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诗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陶冶、教化着一代代中国人,塑造着我们的语言、思维和价值观。

通过《诗经》进行的教化,称为“诗教”。

在“诗教”传统的奠立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便是孔子。

孔子特别重视《诗》的作用,他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乌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孔子的意思是,学习《诗经》会对青年人产生多方面的帮助:诗“可以兴”,《诗经》中的作品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激发正能量;诗也“可以观”,展现出不同时代的人物事迹、政治好坏、风俗美丑,有助于青年人了解时代,了解社会;诗还“可以群”,有助于人际交往,增进沟通;诗又“可以怨①”,委婉地表达不同意见,温和地抒发负面情绪,起到安抚心灵、调和矛盾的作用。

这四条,后来被归纳为“兴观群怨”,一直沿用至今,它不仅适用于《诗经》本身,也适用于它之后的诗歌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文艺创作,道出了优秀作品积极的社会功能。

(摘编自张毅《孔子这样建立“诗教”》)材料二《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怨”只是四个作用里的一个,而且是末一个。

《诗·大序》并举“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没有侧重或倾向哪一种“音”。

《汉书·艺文志》中说“诗言志”,也不偏不倚:“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司马迁也许是最早不两面兼顾的人。

《报任少卿书》和《太史公自序》历数古来的大著作,指出诗三百有的是坐了牢写的,有的是贬了官写的,有的是落了难写的:一句话,都是倒霉人的产物。

他总结说“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还补充一句“此人皆意有所都结”。

作《诗》者都是伤心不得忠之士,诗歌也“大抵”是“发愤”的悲鸣或怒喊了。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语文2024.06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

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

比如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像一颗明星,像一只轻燕,你决不说她像一个布袋,像一条犀牛或是像一只癞蛤蟆。

这就分明承认鲜花、明星和轻燕一类事物原来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癞蛤蟆一类事物原来是丑的。

美人的美也是如此,和看者无关。

②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

所以他们费许多心力去实验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

但是,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

可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欢喜辛稼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欢喜温飞卿而讨厌辛稼轩,这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了。

③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

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

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

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

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24年高二9月起点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

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

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

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

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

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

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卷(2024.6)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写诗、作画、谱曲、跳舞、开演唱会、当主持人……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人工智能依赖海量数据,基于特定算法,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程序进行创作。

人工智能文艺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创作”,其对于人类文艺作品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越是全面丰富,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模仿和创作。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

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似是而非、意指不明、所指不清、解释多样、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人工智能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模仿性和规律性较强的领域(如舞蹈艺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更富独创性、更复杂的文艺领域(如长篇小说),人工智能显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语文高二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二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诗歌集。

C.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D. 《红楼梦》是清代的长篇小说。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月夜》C. 苏轼的《水调歌头》D. 李清照的《如梦令》5. 以下哪项不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的作者是: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孟浩然7. 以下哪项是《诗经》中的篇章?A. 《关雎》B. 《离骚》C. 《出师表》D. 《岳阳楼记》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 陆游的《游山西村》B.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C. 苏轼的《江城子》D.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A. 杜甫的诗句B. 李白的诗句C. 李商隐的诗句D. 王之涣的诗句10. 以下哪项是《史记》中记载的历史人物?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项羽答案:1. A2. D3. B4. C5. D6. C7. A8. A9. C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代诗人______,被誉为“诗圣”,其诗作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

2.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______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 “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关雎》的开篇,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4. “______,______”是《水调歌头》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沧州市八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至二单元、古诗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

“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鲁迅的散文抒情性浓郁,具有能穿透岁月的美感力量。

在那夜气如磐的年代里,鲁迅用他的文章表达对革命者和先驱们的崇仰与缅怀,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热烈向往。

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让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这是鲁迅散文抒情的主要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在“说(写)”还是“不说(不写)”之间徘徊,往返起伏。

