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课件 3 现况研究(.8-9)
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

9
随机化
➢ 所有的研究对象有完全等同的机会被分配到治疗组或对 照组中去,分组的结果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 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素)分布是否均匀、以及采用的分组方法等有关。
24
问题5:三组人群的抗体滴度阳转率和增长倍数均没 有统计学差异,是否可以说明三种疫苗效果一致? 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还有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指数的 指标没有进行比较;另外有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小检验 不出差异导致的假阴性,需要检验把握度方能判断是 否由于样本引起。
其他评 价指标
相对危险度降低
对照组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事件发生率
绝对危险度 对照组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事件发生率
需治疗人数
1 绝对危险度
17
问题6:上述指标与RR,AR,AR%有何区别 和联系?是否可以用来报告干预效果?
在算法上RR为效果指数的倒数;AR为绝对危险 度降低的负数。AR%算法与相对危险度降低相似。 在干预研究中,由于预期干预效果为保护因素, 所以对照组的率一般要高于或等于干预组;而在 队列研究中暴露因素有可能是保护因素也有可能 是危险因素。可以用RR、AR、AR%来报告。
研究设计为流行病学实验的社区研究。 判断依据是进行了干预,前瞻性研究,分组上是以 整个社区作为分组单位。
15
问题3:与前瞻性队列研究有何根本差异?该差 异如何影响研究的真实性? 根本的差异是进行了干预。队列研究是观察性研究, 在设计上是由因及果,所以在观察性研究中的因果推 断的证据强度较大,但仍有可能受到混杂因素的干扰。 而实验流行病学中在随机化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干预, 且研究中能观察到干预前、干预过程和效应发生的全 过程,因果推断的证据力度更大。
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

普查时应注意的原则
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 及时治疗;
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 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
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 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
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如:高血压的普查 糖尿病普查 乳腺癌普查
5、疾病监测
(三)现况调查的特点
1、一般不设对照组,时间短,花费少 2、有特定时点或时期 3、确定因果联系是受限制 4、 相关因素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 5、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
二、现况调查的方法及种类
(一)方法
面访:访问调查法、访谈法 信访 电话访问 自填式问卷调查 体检及实验室调查
(2)确定样本含量的方法: 1)计量资料:n=ta2S2/d2 n:样本含量大小;a:显著性水平,取0.05或 0.01 ;当a=0.05时,t值约为2;d为容许误差。
例:拟了解某地人群血红蛋白平。文献记载,
正常人血红蛋白标准差约3.0g/100ml,现规定 d =0.2g/ml。
求:n =?
从时间上来讲,研究工作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 即在某一时点或短暂时间内完成的,故称它为横段面 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由于所收集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资料, 既不是过去的情况,又不是追踪所获得的结果,而是 调查时的实际存在,因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故 又称它为现患研究或患病率调查(Prevalence Study)。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
这种调查方法是从整个研究人群(目标人群)中随机地抽取 一部分人。假如样本的数量够大,调查数据可靠,由此所获得的 调查结果或推导出的结论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代表整个研究人群。 随机地抽取一个样本(随机样本)是指整个研究人群中的每个单 位(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个人的集合体,如学校、连队、班级或 居民委员会等)被选入样本的概率相等。
实习三—现况研究

三
人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民
卫
吴金流星 行病学 配套光盘
生
出
版
社
主 编 / 叶冬青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指 导 / 李立明
人民卫生出版社
1854年秋季,伦敦宽街暴发霍乱,10天内死去500 多人,在霍乱暴发后的6天内发病严重的街道有3/4 以上的居民离去。据1853年统计,在过去几次霍乱 流行中,该地区虽曾流行,但远比其他各区轻微。
• 3、做横断面研究反映的是某时段患病存在的多少。本调查选择的时 间是4月,所获得数据反映的是该时间段内社区高血压有多少人,所 以应该选用患病率作为主要疾病率的指标进行描述。在本图中除了第 5例患者不被列为分子,其余5例患者都应计为分子。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课题三】 欲调查某中学学生近视率,该校有学 生2000人,若取样本含量为100,试做随机抽样 设计。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图3-4 分层抽样示意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多级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 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在大型 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
方法
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一级抽样) 从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单元(二级抽样) 依此类推…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答案
• 1、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社区40岁以上妇女高血压患病情况。根据 该研究目的,本调查研究侧重于高血压患病“三间”分布状况的获取, 因此是描述性的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①研究单位之间的变异(一般用标准差s 表示) ②调查人群中欲调查特征或疾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也即
暴露比例或患病比例) ③调查要求的精确度“容许误差”,即实际值和预期值差异
的大小 ④把握度的大小,由α和1-β来表示
.
