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

合集下载

化学镀镍铁氟龙添加剂配方

化学镀镍铁氟龙添加剂配方

化学镀镍铁氟龙添加剂配方(周生电镀导师)特氟龙又名聚四氟乙烯,具有优异的耐腐蚀特性和极低的摩擦系数。

在普通中磷酸性化学镍镀液中加入本品,可以使特氟龙微粒进入镍磷合金镀层,极大的改善镍磷镀层的化学性能,增加化学镍镀层的耐蚀性和耐酸碱特性,并且镀层的摩擦系数大幅降低。

化学镀镍磷特氟龙合金镀层颜色乌量,增加镀液中特氟龙含量可以使镀层中特氟龙含量增加,镀层颜色趋于乌黑光亮。

一、工艺流程周生电镀导师之(@Q): /3/8/0/ 6/8/5 /5/0/9/电镀导师之 [@(微)(信)]:/1/3/6/5/7/2/0/1/4/7/0/(T*E*L同)●配方平台不断发展我们的配方平台包含的成熟量产商业配方,已有AN美特、乐思、罗哈、麦德美、国内知名公司配方。

配方平台帮助了很多中小企业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也有不少个人因此创业成功,帮助国内企业抢占国外知名企业市场,提升国产占有率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说明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类似抄袭或者是买过部分配方后再次转卖的,他们会改动数据,而且不会有后期的改进和升级。

他们甚至建立Q群或者微@信群推销配方。

我们没有建立任何群。

一切建&群的都是假冒。

(本*公*告*长*期*有*效)。

有些号称配方公开的公司,其实公开的是代号配方,靠高价卖代号原料赚取高额利润,希望买配方的用户不要被此类广*告忽悠。

添加剂的使用:按20-30毫升/升的比例加入普通中磷化学镀镍镀液中,1升化学镍工作液一般加25毫升添加剂。

温度80—90度,PH4.4--4.8时间视需要镀层厚度决定,通常不少于10分钟。

添加剂的补加:可以和化学镍A,C浓缩液一起补加,也可以根据镀层的颜色判断是否需要补加添加剂,长时间停止补加镀液会重回普通中磷化学镍,镀层颜色趋于白亮,补加过量镀层会变得更乌黑。

所以在连续工作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定期定量补加的方式确保镀层颜色的一致性。

封闭镀镍添加剂与工艺

封闭镀镍添加剂与工艺

封闭镀镍简称“镍封”,或称复合镑镀镍。

镍封是在光亮镀镍溶液中加人一些非导体物质的微粒,使它们与镀镍层产生共沉积。

非导体微粒不导电,更精确舌地说,它们是机械地夹杂在镀镍层中的。

由于微粒不是金属,其本身不会腐蚀,并且还在于能把原来整体镍镀层“切割”成无数的小块,从而改变了腐蚀电流,所以能提高镀镍层磅汰。

o;、盞召封镀层一般是在三层镍基础上再镀覆的”因此也有人称为“四层镍”。

这种组合镀.6>Hr于防腐蚀要求特别高的零件。

在镍封镀层上通常还需套铬,因铬镀层不能沉积在非导体上,这样镀铬层就成为多孔的了。

镍封用的奇非导体材料有二氧化硅、硫酸钡和氧化铝等一些惰性的超细微粉,直径为O.Ol~O.05肛m。

过粗,微粒沉降速率快,而且在电镀时微粒较难被镍金属嵌合,因而使微致孑L数过低,抗蚀性会降低,并且还会使镀层光泽度下降;过细,微粒沉降速率慢,镀层中形成的微孔过小,同样起不到好的抗蚀效果。

镍封镀层微孔数在20000个/CII12时才有抗蚀效果,40000~60000个/CIT12时最好。

在这种状态下的镍封镀层有极佳的抗腐蚀性。

但微孔数也不能过多,否则镀层会“倒光”;镀层厚度也不宜过厚,以2~3J真m为宜;镀层过厚也会“倒光”。

镍封镀层起到较好的抗腐作用的机理有两个:一是非导体微粒镶嵌在镍镀层中,对光亮镀镍层起到机械保护作用;二是因为镀铬层多孔,减少了镀铬层与镀镍层之间的腐蚀电流密度,从而减少了镀层的腐蚀速率。

为了提高抗蚀、抗暗和耐磨性,往往在镀镍层上还需亭要再镀上一层O.3一o.5tLm的铬镀层。

采用标准镀铬或低铬镀铬工艺所获得的铬镀层裂纹粗而少。

裂纹处形成微电池。

铬层本来的电位比镍层负,但铬镀层极易钝化,钝化后的铬镀层甚至可以达到类似黄金的电位,因而铬层的电位反而变得比镍层正二了。

在腐蚀介质中,电位正的铬镀层为阴极,裂纹中裸露的镍层为阳极。

如果铬镀层的裂纹少,这样阴极的面积就大了,而裸露的镍层部分面积很小,由于微电池中通过的电流是一样的,这样面积小的所承受的电流密度就大,因此会加速镍镀层的腐蚀速率。

化学镀镍艺配方

化学镀镍艺配方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
Sample
Substructure Sample 1 Sample 2 Sample 3
他们的工作是研究从柠檬酸镀液中电沉积镍一钨合金, 镀液在高温下进行。阴极是一个钢筒,钢筒内部按装上阳极, 仅在钢筒内的表面被镀覆。
4
1 化学镀镍历史(3)
镀层显示出很高的内应力,Brenner和Riddell认为存在柠檬 酸的氧化产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加入了一定量的还 原剂次亚磷酸盐。这时他们发现钢筒的外表除此以外镀上镍, 而且电流效率非常高,达到理论值的120%,这个结果说明 发生了类似电沉积的化学反应---发明化学镀镍。
2.2
羟基乙酸
HOCH2COOH
-
乙二胺
H2NCH2CH2COOH
13.5
丙二酸
HOOOCH2COOH
4.2
焦磷酸
H2O3POPO3H2
5.3
苹果酸
HOOOCH2CH(OH)COOH
3.4
21
4 化学镀镍溶液组成(7)
3) 配位体
丁二酸
水杨酸 酒石酸 苯二甲酸
乳酸 羟基醋酸
甘氨酸
22
4 化学镀镍溶液组成(8)
19
4 化学镀镍溶液组成(5)
3) 配位体
• 化学镀镍溶液经过几个循环(MTO)之后,必须补充镀液 中的配位体,以避免因生成亚磷酸镍而使镀液成糊状。
• 配位体对镀镍磷合金化学镀层耐蚀性影响深刻,同镍离子 生成五元环和六元环鳌合物的配位体所组成的镀液,其镀 层耐盐雾试验性能最佳。一般说来强络合剂比弱络合剂获 得的镀层磷含量高。
4 ) 缓冲剂 由于化学镀镍反应过程中,副产物氢离子的产生,所
以在沉积过程中溶液的pH值会连续下降。缓冲剂能有效 地稳定溶液的pH值。缓冲NaA和H+反应如下:

