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常见地理图表解读型(2)解析版

合集下载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题型专练与纠错10——区位分析型纠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题型专练与纠错10——区位分析型纠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0——区位分析型纠错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兴安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巨峰葡萄,2008年6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金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

目前,兴安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产量11.2万吨,享有“南方吐鲁番”之美誉。

下图示意兴安县葡萄种植模式。

据此完成1—2题。

1.与吐鲁番传统葡萄产区相比,兴安县葡萄生产的突出优势是A.光照充B.成本低C.上市早D.经验丰富2.兴安县葡萄生产中的塑料薄膜棚的主要作用是A.遮雨B.保温C.遮阳D.保湿【答案】1.C 2.A【解题思路】第1题,与吐鲁番传统葡萄产区相比,兴安县葡萄生产在光照上显然不足,在成本及经验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兴安县纬度低,热量足,葡萄上市早,获利多,选C。

第2题,兴安县属于湿润地区,为保证葡萄甜分和植株的安全稳定及果实的固定,必须减少降雨的影响,因此葡萄生产中的塑料薄膜棚的主要作用是遮雨,选A。

莲藕在我国南方水乡种植广泛,根据生长环境差异分为田藕(种在水田里) )和塘藕(种在深水塘里),其中塘藕比田藕的淀粉含量要高。

莲藕的叶柄和花梗较细脆,而叶片宽大,通风易折断,若断处有水渗入,会引起地下茎腐烂。

据此完成3—5题。

3.塘藕的淀粉含量比田藕高,是因为水塘比水田A.水体深,土温低,莲藕生长周期长,养分积累多B.水量大,土壤化肥农药浓度低,莲藕生长速度快C.土温变化小,莲藕生长环境稳定,养分积累多D.土层更深厚,莲藕的发育空间大,莲藕生长量大4.塘藕一般秋季成熟,但挖藕多选择在冬季,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冬季气温低,储运条件好B.临近春节,市场需求大C.处于农闲时节,劳动力充足D.冬季湖塘水位低,采挖条件好5.在田藕生长旺季遇到暴风雨来临时,为防止田藕的叶柄和花梗折断,藕农宜采取的措施是A.向藕田灌水,提高藕田水位B.给藕田放水,降低藕田水位C.给藕田追肥,提高莲藕的抗风能力D.在藕田上覆盖塑料膜,减风挡雨【答案】3.A 4.D 5.A【解题思路】第3题,本题通过分析塘藕的淀粉含量比田藕高的原因的考查,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常见地理图表解读型(解析)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常见地理图表解读型(解析)

题型专练与纠错1——常见地理图表解读型(1)下表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

读表完成第1—2题。

1.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A.①—武汉B.①—杭州C.①—石家庄D.①—福州2.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下图),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答案】1.B2.B【解题思路】第1题,4月1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四地昼长①12:47、①12:56、①12:56、①13:12,判断①最短,为福州,①最长,为石家庄。

第2题,北京时间15:30,武汉市下午,太阳在西南方,影子朝东北方,动车朝太阳前进。

下面左表是我国某城市常住户籍人口与就业人口变化统计表,右图为该城某功能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4.表中人口数量的变化显示出该市A.城区就业压力一直大于郊区B.郊区增加的人口来自城区C.城市人口增加主要为人口迁移D.外来务工人员比例持续增加5.右图所示功能区为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教区地点①①①①日出时刻05:3905:3105:5505:46日落时刻18:2618:2718:5118:586.推测2010年以来,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产业迁入B.新校区使用C.城区房价高D.城区环境污染【答案】4.C 5.D 6.A【解题思路】第4题,表中人口数量的变化显示出该市2010年前,城区就业压力一直小于郊区,A 错。

郊区增加的人口是外来人口,不可能城区人口外迁,B错。

就业人口超过户籍人口,城市人口增加主要为人口迁移,C对。

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计算,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先增加后减少,D错。

