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习题(第四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P119※题目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题目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1)“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已经建立。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加强道德理论学习4.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入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只是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
与法律不同,如果有人不遵守道德,通常只是受到舆论的批评和良心的谴责。
这体现了道德对人行为的调节具有()。
A.广泛性B.先进性C.非强制性D.相对稳定性正确答案:C知识考点:解释:考察道德三个特点的非强制性。
2、[简答题]道德的社会作用。
正确答案:(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知识考点:解释:4.2继承和借鉴优秀道德成果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精神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正确答案:C知识考点:解释:根据题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判断。
2、[简答题]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知识考点:解释:4.3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1、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
A.人文主义B.集体主义C.功利主义D.个人主义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为人民服务B. 改革创新C. 爱国主义D. 集体主义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
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它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3.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的,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的表彰的爱国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邓稼先C. 梁守磐D. 金先仲4.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B. 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C. 它是时代精神的依托D.它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5. 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这体现了爱国主义具有( )A.民族性B. 时代性C.阶级性D.随意性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提出这个思想的人是()A.顾炎武B. 黄宗羲C.林则徐D. 谭嗣同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 )的热爱上。
A. 社会主义中国B. 传统文化C. 历史成就D.祖国河山8.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和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是()A. 国际组织B.国家D.国家联盟9. ( )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A. 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 奉献主义10. 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是()A. 集体主义B. 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D.霸权主义11.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个人报效祖国()。
A. 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B. 增加了极大的难度C.成为不可能D. 没有影响12.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所喊出的响亮口号之一是(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B.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13. 直接涉及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颁布的法律是()A. 民族区域自治法B.反分裂国家法C.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 国家统一法14.“禾苗离土即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体现的是( )。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1.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2.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二、论述1.怎样培养和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2.如何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3.如何理解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的关系4.试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论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三、材料分析1982年,在古城西安的街头,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共产党员张华为救出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69岁农民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有人认为,张华的人生价值远比农民价值大,他的牺牲是不值得的。
试用价值观理论对这种观念进行评析。
四、研究题目在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富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该不该艰苦奋斗?答案要点:一、1.答:(一)以人民群众为最高价值主体,(二)以实现四化,共同富裕为共同价值目标;(三)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价值标准;(四)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五)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统一;(六)坚持艰苦奋斗与适度消费的统一。
2.答:人的个体性在某种意义上能够证明独立个体的规定性,失去这一规定性,社会就会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在于人的社会性。
(一)任何个体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二)只有在社会的基础上,个体的存在才有可能,人生的发展才能实现;(三)人化社会与社会化人是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
3.答:(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四)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二、1.答:(一)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它常被应用于经济学、伦理学、美学、认识论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它在这些不同的知识领域中,具有不尽相同的意义。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指政治方向、道德观念、人生意义和思想追求,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去奋斗和珍视的东西,它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在这里所说的价值观,是同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的价值观,从一定的意义上看,是从个人同集体、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上来考虑的,是同人生价值密切相联的,是值得人们追求的正确观点和评价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第四章一、单选题:1、道德可以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这说明道德具有( D ) 。
A认识功能B导向功能C辩护功能D调节功能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警句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B ) 。
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B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3、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
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念的是( A ) 。
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4、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对于完善人的质量来说,这主要强调的是( C ) 。
A省察克治的重要性B慎独自律的重要性C陶冶情操的重要性D学思明理的重要性5、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B ) 。
A道德认识B道德修养C道德调节D道德发展6、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C )。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C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D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7、道德能够说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
这说明道德具有( C )。
A调节功能B激励功能C认识功能D评价功能8、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D )。
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D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9、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A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心理现象C.经济现象 D.政治现象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3.()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风俗习惯 D.社会舆论4.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B、社会实践C、社会认可D、社会规范5.()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 B.经济 C.婚姻 D.思维6.道德是()的反映。
A.社会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家庭关系 D.地理环境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原则。
A.共产主义 B.集体主义 C.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9.()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敬业奉献 D勤俭自强10.道德所调整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许多方面,但实质是调整( )。
A.社会关系B.政治关系C.利益关系D.伦理关系11.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
这是( )。
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D.社会各阶级普遍要求12.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其( )。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 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积淀于心理之中,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是( )。
A.道德信念B.道德意念C.道德习惯D.道德理念14.在中华传统道德中,作为“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乃至一切伦理关系的根本的是()。
A.诚信B.平等C.尊重D. 竞争E.互助15.下面哪种说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D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友善答案:B8.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B10.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AB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C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B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
