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方式运用解析
特岗_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面试题目1. 教师职业认知与职业理解题目:请结合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谈谈你对“教书育人”这一职责的看法,并阐述你将如何践行这一职责。
2. 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题目:当前教育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请谈谈你对这一观念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题目:请分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班级管理与学生个体差异题目:作为一名教师,你如何看待班级管理中的学生个体差异?请举例说明你将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5. 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题目: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政策,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讨论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
6. 教师个人发展与专业成长题目:请谈谈你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个人发展和专业成长路径。
7. 案例分析题目:以下是一个学生行为问题的案例,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课堂上经常走神,与同学关系紧张,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8. 课堂提问与教学评价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你对课堂提问和教学评价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和教学评价。
9. 教育技术运用题目: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请谈谈你对教育技术运用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将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中。
10.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题目: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并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教师职业道德。
二、解析1. 教师职业认知与职业理解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考生应从“教书育人”的内涵出发,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阐述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以及如何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实际教学中。
2. 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教育改革的理解和在教学中的实践。
考生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育技术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开场白与自我介绍1. 题目:请用3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以及为什么对这个职位感兴趣。
解析:此题旨在考察应聘者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应聘者应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并表达自己对教育技术职位的热情和兴趣。
2. 题目:请谈谈您在过去的工作或学习中,遇到过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以及您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解析:此题旨在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聘者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思考过程和应对措施。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1. 题目:请简要介绍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解析:此题旨在考察应聘者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的了解。
应聘者应能准确描述教育技术的定义,并简要分析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
2. 题目: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教育技术工具,并简要说明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解析:此题旨在考察应聘者对教育技术工具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应聘者应能列举出至少三种教育技术工具,并简要说明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 题目:请谈谈对教育技术课程设计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解析:此题旨在考察应聘者对教育技术课程设计的认识。
应聘者应能阐述教育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4. 题目:请谈谈对教育技术评价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解析:此题旨在考察应聘者对教育技术评价的认识。
应聘者应能阐述教育技术评价的基本原则和类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5. 题目:请谈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解析:此题旨在考察应聘者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应聘者应能阐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三、教育教学实践1. 题目:请谈谈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析:此题旨在考察应聘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应聘者应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数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数学不仅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基础课程,也是提高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学科。
然而,在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数学教学质量,本案例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优化职业教育数学教学。
二、案例描述1. 学生情况某职业技术学院数学课程学生,共100人,其中男生60人,女生40人。
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包括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2)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纪律较差;(3)学习方法不当,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1)数学基础知识:实数、函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数列、概率统计等;(2)专业数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3)应用数学:数学建模、数学软件应用等。
3. 教学方法(1)传统的讲授法:教师讲解,学生听讲;(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职业领域的应用;(2)开展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3)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2. 优化教学方式(1)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2)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果;(3)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调整教学内容(1)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使之与专业紧密结合;(2)关注行业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引入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加强教学方法研究(1)开展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2)参加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关注教学方法改革,探索适合职业教育数学教学的新方法。
教师考试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自我认知与职业理解1. 题目:请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以及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教师?解析:此题旨在考察考生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认知和职业动机。
考生应结合自身情况,阐述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如教师的社会价值、教育使命、职业特点等,并说明个人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如个人兴趣、专业背景、价值观等。
2. 题目:请描述一件最能让你感动的师生情景,并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教育教学的感受和思考能力。
考生应选取一个具体的师生情景,描述事件经过,并分析从中得到的启示,如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对教育的理解、对师生关系的看法等。
3. 题目: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教育家的了解和尊重程度。
考生应选择一位或几位教育家,简要介绍其生平和主要教育思想,并说明自己为什么尊敬这位教育家。
