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松药合理应用 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
12/2/2015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4
26
12/2/2015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4
27
(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
(二)全麻维持期
(三)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四)ICU患者应用肌松药
12/2/2015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4
4
(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
选用起效快和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内插管时
间,维护气道通畅,降低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组胺)。
起效最快的肌松药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婴幼儿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 后短时间内追加琥珀胆碱有可能引起重度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引起心搏骤 停。琥珀胆碱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证。 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其剂量为l~2倍ED95,气管内插管剂量为2~3倍
12/2/2015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4
17
五、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术后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仍时有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一)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危害
(二)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原因 (三)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评估 (四)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预防 (五)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12/2/2015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4
应注意吸入麻醉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协同作用,应延长追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和减少其剂量。
间断静注肌松药:间隔追加初量1/5~1/3的肌松药,应以最少量的肌松药达到临床对肌松的要求。
持续泵注肌松药:按手术期间对肌松深度的不同要求,调整肌松药输注速率。可持续静注短时效肌松
药,应谨用持续静注中时效肌松药,不宜持续静注长时效肌松药。改变肌松药静注速率到出现肌松效
应用肌松药前必须准备人工呼吸设备,术毕也必须进行人工呼吸直至肌松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全文)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全文)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全文)随着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药应用明显增多,随着临床应用肌松药的种类增加和经验积累,有必要对《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09)》进行修订,以指导更合理和安全地应用肌松药.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l.消除声带活动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

2.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

3.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4.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不同步。

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1.选用起效快和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内插管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降低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2.起效最快的肌松药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

婴幼儿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后短时间内追加琥珀胆碱有可能引起重度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引起心搏骤停。

琥珀胆碱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3.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其剂量为l-2倍ED95,气管内插管应地延长作用时间及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4.常用肌松药ED95及气管内插管剂量、追加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见表1,2(二)全麻维持期1.根据手术对肌松程度的要求,应相应地调整肌松深度;肌松药的追加时间和剂量应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手术对肌松的需求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定。

2.选用中、短时效肌松药有利于肌松程度的及时调节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较快恢复。

3.应注意吸入麻醉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协同作用,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时,应适当延长追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和减少其剂量。

(1)间断静脉注射肌松药:通常间隔30 min追加初量1/5-1/3的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尽可能以最少量的肌松药达到临床对肌松的要求。

(2)持续静脉注射肌松药:按手术期间对肌松深度的不同要求,调整肌松药静脉注射速率。

肌松药个体差异大,持续静脉注射时应监测肌力变化。

可持续静脉注射短时效肌松药,应慎用持续静脉注射中时效肌松药,不宜持续静脉输注长时效肌松药。

肌松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肌松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维持输注速度
阿曲库铵和顺阿曲库铵必须低温保存,防止降解。
Hofmann 消除
• 经Hofmann 消除(pH 和温度依赖性降解) 的阿曲库铵和顺阿曲库铵作用终止很少依 赖肝、肾功能,在肝、肾功能障碍时最好 选用顺阿曲库铵。但是在肝、肾功能衰竭 存在严重的内环境紊乱会影响Hofmann 消 除。
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特殊病人的肌松药应用
• (一)剖宫产孕妇 • (二)肝、肾功能衰竭患者 • (三)神经肌肉疾病患者
产妇的肌松药应用
• 需在全麻下实施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 麻醉诱导时应选择起效快、时效短的肌松 药,更重要的是需要防止产妇返流误吸和 抑制新生儿呼吸的影响。琥珀胆碱具有起 效快和时效短的特点,不能够给予琥珀胆 碱的产妇,可选用3倍ED95罗库溴铵,如 给予罗库溴胺后遇到不可预见的困难插管, 特别是不能通气和不能插管,静注 Sugammadex 16mg/kg能够在3min完全拮 抗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确保产妇的与中风引起肌肉无力或麻痹、 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脊髓性肌萎缩、肌萎缩性侧索硬 化症、急性感染性神经炎、肌营养不良症和横纹肌溶解症 等患者发生致命性高钾血症,这些患者禁用琥珀胆碱。
• 2、重症肌无力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十分敏感,肌松作 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用药剂量应减少至正常人的 1/10~1/2。术后确定无肌松药残留作用,通气功能适当 后方可停止辅助通气,拔出气管内导管。
常用药物的ED95
常用药物的剂量和时间
影响ED95 的因素
• 1、年龄 不同年龄肌松药的ED95 有差别, 老年患者非去极化肌松药的ED95 比青壮年 患者低。 • 2、性别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ED95 女性比男 性低。 • 3、血浆蛋白 各种肌松药在血液内与血浆 蛋白结合的比率不相同。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3)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3)

