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2、通过对碳、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
3、通过催化剂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勇于创新的科学,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实验准备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学生猜想]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3-34,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出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观察](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观察[实验2-5],[实验2-6],加热二氧化锰,教师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并作详实的实验记录。
[学生交流展示]汇报实验记录及结果;交流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得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的结论。
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归纳出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分析对比,发现规律]实验室除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外,还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引导学生看书P35 。
引导学生分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特点,并与化合反应相对比。
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教案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教案人教版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两种方法。
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通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它在这里起催化作用。
通过对比化合反应,我们还知道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同时还告诉我们要学会用分类的方法来学习化学。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教案人教版,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教案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
(4)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催化剂的概念。
(2)催化作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学生回答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是氧气。
2. 把燃烧的木知分别伸入3个集气瓶中,若木知燃无什么变化则是空气;若木知燃烧更旺盛则是气气;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
3.氧气的重要用途体现在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两个方面。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氧气制法的探究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四、教学策略本课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在教学中拟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
五、教具准备分组提供: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小木条、火柴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空气中约有1/5体积的O2,但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较纯净的O2,如何获得的呢?投影出示图片1: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投影出示图片2:工业上用的氧气钢瓶师引入:自然界获取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实验室中怎样获得少量的O2?学生猜想,畅所欲言学生观看思考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提问)实验室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呢?(引导)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探究这一问题。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制取氧气》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较多,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即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以及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第二部分为实验操作部分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以及收集装置。
通过对过氧化氢实验(取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取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实验没有气泡冒出时,再向其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的对比观察、探讨和分析,学生的疑惑轻松得以解决。
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明显体现出师生互动的过程。
在跟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的时候,老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教师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他们提出的见解中合理的部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详细的分析,用学生能懂的理论或实验来说服他,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教学反思《《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老师要及时加以帮助,以确保探究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也巩固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老师还是一个智者。
由于在本课题中集中了一些基本操作,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很差,因此,主要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讨论一些基本操作的要点和要求。
在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中,只须加绿豆体积大的二氧化锰粉未,不要像书中图示那样多,否则反应会很剧烈,难以控制。
用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这三组对比实验来讲解催化剂的概念比较好,用时短,现象明显。
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部分很多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部分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还要求学生掌握催化剂的特点这在学生的理解中是难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强掉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帮助学生理解。
在实验的操作方法中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以及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而收集装置要根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学生对于装置的选择不太陌生只是突然听到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有些不知所措以后在讲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发生装置、什么是收集装置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
制取氧气PPT课件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加热高锰酸钾 2.分解过氧化氢 3.加热氯酸钾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为什么呢?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
文字表达式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符号表达式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实验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管口应 ( C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
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
应在( D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
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是氧气?(氧 气的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 伸进集气瓶内,若 木条复燃,证明是 氧气。
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 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 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
(1)按要求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药品(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3:1比 例混合均匀)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口; (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5)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用排水 集气法收集; (6)拿出导管,离开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整理好 仪器。
茶庄定点收利息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先将导管一 端伸入水中,然 后用手紧握试管, 观察导管口有没 有气泡冒出,冷 却后导管内能否 形成一段水柱。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
《制取氧气》说课稿6篇《制取氧气》说课稿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
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材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之后,要求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也是中考实验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上也常常出现,有的考查实验装置,有的考查实验步骤,有的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此,我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步骤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操作步骤的掌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
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探究法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流程这一环节: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制取原理讲解→活动装置图拼装展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思考问题→归纳总结等环节1:导入新课。