二、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1. 题目: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考生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2. 题目: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教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考生应选择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其优点和适用范围。
3. 题目:为什么学生会偏科?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教育问题的分析能力。
考生应从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方法、家庭教育、学校环境等方面,分析学生偏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 题目: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教学法的认识。
考生应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说明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如教学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法的适应性等。
5. 题目: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记忆规律和学科教学方法的掌握。
注重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技能型人才——《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方法之研究
用 到的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技术 测量 的基本知识及 纸上的各项 尺寸公差 、 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的要求 ; 由学生完
常用计 量器具 、 形状 和位置公差 、 表 面粗糙度等基础 内容 , 进行 成 最终 的产 品检测 , 填写产品质量检验单 。 让学生 以小组 的形式
详 细讲解 。而对 于一 些理论性 较强又比较抽象或 在实践中很少 互评 , 教师做总评 。通过这种方式 , 可以让学生知道公 差知识在 用 到的内容 , 只略讲或从教学 内容 中删除 。 在施教 的过程 中由易 实 际生产 中的运用 。尤其是形位公差的检测 方法 ,内容 比较抽 到难 、 循序渐进 , 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本课程 的信心 。
维能力 , 对 专业 实践的兴趣 比较浓厚。基于这些 条件 , 在教学过 学完本课程后 ,要能够理解图纸上所标 注的技术要求 和公差配
程 中明确教学 的 目的和要求 , 合理分析教材 , 本着“ 做 中学 , 做 中 合 的意义并知道技术测量方法 和手段 ,能够标注常见 的公差和 教” 的原则 , 应用为 主 、 够用 为度 , 以职业能力形 成为 目标 , 着重 功能性配合 。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对理论性较强 的内 术、 轻实践或与专业培养关 系不大 的内容 。 对在生产实践 中经常 同时 , 还可 以与专业操作课联系起来 , 为学生创造真实 的生 起制作产 品加 工工艺流程 ,探讨生产过程 中应该如何满足 图 容 可以少讲或不讲 ,紧紧抓住基本概念的建立 ,减少一些重学 产情境。 教师设计 产品并绘 制图纸对学生进行详细解析 , 与学生
能被及时纠正。这样的实践过程 , 有利于学生 主动地学习并运用
将实物引入课堂 , 提高教学实效 。在检测训练时 , 将测量工 学科知识 , 激发学习动机 、 培养兴趣 , 提高他们 的动手能力 。 综上所述 , 主要是 以培养实用 型 、 技能 型人 才为 出发点 , 理
不同高校教育技术学的培养目标
不同高校教育技术学的培养目标不同高校教育技术学的培养目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包括教育技术学的本质、专业特点、应用领域等。
以下是对于不同高校教育技术学培养目标的一种分类和解析:一、教育技术学的本质和目标: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教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旨在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育技术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教学设计、教学媒体与工具制作、教学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技术环境。
二、不同高校教育技术学的培养目标:1.培养应用型人才:一些专门的高职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起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他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的教育技术设备和软件,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设计课程、制作教学媒体、开展教学实践等。
2.培养教育技术研究人才:一些综合性大学和研究型院校,教育技术学主要培养从事教育技术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
他们的培养目标除了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外,还应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教育技术的前沿研究,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培养教育管理人才:某些师范类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主要培养教育管理方向的人才。
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技术,包括规划、组织、策划、评估和监督等方面,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教育技术管理的专业人才。
4.培养教育技术咨询人才:一些教育技术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教育技术咨询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校、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教育技术应用的咨询与支持。
他们需要具备教育技术咨询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等能力,能够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技术解决方案。
三、培养目标的共性特点:无论是哪个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都有一些共性的培养目标,包括:1.系统的理论基础: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了解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理论、方法和应用。
1、教学技能的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
85、探究学习指导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为学习探究提供“支架”,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要重视总结交流;
86、说课的作用:说课为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话交流提供了平台;说课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自身素质;
87、说课与备课的区别: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
63、课堂观察的范围: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的神态表情,学生活动。
64、课堂观察的方法:目视法(扫视,巡视,注视,凝视),提问法。
65、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光环效应,期望效应,刻板效应。
66、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要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把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51、课堂板书的类型:文字板书;图画板书,综合式板书。
52、文字式板书包括:纲要式板书,语词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索式板书,演算式板书。
53、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要文字精当,科学性强;要书写规范,示范性强;要把握时机,适时板书。
81、学生新型学习能力的指导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
82、信息能力指导包括:信息获取能力指导;信息分析能力指导;信息加工能力指导;信息利用能力指导。
83、自主学习的特征:第一,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导;第二,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三,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在做中学;第四,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第五,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农业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演进、标准解析与发展建议
农业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演进、标准解析与发展建议1. 农业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演进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内涵不断演变与拓展。
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主要侧重于对基础信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如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知识等,这是为了适应早期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化,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内涵逐渐扩展,开始涵盖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教育信息化工具的使用等方面。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内涵进一步丰富。
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还需要具备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指导农业生产、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