这构成了整篇文章内在的心理线索,也形成了“文气”的跌宕。

鲁迅的内心始终交织着两种情感欲求:一方面是情感喷发的冲动,另一方面却是克制激情的欲求。

正是这情感的喷发和反抑的内在冲突所形成的张力,赋予了鲁迅情感表达形式上一波三折的曲折性。

如第一节所显示的:将欲发,又觉“无话可说”;仿佛已是“痛定之后”,却因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平添阵阵“悲凉”;决心显示“最大哀痛”,又顾及于“非人间”的“快意”;直至无可逃遁,才拼将一腔悲痛,全数掷出,化作灵前至哀至烈的声声哭诉。

情感的热流与冷流交错对流,汇合成了心灵的大颤动。

将感情渗入叙事,在极平静的叙述中,表现出最强烈的感情是鲁迅散文抒情的又一个特点。

他并没有身临其境,却能以雄辩的细节,描绘出现场感,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

这就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

极强烈的情感包裹沉淀在极严峻冷静的写实中,出之以中国气派的简洁凝练,也就构成了鲁迅前期作品所特有的美学风格。

它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难和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道路的艰难。

鲁迅还善于运用多样的抒情手段,形成丰富多变的抒情风格。

他的情感,有时如火山奔突,瀑布直流;有时如清泉流水,细波微澜;有时又如深山幽谷,沉郁顿挫。

如果说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汪洋恣肆的激怒与哀痛,形成了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那么,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却把那动人心魄的感情力量蕴藉在心,出之于笔端的,是深沉的纪实。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对于“过去之事、眼前之事、将来之事”,新闻和文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式。

然而,在当今商业化的趋势下,各类叙事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进入了叙事的时代——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闻故事化”时代。

虽然“新闻故事化”未必不好,但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②有人曾戏言: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

就文本而言,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类别的人文学科。

新闻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而文学表达的是主观情感。

从叙事内容来看,文学叙事的基础是“母题”,新闻叙事的基础是“事实”。

韦斯坦因认为文学叙事的母题数量和结构相对稳定,主要可以归结为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三项二元组合结构,由此对应的基本题材就是战争、爱情与世俗生活,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的叙事主题都是由此产生的变体。

③文学叙事主题大多以情感发展为主线,通过性格、感情冲突塑造人物形象。

文学叙事的母题不论生与死、爱与恨还是美与丑,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判断色彩。

文学作品在安排情节时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识性认识,但感性是文学打动人的核心因素,文学叙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感性叙事能否充分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

文学叙事作品中的“事”一般而言是虚构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而新闻作品所叙之事,依据新闻的本质,则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即事实。

因此,新闻叙事应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

新闻叙事要求叙事者从理性的态度出发,诉诸受众的内容以信息为主,用客观事实表现社会或人物状态。

当然,新闻报道中也会有感性的描写、刻画,但其目的是让新闻叙事更生动、真实,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④再者,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即叙事者对叙事文本传达或是否需要传达某个内容给读者并不在意,更多是叙事者个人意识和情感的宣泄。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暗然失色B. 崭露头角殚精竭虑C. 一愁莫展一诺千金D. 风声鹤唳风华正茂2.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蹴而就,从不拖泥带水。

B. 面对困难,他总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C. 他总是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老当益壮。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

D. 我们一定要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照亮了大地。

C.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

D. 他总是那么勤奋,那么认真,那么专注。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难道不勤奋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尊重他人吗?D. 他难道没有努力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内心的满足。

B.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因为只有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C. 他为什么总是那么乐观?因为他懂得生活的真谛。

D. 我们怎样才能成功?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

B.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C.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华秋实,夏长冬藏。

B. 他既聪明又勤奋。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含答案

高二语文考试(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3年12月5日是第十个“世界土壤日”。

土壤本身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可为土壤生物提供多样的生存环境。

你知道吗?我们平时不怎么留心观察的土壤是会呼吸的,它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挖开土壤,会发现里面有大量植物根系,以及蚯蚓、蚂蚁等动物。