电镀新配方设计、应用1000例与电镀添加剂配比、应用新技术实用手册

电镀新配方设计、应用1000例与电镀添加剂配比、应用新技术实用手册

电镀新配方设计、应用1000例与电镀添加剂配比、应用新技术实用手册..作:秦文强北方工业2009年2月16开4册光盘:0定价:968元优惠:480元..详细:货到付款.............................................. 第一篇电镀概论第一章电镀概述第二章电化学理论在电镀中的应用第三章镀前表面处理上艺第四章电镀工艺设备第二篇单金属及合金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电镀锌及锌合金第二章电镀镍及合金第三章电镀铜及其合金第四章电镀铬第五章电镀锡及合金第六章电镀金第七章电镀银及合金第三篇化学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化学镀镍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第三章化学镀镍工艺第四章各种基体上化学镀镍的过程及其应用第五章化学镀镍层的结构与性质第六章化学镀镍液的配制调整与维护第七章化学镀铜第八章化学镀钻第九章化学镀铂族金属第十章化学镀其他金属第十一章化学镀多元合金第十二章化学复合镀第十三章浸镀第四篇复合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镍基复合电镀第二章锌基复合电镀第三章银基复合电镀第四章金刚石镶嵌复合电镀第五篇非常规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电刷镀第二章流镀第三章现代物理增强电镀第六篇非水溶剂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有机溶剂电镀第七篇等离子和绿色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等离子电镀第二章绿色电镀技术第八篇电镀溶液故障处理第一章电镀液故障分析方法第二章净化处理镀液的方法第三章镀单金属溶液故障的处理第四章装饰镀金液故障的处理第五章电镀铜锡合金液故障的处理第六章电镀镍铁合金液故障的处理第七章塑料电镀故障的处理第九篇电镀溶液分析测定第一章主要单金属电镀溶液第二章其他单金属电镀溶液第三章镀合金溶液第四章化学镀溶液第五章钢铁的氧化和磷化溶液第六章铝及其合金的氧化与着色溶液第十篇电镀添加剂配比与应用第一章配位离子电解沉积的基本过程第二章有机添加剂的阴极还原第三章整平作用与整平剂第四章电镀前处理用添加剂第五章镀镍添加剂第六章镀铜添加剂第七章镀锌添加剂第八章酸性光亮镀锡和铅锡合金添加剂第九章电镀贵金属的添加剂第十章镀铬添加剂第十一章化学镀添加剂电镀新配方设计、应用1000例与电镀添加剂配比、应用新技术实用手册第一篇电镀概论第一章电镀概述第二章电化学理论在电镀中的应用第三章镀前表面处理上艺第四章电镀工艺设备第二篇单金属及合金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电镀锌及锌合金第三章电镀铜及其合金第四章电镀铬第五章电镀锡及合金第六章电镀金第七章电镀银及合金第三篇化学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化学镀镍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第三章化学镀镍工艺第四章各种基体上化学镀镍的过程及其应用第五章化学镀镍层的结构与性质第六章化学镀镍液的配制调整与维护第七章化学镀铜第八章化学镀钻第九章化学镀铂族金属第十章化学镀其他金属第十一章化学镀多元合金第十二章化学复合镀第十三章浸镀第四篇复合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镍基复合电镀第二章锌基复合电镀第三章银基复合电镀第四章金刚石镶嵌复合电镀第五篇非常规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电刷镀第二章流镀第三章现代物理增强电镀第六篇非水溶剂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有机溶剂电镀第二章熔融盐电镀第七篇等离子和绿色电镀溶液配方创新设计第一章等离子电镀第二章绿色电镀技术第八篇电镀溶液故障处理第一章电镀液故障分析方法第二章净化处理镀液的方法第三章镀单金属溶液故障的处理第四章装饰镀金液故障的处理第五章电镀铜锡合金液故障的处理第六章电镀镍铁合金液故障的处理第七章塑料电镀故障的处理第九篇电镀溶液分析测定第一章主要单金属电镀溶液第二章其他单金属电镀溶液第三章镀合金溶液第四章化学镀溶液第五章钢铁的氧化和磷化溶液第六章铝及其合金的氧化与着色溶液第十篇电镀添加剂配比与应用第一章配位离子电解沉积的基本过程第二章有机添加剂的阴极还原第三章整平作用与整平剂第四章电镀前处理用添加剂第五章镀镍添加剂第六章镀铜添加剂第七章镀锌添加剂第八章酸性光亮镀锡和铅锡合金添加剂第九章电镀贵金属的添加剂第十章镀铬添加剂第十一章化学镀添加剂作者:秦文强出版社:北方工业出版日期:2009年2月开本:16开册数:4册光盘数:0 定价:968元。

第六章化学镀液的配制与维护

第六章化学镀液的配制与维护
第六章 化学镀镍液的配制调整与维护
第一节 化学镀镍液的配制
① 准确称量所需的各组分的量
② 将已完全溶解的镍盐溶液在不断搅拌下倒入含络合 物的溶液中
③将完全溶解的还原剂溶液在剧烈搅拌下倒入按② 配 制好的溶液中
④分别将稳定剂溶液、缓冲剂溶液、促进剂溶液、润 湿剂,在充分搅拌下倒入按③配制好的溶液中
⑤ 加水稀释至计算体积 ⑥用硫酸、氨水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整pH值 ⑦ 仔细过滤镀液 ⑧ 取样化验,合格后加温生产
(3) 操作工艺不当 局部过热 负荷过高或过低 镀槽参与反应
二、化学镀镍液的调整与维护 1、镍离子的调整 2、次磷酸盐的调整 每析出1g镍 ,补充5.6g次磷酸钠 3、pH值的调整 4、工作温度的控制 5、亚磷酸盐、稳定剂、缓冲剂、络合剂的控制
6、 化学镀镍液的维护管理
A 防尘 B 保持镀液清洁 C 严格控制工艺条件 D 严格按规范操作 E 每天化验分析镀液主要成分,及时调整
第二节 化学镀镍液的调整与维护
一、化学镀镍液稳定性的研究 1、镀液的自然分解现象
自然分解的表面现象是镀液产生大量的气泡,严 重时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呈现泡沫状,镀层发黑,镀液很快失效。
导致镀液自分解的原因
(1)镀液成分不合理
次磷酸盐浓度过高 镍盐浓度过高
络合剂浓度偏低
pH值过高
(2)镀液配制方法不合理 次磷酸盐加得过快或未完全溶解 调整pH值时碱液加得过快 配制顺序不当 镀液被污染——尤其是活性离子
第一节化学镀镍液的配制准确称量所需的各组分的量将已完全溶解的镍盐溶液在不断搅拌下倒入含络合物的溶液中将完全溶解的还原剂溶液在剧烈搅拌下倒入按配制好的溶液中分别将稳定剂溶液缓冲剂溶液促进剂溶液润湿剂在充分搅拌下倒入按配制好的溶液中加水稀释至计算体积用硫酸氨水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整ph值仔细过滤镀液取样化验合格后加温生产第二节化学镀镍液的调整与维护一化学镀镍液稳定性的研究1镀液的自然分解现象自然分解的表面现象是镀液产生大量的气泡严重时溶液会呈现泡沫状镀层发黑镀液很快失效

化学镀镍铁氟龙添加剂配方

化学镀镍铁氟龙添加剂配方

化学镀镍铁氟龙添加剂配方
镀镍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电解沉
积一层镍金属,可以增加金属的耐腐蚀性、硬度和美观性。

而铁氟龙是一
种具有非常低的摩擦系数和优良的耐腐蚀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其在各
个行业中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附着在金属表面上,提高镀层的质量和性能,通常会添加一些化学添加剂。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镍铁氟龙添加
剂配方。

1.共沉积剂:共沉积剂是在电解液中加入的一种化学物质,可以与镀
液中的金属离子共同沉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均匀且结合牢固的镀层。


见的共沉积剂有:硼酸、苯磺酸和柠檬酸等。

2.缓冲剂:缓冲剂是用来调节电解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
围内,以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和镀层的质量。

常见的缓冲剂有:磷酸和乙酸等。

3.混凝剂:混凝剂可以控制镀液中的导电性和粘度,使得镀液的流动
性更好,从而获得更均匀、致密的镀层。

常见的混凝剂有:丙酮、甘油和
聚丙烯醇等。

4.防泡剂:防泡剂是用来防止在镀液中产生气泡,影响镀液的稳定性
和镀层的质量。

常见的防泡剂有:硅油和矿物油等。

5.稳定剂:稳定剂是用来抑制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从而延长电解液的使用寿命和提高镀层的质量。

常见的稳定剂有:EDTA
和硫酸钠等。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镍铁氟龙添加剂配方,通过合理调配不同的
化学添加剂,可以控制镀液的性质和镀层的质量,从而满足不同行业的需
求。

当然,具体的添加剂配方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镀镍铁氟龙的用途进行调整。

电镀镍工艺手册

电镀镍工艺手册

电镀镍工艺手册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镍的方法,称为镀镍。

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们整理的电镀镍工艺手册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电镀镍工艺手册1、作用与特性PCB(是英文Printed Circuie Board印制线路板的简称)上用镀镍来作为贵金属和贱金属的衬底镀层,对某些单面印制板,也常用作面层。

对于重负荷磨损的一些表面,如开关触点、触片或插头金,用镍来作为金的衬底镀层,可大大提高耐磨性。

当用来作为阻挡层时,镍能有效地防止铜和其它金属之间的扩散。

哑镍/金组合镀层常常用来作为抗蚀刻的金属镀层,而且能适应热压焊与钎焊的要求,唯读只有镍能够作为含氨类蚀刻剂的抗蚀镀层,而不需热压焊又要求镀层光亮的PCB,通常采用光镍/金镀层。

