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完整版)浅谈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

浅谈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在很早的时候,就听说了那个有名的斯芬克斯之谜,只是,不知道和它有着密切关系的俄狄浦斯。
听老师讲了《俄狄浦斯王》之后,似乎对俄狄浦斯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最典型的古希腊命运悲剧,对于它的悲剧性,除了强烈的震撼之外,也就只剩下同情了,只因他杀父娶母是命中注定要发生的悲剧.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俄狄浦斯是一个贤明仁慈的君主,他热爱城邦,关心人民疾苦,和王后相亲相爱,一切看起来都十分美好。
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因此国王向神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
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奥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
其实悲剧发生的源头,在于俄狄浦斯的命运,虽然,他自身的性格—-傲慢、怀疑、完美主义,也正推动了他命运的发展,但也只可以说,这是一部性格导致的命运悲剧。
如果不是俄狄浦斯不听周围的人的劝告非要查出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故事的结局是不是就不会那么悲凉?虽然我们不能这样假设,但在剧中,俄狄浦斯一直是一个主动者,他的追查行动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他的每一步积极行动都使他愈加陷于被动,从而更迅速的走向毁灭。
不可否认,在出生时就有先知预言了他将要杀父娶母,正是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他的脚踝,并命令要将他杀死。
只是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没有把他杀死,把他丢弃在野外,不过这也是等死。
然而,幸运的来临,他被邻近的科任托斯国王收养,当上了快乐的王子,被人们羡慕、尊敬。
直到他听说了那个关于自己的预言-—杀父娶母.面对神谕,选择了积极地去抗争,他离开了科任托斯,流浪四方,想远离杀父娶母的悲剧,可,在冥冥中,不知道内情的他却在命运的摆弄下应验了神示。
然而,其戏剧性就体现在这里,科任托斯国王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逃离其实也就是在靠近。
事情的发展还是在按照那个可怕的预言继续,按部就班的发生着,只不过表面上就那么的风平浪静。
他一心要追查杀害老国王的凶手,真相就离他越来越近。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古希腊悲剧,描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因为追求真相而陷入悲惨
命运的故事。
那么,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首先,俄狄浦斯王的老婆是他自己的母亲,这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尽管对于这个错误
他本人没有任何的责任,但是这个错误引起了后来一系列悲剧性的事件。
当奥德比斯的先
知提伯斯瓦斯告诉他他将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自己的母亲发生性关系之后,这个消息让他
非常震惊,他为了逃脱这个命运而离家出走,但是,这个命运最终还是发生了。
这个因素
是导致俄狄浦斯王悲惨命运的根源。
其次,尽管某些方面是命运所致,但是俄狄浦斯王的决定和行动也是他命运悲剧性发
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国王,他必须为了国民的利益做出决策。
他做的某些决定,如禁
止在城墙之内举行葬礼,和认为克里翁不是他的亲生父亲,都加剧了他的命运悲剧性发展。
而一些他无意识地做出的行动,如杀死拉伊奥斯,更是加速了他悲剧性的命运。
第三,其它角色的决定和行为也是导致俄狄浦斯王悲惨命运的原因。
特别是提伯斯瓦
斯的预言和克里翁的遗言,间接的导致了整个事件的发生,所以提伯斯瓦斯和克里翁与俄
狄浦斯王的故事紧密相连。
头脑不清楚的约卡斯和画皮者忒瑞西阿斯也在剧中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
总之,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他的遭遇、决定和行动、他
人的行为和命运本身的存在。
这让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关于命运和人类努力的经典之作。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俄狄浦斯悲剧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所创作的作品。
这部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俄狄浦斯在为寻找自己的身世真相而展开的探问与揭示中,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之一是命运的无常和悲剧性。
在剧中,俄狄浦斯不断地陷入命运的无法逃避之中。
他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竟然杀了父亲娶了母亲,并且自己原来就是沦为乌龙的国王利亚伊斯的儿子。
他沉浸在自己的悲痛和羞耻中,最终通过剖腹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种命运的无常和悲剧性,给人的观众带来了深沉的思考和感慨。
其次,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还体现在道德的探讨和人性的暴露上。