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
(一)置人喉罩或气管插管
1.选用起效快和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的肌松药,
缩短置人喉罩或气管内插管时问,维护气道通畅、防
止反流误吸,降低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2.起效最快的肌松药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
婴幼儿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后短时间内追加琥珀胆
碱有可能引起重度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引起心搏骤
6.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体内肌松药代谢、
清除障碍。 7.神经肌肉疾病。 (三)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评估
术可代替琥珀胆碱使用,但该药有明显组胺释放作
用,特别是在剂量过大、静脉注射过快时。多数新生
1.肌松监测仪: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便
万方数据
皇堡匡堂盘查垫!!生!旦!旦笠!!鲞笠堑塑型!!!塑旦』g些!!:』!!!!:垫!!:!!!:!!t塑!:垄
剂量见表2;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持续静脉注射速 率分别为:米库氯铵3~15灶g・kg~・min~、阿曲
库铵4~12斗g・蚝~・rai‘n~、顺阿曲库铵1— 2“g・kg~・ml。n~、罗库溴铵9~12
Ixg・kg‘。・
停。琥珀胆碱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掌握其
适应证和禁忌证。 3.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置人喉罩其剂量为1—2 倍ED。;,气管内插管剂量为2~3倍ED。,,增加剂量 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起效时间,但会相应地延长作 用时间及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可持续静脉注射短时效肌松药,应慎用持续静脉注 射中时效肌松药,不宜持续静脉注射长时效肌松药。 同时需注意,改变肌松药静脉注射速率到出现肌松
效应的变化有一个滞后过程。 4.多次追加琥珀胆碱或持续静脉注射琥珀 胆碱时间超过30 rain以上有可能发生阻滞性质 变化。 5.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气管内插管剂量、追加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马正良,王国林,邓小明,庄心良,刘斌,吴新民(执笔人/负责人),张卫,杭燕南,欧阳葆怡(执笔人),闻大祥,徐世元,薛张纲随着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药应用明显增多,随着临床应用肌松药的种类增加和经验积累,有必要对《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09)》进行修订,以更合理和安全地应用肌松药。

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l. 消除声带活动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

2. 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

3. 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4. 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不同步。

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l. 选用起效快和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内插管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降低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2. 起效最快的肌松药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

婴幼儿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后短时间内追加琥珀胆碱有可能引起重度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引起心搏骤停。

琥珀胆碱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证。

3. 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其剂量为l~2倍ED95,气管内插管剂量为2~3倍ED95,增加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起效时间,但会相应地延长作用时间及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4. 常用肌松药ED95及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见表1和表2。

(二)全麻维持期l. 根据手术对肌松程度的要求,应相应地调整肌松深度;肌松药的追加时间和剂量应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手术对肌松的需求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定。

2. 选用中、短时效肌松药有利于肌松程度的及时调节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较快恢复。

3. 应注意吸入麻醉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协同作用,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时,应延长追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和减少其剂量。