镍镀层厚度一般不低于2.5微米,通常采用4-5微米。

PCB低应力镍的淀积层,通常是用改性型的瓦特镍镀液和具有降低应力作用的添加剂的一些氨基磺酸镍镀液来镀制。

我们常说的PCB镀镍有光镍和哑镍(也称低应力镍或半光亮镍),通常要求镀层均匀细致,孔隙率低,应力低,延展性好的特点。

2、氨基磺酸镍(氨镍)氨基磺酸镍广泛用来作为金属化孔电镀和印制插头接触片上的衬底镀层。

所获得的淀积层的内应力低、硬度高,且具有极为优越的延展性。

将一种去应力剂加入镀液中,所得到的镀层将稍有一点应力。

有多种不同配方的氨基磺酸盐镀液,典型的氨基磺酸镍镀液配方如下表。

由于镀层的应力低,所以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氨基磺酸镍稳定性差,其成本相对高。

3、改性的瓦特镍(硫镍)改性瓦特镍配方,采用硫酸镍,连同加入溴化镍或氯化镍。

由于内应力的原因,所以大都选用溴化镍。

它可以生产出一个半光亮的、稍有一点内应力、延展性好的镀层;并且这种镀层为随后的电镀很容易活化,成本相对底。

4、镀液各组分的作用:主盐──氨基磺酸镍与硫酸镍为镍液中的主盐,镍盐主要是提供镀镍所需的镍金属离子并兼起着导电盐的作用。

多层镀镍工艺及相关配方

多层镀镍工艺及相关配方

多层镀镍工艺及相关配方王宗雄;彭海泉;王超;陈卓【摘要】阐述了多层镍的防腐原理及工艺管理要求,介绍了半光亮镍、高硫镍和光亮镍的添加剂配方.【期刊名称】《电镀与涂饰》【年(卷),期】2015(034)016【总页数】13页(P940-952)【关键词】多层镍;电镀;添加剂;光亮剂;中间体;配方;故障【作者】王宗雄;彭海泉;王超;陈卓【作者单位】宁波市电镀行业协会,浙江宁波315199;扬州市攸碧晟贸易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000;宁波市电镀行业协会,浙江宁波315199;宁波三禾电镀技术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53.12First-author’s address:Ningbo Electroplat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Ningbo 315199, China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和韧性,能抵抗大气腐蚀,而镍镀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所以用途很广,其加工量仅次于镀锌工艺而位居第二位。

多层镍组合镀层不仅有机械保护作用,而且有电化学保护功能。

目前,多层镍已在汽车、摩托车等配件及铝合金零件上广泛应用,满足了各类高档产品的耐腐蚀性需求。

笔者将谈谈多年来在镀镍添加剂研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同时列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添加剂配方,与业内朋友交流。

多层镀镍通常指双层镍(半光亮镍+光亮镍)、三层镍(半光亮镍+高硫镍+光亮镍、半光亮镍+光亮镍+镍封)或四层镍(半光亮镍+高硫镍+光亮镍+镍封)。

厂家可根据耐蚀性要求来选择不同的多层镍组合工艺。

一般来讲,当两种相接触的金属处于同一电解液时就构成了腐蚀电池,电位较负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并被腐蚀,属于阳极,电位较正的金属发生还原反应而不被腐蚀,属于阴极。

所谓牺牲阳极、保护阴极,就是这个道理。

单层的电镀镍层(含硫量在0.04% ~ 0.08%)对产品的防腐蚀效果最差,基体作为阳极腐蚀而优先溶解,在镀层的缺陷处开始呈半球针孔状腐蚀,并迅速垂直穿透镍层而到达基体,如图1所示。

锌镍合金电镀配制

锌镍合金电镀配制

锌镍合金电镀一..性能特点:1、镀层镍含量可稳定地控制。

2、沉积速度快。

3、低电流密度光亮区范围宽,可用于形状较复杂的零部件的挂镀,也可用于滚镀。

4、镀液具有良好的整平性能,镀层呈银白色高光亮。

6、耐蚀性较电镀锌高5倍以上。

二.工艺参数:三.配制方法1、先往电镀槽加入1/2体积的水,加热至50–60℃,而后加入氯化铵,边加入边搅拌以加速溶解。

待氯化铵全部溶解后再依次加入氯化镍、氯化锌、三乙醇胺、开缸剂(添加剂A)及辅助光亮剂(添加剂B)。

2、待所有组分全部溶解后,用过滤机过滤镀液,去除颗粒杂质。

3、补充水至规定体积。

测定pH值并用氨水调整至5.35–5.40。

4、新配制的镀液在投入生产之前须经预电解去除化工原料中所含的铜、铅、锑等重金属杂质元素。

预电解在0.3–0.4 A/dm2阴极电流密度下进行,预电解时间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十个小时,直至镀层达到银白色为止。

四.槽液维护:1、pH值的控制该镀液的适宜pH值在5.35–5.65范围内。

PH≤5.2,镀层呈麻点状;PH≤5.3,镀层光亮性差。

随着电镀的进行,镀液的pH值缓慢的上升,用盐酸调整之。

2、Zn/Ni比的控制镀液的锌含量与镍含量之比(Zn/Ni比)不仅是决定镀层镍含量的主要参数,也对镀层外观有显著的影响,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该镀液的适宜Zn/Ni比最好控制在0.7–0.9范围内。

Zn/Ni比过高(≥1.0),当槽液温度较低(≤35℃)与阴极电流密度较小(≤1.5 A/dm2)的情况下,镀层呈灰色。

反之,Zn/Ni比过低(≤0.5),镀层的镍含量有可能超过15%,对提高镀层的耐蚀性不再有益,而脆性增加。

镀液Zn/Ni比可通过化学分析或其它简单方法予以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及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锌阳极与镍阳极的面积比。

3、温度控制本工艺的操作温度较宽(30–40℃),除滚镀及镀件形状过于复杂的场合外,电镀操作温度一般选择35–38℃。

4、阴极电流密度的控制阴极电流密度的选择取决于镀件形状。

镀镍

镀镍

工艺:酸性化学镀镍镀液配方【1】⏹硫酸镍NiSO4.7H2O:25~30g/L⏹次磷酸钠:20~25g/L⏹柠檬酸钠:10g/L⏹乙酸钠:15g/L⏹PH值:4.2~5⏹镀覆温度:85~90 ℃⏹沉积速度:12~15um/h⏹适用基体材料:钢铁(文献:陈治良. 简明电镀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表6-3)镀液组分及作用⏹镍盐:硫酸镍⏹还原剂:次磷酸钠⏹络合剂:柠檬酸钠⏹缓冲剂:乙酸钠实验设备:显微硬度仪恒温加热水浴温度计分析天平、酸度计规则形状碳钢材料烧杯量筒玻璃搅拌棒镊子等实验步骤:配置渡液【3】1)配制250ml镀液,浓度为:硫酸镍:30g/L、次磷酸钠: 25g/L、柠檬酸钠:10g/L、乙酸钠:15g/L 。

2)准确称取硫酸镍:7.5g ;次磷酸钠(还原剂):6.25g;柠檬酸钠(络合剂):2.5g、乙酸钠(缓冲剂):3.75g3)用约1/3的水量加热(?)溶解镍盐,并不断搅拌4)用另外1/3的水量溶解络合剂柠檬酸钠缓冲剂乙酸钠,然后将镍盐溶液在搅拌下倒入其中,澄清过滤5)用余下的1/3的水量溶解次磷酸钠,过滤,在将要使用前在搅拌下倒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稳定剂,(硫代硫酸盐1~5mg/L Pb1~2mg/L sn2+ 1~5 mg/L)稀释至总体积,用1:10的硫酸或者1:4的氨水调PH值至4.2~5镀前预处理:正确的镀前处理是指除去底金属表面的污染, 表面清洁, 无锈, 无氧化物。

本实验镀前处理工艺流程:打磨→除油→水洗→酸洗→水洗→热蒸馏水清洗→干燥【1打磨:用各级杀之打磨碳钢试样除去表面锈迹后抛光2打硬度:在显微硬度仪上测取三点的显微硬度平均值3除油:将除油剂加热到90℃,将碳钢实验表面放置其中除油并用蒸馏水清洗(配制250ml除油剂,根据除油剂的配方计算、称取:氢氧化钠25g、碳酸钠15g、磷酸钠15g、十二烷基硫酸钠0.125g,在烧杯中以蒸馏水配制镀液。

