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光的行进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优秀教案光的行进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优秀教案光的行进

1.《光的行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线传播的规律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学者墨子就曾发现过一种叫做小孔成像的现象,原理就是光的直线传播,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2.这种神奇的现象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双手来创造(出示自制小孔成像仪的步骤。

)课后请感兴趣的同学制作,下节课进行展示。

3.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从古到今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个规律继续沿用下去,为人类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课!
板书设计:
光的行进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光沿直线传播。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行进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学设计 光的行进

1、光的行进一、设计理念第一部分教材以一幅节日夜景图片引题,借美丽的焰火启发学生联想到更多的光源。

“光来自哪里?”“哪些是自然光,哪些是人造光?”这两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认识光源的概念,并按一定的标准给光源分类。

第二部分教材先以透过密林的阳光、乌云间隙透出的阳光、夜间的车灯光柱这三幅图片唤起学生的相关表象,使学生很容易地想到光沿着直线行进,再引导学生设计“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孔照到墙上”的实验并进行实施,来验证光沿着直线传播的规律。

第三部分小孔成像对学生来说,是既有趣又费解的,所以教材安排学生做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盒,让他们能亲自感受这个神奇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4、能够用语言和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三、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难点: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手电筒、白炽灯灯泡、激光灯、蜡烛、小孔成像道具学生——手电筒、卡纸三张(中间钻孔)、蜡烛、小孔成像道具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请看大屏幕(课件: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美丽?)猜猜这里的“谁”指的是什么?(学生猜谜)2、提问:我们来听听正确答案,(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对了,答案就是光,你们觉得光重要吗?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光呢?(学生提示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光)3、小结: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在生活上、生产上、医疗、军事等方面都需要光,光带给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没有了光,世界一片黑暗,人类将无法生存。

(二)探究研讨1.指导学生认识光源,给光源分类。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学生说,老师板书。

(如果有学生说月亮、镜子也写下来,如果有学生表示反对,先在旁边打上问号)(2)讲述:科学上把自己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些都是光源吗?学生选择,把不是光源的物体擦掉。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光的行进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光的行进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光的行进【教学目标】1.知道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与小孔形状无关,小孔大小影响成像。

2.巩固课堂学到的“猜想-实验-概括”的方法,尝试运用经验推导、原理论证等科研方法。

3.养成深入思考、不懈钻研的习惯。

【教学重点】如何通过多种方法论证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各种小孔屏。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问题导入1.复习(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2)用图示的方法更加清晰地解释了小孔成倒立像的原因。

2.小孔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小孔大小对成像有影响吗?(2)小孔形状对成像有影响吗?(3)概括为“小孔变化对成像有影响吗?”二、实验探究(一)探究一1.质疑激思:如果小孔不是圆的,成像会受影响吗?2.猜测讨论,引导学生不仅说出观点,更要提出支持验证观点的方法。

3.实验验证:小组实验,汇报结果4.概括规律:(1)辩论:通过三种形状的小孔成像实验可以确定“小孔的形状对成像没有影响吗?”(举例)(2)激思:怎样才能判断“所有的小孔形状都对成像没有影响呢?”(3)讲解: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来验证。

出示相关图片。

(4)图示理论解释。

(二)探究二同上步骤研究“小孔大小对成像有影响吗?”三、课堂小结1.学生小结。

2.教师小结。

要点:科学来自质疑,规律需要验证。

生活处处有科学,世界必须用规律。

四、研究拓展1.激疑:如果光源足够远,切亮度足够大,较大的孔可以成像吗?2.课外研究:小孔成像实验,孔大小与光源远近关系。

【板书设计】1.光的行进小孔变化形状大小大胆猜想影响成像否有一定实验验证经验推断理论解释。

苏教版科学五上《光的行进》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五上《光的行进》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五上《光的行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光的行进》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通过观察光的传播现象,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光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光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光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学生在生活中对光的现象有丰富的感知,但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传播特点,掌握光的传播规律,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规律。

2.难点:光的传播规律的探究,光的传播现象的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的光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光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规律。

3.观察与实验: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4.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光的传播规律,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5.巩固与应用:设计一些光的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

7.布置作业: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光的行进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光的行进苏教版

光的行进1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生活实例、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是直线行进” 的想法,能运用所学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

