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这个美丽的世界——第四届苏派作文教学名师精品课堂教学记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久不见,这个美丽的世界——第四届苏派作文教学名师精品课堂教学记录

肖培东

“好久不见,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结束作文课的刹那,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窗外等待了许久的阳光也不愿意挤破这层宁静。我站在讲台上,望着那被窗帘遮去了一半的窗口,再望望这些眼眸里都能溢出阳光的孩子,竟然很有一种流泪的感觉。

那个叫世界的地方到底在哪?

我想起了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集的名字。那本书的第一篇就是《白桦树上的诗篇》,猎人穆格敦自称是诗人,他在白桦树的每片叶子上写诗并做了记号,秋风吹走了叶子,诗人就走遍大地一一找回来。“有一片叶子飘进了水里,我游过去,十月份,水已经很凉了。但它不是我找的树叶,是楸树的树叶,但我也把它带上了岸。”爱生活的人都是诗人,每个孩子都应该是诗人穆格敦,如果高速前行的时代会让他们忘却星星和月亮,忘却沙土和尘埃,忘却站立的树和微笑的叶子,如果那片叶子已然飘进了远行的流水,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它带上岸。

窗外的树,在阳光下静默,每片叶子都在感恩这个世界。

“有张照片让我有流泪感!”南京柳咏梅老师在微信上说。她发来了那张照片,那是我课前五分钟站在南京29中报告厅一侧的窗口前的背影。那个背影,我看看,都觉得孤独,宁静。

只是我知道,我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背影。背影朝向孤独,也朝向丰富,背影朝向狭小的窗口,更朝向广阔的天地。那个瞬间,我必须是我自己的,我必须是窗外游移着的和静默着的所有生灵的,它们径自在歌唱,随意在蠕动,淡淡的阳光,灰灰的天空,粗大的树干,骄傲的飞虫,还有肆意匍匐的绿草,这个世界,等待着我的灵魂去潜入。我凝聚了所有的精神,努力让自己的心思走向窗外,流淌在每一片树叶上,再渗进寂寞的泥土中。我吸纳着缕缕光线,又享受着地底的黑暗,想象着遥远的海洋、新鲜的草原……时间,没有绝对的短暂与长久,空间,无所谓狭窄与空旷。心,谦逊地融进了,瞬间即永恒,角落也是世界。原来,世界给我的触摸如此温存。只可惜,穿梭在俗世红尘中,我们常常失去这样的背影。如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与你们的交谈是如此必要,却不可能。如此紧迫,却被永远搁置,在这次仓促的人生中。”其实,只要五分钟,我们甚至可以倾听到大地和天空的诗歌。

“我们前天才写了《好久不见》这篇作文。”老师告诉我作文题目的时候,离上课只有五分钟了,初二学生们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讲台上,只等课堂的风把他们心里的湖吹出涟漪,吹出皱褶,吹出汹涌的波涛。

好久不见,我们好久不见什么呢?

我望望满场的听课老师,用眼神致意所有温和的笑脸,然后走到窗前,静静地看着。

不错,我是在凝视这个世界,我没有去想如何设计我的课,只有五分钟!

窗外,是树,树的高大很好地遮住了这座城市的奢华与时尚,视线里没有钢筋水泥,没有高楼大厦,虬枝盘曲,枝叶繁密,阳光从缝隙中漏出,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南京的天空不蓝,不清,灰蒙蒙的,倒给我了很多遐想的空间。硕大的树,矗立在眼前,你就能看清楚它的姿态?繁密的叶子,层层叠叠,你就能读懂它绕来绕去的心事?墨绿色铺展出季节的宁静,你可否听到过清晨露珠在上面滚动的声音?可否想过倦鸟是怎样在黄昏中收拢了它们的翅膀,被黄昏搁置的行踪又是怎样地慢慢模糊?夏日,会有知了的鸣唱在树影间盘旋吗?春天,飞鸟的身影又是怎样在阳光中翩跹?连续几日在不同的城市里奔走,我的眼睛装载的都是疾驶的高铁、交错的立交桥、林立的楼盘和车水马龙般的来来往往,世界最美的模样,我们