第5题,右图所示功能区为,迁入人口年龄段是18-23岁,应是大学生入学,功能区为文教区,D对。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迁入人口以劳动力人口为主,A、B、C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2——区域地理背景下非选择题纠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2——区域地理背景下非选择题纠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2——区域地理背景下非选择题纠错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

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

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参考答案】(1)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2)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4)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解题思路】本题以针叶林为材料背景,考查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分析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

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0—— 中国地理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0—— 中国地理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0——中国地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地区有三大台地,原为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荒漠化,现流动沙丘广布,对龙羊峡水库等产生了不利影响。

2012年,在塔拉滩荒漠化草场地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园,占地达609.6平方公里,至2017年已建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并将太阳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

左图示意塔拉滩的位置,右图为光伏板景观图。

(1)分析塔拉滩荒漠化对龙羊峡库区的不利影响。

(2)在工程设计中,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光伏板的桩基为高矮不一。

说明该设计的合理性。

(3)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

判断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4)分析该地大规模安装光伏板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答案】(1)塔拉地区以西北风为主,受地形影响风力强劲,将大量沙土吹入水库;(2分)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库泥沙增加,库容减少;(2分)泥沙增多,增加了对水轮机的磨损(2)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生态脆弱,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给植被恢复提供空间,并可减少植被恢复后对发电的影响,桩基高矮不一设计避免了大面积平整土地,有利于地面原有植被的生长(3)答案1:春季。

(2分)春季多沙尘天气。

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

答案2:春季。

(2分)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以上两个答案均可给分。

答案1对于“春季多沙尘天气”的解释合理即可得分)(4)光伏板大规模安装后,光伏板有效降低了太阳直接辐射,减小了近地面风速,使得水分蒸发量减少,保持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光伏发电厂区形成的大面积草场(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减轻土地压力。

【解题思路】(1)塔拉滩荒漠地区以西北风为主,位于龙羊峡西北方向,受地形影响风力强劲,会将大量沙土吹入水库。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常见地理图表解读型(2)解析版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常见地理图表解读型(2)解析版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常见地理图表解读型(2)(山东、湖北重点中学冲刺模拟)山东寿光蔬菜种植采用的新型连栋日光温室,空间大,设施管理效率高,蔬菜高产优质。

江西农户在引进这种连栋日光温室的同时,根据本地气候进行合理改良,以利于该地蔬菜越冬和夏季育苗。

据此完成1—2题。

1.冬季,为使连栋日光温室内的农作物光照均匀,图中大棚门口的朝向可能为A.正南B.正东C.东南D.西南2.为提高夏季出苗成活率,江西大棚的改良措施合理的是A.覆盖黑色顶膜以保温B.保持大棚密闭以降湿C.卷起周围裙膜以通风D.增加喷灌次数以降温【答案】1.B 2.C【解题思路】第1题,为使连栋日光温室内的农作物光照均匀,大棚朝向南,即温室屋脊的走向为南北。

图中门的朝向可能为正东,避开冬季偏西风。

B正确。

第2题,夏季,江西影响出苗成活率的气候问题为高温高湿。

因此,大棚应主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夏季太阳光照强,覆盖黑色顶膜,能够起到减少到达大棚的太阳辐射的作用,起到降温作用,因此A不正确。

