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考点整理.doc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资料整理于2015年7月,适用于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学员期末考试)1.“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的“会稽”,指今(A)A.绍兴市2.老舍《茶馆》第一幕的时代背景是(B)B.百日维新3.曹禺《日出》中“不足者”的形象是(C)C.黄省三4.有着《代后记》或《废话》别名的散文是(D)D.《隐身衣》5.“假如我们看书被他们看到了,就是一场灾难,甚至‘著迅鲁’的书也不成——小红书当然例外。
”此语出自(C)C.《思维的乐趣》6.“真正有了爱情的,是不会吃醋的;真正没有爱情的,也是不会吃醋的。
”此语出自(B)B.丁西林《酒后》7.下列诗歌以乐器为题材的是(D)D.《尺八》1、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A.爱、自由、美2、散文诗集《野草》中,最能显示鲁迅自己的作品是____。
A.《死火》3、“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是《野草》中____一文的主旨。
C.《腊叶》4、《灯下漫笔》谈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计有____。
B.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5、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____。
B.叭儿狗6、“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____。
C.河水鬼7、周作人的《苦雨》表现的是____。
A.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8、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____。
B.旧地闲游的“惘惘然”9、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____。
C.《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
10、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____。
A.比较清朗11、下列作品,不属于废名的是____。
D.《钓台的春昼》12、下列作家,均属于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是____。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背诵整理版)
1、: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红岩》;短篇小说——茹志鹃革命现实题材:赵树理、柳青诗人:闻捷、贺敬之散文:杨朔2、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讲过的作家:刘心武、王蒙、张贤亮、阿城、韩少功、马原、余华、莫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杨沫《青春之歌》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表现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
故事梗概:《青春之歌》是知识分子题材与自传体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成长小说,主要通过林道静个人的成长过程写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普遍性历史。
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由反抗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到独立谋生的幻想破灭后投海自杀,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并相爱而同居,是她成长经验的第一个阶段2、在感情上移恋卢嘉川以及她与余永泽的最终决裂,构成林道静成长经验的第二个阶段,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向往革命人生的阶段3、卢嘉川在完成了对林道静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启蒙之后,被捕入狱并遭杀害。
另一个共产党人江华的介入构成了林道静成长经历的第三个阶段,即将革命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在伟大的人民革命斗争中成长的阶段。
艺术成就:《青春之歌》:作者将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的人生经验,个人的成长经历,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典型化方法融入到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如何由“小资产阶级”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宏大叙事之中;将最具个人化特质的爱情叙事与“政治”叙事进行巧妙地缝合,使知识女性林道静的爱情经验与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统一起来。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故事梗概:记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
揭示了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牺牲、赴死、将生命化为胜利的曙光的精神风貌以及反动派在濒临灭亡之际垂死挣扎的丑态。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专科选修)期末复习重点提示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专科选修)期末复习重点提示注:本课程教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李平、陈林群选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一、组卷原则考试所选篇目主要来自教材,适当也会增加少量已入选作家的其余作品。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种样式都会有所涉及。
二、试题类型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填写段落的篇名(每小题2 分,共20 分);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分析题(24 分)(解读篇目全部选自教材)。
选择、判断段落出处等类型重在作品阅读的考核;简答、分析则围绕某个特定的问题作综合分析或论述。
前者要求回答准确;后者要求观点明确,条理分明,语言通顺,并能联系作品作具体阐述。