在剧中,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的冒险探究,展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欲望。
通过揭示俄狄浦斯的罪孽和身世真相,索福克勒斯告诫人们要警惕自己的欲望和傲慢心态。
俄狄浦斯在得知自己的命运之后,展现出了他坚毅和自尊的一面,但也显露出了他的自大和盲目。
这种道德探讨和人性的暴露,让观众在深思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反省。
此外,俄狄浦斯悲剧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宿命论和神权信仰。
在古希腊,宿命论是一种广为接受的信仰,认为人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一切行为都受到神的安排和决定。
在剧中,俄狄浦斯对自己命运的追问,其实也是对神明是否存在的追问。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解决问题,但最终只是揭露了自己的罪行和命运的无常。
这种宿命论和神权信仰的根源,使得悲剧中的主人公更加显得渺小和无奈。
最后,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还体现在其情感的强烈和戏剧性的表现上。
在剧中,俄狄浦斯的悲痛和痛苦在描写上十分细腻,情感的冲击力十分强烈。
露西亚斯等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对俄狄浦斯的同情和帮助,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性。
这种强烈的情感和戏剧性的表现方式,使得观众更加容易被剧中的故事所吸引和牵动。
总之,俄狄浦斯悲剧是一部集中体现了命运的无常、道德的探讨、人性的暴露、宿命论和神权信仰等特征的作品。
俄狄浦斯的悲剧

俄狄浦斯的悲剧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孤儿,他被流放到了科林斯。
他因为智慧和勇猛而受人尊敬,并在科林斯成为了国王。
但是,由于上天的意志和他自己的决定,他最终遭受了惨重的悲剧。
故事开始时,神谕向俄狄浦斯预言他将杀死他的父亲并娶他的母亲。
从此以后,他开始追求真相。
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他的父亲是他杀死的人,而他现在正在与他的亲生母亲结婚。
这个发现震惊了俄狄浦斯和他的家人,他深陷悲痛之中,开始寻求自杀的方法。
但是命运的转折让他最终面对了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赎回了一些自己的罪行。
在这个悲剧结局中,俄狄浦斯发现了他的懦弱和自大。
他不仅忽略了神谕的警告,自作聪明地试图逃避命中注定的结果,并对自己的权利和财富感到骄傲。
最终,他成为了自己的命运的俘虏。
同时,这个悲剧也反映出了古希腊人的信仰和价值观。
他们信仰自己的神明,相信它们的力量能够预测未来,他们也很重视家庭、社会和正义。
这些元素都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体现。
总之,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一部关于命运、自由意志和自我发现的作品。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悲惨,以及人类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的反应。
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古希腊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对古代希腊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中展示了一种宿命论的理论观点,强调了命运对于人类生命的巨大影响,也反映了古希腊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首先,在本剧中,神谕以及宿命论的理论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作品中传统的希腊神话被用作背景和支撑,神谕一直伴随着主角俄狄浦斯追逐真相的过程。
同时,故事也通过俄狄浦斯的遵循命运的遭遇,展示了自由意志的局限性和人造物的局限性。
最终,这个故事传达了一种教训:尽管人们可以为自己的行动负责,但是人们的命运不可避免受到神明的限制,真相总是揭示到终点。
其次,在故事中,对于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强调也是比较明显的。
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关于犯下所谓的“伦理罪”的故事,他又称为“遒”的主角,他的故事通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手法向读者和观众展示了家庭关系、社会责任和爱情的复杂性。
从《俄狄浦斯王》浅谈希腊悲剧的特征

从《俄狄浦斯王》浅谈希腊悲剧的特征摘要一个本身清白无辜却要为先人洗涤罪恶的国王,本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一个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以下简称索),以倒叙手法在一出戏里展现一个有头有尾的悲剧戏剧。
那么,悲剧中到底应该有哪些因素呢?依笔者来看,《俄狄浦斯王》这一悲剧中主要由一个悲剧的男主人公、一种悲剧文体和一种悲剧精神组成。
关键词俄狄浦斯男主人公悲剧文体悲剧精神一、悲剧的男主人公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的主人公“这种人名声显赫、生活幸福。
”所以,要求悲剧中有一个君主或者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作为它的主人公,不仅成为古典主义戏剧的金科玉律,似乎在中世纪人们的脑里,几乎都有这样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准则,即所有的悲剧都是写帝王将相的。
