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以下是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总结,供您参考: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夏商周的更替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3.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4.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第6课春秋战国纷争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特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特点:战争频繁,诸侯争霸进入尾声。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3.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1.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铁农具(如铁犁、铁锄)和牛耕在各国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 都江堰的修建: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废井田制,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重视农业发展等。

4. 《法经》和《秦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制定成文法典,如《法经》和《秦律》,为后来秦朝统一法制奠定了基础。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

著有《道德经》。

3.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克己复礼、以德治民等。

其思想被记录在《论语》中。

4. 孙武:兵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 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思想,反对战争和奢侈。

其思想被记录在《墨子》中。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复习课件)

(2010· 广东东莞) 2.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 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铁器的使用 B.个体小农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A
3(2011年岳阳市)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 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任人唯贤
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盛行“钟鼓之乐”,编钟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 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 B.可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参考答案]C[2007年山西中考] 第9题
1 (2011年苏州市).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 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 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2、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铁农具的使用 3、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牛耕的推广 4、大变革: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形成(社会制度的更替) 5、大变革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2010· 山东聊城) 2.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 ) A.争霸战争频繁 B.铁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确立 D.诸子百家争鸣
B、齐桓公重用管仲,进行改革,齐国国富民强
C、公元前7世纪,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成为春 秋第一位霸主 2)晋文公称霸原因? A、晋文公改革,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B、公元前前 7世纪末,晋楚在 城濮大战,晋军取胜。
影响 A、给社会带来灾难, B、出现了疆域较大的国家,加快了统一步伐。
2、战国七雄的形成、名称、重要战役?
B

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课题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
总课时
授课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刘素平
授课人
教学
三维
目标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奴隶社会政权更替及原因、大变革时代的主要诸侯国及争霸战争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清线索、表格构建、读图等方法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在国家强大,历史进步中的重大作用。
政权
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Fra bibliotek亡国者
重大事件


西周


春秋
战国
2.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内容:
作用:
3.表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
时期
战役名称
交战国家
典故
影响
春秋
战国
三、组内交流:小组内把交流自主复习成果,讨论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再做上标记。
四、合作探究,检测提升:
1.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探究齐桓公称霸的原因?结合我国的现代建设,谈谈启示。
3.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提示:从战争规模、性质、趋势三反面思考)
4.春秋战国战争的历史影响有哪些?你能据此概括出评价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方法吗?
五、复习小结:
请你设计奴隶社会朝代更替的年代尺,并标明本课复习的重大事件。
六、反思升华:把“合作探究,检测提升”的答题要点整理到学案上,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重、难点
重点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分封制;齐桓公称霸、战国七雄及主要兼并战争。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要点填空题(中图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要点填空题(中图版)
作用(或者说是历史意义 和伟大功绩):。(5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要点填空题答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
夏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都城:阳城
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启继承王位。标志着奴隶社会的产生。
灭亡:统治400多年,暴君夏桀时灭亡。
商朝
时间:约公元前年,成汤建立朝。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商朝纣发明了的一种酷刑叫。
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
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⑵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西周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
都江堰
概况:战国时期,秦国在成都岷江中游附近修建。
作用:具有和 功能;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是我国古代的一座生态型综合水利枢纽。(本题4分)
商鞅变法
原因:。(本题2分)
时间:公元前年,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本共10分,每题2分)
①。
②。③。
④。⑤
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称霸的共同原因:⑴任用贤才。⑵改革内政。⑶发展生产。⑷重视军事。
战国七雄指:。(7分)
著名战役:之战[交战双方是齐国(田忌和孙膑)与魏国(庞娟):围魏救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役、之战(赵括约上谈兵)。(本题6分)
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
铁农具出现时间:时期;得到推广时间:时期
牛耕出现时间:末年推广时间:时期。(牛耕的使用意义,是农业动力上的一次革命,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2 国家的产生小结素材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2 国家的产生小结素材 新人教版

考点2:国家的产生☺说明全解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一、夏朝1、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中国由此进入了文明社会2、建立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出现“家天下”)建立了国家政权机构(出现军队、刑法、监狱)3、兴衰:前21世纪,启建立、都阳城;前16世纪,桀残暴,夏灭亡4、意义:我国历史社会由此进入了文明社会。