展示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图片,并提出问题:实验中的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环节2:制取原理讲解。
让学生们观察药品后回答高锰酸钾的颜色状态,从而讲解高锰酸钾的制取原理,板书上写明文字表达式,初步了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环节3:装置图拼装并展示。
《制取氧气》家庭小实验:制氧气
《制取氧气》家庭小实验:制氧气氧气,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从呼吸到燃烧,它的存在无处不在。
你是否曾好奇过,如何在自己家里制取氧气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有趣的家庭小实验。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制取氧气的原理。
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以及加热氯酸钾等。
在家庭实验中,我们选择分解过氧化氢溶液这个相对安全和简单的方法。
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具包括:过氧化氢溶液(药店可以买到)、二氧化锰(化学试剂店有售)、大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水槽、玻璃片。
接下来,我们开始动手实验。
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大试管口,然后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大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第二步,在大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在这里充当催化剂,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但它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第三步,向大试管中缓慢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注意要逐滴加入,边加边观察反应情况。
你会看到,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就是氧气。
第四步,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集气瓶中,开始收集氧气。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当然,如果想要得到更纯净的氧气,也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
在收集氧气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集气瓶中的情况。
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此时,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制取完氧气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检验氧气。
比如,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就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在进行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大家牢记。
首先,过氧化氢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接触到皮肤和眼睛。
其次,二氧化锰是粉末状的,加入大试管时要小心,不要撒出来。
另外,实验结束后,要对仪器进行清洗和整理,将化学试剂放回原处。
通过这个简单的家庭小实验,我们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
《制取氧气》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5)
第1课时 制取氧气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重点 氧气的制取原理。 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 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溶液、小木条、火柴等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到氧气能支持燃烧, 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在反 应中放出热量。氧气可用来供给病人呼吸,供给登山、潜水运动员呼 吸;还用于气焊、气割,还用于火箭的发射等等。上节课,我们已经 利用氧气做了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氧气 从何而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法。
的提高。
②讨论探究法:其教学模式为情景—思考、讨论—交流、归 纳—总结完善。
③ 学业评价:通过提问、解决问题、评价表等方法评价学生的 学习,通过互评、自评等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让学生阅读教材“活动与探索内容”,并总结如下: 制取氧气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 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气体发生装置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 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装药品。 3.固定仪器,试管口要塞棉花。组装顺序: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4.给试管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5.收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 立即收集(为什么?),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 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盐的复习》
一、教材与课标
《盐》是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 主要介绍常见的盐的组成、用途,分离提纯物质,碳酸盐 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溶解性 表等内容。除此之外,第六、八、十、十一单元都有涉及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一、对【实验2-5】、【实验2-6】过氧化氢分解和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改进
1.加热分解的实验,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将5%的过氧化氢溶液改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
但是,热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切忌加入二氧化锰,否则会因剧烈反应,导致液体从试管中飞溅出来。
2.由于购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添加了硫酸作为稳定剂,以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
因此,在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时,一定要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中和溶液中的硫酸。
当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稍稍振荡可见试管内液体中有许多细小的气泡出现。
“微微加热”是指在操作上切不可连续加热,甚至于达到沸腾。
这样试管中的水蒸气过多,会造成带火星的小木条无法复燃。
正确的操作,应采用间断的加热方法,过一会儿,试管内会出现大量的氧气逸出的现象,此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现象十分明显。
3.为了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应增加直接加热二氧化锰,并无氧气产生的实验;以及将滤出的二氧化锰再次进入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实验。
二、证明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氧的实验探究
由于课本中提及的催化剂都是含氧的化合物,且催化剂都参与了反应,因此从证明角度也就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这个实验可以转换分析思考的角度,利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氧化性,选择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盐氯化亚铁与之反应,可以迅速产生大量氧气。
这样一来,证明的推理较为严密,但是反应原理却较为复杂了。
另外,过氧化氢溶液与氯化亚铁固体反应较为剧烈,因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要较稀,用量也要较少,加入的氯化亚铁固体颗粒同样要较小为宜。
初三化学教案:《制取氧气》
初三化学教案:《制取氧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实验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明白得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看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确实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适应。
二、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讲练结合四、教学用具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试管夹、药匙。
其它:火柴。
棉花。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板书】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问题】那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什么缘故?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能够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答: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复习空气的组成,引导学生摸索如何分离空气制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设问】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得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同时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片刻后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观看现象。
【小结】用酒精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产生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观看记录: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透亮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后产生少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同时加热的二氧化锰不产动气体,带火星木条没有变化。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指导学生观看实验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制取氧气》PPT教学课件
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符号表达式:
H2O2
MnO2
H2O + O2
探究: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 氧气
编号 (1) (2)
现象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并较快收集到一瓶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原因
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氧气不易溶 于水
课堂达标
2 下列物质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C )
A.高锰酸钾 B.氯酸钾 C.氯化钾 D.过氧化氢溶液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2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2.3 制取氧气
第一PPT模板网
课堂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氧气除供给呼吸与支持燃烧外,还广泛用于气焊、炼 钢、登山、潜水和医院抢救病人。那么氧气是怎样获得的呢?制取氧气主要有哪 几种种方法呢?