(1)间断静注肌松药:通常间隔30 min追加初量1/5~1/3的中时效肌松药,应以最少量的肌松药达到临床对肌松的要求。

(2)持续静注肌松药:按手术期间对肌松深度的不同要求,调整肌松药输注速率。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肌松药相互作用
拮抗肌松药效应的药物:
卡马西平、苯妥因、皮质激素、麻黄碱、去甲肾上腺素 雷尼替丁、氨茶碱,等
减弱肌松药效应的病理生理情况:
碱中毒、高血钙、高血钾、低血镁、烧伤和妊娠,等
∴在合用上述药物或有上述临床病理生理情况时 应适当增加肌松药用量
特殊病人肌松药的选择 剖宫产病人
➢ 肌松药属于水溶性大分子药物 ➢ 较少透过胎盘屏障 ➢ 应选择起效快、时效短的肌松药 ➢ 防止产妇返流误吸和对新生儿呼吸影响 ➢ 建议用琥珀胆碱插管、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
经先给肌松药 数个半衰期
表现后给肌松药 时效特性
肌松药相互作用
两种非去极化肌松药先后使用的相互作用
➢ 非去极化肌松药预注剂量后换用另一种非去极化肌松药 给予插管剂量后 l min 的插管条件比应用单种肌松药好 起效时间缩短,但作用时间延长
10%插管剂量肌松药
间隔 3 min
静脉麻醉药 中枢镇痛药 90%插管剂量另种肌松药
致 死 性
高 钾 血 症
特殊病人肌松药的选择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表现敏感 其它类型肌强直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则表现耐药
急性感染性神经炎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敏感性增加
重症肌无力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十分敏感 肌松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 用药剂量应减少至正常人的1/10~1/2
肌无力综合征患者对非去极化和去极化肌松药极敏感 不宜使用肌松药
肌松药残余阻滞作用的评估
头能够持续 抬离枕头 5 s
能较有力地 咬住压舌板
MIP 超过 - 43 cmH2O
基判
本断
消肌
除 较 可 靠 的 临
松 药 残 余 阻
床滞
征作
象用

(新)肌肉松驰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

(新)肌肉松驰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

肌肉松驰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马正良王国林邓小明庄心良刘斌吴新民(执笔人/负责人)张卫杭燕南欧阳葆怡(执笔人)闻大祥徐世元薛张纲目录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三、物殊患者肌松药的选择四、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防治五、肌力监测六、肌松药不良反应的防治七、肌松药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随着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药应用明显增多,随着临床应用肌松药的种类增加和经验的积累,有必要对《肌肉松弛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09)》进行修订,以更合理和安全地应用肌松药。

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1. 消除声带活动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

2. 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

3. 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4. 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不同步。

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1. 选用起效快和对循环功能影响小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内插管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降低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2. 起效最快的肌松药是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

婴幼儿诱导期应用琥珀胆碱后短时间内追加琥珀胆碱有可能引起重度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引起心搏骤停。

琥珀胆碱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3. 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其剂量为l~2倍ED95,气管内插管剂量为2~3倍ED95,增加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起效时间,但会相应地延长作用时间及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4. 常用肌松药ED95及气管内插管剂量、追加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见表10-1和表10-2。

(二)全麻维持期1. 根据手术对肌松程度的要求,应该相应地调整肌松深度;肌松药的追加时间和剂量应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手术对肌松的需求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定。

2. 选用中、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利于肌松程度的及时调节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较快恢复。

3. 应注意吸入麻醉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协同作用,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时,应适当延长追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和减少其剂量。