三、考核形式考核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重点提示上编、散文部分一、了解中国现代散文的大致面貌,体会不同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主要成就,掌握每一篇所选作品的内容和特色;考核的范围和要求:《灯下漫谈》《乌篷船》《寄小读者·通讯十》《背影》上编、诗歌部分一、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变化和主要成就,能辨析不同诗歌的艺术特征和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
考核的范围和要求:《天狗》《老马》《再别康桥》《死水》《雨巷》《距离的组织》上编、戏剧部分一、了解中国现代戏剧的样式,掌握所选剧本的内容和艺术表现。
考核的范围和要求:《酒后》《雷雨》《日出》上编、小说部分一、了解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变化,掌握不同时期小说的风格特点,以及重点小说作家代表作品的主要成就。
考核的范围和要求:《狂人日记》《伤逝》《潘先生在难中》《沉沦》《山峡中》《上海的狐步舞》《梅雨之夕》《边城》《子夜》《家》《骆驼祥子》中编、诗歌部分一、了解这一时期诗歌的变化特点,掌握重点诗人代表作品的风格和成就。
考核的范围和要求:《纤夫》《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再别康桥》《乞丐》《赞美》《甘蔗林——青纱帐》第三部分重点作品研读周作人散文、艾芜小说、叶圣陶小说、沈从文小说,徐志摩诗歌、艾青诗歌、曹禺戏剧,对作品的情节梗概、形象刻划、艺术手法等重点把握。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一、内容概述文学发展与历史背景: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背景、经济状况和文化建设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重要作家与作品:熟悉现当代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包括鲁迅、茅盾、巴金、柔石、叶紫、莫言、余华等作家的生平、创作特点及其重要作品的主题、风格等。
文学流派与思潮: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如白话文运动、左翼文学、现代派诗歌、朦胧诗、先锋小说等,掌握其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
文学理论与批评: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批评方法和观点,包括茅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胡风的现实批判主义等。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动: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现象,以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互动关系,如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交流等。
文学作品鉴赏与分析: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语言等特点,掌握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
1. 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性首先它反映了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变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些思想变化和精神面貌都得以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展现和传承。
因此研究现当代文学,可以深入理解民族精神的演变和发展。
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了解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变革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这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次现当代文学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研究现当代文学,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独特性并进行自我创新。
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提升个人素养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和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考试重点复习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考试重点复习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小说部分 1. 理解《在酒楼上》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我”与吕纬甫。
“我”:外表懒散无聊,内心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高洁坚定的信仰。
吕纬甫:外表颓唐、消极、麻木,内心有着浓浓的手足亲情以及对已逝和尚存的生命的无比眷恋。
“我”与吕纬甫可以说是鲁迅自我精神历程的某种折射,是两个不同的鲁迅。
2.《铸剑》中关于“三头相搏”与“万民观葬”的场面描写①“三头相搏”是前一个高潮,使黑的人和眉间尺的人格与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②“复仇”主题鲁迅式的思考与开掘都是从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
于是出现了后一个高潮――“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③前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后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消解为无,无效,无意义。
④小说显然出现两个调子:悲壮、崇高和嘲讽、荒谬。
3.《子夜》第一章的象征意义和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A揭示主题的作用:在全书的矛盾冲突展开之前,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序幕——吴老太爷的死。
这个人物本身与小说所要表现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他的出现却对以后矛盾冲突的展开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在于点明时代的特点,通过吴老太爷的出走,侧面地反映了三十年代时期农村革命风暴的到来;通过吴老太爷的暴卒,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势力——尘封的“古老僵尸”进入现代的大都会就“风化”了。
吴老太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死是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象征。