31
估算公式
① 率的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符合二项分布)
N t 2 PQ d2
.
23
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
多级抽样
.
24
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EpiCalc 2000
.
21
四、明确抽样方法,估算样本含量
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 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
22
抽样技术
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方便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 其他抽样技术
按比例 不按比例
.
48
“五不问”原则
① 可问可不问的项目不问。 ② 复杂问题项目不问。 ③ 查找资料才能回答的项目不问。 ④ 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项目不问。 ⑤ 通过其他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不问。
.
49
调查项目顺序的编制
调查项目按逻辑顺序与心理反应分类排列,符合调查对 象的交流习惯。可根据人们的思维方式,按事物的内容和 相互关系以及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 先设定容易回答的,后设定敏感的、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先排列封闭式问题,后排列开放式问题。 检查信度的问题须分隔开来。 采用不同调查方式,调查表项目的顺序应有所区别。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在医学研究中,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用于了解事件的分布特 征、判断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之间是否有关联及关联性质和关 联程度。 如今,流行病学的群体研究方法已被医学各领域广泛应用,成 为医学各学科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
.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目
2
描述性研究
录
3 分析性研究1 病例对照研究
例如:某地区要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若不同职业间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差别很大,就可以按照职业将人群分成若干 层,然后按照事先计算的样本含量在每层中随机抽取所需的调查 对象。
.
优点:可将一个内部变异很大的总体分成一些内部变异较小 的层,并保证总体中每一层都有相应比例的个体被抽 到,所以抽样误差较其它抽样方法小。
.
一、提出研究目的
描述性
某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或 死亡率?疾病的人群表现?
研究 目的
分析性
引起某疾病的病因? 某因素是否是某疾病的病因或影 响因素?
验证性
某药物治疗某病是否有效? 某药物与另一药物相比,疗效的 优劣?
注意:研究目的应该是具体的,可望又可及的
.
二、确定研究内容
1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内容
医学
哲学
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
数学
.
20世纪中期开始,为适应多病因论的需求,在统计学的 帮助下,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混杂因子、效应修饰因子的处理技术不断完善,解决了 在多个病因存在的条件下生物现象的或然性问题及巧合 现象,因果判断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既便没有实验室证据,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也会是真理 性的。
熟悉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现况研究、队列研 究、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实施方法; 解释现况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 验的设计要点并能举例说明; 定义本章涉及的所有概念; 了解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样本含量计算方法、单因素统 计分析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的最新进展。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答案(疾病分布与现况调查)

实习一疾病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五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选题1 B2 B3 E4 C5 B(三)论述题:答案见课本P17-18实习二疾病分布五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选题1 B2 C(三)多选题1 ABD2 ABD3 ABDE4 ABCD5 BCDE(四)论述题:1. 答案见课本P262. 答案见课本P33-343. 答案见课本P35-364. 答案见课本P28实习三现况研究课题一问题:现况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种,此研究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抽样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主要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分级抽样。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该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
课题二问题1:本次调查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普查,是一种描述性研究。
问题2:普查的优点普查能掌握疾病的分布情况,明确流行特征和相关的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
可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教育,可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有利管理和治疗。
普查的缺点由于工作量大,常出现漏查调查对象,工作不易深入细致,不适合患病率很低的疾病,成本高,只能获得患病率的资料。
主要用途①早期发现病人;②了解疾病分布;③了解人群健康水平;④建立某生理指标的正常值。
课题三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①发病率分子为新发病例;患病率分子为调查时所有新旧病例;②应用范围:发病率应用广,既适用于病程短的疾病,也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现况研究调查的是某一时点的是否患病的情况,不能得到发病率资料,不能计算发病率。
本研究中该城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课题四问题1:性别年龄别分布特点:糖尿病的年龄别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30 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在45 岁以前,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而45 岁以上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较快,60~65 岁期间达到高峰。
地区分布特点:农村的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城市,这可能与农民主要从事体力活动有关,亦可能与城乡饮食结构的差异有关。
流行病学

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疾病在人群中不是随机分布的,某些因素造成疾病在分布上的差异,通过系统研究能够找到这些因素。
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1.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2.疾病的监测;3.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4.疾病的自然史;5.疾病防治效果评价。
描述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现状研究);检测,生态学研究,目的是产生假设观察法{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目的是检验假设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个体试验和社区试验)目的是验证假设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特征:①群体特征;②对比的特征;③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④社会心理的特征;⑤预防为主的特征;⑥发展的特征。