保持大棚密闭,可以避雨但不能降低棚内湿度,因此选项B不正确。

大棚内增加灌溉水量,能够起到增加实际蒸发量的效果,增大湿度,因此选项D不正确。

卷起周围的裙膜,能够起到通风降温减湿,增加实际蒸发量的作用,C正确的。

(河南新乡三模)“江流在前,雪峰镇后,沃土环绕。

一楼住牛羊,二楼做厨房,楼顶晒谷粮,三楼为居室,四楼敬神明,顶上建碉房。

农耕、畜牧、生活、贮藏、战斗,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在这里。

高可超过50m,屹立于不可能之处,经历地震、战争,百千年不倒。

”这是对下图示意的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描述。

据此完成3—5题。

3.该建筑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塔里木盆地C.横断山区D.内蒙古高原4.图示建筑特点与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牛羊住室内——夜晚气温低B.窗户较小——太阳辐射强C.打麦场在楼顶——农业单产低D.楼顶设置水槽——缺水5.农业社会时期,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A.地形、热量B.水源、地形C.土壤、光照D.热量、水源【答案】3.C 4.A 5.A【解题思路】第3题,读材料可知,该建筑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即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可把华北平原排除掉,因为该区域内以汉族为主,A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2——地理原理和概念分析型详解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2——地理原理和概念分析型详解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2——地理原理和概念分析型下面是美国某州的印第安人土坯房,是一种多层多家的集合式住宅,它采用晒干的泥土砖堆砌而成,一般有5层,从内到外逐层降低,构成锯齿状的不规则金字塔形,屋顶为平面,木横梁露在墙外面,最初的土坯房没有门窗,通过梯子由屋顶的入口进入,在内部还有数不清的梯子;门窗是后来才增加的,回答1—2题。

1.依据材料和景观图可以得出A.当地干旱少雨B.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利于泥土砖制作C.最初没有门窗是为了防风沙D.只用泥土建房是因为坚固2.本地可以发展A.大牧场放牧业B.灌溉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答案】1.A 2.B【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景观图,墙厚窗小,说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平顶,说明降水少。

故可判断是干旱地区的民居。

第2题,根据第1题的结论可判断是干旱地区,所以发展灌溉农业。

最初没有门窗是为了防御。

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的“冷湖”。

而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的“暖带”。

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东南、西北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属于该山地东南坡向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的曲线是A.① B.① C.① D.①4.关于该山地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出现“冷湖”现象B.该山地东南坡海拔每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①C.该山地西北坡“暖带”与“冷湖”现象极端最低气温较平均最低气温显著D.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受霜害影响小,生长周期变长【答案】3.B 4.C【解题思路】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极端最低气温应为I图,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而东南坡属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相对西北坡稍高,据此选B。

第4题,此图是1月份,并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现冷湖现象,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 附近高度出现“暖带”,“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的,据此,该山地西北坡“暖带”与“冷湖”现象极端最低气温较平均最低气温显著。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1—— 世界地理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1—— 世界地理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1——世界地理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被誉为“千年古镇,也门故里”的希巴姆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地处鲁卜哈利茫茫沙漠中央,是驰名的鱼米之乡。

希巴姆是难得一见的绿洲,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小山丘上。

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黏土和枣椰树的根茎建造而成。

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 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材料二:下图希巴姆古城示意图(1)据上左图,分析希巴姆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一、二,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1)距海近;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影响多地形雨;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2)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远离沙漠腹地(任答其中两点)(3)墙厚:隔热降温;窗小:抵御风沙;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解题思路】(1)读图,古城所在地区位于河谷旁的低山丘陵上,距海近。

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抬升影响,多地形雨。

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

所以古城虽然总体上是沙漠气候,但降水多。

(2)古城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

位于热带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

古城所在地远离沙漠腹地,邻近海洋,降水较多适合人类生存。

(3)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古城墙厚,有利于隔热降温。

建筑窗小,有利于抵御风沙。

窗子分排上下两层,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蜜蜂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周围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气温高的季节是蜜蜂繁殖季节,气温低的季节蜜蜂会因体温下降而飞回蜂巢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御寒,御寒效果与球形团的大小呈正相关。

2020届衡水市第二中学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届衡水市第二中学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届衡水市第二中学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日照时数是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地面的累积时长。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单位:小时)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少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低于甲地D.乙地日照时数空间变化大于甲地2.造成该省区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副高控制时长B.夏季风影响强弱C.纬度南北差异D.距离大西洋远近【答案】1.C2.B【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

1.乙地气候大陆性更强,甲地气候海洋性更强。

乙地地形起伏和缓,甲地垂直地带差异显著,故日照时数空间变化乙地小,甲地大,C项正确;甲地多年平均降水总量大于乙地,故A项错误;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故B项错误;乙地日照时数空间变化小于甲地,故D项错误。