肌松药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肌松药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ED95女性比男性低。
3、血浆蛋白
各种肌松药在血液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比 率不同。
维持期的肌松药
根据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 物的相互作用及手术不同阶段对肌松的要 求,个体化用药
手术期间多选用中、短时效肌松药。对于 长时间手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已经 术后需要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可选用长时效 肌松药
2、起效最快的是琥珀胆碱,在非去极化肌松 药中是罗库溴铵。
3、常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置入喉罩的剂量为 1~2倍ED95 ED95,气管插管的剂量为2~3 倍ED95.
常用药物的ED95
常用肌松药剂量和时效
影响的ED95因素
1、年龄 不同年龄肌松药的ED95有差别,老年患
者非去极化肌松药的ED95比青壮年患者低。 2、性别
肌松药合理使用专条件 2、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 3、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
肌肉强直 4、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对抗
肌松药的合理选择
1、选用起效快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 管插管的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反流 误吸是麻醉重要的安全因素。
维持输注速度
去极化与非去极化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1、给予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对琥珀胆碱作 用的影响
2、作用消退中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对琥珀胆碱 作用的影响
非去极化肌松药先后使用的相互作用
1、诱导时采用预注法给予非去极化肌松药
2、作用消退中的长时效肌松药对随后给予的 中短时效肌松药作用的影响
整个手术期间没必要保持同等深度的肌松。 术中维持肌松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断静注肌 松药,不提倡持续输注肌松药。
通常间隔30min追加中时效肌松药,60min 追加长时效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维持 剂量一般为初量的1/5~1/3,应以最少量的 肌松药达到临床肌松的要求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09)肌肉松弛药(肌松药)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前膜及后膜(终板)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的药物。

肌松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受体,阻滞了神经肌肉兴奋的正常传递,产生肌肉松弛。

随着全身麻醉的增加,肌松药应用明显增加。

为了肌松药的合理应用,确保患者安全,特制订肌松药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一、使用肌松药的目的1、为气管插管提供肌松条件。

2、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

3、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僵直。

4、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于机械通气的对抗。

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1、选用起效快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的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返流误吸是麻醉重要的安全因素。

2、起效最快的去极化肌松药是琥珀胆碱,非去极化肌松药是罗库溴铵。