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
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第三阶段为“提供设施”,即合理利用前两个阶段的结果,制定预防或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的人群现象,是描述疾病时间(发病、患病、死亡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空间),哪些人群(人间)中发生及发生多少的现象,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为“三间分布”。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1.它是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
2.通过对疾病分布的描述,可帮助人们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基本特征;3.对疾病分布规律及其据顶因素的分析可为合理地制定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事也为评价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提供依据。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概率。
发病率= 一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数×K同时期暴露人口数暴露人口:指观察地区内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实际工作中,用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来代替。
流行病学试题 4.第四章、现况研究

第四章现况研究名词解释1.现况研究2.抽样调查3.单纯随机抽样4.系统抽样5.分层抽样6.整群抽样7.多级抽样8.随机误差9.偏倚10.敏感问题11.普查12.选择偏倚13.信息偏倚14.预调查15.无应答偏倚16.选择性偏倚17.幸存者偏倚18.回忆偏倚19.报告偏倚20.暴露单选题1.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女性占15%。
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
该结论A.正确B.不正确,因没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性别间比较D.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队列的影响E.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2.下列哪种情况,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之比值将增大?A.病死率高B.该病病程长C.该病病程短D.暴露时间长E.多次暴露3.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中,为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选择哪一种抽样方法更合适?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E.多级抽样4.在现况研究过程中,按抽样方案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随意以其他人代替,从而破坏了调查对象同质性的偏倚属于A.选择性偏倚B.幸存者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混杂偏倚5.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出生队列研究B.横断面研究C.移民流行病学D.血清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6.欲调查某地人群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例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E.回顾性调查7.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逻辑误差E.数据误差8.下列哪项指标最适合描述妇女激素替代疗法后十年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A.患病率B.危险度C.病死率D.发病率E.十年生存率9.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乳腺结节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10.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早期发现病例B.检验病因C.了解疾病的分布D.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E.普及医学知识11.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12.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现况调查D.问卷调查E.爆发调查13.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14.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治愈率E.病死率15.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例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E.回顾性调查16.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17.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流行病学精品课件之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论

(五)公共卫生监测
• 意义: • 公共卫生监测属于医疗卫生机构常规性工
作,经过汇总和积累可以形成大量的数据 信息,是疾病预测、预警、应对的重要信 息,经过科学分析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
一 、描述性研究
(六)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
• 生态学研究又称相关性研究(correlational study),不是 以个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而是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 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在 群体的水平上研究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 (五)公共卫生监测
• 公共卫生监测(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是指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有关疾病、健康状态和 健康相关事件的资料,经过科学分析和解释后获 得相关的公共卫生信息,并及时反馈给所需要的 人员和机构,用以指导制定和完善公共卫生策略 与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过程。
(四)病例分析
• 作用: • 促使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临床问
题,提示研究的重点及探索研究的方向。 • 优缺点: • 优点:资料收集容易、需要时间短、不需要太多的人
力、物力。 • 缺点:记录质量不一,参与的医生较多,偏倚较多且
无法控制,其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相对较差。
一 、描述性研究
• 属于个案调查的一种特殊形式,亦属常规性工作 内容。
(二)暴发调查
• 暴发调查的目的:
• 通过暴发疾病的调查和分析,对不明原因疾病的 研究提供病因线索,从而进一步查明疾病暴发的 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蔓延,迅速 扑灭疫情,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 生。
一 、描述性研究
• (三)病例报告
一 、描述性研究
流行病学基本知识-健康管理师培训课件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理论研究法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内容与过程:通过记录观察到的各种数据, 来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特征。
比如:时间、地点、人群类型、涉及的人 数、比例、分布等
已戒烟
7.4%
糖尿病患病率
饮酒
3.3%
不饮酒
3.5%
已戒酒
11.3%
为什么戒烟、戒酒的人糖尿病患病率反而高呢?难道是 因为戒烟、戒酒不利于健康?