所以选C。

2.根据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太阳辐射量较少,故B项正确;副高控制时间差异不大,故A项错误;纬度南北差异较小,故C项错误;距离太平洋远近不同,故D 项错误。

所以选B。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纬度地势天气日照时数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2.龙感湖与鄱阳湖古时曾连为一体,东汉时分离。

湖区内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微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该湖区人类活动少,水质优良,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8—— 高考学科素养训练(4)(解析版)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8—— 高考学科素养训练(4)(解析版)

(50分钟100分)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8高考地理学科素养训练(4)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

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

据此完成1—3题。

1.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A.销售平台多样B.种植技术先进C.物流网络发达D.区域政策扶持2.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A.减少水分蒸发B.减轻病虫危害C.增加土壤肥力D.抑制杂草生长3.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A.充分利用光热B.节约土地资源C.增加观赏价值D.利于空气流通【解题思路】第1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主要原因是江浙种植技术先进,品质优良,所以B正确。

第2题,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抑制杂草生长,用黑色地膜覆盖对减少水分蒸发、减轻病虫危害、增加土壤肥力作用不大,所以D正确。

第3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且在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所以B正确。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5.“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 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 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 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 性别结构的均衡化6.“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 增加家庭收人,改善环境质量B.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解题思路】第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导致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故选D。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5—— 高考学科素养训练(1)(解析版)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5—— 高考学科素养训练(1)(解析版)

(40分钟100分)高考地理学科素养训练(1)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一个岩层剖面,因其中岩层呈香肠形态,故名为石香肠构造。

由于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石香肠构造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A.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2.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①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①受到强大的压力①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①火山活动强烈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答案】1.B 2.A【解题思路】第1题,读材料可知,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

故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地壳运动。

故选B。

第2题,读材料可知,形成石香肠构造是由于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

故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①正确;受到强大的压力,②正确;没有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③错误;形成过程中没有火山活动,④错误。

故选A。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自然地表不断被道路、高楼建筑等人工地表所替代。

下图示意1991~2015年我国东部某城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变化图。

据此完成3—5题。

3.1991~2015年该市不透水地表的空间变化是A.东西方向延伸B.保持原有格局不变C.略有缩小且北移D.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趋势越加明显4.推测不透水地面增幅最小的应该是A.核心功能区B.功能扩展区C.城市发展新区D.住宅区5.该市不透水地表空间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加大昼夜温差B.城市水域面积增加C.城市功能区北扩D.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答案】3.C 4.A 5.D【解题思路】第3题,据图可见,1991~2015年间,图示椭圆范围在缩小,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缩小且向北移动,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方向主导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在逐渐弱化,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3——特征、成因、比较设问型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3——特征、成因、比较设问型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13——特征、成因、比较设问型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干早半干旱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风积物。

严格意义上讲,黄土并非土壤,而只是富含矿物元素的成土母质(指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破碎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仅能满足一些低等植物生长)。

在湿润环境条件下低等植物不断新陈代谢,当黄土中积累了一定的有机物质时才形成土壤。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上顶面平坦、四周陡峭、覆盖黄土的高地。

董志塬位于甘肃东部,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塬,也是我国历史上周王朝和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在地质历史上黄土开始堆积之前,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山脉就已经形成,其中兰州一带为盆地,董志塬一带为地势较高的台地,目前这两个地带都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及董志塬的位置。

(1)说明大气环流、地形因素对董志塬形成深厚黄土堆积的影响(2)分析与兰州一带相比,董志塬黄土厚度的特点及成因。

(3)调查发现,董志塬地下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多次交替出现,试推测形成该现象。

(4)分析黄土在董志塬形成农耕文明发祥地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冬季风将西部和北部戈壁沙漠地区的沙尘(黄土颗粒)搬运至此;秦岭等山脉阻挡使风速减小,沙尘(黄土颗粒)沉降,形成深厚黄土堆积;秦岭、太行山的阻挡减弱了夏季风势力,降水较少,地表径流对黄土侵蚀较少。