作为索的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也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作品。
俄狄浦斯王(以下简称俄)原是忒拜城国王向阿波罗求来的儿子,但阿波罗却告诉他一个预言:即他会死在儿子的手中,也就是他的儿子将会犯下‘杀父娶母’的孽罪。
得子的喜悦迅速被那个预言的阴影笼罩,他把儿子丢在喀泰戎山上,种种巧合之后,俄成为了成为太子,但一次醉酒之后得知自己将会杀父娶母,为避免,来到了忒拜城。
索用倒叙手法,故事从一场瘟疫开始。
这就印证了亚里士多德(以下简称亚)说的从功业显赫身居高位落入苦难悲惨的境地的这一悲剧概念。
在那个时候,尤其是俄的时代,帝王身上显现的,王位不仅仅是个人的悲观和悲惨命运,就像是他身上的那个的预言,而且也是整个帝国兴衰与安危的象征。
所以,在故事的一开始,就要求俄找到那个引起瘟疫的凶手。
亚断定,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
.所以,在故事的一开始俄说:你们每个人只为自己悲哀,不为旁人;我的悲痛却同时是为城邦,为自己,也为你们。
他是个善良的国王,也想为自己的国家的子民祛除灾难和瘟疫,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就是灾难的始作俑者。
自己在无意中犯下孽罪并要为之付出代价。
这就是悲剧的第一个特征:一个悲剧的男主人公。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它充分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不朽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
本文旨在分析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地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
探讨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及根源有利于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古希腊文化,激发对古希腊文化的兴趣,启示我们正确理解悲剧的本质,引导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
在命运的强大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
人虽解不开命运之谜,但却勇敢地行进在茫茫的人生征途上,去挑战命运,反抗无涯的苦难。
关键词: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特征根源一、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1. 主人公命运的特征①主人公命运的独特性《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古老的传说。
故事情节极其特殊,骇人听闻:传说俄狄浦斯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踵,令一个仆人把婴儿抛到荒郊野外。
仆人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
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养了他。
成年后,当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为了躲避神示的厄运降临,就逃离了科林斯,因为他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可是俄狄浦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
他离开养父母,朝忒拜城走去,在逃离的路上俄狄浦斯受到了一伙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伊俄斯。
不久之后,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还和她生育了两个孩子。
俄狄浦斯就这样成为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对此却毫不知情。
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而杀父娶母的命运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试论俄狄浦斯悲剧产生的原因

试论俄狄浦斯悲剧产生的原因俄狄浦斯(Oedipus)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故事被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创作成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即《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
这部悲剧揭示了命运、人性、责任等多重主题,同时也展示了主人公俄狄浦斯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助与抗争。
俄狄浦斯悲剧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首先,从古希腊神话的角度来看,俄狄浦斯的故事是命运和神祇的安排下展开的。
在古希腊神话中,命运往往被视为不可抗拒的力量,俄狄浦斯虽然聪明过人,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此外,神祇的干预也是悲剧产生的原因之一,俄狄浦斯越是努力去避免命运,越是深陷命运的漩涡之中,这种安排使得剧情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突显了古希腊文化中命运和神祇的强大力量。
其次,俄狄浦斯悲剧也源于他自身的人性缺陷。
俄狄浦斯虽然聪明勇敢,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骄傲自大。
他过于自信能够掌控一切,对于来自神祇的预言置若罔闻,甚至为了逃避预言中的命运而犯下更多的错误。