应用琥珀胆碱时应权衡其产生去极化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并严格掌握其禁忌症。

3、常用去极化肌松药的置入喉罩剂量为1~2倍ED95(肌颤搐被抑制95%的剂量),气管插管剂量为2~3倍ED95,增加剂量可适当缩短起效时间,但会延长时效肌增加不良反应。

4、常用肌松药ED95及气管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间表1,2。

表1 常用肌松药的ED95 (mg/kg)肌松药新生儿婴儿儿童成人琥珀胆碱 0.625 0.729 0.423 0.30阿曲库铵 0.226 0.226 0.316 0.25顺阿曲库铵 -- 0.043 0.047 0.05罗库溴铵 -- 0.225 0.402 0.30 维库溴铵 0.047 0.048 0.081 0.05哌库溴铵 -- 0.035 0.048 0.05表2 常用肌松药的剂量和时效气管插管剂量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追加剂量肌松药(mg/kg)(min) (min) (mg/kg)琥珀胆碱 1.0-1.5 0.75-1.00 10-12 --阿曲库铵0.50 2-4 40-50 0.10-0.20顺阿曲库铵0.15 2-4 50-60 0.05-0.10罗库溴铵0.60 1.0-1.5 40-60 0.15-0.20维库溴铵0.10 2-3 40-60 0.10-0.04哌库溴铵0.10 2-4 80-100 0.01-0.05(二)麻醉维持期1、更具肌松药特性、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手术不同阶段对肌松的要求,决定追加肌松药的时间和剂量。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解读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解读
的疾病患者禁用琥珀胆碱)、眼内压、颅内压、胃内压升高、诱发恶性高热、术后肌痛、呼吸抑制延长、过 敏反应、腺体分泌增加。鉴于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较多,很多专家认为应尽量避免使用,临床应用时必须 采取防治措施。
(2胃E去极化肌松药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临床上应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都有相同的作用机制,因此大多 数不良反应都极为接近,主要与其对植物神经的干扰和促组胺释放作用有关。国外报道肌松药的过敏反应 发生率较高,但国内文献报告较少,我们还应引起注意。目前国内使用的肌松药除了阿曲库铵之外,顺阿 曲库铵、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很少或基本没有组胺释放。阿曲库铵的诱导剂量不宜超过3倍ED95,应分次、 缓慢静注可减少组胺释放。
83
加剩余计算量的l,2,可有效地拮抗新斯的明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 (2)拮抗药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不良反应①拮抗药剂量不足,仍有肌松药残余作用,可再发通
气功能不全。②新斯的明可致心率减慢、支气管收缩和分泌物增多、胃肠蠕动增加和心律失常,应严密监 测。③拮抗时新斯的明逾量的症状:唾液及支气管粘液分泌异常增多,心动过缓、低血压、意识障碍、抽
1.气管插管怎样选用肌松药?静脉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时多选用起效较快的肌松药或增加肌松药的插管 剂量缩短起效时间。34倍ED95(1一1.5mg/kg)琥珀胆碱起效时间在1.0 min以内;3倍ED95罗库溴铵起效 时间1.0—1.5 min;4-6倍ED95维库溴铵或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可缩短到2 min左右。增加剂量同时肌松作 用时间也将延长(j豆小手术病人不宜使用)。琥珀胆碱是否继续使用尚有争议,气管插管剂量lmg/kg行气管插管。
2.麻醉维持如何应用肌松药?目前在麻醉与手术期间多选用中、短时效的肌松药,便于肌松程度的调 节与阻滞后消退。我国常用中短效肌松药为维库溴铵、罗库溴铵及顺阿曲库铵,阿曲库铵有组铵释放,巳 较少应用。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老年、心脏和危重病人建议选用顺阿曲库铵较好。一般主张用单次静注, 追加剂量为首次用量的1/2—1/3。间隔时间为30min左右,但年老体弱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可适当延长间隔 时间。如果没有肌张力监测,则术中应密切观察,根据手术进程掌握最后一次肌松药追加时间,若离手术 结束时间太近,则术后等待肌松作用消退时问较长。