除了能看到的,还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比如数量众多的真菌、细菌等微生物。

这些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被称为“土壤生物”。

多样的土壤生物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构建成一张食物网。

土壤生物要生存,就需要进行新陈代谢。

它们通过地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土壤呼吸。

严格意义上讲,土壤呼吸指未被扰动的土壤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所有代谢作用。

土壤呼吸的生物过程包括植物根系的呼吸、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和土壤动物的呼吸。

土壤呼吸是土壤生物活跃程度的表征,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

土壤呼吸通常与地上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也存在季节的变化。

如果通气不畅,例如淹水,就会影响到土壤呼吸。

受污染的土壤中,生物活动受到抑制甚至伤害,土壤呼吸也会降低。

和人一样,土壤生物也需要食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它们的食物一方面来自植物死亡后的凋落物,另一方面来自其他土壤生物的排泄物或其他土壤生物死亡后的残体。

土壤生物“吃”与“被吃”的过程一方面构成食物网,令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把生物代谢的残余物(如植物的凋落物、土壤动物的排泄物、微生物死亡后的残体等)分解,释放出养分,供植物生长所需。

因此土壤生物是土壤肥力的重要保障,土壤呼吸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深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填涂考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共17分)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

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

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

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种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

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

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

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

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作“独居蜂”的昆虫。

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

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

由于蜂类行为的规律化,而且这种行为和它的生命的基本机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上述例子不如下面的例子来得更加令人信服。

这里所举的鸟的行为,似乎已经处于自觉的边缘了。

有个田主决心要打死一只在他庄园的望楼里筑巢的乌鸦。

他试了好多次想惊动它,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人一走近,乌鸦就离开了巢,飞开了。

它栖在远远的树上守着,等到人离开了望楼,才肯飞回巢去。

高二语文试卷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精悍(hàn)混淆(xiáo)颔首(hàn)狡黠(xiá)B.摩挲(suō)哺育(bǔ)陨落(yǔn)谄媚(chǎn)C.神采奕奕(yì)呱呱坠地(zhuì)屏气凝神(bǐng)杞人忧天(qǐ)D.挑拨离间(jiàn)既往不咎(jiù)恍然大悟(huǎng)脍炙人口(kuài)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暴殄天物汗流夹背惊慌失措自强不息B.和颜悦色惊弓之鸟恍如隔世艰苦备尝C.专心致志闲情逸致胜不骄败不馁振聋发聩D.殚精竭虑眼花瞭乱精兵简政举世闻名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答案:正确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离骚》。

()答案:错误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

答案:《论语》2.《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著作,其中“”篇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答案:梁惠王上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请简述《离骚》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色。

答案:《离骚》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艺术特色: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通过瑰丽的辞藻和比兴手法,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请分析《庐山谣》中“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意境。

答案:此句描绘了诗人与仙人相遇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神仙生活的憧憬。

2.请阐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答案:含义:学习知识并经常温习,是令人愉悦的。

当代社会意义: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选自周怀宗《童道明:错过契诃夫,是这个时代阅读的遗憾》)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生动描述胖子和瘦子相遇后的场景,心中满是遇到老友的惊喜,这符合朋友重逢的真实生活逻辑。
B.第⑫段画线句子通过行李“蜷缩”这一拟人化的描写,侧面表现出瘦子的卑躬屈膝,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契诃夫生前的名声并不是很大,但是他去世100多年之后,他的声誉比当初高了不知多少倍,原因就在于他的作品是现代性的,他在现代性之初,就发现了现代性中隐藏的种种隐忧,直到今天,他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依旧在我们的身边,他永远不落伍。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契诃夫的作品首先得到了西方的重视,那个时代正是西方现代派戏剧崛起的时代,以荒诞派为代表。主要的特点是表现人们源于精神世界的痛苦,源于社会压迫所产生的痛苦,这样的戏剧中没有正面人物,也没有反面人物。后来人们追溯它的源头,发现原来契诃夫早就开始这样创作了。相比较19世纪的其他俄国作家来说,契诃夫是很温和的。他并不非常激烈,他更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革命作家。
B.以影视、游戏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经验”不断走向国际,受到外界的认可,未来也将会有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走出去。
C.受日韩将自身传统文化内核隐藏在文化产品中的启发,中国游戏从业者首次在《黑神话:悟空》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
D.近年来,国内游戏玩家对高性能个人电脑的需求逐渐降低,而《黑神话:悟空》的出现将有可能再次繁荣高性能个人电脑市场。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