这种骄傲自大的性格使得俄狄浦斯在悲剧发生时无法接受现实,进而陷入更深的困境。
此外,俄狄浦斯悲剧还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关。
在古希腊社会中,人们普遍信仰命运和神祇,对于预言和神祇的敬畏之情使得人们不敢轻易违抗命运。
然而,俄狄浦斯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他试图挑战命运和神祇的安排,这种行为无疑触犯了当时社会的信仰体系。
因此,俄狄浦斯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不幸,也是当时社会信仰体系下的必然结果。
除了以上几个原因之外,俄狄浦斯悲剧还源于他对真相的追求。
在故事中,俄狄浦斯为了寻找真相不遗余力,然而他所追寻的真相却给他带来了更大的痛苦。
这是因为真相往往比想象更加残酷,人们在面对真相时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承受力去接受它。
而俄狄浦斯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以及曾经犯下的错误,这种打击让他无法承受,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另外,俄狄浦斯悲剧的产生也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关。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是一部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戏剧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因命运的安排而遭受到悲惨的命运。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并在最终得知真相之后自杀。
俄狄浦斯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如此悲惨的命运呢?本文将从俄狄浦斯本身的性格特点、命运的安排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俄狄浦斯王的性格特点对他的命运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戏剧中,俄狄浦斯被描述为一个性格倔强、自负自满的人物。
他对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满自信,甚至有些狂妄自大。
在面对谋害他的人时,他显得过于冲动,不愿听取他人的劝告和建议,使得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悲剧的命运。
可以说俄狄浦斯的自负和冲动是导致他悲惨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命运的安排也是造成俄狄浦斯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希腊悲剧中,命运被视为无法改变的宿命,主人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命运的摆布,最终走向悲惨的结局。
在俄狄浦斯的命运中,他虽然尽力逃避对他的预言,但最终还是不幸地实现了。
无论他如何努力,最终的结果都是注定的。
在这个意义上,命运的安排也是导致俄狄浦斯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俄狄浦斯的命运产生了影响。
在戏剧中,俄狄浦斯所处的波希亚城遭受了瘟疫的侵袭,人民祈求他作为国王采取行动。
他的行动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事件,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
由此可见,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造成俄狄浦斯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它充分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不朽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
本文旨在分析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
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地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
探讨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及根源有利于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古希腊文化,激发对古希腊文化的兴趣,启示我们正确理解悲剧的本质,引导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
在命运的强大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
人虽解不开命运之谜,但却勇敢地行进在茫茫的人生征途上,去挑战命运,反抗无涯的苦难。
关键词: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特征根源一、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1. 主人公命运的特征①主人公命运的独特性《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古老的传说。
故事情节极其特殊,骇人听闻:传说俄狄浦斯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踵,令一个仆人把婴儿抛到荒郊野外。
仆人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
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养了他。