2)特点:厚度较薄。

原因:黄土塬位于六盘山背风地带,距离黄土来源地较远,又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上,因此黄土堆积相对较少,厚度较薄。

(3)地质史上,该地区干旱期和湿润期多次交替出现。

干旱期,利于黄土堆积形成黄土层;湿润期,利于植物生长使黄土中积累大量有机物质形成古土壤层。

(4)黄土土质疏松,易于耕种;黄土土层深厚,利于长期持续耕作;黄土矿物养分含量多,且每年都有新的黄土沉降,利于恢复肥力;黄土垂直节理发育,灌溉或降水后利于下层养分被毛细作用带到地表。

【解题思路】该题以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黄土地貌成因、来源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2——区域地理背景下非选择题纠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2——区域地理背景下非选择题纠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2——区域地理背景下非选择题纠错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

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

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参考答案】(1)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2)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4)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解题思路】本题以针叶林为材料背景,考查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分析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

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5——常见等值线判读型纠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5——常见等值线判读型纠错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5——常见等值线判读型纠错廊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以石头和木材为原料,多就地取材。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是A.成都平原B.珠江三角洲C.闽浙山区D.祁连山区2.右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及廊桥位置。

关于图中甲乙两廊桥,分析正确的是A.甲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B.乙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C.乙离河流源地近,更容易受洪水冲击D.甲河面较窄,桥梁较短,桥梁更坚固【答案】1.C 2.A【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廊桥适宜修建在水旱灾害较多的低山地带,且石头、木材的取用都比较方便的地区,据此结合选项,选C。

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甲位于冲沟的底部,且与冲沟流向一致,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乙的海拔比甲高,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不如甲大;乙离河流源地近,但地势较甲高,且位于冲沟的上游,不易易受洪水冲击;甲处桥梁更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不坚固,选A。

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一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的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

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A.日本群岛B.中亚C.中国D.东西伯利亚4.与亚洲高压1025hPa等压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B.洋流性质C.海陆温差D.地形地势差异【答案】3.B 4.C【解题思路】第1题,1025hPa等压线的任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弱及其位五,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显示中亚地区该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的冬季气候最稳定,所以B正确。

第2题,由于海陆热力生质差异导致网纬度海陆之间产生温差,海陆溫差越大,.陆地上因气温低而形成的高压越强盛.高压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海陆温差与亚洲高压控制范围呈正相关关系。

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4——常见等值线判读型(解析版)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4——常见等值线判读型(解析版)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4——常见等值线判读型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源。

读下图,完成1—2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A.AB段B.BC段C.CE段D.EF段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答案】1.C 2.B【解题思路】第1题,漂流袭夺前,河流向东北方向流向大张庄。

袭夺发生后,东周河水位低,结合等高线凸出方向,河水流向东周河。

出现倒转的河段是CE段,C对。

AB段、BC段没有改变流向,A、B错。

EF段没有水流,成了分水岭,D错。

第2题,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FG河段缺少水源补给,宽谷内水流变细小,B对。

BC河段水流速度不受影响,A错。

CD河段汇入了BC段水量,河流径流量增加,C错。

FG径流量减小,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减少,D错。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分布略图,箭头表示风向。

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B.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C.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4.此月份悉尼(151°E,34°S)的盛行风向大致是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答案】3.B 4.A【解题思路】第3题,根据图中风向是从外围吹向甲的,说明甲是一个低压中心所在地。

其四周气流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就辐合上升,其天气多为阴雨天气。

再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位置及甲地附近的风向,可以判定图中甲为亚洲低压,乙在澳大利亚大陆之上。

时间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这时,乙地应该是一个高压中心,其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第4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判断可知此时乙地为南半球的高压中心所在地,悉尼(151°E,34°S)正处在乙这个高压中心的东侧,其风向为西北风。