)4酸洗:用稀盐酸活化试样表面至试样表面,至试样表面光亮无污染斑块即停止,并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干燥后待用(酸洗配方:盐酸:蒸馏水(体积比)为1:1 向盛有125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等体积的盐酸溶液)镀前测量:5干燥后用电子天平测量镀件的质量m16将盛有镀液的烧杯置于85~90℃的恒温水浴中;7当镀液温度达到86~90℃,将碳钢浸入镀液中并开始计时t1(计算沉积速度)8搅拌镀液,测定并调节控制镀液酸度PH=3.4~493h后取出碳钢试样,记录时间t2用金相显微境观察镀层厚度,v=L/(t2-t1)【2】10镀件表面宏观形貌观察:肉眼观察镀层是否平整光洁,有无肉眼可见的孔隙11镀层硬度测定:将镀好的式样在显微硬度仪上测取三点的显微硬度平均值12镀件表面微观形貌观察:打磨并抛光含镀层的碳钢横截面制作金相试样,观察镀层的均匀性,微观孔隙等,并拍摄微观照片化学镀镍故障及处理方法【1】1反应慢可能原因:a PH值低用氨水或NaOH调整b温度过低c次磷酸钠含量不足,分析补充2镀液反应激烈,成沸腾状,出现深灰色镍粉(渡液自然分解的象征)a 装载量过大b温度过高或局部过热c渡液掉入金属屑或固体粒子d次磷酸盐含量过高 e pH值太高3镀层有麻点氢气停留在零件上,可搅动槽液或抖动零件来避免4 渡液中亚磷酸未达到额定含量而发生亚磷酸镍沉淀 a pH值太高b络合剂不足,应予以补充参考:王喜然,郭东海,张齐飞,王波波。

化学镀镍的配方及实际使用实例

化学镀镍的配方及实际使用实例

1 铸铁复合化学镀镍前的活化工艺铸铁复合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为:机械抛光→除油除锈→活化处理。

但不同的活化方法,直接影响镀层的结合力和孔隙率。

筛选最佳阴极活化工艺为:70%H2SO4,室温(最佳200OC),DK=8A/dm 2,10s。

本活化液可保证镀层结合力最大、孔隙率均为零。

2、如何改善不锈钢化学镀镍层的结合力不锈钢件(传动轴、啮合件、动配合件等)化学镀镍,可改善镀层的均匀性和自润滑性,比电镀铬好。

但不锈钢化学镀镍常因前处理不好而造成镀层与基体结合力不理想,成为实际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工艺流程:机械抛光→有机溶剂除油→化学除油→热水洗→电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30%HCl→冷水洗→20%HCl(50OC)→冷水洗→闪镀镍→化学镀镍。

原工艺的缺点:单独用HCL除氧化皮效果不好;形状复杂件闪镀镍因覆盖能力不好而影响到化学镀镍的均匀性;因工序较长有可能造成不锈钢新鲜表面重新被氧化成膜;闪镀镍溶液易污染化学镀镍溶液等。

为此,有人改进工艺。

改进工艺流程:抛光、除油工序同原工艺→混酸除膜(25%HCl+8%HNO3+10%HF)→冷水洗→活化(10%HCl+5%NH4F,60OC)→热水洗→化学镀镍。

改进工艺的优点:①采用混酸除去不锈钢表面难溶的FeCrO4氧化膜、Si、SiO2,使基体表面的化学活性增强;②工序简化,避免了不锈钢新鲜表面重新被氧化;③增加基体的预热工序,消除镀层与基体因温差而产生的应力。

因此,化学镀镍与基体结合力好,镀速快等。

3 如何进行减压化学镀镍减压化学镀镍,用镀液的动态载荷取代静态载荷,大大扩展了化学镀镍的应用范围,镀层光亮平整、针孔隙低、耐蚀性好。

本法适用小口径长管内壁化学镀镍(φ内≥4cm以上各种细其整平性)。

解决办法:系列压力差(P0—P1)控制在(-5.3×-66.7)×103Pa内,管径细,适当减少压差,降低镀液流速;管径粗,可适当增加压差,提高镀液流速。

电镀镍液配方与制作

电镀镍液配方与制作

电镀镍液配方与制作
一、电镀镍液的配方
1、配方一:
①氯化镍:30g;
②硫酸钠:60g;
③氢氧化钠:14g;
④硫酸镁:10g;
⑤铵态碳酸铵:20g;
⑥硫酸铝:3g;
⑦硫酸铁:2g;
⑧氯化钾:2g;
⑨硫酸锶:0.1g;
⑩硼酸:0.1g;
⑪碳酸氢钠:4g。

2、配方二:
①氯化镍:20g;
②氢氧化钠:12g;
③硫酸铁:2g;
④硫酸铝:1g;
⑤铵态碳酸铵:20g;
⑥硫酸锶:0.2g;
⑦硼酸:0.1g;
⑧碳酸氢钠:4g;
⑨氯化钠:12g;
⑩硫酸镁:10g。

二、电镀镍液的制作过程
1、配料
首先将上述所有成分按照上述配方比例配料,将所有成分放入调配槽中,将它们搅拌均匀,确保比例准确,搅拌时间应保持10分钟以上。

2、加温
然后,将搅拌好的溶液加入加热设备中,将溶液加热至60℃,加热时间应该在20分钟左右,使溶液表面呈乳白色。

3、增碱
接着,将碱性钠加入溶液中并搅拌,使溶液的PH值达到11~12,碱性钠的加入量控制在5%以内。

4、加入添加剂
将调配好的添加剂加入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的添加剂应根据发镀效果确定,一般而言。

化学镀镍配方

化学镀镍配方

化学镀镍配方化学镀镍是一种电化学的金属镀覆技术,可以用来给不同种类的金属表面附加一层镍层,从而使它们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美观度。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制造和修理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和其他机械设备等领域。

本篇文章将介绍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和配方,并提供制备化学镀镍所需的材料和步骤。

一、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化学镀镍是通过将一种镍化学药液在金属表面上电化学还原的方式,来制造出一层镍金属保护层的工艺。

当材料浸泡在含有镍离子的溶液中时,金属表面上存在的一些杂质会吸附到溶液中,从而让表面变得更加干净。

随后,通过控制电流和温度,镍离子可以被还原到表面上,从而形成一层均匀的镍金属层。

这个过程称为“还原”。

化学镀镍的优点在于可以生产出非常均匀的薄层,并使复杂的形状更容易得到保护。

这种技术与其他金属镀覆技术不同,因为它可以在其中一个合标金属和非金属表面上制备出均质和连续的涂层,从而强化金属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化学镀镍技术还可以用于在成千上万的不同材料上,而且处理后的材料的完整性和表面质量十分高。

二、化学镀镍的配方化学镀镍配方包括镍盐、酸和添加剂。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镀镍配方:1.含锌化学镀镍配方:材料:镍氰酸 15 g/L硝酸 20 g/L氯化锌 2 g/L硼酸 25 g/L添加剂还原剂(Sodium Borohydride, NaBH4)2.5 g/L方法:① 在像槽这样的金属容器中混合镍盐、硝酸和氯化锌,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硼酸稳定剂,搅拌均匀。

② 在使用之前,还需要向溶液中添加还原剂。

③ 在将许多不同的金属材料浸入溶液中之前,需要调整镍盐、酸和稳定剂的配方,以便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形成适当的涂层。

2.光亮铜表面化学镀镍配方:材料:镍浴 44 g/L氯化铵 110 g/L添加剂硫代磺酸根离子(Thiourea, Tu)0.25 g/L硼酸 80 g/L方法:① 将镍盐和氯化铵混合在一起,然后添加稳定剂并用水稀释。

② 填充电容槽或者类似的容器。

化学镀镍艺配方范文

化学镀镍艺配方范文

化学镀镍艺配方范文化学镀镍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在各种基材上形成具有良好性能和装饰效果的镍层。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化学镀镍艺配方。

1.艺配方成分:镍盐:镍硫酸盐、镍氯化物、镍硝酸盐等。

酸性调节剂:硫酸、盐酸等。

还原剂:乙醇、甘油、醋酸钠等。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正丁醇硫酸钠等。

2.艺配方制备方法:(1)将适量的镍盐和酸性调节剂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用量的多少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2)再将适量的还原剂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对于乙醇,通常使用20%至50%的浓度,对于甘油,通常使用2%至10%的浓度。

