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异家庭子女人格问题的
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盐城市第二小学黄剑锋
离异家庭是一种残破家庭,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影响,其智力、情绪、人格等各个方面都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他们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从家庭的不幸中走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变化与特征
1.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怨恨感等消极情感。

离异家庭的子女由于在家庭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那种完整的温馨亲情,在学校里又常常受到同学的轻视,甚至讥笑和嘲弄,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又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他们为父母的离异感到羞耻,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

父母离婚前的反目,已经破坏了和谐的家庭气氛,而婚姻解体,则更使家庭分崩离析,这样,孩子必将忍受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必将失去已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而产生被遗弃感和恐惧感。

他们更怕被唯一的亲人遗弃。

而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被遗弃感势必会严重影响他们对待父亲和母亲的态度和感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怨恨感。

2.出现较严重的性格缺陷,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从父母情感破裂开始,直至离婚的整个过程,既是对孩子施加各种不良影响,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过程,也是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特征的过程。

有的孩子因长期抑郁而逐渐形成孤僻、怯懦的性格,成为对他人、对社会都极端冷漠、缺乏信任感的人;有的孩子由于长期生活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变得情绪暴躁而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还有的则可能由于父母常迁怒于孩子,经常无故殴打孩子,使孩子经常在恐惧中度日而变得神经质,有的孩子由于对家庭、父母感到失望而逐渐产生厌恶、敌视以致形成双重人格
3.缺乏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的心灵
蒙上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与社会和周围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异常现象,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4.离异子女的心灵创伤持续时间较长,难以平息和恢复。

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

孩子正处在勉强对付,努力熬过艰难的时期。

这说明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在短期内是难以恢复和抚平的。

上述心理变化与特征说明了,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讲,确是一场灾难。

而将灾难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则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教师,社会以及家庭要通过种种措施和方法来维护和保持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辅导,依据心理学的原则,通过教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往。

以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影响,排除孩子在认知、情感、性格、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心理障碍,减轻或消除孩子痛苦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避免身心疾病的发生,促使孩子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能力和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对单亲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沟通
教师和家长与单亲儿童在心理上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沟通,是做好心理辅导的基础。

1、用教育疏导和劝慰方法消除单亲儿童与父(母)的隔阂。

心理学家约翰·洛克雷说:“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

”父(母)要明确亲子之情不变这个事实和道理,不但要用真诚慈爱的语言向孩子表明对孩子的爱永远不变,而且还要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对孩子的爱并没有减少。

只有让孩子懂得亲子之爱是不变的,才能扭转他们的认识,恢复父母在他们心中的慈爱形象。

通过这些教育启发,让单亲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老师给予的心理支持,有安全感。

2、用渲泻的方法让单亲儿童倾诉心中的苦闷、委屈。

父母离异的现实环境和氛围,常常使单亲儿童变得沉默,像个“小大人”,不愿在家中诉说苦闷。

作为教师就要主动及时和孩子沟通,主动和孩子谈心,鼓励他们说出心里话,让他(她)们释放心中的苦闷、委屈、痛苦。

通过引导和帮助,让儿童渲泻心中的苦闷,达到心理平衡,心情变得开朗起来。

单亲儿童的家长要
想尽办法帮助孩子疏导他们的情绪,要使孩子能愿意向父(母)倾诉心曲,并得到父母的开导和帮助。

3、重视“爱”的教育,创造奉献爱的机会
教师应该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单亲儿童的特殊关爱,以情来感动他们,比如可以在单亲儿童过生日时赠送一件小礼物,在学习困难时多加以辅导,生活上要关心冷暖温饱,有时还可以把学生请到家中做几样拿手菜,以真情来感动他们。

学校和班级也要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发挥集体力量来帮助单亲儿童,使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

(二)尊重人格
在对单亲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注意尊重儿童的人格。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自己家庭的破损,往往会变得异常敏感,自尊也往往变得异常,要么是过强,只要觉得有一点儿不如他人,很可能对他的自尊是莫大的打击;要么是自卑感太重。

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少年儿童追求自尊的意识将化为强大的动力。

1、学校、教师、家长在日常言行中一定要注意维护单亲儿童的自尊,要强调他们做得好的方面,不要过分夸大他们的错误,要多鼓励。

学习或其它事情失败时,更要少说泄气话,而多鼓励。

2、另外,对犯了过失而又有悔改表现的儿童,更需要信任、尊重,要有足够的耐心,切忌讽刺挖苦。

教师在对儿童讲明道理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来弥补他们造成的损失,抓住时机引起他们内心震动。