衡水市名校新高二下学期地理易错选择题含解析

衡水市名校新高二下学期地理易错选择题含解析

衡水市名校新高二下学期地理易错选择题选择题含答案有解析1.读“某国三大产业比重图”,A点和B点分别代表该国1975年和1995年的三大产业构成,回答下题。

从该国三大产业构成和变化分析,该国可能是( )A.伊拉克B.俄罗斯C.泰国D.新加坡2.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埋藏在地下的直接原因是A.地壳的抬升运动B.地壳的下沉运动C.流水、风的沉积作用D.冰川的沉积作用2.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A.距今2000 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B.距今约4000 年开始出现绿洲C.距今6000 年以前气候稳定少变D.距今8000 年以来湿润期长于干旱期3.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装扮杭州大地。

因为叶绿素是一种很容易受到温度改变而分解的物质,而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则较稳定。

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退去,叶黄素、胡萝卜素留下来呈现黄色.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杭州城区银杏树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这体现的分异规律为()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2.下图中四幅图为银杏全部变色日期等候线图,等候线是指同一日子有同一物候(如桃花始花开、燕子来等)的地点连成的一条线。

图示地区银杏全部变色日期等候线分布正确的是()A.B.C.D.4.新加坡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足16米,但人口密集,经济十分发达。

2013年6月19日晚,“史无前例”的烟霾袭击新加坡,烟雾主要来自苏门答腊岛的芭蕉燃烧。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日,影响新加坡的风是A.西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新加坡降水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主要自然原因是A.面积小,储水条件差B.地势低平,径流数少C.人口多,淡水需求大D.经济发达,污染严重3.苏门答腊岛产业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大力推进乳畜业发展B.大力改进河网交通建设C.提升种植园农产品品质D.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4.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马六甲海峡,并计划在该海峡马来西亚一海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是()A.锡B.石油C.煤炭D.铁5.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总复习 衡中作业2 地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 衡中作业2 地图

衡中作业(二)地图(时间:4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莆田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解析]四幅图中图a的比例尺最大,图b的比例尺最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

[答案] B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a>c>d>bC.b>d>c>a D.c>b>a>d[解析]比较四幅图的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a>c>d>b,根据在图幅和等高距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小实际长度越大,坡度越小,因此a、b、c、d 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c>d>b。

[答案] B(2019·衡水模拟)读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处所处的海底地形分别为()A.海盆、海岭B.大陆坡、海盆C.海盆、海沟D.大陆坡、海沟[解析]甲处等深线密集,坡度较陡,且地势逐渐降低,可判断为大陆坡。

乙处外围等深线为5 000米,结合闭合等值线分布规律,可判断乙处较深,且图中呈狭长状,故为海沟。

[答案] D4.乙、丙两处的高差不可能为()A.800米B.1 500米C.2 000米D.2 500米[解析]结合上题乙处深度为5 000—6 000米,丙处深度为3 000—4 000米,故两地高差为1 000—3 000米,四选项中只有A项不符合。

[答案] A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A.a B.bC.c D.d[解析]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可判断出,a村落位于山丘的阳(南)坡,冬季采光较好;a村落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二中高考地理题型专练与纠错2——常见地理图表解读型(2)(山东、湖北重点中学冲刺模拟)山东寿光蔬菜种植采用的新型连栋日光温室,空间大,设施管理效率高,蔬菜高产优质。

江西农户在引进这种连栋日光温室的同时,根据本地气候进行合理改良,以利于该地蔬菜越冬和夏季育苗。

据此完成1—2题。

1.冬季,为使连栋日光温室内的农作物光照均匀,图中大棚门口的朝向可能为A.正南B.正东C.东南D.西南2.为提高夏季出苗成活率,江西大棚的改良措施合理的是A.覆盖黑色顶膜以保温B.保持大棚密闭以降湿C.卷起周围裙膜以通风D.增加喷灌次数以降温【答案】1.B 2.C【解题思路】第1题,为使连栋日光温室内的农作物光照均匀,大棚朝向南,即温室屋脊的走向为南北。