A = B + C + ···
讨论
工业方法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方法
原理:利用液态空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典型例题
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
A____试__管____B___铁_架__台___ C___酒__精_灯____D___导_管_____ E___集__气__瓶____F__水__槽_____
步骤三:向待试管中没有现象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多次重复。
实验分析
实验 编号
1
现象
木条不复燃
2 迅速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原因
氧气产生很少 产生了大量氧气
3
又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制取氧气》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氧来乐”是养鱼伯伯的“救命药”,鱼塘内定期使用可避免鱼儿缺氧死亡。
本品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活泼的新生态氧,使用方便,我们进入化学实验室探究过氧化氢是如何分解放出氧气的?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提出问题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就可放出氧气,通常还放入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讨论交流 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探究实验(1)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课堂讨论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吗?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可重复使用。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净、干燥、称量,会发现反应后的二氧化锰与反应前的二氧化锰质量相等,且化学性质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知识拓展催化剂的理解及注意事项:①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
“一变”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两个方面。
“两不变”是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发生改变;是“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
②催化作用的结果只影响反应速率,并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只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
③催化剂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发生改变,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能会改变。
催化剂虽然可以参加化学反应过程,但催化剂不是反应物。
④催化剂是针对某反应而言的。
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能够起催化作用;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⑤催化剂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
对某一反应,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作为催化剂。
如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氧化铁等做催化剂。
探究点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提出问题如何在实验室中通过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讨论归纳。
化学:《制取氧气》(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 ppt课件
ppt课件
5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1、过氧化氢
水+ 氧
H2O2
H2O
气O2
二氧化锰
2、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KClO3
KCl
O2
加热
3、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 + 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ppt课件
6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观察与思考】
ppt课件
20
【课堂练习】
【例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 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ppt课件
21
教你一招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4.操作步骤:
(1)连:连接好仪器。
(2)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装药品(如果是高锰酸
钾则在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4)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试
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约
1/3处)
ppt课件
31
(5)点:加热(先预热再固定在
药品部位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
2.反应3中是生成物,反应1和2是催化剂。
ppt课件
44
3、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铝+氧气 氧化铝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制取氧气》教学反思「篇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重点介绍的氧气的制取,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书中重点介绍的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我们平时也很习惯用这种方法。
而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没有作为重点介绍,只是用了三个实验告诉学生,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氧气,并由此引出催化剂的概念。
在学习这一节的时候,有的学生提出“双氧水在常温下能分解生成氧吗?”“双氧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氧吗?”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课本中的实验是不能给学生解释清楚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当前的实验教学,也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我利用了演示实验讲授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由听教师说转为亲眼看到,由无形到有形,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五步教学法:引发动机、自主探究、讨论引导、实践验证、创新发展。
在讲授新课之初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不仅把学生的眼光和思想都集中到了课堂上,而且随着老师的提问,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并由此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进而学生在动手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猜想,交流。
在此环节中主要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在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的引导下,形成共识,再让学生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整节课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衔接起来,让学生的好奇心在萌发和解决的推演中得到满足和愉快。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学生自学,小组讨论,表达交流,实验探究等,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创设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气氛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化学课程标准给课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对课程标准强调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等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制取氧气》 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能正确书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2)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2、教学难点(1)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2)实验装置的选择和组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药品: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酒精灯、铁架台、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条。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瓶氧气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这瓶气体,它就是氧气。
氧气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医疗急救、潜水、炼钢等。
那么,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新课讲授1、氧气的工业制法【讲解】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是利用液态空气的分离法。
首先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然后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蒸发分离,得到氮气和氧气。
这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展示】高锰酸钾这是高锰酸钾,它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
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 K₂MnO₄+ MnO₂+ O₂↑【实验演示】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
要用酒精灯火 焰的外焰对准 药品部位加热
管口要放一 团棉花
铁夹应夹在 离试管口约
1/3处
4、注意事项:
1、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哪种方法得到的氧气更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 3、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加热, 为什么?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防止水沿导 管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炸裂试管
工业制法是 物理变化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C)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C)