(3)最后,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

3.艺配方操作步骤:(1)将待处理的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清洗、除油、酸洗、水洗等步骤,确保基材表面无杂质和油污。

(2)将处理好的基材浸入上述配好的镀镍溶液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通常,反应温度控制在25℃至60℃之间,反应时间根据需要可调。

(3)取出浸泡的基材,用水冲洗干净,可用吹风机或自然晾干。

4.艺配方优化:在上述配方中,还可以进行一些优化,例如添加添加剂(如冰醋酸、柠檬酸等)来调节镀液的pH值,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和镀层的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还原剂的浓度和种类、调整镀液温度和时间等参数,以适应不同基材的镀镍需求。

5.艺配方应用:化学镀镍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的防腐、装饰和电镀等领域。

在装饰方面,化学镀镍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的亮度和光泽的镍层,常用于钟表、首饰、金属制品等的表面修饰。

在防腐方面,化学镀镍可以为金属表面提供一层耐腐蚀的保护层,常用于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等领域。

综上所述,以上是一种常用的化学镀镍艺配方的介绍,通过调节配方中的成分和参数,可以在不同基材上获得适合的镀层效果。

化学镀镍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改善产品的性能和外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ZN-2锌镍合金电镀添加剂及电镀工艺(精)

ZN-2锌镍合金电镀添加剂及电镀工艺(精)

ZN-2 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添加剂ZN-2碱性锌镍合金电镀添加剂及电镀工艺是杭州东方表面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高稳定性、高耐蚀性新电镀工艺,可以获得含镍量为11-16%的锌镍合金镀层。

该工艺电流效率高达70~80%,比同类工艺高一倍左右,可以实现省时、省成本;深镀能力好,特别适合滚镀和,高深孔要求的挂镀件。

镀层经钝化处理,其防护性能比相应的锌镀层提高4~6倍以上,该工艺特别适用于汽车、摩托车等对防护要求较高的零件的表面处理。

一、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范围推荐值氧化锌8-12 g/L 10g/L氢氧化钠100-150 g/L 130g/L开缸剂ZN-2Mu 40-50 ml/L 40ml/L添加剂ZN-2A5-7 ml/L 6ml/L光亮剂ZN-2B 4-6 ml/L 5ml/L镍溶液ZN-2C 20-25 ml/L 20 ml/L温度20-30℃20-30℃D K0.5-4A/dm2 0.5-4 A/dm2搅拌阴极移动阴极移动过滤连续过滤S K:S A1:1.5-2镀层镍含量11-16%二、溶液配制1.洗净备用槽,加入少量的温水把NaOH溶解,趁热加入ZnO搅拌使之溶解。

2.等溶液温度下降后加入镀槽,并加水稀释至规定体积的80%左右。

3.视原材料质量情况选择处理方法,然后加入ZN-2A、ZN-2B再进行电解处理,同时进行样品试镀。

4.当镀层质量达到要求后,再加入开缸剂ZN-2Mu以及镍剂ZN-2C,电解处理后每升通电量2Ah后,渐进正常工作状态,即可调试生产。

三、镀液的维护与控制1.Zn与NaOH:镀液中ZnO与NaOH的相对含量对镀层中的镍含量略有影响,ZnO高或NaOH低时,镀层中的镍含量略低,反之则镍含量略高。

Zn:NaOH控制在1:12~13左右较好,平时生产停止时须及时将阳极取出。

当Zn偏高时,可用镍板或铁板取代部分锌板。

2.锌镍合金电镀添加剂:ZN-2A与ZN-2B须配合使用,A剂可增强阴极极化,使镀层结晶细致,改善镀液的分散能力与覆盖能力,B剂可增加镀层光亮度,扩大电流密度范围。

镀镍湿润剂配方表

镀镍湿润剂配方表

镀镍湿润剂配方表摘要:1.引言:介绍镀镍湿润剂配方表2.配方表内容:详细列出配方表中的各种成分及其作用3.配方表的使用:说明如何根据配方表制作镀镍湿润剂4.结论:总结镀镍湿润剂配方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正文: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镀镍技术在电子、化工、航空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镀镍过程中,镀镍湿润剂的选择和使用对镀层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实用的镀镍湿润剂配方表,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制作出优质的镀镍湿润剂。

二、配方表内容以下是一份镀镍湿润剂配方表:1.乙酸镍(NiAcetate):50g2.乙酸钴(CoAcetate):6g3.乙酸锌(ZnAcetate):3g4.氯化镍(NiCl2):20g5.氯化钴(CoCl2):2.4g6.氯化锌(ZnCl2):1.2g7.乙酸(AceticAcid):20g8.水(H2O):1000g配方表中的各种成分及其作用如下:1.乙酸镍、乙酸钴、乙酸锌:作为镀镍湿润剂的主要成分,能够提高镀层的均匀性、附着力和硬度。

2.氯化镍、氯化钴、氯化锌:作为辅助成分,能够增强镀层的抗腐蚀性能和延展性。

3.乙酸:作为溶剂,有助于其他成分的溶解和混合。

4.水:作为稀释剂,能够调整镀镍湿润剂的浓度,使其更适合各种镀镍工艺。

三、配方表的使用根据上述配方表,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制作镀镍湿润剂:1.将乙酸镍、乙酸钴、乙酸锌、氯化镍、氯化钴、氯化锌放入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