图中门的朝向可能为正东,避开冬季偏西风。

B正确。

第2题,夏季,江西影响出苗成活率的气候问题为高温高湿。

因此,大棚应主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夏季太阳光照强,覆盖黑色顶膜,能够起到减少到达大棚的太阳辐射的作用,起到降温作用,因此A不正确。

保持大棚密闭,可以避雨但不能降低棚内湿度,因此选项B不正确。

大棚内增加灌溉水量,能够起到增加实际蒸发量的效果,增大湿度,因此选项D不正确。

卷起周围的裙膜,能够起到通风降温减湿,增加实际蒸发量的作用,C正确的。

(河南新乡三模)“江流在前,雪峰镇后,沃土环绕。

一楼住牛羊,二楼做厨房,楼顶晒谷粮,三楼为居室,四楼敬神明,顶上建碉房。

农耕、畜牧、生活、贮藏、战斗,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在这里。

高可超过50m,屹立于不可能之处,经历地震、战争,百千年不倒。

”这是对下图示意的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描述。

据此完成3—5题。

3.该建筑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塔里木盆地C.横断山区D.内蒙古高原4.图示建筑特点与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牛羊住室内——夜晚气温低B.窗户较小——太阳辐射强C.打麦场在楼顶——农业单产低D.楼顶设置水槽——缺水5.农业社会时期,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A.地形、热量B.水源、地形C.土壤、光照D.热量、水源【答案】3.C 4.A 5.A【解题思路】第3题,读材料可知,该建筑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即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可把华北平原排除掉,因为该区域内以汉族为主,A错。

再读图文材料可知,当地有农耕、畜牧、京堂、佛龛,可把塔里木盆地排除掉,因为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当地以游牧为主,且主要信奉伊斯兰教,B错。

该地区“江流在前,雪峰镇后”,有雪峰、有大江,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的地貌最符合该特征,C正确。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没有雪峰存在,D错。

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地势高,空气稀薄,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为防治牲畜冻伤,牧民将牛羊召回室内,A正确。

该区域窗户较小,是因为寒冷风大,B错。

因为这里土地缺乏,半农半牧,农业生产规模不大,才能运回家中,在屋顶堆放和脱粒,C错。

该地为横断山区,有大江和雪峰,不缺水,D错。

第5题,根据上题分析,该地区为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平原面积小,耕作农业面积小。

且海拔高、热量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所以在农业社会时期,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热量。

(湖北荆州)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将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槽、箱或床)中,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

根据材料完成6—7小题。

6.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气雾栽培主要改良的是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养分状况D.透气状况7.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A.极地寒冷地区B.人口密集的岛屿C.青藏高寒地区D.人烟稀少的沙漠【答案】6.D 7.B【解析】第6题,相对于水培(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在营养液中),气雾栽培是将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根系裸露在空气中,是气生根,吸收养分速度更快,主要改良的是透气状况,使根部吸收养分,D对。

没有改变光照条件、热量条件、养分状况等,A、B、C错。

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该栽培方式节水节肥,产量大。

从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角度看,最适宜推广该技术的是人口密集的岛屿,岛屿上地表水短缺,人口多,水资源需求量大,需要发展节水农业,B对。

极地寒冷地区、青藏高寒地区、人烟稀少的沙漠虽然水资源少,市场需求量也小,供需矛盾小,A、C、D 错。

【点睛】气雾栽培是将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到根系的表面,根系裸露在空气中,是气生根,吸收养分速度更快,主要改良的是透气状况,使根部吸收养分。