对现况调查的资料分析和对结 果的解释
三间分布的描述:现况调查后要对数据资料进行
分析,描述人群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疾病的分 布特征:
–疾病发生的时间 –疾病发生的空间 –疾病发生的人群(人间)
学历 本科 大专 中专 无学历 合计
人数 99
1248 53521 18763 73667
构成比(%) 0.14 1.74 72.65 25.47
100.00
2.率(rate):在某一事件中,实际发生某一 现象的观察数与可能会发生该现象的总观察 数之比。用于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如:患病率、发病率、感染率、治愈率、死 亡率、病死率……
分类
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开始时确定好暴露 组和非暴露组,过一段时间以后观察两组 中疾病的发病率。(从现在开始观察,到 未来某个时间点结束观察)
–缺点:一般随史记录来获 得研究数据。要求历史记录必须完整,知 道暴露组具体开始暴露的时间,也知道在 结束的时间点上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实际发 病的人数。
包括: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疾病监测
描述性研究的资料来源:死亡报告、出生 登记、出生缺陷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等
流行病学

第一章绪论一、流行病学的地位和作用1.疾病预防控制的应用学科2.现代病因研究的方法学科3.临床诊疗手段的循证学科4.卫生决策产生的思维学科二、流行病学发展的历史:①起源于传染病研究的方法②用于慢性非传染病研究: 疾病分布学③现代流行病学: 病因研究④临床流行病学(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⑤后现代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是一门以人群为基本研究单位的、关于健康或疾病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循证医学时代,它将与医学基础研究分庭抗礼,成为医学研究的脊梁,研究对象:人群研究内容:疾病与健康状况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伤害:意外、残疾、智障、身心损害等健康状态:生理生化机能状态、疾病前状态、长寿等研究任务:分布,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关于现代流行病学定义及其认识:三个层次:疾病、伤残、健康三个阶段:皆是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流行分布原因、影响因素策略、措施三个范畴:描述、分析、实验三种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三大要素:原理、方法、应用四、流行病学的任务1、描述疾病等健康事件的频率及其分布特点;2、分析不同分布的原因,以探讨疾病的病因;3、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疾病发生的策略和措施;4、通过疾病的监测,收集有关暴露与疾病的资料;5、预测疾病的发生情况暴露(exposure)的概念暴露通常用来代表一切可能与疾病危险有关的、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
暴露也称暴露因素“暴露于”某个因素是指接触到或具有某个研究因素。
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生态学研究:又叫相关性研究,分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群体。
比例死亡比研究:该方法只包括死亡的研究对象。
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调查,是一个时点上人群疾病与暴露情况的“快照”。
2、分析性研(1)病例对照研究(2)队列研究(二)、实验性研究1、临床试验:以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价某种药物或疗法的效果。
药物流行病学第三讲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020/9/10
3
生态学研究 (Ecological Study)
相关性研究(correlational study)
以人群组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从
而进行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即用代表人群 组特征的量度来描述某些因素,例如年龄、时 间、卫生服务的利用,或者食品、药物等与疾 病的关系。它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在各人群中 所占的百分数,以及各项特征者在各人群中所 占的比例,并从这两类群体数据分析某疾病或 健康状态的分布与人群特征分布的关系,从而 探索病因线索。
2020/9/10
26
-3 0.004432
-2.99 0.004567
-2.98 0.004705
-2.97 0.004847
-2.96 0.004993
-2.9非5 0.005143
-2.9病4 0.005296
-2.93 0.005454
-2.9人2 0.005616
1.48672E-06 1.56287E-06 1.64275E-06 1.72654E-06 1.81443E-06
2020/9/10
24
诊断试验的评价方法
评价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
(一)真实性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 合程度
金标准;指目前广泛认可的诊断准确 性高的检验方法
往往用金标准与其他方法对比
2020/9/10
25
20
25.3%
15
10
5
0
0 60岁人舍张压分布
2020/9/10
19
2020/9/10
20
筛检的目的
1早期发现病例 2筛检高危人群 3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4开展流行病学监测
流行病学:第二章 现况研究

将该地区全体居民进行编号,利用抽签方法抽取500名研 究对象,或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抄录500个随机数字,抽取 相对于编号的500名研究对象
问题 3
除了单纯随机抽样,你还可以采取哪些随机抽样的方法?