其实儿童做错事情或者是做得不好,他自己也知道,老师和父(母)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给他一份尊严,他也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做得更好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激励自信
因父母离异,单亲儿童往往自信心不足,因为他们感到被抛弃。

怎样帮助这些孩子恢复良好的自信呢?尼·德·列维托夫指出:“暗示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改进的可能性,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学生现有的优良品质和各种表现上。

”教师要运用激励功能,激发他们的信念,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要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特长、优势、闪光点,表扬他们,激励他们。

安排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担当主持人,在运动会上为班争光,担任学习委员、课代表,使其有“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觉。

行为保障
(一)从家庭角度出发,重视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

因此,优化家庭环境是塑造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的首要因素。

对于生活在离异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如何运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使孩子能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对于家庭教育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单亲家庭的家长应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爸爸(妈妈)是谁,,因为孩子永远是你们俩人的,这种亲子关系是永远不可改变的,要定期让对方见一见孩子,使孩子心目中树立起父(母)亲的活生生的形象,这样孩子会堂堂正正地站在人前,充满自信地和他人相处,因为他(她)拥有父母亲的爱。

单亲家庭的家长千万不能把本应限制在夫妻之间的怨恨和愤怒扩散到孩子头上,最好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虽然分开了,但依然爱着你,今后无论是谁和你生活在一起,都不意味着另一方不要你了。

2、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演。

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

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

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

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大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3、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加强亲子沟通,重视家庭中的情感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情感投入是孩子身心健康、学业进步的必要条件。

而离异家庭子女最缺乏的便是父母之爱,他们成为父母感情上的弃儿。

离异分居的单亲,由于主客观原因除了尽义务的经济补贴,从不去看望孩子,更别说情感沟通了。

比如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跟外婆一起生活。

有一天上课时,这位学生心神不定,东张西望,经过询问,原来她父亲给她寄了一百元钱,她想去取来自己用,不让外婆知道,又觉得这样做不好。

老师了解后,耐心地告诉她,这样做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亲情、孝道等问题。

通过交谈,她愉快地接受了老
师的建议。

关注这样一些小事,往往比关注“大事”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谓春雨润物细无声。

4、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父母离异后,子女与父母感情或多或少会被削弱,而与其他亲属,特别是
抚养者的一方的亲属的关系,一般反而会因被同情、怜爱而得到加强。

如果我们充分发挥这一情感作用,就可以弥补离异家庭子女残缺的父母之爱。

如果是离异家庭,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父母之爱。

双方都要讲理智,切忌在孩子面前“争庞”。

如果有可能,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这在现代社会不仅应该,而且可能。

不是夫妻,也可以是朋友嘛,何况还有共同的下一代。

还要让孩子与其他亲友中的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面,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

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此外,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当家作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还会有利于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如果因为是单冷冻,不包办代替太多,惟恐苦了孩子,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二)从学校方面着手离异自己女的心理健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

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

学校是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

宽松、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单亲学生的心理障碍,家庭变故是根源。

要教育好他们,光学校教育收效甚微。

因为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之大,常出人料想。

单亲学生的家庭,管理力度往往不够,或家长本人品行就有待提高。

因此,在对单亲学生的教育中,要密切与他们的家庭取得联系与交流、沟通。

不能把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简单归结于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是心理障碍问题。

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去解决
(三)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重视离异子女心理健康
单亲特困家庭存在着特殊的困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给予关注和重视,切实帮助单亲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单亲家庭建
起一座绿洲,为单亲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针对当前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解决就业问题。

在制定和落实劳动就业优惠政策时,优先考虑单亲家长,特别是特困单亲家长。

对年纪较大、文化较低、技能不高的单亲特困家长进行重点帮扶,通过社区就业网络提高就业技能,帮助实现就业,优先安排在社区就业。

2、给予单亲特困家庭特殊的经济援助。

建议政府筹集设立“单亲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帮助特困单亲家庭解决住房难、就医难、读书难、教育子女难等问题,给予完全没有经济能力的单亲特困家庭特殊的经济援助。

3、政府支持社区、团体、学校等开展单亲家庭的社会服务。

发挥社区、妇联、学校的作用,建立服务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进单亲家庭的沟通,帮助单亲家庭建立相互的支援,学会开放自己,提高社会适应性,改变悲观、自怜的思想,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信心面对各种困难。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面对那些父母离异的不幸家庭的受伤花朵们,我们这些园丁更应多份关心,多份爱,让爱心渗透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他们在爱心中感受真情和温暖,与其他孩子一起健康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