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农业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还体现在对数字化教学方法和工具的运用上,如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农业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演进是一个不断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求、结合农业教育特点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过程。
从单纯的信息技术掌握,逐步发展为具备运用数字技术解决农业实际问题能力,并适应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综合素质。
后续部分需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后制定详细的建议内容。
这些内容应涉及培训体系构建、政策引导、技术应用实例推广等多个方面。
总之要确保这些建议能够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
1.1 数字素养的概念和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素养已逐渐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于农业职业教育而言,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更是培养学生现代农业科技素养、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
基础信息技术能力:这是数字素养的基石,包括对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基本设备的操作能力,以及对办公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
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教师需要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字资源,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指导农业生产和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与路径选择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与路径选择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职业教育的背景分析 (3)1. 国内外高等教育普及化现状 (4)2. 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重要性 (5)3. 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 (6)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解析 (7)1.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定义 (8)2.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点 (9)3.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10)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 (11)1. 理念逻辑 (12)(1)服务面向 (13)(2)价值追求 (14)2. 制度逻辑 (15)(1)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机制 (16)(2)职业教育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 (17)3. 实践逻辑 (19)(1)专业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20)(2)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体系的优化 (21)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23)1.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24)(1)加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5)(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27)2.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8)(1)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9)(2)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 (31)3.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32)(1)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3)(2)开展多元化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35)一、内容综述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职业教育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其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还致力于提升国民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它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
办学理念上,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职业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教育行为分析案例分析
教育行为案例分析问题一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对这位教师拿学生撒气,态度不好的行为加以评析。
答案:1案例中教师的行为缺乏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人格修养,情绪不稳定,把个人生活琐事中引发的不佳心境和恶劣的情绪带到了职业活动中2该教师婚姻生活不美满,不良情绪无处排遣,便选择了学生这一弱势群体作为发泄的突破口,以寻求某种心理平衡。
这种意识和行为,反映出其思维的偏差和心态的扭曲。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所经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节手段,是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对教师而言,生活不如意、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工作超负荷等因素,均可使他们精神负担加重,身心疾病增加。
是否善于调节自已的情绪,对于教师来说,可能是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为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3怒哀乐是情感的表达,本无可非议,但由于职业的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在教育情境下如何表达自已的感情,必须把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快乐与烦恼同教育活动严格区分开来。
马卡连柯以自身的行动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他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
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或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
”问题二:请分析该案例中教师朝学生的行是否正确,为什么?为避免类似的现象发生,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做?答案:1该案例中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张老师缺乏基本的人格修养,讽刺、挖苦学生。
2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很深刻的影响。
有时看来是很小的事情,但不经意间却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类似上面的事件在学校中时有发生,而且由此可能造成各种不利的后果。
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其后果对教师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为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性格比较偏激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②教师要尊重学生,切莫当众挖苦、讽刺、打击学生。
③强化法律意识,既应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又不应该对学生的权利构成伤害。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可以创造和模拟虚拟世界的计算机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以下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知识点:1.沉浸式学习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般地进入学习场景。
这种沉浸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抽象概念的直观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和结构,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3.历史场景的再现: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历史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观古希腊雅典奥运会,了解奥运会的历史和发展。
4.实验教学的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实验过程,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
在物理、化学等实验课上,学生可以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职业技能培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用于职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场景的模拟。
例如,在计算机编程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编写程序,并实时看到程序运行效果,提高编程能力。
6.个性化学习: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度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
这种个性化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跨学科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跨学科的融合。