1.系统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 单位,例如可按户或按门牌号,每间隔K户调查。
样本量估计:甲状腺的现患率为p。α=0.05,若容许误差为 0.1p,那么估计样本量为N=400×(1-p)/p。
4.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和甲状腺超声检查
(1)一般人口学特征:1、性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 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2、生活方式:是 否吸烟、饮酒、饮食偏好等。其中,婚姻状况可分为未婚/ 已婚/再婚、离异/丧偶4类;文化程度可分为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中专、本科及大专、本科以上4类;吸烟情况参照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1天内吸烟1支以上,连续或累 计6个月者);饮酒情况参照WHO的定义(每周至少饮酒1 次且连续或累计6个月以上)。
统一标准;
3、 血清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检测过程中,严格遵 守操作要求。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
4、资料收集分析阶段:资料复查复核,选择正确的统计分 析方法
课题四
问题1 本课题研究设计与课题三的研究设计比较有什么特点?从
上述的资料中可获得有关影响因素研究线索吗? 答:本次现况研究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进行调查,
流行病学第八版詹思延第一章-绪论(医学PPT课件)

第一节 流行病学简史
第二次流行病学革命(现代流行病学)
— 非传染性疾病
第一阶段 (20世纪40 ~ 50年代) 第二阶段 (20世纪60 ~ 80年代)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 ~至今)
第一节 流行病学简史
第一阶段
Richard Doll & Austin Bradford Hill 吸烟-肺癌
第一节 流行病学简史
第一节 流行病学简史
第三阶段
流行病学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第一节 流行病学简史
临床流行病学异军突起
Epidemiology stepped into mainstream medicine - clinical medicine. 流行病学从此迈进了医学的主要殿堂 The role of epidemiology was applied to various aspects of medicine: design, measurement & evaluation etc. 用于研究设计、项 目实施与项目评估等医学科学的各个方面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e flagship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流行病学的旗舰
第一节 流行病学简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临床流行病学最显著的成就
Over 200 000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have been published. 累积了超过几十万个关于医学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The need for review methods: introduction of meta-analysis. 系统地总结这些证据迫在眉睫: 流行病学的另一颗新星meta-分析崭露头角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一、绪论1.流行病学定义: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特征: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研究对象(内容):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从以传染病为主的研究内容发展,扩大到目前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包括疾病、损伤(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
3.流行病学的任务⏹研究疾病或健康的人群分布⏹探讨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自然史的研究⏹疾病的监测⏹疾病控制对策的制定⏹疾病控制效果的评价4.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基础医学的关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互相帮助,借鉴⏹与统计学的关系:形同姐妹,密不可分⏹与其他非医学学科的关系:密切联系5.疾病监测:是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否修改已经制定的预防出对策。
二、疾病的分布1.人群分布⏹年龄:年龄是人群分布中最主要的分组因素,疾病的年龄分布有:横断面分析(一个时间段某人群各年龄段的患病率、发病率等)和出生队列分析(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方法)。
⏹性别⏹职业⏹民族和种族⏹宗教⏹婚姻与家庭⏹行为生活方式⏹流动人口2.时间分布短期波动:亦称时点流行或暴发,常用于较大数量人群,多数病例发生在疾病的最长和最短潜伏期之间。
季节性: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周期性: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归类的时间间隔,呈规律变动的状况。
疾病周期性流行的主要原因有①传播机制容易实现,人群中易感者积累到足够数量时便能迅速传播;②流行时人群中有大量感染者,感染后产生免疫力,所以一度流行后发病率迅速下降;③主要见于大中城市,其新生儿的积累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易感者;④流行于散发之间的间隔年限取决于易感者积累的速度和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流行病学(医疗卫生科学)