二、商朝1、兴衰:前16世纪,汤建立、都亳;前11世纪,纣残暴,武王伐纣灭商2、重大事件:盘庚迁都到殷,故商朝又称殷三、西周1、建立: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都镐京,史称西周2、政治制度:分封制度(1)目的;为巩固统治,抵御周边民族(2)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受民受疆土”;受封者服从周王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3)作用: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3、社会结构:以血缘亲疏区分尊卑等级(1)贵族:统治阶级,依次包括诸侯、卿大夫和士(2)平民:有自由,是主要的社会劳动者(3)奴隶:无人身自由(4)结束: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周幽王。

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二、夏商西周的统治工具: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军队、刑法: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礼仪教化: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来维护统治五、夏商西周的经济1、农业:比较发达,是主要的行业,“五谷”已经齐备2、畜牧业:今天后代的家禽家畜商朝已经有了☺备考建议:此考点在历届中考试题中还没有出现过。

但西周内容与陕西乡土历史有联系,复习备考时仍要加以关注。

☺高频考点标准解题——知道怎样考例解1(2005,陕西模拟)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期,其标志是()A.文字出现了B.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建立了C.禅让制度确立了D.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考点】考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思路】从时间入手,选出正确答案;也可抓住中心词“文明时期”,推断出国家产生标志着进入文明时代,从而选择【解答】B【评注】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4、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1、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 从今,代替,变成2、最终一个国王是___ ____是历史上出名的3、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 ____和___ _____一带,都城___ ___〔今_ 〕4、国家机构修筑了、建立,组建,制订,设置它是的工具二、商朝1、位置____ ____建立时间〔夏灭亡〕建立者__ ____ 任用_____ __很快强大2、迁都人物迁至3、统治区域东到西达北到南至4、最终一个国王是__ ___,是出名的他施用等酷刑,最终逃到 _ _自焚〔商灭亡〕三、西周1、位置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消费,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渐渐强大2、建立者时间〔商灭亡〕都城斗争3、周厉王〔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时发生最终一个国王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年,西周灭亡4、分封制〔1〕目的〔2〕内容周天子把,诸侯必需〔3〕意义5、绚丽的青铜文明一、手工业1、青铜器的超群工艺〔1〕青铜器的开展______已出现,种类渐渐增多,绚丽时期,种类更丰富大量用于〔2〕特点、、〔3〕代表宏大的____ ___ 造型奇妙的____ ____〔4〕西南地区的著名遐迩的文化代表__ 、、2、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建的国家就有烧制的瓷窑3、玉器制造时期很兴盛,到达很高的程度代表有商朝的、二、农业1、夏商周是以为主的社会,相当兴盛。

2、_________时期,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已经齐备,已经知道、和3、已用肯定数量的进展农业消费三、畜牧业1、今日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已经有了,还建有2、王室和贵族还有特地的※、、和的旺盛,形成了夏商西周绚丽的四、绚丽的青铜文明旺盛的根底——奴隶的凄惨生活1、2、3、4、6、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争霸斗争〕1.东周:时间___ __人物都城分为〔年至年〕〔年至年〕两个时期2、春秋时期天子地位的改变3、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等4、齐桓公称霸〔1〕任用为相〔2〕优越的自然条件〔3〕措施①〔根本措施〕②③〔4〕结果〔5〕时间〔6〕被周天子成认的历史事务5、晋文公称霸〔1〕措施、、〔2〕著名斗争时间双方结果,成语6、楚庄王称霸7、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称霸〔成语〕二、战国七雄〔兼并斗争〕1、三家分晋:晋国卿大夫中的、、三家,瓜分晋国。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朝、商、西周(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禹传子,启继位,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3)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河南安阳)(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5)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公元前221年结束。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6)启示:①明君兴国,暴君亡国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2、分封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春秋时期瓦解)(1)目的:为巩固统治(2)内容:周王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其亲属、功臣等,封他们做诸侯并世袭。

诸侯须服从周王命令、纳贡,战时派兵随同作战。

(3)实质:一种地方政治制度,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4)影响:①积极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②消极影响:地方权力很大,诸侯具有相对独立性,导致地方分裂割据和周王室衰微,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根源)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