采用气雾栽培的植物吸收养分速度更快,且减少浪费,优势有节水、节肥。

(汕头冲刺)图2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沙洲地形状况。

一年中该江心沙洲面积变化巨大,当地农户在江心沙洲上种植农作物的面积受此变化影响。

据此完成8—10题。

8.一年中该江心洲面积变化巨大,主要是因为A.河流水位变化B.海水潮汐作用C.岩层垂直运动D.泥沙淤积速度9.当地农民在江心洲上播收作物面积最大的时期应是A.3月~7月B.6月~10月C.8月~12月D.11月~次年3月10.驱使当地农民去开发利用江心洲的下列动力中,最大的是A.江海联运便捷B.生产技术先进C.土地租金廉价D.闲置劳动力多【答案】8.A 9.D 3.C【解题思路】第8题,.恒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高水位时江心洲部分被淹没,面积变小,低水位时江心洲面积变大;海水潮汐作用使水位涨落仅影响入海口附近,且一天有两次涨落,江心洲不可能种植农作物;岩层的垂直运动是地质作用的表现,除了火山地震是短时间剧烈的地质作用外,其他地质作用的发生是缓慢的,岩层垂直运动也不可能以一年为周期升降;一年中泥沙淤积的速度无论快慢,都使沙洲面积增加,但是一年沉积的泥沙量不可能使江心洲面积面积变化巨大,所以答案选A。

第9题,由上题可知,播种面积最大应该是江心洲面积最大的时候,即河流水位最低的时段,所以只要考虑热带季风气候的旱季时间即可,选D。

第10题,江心洲作为荒地,土地租金低廉;种植业的发展不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交通运输影响的是大规模商品农业的发展,而江心洲的产出即使是商品性农产品,受面积限制总产量也不会很大,因此受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即使劳动力不限制,忙碌的农民也会受利润的趋势去开发,因此选C。

(吉林二调)下图为我国某平原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传统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季风水田农业C.乳畜业D.种植园农业12.从环境效益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好处是A.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B.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频率C.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D.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污染【答案】11.B 12.D【解析】本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以及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定和生态农业的好处。

第11题,结合图文“平原区”和“茶园”说明是我国南方平原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所以B正确。

第12题,图上主要反映出排泄物的利用,所以环境效益就是废弃物被利用减少污染,所以D正确,A为经济效益不符合题意。

(衡水押题)河流阶地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

通常情况下,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堆积下切,构造则为河流下切提供了驱动力和空间。

下图、下表分别为渭河上游陇西段阶地的分布图和参数表。

据此完成13-15题。

注:拔河高度指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

13.历史上气候最为湿润时期和地壳上升幅度最大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别是A .T1、T2B .T3、T4C .T4、T5D .T6、T7 14.与南岸相比,北岸阶地数量少,原因是北岸A .流水侵蚀作用强B .水平运动强烈C .风力堆积作用弱D .抬升运动微弱 【答案】13.C 14.D【解题思路】第13题,最湿润时期,河流水量大,则河流搬运能力强,故河床中砾石层厚度最大,即T4;阶地某时期拔河高度变动越大,表明地壳上升幅度越大,据表知,T4至T5拔河高度变动最大,故形成的阶地是T5。

阶地拔河高度(m)砾石层厚度(m)河漫滩厚度(m) T1 2 >1 3.3 T2 23 3 8 T3 30 2 11 T4 52 10 6 T5126 2 2-3 T6142 5 4 T719753第14题,图示南岸海拔高,有山地,北岸海拔较低,而阶地形成与构造抬升有关,则可能是北岸抬升运动微弱所致。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两个形态要素组成。

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

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植被稀疏,风化强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

此题重点分析河流阶地,根据材料的内容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

(安徽安庆三模)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

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漫滩河床纵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15—16题。

15.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A.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河段16.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沉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5.D 16.C【解题思路】第15题,根据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的分析可知,河漫滩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山区峡谷河段,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河流以侵蚀为主,不利于河漫滩形成;AB 错误;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没有明显的洪水期,故应是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地势平坦的河段,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第16题,若图中河床各处的岩性相同,根据河床形态,河道中水深的一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河道中水浅的一侧水流速度缓慢,侵蚀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由图可知,水流侵蚀作用最明显的位置为乙,水流堆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为丙,故答案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