟子的义利观是针对当 时的什么现象而阐发?
A、政治学说:建立了仁政学说(核心),主 张“以德服人” ,提出了爱民、重民、民贵 君轻 B、人性论:主张人性本善说。仁、义、礼、 智、侧隐之心 C、价值观:“养浩然之气”,倡导先义后利, 舍生取义 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
二、墨子与墨家
1、墨子简介
2、墨子思想 (1)主张“兼爱”、“非攻” “兼爱”与孔子的“仁”对比 “非攻”是反对战国时期不义的兼并 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 (2)提倡“尚力”,主张“节用”、 “节葬” 强调生产劳动,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二、墨子与墨家
1、墨子简介 2、墨子思想
3、历史影响
(1)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 益。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 收征引。 (2)战国以后,不再受人们重视。
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
1、孟子 (1)生平简介 (2)思想学说
(3)历史影响
A、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学说 B、《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 书”之一
C、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 子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思考: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 成为显学? 战国以后为什么不受重视?
参考答案: 1、战国时期,奴隶制已走向瓦解,大 量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墨家思想反映了 小生产者的要求,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2、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生产力 的发展,劳动者地位的上升; 3、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家 孔子
思想主张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 【4】文化: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学 术文化继续下移。(舆论阵地)
第二部分 百家争鸣
1、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不同学术流派 争芳斗艳的一种文化现象。
2、由来: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 4324篇著作。最后,只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名家、阴 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方技等十家发展成学术流派。
2、荀子。
①个人档案。 ➢ 姓名:姓荀,名况,字卿;又名孙卿。 ➢ 籍贯:战国末期战国(今山西安泽县)人。 ➢ 生卒:公元前313~前238年。 ➢ 职业: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 弟子:李斯、韩非、张苍等。 ➢ 活动:曾游学于齐国,三次担任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也曾入
秦,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 子不以为然。最后去楚国,一度担任楚国兰陵令,李斯、韩非为其入室 弟子,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著作集为《荀子》。
《荀子·劝学篇》
②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 [1]自然观:“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具
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2]历史观:荀子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 伦理道德: [1]人性论:“性恶论”。荀子认为人都有“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
3、特点:众多学派在相互诘难、批驳中彼此吸收、融合,富于自由和 创新精神,思想异常活跃。
4、地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百家争鸣不仅将中华文化带进了觉醒的时代,孕育了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奠定了后世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和体系。
1、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同归而殊途,致而百虑。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一部分 时代环境
➢ 【1】政治:贵族政治开始向封建官僚 体制过渡。(宽松环境)
➢ 【2】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封 建经济的逐渐确立。(物质条件)
➢ 【4】阶级:传统贵族的没落,士阶层 的日益活跃。(阶级基础)
➢ 【3】军事:诸侯国为在兼并战争中脱 颖而出,重视人才。(现实需要)
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 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孟子 · 梁惠王上》
②思想主张。
➢ 哲学思想: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但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 ➢ 道德伦理: ➢ [1]人性论:“性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2、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 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 名,这些学派的思想( )
1.“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 · 公孙丑上》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 公孙丑下》 3.“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 · 尽心上》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 尽心下》 5.“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 · 滕文公下》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 滕文公下》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 告子下》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 梁惠王上》 9.“权,然后知情重;度,然后之长短”——《孟子 · 梁惠王上》 1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 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2]道德论:“仁”、“义”、“礼”、“智”。同时他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3]义利观:先义后利,舍身取义。 ➢ 政治主张: ➢ [1]仁政学说:孟子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王道) ➢ [2]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可以使用暴力推翻暴政。
思考: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思想一样吗?
代表 伦理观
政治观
哲学观 义利观
孟子 性善论 “仁政” 民贵君轻
唯物 主义
先义后利 舍身取义
阶级 立场
地主 阶级
荀子
性恶论
礼法并施 隆礼重法
君舟民水
唯物 主义

地主 阶级
孔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阅读表格,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然本性;人的本性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 [2]道德论:“化性起伪”。荀子认为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其则决定性的
作用,通过主观努力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政治主张: [1]治国手段:礼法并施(“隆礼重法”);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 [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第三部分 主要流派
➢一、儒家学派。
➢ 1、孟子。 ➢ ①个人档案。 ➢ ★姓名:姓孟,一说孟孙氏,名轲,字子舆;被后世誉为“亚圣”。 ➢ ★生卒: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享年:84岁。 ➢ ★职业: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 ★籍贯:战国时期的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 ★祖先:鲁国贵族“庆父”(鲁桓公儿子)之后。 ➢ ★家庭:单亲,母亲仉氏,有“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 ➢ ★活动: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开坛讲学,世传《孟子》七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