2.慢慢加入乙酸,继续搅拌,直至所有成分完全溶解。

3.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调整浓度至适合您的镀镍工艺。

四、结论总之,镀镍湿润剂配方表为制作优质镀镍湿润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

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

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作:编委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1月16开精装3册光盘:0定价:798元优惠:368元..详细:............................................................................................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目录:第一篇镀镍工艺基础第一章镀镍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镀镍原理第三章普通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镀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三节普通镀镍万分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影响第四节普通镀镍溶液的维护第五节普通镍镀层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第六节普通镀镍溶液的配制第七节普通镀镍工艺流程第八节普通镍镀层的质量检验第九节普通镍镀层推荐最低厚度第十节普通镀镍故障原刚及处理办法第四章光亮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光达镀镍溶液第三节光亮镀镍的电沉积理论第四节装饰性光达镀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光亮镍的后处理第五章镀黑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黑镍镀层的组成第三节黑镍镀层的发黑机理第四节镀黑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五节镀黑镍工艺流程第六节黑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黑镍的影响第七节镀黑镍溶液配制方法第八节镀黑镍溶液性能第九节黑镍镀层性能第十节镀黑镍操作要点和工作制度第十一节镀黑镍层后处理第十二节镀黑镍故障处理第六章镀枪黑色锡一镍合金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枪黑色镍镀液类型第三节枪黑色溶液配制第四节电镀枪黑色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枪色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六节锡一镍合金共沉积机理第七节镀枪色用添加剂商品第八节枪黑色镀层性能第九节枪黑色镀液性能第十节枪黑色镀液维护第十一节枪黑色镀层质量控制第十二节枪色镀层镀后处理第十三节枪色镀液中杂质的影响第十四节枪黑色镀液故障排除第十五节枪色流行装饰法第十六节不良枪色镀层退除法第十七节枪色镀液中镍、锡补充法第七章镍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镍封一微孔铬的耐蚀性能第三节镍封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国内外镍封添加剂商品第五节镍封镀液配制第六节镍封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七节镍封电镀工艺流程第八节镍封镀层质量控制与检测第九节镍封用设备第十节镍封镀槽的维护与操作第十一节提高镍封耐蚀性的因素第十二节镍封镀液大处理第十三节镍封镀液故障处理第十四节镍封经济效益第八章镀缎面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缎面镍形成机理第三节缎面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缎面镍溶液配制第五节缎面镍添加剂商品第六节缎面镍工艺流程第七节缎面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八节缎面镍镀液性能第九节缎面镍镀层性能第十节缎面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十一节缎面镍设备第十二节段面镍故障处理第九章镀高应力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高应力镍一微裂纹铬提高耐蚀性能原理第三节高应力镍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第四节高应力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高应力镀镍溶液配制第六节高应力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七节微裂纹镍一铬镀层体系性能第八节高应力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九节镀高应力镍一铬的经济效益第十节微裂纹镍一铬国外文献与专利第十章氨基磺酸镍镀镍第十一章其他类型镍盐镀镍第二篇光亮镀镍新工艺新技术第一章光亮镀镍工艺和镀层第二章镀镍用光亮剂第三章双层光亮镀镍第四章多层光亮镀镍第五章低浓度低温光亮镀镍第六章滚镀镍第七章深孔镀镍第三篇光亮镀镍添加剂与技术条件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心章实验方法第五章检验规则第六章标志、包装和储运第四篇难镀基材的化学镀镍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第二章化学镀镍溶液第三章难镀金槿材料基体化学镀镍第四章非金属基休化学镀镍第五章化学镀镍介金绀织结构与性能第六章化学镀镍层的后处理第七章化学镀镍层的退除第八章镀液的分析与维护第九章废液处理与排放第十章车间设计与建造第十一章化学镀镍车间标准与规范第五篇木材化学镀镍工艺学基础第一章木材化学镀镍的原料及工艺路线第二章术材的农卣催化处理工艺第三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工艺学基础第四章镀液连续施镀文验第五章镀液和老化与再生第六章化学镀镍木材的性能研究第七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机理分析第六篇化学镀镍基合金理论与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化学镀镍基合金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第三章化学镀镍基合金工艺第四章化学镀镍层的结构与性质第五章化学镀镍液的配制、调整与维护第第六章各种基体上化学镀镍的过程及其应用第七章化学复合镀第八章多元化学镀镍基合金第九章化学镀镍车间设计与设备第十章化学镀镍层质量检验第十一章化学镀镍废水处理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目录:第一篇镀镍工艺基础第一章镀镍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镀镍原理第三章普通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镀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三节普通镀镍万分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影响第四节普通镀镍溶液的维护第五节普通镍镀层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第六节普通镀镍溶液的配制第七节普通镀镍工艺流程第八节普通镍镀层的质量检验第九节普通镍镀层推荐最低厚度第十节普通镀镍故障原刚及处理办法第四章光亮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光达镀镍溶液第三节光亮镀镍的电沉积理论第四节装饰性光达镀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光亮镍的后处理第五章镀黑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黑镍镀层的组成第三节黑镍镀层的发黑机理第四节镀黑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五节镀黑镍工艺流程第六节黑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黑镍的影响第七节镀黑镍溶液配制方法第八节镀黑镍溶液性能第九节黑镍镀层性能第十节镀黑镍操作要点和工作制度第十一节镀黑镍层后处理第十二节镀黑镍故障处理第六章镀枪黑色锡一镍合金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枪黑色镍镀液类型第三节枪黑色溶液配制第四节电镀枪黑色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枪色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六节锡一镍合金共沉积机理第七节镀枪色用添加剂商品第八节枪黑色镀层性能第九节枪黑色镀液性能第十节枪黑色镀液维护第十一节枪黑色镀层质量控制第十二节枪色镀层镀后处理第十三节枪色镀液中杂质的影响第十四节枪黑色镀液故障排除第十五节枪色流行装饰法第十六节不良枪色镀层退除法第十七节枪色镀液中镍、锡补充法第七章镍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镍封一微孔铬的耐蚀性能第三节镍封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国内外镍封添加剂商品第五节镍封镀液配制第六节镍封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七节镍封电镀工艺流程第八节镍封镀层质量控制与检测第九节镍封用设备第十节镍封镀槽的维护与操作第十一节提高镍封耐蚀性的因素第十二节镍封镀液大处理第十三节镍封镀液故障处理第十四节镍封经济效益第八章镀缎面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缎面镍形成机理第三节缎面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缎面镍溶液配制第五节缎面镍添加剂商品第六节缎面镍工艺流程第七节缎面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八节缎面镍镀液性能第九节缎面镍镀层性能第十节缎面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十一节缎面镍设备第十二节段面镍故障处理第九章镀高应力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高应力镍一微裂纹铬提高耐蚀性能原理第三节高应力镍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第四节高应力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高应力镀镍溶液配制第六节高应力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七节微裂纹镍一铬镀层体系性能第八节高应力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九节镀高应力镍一铬的经济效益第十节微裂纹镍一铬国外文献与专利第十章氨基磺酸镍镀镍第十一章其他类型镍盐镀镍第二篇光亮镀镍新工艺新技术第一章光亮镀镍工艺和镀层第二章镀镍用光亮剂第三章双层光亮镀镍第四章多层光亮镀镍第五章低浓度低温光亮镀镍第六章滚镀镍第七章深孔镀镍第三篇光亮镀镍添加剂与技术条件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心章实验方法第五章检验规则第六章标志、包装和储运第四篇难镀基材的化学镀镍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第二章化学镀镍溶液第三章难镀金槿材料基体化学镀镍第四章非金属基休化学镀镍第五章化学镀镍介金绀织结构与性能第六章化学镀镍层的后处理第七章化学镀镍层的退除第八章镀液的分析与维护第九章废液处理与排放第十章车间设计与建造第十一章化学镀镍车间标准与规范第五篇木材化学镀镍工艺学基础第一章木材化学镀镍的原料及工艺路线第二章术材的农卣催化处理工艺第三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工艺学基础第四章镀液连续施镀文验第五章镀液和老化与再生第六章化学镀镍木材的性能研究第七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机理分析第六篇化学镀镍基合金理论与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化学镀镍基合金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第三章化学镀镍基合金工艺第四章化学镀镍层的结构与性质第五章化学镀镍液的配制、调整与维护第第六章各种基体上化学镀镍的过程及其应用第七章化学复合镀第八章多元化学镀镍基合金第九章化学镀镍车间设计与设备第十章化学镀镍层质量检验第十一章化学镀镍废水处理作者:编委会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1月开本:16开精装册数:3册光盘数:0 定价:798元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

