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语言篇炼字(学生)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精选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精选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 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 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 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 张先,与柳永齐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
?
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述出来,化无
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
(化虚为实、情景交融、拟人等)
课 堂 演 练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①初入弦。碧 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 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 ①薰:和暖,温和 ? 试析“燃”字的妙用(3分)
课 堂 演 练1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①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 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 碎却圆。
【注】 ①薰:和暖,温和
? “燃”是燃烧之意,榴花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 焰燃烧。
? 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 佛动了起来 ,化静为动。
“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淡 淡的月光下点点梅花若隐若现,具有不映不隐的朦胧 美。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杜 甫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 岛
考点阐释复琢 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 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诗歌语言鉴赏(炼字)(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诗歌语言鉴赏(炼字)(解析版)

13.唐诗五首——群文阅读诗歌语言鉴赏(炼字)品味精彩的词句,学习诗歌遣词用字的技巧【考点解读】品味精彩的词句,中考常见考点之一。

常见的考查题型:01.赏析×词或说说×词的表达效果。

02.诗中的×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直接鉴赏关键词)03.×词与×词比较哪个更好(×词可否换为×词)?为什么?(比较鉴赏)04.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技法点拨】01.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02.炼形容词:诗歌要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一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二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03.炼叠词:叠词通常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并起强调作用。

04.炼色彩词:色彩词可作谓语用,也可作定语用,一般表现人物心情,增添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气氛。

答题模板:01.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02.①表态。

(×词用得好/不好;×词更好(不可更换);“诗眼”是×词)②释因。

(解释该词的含义,分析其表达效果)【真题演练】(一)阅读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汉江临泛①唐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②。

注释:①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务去南方,途经襄阳。

此诗是诗人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②山翁:指山简,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之炼字(详案)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之炼字(详案)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屏幕上的一道趣味填字,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间各加一个字,大家会填什么呢?其实这里面是有故事的。

相传,这是苏小妹给苏东坡出的一道题,当时苏东坡脱口而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我们一起来看看苏小妹的诗:“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个被苏东坡拍案叫绝的上品诗到底好在哪里呢?“扶”字形象地写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失”字准确地描绘了梅花在月光照映下黯然失色的形态,生动地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你们看,一字之差便彰显境界之别。

为了用好一个字,诗人们可谓费尽心思,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

炼字成为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途径,诗人炼字往往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

那么他们煞费苦心所炼的字好在哪里?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鉴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诗歌炼字的方法。

(3分钟)首先我们来尝试品析杜甫《蜀相》中的两个妙字。

大家一起来读一遍……有人说这首诗颔联中的“自”、“空”两字用得最生动传神,为什么?请同学们思考2分钟,并把答案写在纸上,再与组内成员讨论2分钟,最后请每组代表发言。

学生发言……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都很不错,那么我们来看看参考答案,大家说说,哪种解释更全面更具体?(生:参考答案比较全面)那么我们根据这个提示来总结一下:诗歌炼字有什么方法可循?有哪些步骤?请……同学回答。

好了,这是大家共同总结出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用1分钟作笔记(12分钟)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鉴赏其他的字词,看看我们这一次的分析会不会更全面些。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白居易《南浦别》,大家齐读一遍。

请同学们思考3分钟,并把答案写在纸上,再与组内成员讨论2分钟,最后请每组代表发言。

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发言……很好,大家基本上都运用我们所总结出的方法来进行赏析,只是具体的程度各有不同,总之我们记住了,诗歌炼字的方法是:意,境,情。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含例题)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含例题)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含例题)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炼字类题型常见设问方式主要有: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名题精选】【示例1】(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问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思路解析】题干已点明三四两句中“斗”“攒”两字用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分析时应联诗句上下文语境,具体解说这两个字“生动传神”体现在哪里,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

“斗”在句中用作动词,山崖本是静态的,用“斗”字,则将江两岸的山崖比拟化了,仿佛是两头巨兽在搏斗一样,化静为动,生动形象,突出山崖的陡峭;而“攒”字是“群峰”的形态,因为“日隐”,天色昏暗,群峰连绵,重峦叠嶂,宛若攒聚在一处,突出峰峦密集、重叠、拥挤的状态。