B结构上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小说主人公吴荪甫的生活环境、外貌、性格以及社会关系。
4.《正红旗下》二哥福海的形象自食其力的二哥福海在作品中是一个新型的、正面的、理想化的旗人形象。
他出身旗人社会的底层,既有旗人讲究礼仪和生活趣味的特点,又能突破旗人的传统,掌握了一门自食其力的手艺。
他能认清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代表了旗人新生的希望。
通过福海“请安”、安排“洗三”两个场面,作品展现了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生动地刻画了福海的形象:懂规矩、讲理儿、精明、麻利、能干。
大二期末现当代文学复习要点
当代文学复习要点一、伤痕文学: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潮流,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这一文学现象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命名,刘心武的《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伤痕文学开启了现实主义复归的潮流。
二、反思文学:1979年开始出现的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革”结束20年间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反省的创作潮流。
三、改革文学的第一篇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四、新写实小说的概念、创作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1、概念:指的是以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人生存状态进行客观叙述的小说。
2、创作特点:1)情感的零度写作;2)表现生活的原生态;3)消解人物性格;4)心理化的“真实”3、代表作、作品:刘震云《一地红毛》;刘恒《狗日的粮食》;池莉《烦恼人生》和方方《风景》是标志。
(1987)五、第三代诗人群(新生代诗群)有什么创作特点。
(1)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为新生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2)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新生代诗歌的重要特征。
六、朦胧诗:出现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年青诗人写的,思想不显露,感情比较隐秘,具象鲜明,具有整体朦胧美的诗。
七、三个崛起: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号称三个崛起。
八、探索戏剧有何创作特点、代表作品、作家。
这些作品有何影响。
1、创作特点:形式革新结构散文化;叙事成分增加;戏剧时空自由转换,不同类别的时空相互重叠;2、代表作品、作家:1)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2)黎锦云《狗儿爷涅槃》3)宗福先《血,总是热的》 4)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屋外有热流》5)刘树纲《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6)沙叶新《寻找男子汉》 7)陈于度、杨健、朱晓平《桑树坪纪事》3、影响:1)在艺术观念上,戏剧摆脱了对政治的从属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政治工具;2)突破五四以来形成的现实主义陈规,大胆调用各种手段,建构起一个庞大的“为我所用”的综合艺术体系。
国家开放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国家开放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莫言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A.对B.错参考答案:A2.“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
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鲁迅《在酒楼上》谈谈这段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①这是吕纬甫对自己可悲人生的自责、自讽。
②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颓废状态,就像蜂蝇一样不得不盘旋回来。
然而,他原先曾是激进的热血青年,现在却消沉、颓唐了。
③吕纬甫实际上是“我”的另一个化身。
(或:吕是“我”审视和批判的对象。
)3.下列作品属于铁凝创作的小说有()。
A.《孕妇和牛》B.《玫瑰门》C.《玉卿嫂》D.《恋爱的季节》参考答案:AB4.《在酒楼上》的作者是()。
A.老舍B.张爱玲C.赵树理D.鲁迅5.《在酒楼上》中的吕维甫在学生时代曾经是一名革命的闯将。
()A.对B.错参考答案:A6.《正红旗下》里写得最为传神的人物是二哥福海,小说里有两处突出的场面描写是()。
A.请安B.当油漆匠C.加入白莲教D.洗三参考答案:AD7.《许三观卖血记》一共有39章。
()A.对B.错参考答案:B8.阅读《孕妇和牛》中“孕妇对字的摹写”这一部分,分析小说在热爱原始生命的延续的主题下,出现了“石碑”、“文字”等关于历史、文明的标志,是为了表达什么?参考答案:①小说的主题是赞美原始的生命,同时借助“石碑”等意象对现代文明发出了质询。
②“文字”在这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
③历史是在不断的前进,恰如人类的文明一样。
孕妇摹写字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9.七公公是下列作品()中的人物。
C.《许三观卖血记》D.《棋王》参考答案:A10.《许三观卖血记》的对话描写不多,场景描写居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提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提要第一章“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学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新青年》的创刊。
文学革命的主将胡适和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
提出的文学主张。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的成立时间、地点,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及代表作品、主要刊物、基本文学主张和文学活动及历史地位。
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胡适的《尝试集》。
郭沫若的《女神》。
“小诗派”的代表诗人及作品。
“湖畔诗人”及冯至,“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及作品。
“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民众戏剧社”代表作家及作品。
重点掌握:鲁迅的白话小说集《呐喊》、《彷徨》的开拓和典范作用。