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

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作:编委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1月16开精装3册光盘:0定价:798元优惠:368元..详细:............................................................................................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目录:第一篇镀镍工艺基础第一章镀镍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镀镍原理第三章普通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镀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三节普通镀镍万分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影响第四节普通镀镍溶液的维护第五节普通镍镀层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第六节普通镀镍溶液的配制第七节普通镀镍工艺流程第八节普通镍镀层的质量检验第九节普通镍镀层推荐最低厚度第十节普通镀镍故障原刚及处理办法第四章光亮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光达镀镍溶液第三节光亮镀镍的电沉积理论第四节装饰性光达镀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光亮镍的后处理第五章镀黑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黑镍镀层的组成第三节黑镍镀层的发黑机理第四节镀黑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五节镀黑镍工艺流程第六节黑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黑镍的影响第七节镀黑镍溶液配制方法第八节镀黑镍溶液性能第九节黑镍镀层性能第十节镀黑镍操作要点和工作制度第十一节镀黑镍层后处理第十二节镀黑镍故障处理第六章镀枪黑色锡一镍合金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枪黑色镍镀液类型第三节枪黑色溶液配制第四节电镀枪黑色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枪色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六节锡一镍合金共沉积机理第七节镀枪色用添加剂商品第八节枪黑色镀层性能第九节枪黑色镀液性能第十节枪黑色镀液维护第十一节枪黑色镀层质量控制第十二节枪色镀层镀后处理第十三节枪色镀液中杂质的影响第十四节枪黑色镀液故障排除第十五节枪色流行装饰法第十六节不良枪色镀层退除法第十七节枪色镀液中镍、锡补充法第七章镍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镍封一微孔铬的耐蚀性能第三节镍封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国内外镍封添加剂商品第五节镍封镀液配制第六节镍封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七节镍封电镀工艺流程第八节镍封镀层质量控制与检测第九节镍封用设备第十节镍封镀槽的维护与操作第十一节提高镍封耐蚀性的因素第十二节镍封镀液大处理第十三节镍封镀液故障处理第十四节镍封经济效益第八章镀缎面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缎面镍形成机理第三节缎面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缎面镍溶液配制第五节缎面镍添加剂商品第六节缎面镍工艺流程第七节缎面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八节缎面镍镀液性能第九节缎面镍镀层性能第十节缎面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十一节缎面镍设备第十二节段面镍故障处理第九章镀高应力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高应力镍一微裂纹铬提高耐蚀性能原理第三节高应力镍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第四节高应力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高应力镀镍溶液配制第六节高应力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七节微裂纹镍一铬镀层体系性能第八节高应力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九节镀高应力镍一铬的经济效益第十节微裂纹镍一铬国外文献与专利第十章氨基磺酸镍镀镍第十一章其他类型镍盐镀镍第二篇光亮镀镍新工艺新技术第一章光亮镀镍工艺和镀层第二章镀镍用光亮剂第三章双层光亮镀镍第四章多层光亮镀镍第五章低浓度低温光亮镀镍第六章滚镀镍第七章深孔镀镍第三篇光亮镀镍添加剂与技术条件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心章试验方法第五章检验规则第六章标志、包装和储运第四篇难镀基材的化学镀镍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第二章化学镀镍溶液第三章难镀金槿材料基体化学镀镍第四章非金属基休化学镀镍第五章化学镀镍介金绀织结构与性能第六章化学镀镍层的后处理第七章化学镀镍层的退除第八章镀液的分析与维护第九章废液处理与排放第十章车间设计与建造第十一章化学镀镍车间标准与规范第五篇木材化学镀镍工艺学基础第一章木材化学镀镍的原料及工艺路线第二章术材的农卣催化处理工艺第三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工艺学基础第四章镀液连续施镀文验第五章镀液和老化与再生第六章化学镀镍木材的性能研究第七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机理分析第六篇化学镀镍基合金理论与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化学镀镍基合金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第三章化学镀镍基合金工艺第四章化学镀镍层的结构与性质第五章化学镀镍液的配制、调整与维护第第六章各种基体上化学镀镍的过程及其应用第七章化学复合镀第八章多元化学镀镍基合金第九章化学镀镍车间设计与设备第十章化学镀镍层质量检验第十一章化学镀镍废水处理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目录:第一篇镀镍工艺基础第一章镀镍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镀镍原理第三章普通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镀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三节普通镀镍万分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影响第四节普通镀镍溶液的维护第五节普通镍镀层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第六节普通镀镍溶液的配制第七节普通镀镍工艺流程第八节普通镍镀层的质量检验第九节普通镍镀层推荐最低厚度第十节普通镀镍故障原刚及处理办法第四章光亮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光达镀镍溶液第三节光亮镀镍的电沉积理论第四节装饰性光达镀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光亮镍的后处理第五章镀黑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黑镍镀层的组成第三节黑镍镀层的发黑机理第四节镀黑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五节镀黑镍工艺流程第六节黑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黑镍的影响第七节镀黑镍溶液配制方法第八节镀黑镍溶液性能第九节黑镍镀层性能第十节镀黑镍操作要点和工作制度第十一节镀黑镍层后处理第十二节镀黑镍故障处理第六章镀枪黑色锡一镍合金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枪黑色镍镀液类型第三节枪黑色溶液配制第四节电镀枪黑色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枪色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六节锡一镍合金共沉积机理第七节镀枪色用添加剂商品第八节枪黑色镀层性能第九节枪黑色镀液性能第十节枪黑色镀液维护第十一节枪黑色镀层质量控制第十二节枪色镀层镀后处理第十三节枪色镀液中杂质的影响第十四节枪黑色镀液故障排除第十五节枪色流行装饰法第十六节不良枪色镀层退除法第十七节枪色镀液中镍、锡补充法第七章镍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镍封一微孔铬的耐蚀性能第三节镍封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国内外镍封添加剂商品第五节镍封镀液配制第六节镍封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七节镍封电镀工艺流程第八节镍封镀层质量控制与检测第九节镍封用设备第十节镍封镀槽的维护与操作第十一节提高镍封耐蚀性的因素第十二节镍封镀液大处理第十三节镍封镀液故障处理第十四节镍封经济效益第八章镀缎面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缎面镍形成机理第三节缎面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缎面镍溶液配制第五节缎面镍添加剂商品第六节缎面镍工艺流程第七节缎面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八节缎面镍镀液性能第九节缎面镍镀层性能第十节缎面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十一节缎面镍设备第十二节段面镍故障处理第九章镀高应力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高应力镍一微裂纹铬提高耐蚀性能原理第三节高应力镍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第四节高应力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高应力镀镍溶液配制第六节高应力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七节微裂纹镍一铬镀层体系性能第八节高应力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九节镀高应力镍一铬的经济效益第十节微裂纹镍一铬国外文献与专利第十章氨基磺酸镍镀镍第十一章其他类型镍盐镀镍第二篇光亮镀镍新工艺新技术第一章光亮镀镍工艺和镀层第二章镀镍用光亮剂第三章双层光亮镀镍第四章多层光亮镀镍第五章低浓度低温光亮镀镍第六章滚镀镍第七章深孔镀镍第三篇光亮镀镍添加剂与技术条件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心章试验方法第五章检验规则第六章标志、包装和储运第四篇难镀基材的化学镀镍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第二章化学镀镍溶液第三章难镀金槿材料基体化学镀镍第四章非金属基休化学镀镍第五章化学镀镍介金绀织结构与性能第六章化学镀镍层的后处理第七章化学镀镍层的退除第八章镀液的分析与维护第九章废液处理与排放第十章车间设计与建造第十一章化学镀镍车间标准与规范第五篇木材化学镀镍工艺学基础第一章木材化学镀镍的原料及工艺路线第二章术材的农卣催化处理工艺第三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工艺学基础第四章镀液连续施镀文验第五章镀液和老化与再生第六章化学镀镍木材的性能研究第七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机理分析第六篇化学镀镍基合金理论与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化学镀镍基合金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第三章化学镀镍基合金工艺第四章化学镀镍层的结构与性质第五章化学镀镍液的配制、调整与维护第第六章各种基体上化学镀镍的过程及其应用第七章化学复合镀第八章多元化学镀镍基合金第九章化学镀镍车间设计与设备第十章化学镀镍层质量检验第十一章化学镀镍废水处理作者:编委会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1月开本:16开精装册数:3册光盘数:0 定价:798元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镀镍槽液配制作业指导书 R0.0

镀镍槽液配制作业指导书 R0.0

镀镍槽液配制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文件版次 Rev 0.0生效日期 2013年8月17日 页 数第1页 共1 页编 制审 核批 准1. 技术参数:2. 步骤:2.1 将镀槽清洗干净,注入镀槽50%体积的去离子水,加温至60~70℃; 2.2 加入计算量的氯化镍和硫酸镍,并搅拌至完全溶解;2.3 用10%的硫酸(AR)调节pH 值至3.0,加入2~3mL/L H 2O 2搅拌半小时, 然后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至5.5~6.0,65~70℃保温半小时; 2.4 维持水温在50~55℃,加入2~3g/L 活性碳,充分搅拌半时,过滤干净; 2.5 将所需硼酸另外用沸水溶解,加入镀槽,搅拌均匀,过滤;2.6 加水至接近预定体积,用10%稀硫酸(AR)调PH 至3.0恒温在55℃左右, 用瓦楞阴极在D K ≈0.3A/dm 2左右电解处理,至瓦楞板上低电流密度区银 灰色为止;2.7 取少量镀液, 用霍尔槽及小型镀槽加入所需添加剂, 在正常工艺条件下 试镀, 若不正常, 则将大槽内镀液继续进行电解处理, 至正常为止; 2.8 在大槽内,按规定量加入添加剂, 在正常条件下试镀, 直至正常。

3.注意事项:3.1 配制槽液选用的硫酸镍、氯化镍、硼酸的杂质尽量纯净,性能优良; 3.2 硼酸的溶解度不高,一般需要另外用沸水溶解后倒入槽中,并且在活性 炭处理过滤后加入,防止硼酸过滤析出;3.3 活性炭处理槽液时候,活性炭的加入应该按照“少量多次”的补加原则; 3.4 瓦楞板:波浪状的板,一般使用铁片即可。