肌松药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肌松药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峰时间7~15min,维持2h,有封顶作用;
③ 同一注射器给阿托品和新斯的明,阿托品的量 为新斯的明的半量或1/3,10~30s起效,达峰时 间12~16min,持续时间4~6h,根据患者心率调整 剂量。
3 注意事项
①禁用或慎用新斯的明
支气管哮喘;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如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瓣膜 严重狭窄;
五、热点问题解答 1.肥胖患者的肌松药剂量如何计算?
① 肥胖者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药代动力学清除率降低。阿曲 库铵和顺阿曲库铵肌松消除不依赖于器官,可使用;
② 肥胖患者肌松药用量比正常用量多时,会导致药物相对 过量。应根据实际体重计算用量,标准体重: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机械性肠梗阻;
尿路感染或尿路梗阻; 孕妇; 对溴化物过敏等
②禁用或慎用阿托品
婴幼儿;
心率失常、充血性心衰、冠心病、二尖瓣狭窄; 返流性食管炎;
食管与胃的运动减弱;
青光眼; 溃疡性结肠炎; 前列腺肥大及尿路阻塞性疾病。
(六)肌松药不良反应的防治
(1)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
① 心率紊乱:窦缓时给阿托品;
② 肌束震颤:预先给小量非去极化肌松药;
③ 高钾血症:烧伤、大面积创伤、上运动神经元损
伤者血钾↑; ④ 眼内压、颅内压、胃内压升高; ⑤ 恶性高热; ⑥ 过敏反应。
禁用琥珀胆碱: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如截瘫、 偏瘫 恶性高热 假性胆碱酯酶异常家族遗传病 重度肾衰 长期卧床、制动 大面积烧伤 高钾血症 颅内高压 闭角性青光眼 琥珀胆碱过敏
长期使用肌松药可产生耐药性、肌肉萎缩和肌纤 维溶解等,复合大量激素时,脱机困难。
三、 特殊患者肌松药应用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09)

肌肉松弛药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2009)