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学掌握:“左联”的成立、全称、意义、重要刊物及历史贡献。
革命文学内部的两个口号之争。
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及作品。
“现代派”、“新感觉派”的得名、发展、重要作家及代表作品。
茅盾、巴金、老舍、柔石、叶圣陶、朱自清等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
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剧本艺术的成熟的剧作。
重点掌握:《家》、《子夜》《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第三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掌握: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的成立。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
“七月”诗派、“九叶”诗派的主要成员及代表作品。
本时期重要作家的主要作品。
重点掌握:赵树理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
郭沫若的历史剧代表作《屈原》第四章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文学掌握:“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及历史意义。
“双百方针”的全称、内容及历史意义。
“十七年”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创作的佳作。
重点掌握:峻青的代表作《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百合花》第五章新时期文学掌握:“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新诗潮”、“寻根文学”、“乡土文学”等新时期文学潮流发生的时间、创作情况、及代表作家作品。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写实小说”。
重点掌握:谌容的《人到中年》中的主要人物。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说明:1、资料整理于2015年6月20日;2、资料适用于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学员期末考试。
1.“(吴老太爷)终于又上了这‘子不语’的怪物——汽车。
”其中的“子不语”意思是孔子不说(怪、力、乱、神)。
2.“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
”此语出自小说《在酒楼上》。
3.“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
(周作人)(《乌篷船》)4.“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种有趣的梦幻:革命胜利以后,我们一道捋着白须、游遍江南;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点渺小的心愿: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狠狠心每天抽它三支香烟。
”——这是诗人郭小川的诗作《甘蔗林——青纱帐》的诗句。
5.“那一颗摇摇不定的明星的底下,就是我的故国。
也就是我的生地。
我在那一颗星的底下,也曾送过十八个秋冬,我的乡土啊,我如今再也不能见你的面了。
”(郁达夫)(《沉沦》)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在教材中,援引唐朝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这首诗的小说是呼兰河传。
7.“他向西面一看,那灯台的光,一霎变了红一霎变了绿的在那里尽它的本职。
那绿的光射到海面上的时候,海面就现出一条淡青的路来。
再向西天一看,他只见西方青苍苍的天底下,有一颗明星,在那里摇动。
(郁达夫)(《沉沦》)8.“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鲁迅)(《伤逝》)9.“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沈从文)(《边城》)10.“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鲁迅)(《狂人日记》)11.“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复习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复习(由于时间关系,作业错误很多,不能再讲评,请大家自行打印以下文稿,好好复习,考试时别忘带来,双证别忘记)一、本课程的性质:选修课,宁波电大命题二、本课程考试的有关说明:考试所带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钱理群)及自学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自学指导及作品选评及其它评论文章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题型与比分:分为作品阅读题、论述题两种。
卷面为100分。
作品阅读题(60分,每题20分):回答时应注意内容的切题和表达的流畅。
文面尽可能整洁美观。
每题答案不少于600字。
论述题(40分):论述有自己的见解,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晰,文面整洁,字数不少于1000字。
注意:两种题型均要求密切结合作品。
三、本课程的复习思考题(一)、鲁迅小说《在酒楼上》、《铸剑》:1、鲁迅作品中的回乡主题;2、鲁迅小说主人公的孤独情结;3、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4、何谓复调?举例说明鲁迅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5、《在酒楼上》废园老梅的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6、《在酒楼上》上开头部分(主人公“我”与吕纬甫碰面之前)有两种对比明显的色调,请问是哪两种?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7、从《铸剑》看鲁迅的复仇意识;8、从《铸剑》看鲁迅小说的反讽艺术。
9、眉间尺刚出现在文本上时,有一段他跟老鼠之间的文字。
请你说出眉间尺心情的反复变化并说明鲁迅为什么要不惜笔墨地写这段文字。
(二)禅趣诗情画境——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小说:1、废名小说的美学特征;2、废名小说的禅趣;3、废名小说的意象美;4、废名小说的语言特色;5、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展台;6、《边城》中有车路与马路的描写。
什么是车路和马路?你认为沈从文笔下理想的爱情图景是怎样的?7、汪曾祺小说的审美特征;8、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9、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对乡土文明描写的异同。