成年后,当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为了躲避神示的厄运降临,就逃离了科林斯,因为他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可是俄狄浦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
他离开养父母,朝忒拜城走去,在逃离的路上俄狄浦斯受到了一伙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伊俄斯。
不久之后,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还和她生育了两个孩子。
俄狄浦斯就这样成为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对此却毫不知情。
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而杀父娶母的命运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忒在悲痛中自尽,来洗净自己的罪孽。
俄狄浦斯在百感交集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然后自我放逐眼,然后自我放逐,与他的两个女儿远离了忒拜城,到处流浪,以求忏悔。
在《俄狄浦斯王》之前,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俄》剧把主人公锁定为不具备任何神力的凡人,其独特命运更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绝无仅有。
②.主人公命运的典型性俄狄浦斯的命运是独特的,骇人的。
但是作者索福克勒斯又赋予这个独特的悲剧英雄以一定的典型性。
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其他主人公一样,俄狄浦斯出身高贵。
所不同的是,他虽然是神的后代,但是他已经是人间的英雄。
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充满赞赏,赋予他非凡的智慧,性格刚毅勇敢,敢于承担责任,一心要解救他的城邦于困苦之中,可以说是集人类理想的出众品质于一身。
为了逃避可怕的命运,避免对父母的伤害,他放弃王子的地位去流浪。
在瘟疫肆虐下的忒拜城郊,当走投无路的人们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俄狄浦斯身上,聚集到王宫前向他乞援时,他成了忒拜人心目中的救星。
为了挽救濒于毁灭的忒拜城,他派出妻舅克瑞翁亲王到阿波罗神庙乞求神示,乞问究竟怎样的言行才能拯救黎民。
如果用民众的标准衡量他的行为,他称得上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
因此,在俄狄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2. 《俄狄浦斯王》中不朽的悲剧魅力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所以被推为古希腊戏剧的典范,它忠实地表现生活中最黑暗的一面,却又不让人感到压抑和沮丧;相反的是,让观众从有限的人体与无限世界的冲突中体会生命的激情和对真理的渴望。
主要表现于主人公以下几方面的独特的抗争和矛盾:①.智慧与无知的矛盾俄狄浦斯虽然集英雄人物的勇敢、无私、智慧于一身,但对于自身的命运,他始终是无知的。
在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他处于被欺骗的地位,他始终想要离真相近一些,即使隐约预感到结果的可怕,他还是不顾劝阻,用自己的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和自己的生身母亲结婚,他成为和他同住的儿女的父兄,他生母的儿子和丈夫,他父亲的凶手和共同播种的人。
全剧最后俄狄浦斯刺瞎双眼有着双重寓意,一方面预示只有靠刺瞎双眼进行自我惩罚,他才能看清这个无法令他接受的世界;另一方面暗示他在命运中其实早就相当于一个盲人,对一切茫然无知。
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是自我反思的第一个例证,是阿波罗神庙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第一次实现。
②.自我与伦理的抗争俄狄浦斯的出生就是同伦理相悖的,这也是该剧主要的矛盾之一。
女妖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是“人”,俄狄浦斯猜到谜底,也正是他自我理性的强烈表现。
他是忒拜城的国王之子,一出生即面临被亲生父亲杀死的厄运。
也就是说,他的自我是有罪的,与他人冲突的。
而他的亲生父亲则是自私的,为了保全自己,意图杀死刚出生的亲生儿子。
如果俄狄浦斯死去,这个可怕的神谕可以避免,但是他的父亲老国王则犯了伦理大罪。
希腊神话体系中一向有杀父夺权的传统,例如宙斯就是杀死自己的父亲之后成为众神之主的,但是俄狄浦斯的杀父行为却是无意的。
为了保护养父母,同时也保存自我,他回到了忒拜城,但他更快地陷入了杀父娶母的命运。
追查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时,他完全是想按照自我意志,依靠自我力量完成,但是已经无法从进退两难的窘境中脱身,因而使得自我的个性毁灭。
当使者从科任托斯带来老王波吕玻斯病逝的消息时,俄狄浦斯感到的是很大的安慰。
并不是他真的不悲痛,而是他害怕犯伦理禁忌,这个消息毕竟让俄狄浦斯感到逃脱了杀父的命运。
这是西方伦理学上DILEMMA(进退两难的困境)的一个最典型例子,这也说明,当时希腊社会中的伦理体系刚刚建立,尚未完善。
③.接受与逃脱的抗争希腊人看到人间的苦难,命运的残酷,但是他们没有像佛教徒一样对现世否定,而是做出悲壮的反抗。
英国美学家斯马特认为:“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
陷入命运罗网中的悲剧人物奋力挣扎,拼命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而逃奔,即使他的努力不成功,但在心中却总有一种反抗。
……如果苦难落在一个性格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
面对命运,俄狄浦斯也竭力逃脱,但是他越是挣扎,越是被步步紧逼,被命运的绳索捆得无法呼吸。