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症状出现前阶段、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阶段及疾病结局(如 治愈、好转、恶化、死亡等等)这几个阶段。不同的疾病其疾病的自然史是不同的,有的疾病自然史较短,如急 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一般进展较快,若不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则往往造成不良后果,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 死亡。而某些疾病的自然史则较长,如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心病。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对研究与评价预后有着重要 的意义。
主要用途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因学研究 二、疾病预防与控制
常见类型
流行性感冒 高血压
淋病流行病学 环境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书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爆发流行,近百 年来曾多次发生世界大流行。按抗原性,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3型,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且病情较 重;乙型和丙型引起流行和散发,病情相对较轻。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化较快,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流感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在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流感常呈流行或大流行, 还可沿交通线蔓延,传播迅速。其特点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两到三周内达到高峰,主要发生于学校、 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人常并发肺炎,病死率 较高,一次流行约6~8周,流行后人群重新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而普通感冒则多为散在发病,无上述特点。
淋病是一种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性病。淋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目前高收入阶层发病下降,普通收入阶 层发病率增加,大城市人口感染逐渐下降,中小城市人口感染增加,淋病从城市走向农村,农村病人增多。球菌 在世界的流行情况以欧美和非洲一些国家最高,美国1975年发病率为473/10万,1988年为300/10万;乌干达坎 帕拉为10000/10万。亚洲国家发病也较惊人,新加坡1980年为630/10万,泰国1985年为408/10万。在美国,淋 病发病率在男性中最高,而在妇女中带菌率最高。性活跃者、青少年、贫民、黑人、受教育较少者、未婚者中发 病率最高,这些人对淋病起着传播作用。在美国,自1985年以来,白种人淋病的发病率已持续下降,但黑人中无 明显下降或仍有增加。有一些淋病的传播与妓女的吸毒有关,妇女或妓女因吸毒后性交易传播淋病。妓女淋球菌 感染率在新加坡和台北市阳性培养率为8.5%。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阳性培养率为31%,非洲的Bata地区阳性培养率 为51%。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淋病患者是传播淋病的主要传染源,淋病主要通过不洁性交而传染。但也 可以通过非性接触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是淋病的主要传染形式,成人特别是男性淋病99—100%几乎都是通过性 交感染。男性与患淋病的女性一次性交后可有25%的感染机会,性交次数增多感染机会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
普查? 抽样调查?
l 确定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地域范围
ၰ 可行性问题 时间、交通
l 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资料)
调查单位间的变异程度(计量资料)
精确度(D)
0.05
把握度(1- E ) 0.1
Ø确定样本含量的方法
1.经验法
特点: 1、研究不设立对照组 2、研究的特定时间(横断面) 3、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受到限制 4、对不会发生变化的暴露因素(如性别、血型等因
素)可以提示因果关系
目的: Ø 病因研究 l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状况 l 为寻找病因及流行因素提供线索 Ø 疾病控制 l 进行疾病监测 l 确定高危人群,发现早期病人 l 评价各种防治措施效果
s: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G:容许误差
l 计数资料做抽样调查(随机抽样)时的样本含量 计算公式为:
n = (zD2QP)/G 2
n:样本含量 P:估计现患率或阳性率 Q=1-P
如果设D=0.05,zD=1.96≈2,G=0.1P时
n = (2 2QP)/(0.1P)2 = 400Q/P
Ø抽样方法 l 非随机抽样 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对所研究 对象进行全面分析,选择少数有代表性的单 位作典型,进行深入周密的调查。
优点: 1.所需人力、物力、花费少、速度快。 2.调查工作量小,调查更精确细致。
缺点:
1.不适用于患病率过低的疾病。(计数资料) 2.不适用于变异过大的研究对象。(计量资料) 3.资料的重复或现遗漏不易发 标准差不应过大大
4.研究设计、实施和资料的分析相对复杂。
抽样调查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l 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 l 确定研究对象 l 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 l 资料的收集 l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抽样不随机,但是不是说没有代表性, 但是总之代表性差,结果推论慎重
Ø抽样方法 l 随机抽样
随机化原则: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相等的、已知的 、非零的概率被选入。
“随机” 不等于 “随意”
常用随机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 最基本的抽样方法 仍可能受到人人为干干扰:抓阄...