10、以《故里三陈》中的“陈四”为例,说明汪曾祺的故乡风俗描写的特征。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1、文学是人学“人的观念”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构成有怎样的关系?人的观念是人对自我的认识,包括人的本质、人性、个人、个性、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地位,人的未来与发展等。
“人的观念”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现代文学的发展促使人的观念不断走向自由。
"人的观念"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体系的构建,起步,发展,完善,两者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即在现代文化发展推动人的观念的进步的同时,人的观念也促使着中国现代文化不断发展,中国当现代文学发展的动力与内涵,就是对“人”的现代性的发现。
2、鲁迅小说内容及其艺术特色《阿Q正传》揭露国民性的力作。
“精神胜利法”:自轻自贱、自欺自慰、怕强凌弱。
国民劣根性--“私欲中心”的人格系统及其生存方式。
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
[2]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狂人日记》象征主义小说的最初尝试。
《狂人日子》试图揭示“吃人”这个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空前宏深的历史认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象征意义的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篇“现代”小说。
《呐喊》和《彷徨》是现代小说的开创之作。
艺术特色1、对现代小说形式的锐意探索和大胆创新。
2、鲁迅小说笔墨省净,又能入木三分,写人状物多用“白描”与“画眼睛”法,继承了中国艺术重写意传神的传统。
3、总能找道思想与艺术之间的最佳融合点,其所谓“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二者不可分离,相得益彰。
3、茅盾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对茅盾的评价:承续了五四以来“为人生”现实主义精神,并在左翼文学革命的前提下,建立起以社会阶级意识和文化心理表现相互融合的史诗模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艺术特征:1、小说结构看,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既有伏笔,也有网状结构。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整理
1.《在酒楼上》后收入小说集 ()。 A.《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坟》
2.
“ 陈聋子
”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 ____中的人物。
A.《菱荡》
B.《桥》
C.《莫须有先生传》
D.《竹林的故事》
年 3. “ 1933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
(每题 20 分,共 40 分 )
1.以《棋王》为例 ,分析阿城的小说所显示出的民族的传统文化。
2.结合《子夜》具体论述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填空题 1.短篇小说《故里三陈》的作者是 ()。
2. 王蒙的小说《春之声》这个题目
,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
• 斯特劳斯的 (),这一标题也蕴涵着年代初期人们对 “时代 ”的特定指认方式。
3.棋呆子王一生是 ()小说《棋王》中的主要人物。
4.《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 ()。小说中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
()。
5. 《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作家王安忆称为
()的小说 ,即以 “小说 ”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作
家的故事。 6.《孕妇和牛》这篇小说没有故事 ,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 ()的情绪。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 ()、()、()。 A.曾沧海 B.吴荪甫 C.方罗兰 D.赵伯韬 5.王安忆的 “三恋 ”是指 () A.《倾城之恋》 B.《小城之恋》 C.《荒山之恋》 D.《锦绣谷之恋》三、简答题 (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在题材上的特点。 2.简要说明张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3.简述《边城》是如何体现作者的人生理想的。四、分析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一、填空题:1、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2、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3、闻一多的《之地方色彩》最有名的论断,就是指出《女神》缺少“地方色彩”的“欧化”现象。
4、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5、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后,新文学的作家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他的“呐喊”,那么在《女神》之后出版的诗歌、散文、戏曲集《星空》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
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和《聂��》。
7、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以“战国”时期和“南明”时期为题材的六部历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是《屈原》。
8、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神》后出版的诗文集《星空》中。
9、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论郭沫若和他的》。
10、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阳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12、郭沫若50年代以后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实际上是一篇为历史上的“白脸”形象曹操所作的“翻案文章”。
13、王光东的《关于浪漫的沉思――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论》一书认为,前期郭沫若文艺思想虽然变化多,又偏激,不科学,但其价值就在于“深刻的片面”,即使不科学,也是合理的,满足了时代需求的。
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各章核心知识点及期末考试真题解析