无论怎样逃避,神谕仍然一步一步地实现,而俄狄浦斯本人始终是盲目的,他的每一个努力都使自己反而更加接近厄运,尽管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可他却无法逃脱这命运的最后审判。
人类的英雄的悲壮的抗争在神谕的力量下显得那么渺小。
至此他已经完全陷入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中,但是最可悲的还在于,命运让他亲自来揭穿这个悲剧。
尽管他的母亲在揭穿悲剧的过程中已隐隐地察觉到了什么,而且极力地阻止他揭穿这个事实,但他还是固执己见地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俄狄浦斯惊慌、恐惧,但是他始终不曾退缩过,所以他的抗争具有了普遍性。
俄狄浦斯的命运让人感到恐惧,他的无知令人同情,而他的英勇又无畏的抗争则令人深深体验到《俄》剧的独特魅力。
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悲剧理论》中指出的,恐惧与怜悯带给人的震撼正是悲剧的快感。
二、俄狄浦斯悲剧根源的一些观点1.自由意志和理性精神缺乏是否因为俄狄浦斯理性精神缺乏、自由意志不足导致了其悲剧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作者着力表现的是人是有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
俄狄浦斯对斯芬克斯之谜的破译,意味着古希腊人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的觉醒,。
当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谕里得知他的儿子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竭力逃避这一命运,命人将襁褓中的儿子弃于荒野。
俄狄浦斯更是被当作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象征与化身进行塑造。
当成人的俄狄浦斯从神谕里得知他必将杀父娶母时,他放弃了王位继承权,离开“父母”,前往“邻国”忒拜,以反抗这可怕的杀人逆伦的命运。
他不仅反抗杀父娶母的无理命运,而且运用智慧解开斯芬克斯之谜,为忒拜人解除了灾难。
在他当上忒拜国王后,又勤政廉洁,一心为民。
当他得知忒拜发生瘟疫是因为杀死前任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仍逍遥法外时,他发誓一定要将凶手抓住。
他不顾一切劝阻,包括知情的预言者忒瑞西阿斯的劝阻,一味地追下去。
特别是当他得知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是他自己时,他也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了责任,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我流放。
这些都是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体现,因此说将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因归结为理性精神缺乏,自由意志不足是不符合剧情的,也不符合索福克勒斯的创作宗旨。
2.性格上的弱点亚里士多德将俄狄浦斯的悲剧归结为他性格上的弱点,《俄狄浦斯王》就是他的“过失说”理论的主要依据。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俄狄浦斯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因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
由于俄狄浦斯一时动怒,导致判断上的失误,给他的命运带来了不幸。
是否这样呢?我们所见到的俄狄浦斯,尽管他有时有些武断,猜疑他人,喜欢动怒,但总的来说,他正直、诚实、勇敢、民主,信守诺言,尊重神,相信神,爱护人民,有责任感,视城邦的利益为生命,是一个深受人民尊重与爱戴的好国王,是忒拜人心目中绝对的强者。
的确,他一怒之下杀死了前任国王,即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
然而他杀死拉伊俄斯完全是出于自卫,而且他也不知道他所杀的是他的父亲。
他是按照忒拜国的风俗(在一个历史时期,继任者要将死去首领的财产连同诸多妻室一同继承)娶王后为妻的,同样,他也不知道他娶的就是他的母亲。
况且,在他未杀父娶母之前,他的悲剧命运已经被决定了。
再者说,古希腊悲剧的主题是人与命运的抗争。
这同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导致其自身悲剧有本质的不同。
将其悲剧归结为他性格上的弱点,不符合作者的创作宗旨。
因此可以说,他是无罪的,他性格上的原因决不是他悲剧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3.伦理禁忌的破坏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这出悲剧在当时的意义在于教诲,即用生活中的事实告诉人们乱伦将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要求人们严格遵守这一禁忌。
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人类在伦理道德建设进程中付出的代价,反映了古代希腊人的伦理观念的演变过程。
索福克勒斯极力渲染乱伦的悲剧性后果,其目的在于警示乱伦的禁忌是不容破坏的,乱伦是一种污染,是要被清除掉的。
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他犯罪的对象的特殊性,即杀的是自己的父亲,娶的是自己的母亲。
如果不是这样,最多只是犯罪而已,但有可能不会导致他的悲剧。
也就是说,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并不是他命中注定要做某一件事,而是他做的这件事的性质。
所以,真正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并不是他的命运,而是他所犯罪行杀父娶母的伦理性质,是他破坏了当时的伦理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