缺点:
1.工作量大,难免遗漏,造成偏倚。 2.参加工作人员多,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等,
影响调查质量。 3.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 4.研究耗时耗力。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抽样:是一种推论统计方法,是指从目标总体中 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通过样本来反映总体 情况。
l 确定正常值范围最好在100例以上
l 肿瘤死亡率调查通常要10万人口以上
l 计量资料样本含量可少些,计数资料应多些
身身高高体重
率的测量
2.公式法:
l 计量资料做抽样调查(随机抽样)时应用样本含
量计算公式为:
n = (zDs/G)2
n:样本含量
样本量 事先应该估计、不应随意
zD :在正态分布中D值确定后的z值 (如 z0.05=1.960,z0.01=2.576)
抽样框: 抽样框是一份包含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抽样单位互不重叠。
概念:
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 部分人进行调查,以所得的结果估计总体人群某 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是以局部推论总 体的调查方法。
“随机化”和“样本量适当”的原则
若采取了随机抽样、样本量足够大、调查数据 可靠、分析正确,则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到总体。
优点: ü 在现场人群中较易较进行 ü 如样本分布均匀,代表性好
缺点: ု 如果各抽样单位的分布有周期性趋势,而抽取 间隔恰好与此周期或其倍数吻合,则可能使样本产 生偏性。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层,然后再从每
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各层合并组成一个样本 ၰ 层内变异越小越好,层间变异越大越好 分层的特征: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的因素,一般为 已知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
现况研究
复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学习要点: Ø 现况研究的概念 Ø 普查的概念及特点 Ø 抽样调查的概念及特点
实例:北京某综合医院SARS医院感染 的暴发调查
现况研究的概念:
通过对特定时点或时期和特定范围人群中的疾 病或健康状况及其有关因素的调查,了解所研究疾 病以及有关因素在目标人群中的分布,以观察某些 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并为进一步的 研究提供线索和病因学假设。
目的: Ø 卫生服务 l 确定各项生理指标和正常参考值范围 l 进行卫生服务需求研究,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普 查(census)
对特定时间、特定范围的人群中的每一 个成员进行的全面调查。
目的: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病人(最重要) 2.了解慢性病患病情况及急性传染病的疫情分布 3. 建立生理指标正常值
开展普查的条件:
1.需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保证完成普查 2.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一般较高,对患病率极低
的疾病不宜开展普查 3.疾病的检验方法操作技术不复杂, 4.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5.对调查出的病例应有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优点:
1.不存在抽样误差 2.能发现人群的全部病例,并及早给予治疗 3.可全面地描述疾病的分布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如 随机数字表)抽取n个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优点: ü 简单 ၰ 缺点: ü 总体数量大,编号和抽样麻烦 ü 抽到的个体分散,资料收集困难
2、系统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是按一定比例或一
定间隔抽取调查单位的方法。
l Cross sectional study l Prevalence study
疾病或健康状态 某些特征或因素
同时存在,因果并存 提出初步病因线索
病因因果关系
现况研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 Ø 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基础最常用的方法 Ø 描述某一时刻人群健康状况 Ø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假设的依据和线索
优点
ü 比单纯随机抽样所得到的结果精确度更高 ü 能保证总体中每一层都有个体被抽到 ü 组织管理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