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各章核心知识点及期末考试真题解析目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各章重点知识整理一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各章重点知识整理二 (60)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8)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1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各章重点知识整理一绪论一、现代文学的范围与分期中国现代文学,指起于五四前夕,迄于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历史,即从1917年发难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大约三十二年的文学发展历史。
分期1917年到1927年为第一个时期,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时期;1927年到1937年为第二时期,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1937年到1949年为第三个时期,抗战的民主的文学运动的勃兴和繁荣时期。
二、现代文学的性质1.“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即新民主主义文学”2.“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文学”3.“现代化的与世界文学相沟通的民族文学”4.“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三、现代文学的主题、题材与形式1.充满矛盾与张力的主题现代作家对待现代化的态度并不是统一的,主题的呈现往往充满了矛盾与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一种“复调现象。
”所谓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2024年6月份 1576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 综合复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综合复习题1、吕纬甫是哪个作品中的人物?( )A、鲁迅《在酒楼上》B、老舍《正红旗下》C、茅盾《子夜》D、曹禺《北京人》答案: A2、《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A、《彷徨》B、《呐喊》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答案: A3、废名被认为是( )的鼻祖。
A、京派B、京味C、海派D、新月派答案: A4、《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中两个小孩子是( )。
A、纯和慈B、细竹和琴子C、小林和琴子D、纯和细竹答案: A5、“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 )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B、鲁迅C、郭沬若D、胡适答案: A6、吴老太爷死在( )。
A、小火轮上B、雪铁龙汽车里C、吴宅D、路上答案: C6、《边城》中,大老向翠翠家求婚走的是( )。
A、马路B、山路C、车路D、水路答案: C7、老舍被人称为( )小说的鼻祖。
A、京味B、京派C、海派D、北京市民诗人答案: B8、《正红旗下》中,“不会骑马的骁骑校”是( )。
A、大姐夫B、福海二哥C、大姐的公公D、大舅答案: A9、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
A、《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B、《呼兰河传》《生死场》《初吻》《后花园》C、《呼兰河传》《生死场》《混沌》《后花园》D、《呼兰河传》《生死场》《早春》《小城三月》答案: A10、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的恼了起来道:“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这段话是表明( )。
A、流苏不愿与柳原结婚。
B、柳原不想与流苏结婚,只把她当作情人。
C、柳原本想与流苏结婚,但做不了主。
D、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谁也不想结婚。
答案: B11、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收入在她的小说集( )。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整理如下:
1.文学革命: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伟大变革,主要成果包括《新青年》杂志和文学研究会等。
2.鲁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3.茅盾: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子夜》等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4.巴金: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家》、《春》、《秋》等深刻反映了封建家庭的腐朽和青年的苦闷。
5.老舍: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茶馆》、《骆驼祥子》等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6.沈从文: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边城》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7.钱钟书: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学者,他的作品如《围城》等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和睿智的哲理思考。
8.张爱玲: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她的作品如《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具有浓郁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9.郭沫若:现代文学的重要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如《女神》、《屈原》等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意识。
10.丁玲: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她的作品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除了以上这些知识点,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例如茅盾的《春蚕》、曹禺的《雷雨》、舒婷的《致橡树》等等。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1、文学是人学“人”的发现,人对自我的认识、发展和描绘,人对自我发现的对象化,即“人”的观念的演变是贯穿和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类对自我的发现与认识也决定了文学的发展。