⑵过氧化氢 二氧化水锰+氧气
⑶ 氯酸钾 二氧化氯锰化钾+氧气 加热
2.(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 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 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3.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表示:AB→A+B+……
夹持在距管 口约1/3处
药品平铺
外
焰
加 热
导管略突出橡
皮塞
若用高锰酸钾 制氧气应在管 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
堵塞导管。
导管 只能 伸于 集气 瓶口
易出错的地方
试管内的导管稍 微露出橡皮塞即 可,(便于气体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2)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3)认识分解反应;(4)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多媒体出示多媒体出示图片,提问都体现了氧气的哪些用途。
2、提出问题:生产、医疗、科技领域需要用到更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呢?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探究一:氧气的工业制法1.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氧气的工业制法。
(1)工业制氧气的原料是什么?(2)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什么?(3)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什么?2.学生代表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工业上利用液氮、液氧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而得到氧气,是物理变化。
探究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向学生直接出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引导学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生观察分析反应特点并结合化合反应进行总结归纳。
1.分解反应(1)概念: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2)特点:一分多探究三:催化剂⑴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实验现象: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2.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3.待实验(2)的试管内的液体不再放出气泡时,重新加入3 mL过氧化氢溶液,又有气泡冒出,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又有氧气产生。
(此实验可以重复多次进行)【思考1】在第2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思考2】二氧化锰好像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教师讲解】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
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科学家们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
《制取氧气》课标解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3制取氧气》课标解读天津市新华中学张明华一、课标要求二、课标解读(一)本专题的地位和作用在开始本课题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化学仪器,掌握了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已初步具备学习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
但是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制取气体的综合实验,在思维上和操作上都无据可循,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例如,不知道药品和仪器的选择标准。
通过教师的思维引导,学生能够从药品选择到实验操作形成规范的基本思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多物质的制备打下基础。
(二)课标要求在新教材中的具体体现1.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归纳思维方法及催化剂的概念。
教材在介绍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时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概括出结论,初步掌握归纳思维方法,并引出催化剂的概念。
催化剂是一个常见、重要的化学概念。
此次在初中教材第二单元中首次出现,教师在此只需根据实验的表面现象做做出简单的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即可。
2.学习分解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
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掌握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在本专题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一种新的化学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教材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解这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跟化合反应的要点相对照,找出二者的区别,既能加深学生对分解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结合新课标,分析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恰当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切勿随意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1)对于选择制氧气药品的原则,需通过教师搭台阶逐步引领体会得出,帮助学生为将来学习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打好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选用这一过程是用来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可以略加拓展,却不应作为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本课就必须掌握。
(2)催化理论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只需根据实验的表面现象作简单介绍,使学生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即可,切勿过多延伸,造成学生的理解负担。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氧气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氧气的应用场景。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提问学生关于氧气的知识和经验。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理论讲解2.1 教学目标: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
2.2 教学内容:讲解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制氧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PPT和实验演示来讲解制氧原理和方法。
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练习。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的笔记和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
第三章:实验操作3.1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操作实验室制氧设备。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制氧实验。
3.2 教学内容:介绍实验室制氧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进行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高锰酸钾的制氧实验。
3.3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操作,讲解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操作准确性。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实验结果分析4.1 教学目标:能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制氧原理。
学会记录和表达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验证制氧原理的正确性。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4.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实验分析和报告质量。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主动性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5.1 教学目标:了解实验室制氧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能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2 教学内容:讲解实验室制氧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穿戴防护用具、避免吸入有毒气体等。
介绍实验室安全设备和应急处理方法。
5.3 教学方法:展示实验室安全标志和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作用:催化剂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编辑课件
7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编辑课件
8
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反应原理: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KCl O2
三、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13
实验装置 氯酸钾+二氧化锰
仪器安装原则:先左 后右,先下后上。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编锰辑课的件 混合物制氧气
14
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 1、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把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高 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试管口略向下固定在 铁架台上。 3、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4、加热试管;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来,熄灭酒精灯。
编辑课件
30
讨论:1、用固体加热制氧气的试管为什么 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2、为什么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3、怎么样给固定的试管加热?