2.知道“光源”概念,能识别光源;了解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2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3重点难点1.重点:使用举例、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并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2.难点:设计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对比实验。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导入“光源”的概念师:同学们,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有许多外地游客来到南京的夫子庙游玩(出示白天夫子庙秦淮河畔的照片),白天的秦淮河畔十分幽静美丽。

那么到了晚上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出示夜晚时的照片)生1:很漂亮。

生2:灯火通明。

生3:绚丽多彩。

师:那么是谁把秦淮河畔妆扮地如此美丽呢?生:各种颜色的灯光。

师:好的,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会发光的事物呢?生:蜡烛、手电筒、太阳、月亮、萤火虫、猫眼、激光器、水母、烟火……师:很好,老师也给大家找了一些能发光的事物(展示:电灯泡、蜡烛、太阳、闪电、水母、焰火、激光器、萤火虫的图片)小结:我们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取光的来源之意。

师:刚刚有一名同学说月亮可以发光,同学们说对吗?请给出你的理由。

生:不对。

师:月亮的光是它本身发出来的吗?生:月亮是反射太阳光,并不是自己发光。

小结:月亮不是光源,光源一定是能够自己发光的事物。

师:所以说,有的时候生活中的经验可能会误导我们。

同学们,请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分类标准给PPT上的这些光源分分类。

生1:按人造的和天然的可以分为两类….生2:一种是人造的,一种是自然中的,一种是生物发出的…..…………师:同学们,是不是所有发光的事物都能放出热量呢?生:不是的,有一部分是冷光源,比如萤火虫。

小学科学_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光的行进》教案一、认识光源及其分类(一)认识光源播放绚丽的和光有关的视频,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是不是很美啊!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生答。

(预设“光”,板书“光”)师:光不但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还产生了很多有趣又神秘的现象。

你知道有趣的手影是怎样形成的吗?(PPT图片)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PPT图片)神奇的海市蜃楼又是怎样出现的呢?(PPT 图片)对于光,你肯定还有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光进行初步探究,了解一些基本的光现象。

师:光是从哪里来的呢?(贴上自制卡纸箭头)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找一找你所理解的光源,你带来了什么?生答。

(预设:手电筒、蜡烛、发光玩具……师:打开来给大家看看)师:你为什么认为它们是光源啊?说说你的理由。

生答(预设:因为它们能发光)。

师: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板书:光源)师:(拿出手电筒)刚才大家也说到了手电筒是光源。

老师这个手电筒现在坏掉的,没有电了还是光源吗?生答。

(预设:可能有的学生认为是,有的学生认为不是,师可继续追问:现在这个手电筒还能发光吗?以此引导现在手电筒不是光源了)师追问:我们能不能直接说“手电筒”就是光源?怎样表达更准确?生答。

(预设:正常发光的手电筒。

师引导:还可以怎么说?)师:正在发光的手电筒,现在我们看光源的准确定义:师ppt展示: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生答。

(预设:学生可能还是出现不准确表达如手机是光源,教师要及时纠正或由学生来纠错)(二)光源的分类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光源,下面我们来给它们分分类吧!(出示ppt部分光源图片)(可根据教师给出的光源,也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光源进行分类)但注意要有一定的分类标准。

把分类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师观察并把学生不同的分类方法拍照。

师:我们来看大家的分类结果。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行进》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行进》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行进》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及与介质的关系。

2.掌握光的衍射和反射规律。

3.熟悉光的折射方式及折射定律。

2. 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的镜像,判断反射光的方向,理解反射光的规律。

2.能够在实验中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依据折射定律分析折射角大小。

3.能够归纳总结光的反射、折射、衍射规律。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观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2.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加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科学、认识科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及与介质的关系。

2.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2. 教学难点1.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2.光的波粒二象性。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针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教师采用教师讲授法来介绍本章节内容,并结合图表、动态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来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2. 示范实验法通过现场实验,展示物体在光下的反射、折射现象,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知识,以增强学生体验和观察能力。

3. 讨论交流法针对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交流,意见互换,共同探讨科学问题。

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设计1. 教学环节1.导入:通过展示半透明的玻璃板、钢化玻璃、水晶玻璃等不同介质的光表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学习展示:结合多媒体,展示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给学生呈现生活中常见的折光现象。

3.示范实验:通过示范实验,展示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不同作用及对物体成像的影响。