其次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接受主体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中国古典文学、晚明反叛主义文学、清朝讽刺主义文学都表现出“文学是人学”。
中国现代文学,采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了文学是“人”学的创作思想。
五四新文学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女神》等都体现了该思想。
1928年以后的革命文学,关注被压迫者、被侮辱者。
三四十年代巴金、曹禺、沈从文、张爱玲等,传承五四个性主义与人文主义;老舍、钱钟书等强调人的文化属性。
中国当代文学,在文革前十七年,多种“人”的观念,人的话语在对抗、冲突、交奏等。
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主导文坛,阶级、革命的人的观念与话语成为主流观念。
新时期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文化寻根文学、先锋文学都体现了人的观念在寻找和恢复。
2、五四文学内容五四文学作家们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学与人的文学。
五四文学既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催生的,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队。
首先表现在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湖畔诗社、新月社、沉钟社、浅草社、南国戏剧社等文学社团涌现。
其次表现在文学创作的实绩,鲁迅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现在白话小说文学的第一页,《呐喊》、《彷徨》表现出强烈的启蒙诉求,郁达夫创造了自叙传式的浪漫抒情小说。
郭沫若的女神,鲁迅的野草,周作人等的小诗,让现代白话诗歌一亮相就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新青年》杂文,周作人的美文、胡适的议论文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文学奠定了中国现代精英文学传统,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名词解释(20分)1《伤逝》鲁迅于1925年创作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
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五四”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领青年去寻求“新的生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2《狂人日记》鲁迅作品,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首发于1918年《新青年》。
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
《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3《在酒楼上》鲁迅的一篇重要作品,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写照。
本文创作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分析当时社会上新型知识分子的心态以及形象。
4《俸剑》鲁迅作于“三-一八”惨案背景下的小说,在这个夏仇故事中贯穿了他作品中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主线,但小说结尾“三头共葬”的闹剧表现出作者对启蒙神话的怀疑和不信任,对生命意识觉醒与升华的歌颂和礼赞。
5《生死场》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遂的诠释。
而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而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
写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6《呼兰河传》箫红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是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7《边城》沈从文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
8《围城》钱钟书代表作,创作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动乱年代,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
它展示的不是战火硝烟的世界,而是旧社会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
9《封锁》张爱玲以四十年代的旧上海为背景,写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告诉人们以陌生的视角看待生活,发现生活。
10《倾城之恋》张爱玲创作的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故事。
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她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11《离婚》老舍创作的一部关于小市民的故事,“烦恼”不如“痛苦”浪漫一一不至于死人;然而“烦恼”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比之“痛苦”,更加难以摆脱,它不会轰然摧毁人的肉体,但却会一点点侵蚀人的灵魂。
12《骆驼祥子》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 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13《日出》曹禺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反映上层贵族社会和下层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
它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
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的善良、忠厚和倔强的性格14《雷雨》曹禺1933年完成了《雷雨》的创作,虽然它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但一炮打响,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15《原野》曹禺的剧作《原野》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