好久不见。城市的那边,是否田野,炊烟飘向远方的草垛,篝火映红黑夜的天空,野草,溪水,笛声,流萤,还有仓促嫁给了大地的雪花。天际的遥远处,是否有星星,太阳落海的时候,它就会升起,照着荻花飞白了长江的额头,伴着秋风送走所有的归帆……好久不见,风筝仍在墙角蜷缩,童话书早已蒙上厚厚的灰尘,我们曾经清澈的眼睛,现在都是一片浑浊。临窗而立,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辜负了怎样美好的世界啊!

然后,我看到母亲了。老母亲似乎坐在老屋门前的沙发上,她茫然地望着远方,那条路上,我好久没在她眼前走过了。她的白发,她深陷的眼窝,她佝偻着的脊背……我越发羞愧与不安,看风中一片叶子飘落,我真想伸出手紧紧握住,然后沿这叶脉方向延伸到母亲的树下……

五分钟,我集聚了许多的感激和愧疚,转过身来,走上讲台。

我只需要带着他们真诚地阅读我们自己的心,向这个世界诚恳地道歉,然后叫出它们最美的名字,我想,课就有了。

讲台上,我站在那里,像一棵好久不见的树。

“这是一堂‘粗糙’而又真实的作文课!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曲折的课堂情节,没有令人震惊的课堂预设,可见其

‘粗糙’;5分钟前了解学生的习作,课堂上学生真实的回答,老师对作文立意由浅至深的引导,可见其真实!我想说,好久不见这样真实的观摩课!很荣幸跟他合影了!”

我已经不记得具体哪个老师和我合影了,只知道我站在讲台前,身边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努力微笑着,其实我心里还在翻滚着那片“好久不见”的写作思维的海。

“说说看,你们是怎么写《好久不见》的,写了什么内容呢?”课很大胆地就从“好久不见”开始了。这节课,会有怎样的走向,会有怎样的波澜,我并不知道。我就想,只要顺着学生的学情走,做出准确的判断、科学的归纳和有效的提升,那么,我们是一定能够在“好久不见”上做出文章的。我简单地勾勒了这堂课的教学步骤:学生习作中的“好久不见”——教师引导下更广阔的“好久不见”。好久不见,看到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我真想说一声,我们见面了。

“我写的是,一篇小说,我好久不见了。”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是女生,话语柔柔的。

一篇小说?怎样的小说?为什么会好久不见?我脑海里迅速跳出了这些问题。沿着这个素材生发,我们其实可以写出很多种有意思的文章,比如童话小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留下过童年无数美丽时光印痕的小说,终究被母亲收藏起了的“我”爱的小说等等,写写成长,写写童心,写写亲情,写写

代沟……我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叫起第一排的一个男孩拿起笔在白板上记录下来,他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着,字里有我好久不见的一种认真。

“家乡的习俗,好久不见。”另一女生说。我真诚地迎着她的目光。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没有文化,就没有民族”。家乡习俗,传统文化,是特有的文化基因,其历经岁月洗礼在今天仍应该也必须散发着迷人光彩,那是我们的根,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家园。中秋月圆,端午粽香,重阳赏菊登高,除夕爆竹声声,更有那些有灵气的老物件儿,浸润了手工艺者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这些怎能好久不见?精神所依是原乡,扑进家乡浓郁的菖蒲气息里,坐进京胡铿锵有力的声音中,我们,一起踏上回家的路。

我的眼里是微笑的,心,却如仪表般地做出分析。如果后面的学生还能继续说出这样有深度又贴近生活的构思,我就从抓住这“家乡习俗”做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有了好内容好立意,怎样写出好文章”这样一个写作主题,现场写出“家乡习俗,好久不见”的主题文章。

接着叫起的十位同学,他们写的文章又打乱了我的预判。有六位同学写的是“小学(初中)同学,好久不见”,一同学写的是“小学老师”,且内容多是玩耍上学之类的,有三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