4.学生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组建实验,探究灯光在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的反射、折射等现象,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5.小组讨论:提问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的规律及生活中的应用;并完成相关小组讨论纪要。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内容为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光的行进》课程。

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光的产生和传播,对光有了基本的了解。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光的传播路径和变化规律,并能够从中归纳总结出光的传播性质。

二、教学目标1.掌握光的传播路径和变化规律;2.了解光的传播介质和光的折射、反射、吸收等基本现象;3.归纳总结光的传播性质。

三、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路径和变化规律1.1 光在同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在同质透明介质中,光线传播的路径是直线,光线传播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1.2 光在异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光线从较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遵守正弦定律。

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较光密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也遵守正弦定律。

2. 光的折射、反射、吸收等基本现象2.1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传播到另一种透明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2.2 光的反射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一个平滑的镜面上时,在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对称关系。

2.3 光的吸收光线进入一些物质时,由于物质分子的振动可以吸收光的能量,且没有把吸收的光线再向外辐射出来,使得光传播过程中逐渐弱化和消失。

3. 归纳总结光的传播性质1.在同一同质透明介质中,光线传播的路径是直线,光线传播速度恒定不变;2.入射角度不相等的光线在通过同一异质透明介质界面时,所发生的折射角度也不相等,两者之比即为两种介质相对折射率;3.光疏介质的光线在通过异质透明介质的界面时,从介质中心法线偏离越来越远,所以折射后的光线对法线更接近;4.光在镜面进行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上放置几个物品,要求学生在教师不观察的情况下关闭眼睛,然后让教师将其中一个物品取走,再重新打开眼睛,判断由于灯光的追随,自己是否能够发现有物品被取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光的行进》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光的行进》苏教版

光的行进学案导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奥秘。

3.科学知识: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导学重难点导学重点:认识光的直线行进规律。

导学难点:验证光沿直线行进。

导学准备课件、手电筒、卡纸三张(中间钻孔)、纸屏、铁丝等。

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夜景,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里夜景美吗?(生答)师:那是什么把这城市的夜晚装扮得如此灯火辉煌呢?(生答)师: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想一想,你想知道光的哪些知识?生:提出问题。

师:经过梳理,同学们提出的核心问题有这些……。

师边说边出示。

(1.光来自哪里?2.什么是光源?3.光源可以怎样分类?4.光是怎样行进的?)二、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师: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根据学习要求和建议自学教材16-17页的内容。

生:自学。

师:巡视,参与学生自学。

三、合作交流,汇报展示师:谁来解答第一个问题:光来自哪里?(生答)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生答)师:ppt出示:光来自光源。

(板书:光源)师:第二个问题,谁来?生:能够发光的物体。

师: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吗?(生答后,师ppt出示常见的光源)师:光源可以怎样分类?生:光源可分成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板书:自然光源,人造光源)师:在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生答后,师ppt出示常见的自然光源)师:哪些是人造光源呢?(生答后,师ppt出示常见的人造光源)师:我们把光源分为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它的分类标准是看它是否是人类生产的。

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分类标准,如果同学们感兴趣,可以课后查阅资料继续给光源分类。

师:光在空气中是怎样行进的?生答。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学知道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材料,学生再大致了解实验步骤。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行进》教学比赛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和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行进》教学比赛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和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行进》教学比赛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和说课稿)课题《光的行进》教时1 学科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2、能够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并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3、能够完成小孔成像实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教学难点:通过小孔成像实验,验证光的直线行进。

教学过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 3 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出示单元小诗。

问:单元小诗中写的究竟是什么?(光)2、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光?生活上、生产上、医疗、军事等方面都需要光。

没有了光,世界一片黑暗,人类将无法生存。

学生猜谜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提醒学生不可正视太阳个别学生举例说明哪些地方需要光,其他学生适当补充。

10二、核心过程活动一:认识光源及其分类1 、提问:光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哪些发光物体?2、小结:把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3、我们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4、介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5 、判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镜子在阳光下能反光,镜子是不是光源?还有月亮,是不是光源?演示镜子反光的现象6、提问: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揭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

(板书课题)让学生讨论后发表各自意见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学生交流,了解什么是光源预设:涉及到生活的光学知识,学生还是能讲讲的。

但发表观点可能不清,可能对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难与辨别。

我准备了镜子,可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15活动二:探究光沿着直线行进1 、老师手扔橡皮。