在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项目式学习,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全球教育资源共享: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学生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优秀教育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加国际性的在线课程,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中、高、本衔接的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高、本衔接的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一高一本(即中职一高职一本科)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够转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让广大学习者能更加顺利的实现课程层级过渡。
文章对中、高、本衔接的职业能力培养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中、高、本衔接的教学内容贯通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结合校企协同、政府引导下的一体化数学课程设计要求,给出了中、高、本衔接的标准体系建设措施。
有助于丰富教学活动的设计,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对改善职业教育中数学教学流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高、本衔接;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中高本衔接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学校、家长、用人单位、企业集团的共同努力,每年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学生数量不断攀升,由此可见,社会发展提出的教育需求与个体发展需要具有一致性。
因此,需要设置专门的中高本衔接教学模式,数学作为中职、高职、本科共有的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内容具有共通性。
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开发阶段,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教学实践内容,本科面向工程型、理论型高等级人才培养,课程结构更加复杂。
想要实现三种教育层次之间的有效衔接,就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1.中、高、本衔接的职业能力培养1.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的职业能力会充分反映出职业教育的整体成果,学生素质培养是中高本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核心问题,想要实现中高本职业教育数学科目之间的融会贯通,就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设计阶段要保证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一一对应,将现有的数学日用类知识进行分类管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调整课程教学结构。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达成实践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选择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在中职阶段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高职阶段运用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在本科阶段采用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应用。
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王国义余兴国李菲袁涛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年第27期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对岗位技能知识认识比较模糊,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轨,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构建双高背景下“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贯彻“三教改革”,结合“1+X”重构课程,通过大數据对学情进行分析,采用灵动的教学策略,开展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思政教育与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通”;职业教育;5G基站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7-0145-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1教学整体设计以“岗课赛证融通”为出发点,贯彻“三教改革”,推进5G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的格局。
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对接“1+X”《5G基站建设与维护》和《 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标准,结合企业5G建设运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确定“5G基站规划与建设”工作任务,如图1所示为课程设计思路框图。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通过精准地分析学情,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运用实地观摩、情景仿真等多种现代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和资源组织课堂教学,全过程信息采集并适时开展教学考核与评价,课后及时教学反思与诊改,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1],使其具备5G基站规划建设、设备安装、数据配置技能,具备学习能力、劳动素养、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5G基站规划与建设,教学内容选自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5G移动通信技术》项目三,共计16课时,如图2所示为课程定位结构示意图。
1.1 以“岗课赛证”为导向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结合“1+X”中级职业等级证书标准,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5G全网建设技术”标准和合作企业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5G基站建设与维护标准” 重构教学内容如图3所示。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工匠精神是指对待工作、生活、学习的态度和精神。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工匠精神如何融入职业教育中,通过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工匠精神概念解析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和完美的态度和精神。
这种精神包括对工作的极高要求、精益求精的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专注和细致的态度等。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从事技能工作人员的共同追求,是一种对技能工作精益求精、精益求精的理想。
二、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1. 让学生明白职业的价值培养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职业的价值并且尊重劳动。
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明白每一个职业都是有价值的,都是需要用心对待的,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断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
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4. 促进国家技能的传承和发展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国家技能的传承和发展。
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国家的技能,对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实际感受工作的难易,了解技术的精妙之处,培养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工匠精神。
2. 师生互动在职业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
老师要以身作则,带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师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九年级上期《劳动技术》教案
九年级上期《劳动技术》教案第一章:劳动与技术教育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2.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作用。
3.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5.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2. 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2.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热爱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2. 劳动与技术教育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3.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与技术教育基本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基本原则的理解和体会。
5. 总结: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2. 思考如何运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热爱和认同。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wall/6ppmt8d2fk9