如从此时到彼时、从此地到彼地之间隔着一个长度,人们就把这种时间、空间相隔的长度叫做距离。

“心理距离”说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这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

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

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以另一种眼光,从它那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美丽、清新的世界。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刘长卿),“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樊)。

在这些诗人的眼中,已彻底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所以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

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

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

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

这样,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考试试卷: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簪笏hù 颦pīn眉? 付梓zǐ 得鱼忘筌quánB. 迤yǐ逦蓬蒿gāo 寒砧zhēn 犹望一稔rěnC. 涎xián皮怂sǒng恿轴zhóu线咬文嚼jué字D. 酒馔zhuàn 岩岫yòu? 什么shén me 锱zī铢必较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之类的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

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____”,叙离情不离“____”;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叫“付梓”“杀青”。

②《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那些____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____。

“秋风五丈原”将这种反抗命运的悲剧渲染到了极点:“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

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这就是令杜甫感叹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A、柳岸灞桥春花秋月可歌可泣慷慨激昂B、春花秋月柳岸灞桥可歌可泣慷慨激昂C、柳岸灞桥春花秋月慷慨激昂可歌可泣D、春花秋月柳岸灞桥慷慨激昂可歌可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 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②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③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

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④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

⑤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A.④②③①⑤B.②①③⑤④C.④①③⑤②D.②④①③⑤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拜官授职称为“拜”或“除”,例如“拜臣郎中”,“除臣洗马”。

擢是提升官职。

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B.古人很注重日常交往的礼节,如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身体前倾,小步快走,称为“趋”,以表示敬意。

例如《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

前者主要以拱手为主,后者则以叩头跪拜为主。

C.曹操,字孟德:“孟”表示排行第一,“德”行与“操”守同义。

刘禹锡,字梦得:“锡”为“赐”之意,“禹锡”即“大禹所赐”之意,故字为“梦得”。

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

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李商隐以字“义山”与名呼应。

D.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6.下列有关《三国演义》和《堂吉诃德》的表述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虽然实力较弱,但他知人善任;袁术虽然兵多粮足,但他优柔寡断,目光短浅。

故曹操掌握了主动,烧了袁术的粮草,使得袁术兵败如山倒,逃回了翼州。

B.《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

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骗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C.《堂吉诃德》主人公的游侠冒险非常曲折滑稽,其实折射出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生活画面,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

D.刘关张于张角乱军中救了董卓,董卓却因三人出身低微极为怠慢,因此激怒了张飞,欲杀掉董卓,刘备关羽及时阻止。

最后三人连夜引军投了别处。

二.本大题9小题,共35分7.选出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组3分①脱然有怀,求之靡浪费途②景日光的影子翳翳以将入③访风景于崇阿大的山陵④适恰好莽苍者⑤故九万里则风斯这样在下矣⑥绝穿过云气,负青天⑦生孩六月,慈父见指代性副词,指代第一人称背⑧天之苍苍,其它的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⑨而刘夙婴从小疾病,常在床蓐⑩寻不久程氏妹丧于武昌A、③⑥⑦⑩B、①④⑤⑩C、②⑤⑧⑨D、②③⑦⑨8.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3分A、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B、复驾言兮焉求C、胡为乎惶惶欲何之D、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文言文阅读,完成9~12题。

15分康延孝,代北人也。

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

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

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

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具言:“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

”庄宗初闻延孝言梁必亡,喜,及闻其大举也,惧,曰:“其将何以御之?”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余。

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出其不意,捣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