先来回移动酒精灯给试管预热,再集中在 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编辑课件
31
4、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编辑课件
5
思考: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时, 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
2、过氧化氢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在这 里起什么作用?
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它只 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的速度。
二氧化锰时该反应的催化剂,起了催化作 用。
编辑课件
6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 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 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
课题3 制取氧气
长沙市第十六中学 周晓红
编辑课件
1
复习: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把带有火 星的木条伸到 盛有氧气的集 气瓶中,木条 重新燃烧起来, 说明瓶中的气 体是氧气。
编辑课件
2
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 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如果燃烧 得更旺的是氧气;马上熄灭的是氮气;与空 气中一样的是空气。
编辑课件
3
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试管 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
木条检验;
2、
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用带火星木
条检验。
编辑课件
4
实验现象: 未加入二氧化锰时: 带火星木条不燃烧 无氧气 加入二氧化锰时:带火星木条复燃 有氧气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H2O2
H2O O2
导管只应伸进胶塞 一点(约0./3处)才便于
加热。
编辑课件
20
收集氧气的方法:
排水集气法
适用于不易溶于
水的气体
编辑课件
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 空气大的气体
21
检验氧气的方法
把带有火 星的木条伸到 盛有氧气的集 气瓶中,木条 重新燃烧起来, 说明瓶中的气 体是氧气。
浑浊的气体。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编辑课件
33
C O2
CO2
2、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水
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
成一种黑色固体。
编辑课件
15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氯酸钾加热制氧气
编辑课件
16
实验现象: (1)集气瓶中的水排尽,里面充满了无色气 体。
集气瓶里收满了氧气。
(2)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
氧气可以帮助燃烧,具有氧化性。
编辑课件
17
细看两幅图的区别
加热氯酸钾 制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团棉花,
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编辑粉课件 末进入导管。
编辑课件
11
本课时内容:
实验室制取 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收集 方法、注意事项。
编辑课件
12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反应原理: 氯酸钾 KClO3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KCl O2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编辑课件
5、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为什么不宜 立即收集?
因为试管中的空气未排干净。要等气泡连续均 匀放出时再收集。
6、如果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导 管会有什么后果?
水会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编辑课件
32
二、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现象: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更旺,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
18
思考:1、为了防止试管炸裂,要注意几 个操作要点?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 水回流到试管 底部使其炸裂
②氧气收集好后要先把导
管从水槽中拿出,再熄灭
酒精灯。
编辑课件
防止水倒吸而 炸裂试管。
19
思考:2、为了便于排出试管中的空气, 胶塞中的导管能不能伸得太进去?
3、铁夹应夹在试管的哪个位置?
编辑课件
9
分析下面三个反应的共同点: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AB
编辑课A件+B
10
作业:完成课本P42本单元小结内容二、 三填空。(可以就做在书上)
编辑课件
不漏气 现象: 烧杯中导 管口有气 泡冒出。
26
2)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试管口略向下 固定在铁架台上。
高锰酸钾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炸裂
②导管只应伸进胶 塞一点(约0.5cm) 以便于空气排出
④用外焰加热
编辑课件
棉花
③铁夹应夹在试管
的中上部(离试管
口约1/3处)才便
于加热。
27
3)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4)用外焰加热试管;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编辑课件
28
6)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来,熄灭酒精灯。 仪器的拆卸按安装的反方向进行。 或者将胶塞松开
②再 熄灭 酒精 灯
编辑课件
①先将 导管从 水槽水 拿出
29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比空气 重的气体
导管伸 入瓶底, 以便于 瓶内空 气排出
收集好的氧气 瓶正放在桌上
编辑课件
22
作业:课后练习与评价P18习题8
编辑课件
23
活动与探究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
编辑课件
24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2、实验装置:
编辑课件
25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