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4、战国七雄①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②战国时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

③战国时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魏齐)、长平之战(秦赵决战,从此东方无力抵御秦军进攻)④与战国有关的成语: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鸡鸣狗盗5、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1)背景:①经济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根本原因)②政治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确立封建统治,获得政治上的权利③思想原因:百家争鸣为各国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④军事原因:大国争霸,各国都想富国强兵。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单元时段】从公元前2070年(夏代成立)——公元前221年(秦朝成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代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期,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增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简述夏代成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二、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熟悉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绩。

六、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八、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进程和大体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绩。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慢慢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育学生正确识别和利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硕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有阅读、理解和通过量种途径获取并处置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和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进程与方式]通过阅读、搜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归纳,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一路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目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育对历史的理解力。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历史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都城:阳城,统治中心: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机构:城堡、宫殿、军队、刑罚、监狱等意义: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国家性质: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2)政治:启继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3)灭亡: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被汤灭亡原因:桀的暴政,商国的强大2.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2)政治:汤任用有才干的人,要求臣下“有功于民”,关心百姓;盘庚迁都到殷(3)灭亡:时间: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原因:纣的暴政,周国的强大3.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2)政治:实行分封制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对象:亲属、功臣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子打仗。

影响:开发边远山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3)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原因: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开始出现青铜器;夏朝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种类更加丰富,用于祭祀。

(2)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分布广泛(3)典型例子:司母戊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时间:商周同期地点: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产种类上:“五谷”等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生产技术上:已懂得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使用工具上:西周已使用青铜农具。

部编历史复习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部编历史复习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法家 韩非子 兵家 孙子
时间
主要思想
春秋 仁;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施行德政;有教无类
战国 “性善论”;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战国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战国 “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贤、尚同”
春秋 顺应自然;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无为而治”
战国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青 铜 器 与 甲 骨 文
工艺 表现
夏 商 周 的 更 替
动荡的春秋时期
表现
政治上:王室衰微 各国变法改革 经济上:井田制衰落 生产力提高 军事上: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不断
战 国 时 期 的 社 会 变 化 思想上:形成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消极:诸侯势力壮大,威胁周王室地位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西周分封示意图
西周分封诸侯形势图
单元导读
阶段特征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概念
发展历程 代表作品 铸造方法 用途功能
主要特点
知识点五: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指的是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铜、锡经炼制、锻造后 所形成的的各种器物。
思维导图
真题演练
时间
都城 中心地区
建立者 亡国者
继承制度 都城遗址
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今河南登封) 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禹 桀 世袭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内容结构框图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二单元,学生经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已初步知道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对学习历史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单元的内容可概括为:早期国家兴亡→经济发展→春秋争霸→社会变革→科技文化,学生应建立单元整体观念。

从整体来看,夏、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时期,战国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本单元是从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优异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富强。

从历史贡献来看,我国夏、商、西周青铜文明,源远流长,表明我国的古代文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引发一系列改革,从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封建制度确立远远早于欧洲。

同时,天文、历法、医学的成就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富强,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当中的优异思想对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仍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价值观引导来看,通过夏、商、周的兴亡,是学生初步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通过对两春秋战国争霸中的改革以及商鞅变法更改革的学习,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盛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知识点归纳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2、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暴政引起民愤(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培养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的有关史实,培养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学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认识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培养在比较中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对齐桓公、商鞅、孔子、李冰等历史人物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提高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演,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行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社会成员等级示意图,加深对宗法制、分封制的进一步理解;在读图的基础上画图,并标出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的地理位置、主要战役的发生时间和战役地点,培养历史时空感;用表格形式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学习,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适应时代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会受到后世的崇敬;从齐桓公、勾践、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身上,学习他们对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对先民们创造的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就的认知、欣赏,激发民族自豪感。

探究新问题春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较活跃的时期。

当时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

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的开扩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彼此互相争论批判。

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方法,以表格形式归纳当时主要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张,并试着思考一下:“百家争鸣”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知识点击1、分门别类。