(三)影响ED95的因素
年龄:老年ED95↓ 性别:女性<男性 血浆蛋白: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ED95↓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低蛋白血症 ED95↓=> 肌松作用增强
常用肌松药剂量和时效
肌松药
琥珀胆碱 阿曲库铵
插管剂量 起效时间 临床作用 追加剂量 (mg/kg) (min) 时(min) (mg/kg) 1.0~1.5 0.75~1 10~12
肌肉强直 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对抗
使用肌松药的目的
肌松药的合理选择
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特殊患者肌松药的选择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防治 肌松药不良反应的防治
(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
选用起效快的肌松药,缩短插管时间,维
持气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 起效最快:琥珀胆碱 非去极化:罗库溴铵 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诱导剂量: 置入喉罩:1~2倍ED95 气管插管:2~3倍ED95 增加剂量:起效时间↓时效↑不良反应↑

使用肌松药的目的
肌松药的合理选择
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特殊患者肌松药的选择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防治
肌松药不良反应的防治
肌松药不良反应的防治

• • • • •
琥珀胆碱:
心律紊乱:窦缓、室性逸博,可预防性静注阿托品,婴幼儿不主张使用 肌束震颤:预先给予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 高血钾:烧伤、大面积创伤、上运动神经元损伤,高钾血症禁用 眼内压、颅内压、胃内压升高:青光眼、颅内压升高者禁用 恶性高热既往史或家族史者禁用
0.5 2~4 2~4 1~1.5 2~3 40~50 50~60 40~60 40~60 0.1~0.2 0.05~0.1 0.15~0.2 0.01~0.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拮抗的效果与其拮抗药的剂量和拮抗时的肌松强度密切相 关。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 拮抗时机:
• A:TOF出现2个反应或开始有自主呼吸时。 • B:拮抗药的剂量:新斯的明0.04—0.07mg/kg,最大剂量5mg,起
效时间2min,达峰时间7—15min,作用持续时间2小时。 • C:用量偏小,难以达到满意的拮抗效果,肌力恢复不完全,新
射速率,吸入麻醉时静脉注射速率应适当降低!
肌松药的相互作用
1:提倡麻醉全过程使用同一种肌松药,根据手术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剂 量。
• 3:麻醉维持采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当肌松药作用消退 不能满足关腹时,建议适当加深麻醉,继续给予适量同 种非去极化肌松药。此时如果给予琥珀胆碱,常难以产 生满意效果!
• 4:术中不推荐复合使用不同化学结构和不同时效的非 去极化肌松药,因为之后给予的肌松药效果会出现显著 改变。在复合使用多种影响肌松药作用的药物和合并某 些病理生理情况时,宜在监测肌力指导下应用肌松药!
库溴铵(爱可松),阿曲库铵,顺势阿曲 库铵等等! • 4:长效:泮库溴铵 • 除司克林外其余均为非去极化类肌松药!
使用的目的
• 肌松药的使用使得外科学发展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
• 不再依靠深麻醉来达到肌松要求,从而减 少了深麻醉带来的诸多弊端,已成为全麻 中不可缺少的辅助用药。
• 但由于肌松药没有镇静和镇痛作用,不能 取代镇静和镇痛药,切不可单独应用!
• (1)间断静注肌松药:通常间隔30分钟追加初量的1/5---1/3的 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尽可能以最少量的肌松药达到临床对 肌松的要求。
• (2)持续静脉注射肌松药:按手术时间对肌松深度的不同要求 ,调整肌松药输注速率。肌松药个体差异大,持续输注时应监 测肌力变化。可持续静脉输注短时效肌松药,应慎用持续静脉
• D:PETCO2和PaCO2<45mmhg.
• 上述4项为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基本消除的可靠临床指证!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预防
• A: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要,选用合适的肌松药和剂量,应给 与能满足手术要求的最低剂量。
• B:改善患者全身情况,维持水电解质正常和酸碱平衡。 • C:术后没有明确指证提示肌松药阻滞作用已完全消失,应进行
• F:静脉注射阿托品后10—30秒起效,达峰时间为12—16min,作用 持续时间为4—6h,股给予拮抗药后患者心率通常会增快!
• 拮抗药使用注意事项!
• A:新斯的明禁忌症或者慎用:
• 1:支气管哮喘;2:心率失常,尤其是房室传到阻滞,3:心肌 缺血:4:瓣膜严重狭窄:5:充血性心力衰竭:6:机械性肠梗阻,7 :尿路感染或者尿路梗阻:8:孕妇:9:对溴化物过敏等!
• 6: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体内肌松药代谢、消除障碍。 • 7:神经肌肉疾病!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评估
• 1:肌松监测仪: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便捷、也较准确 的肌松监测仪是:加速仪(TOF-Watch SX),如TOFr<0.9提示存 在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
• 2:临床体征: • A:清醒、呛咳和吞咽反射恢复 • B:头能抬离枕头持续5秒以上。 • C:呼吸平稳、频率10—20次/分,最大吸气压<50cm H2o.
斯的明有封顶效应,不能无限增加剂量,如果已达到最大剂量 ,再予追加,不仅不能拮抗肌松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胆碱能 危象)----睫状肌痉挛、心律失常、冠脉痉挛。
• 因此:如果已经给予了最大剂量的新斯的明仍有肌松药残留阻 滞作用时,应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认真分析拮抗效果不好的 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
• D:新斯的明须与阿托品同一注射器缓慢静脉注射,阿托品的剂量 一般为新斯的明的半量或者1/3,需根据患者的心率调整阿托品的 用量。
•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危害!
• 1:呼吸肌无力,肺泡有效通气量不足,导致低氧血 症和高碳酸血症。
• 2:咽部。喉部肌无力,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增加返 流误吸的风险。
• 3:咳嗽无力,无法有效排除气道分泌物,引起术后 肺部的并发症
• 4:颈动脉体缺氧性通气反应受抑制,引发低氧血症 。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原因
• 条件:作用强,起效快,时效短,恢复快 ,无蓄积,毒性低,无组胺释放、心血管 和其他不良反应,消除不依赖肝肾功能, 代谢产物不再有肌松效能,阻滞性质为非 去极化,能为抗胆碱酶药拮抗。
• 临床上尚无一种药物符合上述条件!尚待 研发!