第一次使用一定要事先全部 镀层镍,防止铁杂质污染;3.5 电解槽液。

电解前先用大电流D K ≈3A/dm 2电解1-2分钟后,再使用 D K ≈0.3A/dm 2电解。

如果电解过程中镀层发黑,需要打磨后再继续电解, 至瓦楞板上低电流密度区银灰色为止; 3.6 配槽时佩戴好劳保用品。

成分 氯化镍硫酸镍硼酸Ni-211光亮剂Ni-211柔软剂含量 50-60g/L 200-250g/L40-50g/L 0.6-0.8mL/L8-10mL/L 配制量 55g/L 220g/L45g/L 0.6mL/L8mL/L 确认方式化验分析化验分析化验分析赫尔槽分析赫尔槽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作:编委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1月16开精装3册光盘:0定价:798元优惠:368元..详细:............................................................................................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目录:第一篇镀镍工艺基础第一章镀镍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镀镍原理第三章普通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镀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三节普通镀镍万分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影响第四节普通镀镍溶液的维护第五节普通镍镀层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第六节普通镀镍溶液的配制第七节普通镀镍工艺流程第八节普通镍镀层的质量检验第九节普通镍镀层推荐最低厚度第十节普通镀镍故障原刚及处理办法第四章光亮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光达镀镍溶液第三节光亮镀镍的电沉积理论第四节装饰性光达镀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光亮镍的后处理第五章镀黑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黑镍镀层的组成第三节黑镍镀层的发黑机理第四节镀黑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五节镀黑镍工艺流程第六节黑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黑镍的影响第七节镀黑镍溶液配制方法第八节镀黑镍溶液性能第九节黑镍镀层性能第十节镀黑镍操作要点和工作制度第十一节镀黑镍层后处理第十二节镀黑镍故障处理第六章镀枪黑色锡一镍合金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枪黑色镍镀液类型第三节枪黑色溶液配制第四节电镀枪黑色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枪色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六节锡一镍合金共沉积机理第七节镀枪色用添加剂商品第八节枪黑色镀层性能第九节枪黑色镀液性能第十节枪黑色镀液维护第十一节枪黑色镀层质量控制第十二节枪色镀层镀后处理第十三节枪色镀液中杂质的影响第十四节枪黑色镀液故障排除第十五节枪色流行装饰法第十六节不良枪色镀层退除法第十七节枪色镀液中镍、锡补充法第七章镍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镍封一微孔铬的耐蚀性能第三节镍封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国内外镍封添加剂商品第五节镍封镀液配制第六节镍封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七节镍封电镀工艺流程第八节镍封镀层质量控制与检测第九节镍封用设备第十节镍封镀槽的维护与操作第十一节提高镍封耐蚀性的因素第十二节镍封镀液大处理第十三节镍封镀液故障处理第十四节镍封经济效益第八章镀缎面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缎面镍形成机理第三节缎面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缎面镍溶液配制第五节缎面镍添加剂商品第六节缎面镍工艺流程第七节缎面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八节缎面镍镀液性能第九节缎面镍镀层性能第十节缎面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十一节缎面镍设备第十二节段面镍故障处理第九章镀高应力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高应力镍一微裂纹铬提高耐蚀性能原理第三节高应力镍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第四节高应力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高应力镀镍溶液配制第六节高应力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七节微裂纹镍一铬镀层体系性能第八节高应力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九节镀高应力镍一铬的经济效益第十节微裂纹镍一铬国外文献与专利第十章氨基磺酸镍镀镍第十一章其他类型镍盐镀镍第二篇光亮镀镍新工艺新技术第一章光亮镀镍工艺和镀层第二章镀镍用光亮剂第三章双层光亮镀镍第四章多层光亮镀镍第五章低浓度低温光亮镀镍第六章滚镀镍第七章深孔镀镍第三篇光亮镀镍添加剂与技术条件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心章试验方法第五章检验规则第六章标志、包装和储运第四篇难镀基材的化学镀镍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第二章化学镀镍溶液第三章难镀金槿材料基体化学镀镍第四章非金属基休化学镀镍第五章化学镀镍介金绀织结构与性能第六章化学镀镍层的后处理第七章化学镀镍层的退除第八章镀液的分析与维护第九章废液处理与排放第十章车间设计与建造第十一章化学镀镍车间标准与规范第五篇木材化学镀镍工艺学基础第一章木材化学镀镍的原料及工艺路线第二章术材的农卣催化处理工艺第三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工艺学基础第四章镀液连续施镀文验第五章镀液和老化与再生第六章化学镀镍木材的性能研究第七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机理分析第六篇化学镀镍基合金理论与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化学镀镍基合金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第三章化学镀镍基合金工艺第四章化学镀镍层的结构与性质第五章化学镀镍液的配制、调整与维护第第六章各种基体上化学镀镍的过程及其应用第七章化学复合镀第八章多元化学镀镍基合金第九章化学镀镍车间设计与设备第十章化学镀镍层质量检验第十一章化学镀镍废水处理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最新镀镍新技术新工艺与镀镍添加剂配方设计及镀镍设备运行维护实用手册目录:第一篇镀镍工艺基础第一章镀镍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章镀镍原理第三章普通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普通镀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三节普通镀镍万分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影响第四节普通镀镍溶液的维护第五节普通镍镀层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第六节普通镀镍溶液的配制第七节普通镀镍工艺流程第八节普通镍镀层的质量检验第九节普通镍镀层推荐最低厚度第十节普通镀镍故障原刚及处理办法第四章光亮镀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光达镀镍溶液第三节光亮镀镍的电沉积理论第四节装饰性光达镀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光亮镍的后处理第五章镀黑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黑镍镀层的组成第三节黑镍镀层的发黑机理第四节镀黑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五节镀黑镍工艺流程第六节黑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对黑镍的影响第七节镀黑镍溶液配制方法第八节镀黑镍溶液性能第九节黑镍镀层性能第十节镀黑镍操作要点和工作制度第十一节镀黑镍层后处理第十二节镀黑镍故障处理第六章镀枪黑色锡一镍合金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枪黑色镍镀液类型第三节枪黑色溶液配制第四节电镀枪黑色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镀枪色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六节锡一镍合金共沉积机理第七节镀枪色用添加剂商品第八节枪黑色镀层性能第九节枪黑色镀液性能第十节枪黑色镀液维护第十一节枪黑色镀层质量控制第十二节枪色镀层镀后处理第十三节枪色镀液中杂质的影响第十四节枪黑色镀液故障排除第十五节枪色流行装饰法第十六节不良枪色镀层退除法第十七节枪色镀液中镍、锡补充法第七章镍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镍封一微孔铬的耐蚀性能第三节镍封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国内外镍封添加剂商品第五节镍封镀液配制第六节镍封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七节镍封电镀工艺流程第八节镍封镀层质量控制与检测第九节镍封用设备第十节镍封镀槽的维护与操作第十一节提高镍封耐蚀性的因素第十二节镍封镀液大处理第十三节镍封镀液故障处理第十四节镍封经济效益第八章镀缎面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缎面镍形成机理第三节缎面镍溶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第四节缎面镍溶液配制第五节缎面镍添加剂商品第六节缎面镍工艺流程第七节缎面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第八节缎面镍镀液性能第九节缎面镍镀层性能第十节缎面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十一节缎面镍设备第十二节段面镍故障处理第九章镀高应力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高应力镍一微裂纹铬提高耐蚀性能原理第三节高应力镍镀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第四节高应力镍工艺流程第五节高应力镀镍溶液配制第六节高应力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影响第七节微裂纹镍一铬镀层体系性能第八节高应力镍镀液维护及操作要点第九节镀高应力镍一铬的经济效益第十节微裂纹镍一铬国外文献与专利第十章氨基磺酸镍镀镍第十一章其他类型镍盐镀镍第二篇光亮镀镍新工艺新技术第一章光亮镀镍工艺和镀层第二章镀镍用光亮剂第三章双层光亮镀镍第四章多层光亮镀镍第五章低浓度低温光亮镀镍第六章滚镀镍第七章深孔镀镍第三篇光亮镀镍添加剂与技术条件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心章试验方法第五章检验规则第六章标志、包装和储运第四篇难镀基材的化学镀镍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第二章化学镀镍溶液第三章难镀金槿材料基体化学镀镍第四章非金属基休化学镀镍第五章化学镀镍介金绀织结构与性能第六章化学镀镍层的后处理第七章化学镀镍层的退除第八章镀液的分析与维护第九章废液处理与排放第十章车间设计与建造第十一章化学镀镍车间标准与规范第五篇木材化学镀镍工艺学基础第一章木材化学镀镍的原料及工艺路线第二章术材的农卣催化处理工艺第三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工艺学基础第四章镀液连续施镀文验第五章镀液和老化与再生第六章化学镀镍木材的性能研究第七章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的机理分析第六篇化学镀镍基合金理论与技术第一章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化学镀镍基合金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第三章化学镀镍基合金工艺第四章化学镀镍层的结构与性质第五章化学镀镍液的配制、调整与维护第第六章各种基体上化学镀镍的过程及其应用第七章化学复合镀第八章多元化学镀镍基合金第九章化学镀镍车间设计与设备第十章化学镀镍层质量检验第十一章化学镀镍废水处理作者:编委会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1月开本:16开精装册数:3册光盘数:0 定价:798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