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B、心理现象C、经济现象D、政治现象3、()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B、团结友善C、勤俭自强D、诚实守信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5、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A、整体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先公后私二、多项选择题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A、全盘吸收,为我所用B、综合创新,古为今用C、取其精华,弃其糟粕D、学习了解,洋为中用2、道德具有()A 、阶级性 B、继承性 C 、稳定性 D、自律性 E、广泛性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E、团结友善4、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顾个人利益,只顾集体利益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三、判断题:(请在前面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1、道德规范的认知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是没有道德修养的。
()2、革命传统道德是与战争时期相适应的,在和平时期没有必要继承革命传统道德。
()3、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多,所以道德素质高。
()4、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在这个时候再来讲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5、道德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要立足于、服务于这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含练习题)
第一节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 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 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 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国 家和民族事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同人民一道拼搏、 同祖国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节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大学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 起,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 行的信念理念,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为实现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青春能量。
谈一谈你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心理现象C.经济现象 D.政治现象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3.()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风俗习惯 D.社会舆论4.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B、社会实践C、社会认可D、社会规范5.()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 B.经济 C.婚姻 D.思维6.道德是()的反映。
A.社会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家庭关系 D.地理环境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原则。
A.共产主义 B.集体主义 C.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9.()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敬业奉献 D勤俭自强10.道德所调整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许多方面,但实质是调整( )。
A.社会关系B.政治关系C.利益关系D.伦理关系11.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
这是( )。
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D.社会各阶级普遍要求12.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其( )。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 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积淀于心理之中,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是( )。
A.道德信念B.道德意念C.道德习惯D.道德理念14.在中华传统道德中,作为“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乃至一切伦理关系的根本的是()。
A.诚信B.平等C.尊重D. 竞争E.互助15.下面哪种说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思修题库第四章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 D )。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B.语言的产生和发展C.劳动的产生和发展D.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3.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D )。
A.传统B.语言C.公有制D.劳动4.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本质是( C )。
A.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D.动物的一种本能5.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A )。
A.调节功能B.导向功能C.教育功能D.评价功能6.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 D )。
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B.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D.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 A )。
A.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B.基础性要求和全民性要求的统一C.相对稳定性要求和变动性要求的统一D.理论性要求和实践性要求的统一8.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 C ) 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
A.个人主义B.民族主义C.集体主义D.小团体主义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B )。
A.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C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公共生活B.行为规范C.高尚道德D.法律规定2、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文化水平提高B.社会道德风尚C.生产进步程度D.国家进步程度3、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A.某种外在的压力B.社会舆论的压力C.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D.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4、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即成为()A.道德品质B.道德理想C.道德原则D.道德规范5、有关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C.道德能够决定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6、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五爱”D.提高民族素质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8、在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要补充B.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C.社会主义道德同社会发展规律完全一致,有着发展的客观必然性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需在一部分人中间提倡社会主义道德9、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仁”B.孝慈C.乐群贵和D.诚实守信10、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A.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学礼,无以立D.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11、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A.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12、一个人在经济社会中进行经济行为的立足之本是()A.道德B.信用C.法律D.尊重13、关于“大学生与诚信”,说法不正确的是()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D.诚信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14、道德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调整()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利益关系D.社会关系15、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
思政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思政第四章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方面?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2.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的普遍性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平等性D. 法律的公正性答案:B二、填空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______、______、文明、和谐。
答案:富强、民主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______、法治。
答案:公正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
内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其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其内涵,将其融入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具体做法包括:在国家层面,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层面,遵守法律法规,倡导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在个人层面,培养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友善待人。
此外,通过教育、媒体等途径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价值导向。
以上是思政第四章练习题答案的示例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思修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A.爱人 B.仁 C.义 D.德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社会公德3.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共产主义4.下列哪个层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A.先人后己,先集体后个人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为人民服务5.现阶段我国的主要道德类型和对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是( )A.人民群众道德 B.社会主义道德C.共产主义道德D.资本主义6.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 )A.政治措施B.历史传统C.上层建筑 D.习惯势力7.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对历史发展起( )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总称。
A.阻碍作用B.消极作用 C.推动作用D.辅助作用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决议形式。
肯定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的会议是( )A.十五大B.第十四届六中全会C.十三大D.第十三届五中全会9.道德的核心问题是( )的问题。
A.人 B.物 C.自然 D.法律10.为人民服务包含着的高层次的社会主义道德是( )A.奉公守法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先人后己11.集体主义中的集体的本质意义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利益集团。
A.中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 D.多数群众1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13.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调整( )A.政治关系B.利益关系C.思想关系D.社会关系14.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价值目标是( )A.国家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本位 D.民族本位15.集体是公共的自我,是由全体个人结合而成的( )A.实体人格B.虚拟人格C.个体人格 D.公共人格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冲突集中表现为( )A.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B.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17.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A.社会共同原则 B.法律准则C.行为规范D.必须的礼仪18.“五爱”作为道德基本要求是社会道德体系中( )的行为准则,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道德理论复习题 习题