”庄宗甚壮其言,卒用延孝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

三年,征蜀,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

蜀平,延孝功为多。

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

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璋诉于崇韬,崇韬解璋军职,表为东川节度使。

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

崇韬曰:“敢违吾节度!”延孝惧而退。

明年崇韬死,延孝谓璋曰:“公复俯首何门邪?”璋求哀以免。

继岌①班师,命延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闻朱友谦无罪见杀。

友谦有子令德在遂州,庄宗遣使者诏继岌即诛之。

继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梁,西取蜀,其谋尽出于郭公,而汗马之劳,攻城破敌者我也。

今郭公已死,我岂得存?而友谦与我俱背梁以归唐者,友谦之祸次及我矣!”延孝部下皆友谦旧将,知友谦被难,皆号哭诉于军门曰:“朱公无罪,二百口被诛,旧将往往从死,我等死必矣!”延孝遂拥其众自剑州返入蜀,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

继岌遣任圜以七千骑追之,及于汉州,会孟知祥夹攻之,延孝战败,被擒,载以槛车。

车至凤翔,庄宗遣宦者杀之。

摘自《新五代史》[注]:继岌:即李继岌,后唐将领,后受封为魏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乃以百骑奔于唐以:凭借B.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屏:屏退,使……隐退C.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趣:通“趋” 奔赴、趋向D.知友谦被难被:遭受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延孝胸有韬略、骁勇善战的一组是 3分①乃以百骑奔于唐②因见崇韬言其不可③出其不意,捣其空虚④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⑤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⑥会孟知祥夹攻之A.①②⑥B.②③⑤C.③④⑤D.③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康延孝虽是亡命之身,但他熟谙兵法,洞察实事,他审时度势,向庄宗分析后梁的弊端,并为其出谋划策,堪称后唐灭梁的功臣。

B.康延孝生性耿直,性情暴躁,当位居其下的董璋受到郭崇韬的重用时,他大为不满,以军功自居,力劝郭崇韬用军法处置董璋。

C.康延孝虽立有大功,但恃功自傲,不满同僚,顶撞上级,猜疑朝廷对其不公,竟至公开谋反,最终兵败被杀。

D.康延孝本是前朝旧臣,“背梁投唐”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献计灭梁、征蜀立功更是他人生的辉煌。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⑴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

3分⑵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3分阅读下列二首元曲,然后完成诗后试题:共8分甲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①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②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关汉卿《大德歌‧秋》乙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

夜来微雨天阶③净。

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

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贯云石《殿前欢》注:①陈抟高卧:陈抟tuan:五代末、北宋初的著名道士。

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曾修道于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每睡常百多天才起来。

②秋蝉、寒蛩qióng:秋天里容易唤起人们愁思的两种昆虫,诗人们往往用它们来形容和点染离人的秋思。

蝉,又名知了。

寒蛩:即蟋蟀。

③天阶:此处指“三台星”,泛指天空。

13.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是多选4分A甲曲善用迭字渲染自然界的声响,烘托人物的情怀。

B乙曲巧用比拟,化人为蝶,穿梭庭院花径,侧写春光之烂漫。

C甲乙二曲均利用自然物象的摹写,如蝉噪、杏花等,呈现季节的特色。

D甲乙二曲均写闺情,甲曲直言“懊恼”、“泪抛”,较为直率;乙曲寄情于景物与动作,较为幽微。

E甲乙二曲均书写室内外空间,甲曲写人居室内而耳闻室外秋声;乙曲则由室内走出室外,亲见春景。

14. 在关汉卿《大德歌‧秋》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作简要分析? 4分答: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前四句必做,后四句任选二句作答6分1 ,鸟倦飞而之还。

《归去来兮辞》2木欣欣以向荣,。

《归去来兮辞》3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4 ,形影相吊。

《陈情表》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逍遥游》6同来望月人何在,。

赵嘏《江楼感旧》7袅袅兮秋风,屈原《湘夫人》8雨中黄叶树,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三、本大题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小题。

中国文化——一种诗性的文化诗歌在中华文化里成就较高,在整个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西方文化以哲学为代表,而诗歌,便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如果说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在他们的哲学中,那么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则在诗歌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