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学生
教学目标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活动1,您是如何描述教学目标的?
1、分享教学目标描述的例子 2、标识其中的关键词
存在问题
1.不重视 缺乏认真钻研,表现为简单的抄写教 参或别人的 2.不全面 缺少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虽然项目齐全,但缺乏实效性。如: 过于笼统、空泛 错位 描述上的问题
教学目标描述的方法
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
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 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 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即学生已有 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学生存在的学 习问题;学生的思维特点或习惯;新学 习时学生可能的问题或思路;学生的学 习习惯、学习态度等。
学习内容分析
说明使用的教材情况(版本,章节,前 后安排等);新知识的地位(课标的要求, 前行知识的要求,知识结构的位置,对后续 学习的作用等);分析学习内容的重点、难 点和关键点;分析学生的当前知识技能和教 学终态的知识技能之间的差距;分析学习内 容的实践表现。
-进校处室-中 学数学
职业教育中适用的教学设计模式
ASSURE 模式
ASSURE模式
A:分析学习者特征(Analyze learner) S:阐明学习目标(State objective) S:选择媒体和材料(Select materials and media) U:运用媒体与材料(Utilize materials and media) R:要求学习者的参与和响应(Require learner participation) E:评估与修订(Evaluate and revise)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化妆品解析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化妆品解析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①曾蓉,龙瑾(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2000)“课程思政”自提出以来,特别是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1]”,为高职院校随即全面推进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高校教师80%是专业教师,开设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课的学习”[2]。
这一数据说明专业课教师是与大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群体,专业课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
本文主要介绍高职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课化妆品解析及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期为同类型专业课提供课程思政建设借鉴。
一、课程概述化妆品解析及应用是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大二开设的专业课,共48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安全用妆、诚信营销、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熟知化妆品的分类、剂型、常见原料及营销技巧,分析主要功效性成分的作用特点和优劣,复述化妆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说出化妆品的配方原则及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内容,并根据求美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化妆品选择建议。
本课程旨在培养未来从事化妆品讲解、销售,胜任美容导师岗位的人才。
二、课程教学现状(一)“岗课证”融合欠紧密基于建构主义的职业教育课程认为技能学习本质上是基于真实工作情境的学习,学习过程就是建立实践共同体,追求学用一致,强调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3]。
在教学内容上,课程内容虽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但尚未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课堂上讲授化妆品原料与剂型、功效性成分理论知识偏多,而结合美容导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运用化妆品知识的教学设计偏少。
“岗”即市场岗位能力需求,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更新迭代会引起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4]。
美容行业为更新换代迅速的朝阳行业,教学内容对美容行业最新市场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以及行业新技术、新业态的纳入具有滞后性。
习明纳教学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提升策略
习明纳教学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提升策略【摘要】习明纳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习明纳教学模式的概念解析和特点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策略。
通过研究习明纳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可以为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策略和方法。
文章探讨了习明纳教学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展望了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习明纳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更好地教育目标。
【关键词】习明纳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教学提升、策略、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从习明纳教学模式的概念解析、特点分析,习明纳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职业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习明纳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 正文2.1 习明纳教学模式的概念解析习明纳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指导者和辅助者,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明纳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在习明纳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习明纳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个性化、灵活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在职业教育领域,习明纳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精)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策略培训课件
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设计原则
02
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开放性和层次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探究欲望。
问题导向式课堂设计的实施步骤
03
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总
结评价与反馈。
情境模拟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 2情境模拟法的定义及作用
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 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详细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教学 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评价等。
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介绍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特点、开发流程和应用策略,包括课件制作 、微课程设计和在线教育资源建设等。
信息化教学环境与工具
探讨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和工具的应用,如智慧教室、在线学习 平台、移动学习设备和教育大数据等。
混合式学习理念及其实践案例分析
混合式学习概念及优势
混合式学习是指将传统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模式有 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 验的一种学习方式。
混合式学习设计原则
混合式学习设计应遵循学生主体、目标导向、内容适用、 技术适用等原则,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混合式学习实践案例分析
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 创新策略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教育技术概述与应用现状 • 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方法探讨 • 互动式教学策略与实践案例分析
目录
• 创新性课堂设计方法与技巧培训 •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途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技术教育方式运用解析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要求“基于工作任务”选取并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情景为载体,精心设计实训项目,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为核心的原则,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强调以“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要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为原则,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实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程任务内容,根据实训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科学有效的集合优势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促使职业技术教学取得又快又好又省的绩效,这才是职业课程的目的和教学的本质。