一、单选题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 A)。
A.社会意识形态B.风俗习惯C.心理现象D.政治现象2.人类最初的道德的表现形式是(B ) 。
A.社会舆论B.传统习俗C.内心信念D.宣传教育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B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B.社会关系的形成C.风俗习惯产生D.个人意志的出现4.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C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出现5.与法律相比较,道德规范提倡(D )。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 应当怎样6.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B )。
A.社会意识B.生产实践C.社会进步D.社会规范7.人类最初的道德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C )。
A.个人意志B.长老权威C.风俗习惯D.法律条文8.道德的本质是(A )。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9.道德的主要功能是(D )。
A.导向功能B.沟通功能C.辩护功能D.认识与调节功能10.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B )。
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11.道德的发展,是一个( c)的历史过程。
A.直线上升B.直线下降C.曲折上升D.平直前进12.“夙夜在公”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
A.注重整体利益的精神B.“仁爱”原则C.重视道德践履D.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b )为核心。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共产主义D.爱国主义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d)为原则。
A.共产主义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集体主义15.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a )。
A.辩证统一B.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C.相互矛盾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c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17.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具体的价值选择应该(c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正当利益的是【 D 】A.坑蒙拐骗获得的个人利益B.敲诈勒索获得的个人利益C.滥用职权获得的个人利益D.合法经营获得的个人利益2.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
这说明【 B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3.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调节规范,不是靠【D 】A.社会舆论来维系B.传统习惯来维系C.内心信念来维系D.国家强制力量来维系4.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 D 】A.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B.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C.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5.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B】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6.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 D )A.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B.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C.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D.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7.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其中,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称为道德的( A )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教育功能D.沟通功能8.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A )A、核心B、原则C、基本要求D、重点9.毛泽东曾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
思想道德修养习题(第四章)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一、单选1、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C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2、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C )。
A、经济基础的形成B、社会舆论的形成C、社会关系的形成D、风俗习惯的形成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B )。
A、社会意识B、社会实践C、社会认可D、社会规范4、( A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A、道德B、法律C、法规D、规范5、人类最初的道德以( B )等形式表现出来。
A、社会舆论B、风俗习惯C、法律条文D、法律规范6、道德的(D)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调节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认识功能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B )为核心。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共产主义D、社会主义8、社会道德的原则是( A)。
A、集体主义B、利己主义C、利他主义D、爱国主义9、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 B )。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伦理规范10、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A、社会关系的形成B、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于发展C、人类的产生D、阶级社会的产生11、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CA、科学实验B、社会关系C、生产实践D、意识的发展12、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B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13、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AA、道德评价B、社会舆论C、传统习惯D、人们的内心信念14、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B )所决定A.道德的内容决定B、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C、道德主体所决定D、以上都不对15、道德发展的规律是A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B、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始终不一致C、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始终一致D、以上都不对16、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是BA、“夙夜在公”B、“公义胜私欲”C、“先义后利”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是AA、中国革命道德传统B、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C、毛泽东思想D、儒家思想18、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A.为人民服务B.为他人服务C.为什么人服务D.为社会献身19、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CA.“公义胜私欲”B.言行一致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20、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A.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B.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C,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D.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2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DA.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B.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D.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22、(A )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A.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B.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C.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D.国有经济23、(A )为集体经济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体、政体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爱国统一战线D.工农联盟24、(D )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26、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BA.平等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C.仁爱原则D.诚信原则2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A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互不侵犯,相安无事28、(C )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互不侵犯,相安无事29、“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是( A )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A.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B.共产党员、先进分子C.我国公民D.所有人30、(B)就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和目的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B.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培养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3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A.诚实守信B.爱国守法C.团结友善D.敬业奉献32、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是BA.勤俭自强B..诚实守信C.团结友善D.敬业奉献33、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CA.刻苦学习C.诚实守信C.与社会实践相联系D.勤俭自强34、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AA.在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B.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C.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D.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二、多选1、道德是(ABD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手册参考答案4-8章-修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思考与练习第四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C2.ACDE3.C4.D5.C二、简答题1、什么是道德?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答: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答: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主要表现为:(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