提问:橡皮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能画出运动路线吗?2、把橡皮泥扔进水里,看水面上的水波又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呢?3、老师打亮手电筒,看它的光是怎样传播出去,谁能在黑板上画一画因为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而且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为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光的行进》第一课时,学习重点为了解光的传播,强化“视觉与光学仪器”的观念。

学生基础较好,已经学习过光的基本知识,并完成相关的实验。

二、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光从光源扩散的路径和形状,并且能够模仿和描绘;2.了解障碍物对光的影响,能够简单的解释光的阴影和反射;3.能够描述光的透过和折射,并且能够观察和模拟。

三、教学步骤1.显示教学目标和预期结果: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目标,并且能够对即将掌握的知识有一个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学生能够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形状,了解障碍对光的影响,描述光的透过和折射,并且能够做出相关实验。

2.海绵创景的方式呈现通过一幅海绵创景图片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看出光的传播路径和形状,并且模仿描绘不同的光形状。

3.实验1:光在直线上的传播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使用手电筒和直尺进行实验,了解光从光源向周围扩散的路径和形状,模仿和描绘不同形状的光线。

4.实验2:光的阴影和反射使用小物品和手电筒进行实验,观察障碍物对光的影响,捕捉光线的影像和描绘阴影的形状,模仿教师演示反射光线的线路和路径。

5.实验3:光的透过和折射使用光斑投影仪进行实验,让学生能够观察光线的透过和折射,在观察中实现光的折射,然后让学生试着将相关内容模拟出来。

6.总结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回答,总结本节所学内容以及未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小结。

四、教材反思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第一课的办法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

实践证明,本课计划的教学设计可以在细节和流程上得到教学的认可。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达到合理分配时间、紧密联系实际和注重学生的打分。

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同时,更有效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光的行进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光的行进

光的行进【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4.能够用语言和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难点: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完成小孔成像实验。

【教学准备】常见光源的图片、小孔板、手电筒、纸盒、剪刀、胶水、一张半透明的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谁愿意来读读单元页上的小诗?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关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二、认识光源1.教师出示美丽的节日夜景图片。

2.提问:多么美丽的节日夜景!是什么点缀了节日的夜晚呢?3.学生交流。

4.提问:那么,光来自哪里呢?请举例说说。

5.学生回答。

6.提问:请仔细观察教材插图,想一想,为什么选了这五种光源?它们有什么代表性?7.学生回答。

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1.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的图片。

(出示课题——光的行进。

)2.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有什么发现?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3.学生讨论、交流。

4.谈话:大家都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你能用手电筒和三张小孔板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吗?5.学生设计并实验。

四、了解小孔成像1.教师利用蜡烛、纸屏和小孔板为学生演示小孔成像实验。

2.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3.学生回答。

4.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介绍墨子的发现。

5.带领学生制作小孔成像盒。

6.提问:你们在玩小孔成像盒的时候有什么发现?透过小孔所成的像上下颠倒,那么左右是不是也相反呢?7.学生讨论、交流。

8.提问:你怎样解释这个奇妙的现象?能画出解释图吗?9.学生画图、交流。

10.教师小结:蜡烛的火焰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除了恰好穿过小孔的光线外,都被纸屏挡住了,而穿过小孔的光线由于沿直线行进,火焰顶端的光线投到了纸屏的下方,火焰底部的光线投到了纸屏的上方,所以在纸屏上就出现了蜡烛火焰的倒像。

五年级上科学教案光的行进_苏教版_4280

五年级上科学教案光的行进_苏教版_4280

五年级上科学教课设计-光的前进苏教版教材企图及研究活动1.认识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师沿直线流传的。

3.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4.能够用语言和绘图解说小孔成像的原由。

设计企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前进的。

本节课的设计将以五个步骤来达成:第一步,以点燃的蜡烛来揭露“光源”的观点,并能给光源分类;第二步,以“画影子”的游戏形式,来初步感觉光在空气中沿直线前进的,并以学生依据现有资料设计对照实验来考证光在空气中的直线前进,以师生察看实验来考证光在空气中的直线前进,以从生活中找寻光沿直线前进的实例来考证光在空气中的直线前进;第三步,用分组实验法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前进”的结论沿用到水中,并用演示实验帮助纠正学生疏组实验中的不足;第四步,利用学生所掌握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前进”的结论来运用的实质生活中,以稳固学生所学,并以用“光的直线前进”规律来解说小孔成像的道理来让学生稳固新知;第五步,部署课后作业,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育学生着手操作能力。