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并结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16《风景》方方的开篇就给人一种深奥得不可企及的感觉,好像读者必须肃穆地仰视才能瞻仰到作者思想的一丝星光。
方方究竟要表达什么呢?我困惑着。
要想,要说,要形容, 却总也凑不出合适的思路,它们一半因为拥挤而堵塞,另一半融化在心底的某种情空里,无法成形。
可是小说随之而来的却是从天到地、从抽象哲理到具体生活的彻底转变。
方方的笔触一阵阵急转直下,于是这山下逼真得令人惊愕的“风景”就全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17《琴断口》解读方方小说《琴断口》,通过对寻常个体生命存在的现实状态的冷静客观地描述,揭示人在社会、道德多重挤压下的生存困境,表现命运变化的无常和宿命式的无奈及深刻复杂的人性,思考和探寻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二-简答题(20分)关于鲁迅三•诗歌赏析(20分)%1冯至《十四行诗》赏析--- 之十六人类与世界万物有什么关系呢?诗人就此发问,构造诗篇。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在此,我们、山颠、一望无际的远景、广漠的平原、交错的蹊径等要素构成一幅立体的画面,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我们就在其中穿梭着、行进着。
路、水,没有关联; 风、云,没有呼应,然而,“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忧愁是山坡上的一棵松树、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与万物共同存在;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流水,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我们与万物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我们由万物而来,我们又化成了万物。
于此,诗人道出了人的生命与世界万物共生共长的真谛。
——之二十六这是另一种生命体验:如何看待我们自以为已经熟知的外部与自我世界?阅读此诗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诗的一开始就提出”熟路”这样一个意象,然后不断以”隐藏”、”生疏”、”迷途”这样的抽象词语加以颠覆,自然引出第三节的意念提升:对”身边”的”事物”要保持一种新鲜的紧张感,不断有”新的发现”;最后一节更是引向”自己”:连自己的发肤属于谁都是可以提出疑问的。
%1穆旦《诗八首》可以视为中国现代的《秋兴八首》。
不同的是,杜甫的《秋兴八首》是各自独立而又关联地抒发秋之情怀的,而穆旦的《诗八首》是作为一首诗连续在一起写爱情的。
这一组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以十分严密的结构,用初恋、热恋、宁静、赞歌这样四个乐章(每个乐章两首诗),完整地抒写和礼赞了人类生命的爱情,也包括他自己的爱情的夏杂而乂丰富的历程,礼赞了它的美,力量和永恒。
《出发》共有两首题为《出发》的诗。
1938年的《出发》,标志着诗人走出封闭的自我,拥抱“人民”(《赞美》),拥抱在民族战争中觉醒了的“土地”(《合唱二章》),投身于民族解放的神圣事业,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之中获得了生命的自由,找到了人生信仰。
而1942年2月写下的《出发》,则标志着诗人转向皈依上帝,用神性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历史,在充满了混乱与矛盾的生存境遇中确立了个体生命的意义。
因此,《出发》是穆旦从人义论到神义论之转向的开始,集中体现了穆旦对人类社会历史之于个体生命的真实性的质疑和批判,拉开了穆旦与同时代的中国作家的距离。
%1海子《麦地与诗人》这是一首采取询问与答复的形式,具有强烈抒情色彩的关于乡村的短诗。
海子笔下的田园风光、普通的麦子,都不带有农村文化的味道。
在海子的笔下,所有的山水村庄都变成了生命寂静时的清泉和无止息喷发着的苦难流动的火焰。
海子把他少年时代乡村生活经历所获得的“麦地”形象化作生命的本质,化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主观情境,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而又铿锵有力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
海子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广大贫瘠的乡村,使我们看到了大地上升和沉落时的永恒的光《春天,十个海子》读海子的诗,会有一种难于把握的恍惚不定的感觉、但这感觉又是独特的,而且是十分确切的。
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的,冲撞而又交错的意境,正是海子诗的强烈的个性化的特色四-小说评论(40分)-…莫言《蛙》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一位作家对于他姑姑一生经历的描述,姑姑是一位乡村妇产科医,一位计划生育工作者。
时间的跨度从解放前一直说到了今天,在长达近七十年的时间长卷中,数十位人物粉墨登场, 通过一个计划生育工作者的经历,展现出了人生百态,人生的悲欢离合。
故事的高潮莫过于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紧逼,让姑姑这位曾经令人敬佩,接生过无数新生儿的医生成为被别人戳脊梁骨骂的计生工作人员。
计生工作人员正像姑姑说那样,他们就是国家的狗,国家指向哪,他们就咬向哪。
姑姑与作家为了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大义灭情,作家怀孕的妻子却永远倒在手术台上。
在计划生育工作疯狂展开的年头,那些让男子结扎、扒房没收个人财产、捉拿外逃孕妇故事情节其实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过。
小说故事的结尾,像作家、姑姑、小狮子这样曾经坚决拥护计划生育政策的计生积极分子, 却也为非法生子行为忙碌开了,作家儿子的诞生,让一家人欢天喜地,这真是一莫大的讽刺。
或许姑姑、小狮子的喜悦重点并不是生男生女,纵然他们的工作为中国人口控制做出院贡献, 但多年计生工作中惨死于他们手中那些生命让他们内疚,想通过一个新生儿来得到域赎解脱。
或许中国千百年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子才是传宗人,养儿防老,这些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养儿真能防老吗?主人公姑姑形象鲜明,她作为杰出的妇产科医生,既接生了成千小生命,又扼杀了成千小生命。
外表强悍、刚烈的她,内心却柔弱、纠结。
她既骄傲又惶恐。
无儿无女终其一生。
这样的人物以往文学未曾出现。
围绕着生育问题,小说中有不少“死去活来”的故事,够大胆的。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说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是的,够魔幻的。
比如姑姑怕蛙,因为蛙太像妇女和婴儿,她醉酒夜归在郊外梦幻被蛙围的情境,令人毛骨悚然。
书中有很多幻觉的和荒诞的描写。
小说的结构特别,四封信和一个话剧本。
完全打破了一般的叙述体。
那个话剧,如作者自己所说,是无法排演的,完全是为了用魔幻的形式为主要人物安排归宿。
语言老道纯熟,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