【参考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技法点拨】解答炼字类题型切忌将该字孤立起来、割裂理解,而应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此类题型解题步骤通常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顺带指明手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指出该字在写景状物方面的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指出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1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苏轼
• 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 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 锤炼哪一类的词语?
动词、形容词、数词、叠词、 拟声词、表颜色的词
一般动词
“弄”字使人联想 到不仅花在风中摇 动,影子也在舞动, 描绘出一幅影随花 动的和谐画面。
1.云破月来花弄影 2. 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 要表现为:改变词性、省略成分、颠倒词 序等。 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 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 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 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 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 神奇,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增强了诗词 的表现力、感染力。
形容词
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 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 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 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 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4、夫列子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 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逍遥游》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篇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篇
1. 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 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3.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表达效 果)。 4. 此诗有的版本是A,有的版本是B,你觉得这 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5.某字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6.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 造意境的。
答题步骤:
• 第一步 明确指出该字,或指出哪个 字更好。明确该字有没有构成语法现 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 含义)
• 第二步 明确指出所运用的手法。展 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明手法,描景象)
•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在整体上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点意境,表 感情,谈作用)
…… 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
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从语 法现象、修辞、色彩、动静等方面来分析。
6
第第第一三二步步步例明点明题确出确分指该指析出字出该烘所字托运,了用或怎的答: (步骤一) “出”
去赊澄细指字解(样想的表手 该 (江雨郭 ③ 出 有 释 释的 感 表 感法 字 明平 鱼轩 。 哪 没 该 含意 情 达 情。 放 手水少儿楹 个 有 字 义境 , 效 ,展入法槛岸出②字构在),或果谈开原,遣,,敞更成句表在。作联句描心幽微,好语中达 整 用想中景(①树 风无。法的了 体 )和 描 象点晚 燕村 明 现 含怎 上杜想 述 )意多 子眺 确 象 义甫样 有象 景境花 斜望 该 , 。的 怎, 象,。 。思 样把。(指指风的步鱼燕细轻骤跃子雨盈二出 斜 中 。)水 飞 鱼分面 。 的别, 活刻跃“画和斜出燕”微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步骤三)鱼和燕的“动”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

第一讲:诗歌鉴赏之炼字(学生版+解析)2

第一讲:诗歌鉴赏之炼字(学生版+解析)2

第一讲:诗歌鉴赏之炼字考点一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教材衔接:《沁园春·雪》中“望”有何作用?方法指导:一、从词性入手(例1、2)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例3)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三、从表现手法入手(例4)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如果能够从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四、从表达效果入手(例5)表达效果主要是作者通过某一表现形式所要达到的目的,就诗歌而言主要是作者通过某一特定意象的描写而达到的效果,这种效果从语言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生动传神、含蓄凝练、形象鲜明、质朴自然、色彩丰富、辞藻优美、节奏感强、韵律和谐等;就风格方面来说主要可以概括为苍凉悲壮、雄浑豪迈、清新、平淡、沉郁、缠绵、俊逸等。

笔记栏五、从文化知识(传统意象)入手(例6)六、从情感入手(例7)诗歌是最能直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正如著名诗人何其芳所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诗人情感的表达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但不管如何表达,诗歌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在那些带有情感的诗眼当中。

所以,抓住情感分析作者的炼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 使用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  使用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 亭。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步骤一)“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 形单影只”的意思。 (步骤二)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 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步骤三)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 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 题更加鲜明。
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另外注意:炼句型答题思路: 1、结合文意,简析句意 2、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 (意境、情感) 3、分析表达的主旨、情感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 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细字,脉脉绵绵,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的 细密。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 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 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 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 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 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 耐人寻味之处。
古代诗歌鉴赏之
语言鉴赏(炼字)
•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 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教学目标:
• 1、重点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 键字词。 • 2、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 技巧。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与炼句-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与炼句-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个字用得好?试简要 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分析。
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
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 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 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
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声声慢(寻寻 觅觅),联系词的内 容,分析上阕中叠词
的妙处。
类型 数词
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炼句
一、考情概览
二、炼字
•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 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 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 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 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 感染人的力量。
•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 “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 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 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三、赏析“诗眼”
• 所谓“诗眼”是指诗词中最关键或最精彩的字句,是 读者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 眼”和“篇中眼”。
• 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一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 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二看诗眼是如何连缀全诗 内容的。
• 赏析时从多角度进行:a.最生动,最具活力。b.最能营 造意境。c.最易统摄全篇。d.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主旨。
3、答题步骤
• 步骤一:确定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 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几个 角度。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之语言1炼字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之语言1炼字

炼哪些字?
●请同学们回顾课内学习的诗歌在炼字上做的比较好 的例子再做总结。
教材回顾1
● 试品味下面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韵味。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 “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的陡峭、尖锐; ● “拍”字,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 ● “卷”字,表现了江涛冲击堤岸后形成雪花的力度。 ● 这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摹出赤壁山势的险要高峻和水势的汹涌澎湃,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古战场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经典再现
● 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 “推”好还是“敲”好? 韩愈定“敲”好
●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 “苦吟诗人”
● 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州》
● 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 本词的词眼句是哪一句?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 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浓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 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 心的迷惘。
课后作业二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注]

[金]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炼字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炼字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敏感度,提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炼字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诗歌。

二、教学内容1. 炼字的概念与意义2. 炼字的方法与技巧3. 诗歌炼字的案例分析4. 学生炼字实践5.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炼字的概念、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炼字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诗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炼字的概念、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炼字的经典案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炼字,创作诗歌。

4. 展示与评价法: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炼字的概念、方法与技巧,以及经典诗歌案例。

2. 教学素材:精选诗歌作品,用于分析和实践环节。

3. 评价标准:制定诗歌鉴赏之炼字的作品评价标准。

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炼字?为什么炼字在诗歌创作中很重要?二、讲解炼字的概念与意义(10分钟)1. 炼字的概念:炼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精心挑选词语,使诗歌语言更加精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2. 炼字的意义:炼字能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传达更深刻的意境,体现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三、讲解炼字的方法与技巧(10分钟)1. 方法与技巧:(1)选择准确、生动的词语。