预期目标(要点是研究性目标)科学研究: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2.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说小孔成像的成因。

科学知识:1.能够使用生活实例、察看和实验等方法收集凭证证明“光是直线前进””的想法,能运用所学对生活现象进行解说。

2.知道“光源”观点,能辨别光源;认识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前进的。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觉到光学世界的奇特和奇妙。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认识光的直线流传规律。

难点:绘图解说小孔成像的原理。

资料准备使用目的演示资料: 1、蜡烛、火柴认识光源2、手电筒、铁架台初步感觉光的直线前进3、激光笔、喷雾剂演示实考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前进4、教课课件、多媒体设施。

协助教课流程,展现没法直观演示的内容学生疏组研究资料:1、能够弯折的吸管、火柴、蜡烛、线绳、三张带孔的卡纸,一张无孔卡纸、激光笔。

(每组一份)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来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前进的2、激光笔、桌面分组实考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前进3、装有水的大烧杯、装有牛奶的小烧杯、研究光在水中沿直线前进4、学生内容教课(一)直接入,引出观点1、(点燃蜡)同学,你看是什么?你能用一句来描绘一下你在看到的情景?(生)2、才同学都到了蜡出了亮光,像点燃的蜡,自己会光的物体我把它叫做光源。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光的行进_苏教版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光的行进_苏教版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光的行进_苏教版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光如何样行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依照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如何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2.能够想方法证明自己的假设;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1.明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明白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3.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研究光如何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2.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周围;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一、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青翠绿?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伙儿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

下面就让我们接着写下去,每小组选出你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会儿全班交流。

4.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色彩斑斓的光的世界吧!二、认识光源1.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点?2.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3.判定: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4.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5.学生交流:光是如何分类的?6.谈话: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7.谈话:关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8.揭题:你明白,光是如何样行进的吗?三、探究光是如何样行进的1.谈话:请大伙儿依照自己的体会推测一下,光可能是如何样行进的。

2.学生交流,说自己推测的理由。

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

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5.谈话:刚才大伙儿对光是如何样行进的进行了推测,你的推测对吗?如何样证明?6.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7.讨论:假如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如何办?8.学生小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行进》
版本:苏教版
年级:五年级
抽签号:
1、光的行进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2、能够用语言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奥秘。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沿直线传播。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手电筒、蜡烛、小孔成像实验盒等。

学生:手电筒、卡纸三张(中间钻孔)、塑料屏、蜡烛、纸盒、半透明塑料纸、钉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宿豫区千鸟园夜景图片,提问:是什么让我们千鸟园的夜晚如此亮丽?(灯光)如果夜晚没有光行吗,白天需要光吗,你们觉得光重要吗?那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光呢?
2、小结:生活中处处需要光,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板书:光)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光源,给光源分类。

1、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2、讲述:科学上把自己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光源)
3、学生辨别哪些物体是光源。

4、学生辨别哪些是人造光源,哪些是自然光源。

5、小结:我们还可以按照其它的标准给光源进行分类,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查阅资料继续给光源分类。

(二)指导学生认识光是怎样传播的。

1、播放课件,带领学生领略光的风采,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你能发现光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行进的呢?(板书:光?行进)
2、学生分组讨论,猜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小结: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我们还要通过什么来证明我们的假设是不是正确,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手电筒,三张中间带小孔的卡纸,和一个纸屏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吗?
4、学生分组讨论。

5、汇报交流。

6、教师提实验要求,学生分组验证假设。

7、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证明了什么?(投影: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刚才我们 研究了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线,光在水中又是怎样行进的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研究。

(三)指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

1、(课件展示)讲述: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有谁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助墨子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2、师:今天我们就亲自来做一做这个“小孔成像”实验,做完后我们再来解释这个现象!
3、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4、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5、小结: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蜡烛的火焰与我们在实验盒上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分组讨论。

6、学生汇报
7、教师课件小结。

三、巩固总结:
师生总结。

四、课后拓展: 问题:如果小孔变大了,还会不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板书设计:
在空气中 沿 直 线 光 的 行 进
电 灯
蜡 烛 火 柴 萤火虫
闪 电
太 阳 等 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 光 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