①约前2070年②约前1600 ③前1046年④阳城⑤毫⑥镐京⑦禹⑧周武王⑨汤A、夏朝:B、商朝:C、西周:2、你来问,我来答。

①家天下②王位世袭制③启④九州⑤九鼎3、火眼金睛找错误。

1046年,泾水流域的周族首领周文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阪泉击败商纣军队,纣王被俘,商朝灭亡,周文王建立周朝定都洛阳。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与经济

[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与经济

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出土的
3、青铜时代
【点睛】青铜时代就是人们使用青铜制 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 发展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 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农业 ①商周已有成为“五谷”的农作物 ②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③已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3、畜牧业: 商朝时已有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 青铜业、陶瓷业、玉器制造业发达 4、手工业: 5、奴隶的悲惨生活 ①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当中大量使用奴隶 ②没有人身自由,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买卖 ③被屠杀作为祭祀的供品和殉葬品
铁制工具 牛耕技术的 推广
1、夏朝的兴衰 ①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②制度: 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 下”变为“家天下”。 ③巩固: 夏朝设立了官吏、军队和监狱,制定了 刑法,建立起一套国家机构 ④灭亡: 桀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约公元前 1600年,商汤联合一些部落打败夏桀, 夏朝灭亡
【相似点】都因残暴统治而亡 【启示】(1)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政策要符合人民意愿;用人要唯才是举, 广纳谏言。 (2)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军必将被人民 所抛弃。
夏朝开国是夏禹,王位传给儿子启, 禅让从此变世袭,暴君夏桀被商替。 商汤建立新王朝,商王盘庚迁都殷,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 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统治要加强, 暴君厉王无人道,激起国人来暴动。 幽王烽火戏诸侯,前771(年)周灭亡。
考点一 夏、商、西周的更替
【典例1】(南充中考)下面哪个王朝的建立标 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 A.夏 B.商 C.秦 D.汉 【典例2】(汕头中考)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 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 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封制
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周王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 姓的贵族建立起许多诸侯国,历史 上称“授民授疆土”。
诸侯必须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 交纳贡赋、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 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 起了重要作用。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 继承制。 作用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 社会秩序的作用。
家天下
背景 财富和地位的分化,首领权力的性质发生了变 夏 人物 化启 结果 夏启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夏朝。至 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 替了公天下。
你能否根据刚才所学内容完成图的填写?

( 禅让 下 )制

(王位世袭)制 “家 下 ”天
“公 ”天
朝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起止时间
义务
作用
内容 宗法制
作用
时间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周王室的实力和威望一落千丈,诸候国各 自为政。一些强大的诸候国打出“尊王攘 夷”的旗号,争当霸主。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大部分小国被吞并,剩下几个大国对峙并 立,周王几乎被人们遗忘。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为增强国力,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最先实 行变法的是魏国。收效最大的是秦国。
(1)秦的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加强,成 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 (2)秦的国势日趋强盛,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 了基础。
作用
禅让制
从 公 天 下 到 家 天 下
含义 人物 条件
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荐首领的惯例。
大禹治 水
尧、舜、禹。 德才兼备;当选后,他们的地位显要,但在 处理重大事情时,还得征询四方首领的意见。 时间地点 尧舜时期的黄河流域。 禹的父亲鲧用堵办法,结果水灾更凶。 过程 禹用疏的办法,结果降服了洪水。 启示 禹带领人民治理洪水,他治水期间“三过家 门而不入”。他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值得我 们学习。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16世纪 公元前16世纪~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立、亡国之君 夏启 商汤 夏桀王 商纣王
都城 阳城
殷 (安阳) 镐
重要 事件
盘庚 迁殷
周武王 周幽王 (西安)
牧野 之战
平王 东迁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56年
周平王

洛邑
(洛阳)
目的
内容
周 的 分 封 制 和 宗 法 制
特征
春秋
春秋
东 周
战国
五霸 时间 特征
战国七雄 形势
目的 原因 时间 人物
富国强兵 秦国僻处西北,国势不振,被东方各国轻视。 公元前356年 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重农轻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经济:
商 鞅 变 法
内容
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 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隶。 (废除特权、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的世袭特 军事: 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政治: (设立县制、十家连坐)建立县制,由国君直 接派官吏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