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要自觉学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继承传统美德中精华的部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部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要学习借鉴前人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在实践中不断将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3、什么是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答: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表现为:(1)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2)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一、单选1、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2、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经济基础的形成B、社会舆论的形成C、社会关系的形成D、风俗习惯的形成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B、社会实践C、社会认可D、社会规范4、()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A、道德B、法律C、法规D、规范5、人类最初的道德以()等形式表现出来。
A、社会舆论B、风俗习惯C、法律条文D、法律规范6、道德的()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调节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认识功能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共产主义D、社会主义8、社会道德的原则是()。
A、集体主义B、利己主义C、利他主义D、爱国主义9、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伦理规范10、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社会关系的形成B、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于发展C、人类的产生D、阶级社会的产生11、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A、科学实验B、社会关系C、生产实践D、意识的发展12、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13、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A、道德评价B、社会舆论C、传统习惯D、人们的内心信念14、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所决定A.道德的内容决定B、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C、道德主体所决定D、以上都不对15、道德发展的规律是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B、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始终不一致C、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始终一致D、以上都不对16、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是A、“夙夜在公”B、“公义胜私欲”C、“先义后利”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是A、中国革命道德传统B、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C、毛泽东思想D、儒家思想18、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为他人服务C.为什么人服务D.为社会献身19、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A.“公义胜私欲”B.言行一致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20、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B.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C,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D.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2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A.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B.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D.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22、()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A.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B.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C.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D.国有经济23、()为集体经济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体、政体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爱国统一战线D.工农联盟24、()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26、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A.平等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C.仁爱原则D.诚信原则2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互不侵犯,相安无事28、( )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互不侵犯,相安无事29、“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是( )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A.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B.共产党员、先进分子C.我国公民D.所有人30、()就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和目的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B.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培养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3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诚实守信B.爱国守法C.团结友善D.敬业奉献32、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是A.勤俭自强B..诚实守信C.团结友善D.敬业奉献33、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A.刻苦学习C.诚实守信C.与社会实践相联系D.勤俭自强34、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A.在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B.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C.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D.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二、多选1、道德是( )。
A、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B、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C、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D、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E、规定人们行为“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2、道德主要功能()。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认识功能D、调节功能E、沟通功能3、道德的社会作用()。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D、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E、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有()。
A、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B、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C、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D、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促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E、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保持是国家稳定的重要手段5、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要求人们( )。
A、反对个人主义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集体是达到个人目的一种手段E、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作出牺牲6、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的原因是()。
A、国家利益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B、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必然选择C、集体主义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D、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E、集体主义是社会政治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7、道德具有()。
A、阶级性B、继承性C、稳定性D、自律性E、广泛性8、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有()。
A、科学性B、亲和性C、革命性D、群众性E、实践性9、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
A、爱祖国B、爱人民C、爱劳动D、爱科学E、爱社会主义10、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
除一般要求外,还特别要求他们()。
A、大公无私 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C、热爱祖国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E、热爱社会主义1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表现为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D.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12、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沟通功能13、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D.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14、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A.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C.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缩小,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15、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分别是A.文化复古主义B.历史虚无主义C.批判继承D.去粗取精16、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
都割裂了()的关系A.共性和个性B,抽象和具体C.一般和个别D.普遍性和特殊性1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集体利益高于一切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18、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A.大公无私、公而忘私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C,艰苦奋斗、无私奉献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社会风尚主要指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的价值取向、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
社会风尚同荣辱观的关系是A.紧密相连,互相影响、互相作用B.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也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C.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荣辱观D.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就必然形成什么样的荣辱观20、历史和现实表明,道德在一个社会中的作用大小,往往取决于作为主干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成员中的A.知晓度B.信奉度C.践行度D.明确度21、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包括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2、个人品德具有()特点A.实践性B.差异性C.综合性D.稳定性23、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A.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B.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C.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D.在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24、加强道德修养,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包括A.学思并重的方法B.省察克治的方法C.慎独自律的方法D.积善成德的方法,知行统一的方法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