时效不同的分类
• 1:超短效 • 氯化琥珀胆碱(司克林) • 2:短效:米库溴铵(美维松) • 3:中效:维库溴铵(万可松,仙林),罗
• 不宜持续静脉注射长时效肌松药。
• 同时需注意,改变肌松药静脉注射速率到出现肌松效应的变化有一 个滞后过程!
• 4:多次追加或持续静脉注射琥珀胆碱,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有可能 发生阻滞性质的变化!
• 5:常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插管剂量、追加剂量见表2;常用非去极化 持续输注速率分别为:
• A:米库溴铵 3—15ug/kg/min • B:阿曲库铵 4—12ug/kg/min; • C:顺阿曲库铵 1—2ug/kg/min; • D:罗库溴铵 9—12ug/kg/min • E:维库溴铵 0.8—1.0ug/kg/min • 注:此数据是静脉麻醉时诱发颤搐反应抑制90%--95%的持续静脉注
特殊患者肌松药的选择
• 1:剖宫产、孕妇
• 肌松药是水溶性大分子季铵化合物,较少透过胎盘屏 障。孕妇实施全麻诱导时要注意评估有无困难气道, 原则上选用起效快、时效短的肌松药,并要警惕返流 、误吸!
• 2:ICU患者
• 在我国给予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肌松药的几率和剂量极 低,如需应用须先给于镇静和镇痛药,调整呼吸机模 式和参数,如仍有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不同步才考虑 使用肌松药,给药为小剂量间断静脉注射,追加药物 前应有肌力已经恢复的客观指标.
• 7:腹腔镜手术患者
腹腔镜手术时应达到深肌松,确保腹内压<12mmhg以减少腹 内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全身炎性反应以及对腹壁的压力伤 ,同时有利于术野的显露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深肌松 应注意术后肌松药残余作用的诊治!
肌松药残留作用的防治
• 尽管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中、短时效的肌松药,并对其 药理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化,但术后肌松药残留阻滞作 用仍时有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2:非去极化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 A: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增加 神经肌肉接头部乙酰胆碱的浓度,竞争性拮抗非去极化肌松 药的残留阻滞作用;但同时会出现肠蠕动增强、分泌物增多 、支气管痉挛和心率下降等毒碱样症状,延长须同时应用抗 胆碱药。给予新斯的明时首选格隆溴铵,在我国常用阿托品 。
• B:阿托品禁用或者慎用:
1:痉挛性麻痹与脑损伤的小儿;2:心率失常;3:充血性心力 衰竭;4:冠心病、二尖瓣狭窄;5: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与胃的 运动减弱;6:青光眼、溃疡性结肠炎;7:前列腺肥大和尿路阻 塞性疾病
• C: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肾功衰、高龄和复合应用了肌松协 同作用药物的患者,新斯的明对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并 不理想。
• 5:多数新生儿和婴幼儿使用标准插管剂量维库溴铵可维持肌松1 小时,而3岁以上的患儿肌松作用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因此该 药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应视为长效肌松药。
• 6:婴幼儿作用时间延长,但仍属于中时效肌松药。
• 婴幼儿给予肌松药易产生心动过缓,特别是在第二次注射肌松药 后,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对患儿是有益的!
如何选择
• 全麻维持期
• 1:根据手术对肌松程度的要求,应相应调整肌松深度,肌松药 的追加时间和剂量应根据肌松药的特性,患者的病理、生理特 点、手术对肌松的需求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定!
• 2:选用中、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利于肌松程度的及时调节及 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较快恢复!
• 3:应注意吸入麻醉药与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协同作用,吸入麻醉 药维持麻醉时,应适当延长追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时间和减少 剂量。
• 1:未能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合理选用肌松药. • 2: 肌松药剂量不合理长时间反复多次应用中、长时效非去极
化肌松药。
• 3:复合应用了与肌松药有协同作用的药物。 • 4:个体差异,老龄、女性、肌肉不发达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
者,肌松药作用时间延长。
• 5:低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延长肌松药的代谢和排 泄。
• 4:常用的肌松药ED95及插管剂量、起效时间和临床作用时间和 追加剂量见表1和表2
表1:常用肌松药的ED95(mg/kg)
表2:常用肌松药的剂量和时效
表1,表2的注释
• 表内数据是在静脉麻醉时的剂量和时间。 因吸入麻醉药与肌松药的协同作用,吸入 麻醉时其临床作用时间将延长。
• 建议:吸入麻醉时追加剂量减少40%,给予 追加剂量的间隔时间延长!
肌松药残余作用的拮抗。
• D:拔出气管导管后,应在手术室或者恢复室严密观察患者的 神智、保护性反射、呼吸道通畅度及氧合状态,至少30分确 保患者安全。
• E:监测肌力恢复情况,注意药效的个体差异.
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
• 1:去极化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拮抗:去极化肌松药至今没 有安全的拮抗药,因此对琥珀胆碱引起的迁延性呼吸抑制最 好的办法是维持机械通气和循环稳定,同时应纠正电解质紊 乱与酸碱失衡,尤其是纠正低钾血症,给予钙剂和利尿剂。
之间的兴奋传递,从而产生肌肉松弛作用 !
• 分类:1:作用机制的分类。

2: 时效不同的分类。
3
作用机制的分类
• 1:去极化类肌松药 • 代表药:氯化琥珀胆碱(司克林)
目前唯一一个去极化的肌松药 2:非去极化类肌松药 • 代表药:筒箭毒碱 (箭毒) • 种类繁多 • 各有利弊
什么样的肌松药才理想
肌松药合理应用 专 家共识(2013)
内容
• 1:概述 • 2:使用的目的 • 3:如何选择 • 4:特殊患者的选择 • 5:残留的防治 • 6:不良反应的防治 • 7: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