(2)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注意词语的搭配与节奏,保持诗歌的韵律美。

四、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精选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炼字技巧,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本节课学生了解了炼字的概念与意义,学会了炼字的方法与技巧。

课后请学生挑选一首诗歌,分析其炼字之处,并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炼字的诗歌。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举例说明炼字的方法与技巧?二、学生炼字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春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炼字技巧表达春天的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语言篇炼字(学生)2015-05-18高考题对语言的考查有三个方向:一是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二是对诗歌中关键句的赏析(含义、色彩、情味、效果),三是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

重点在第二个。

考查角度主要是对词、句含义的理解,对词句的表达作用和效果的赏析,重点考查用词、用语的技巧,即着重考查词或句在整首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古人作诗讲求炼字、炼句,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锤炼。

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诗人炼字有什么好处?1、使刻画的意象更准确生动2、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韵味3、使表达的情感更真切感人小练:炼字角度: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分析诗句中的破、挂字妙在何处?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5、小园香径独.徘徊。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8、观.沧海9、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沙场秋.点兵秋字1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小结:1、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数量词A.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B.用确数。

C.虚数确数同时运用。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

4、虚词:疏通文意,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

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特殊的形容词、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形象。

)例: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词性改变的活用词。

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题型:一、赏诗眼1.知识梳理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句。

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

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

诗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辨析鉴赏:(1)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情感的字词。

(2)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高考考“诗眼”,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找出并分析“诗眼”;二是间接分析某字成为全篇关键的理由。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附注:⑴李中丞:生平不详。

中丞:官职名,御史中丞的简称,唐时为宰相以下的要职。

⑵流落:漂泊失所。

征南将:指李中丞。

⑶师:军队。

⑷旧业:在家乡的产业。

⑸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

⑹三边:指汉代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

此处泛指边疆。

⑺轻生:不畏死亡。

⑻江汉:指汉阳,汉水注入长江之处。

⑼日暮:天晚,语意双关,暗指朝廷不公。

何之:何往,何处去。

“诗眼”有“句中眼”,即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之说;也有“篇中眼”,即一首诗的精神所在之说。

有人说,开头“流落”二字为本篇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二、炼实词1.炼动词(1)知识梳理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

动词在景象的描摹上,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一个“厌”字,将多少“沉痛伤乱”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情。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诗的第三联中“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四句中的“轻”字别有一番意蕴,请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作简要的赏析。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遇赦东归途中。

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

此诗抒写了诗人当时喜悦欢畅的心情。

3.炼色彩词(1)知识梳理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

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

(2)演练体悟分析下面一首诗歌中的色彩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4.炼叠字(1)知识梳理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感情的表达效果,再次叠字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孔雀东南飞》中“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模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5.炼数量词(1)知识梳理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gāo]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

“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韵味平添。

体会数量词精妙之处: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

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词,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因此而使文义大为增光。

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更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词的美的效果了。

附注:《相州昼锦堂记》为欧阳修所做的一篇文章。

是一篇应酬文字,是为相州韩琦所建的昼锦堂写的记。

文章主旨是赞誉韩琦身居显位,不炫耀富贵,反引为鉴戒,志在留清名于后世,显真人格于人间;同时贬斥了那些追求名利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的庸俗之辈。

文章首先从人情之所荣,从古今之所同入笔,极写衣锦还乡的意气之盛,欲扬先抑,为下文预作铺垫。

接着夸赞韩琦的所作所为,韩琦位极人臣,名重一时,却鄙弃那种炫耀富贵的庸俗作风;他回家兴建昼锦堂,是反其意而用之,其轻富贵的品格节操,其远大的志向,非一般夸荣显富者可比。

作者表达了对韩琦的由衷赞美敬佩之情。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

如何做好炼字分析下面是一道炼字鉴赏题,所提供的答案均是学生答案。

请探究这些答案所存在的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①。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总结语言鉴赏题,重点难点在分析。

要做好分析,从答题角度上要注意:①词语含义,②词语所用手法(若有的话),③营造意境,④表达情感。

从答题规范上要注意:①分析要准确;②分析要具体,扣住语言,展示分析过程,不可架空分析,泛泛而谈;③要联系全篇主旨和意境,不可孤立分析某个字。

审题与答题规范★★★★★1.审题(1)关注提问模式①“诗眼”题全诗(或某一句)的诗眼是什么?全诗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②“炼实词、虚词”题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某字如换成另一字,效果如何?请作分析。

(2)把握思考模式因为绝大多数语言鉴赏题都要求分析,因此在分析思考时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炼意、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

2.答题一般步骤为:(1)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

(2)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3)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是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

(这一步骤如有则写)(4)适当展开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是鉴赏诗眼题,步骤则为:(1)指出该字(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句)写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该字(句)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如是版本比较赏析题,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1)从修辞手法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

(2)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

(3)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改换词语效果比较题一般只认可原文本用词。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且莫”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诗歌中“引”字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