我院教师在多年职业技术教育与技工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式方法,笔者认为有必要归纳、升华这些具有一定运用经验,并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方法。
1兴趣导入法
兴趣导入法是教师在课程导入时,根据不同内容,不同课型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导入形式的方法,重在
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引发思维的前提,所以教师的教法应做到或悬念疑云顿起,或情境理念交融,或妙语意趣横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职业技术课程教师导入方法更是各不相同,但宗旨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其思维的创造性。
再者就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紧扣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制作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导入教案,让学生感觉新鲜。
2启发式讲授互动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如同“能力本位”教学理念一样,是运用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场合的指导思想,更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教育过程的指导思想。
所以,它适用于各学科的课程教学。
温总理要求教育改革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做事。
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知识的同时,常要渗透着启发式指导思想,伴以多种多样的启发方式。
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优化组合运用启发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合”教学目标的实现。
讲授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生生之间“思维互动、情感
交流和心灵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
师生、生生互动在职业教育各学科教学改革中是个焦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实施好启发互动式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方法策略:一是把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加大自主学习力度,学会应学的内容;三是教学要民主,使学生愿意学。
3做中得学教学法
“做中得学法”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感知、体验、归纳和总结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方法。
要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做中学,学中做,螺旋式提高。
知道做某事的知识,并不等于会做和具有方法技能,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技能和知识后才能做好某事并形成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上非常强调“做”,在方法上主张“教、学、做合一”,这种做法、学法、教法三者合一的方法,首先以“动手动脑做”为基础,为我们研究职业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思路。
4现场实训教学法
现场实训教学是组织学生到工作现场边教边学边做或“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而展开的练习操作活动,是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职业教育今后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现场教学大体有四种方式:第一,专业直观认知性现场教学参观,为学习新课奠定感性认识基础。
第二,巩固加深知识性现场教学,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知识后,通过参
观、调查和感受,了解知识应用情况,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掌握生产劳动技能现场教学,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到现场参加实际操作,锻炼劳动技能,这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主要形式。
第四,考级考证培训现场教学,在学生经过严格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集中培训帮助学生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现场实训教学的优势明显,对于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课程知识,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就地示范,学员就地操练,练后就用,掌握技能较快,而且扎实有效。
现场实训法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是职业技能教学的重头戏,是办学成功的关键。
同时还要改进完善现场实训教学的内容。
5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组织学生对所要考察的实例进行研究讨论,学习如何学会提出“正确的问题”,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锻炼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
案例实践教学在法律、管理、商务类课程中应用较多,在其它学科或培训班也广泛应用案例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法要引起教学活动结构、教师施教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为使教学双方相互适应,案例教学要设计好以下三个步骤:1)选编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案例;2)精心组织讨论交流案例;3)案例评价。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主体与主导的统一,学生独立活动在教学中占很大比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训练、品德的培养都应借助案例讨论展开。
首先,案例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悉心指导下进行的,从案例的选编、布置、组织讨论到最后评价,都体现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其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与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统一。
第三是掌握专业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学生在研讨案例的过程中,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听取他人的发言,在多项信息交流中,促进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和进步,有助于增长知识、发展合作、协调和沟通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6情境体验教学法
情境体验教学法是“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真实环境创设、模拟情景和亲身体验,将教学与技能训练科目融合在一起,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技能开辟实践途径,感知经验和知识、获取技能的方法。
这种情境体验教学实训活动效果较为突出。
首先,教师将学生带入模拟情境或实境,先阐述任务,学生在创设的教学环境中领受任务,分组拟定程序计划,再观察教师演示、再分组分角色扮演操作性训练,最后通过师生共评方式检测效果,师生总结提高,获取服务和管理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式及地点有:1)多媒体教室模拟导游训练。
2)校园公园实景导游训练。
3)在厅场馆所创设实
境训练技能。
情境体验教学要体现“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
”要以美为突破口,以情境为纽带,以思考为核心,以活动为途径,以实境为源泉。
7岗位角色模拟法
岗位角色模拟法顾名思义是模拟企业、公司、社团组织或政府组织中各种真实的工作环境岗位,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从中体会各种岗位职能、岗位间的关系及如何协调,处理问题,完成岗位职责的教学方法。
8多媒体视听教学法
多媒体视听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功放、扩音等现代化工具教学的活动。
具有集声、像、文字于一体,能听能看,高速可以放慢,微观可以放大,信息量大,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化难为易,容易理解,有教学效率高的优越性。
同时,多媒体教学已由过去的辅助教学手段跃至目前的主要教学手段,课件上载校园网供学生上网学习,可以弥补当前职业技术课程课时和内容压缩较多,学时较少的不足,是更加直观逼真的教学环境。
可利用多媒体视听教学充分开发教学和培训项目。
多媒体视听教学的缺点是师生交流性较差,对教师操作设备、制作课件、选编内容要求高,利用图形、图表、动画、声音等方面还不够直观,演示效果有待提高。
因此,要求讲解播放过程要与学生记录、讨论、理解活动有机配合起来。
再
有新生程度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和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差,授课应适时利用暂停和板书形式,加强师生交流,使学生容易跟上,在课堂中解决问题更好。
以上八种教学方法是职业技术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方法。
此外还有直观演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练习教学法、培训教学法等也都是构建“理实一体”课堂教学的好方法。
9结束语
教育界有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多法、贵在得法。
”的说法。
教学方法随着时代对培养人才智力和能力的要求,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内容、对象和不同条件灵活地选用不同的组合教学方法,形成新的具有集合优势的教学方法,效果更好。
任何适合职教特征的教学方法,只要有利于“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合职业技术教学实际情况的先进经验与教学方法,都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